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开颖机理的探讨——Ⅲ.浆片的结构及其在开颖过程中内含物的变化 被引量:44
1
作者 王忠 顾蕴洁 高煜珠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96-101,共6页
着生在小穗轴上的一对浆片是由许多大型薄壁细胞和分布均匀的若干条与小穗轴维管束相连的小维管束组成。每一浆片中小维管束数目因品种不同而异,一般含有15—20条。每一小维管束中具有1—5列导管,2—4列筛管和10个左右的小型薄壁细胞。... 着生在小穗轴上的一对浆片是由许多大型薄壁细胞和分布均匀的若干条与小穗轴维管束相连的小维管束组成。每一浆片中小维管束数目因品种不同而异,一般含有15—20条。每一小维管束中具有1—5列导管,2—4列筛管和10个左右的小型薄壁细胞。小型薄壁细胞的细胞质浓,细胞器多,富含线粒体。不管是大型的还是小型的薄壁细胞之间的胞间连丝都很丰富。这些结构特点可为颖花在开闭过程中,浆片的快速吸水失水以及物质的迅速转运提供通道和能量。浆片中含有淀粉酶。开颖时浆片的干物重及可溶性糖含量均有所增加。可溶性糖除来自淀粉水解外,还可能来自小穗轴的输入。我们认为,水稻的开颖运动主要是由浆片的渗透压所调节的水势变化而引起的;而闭颖过程则受小穗轴控制。切除小穗轴的颖花因浆片内水分不能外运而影响闭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开花 浆片 外颖 小穗轴
下载PDF
小麦抽穗后生理发育时间的计算与生育期的预测 被引量:34
2
作者 刘铁梅 曹卫星 罗卫红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9-34,共6页
采用每日热效应和基本灌浆期因子计算小麦生长后期生理发育时间 ,并预测抽穗、开花和成熟等生育期。每日热效应是指受每日温度和品种温度敏感性影响的生育促进因子 ,其中温度效应用正弦函数来表达 ,而曲线的陡度用温度敏感性来调节。基... 采用每日热效应和基本灌浆期因子计算小麦生长后期生理发育时间 ,并预测抽穗、开花和成熟等生育期。每日热效应是指受每日温度和品种温度敏感性影响的生育促进因子 ,其中温度效应用正弦函数来表达 ,而曲线的陡度用温度敏感性来调节。基本灌浆期因子是指小麦在最适条件下由灌浆至成熟所需的相对时间长短。通过调节品种的温度敏感性和基本灌浆期因子来统一不同小麦品种到达抽穗、开花和成熟的生理发育时间。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发育时间 抽穗 开花 小麦 生育期
下载PDF
不同管理方式对夏玉米氮素吸收、分配及去向的影响 被引量:34
3
作者 徐明杰 张琳 +3 位作者 汪新颖 彭亚静 张丽娟 巨晓棠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6-45,共10页
【目的】本文利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探讨传统(CT)和优化(YH)两种管理方式对夏玉米氮素吸收、分配及去向的影响。分析目标产量下化肥氮的变化,解析夏玉米花前、花后氮素利用及转移规律,探讨肥料氮、土壤氮与作物氮之间的关系,为该地区夏... 【目的】本文利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探讨传统(CT)和优化(YH)两种管理方式对夏玉米氮素吸收、分配及去向的影响。分析目标产量下化肥氮的变化,解析夏玉米花前、花后氮素利用及转移规律,探讨肥料氮、土壤氮与作物氮之间的关系,为该地区夏玉米的科学合理施氮提供合理依据。【方法】在传统和优化两种管理方式定位试验中设置15N微区,采用将15N标记的尿素表施的方法,分析植株和土壤样品。新鲜土壤用1 mol/L KCl浸提,滤液用TRACCS 2000型流动分析仪测定土壤的NH+4-N和NO-3-N含量。15N标记的土壤和植物全氮的测定用烘干样(过0.15 mm筛),然后用美国THERMO finnigan公司生产的稳定同位素质谱仪DeltaplusXP进行测定。【结果】在该试验条件下,优化方式下夏玉米籽粒产量和总吸氮量显著高于传统方式,分别增加12%和10%。作物收获后,优化方式的15N吸收量及利用率显著高于传统方式,利用率分别为20.81%、32.54%。夏玉米各器官中氮素的积累量和向籽粒中的转移量土壤氮显著高于肥料氮,传统方式籽粒中氮素的57.73%、优化方式籽粒中氮素的45.15%来自各器官的转移,近一半的氮素是在花后积累的,基施高氮对作物生长作用不大。开花期土壤表层硝态氮含量传统方式显著高于优化方式,收获后有所降低,而土壤深层含量明显增加,有向下淋洗的趋势。夏玉米收获后,传统方式各土层的原子百分超均高于优化方式,而且在20—40 cm处出现了明显的15N累积峰,与开花期相比,40 cm以下土层的原子百分超明显增大,氮肥随水向下淋洗强烈。夏玉米收获后传统方式土壤氮素残留率高达56.18%,表现为土壤残留>损失>作物吸收;优化方式则表现为土壤残留>作物吸收>损失。【结论】在优化方式中夏玉米施氮量为N 185 kg/hm2时,玉米达到高产水平且氮肥的利用率高。适当减少施氮量及增加后期追肥次数可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N 夏玉米 管理方式 花前花后 氮去向
