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孙犁“抗日小说”三题 被引量:7
1
作者 郜元宝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37-41,共5页
孙犁 1940年代下半期的“抗战小说”别具一种丰足的阴柔妩媚的幽美。这种幽美多情的作品是否“真实记录”了中国北方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神圣战争” ?对这一问题的回答 ,关键在于弄清向孙犁要求何种意义上的“真实” ?从“真实性”的... 孙犁 1940年代下半期的“抗战小说”别具一种丰足的阴柔妩媚的幽美。这种幽美多情的作品是否“真实记录”了中国北方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神圣战争” ?对这一问题的回答 ,关键在于弄清向孙犁要求何种意义上的“真实” ?从“真实性”的角度追问孙犁“抗日小说”的价值 ,本无可厚非 ,但这种追问如果忘记了孙犁的生活道路和创作环境 ,便容易成为无的放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犁 抗日小说 真实性 幽美
下载PDF
战时经验与孙犁抗战小说的美学创造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晓航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4-92,共9页
孙犁的文学生涯始于抗日战争时期。抗战时期的生活经验既是孙犁创作的重要资源,也是其抗战小说风格形成的基本背景。孙犁的抗战小说大多关注根据地群众的生活,而较少涉及战争场景,并形成了舒缓的美学风格,这与晋察冀的敌后战斗环境,以... 孙犁的文学生涯始于抗日战争时期。抗战时期的生活经验既是孙犁创作的重要资源,也是其抗战小说风格形成的基本背景。孙犁的抗战小说大多关注根据地群众的生活,而较少涉及战争场景,并形成了舒缓的美学风格,这与晋察冀的敌后战斗环境,以及他在根据地的工作经历有直接关联。战争时期的记者生涯,直接催生孙犁的文学创作,其最初的创作经历了从通讯、速写到小说的演变历程,战时通讯的文体要求也限制、影响了孙犁抗战小说的文本风貌。敌后抗战带来的时空变化影响了作家的主体感知,行军迁移中的空间转换在其小说中形成了平原—山地的叙述结构。而游击战争的夜间活动,促发了孙犁笔下“星月”意象的频繁出现和战时书写。回到作家文学起步时期的原生环境,可以进一步打开孙犁抗战小说的经验脉络和历史细节,理解孙犁文学风格和文本面貌形成的历史与现实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犁 战时经验 抗战小说 文学风格
下载PDF
孙犁抗战小说与中国文学的“征夫-思妇”征戍抒情传统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起林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9-28,共10页
孙犁抗战小说的鲜明个人风格,奠基于他同时重视“现实生活”“民族性格”“民族传统”的高度理论自觉。这些作品以“战士思乡”“异地怀人”为审美主线,深度呼应了中国文学“征夫-思妇”母题的征戍抒情传统。其中“抗属家务事”叙述深... 孙犁抗战小说的鲜明个人风格,奠基于他同时重视“现实生活”“民族性格”“民族传统”的高度理论自觉。这些作品以“战士思乡”“异地怀人”为审美主线,深度呼应了中国文学“征夫-思妇”母题的征戍抒情传统。其中“抗属家务事”叙述深刻而丰富地体现了“征夫-思妇”母题的古今意涵及其和合共生关系;“战地儿女情”叙述则以“拟亲属”伦理关系转换和“得胜回头”式跨时空怀想,表现出“拟征夫-思妇”的深层思维路向。“征夫-思妇”征戌抒情传统既有深厚的审美文化积淀,又有中国农业文明家庭结构形态和中华文明连续性特征的文明史基础,具有文明规律之“源”和文学传统之“流”有机融汇、合而为一的艺术优势,孙犁抗战小说的审美经典性就建立在这雄厚的基础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犁 抗战小说 征戍抒情传统 “征夫-思妇”母题 家庭结构 中华文明连续性
下载PDF
抗战小说与旅游资源开发 被引量:1
4
作者 马德生 杜希宙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4-119,共6页
