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3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桑白皮中抗人爱滋病病毒(HIV)成分研究 被引量:50
1
作者 罗士德 宁冰梅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1995年第1期89-95,共7页
从中药桑白皮(MorusalbaL.)的根皮中分离到6个成分,它们是:morusin(1),mulberrofuranD(2),kuwanonH(3),mulberroforanK(4),kuwanonG(5),mu... 从中药桑白皮(MorusalbaL.)的根皮中分离到6个成分,它们是:morusin(1),mulberrofuranD(2),kuwanonH(3),mulberroforanK(4),kuwanonG(5),mulberrofuranG(6);并制备了它们的乙醚化合物和葡萄糖成;还测定了这些化合物的体外抗人爱滋病病毒(HIV)活性和对人淋巴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发现其中黄酮morusin,kuwanonH和morusin4'-glucoside具有一定的抗HIV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白皮 黄酮 中药 化学成分 艾滋病毒
下载PDF
双子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和应用 被引量:47
2
作者 张青山 郭炳南 张辉淼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43-348,共6页
双子表面活性剂是一类新型的表面活性剂 ,它是由联结基团通过化学键将两个或多个单体表面活性剂连接在一起 ,由此产生优异的表面活性等一系列的性质 ,从而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就它的合成进展及在生物技术、抗病毒、环境保护、新材料... 双子表面活性剂是一类新型的表面活性剂 ,它是由联结基团通过化学键将两个或多个单体表面活性剂连接在一起 ,由此产生优异的表面活性等一系列的性质 ,从而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就它的合成进展及在生物技术、抗病毒、环境保护、新材料制备等方面的应用作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子表面活性剂 合成 纳米材料 污水处理 土壤治理 基因转染 抗病毒活性
下载PDF
药食兼用余甘子的现代研究概述及应用前景分析 被引量:50
3
作者 刘延泽 李海霞 +4 位作者 许利嘉 李精云 郭会军 彭勇 肖培根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700-1706,共7页
余甘子使用历史悠久,在我国藏医学及印度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余甘子逐渐被引起重视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近期最新研究成果,对其生药学、药用历史与现状、化学成分/有效成分、药理作用与安全性进行论述与分析,最后对其... 余甘子使用历史悠久,在我国藏医学及印度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余甘子逐渐被引起重视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近期最新研究成果,对其生药学、药用历史与现状、化学成分/有效成分、药理作用与安全性进行论述与分析,最后对其在药用与食用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甘子 hiv 鞣质 药食兼用 抗氧化
原文传递
白桦酸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4
作者 李丹 周金培 吴晓明 《药学进展》 CAS 2004年第3期120-125,共6页
对白桦酸衍生物的构效关系及其中的YK FH312、RPR10 36 11和IC95 6 4等的作用机制及活性进行述评。天然产物白桦酸是有抗HIV和抗肿瘤活性 ,且具有新型结构和新型作用机制的化合物 ,其天然来源广泛 ,半合成方法成熟 ,是寻找抗HIV和抗肿... 对白桦酸衍生物的构效关系及其中的YK FH312、RPR10 36 11和IC95 6 4等的作用机制及活性进行述评。天然产物白桦酸是有抗HIV和抗肿瘤活性 ,且具有新型结构和新型作用机制的化合物 ,其天然来源广泛 ,半合成方法成熟 ,是寻找抗HIV和抗肿瘤药物的优秀的先导物。通过对白桦酸的结构修饰 ,大量白桦酸衍生物已被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酸 衍生物 研究进展 抗肿瘤药物 作用机制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下载PDF
1026例输血前患者血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7
5
作者 孙桂香 吴月清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5年第1期18-19,共2页
目的分析输血前患者传染病感染情况。方法选择本院海南分院2013年1月至12月共1026例输血前患者,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抗体(抗HCV)、艾滋病抗体(抗HIV)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HBsAg阳性者102例,阳性率为9.94%;抗HCV阳... 目的分析输血前患者传染病感染情况。方法选择本院海南分院2013年1月至12月共1026例输血前患者,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抗体(抗HCV)、艾滋病抗体(抗HIV)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HBsAg阳性者102例,阳性率为9.94%;抗HCV阳性者18例;阳性率为1.75%;抗HIV阳性者2例,阳性率为0.19%;梅毒抗体阳性者23例,阳性率为2.24%。感染指标阳性率在临床科室分布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血患者在输血前,传染病有一定的感染率,尤其是乙肝感染率很高。因此,输血前进行传染病检测很有必要,可减少或避免医院感染以及医疗纠纷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传染病检测 乙肝表面抗原 丙肝抗体 艾滋病抗体 梅毒抗体