下载PDF
温度对花生出苗、幼苗生长及开花的影响 被引量:30
4
作者 王才斌 成波 +3 位作者 郑亚萍 沙继锋 李安东 孙秀山 《花生学报》 2003年第4期7-11,共5页
大田错期播种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升高,花生出苗期和幼苗期缩短,干物质积累加快。温度与花生出苗速度的关系可用指数方程y=aebx描述,在14~23℃范围内,日均气温每升高1℃,花生出苗期约缩短1.5 d。温度与花生幼苗期长短的关系可用直线方程y... 大田错期播种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升高,花生出苗期和幼苗期缩短,干物质积累加快。温度与花生出苗速度的关系可用指数方程y=aebx描述,在14~23℃范围内,日均气温每升高1℃,花生出苗期约缩短1.5 d。温度与花生幼苗期长短的关系可用直线方程y=a+bx来描述,在19~23℃范围内,日均气温每升高1℃,花生幼苗期缩短2.0~2.5 d。花生开花适宜的温度为24~25℃。当日均气温>25℃或<24℃时,开花量明显下降。温度高,花生开花相对集中,开花后很快达到高峰,高峰期花量多,花期短;温度低,花生开花进程放慢,花量相对分散,花期拉长。在日均气温22~27℃范围内,温度每升高1℃,花期缩短3~4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花生 出苗 幼苗生长 开花 干物质积累
下载PDF
枣开花生物学特性观察 被引量:29
5
作者 曲泽洲 王永蕙 +4 位作者 周吉柱 彭士琪 齐秀坤 成锁占 刘孟军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9,共9页
本文为枣开花生物学特性多年观察研究总结。枣单花开放过程可分为12期,有日开型和夜开型两类;花序开放,先零级花、再一级花、二级花、多级花顺序开放,不同级次开花曲线各有特点;枣吊上花序的花量与相应节位的叶面积有关;花器各部分生长... 本文为枣开花生物学特性多年观察研究总结。枣单花开放过程可分为12期,有日开型和夜开型两类;花序开放,先零级花、再一级花、二级花、多级花顺序开放,不同级次开花曲线各有特点;枣吊上花序的花量与相应节位的叶面积有关;花器各部分生长不平衡是枣花开放的直接动力:天气影响枣花开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花 生物学
下载PDF
牡丹开花前后碳水化合物的分配与光合速率的关系 被引量:19
6
作者 丰亚南 郑国生 +1 位作者 王宗正 高辉远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3-156,共4页
以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品种‘肉芙蓉’为材料,研究其开花过程中碳水化合物的分配及其对有花枝上叶片(FL)与无花枝上叶片(NFL)净光合速率(Pn)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花衰败前,有花枝Pn明显低于无花枝,但可溶性糖含量却高于无花枝。... 以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品种‘肉芙蓉’为材料,研究其开花过程中碳水化合物的分配及其对有花枝上叶片(FL)与无花枝上叶片(NFL)净光合速率(Pn)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花衰败前,有花枝Pn明显低于无花枝,但可溶性糖含量却高于无花枝。与前一天17时相比,经过一夜消耗后,早晨8时有花枝可溶性糖含量没有显著差别,而无花枝的则较低,说明除光合作用外,还有其他途径为有花枝提供可溶性糖。花衰败后,两种枝叶Pn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差异逐渐消失。与花衰败前不同,经过一夜消耗后,早晨8时两种枝叶的可溶性糖含量比前一天17时都降低,表明为有花枝提供可溶性糖的其他途径在花衰败后停止工作,推测这一途径极可能与花的生长发育有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开花 碳水化合物 光合速率
下载PDF
不同管理方式对小麦氮素吸收、分配及去向的影响 被引量:23
7
作者 徐明杰 董娴娴 +2 位作者 刘会玲 张丽娟 巨晓棠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84-1093,共10页