从文学与旅游结合的角度来看,孙犁等作家取材于白洋淀的抗战小说与白洋淀景区构成了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前者极大丰富了白洋淀的文学旅游资源,提升了白洋淀旅游的文化品位和审美价值,显示了其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作用;后者... 从文学与旅游结合的角度来看,孙犁等作家取材于白洋淀的抗战小说与白洋淀景区构成了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前者极大丰富了白洋淀的文学旅游资源,提升了白洋淀旅游的文化品位和审美价值,显示了其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作用;后者使这些小说以“景观文本”的形式成为一种意义全新的文化存在。挖掘和开发孙犁等作家抗战小说蕴涵的旅游资源,必将对白洋淀旅游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犁 抗战小说 白洋淀 文学旅游资源 开发
下载PDF
全面抗战初期中国抗战小说巡礼
5
作者 陈思广 张博文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4-59,共6页
1937年7月7日至1940年9月6日国民政府定重庆为"陪都"时期,我们称之为全面抗战初期。从初期以乐观主义精神和英雄崇拜的激昂情怀颂扬英雄,到触目战争的惨烈埋下血染河山的悲情记忆以及传递仁人志士所应有的民族情怀与精神救赎... 1937年7月7日至1940年9月6日国民政府定重庆为"陪都"时期,我们称之为全面抗战初期。从初期以乐观主义精神和英雄崇拜的激昂情怀颂扬英雄,到触目战争的惨烈埋下血染河山的悲情记忆以及传递仁人志士所应有的民族情怀与精神救赎,再到暴露大后方的种种积弊引发人们对国民性的反思、民族文化的认同和民族性格的重塑,全面抗战初期的中国抗战小说与现实同步,与沉思同行。更令人振奋的是,产生了《在其香居茶馆里》这样"伟大的作品"与邢幺吵吵这一"不灭的典型",这是全面抗战初期中国抗战小说创作中人物塑造最为突出的成就;长篇抗战小说不再势单力薄,而是开始大量涌现,齐同、张恨水、陈瘦竹等的抗战小说在这一时期焕发出夺目的光彩。全面抗战初期的中国抗战小说在现实主义的道路上,承前启后,稳步前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抗战初期 中国抗战小说 巡礼 现实主义
下载PDF
赶上自前驱 椽笔纾国难——再论张恨水小说创作之抗战转化 被引量:1
6
作者 郑炎贵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8-16,共9页
抗日战争的洗礼加速了张恨水由旧融新的文学转型。梳理张恨水小说创作之抗战转化的全过程,具体探讨他从思想意识、创作主题到技术手法与体式文本全覆盖式的成功改良,可以发现张恨水通过与新文学家的交流、批评以及自己富有智慧的独立思... 抗日战争的洗礼加速了张恨水由旧融新的文学转型。梳理张恨水小说创作之抗战转化的全过程,具体探讨他从思想意识、创作主题到技术手法与体式文本全覆盖式的成功改良,可以发现张恨水通过与新文学家的交流、批评以及自己富有智慧的独立思考,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理论:既要赶上时代,又要面向"赶场",落实文艺大众化实效;既要吸收外来文化,又要保留传统文化精华,两副重担必须交流;既要正面颂扬抗战,又要揭露不利抗战之种种因素;既要杜绝低级媚俗的趣味主义,又要坚持思想性与艺术性兼容有益的"趣味"的统一。抗战转型使张恨水与新文学家同向平行,实现了创作与读者的沟通、古今中外与雅俗的融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恨水 抗战小说 时代意识 现代性 文艺大众化 雅化 艺术技巧
下载PDF
论徐訏“抗战小说”中的“人性与爱” 被引量:1
7
作者 陈颖 《安康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41-45,共5页
徐訏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极具特色的作家,“人性与爱”是其作品永恒的母题。本文从这一母题出发,借助叙事学相关理论,探寻徐訏抗战题材小说人性叙事的两种模式,并在文学价值和当代文学史意义方面对其作品展开延展性思考。
