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乙型肝炎病毒X抗原、X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
3
1
作者
邵新华
刘树业
+3 位作者
邵媛媛
武珊珊
吴莲英
张行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39-641,共3页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X抗原(HBxAg)、X抗体(HBxAb)在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探讨HBxAg和HBxAb与上述疾病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大肠埃希菌合成重组HBxAg,用该抗原免疫动物获得的HBxAb分别包被反应板以酶联...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X抗原(HBxAg)、X抗体(HBxAb)在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探讨HBxAg和HBxAb与上述疾病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大肠埃希菌合成重组HBxAg,用该抗原免疫动物获得的HBxAb分别包被反应板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171例乙型肝炎、70例肝硬化和38例肝癌)血清中HBxAg和HBxAb。结果在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血清中HBxAg和HBxAb阳性率分别为8.8%、18.6%、7.9%和10.5%、47.1%、34.2%,HBxAg在肝硬化患者中检出率较高(P<0.025);与乙型肝炎组比较,HBxAb阳性率在肝硬化和肝癌患者均有显著增高(P<0.005)。结论HBxAg在肝硬化患者检出率较高,而HBxAb则在乙型肝炎后的肝硬化和肝癌患者检出率较高,提示HBxAg和HBxAb可能参与肝组织的免疫病理性损伤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x
抗原
x
抗体
乙型肝炎
肝硬化
肝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医院就诊人群HBsAg与抗HBs双阳性HBV感染者的流行病学与分子病毒学特征
被引量:
14
2
作者
傅晓春
陈静
+6 位作者
叶爱珠
陈惠娟
荀振
曾勇彬
刘灿
林锦骠
欧启水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期47-52,共6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抗HBsAg抗体(抗HBs)同时阳性的HBV感染者的流行病学及分子病毒学特征。方法分析52 070例医院就诊人群HBV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结果,以HBsAg和抗HBs双阳性患者为实验组,HBsAg阳性、抗HBs阴性患者为对照...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抗HBsAg抗体(抗HBs)同时阳性的HBV感染者的流行病学及分子病毒学特征。方法分析52 070例医院就诊人群HBV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结果,以HBsAg和抗HBs双阳性患者为实验组,HBsAg阳性、抗HBs阴性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半巢氏PCR扩增2组患者HBV S蛋白编码区并测序,比较2组间在不同基因区、基因型及临床诊断时的统计学差异。结果医院检测人群HBsAg阳性率为20.40%(10 621/52 070),其中HBsAg、抗HBs双阳性率为2.48%(263/10 621)。HBsAg、抗HBs双阳性在0~9岁和≥80岁人群流行率较高,而HBsAg阳性、抗HBs阴性则相反。实验组S蛋白氨基酸突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52%vs 0.81%,P<0.01),差异主要存在于主要亲水区(MHR)(1.68%vs 0.57%,P<0.01)。实验组中除肝癌(HCC)患者外(1.97%vs 2.21%,P>0.05),乙肝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和肝硬化(LC)患者的S蛋白突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疾病患者(分别为1.47%vs 0.65%,1.28%vs0.84%,2.21%vs 0.44%,P均<0.05)。结论 HBsAg、抗HBs双阳性以0~9岁和≥80岁HBsAg阳性人群更多见。HBV感染者血清HBsAg和抗HBs共存可能与S蛋白(主要为MHR)的突变造成的免疫逃逸有关。HBsAg、抗HBs双阳性和HBsAg阳性、抗HBs阴性患者之间S蛋白的突变率差异与患者肝脏疾病所处的阶段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抗体
突变
S蛋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乙型肝炎病毒X抗原、X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
3
1
作者
邵新华
刘树业
邵媛媛
武珊珊
吴莲英
张行
机构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
南开大学分子生物研究所
出处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39-641,共3页
文摘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X抗原(HBxAg)、X抗体(HBxAb)在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探讨HBxAg和HBxAb与上述疾病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大肠埃希菌合成重组HBxAg,用该抗原免疫动物获得的HBxAb分别包被反应板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171例乙型肝炎、70例肝硬化和38例肝癌)血清中HBxAg和HBxAb。结果在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血清中HBxAg和HBxAb阳性率分别为8.8%、18.6%、7.9%和10.5%、47.1%、34.2%,HBxAg在肝硬化患者中检出率较高(P<0.025);与乙型肝炎组比较,HBxAb阳性率在肝硬化和肝癌患者均有显著增高(P<0.005)。结论HBxAg在肝硬化患者检出率较高,而HBxAb则在乙型肝炎后的肝硬化和肝癌患者检出率较高,提示HBxAg和HBxAb可能参与肝组织的免疫病理性损伤过程。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x
抗原
x
抗体
乙型肝炎
肝硬化
肝癌
Keywords
hepatitis
b
virus
x
antigen
anti
-
hepatitis
b
virus
x
antigen
antibody
hepatitis
b
Liver
cirrhosis
hepat
ocellular
carcinoma
分类号
R446.62 [医药卫生—诊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医院就诊人群HBsAg与抗HBs双阳性HBV感染者的流行病学与分子病毒学特征
被引量:
14
2
作者
傅晓春
陈静
叶爱珠
陈惠娟
荀振
曾勇彬
刘灿
林锦骠
欧启水
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
出处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期47-52,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72067
81601834)
文摘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抗HBsAg抗体(抗HBs)同时阳性的HBV感染者的流行病学及分子病毒学特征。方法分析52 070例医院就诊人群HBV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结果,以HBsAg和抗HBs双阳性患者为实验组,HBsAg阳性、抗HBs阴性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半巢氏PCR扩增2组患者HBV S蛋白编码区并测序,比较2组间在不同基因区、基因型及临床诊断时的统计学差异。结果医院检测人群HBsAg阳性率为20.40%(10 621/52 070),其中HBsAg、抗HBs双阳性率为2.48%(263/10 621)。HBsAg、抗HBs双阳性在0~9岁和≥80岁人群流行率较高,而HBsAg阳性、抗HBs阴性则相反。实验组S蛋白氨基酸突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52%vs 0.81%,P<0.01),差异主要存在于主要亲水区(MHR)(1.68%vs 0.57%,P<0.01)。实验组中除肝癌(HCC)患者外(1.97%vs 2.21%,P>0.05),乙肝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和肝硬化(LC)患者的S蛋白突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疾病患者(分别为1.47%vs 0.65%,1.28%vs0.84%,2.21%vs 0.44%,P均<0.05)。结论 HBsAg、抗HBs双阳性以0~9岁和≥80岁HBsAg阳性人群更多见。HBV感染者血清HBsAg和抗HBs共存可能与S蛋白(主要为MHR)的突变造成的免疫逃逸有关。HBsAg、抗HBs双阳性和HBsAg阳性、抗HBs阴性患者之间S蛋白的突变率差异与患者肝脏疾病所处的阶段有关。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抗体
突变
S蛋白
Keywords
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
anti
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
antibody
mutation
S
protein
分类号
R446.6 [医药卫生—诊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乙型肝炎病毒X抗原、X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邵新华
刘树业
邵媛媛
武珊珊
吴莲英
张行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医院就诊人群HBsAg与抗HBs双阳性HBV感染者的流行病学与分子病毒学特征
傅晓春
陈静
叶爱珠
陈惠娟
荀振
曾勇彬
刘灿
林锦骠
欧启水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7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