【目的】随着氮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已有许多通过不同施氮水平调控,分析作物养分吸收,提高氮素利用率的相关研究,但是关于高产体系下作物花前花后氮素利用、转移规律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探讨传统(CT)和优化(YH)两种栽培体系对冬... 【目的】随着氮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已有许多通过不同施氮水平调控,分析作物养分吸收,提高氮素利用率的相关研究,但是关于高产体系下作物花前花后氮素利用、转移规律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探讨传统(CT)和优化(YH)两种栽培体系对冬小麦氮素吸收、分配及去向的影响。分析高产条件下化肥氮的"作物吸收—土壤残留—损失"的新变化,解析小麦花前花后氮素利用、转移规律,探讨肥料氮、土壤氮与作物氮之间的关系。【方法】在传统和优化两种栽培体系定位试验中设置15N微区,采用将15N标记的尿素表施的方法,通过测定植株、土壤样品分析氮素利用特征。新鲜土壤NH+4-N和NO-3-N含量采用TRACCS 2000型流动分析仪测定。15N土壤及植物全氮用美国THERMO finnigan公司的稳定同位素质谱仪DeltaplusXP测定。【结果】在该试验条件下,优化管理小麦籽粒产量和吸氮量均显著高于传统处理,分别比传统管理高35%和34%。优化管理15N利用率比传统管理高,差异达显著水平。小麦各器官中氮素的累积量及向籽粒中的转移量均表现为来自土壤氮高于来自肥料中的氮,说明土壤氮是小麦生长的主要氮源。传统管理籽粒氮素大部分来源于花前累积,转运氮的贡献率为81.65%,优化管理为62.14%。优化管理土壤硝态氮及15N含量显著低于传统管理;开花期传统管理土壤表层硝态氮及15N大量累积;收获后40—60 cm土层15N出现累积峰,氮肥随水向下运移。两种管理方式的小麦当季化肥去向均表现为土壤残留>作物吸收>损失;传统管理土壤氮肥残留率高达69.33%,优化管理较低,为39.17%。【结论】在优化栽培体系中冬小麦施氮量为139 kg/hm2时,小麦籽粒产量达到高产且氮肥高效利用。合理调控氮素投入量以及适度的水分胁迫可以实现水氮高效前提下的作物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N 冬小麦 管理方式 氮素去向
下载PDF
基于开花期卫星遥感数据的大田小麦估产方法比较 被引量:21
8
作者 谭昌伟 杜颖 +4 位作者 童璐 周健 罗明 颜伟伟 陈菲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3101-3109,共9页
【目的】卫星遥感具有覆盖范围广、获取速度快、信息量大、动态性强等优势,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取作物产量信息,反映作物产量空间变化趋势。遥感技术作物估产已成为现代农业生产中研究热点。通过改善遥感估产建模方法,以实现进一步提高大... 【目的】卫星遥感具有覆盖范围广、获取速度快、信息量大、动态性强等优势,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取作物产量信息,反映作物产量空间变化趋势。遥感技术作物估产已成为现代农业生产中研究热点。通过改善遥感估产建模方法,以实现进一步提高大田作物遥感估产精度,为宏观了解不同区域作物产量形成情况及变化趋势提供直观、可靠的参考。【方法】论文结合2011—2012年江苏省大丰、兴化、姜堰、泰兴、仪征5个县区的定点观测试验,以国产卫星产品HJ-1A/1B影像为遥感数据,于小麦开花期开展大田定位观测区卫星遥感植被指数、关键生长指标与收获期单产间的定量分析。通过对产量与小麦生长指标以及植被指数进行定量关系分析,进一步增强遥感反演的机理性和重演性。将卫星遥感变量与小麦产量进行相关关系分析作为遥感估产的直接建模方法,间接建模方法则是选取与产量相关性较好的遥感变量以及与遥感变量相关性较好的主要苗情指标,利用筛选得到的敏感遥感变量,首先监测对应的小麦生长指标,结合该小麦生长指标与产量间的定量关系,进而建立间接估产模型,利用此模型进行小麦遥感间接估产。利用直接和间接建模方法,以相关性最高为原则,筛选估算产量的敏感卫星遥感变量。以2012年试验数据为建模样本,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小麦开花期苗情指标、产量与卫星遥感变量两两之间的相关性,分别构建以遥感植被指数为基础的大田小麦估产模型,与地面实测结果一起建立模型共同分析。以2011年试验数据为验证样本,选取评价指标拟合度(R2)和均方根误差(RMSE),对两类模型的估算精度进行验证和比较,以提高遥感反演的定量化水平和可信度。【结果】分别以差值植被指数(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DVI)和比值植被指数(ratio vegetation index,RVI)为基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HJ-1A/1B 开花期 产量 估算模型
下载PDF
茉莉酸甲酯在杂交粳稻制种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张旺 曾晓春 +2 位作者 周燮 沈惠源 吴天锡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5-16,共2页