关键词 徐訏 抗战小说 人性与爱
下载PDF
丰村抗战小说的地域人物塑造论略
8
作者 王绍凯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68-72,共5页
抗战时期,加强小说创作中的地方性成为重要的文坛思潮。丰村小说注重地域性人物塑造,他以冀鲁豫边区平原为叙述地域的抗战小说,不仅塑造了生活战斗在这一地区的诸多人物类型及其地域性格,而且尤为重要的是,作者并不避讳缺点,真实地写出... 抗战时期,加强小说创作中的地方性成为重要的文坛思潮。丰村小说注重地域性人物塑造,他以冀鲁豫边区平原为叙述地域的抗战小说,不仅塑造了生活战斗在这一地区的诸多人物类型及其地域性格,而且尤为重要的是,作者并不避讳缺点,真实地写出了这里的人们从普通农民走向抗战、成为坚定的抗日战士的成长历程,在文学上为一代中原儿女的生存、抗争留下了原生态的生命轨迹。这样的地方性色彩呼应了当时的文坛思潮,也显示了作者的文学特色和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村 抗战小说 人物塑造 地域性
下载PDF
文学地理学视阈下的孙犁抗战小说研究
9
作者 李振刚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82-86,共5页
白洋淀地区对孙犁的前期创作及其抗战小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孙犁的抗战小说跨越了血雨腥风的场面渲染,转而以清新的笔触勾勒美丽的水乡白洋淀以及在此生活的人们的日常。他以清新、流畅的笔触勾勒了一幅美丽的白洋淀水乡图,其中,既有碧... 白洋淀地区对孙犁的前期创作及其抗战小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孙犁的抗战小说跨越了血雨腥风的场面渲染,转而以清新的笔触勾勒美丽的水乡白洋淀以及在此生活的人们的日常。他以清新、流畅的笔触勾勒了一幅美丽的白洋淀水乡图,其中,既有碧波荡漾的芦苇,又有古朴温馨的村庄与田园,更有那一望无际的壮丽山脉。不仅如此,其作品展示了北方尤其是冀中地区具有悠久历史的织席、婚庆等风土人情,更彰显了具有时代精神特色的女性形象。同时,白洋淀特殊的地理环境更是与孙犁自身的个性气质相契合,使其小说在当时的抗战文学中呈现出独特的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地理学 孙犁 抗战小说
下载PDF
孙犁与白洋淀的文学之缘——从地域文化看孙犁的早期抗战小说创作
10
作者 马德生 李娟 《衡水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26-29,共4页
纵观孙犁的一生,无论是他的革命经历还是小说创作的辉煌成就,都与白洋淀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来看,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与白洋淀的秀美风光、淳朴民情,成就了孙犁和他的抗战小说,孙犁与白洋淀有着不解的文学之缘。
关键词 孙犁 白洋淀 抗战小说
下载PDF
丰村抗战小说的地方风物书写论略
11
作者 王绍凯 《郑州师范教育》 2019年第5期76-80,共5页
丰村的抗战小说以当年发生在冀鲁豫边区平原农村的真实生活为背景,不仅书写了当地农民在抗战年代的艰难生活,还以这样的小说创作为依托,描述了极富地域风情的地方风物:温馨可爱的村野景致、故乡人们的物质生活、农民们的农事劳动以及艰... 丰村的抗战小说以当年发生在冀鲁豫边区平原农村的真实生活为背景,不仅书写了当地农民在抗战年代的艰难生活,还以这样的小说创作为依托,描述了极富地域风情的地方风物:温馨可爱的村野景致、故乡人们的物质生活、农民们的农事劳动以及艰难时代人与牲畜的相依相惜等。其抗战小说表达出丰富的文化蕴涵,也极具精神还乡的召唤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村 抗战小说 地方风物 地域文化
原文传递
齐鲁大地抗战历史的两岸叙事比较——以长篇小说《大动乱》和《苦菜花》为例
12
作者 陈颖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68-75,共8页