下载PDF
白桦脂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6
作者 徐军 王晋萍 +3 位作者 钱辰旭 仇文卫 杨帆 汤杰 《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03-510,共8页
白桦脂酸是一种五环三萜酸,存在于多种天然植物,特别是白桦树皮中,毒性低,安全指数高。近年来发现白桦脂酸具有抗肿瘤、抗HIV、抗炎、抗菌、抗疟疾等多种生物活性,特别是在抗黑色素瘤与抗HIV方面具有突出的表现,从而引起了人们极大的研... 白桦脂酸是一种五环三萜酸,存在于多种天然植物,特别是白桦树皮中,毒性低,安全指数高。近年来发现白桦脂酸具有抗肿瘤、抗HIV、抗炎、抗菌、抗疟疾等多种生物活性,特别是在抗黑色素瘤与抗HIV方面具有突出的表现,从而引起了人们极大的研究兴趣。对白桦脂酸的来源和生物活性进行了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脂酸 白桦脂酸制备 生物活性 肿瘤 hiv
原文传递
皂角刺中5个白桦脂酸型三萜抗HIV活性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李万华 李琴 +1 位作者 王小刚 赵文明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01-403,共3页
目的研究中草药皂角刺中白桦脂酸型三萜的细胞毒性及抗HIV活性。方法通过体外活性筛选实验考察化合物的细胞毒性及抗HIV活性。结果从皂角刺中分离得到的5个白桦脂酸型三萜均表现出较弱的细胞毒性和强弱不等的抗HIV活性,其中化合物1,2和5... 目的研究中草药皂角刺中白桦脂酸型三萜的细胞毒性及抗HIV活性。方法通过体外活性筛选实验考察化合物的细胞毒性及抗HIV活性。结果从皂角刺中分离得到的5个白桦脂酸型三萜均表现出较弱的细胞毒性和强弱不等的抗HIV活性,其中化合物1,2和5抗HIV活性强烈,EC50值均小于0.064μg/mL。结论皂角刺中含有强烈抗HIV活性成分,这对抗HIV新药开发和皂角刺新的药用功效开发有重要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皂角刺 白桦脂酸型三萜 hiv
下载PDF
五味子科植物中羊毛脂烷型三萜类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8
作者 金银萍 焉石 +3 位作者 刘俊霞 杨雨 王玉帅 王英平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7-143,共7页
羊毛脂烷型三萜是一类具有四环体系三萜类型的化合物,在植物中分布广泛,是五味子科中常见的三萜类化合物之一,主要具有抗HIV、抗肿瘤等药理作用。对五味子科中羊毛脂烷型三萜类成分的结构分类及药理活性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合理... 羊毛脂烷型三萜是一类具有四环体系三萜类型的化合物,在植物中分布广泛,是五味子科中常见的三萜类化合物之一,主要具有抗HIV、抗肿瘤等药理作用。对五味子科中羊毛脂烷型三萜类成分的结构分类及药理活性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合理开发利用五味子科药用植物资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科 羊毛脂烷型三萜 hiv 抗肿瘤 抗生育
原文传递
桦木酸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9
作者 易金娥 邬静 +4 位作者 文利新 夏伟 朱若岑 蒋维维 谭柱良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2118-2124,共7页
桦木酸(betulinic acid,BA)属于羽扇豆烷型五环三萜类物质,广泛分布于多种植物中,具有抗肿瘤、抗艾滋病、免疫调节、抗氧化应激、抗菌、抗炎以及抗寄生虫等广泛的药理作用。由于BA具有优越的抗肿瘤和抗艾滋病活性,在恶性肿瘤和艾滋病等... 桦木酸(betulinic acid,BA)属于羽扇豆烷型五环三萜类物质,广泛分布于多种植物中,具有抗肿瘤、抗艾滋病、免疫调节、抗氧化应激、抗菌、抗炎以及抗寄生虫等广泛的药理作用。由于BA具有优越的抗肿瘤和抗艾滋病活性,在恶性肿瘤和艾滋病等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防治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BA还能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增强免疫力,在机体的抗氧化损伤和免疫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就BA的药理作用进行详细综述,为BA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桦木酸 抗肿瘤 抗艾滋病病毒 免疫调节 抗氧化
原文传递
异喹啉类生物碱的生物活性和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0
作者 程轩轩 王冬梅 杨得坡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900-1904,共5页
异喹啉类生物碱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由于其结构多样因此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包括抗菌、抗肿瘤、镇痛、抗心律失常、抗血小板聚集、降压、调节免疫等功能。此类生物碱的药理活性以及构效关系研究一直广为科研人员所关注。主要综述了近1... 异喹啉类生物碱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由于其结构多样因此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包括抗菌、抗肿瘤、镇痛、抗心律失常、抗血小板聚集、降压、调节免疫等功能。此类生物碱的药理活性以及构效关系研究一直广为科研人员所关注。主要综述了近10年来异喹啉类生物碱在抗菌、抗氧化、抗疟、抗肿瘤、抗HIV方面的生理活性以及构效关系等研究的新进展,旨在发掘新的特征性基团或结构,为寻找活性先导化合物、合理设计药物分子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喹啉类生物碱 抗菌 抗氧化 抗肿瘤 hiv 构效关系