茉莉酸甲酯对粳稻不育系开颖具有显著的诱导效应 ,可使其在一天中开花出现明显的高峰 ,并能和父本的开花高峰相重叠 ,使制种产量大幅度提高。本试验中 ,比对照增产 1 82 .3%~ 35 7.1 % ,比赤霉素 (GA3 )处理增产 76 .5 %~ 1 39.2 %。... 茉莉酸甲酯对粳稻不育系开颖具有显著的诱导效应 ,可使其在一天中开花出现明显的高峰 ,并能和父本的开花高峰相重叠 ,使制种产量大幅度提高。本试验中 ,比对照增产 1 82 .3%~ 35 7.1 % ,比赤霉素 (GA3 )处理增产 76 .5 %~ 1 39.2 %。茉莉酸甲酯的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茉莉酸甲酯 粳稻不育系 制种 花时不遇
下载PDF
玉米开花期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被引量:17
10
作者 兰进好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71-480,共10页
利用玉米强优势组合(Mo17×黄早四)自交衍生的191个F2单株构建了由SSR和AFLP标记组成的分子连锁图谱,用F2进一步自交产生的184个F2∶3家系调查散粉期、吐丝期和开花-吐丝间隔期(ASI)的表型值,采用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法... 利用玉米强优势组合(Mo17×黄早四)自交衍生的191个F2单株构建了由SSR和AFLP标记组成的分子连锁图谱,用F2进一步自交产生的184个F2∶3家系调查散粉期、吐丝期和开花-吐丝间隔期(ASI)的表型值,采用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法和相应的作图软件QTLmapper/V2.0,在两个生长环境下定位了与散粉期、吐丝期和ASI相关的QTL数目分别为13、7和5个,检测到3对控制散粉期、17对控制吐丝期和5对控制ASI的上位性效应位点;同时发现了与环境存在显著互作的3个散粉期、3个吐丝期和2个ASI单位点标记区域以及1对散粉期、3对吐丝期和2对ASI上位性效应区域。对玉米散粉期、吐丝期和ASI遗传基础中遗传因素相对作用大小分析表明,加性效应、部分显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是玉米开花期相关性状的重要遗传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散粉期 吐丝期 ASI QTL 遗传基础
下载PDF
水稻开颖机理的探讨 V.不育系与可育系浆片和花丝结构的比较 被引量:15
11
作者 王忠 顾蕴洁 高煜珠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3-17,共5页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不育系珍汕97A与保持系珍汕97B的浆片和花丝的超微结构及其在开.闭颖过程中的变化,发现开颖前浆片和花丝细胞的质体中含有淀粉粒,临开颖时,淀粉粒消失.浆片和花丝的薄壁细胞吸水后,内膜系统破裂.释放出水解酶,细胞开...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不育系珍汕97A与保持系珍汕97B的浆片和花丝的超微结构及其在开.闭颖过程中的变化,发现开颖前浆片和花丝细胞的质体中含有淀粉粒,临开颖时,淀粉粒消失.浆片和花丝的薄壁细胞吸水后,内膜系统破裂.释放出水解酶,细胞开始自溶,解体物通过导管等质外体向小穗轴撤离.另外还发现:不育系的浆片中的维管束数目少,缺少导管,花丝中无导管,细胞自溶慢.这可能是不育系开颖迟、闭颖慢,花丝伸长少及不易萎缩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开花 浆片 花丝 三系配套
下载PDF
花期渍害胁迫下冬油菜生长及产量模拟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曹宏鑫 杨太明 +11 位作者 蒋跃林 刘瑞娜 张建军 葛道阔 张文宇 刘岩 李龙 王周庆 张伟欣 沙依然 傅坤亚 冯春焕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7-145,共9页