齐鲁大地既是抗战时期较早沦陷且为国共军队活动频繁的抗日主战场之一,又是底蕴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大动乱》和《苦菜花》作为海峡两岸同时期描写这一地域抗战历史的小说作品,其所呈现的政治历史文化审美上的异同显然具... 齐鲁大地既是抗战时期较早沦陷且为国共军队活动频繁的抗日主战场之一,又是底蕴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大动乱》和《苦菜花》作为海峡两岸同时期描写这一地域抗战历史的小说作品,其所呈现的政治历史文化审美上的异同显然具有文学史的典范意义。在海峡两岸结束严重对峙正走向和平发展并共同迎来抗战胜利70周年的今天,开展两岸抗战小说的比较研究亦不乏政治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峡两岸 齐鲁大地 抗日小说 《大动乱》 《苦菜花》
下载PDF
全面抗战中期抗战小说检视
13
作者 陈思广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8-93,共6页
全面抗战中期的抗战小说较之抗战初期,无论是抒写英雄人物,呼唤民族伟力,还是继续揭露后方丑态,讽刺黑暗现实,都显得更为理性,更为深沉,特别是沙汀、艾芜、张恨水等作家用现实主义的笔触描写大后方农村与城镇的社会生活百态,将尖锐的政... 全面抗战中期的抗战小说较之抗战初期,无论是抒写英雄人物,呼唤民族伟力,还是继续揭露后方丑态,讽刺黑暗现实,都显得更为理性,更为深沉,特别是沙汀、艾芜、张恨水等作家用现实主义的笔触描写大后方农村与城镇的社会生活百态,将尖锐的政治揭露与对社会黑暗的剖析结合起来,从不同侧面表现出现实斗争中的迫切主题,将中国讽刺小说艺术提升到了一个新阶段。而陈瘦竹、萧红、陈铨等作家对个体命运的关注,对民族劣根性的批判,对思想启蒙的呼唤以及宣扬民族主义的小说创作,成为抗战小说的另一维度,体现出抗战中心话语下多元的主题诉求,也使得抗战中期的抗战小说呈现出与抗战初期迥然有异的嬗变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抗战中期 抗战小说 检视
下载PDF
王余杞小说论(1927—1945)——写在《王余杞文集》出版之际
14
作者 陈思广 李先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54-58,共5页
在近20年的小说创作中,王余杞创作并出版了《惜分飞》《浮沉》《急湍》《自流井》《海河汩汩流》等多部中长篇小说。虽然一些人物的个性化不够鲜明,一些情节的书写流于浮泛,但动态地描绘各阶层人物在广阔历史空间与社会动荡中的心理意识... 在近20年的小说创作中,王余杞创作并出版了《惜分飞》《浮沉》《急湍》《自流井》《海河汩汩流》等多部中长篇小说。虽然一些人物的个性化不够鲜明,一些情节的书写流于浮泛,但动态地描绘各阶层人物在广阔历史空间与社会动荡中的心理意识,以昂扬的笔调书写民众的心灵觉醒,以及集幽默与讽刺于一体的表现手法等,使其无论是在反映局部抗战的第一线上,还是在盐都文学的书写上,都具有不容忽视的文学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余杞 盐都文学 抗战小说
下载PDF
论40年代的文化反思小说潮
15
作者 王晓初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3-70,共8页
在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40年代,无论是在后方,还是在“孤岛”及其沦陶后的上海,都出现了一批反思我们民族的生命状态及其文化传统的小说。这股文化反思小说潮不仅是抗战的需要,也是“五四”启蒙主义的历史延伸与深化。它不仅继续了“国民... 在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40年代,无论是在后方,还是在“孤岛”及其沦陶后的上海,都出现了一批反思我们民族的生命状态及其文化传统的小说。这股文化反思小说潮不仅是抗战的需要,也是“五四”启蒙主义的历史延伸与深化。它不仅继续了“国民性”的解剖,而且把这种解剖的重要从个体性格拓展到民族整个精神,从下层民众拓展到知识分子自身,乃至对人类自身进行反思;同时随着反思内容的拓展,也促进了反思艺术方式的发展,从而在艺术上获得了某种长足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 文化 反思 小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