下载PDF
北京地区无偿献血前后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9
11
作者 张磊 戴苏娜 +2 位作者 张荣华 郭瑾 袁曜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524-1526,共3页
目的根据2001-2008年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的变化,提出经血液感染性疾病的发病趋势,提高输血的安全性。方法对2001-2008年北京地区1 608 816名献血者无偿献血前后的血液检测结果进行统计。结果献血者无偿献血前(含义务献血),丙型肝炎抗体(... 目的根据2001-2008年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的变化,提出经血液感染性疾病的发病趋势,提高输血的安全性。方法对2001-2008年北京地区1 608 816名献血者无偿献血前后的血液检测结果进行统计。结果献血者无偿献血前(含义务献血),丙型肝炎抗体(抗-HCV)、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和梅毒抗体(TP)阳性率,分别为0.16%、0.005%和0.15%;无偿献血后分别上升至0.45%、0.017%和0.48%;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阳性率在无偿献血后均降低;但在无偿献血前后两组构成比中,HBsAg、抗-HCV、抗-HIV、TP所占比例均增加,而ALT明显减少。结论经血液感染性疾病筛查是未来采供血工作中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者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丙型肝炎抗体 艾滋病病毒抗体 梅毒抗体 筛查
原文传递
血站血液检测实验室设备性能比对方法探讨 被引量:19
12
作者 于磊 陈瑜 +5 位作者 贾俊杰 高峰 王瑞 黄力勤 孙婧 葛红卫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49-353,共5页
目的探讨血站血液检测实验室不同检测设备性能比对的方法。方法1)比较不同型号的全自动血型仪的检测性能:采用2台全自动血型仪对1519(人)份常规献血者血样检测,应用Kappa检验评估2台血型仪检测结果的一致性。2)比较相同型号的全... 目的探讨血站血液检测实验室不同检测设备性能比对的方法。方法1)比较不同型号的全自动血型仪的检测性能:采用2台全自动血型仪对1519(人)份常规献血者血样检测,应用Kappa检验评估2台血型仪检测结果的一致性。2)比较相同型号的全自动生化仪检测性能:采用2台全自动生化仪近7个月的室内质控品检测值计算不精密度,比较2台仪器的比对偏差;同时采用符合既定设计要求的40(人)份献血者标本在2台生化仪上检测,以回归分析比较2台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结果一致性。3)比较多台全自动酶免检测系统检测性能:采用4台全自动标本处理系统、6台全自动酶免检测系统和8种ELISA检测试剂,分别检测HBsAg、抗-HCV、抗-HIV、TP血清盘和80(人)份常规血样,应用Х^2比检验和Kappa检验,比较4台全自动标本处理系统和6台全自动酶免检测系统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1)2台全自动血型仪平行检测献血者血样结果的一致率为99.0%(1504/1519),Kappa检验证明2者一致性为优。2)2台全自动生化仪低值质控标本(PNU)和高值质控标本(PPU)的比对偏差分别为0.26%和0.86%,均低于分析质量要求(〈6%);40份ALT在(20—60)U/L的标本在2台全自动生化仪上的检测结果经回归分析证明两者一致性为优(P〉0.05)。3)4台标本处理系统检测抗-HCV(万泰试剂)一致性100%(80/80)为优;6台全自动酶免检测系统检测HBsAg除1种试剂(新创)6台仪器结果一致性≥99.2%(119/120)、抗-HIV1种试剂(生物梅里埃)6台仪器结果一致性≥99.2%(119/120)外,其余试剂一致性均为100%(120/120),经Х^2检验6台仪器一致性为优(P〉0.05)。结论对于包含多个结果分类的血型检测系统,至少1周的检测系统间平行试验是需要的;全自动生化仪性能比较适宜采用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 ABO血型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抗-hiv 抗-HCV 梅毒
下载PDF
28165例输血前及手术前患者四项感染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8
13
作者 程金凤 蔡细英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222-225,共4页
目的:了解输血前及手术前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和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四项感染指标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2011年6月-2012年5月28165例拟输血... 目的:了解输血前及手术前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和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四项感染指标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2011年6月-2012年5月28165例拟输血或手术前患者上述四项感染指标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8165例受检者总阳性3422例,阳性率12.15%,HBsAg、抗HCV、抗TP 和抗HIV 的阳性率分别为8.69%(2447例)、1.31%(368例)、2.07%(583例)和0.09%(24例)。其中男性HBsAg、抗HCV 和抗HIV 阳性率均高于女性(χ2值分别为36.64、28.95和4.82,均P <0.05)。四项感染指标均以<20岁组阳性率最低,HBsAg、抗HCV 和抗HIV 以20~39岁和40~59岁组阳性率最高,而抗TP 以≥60岁组阳性率最高。结论检测输血前和手术前患者经血传播疾病标志物,有助于了解其输血前及手术前主要经血传播疾病的感染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血传播疾病 HBSAG 抗HCV 抗TP hiv