渍害是长江流域油菜生产中的多发性气象灾害,为了定量研究花期渍害影响下油菜生长及产量,预报及防控油菜花期渍害影响,以浙平四号和华油杂16为试验材料,通过分析花期渍害对浙平四号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规律,提出了油菜地上部单株干重... 渍害是长江流域油菜生产中的多发性气象灾害,为了定量研究花期渍害影响下油菜生长及产量,预报及防控油菜花期渍害影响,以浙平四号和华油杂16为试验材料,通过分析花期渍害对浙平四号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规律,提出了油菜地上部单株干重、产量及产量构成渍害影响因子,初步建立了花期渍害影响下油菜地上部单株干重、产量及产量构成模型,渍害干物重影响因子为一元二次方程,渍害产量影响因子则呈对数方程。经利用水分控制盆栽试验资料检验,结果表明华油杂16油菜地上部单株干重及单株产量实测值与模拟值相关系数(r)、绝对误差(da)、绝对误差占实测值比率(dap)以及RMSE值分别为0.949 9、0.89 g/株、4.55%及1.09 g;0.920 1、7.89 g/株、39.02%及8.58 g/株。花期渍害下油菜地上部单株干重模拟精度较高,而单株产量的模拟精度较低,说明花期渍害在盆栽试验条件下的表现与田间试验有明显不同。所建模型可与本项目组先期研制的油菜生长模型结合,在进一步检验并获得区域和地点尺度天气预报、模型参数后可用于花期渍害发生时油菜生长及产量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花期 渍害影响因子 生长及产量 模拟
原文传递
Effects of Humic Acid and Crop Residues on Soil and Wheat Nitrogen Contents 被引量:14
13
作者 Kashif Akhtar Syed Noor Muhammad Shah +6 位作者 Amjad Ali Sajjad Zaheer Fazli Wahid Ahmad Khan Mohib Shah Shahida Bibi Abdul Majid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014年第9期1277-1284,共8页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with the aim of finding humic acid and crop residues effects on soil and wheat nitrogen at New Development Farm,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Peshawar, Pakistan during winter 2009-2010. The expe...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with the aim of finding humic acid and crop residues effects on soil and wheat nitrogen at New Development Farm,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Peshawar, Pakistan during winter 2009-2010. The experiment was laid out in RCB design having four replications. Different levels (1, 1.5, 2 and 2.5 kg ha-1) of Humic acid were applied at sowing time. Mungbean (5 tons ha-1), wheat straw (10 tons ha-1) and mungbean (2.5 tons ha-1) + wheat straw (5 tons ha-1) were incorporated 30 days before sowing. Our results showed higher mineral and total nitrogen (7.32 and 0.43, respectively) mg kg-1 in soil and also higher nitrogen in stem, leaves and grains (2.3, 4.6 and 21.1, respectively) mg kg-1 at maturity in those plots in which 2.5 kg ha-1 of humic acid was applied. Higher mineral and total nitrogen (7.04 and 0.5, respectively) mg kg-1 in soil and also higher nitrogen in leaves (5.5) mg kg-1 at pre-anthesis, while at maturity stage in stem, leaves and grain (5.5, 2.1, 4.2 and 20.8) g kg-1 was recorded in those plots in which 5 tons ha-1 mung bean was incorporated. Our experimental results suggest the use of 5 tons ha-1 of mungbean residues with 2.5 kg ha-1 of humic acid to improve soil fertility availability of more nitrogen in wheat plants to increase the crop yield and grains qu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hesis Grain Maturity SOIL Fertility STRAW MUNG BEAN
下载PDF
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石蒜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磊 赵九洲 汤庚国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9-42,共4页
研究了外源乙烯利、GA3 和硼酸对石蒜生理及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 :(1)不同浓度乙烯利处理时 ,石蒜鳞茎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有所下降 ,15 0mg/L和 2 0 0mg/L硼酸处理使类胡萝卜素含量升高 ,10 0~ 2 0 0mg/L乙烯利和GA3 各处理使其叶内叶... 研究了外源乙烯利、GA3 和硼酸对石蒜生理及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 :(1)不同浓度乙烯利处理时 ,石蒜鳞茎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有所下降 ,15 0mg/L和 2 0 0mg/L硼酸处理使类胡萝卜素含量升高 ,10 0~ 2 0 0mg/L乙烯利和GA3 各处理使其叶内叶绿素含量提高 ;(2 )乙烯利处理使MDA含量升高 ,SOD活性降低 ,GA3 处理结果相反 ;(3)乙烯利和GA3 处理时 ,叶片中内源GA3 ,IAA ,ABA含量均有变化 ;硼酸处理时 ,叶内IAA ,ABA含量随硼酸浓度增大逐渐增加 ,内源GA3 含量变化不明显 ,ABA/GA3 和ABA/IAA随乙烯利和硼酸浓度的加大而增高 ,GA3 对ABA/IAA比值无显著影响 ;(4 )一定浓度的乙烯利和硼酸处理可使石蒜花期不同程度提前 ,外源GA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蒜 生长调节剂 生理 开花期
下载PDF
金银花的成花过程及赤霉素和硼元素的调控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纪薇 徐文晖 +1 位作者 梁宗锁 王俊儒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66-169,共4页
观察了金银花的成花过程,并对花期受激素及微量元素的调控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展叶期喷施赤霉素可以使金银花花期提前,并可促进花蕾的膨大,使千蕾重增大,产量提高。其中,300 mg/L的赤霉素效果最显著;喷施微量元素硼对金银花成... 观察了金银花的成花过程,并对花期受激素及微量元素的调控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展叶期喷施赤霉素可以使金银花花期提前,并可促进花蕾的膨大,使千蕾重增大,产量提高。其中,300 mg/L的赤霉素效果最显著;喷施微量元素硼对金银花成花过程影响不大。研究表明,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可以使金银花的采收期提前,花期延长,并使产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赤霉素 产量 花期
下载PDF
不同配比混合基质对非洲菊生长和开花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陈晨甜 吕长平 +1 位作者 陈建 浮双双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56-659,共4页
为筛选出在长沙地区栽培非洲菊的适宜基质,对不同非洲菊品种进行引种栽培试验,研究不同比例草炭土、珍珠岩、河沙混合基质对非洲菊生长及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非洲菊在质量比3∶1∶1的草炭土、珍珠岩、河沙混合基质中均成活率高... 为筛选出在长沙地区栽培非洲菊的适宜基质,对不同非洲菊品种进行引种栽培试验,研究不同比例草炭土、珍珠岩、河沙混合基质对非洲菊生长及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非洲菊在质量比3∶1∶1的草炭土、珍珠岩、河沙混合基质中均成活率高,植株健壮,切花产量高,质量好;纯草炭土栽培非洲菊,苗期生长健壮,但定植半年后植株容易感病,成活率低,不宜用作长沙地区日光温室非洲菊无土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菊 栽培基质 生长 开花