下载PDF
中药杜仲抗HIV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孙燕荣 董俊兴 吴曙光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1-103,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杜仲及其单体化合物抗HIV作用 ,为寻找新的有效治疗艾滋病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植物化学的方法从中药杜仲中提取单体化合物 ;以HIV病毒感染的MT4细胞为实验模型 ,以病毒引起合胞体的产生为评价指标 ,观察药物的作用。... 目的观察中药杜仲及其单体化合物抗HIV作用 ,为寻找新的有效治疗艾滋病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植物化学的方法从中药杜仲中提取单体化合物 ;以HIV病毒感染的MT4细胞为实验模型 ,以病毒引起合胞体的产生为评价指标 ,观察药物的作用。结果从中药杜仲中获得 6个单体化合物 ,其中氯原酸、咖啡酸、表儿茶素、儿茶素等 4个单体化合物可有效保护病毒感染的细胞 ,使其不产生病变。咖啡酸和儿茶素的效果尤为显著 ,IC50 值均为 5 0 μg .mL- 1。结论杜仲提取物及其单体化合物具有抗HIV作用 ,儿茶素作用为新的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化合物 hiv 病变
下载PDF
槐花提取化合物K3体外抗HIV-1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张高红 郑永唐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55-358,共4页
目的:研究槐花提取化合物K3的体外抗H IV-1活性,并对其抗H IV-1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检测化合物对各种细胞的毒性。用合胞体形成计数法,p24抗原捕获ELISA法及RT-PCR等多种方法研究化合物体外抗H IV-1活性。结论:槐花提... 目的:研究槐花提取化合物K3的体外抗H IV-1活性,并对其抗H IV-1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检测化合物对各种细胞的毒性。用合胞体形成计数法,p24抗原捕获ELISA法及RT-PCR等多种方法研究化合物体外抗H IV-1活性。结论:槐花提取化合物K3体外有较好的抗H IV-1活性,能够抑制病毒实验株(H IV-1ⅢB,耐药株(H IV-174V)和临床分离株(H IV-1KM018)等多种病毒株的复制,且其作用机制是多靶点的,不仅可以抑制病毒的进入,还可以抑制H IV-1逆转录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抗病毒 进入抑制剂 逆转录酶
下载PDF
松属植物的松塔、松子壳药用开发 被引量:18
16
作者 刘光明 吕永俊 +1 位作者 周萍 李好枝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07年第12期77-80,共4页
目的:为了对云南省的松树资源进行药用开发,就松塔国内外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方法: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加以综合归纳。结果:日本白松松塔提取物是有效免疫促进剂;还发现松塔提取物的抗癌抗艾滋病作用很强。预示松塔提取物可能成为艾... 目的:为了对云南省的松树资源进行药用开发,就松塔国内外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方法: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加以综合归纳。结果:日本白松松塔提取物是有效免疫促进剂;还发现松塔提取物的抗癌抗艾滋病作用很强。预示松塔提取物可能成为艾滋病的理想治疗剂。结论:进一步研究开发利用该植物具有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树 松塔 松子壳 抗癌 抗艾滋病
下载PDF
温州地区2007~2012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7
17
作者 朱紫苗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1-73,共3页
目的了解温州地区近几年无偿献血者感染性指标的流行趋势,不断提高血液质量,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方法对温州市中心血站及4个分支机构2007—2012年的无偿献血者血液中ALT、HBsAg、抗-HCV、抗-HIV、抗-TP 5项指标检测结果进行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温州地区近几年无偿献血者感染性指标的流行趋势,不断提高血液质量,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方法对温州市中心血站及4个分支机构2007—2012年的无偿献血者血液中ALT、HBsAg、抗-HCV、抗-HIV、抗-TP 5项指标检测结果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温州地区6年间455253位无偿献血者感染性指标ALT、HBsAg、抗.HCV、抗-HIV、抗.TP总体不合格率分别为0.94%,0.51%,0.27%,0.21%,0.66%。血液检测不合格各项目男女比较兰异有统计学意义。抗.HIV阳性检出率为2.11(/万)。结论无偿献血者血液中,ALT的不合格率位居第一,其次为抗.TP和HBsAg;人群中抗.HIV的阳性检出率高,有上升趋势。应加强献血前宣传及征询工作,从低危人群中采集血液,确保用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ALT HBSAG 抗-HCV 抗-hiv 抗-TP