下载PDF
1.5代杉木种子园开花规律的观察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梁机 周传明 《广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85-292,共8页
对象州县茶花山 1.5代杉木种子园无性系的开花规律及生长性状进行了 3年的定点观察调查和综合分析 ,结果表明 :各无性系随其产地纬度的递增 ,雌雄花期相应推迟 ,来源于桂北的无性系 ,其平均散粉盛期比桂南无性系迟 7~ 9d,可授期晚 6~ ... 对象州县茶花山 1.5代杉木种子园无性系的开花规律及生长性状进行了 3年的定点观察调查和综合分析 ,结果表明 :各无性系随其产地纬度的递增 ,雌雄花期相应推迟 ,来源于桂北的无性系 ,其平均散粉盛期比桂南无性系迟 7~ 9d,可授期晚 6~ 8d;球花在嫁接母树树冠上的垂直分布呈明显的成层性 ,约 90 %的雄球花集中在树冠的中下层 ,80 %以上的雌花则着生于中上层。桂南产区的无性系进入开花结实盛期较桂北的早。无性系间球花产量存在显著差异 ,雌雄花产量的重复力分别为 0 .69和 0 .80 ;不同无性系的雌雄比率相差很大 ,且这种差异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据此 ,对种子园的营建及经营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1.5代种子园 球花量 花期 雌雄比 开花规律
原文传递
GA_3处理对春菊花期的影响及其生物学效应 被引量:4
18
作者 杜红梅 张效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307-311,共5页
在花芽形态分化期喷施 2 5 mg/L、5 0 mg/L、1 0 0 mg/L GA3溶液使现蕾期提早 1 d、3 d和 1 d;同样浓度的 GA3溶液在花蕾膨大期施用后 ,显著增加了花蕾膨大的速度 ,并且使始花期分别比对照提前了 2 d、6d和 6d;5 0 mg/L的 GA3溶液在花... 在花芽形态分化期喷施 2 5 mg/L、5 0 mg/L、1 0 0 mg/L GA3溶液使现蕾期提早 1 d、3 d和 1 d;同样浓度的 GA3溶液在花蕾膨大期施用后 ,显著增加了花蕾膨大的速度 ,并且使始花期分别比对照提前了 2 d、6d和 6d;5 0 mg/L的 GA3溶液在花芽形态分化期喷施 1次使始花期提前 2 d,在花蕾膨大期喷施 1次使始花期提前 6d,而 GA3溶液 2次处理后始花期提前 8d。分析 GA3溶液处理提前花期的生理学基础发现 ,GA3处理有利于顶芽中的干物质积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3 春菊 花期 生物学效应
下载PDF
Role of endogenous hormones,glumes,endosperm and temperature on germination of Leymus chinensis(Poaceae)seeds during development 被引量:11
19
作者 Hongyuan Ma Zhengwei Liang +2 位作者 Haitao Wu Lihua Huang Zhichun Wang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SCIE 2010年第4期269-277,共9页
Aims Leymus chinensis is an original dominant plant in the Songnen grassland,and it has great value for restoration of severely degraded land.However,seeds are dormant,and low germination percentage is a problem for r... Aims Leymus chinensis is an original dominant plant in the Songnen grassland,and it has great value for restoration of severely degraded land.However,seeds are dormant,and low germination percentage is a problem for restoring L.chinensis grassland.The mechanism of seed dormancy is not been well understood.The primary aims of the present study were to investigate the dormancy mechanism of L.chinensis seeds(caryopses)with reference to the role of embryo-covering layers,endogenous hormones and temperature.Methods Changes in concentration of the endogenous hormones GA3,indoleacetic acid(IAA),zeatin riboside(ZR)and abscisic acid(ABA)in L.chinensis seeds fromanthesis to maturity weremeasured by the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method.Germination at different stages of maturity were tested at 16/28C,5/28C and 5/35C for intact seeds with glumes(control),intact seeds with glumes removed(nakedwhole seeds)and intact seeds with glumes and one-half of the endosperm removed(naked-half seeds).Important Findings Of the four endogenous hormones monitored,only the concentration of ZR differed significantly between the beginning and the end of seed development(increased);the GA3/ABA ratio also did not differ.Rank of germination percentage of control at the three temperature regimens was 5/28C>16/28C>5/35C.Germination percentage of the naked-half seeds reached 100%under the three temperature regimens.We concluded that dormancy of L.chinensis seeds is not mainly controlled by endogenous hormones.Germination temperature,mechanical resistance of glumes and inhibition of endosperm are the main factors controlling dormancy and germination of L.chinensis see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dogenous hormones temperature Leymus chinensis anthesis seed GERMINATION
原文传递
大穗型水稻品种抽穗开花期遭遇高温后的结实表现 被引量:10
20
作者 陈建珍 闫浩亮 +4 位作者 刘科 穆麒麟 朱开典 张运波 田小海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4-91,共8页
培育大穗型水稻品种是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的途径之一,但是大穗型水稻的颖花受精和籽粒灌浆易受环境影响而产生波动。以大穗型水稻品种BL006和R-农白为试验材料,中穗型品种黄华占为对照,利用人工气候室模拟湖北典型高温天气的昼夜温度变... 培育大穗型水稻品种是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的途径之一,但是大穗型水稻的颖花受精和籽粒灌浆易受环境影响而产生波动。以大穗型水稻品种BL006和R-农白为试验材料,中穗型品种黄华占为对照,利用人工气候室模拟湖北典型高温天气的昼夜温度变化,研究大穗型水稻在抽穗开花期遭遇高温(日平均气温30℃和33℃)后的结实表现。结果表明:高温处理后,各品种的颖花受精率显著降低;30℃处理后,BL006、R-农白和黄华占的颖花受精率分别下降10.37、10.05和7.24个百分点,33℃处理后,分别降低53.17、65.38和8.17个百分点;30℃高温处理后,弱势颖花受精率的降幅较大,33℃高温处理后,强势颖花受精率的降幅较大;颖花受精率的变化与品种的光合特征有关。与常温相比,30℃高温处理后,BL006和R-农白的千粒重均降低1.69%,黄华占升高2.45%;33℃处理后,BL006和黄华占分别降低18.38%和11.65%,R-农白升高3.10%。此外,千粒重的变化也受粒位影响。因此,选育强耐高温的大穗型水稻品种,要整体提升穗部颖花的高温耐性水平和品种的光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穗型水稻 抽穗开花期 颖花受精率 千粒重 光合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