下载PDF
狼毒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8
作者 曹新伟 冯卫生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81-84,共4页
对狼毒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其所含多种化学成分 ,主要类型是黄酮类和萜类 ,还含有鞣质类、香豆素类、木脂素类及甾醇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抗艾滋病病毒、抗白血病及驱虫作用 ,临床应用疗效显著 。
关键词 狼毒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抗艾滋病病毒
下载PDF
2002~2005年济南市艾滋病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7
19
作者 张昌庆 阮师漫 +5 位作者 石志林 杨慧 王美花 张明玉 朱艳文 贾卓 《疾病监测》 CAS 2006年第9期459-460,466,共3页
目的了解济南市艾滋病疫情状况和流行因素,提出有效防治措施。方法对性病门诊就诊者、暗娼、男同性恋者开展哨点监测;重点人群筛查和自愿咨询检测。结果暗娼坚持每次使用安全套者占13.64%;性病门诊就诊者与非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坚持每... 目的了解济南市艾滋病疫情状况和流行因素,提出有效防治措施。方法对性病门诊就诊者、暗娼、男同性恋者开展哨点监测;重点人群筛查和自愿咨询检测。结果暗娼坚持每次使用安全套者占13.64%;性病门诊就诊者与非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坚持每次使用安全套者占5.05%;男性同性恋者最近6个月与性伴有肛交性行为每次都使用安全套者占27.66%。抗-HIV阳性率:性病门诊就诊者为0.059%,暗娼为0.065%,自愿咨询检测者为1.02%,男性同性恋人群为6.56%,农村外来妇女为0.35%。结论济南市艾滋病疫情仍处于低流行态势,但可引起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依然存在。应进一步加大对高危人群行为干预措施的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抗-hiv 监测
下载PDF
无偿献血者血液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不合格情况分析及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王乐 汪峰 +4 位作者 莫艳萍 费静娴 杨海英 王韵 孙泉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263-267,共5页
目的:分析献血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和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不合格情况,为制定安全血源招募策略和血液筛查反应性献血者归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核... 目的:分析献血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和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不合格情况,为制定安全血源招募策略和血液筛查反应性献血者归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核酸检测技术(NAT)对湖州地区2017年1月—2019年12月献血者进行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检测,如ELISA有反应性而NAT阴性,则进行相应的确证试验确认。对确认为真阳性的无偿献血者进行人口统计学分析,对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不合格情况分析。结果: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不合格率分别为0.33%、0.09%、0.06%和0.20%。HBsAg真阳性无偿献血者分别在献血次数、年龄和文化程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HCV真阳性无偿献血者分别在献血次数和性别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HIV真阳性无偿献血者在献血次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TP真阳性无偿献血者分别在献血次数、年龄和文化程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 ELISA双试剂阳性与相对应单试剂阳性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不合格标本ELISA结果在不同分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确证试验可以有效降低献血者假阳性的产生。在献血招募工作中,重点招募年龄在18~30岁、学历专科及以上的重复献血者;主动召回单试剂阳性且S/CO值<3的献血者进入归队程序,减少血液资源浪费并为归队的献血者解除自身健康问题的困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艾滋病病毒抗体 梅毒螺旋体抗体 不合格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