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垂体前叶激素水平及MRI改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忠安 杨玉林 +2 位作者 黎开谷 樊静 龚光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0-154,共5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垂体前叶激素水平及MRI影像学改变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53例sTBI患者(观察组),分别于入院当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抽取外周静脉血,测定血中生长激素(G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甲状腺激素(TSH...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垂体前叶激素水平及MRI影像学改变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53例sTBI患者(观察组),分别于入院当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抽取外周静脉血,测定血中生长激素(G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甲状腺激素(TSH)、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和催乳素(PRL)的含量,观察激素水平动态变化;分析患者的预后、垂体MRI改变与激素水平的关系。结果观察组GH、ACTH、FSH、LH和PRL水平呈上升趋势,而TSH水平呈下降趋势,但均于14 d左右恢复正常水平,观察组激素水平大部分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53例患者中死亡9例、后遗症状态生存17例、痊愈27例。死亡亚组上述激素水平最高,后遗症生存亚组次之,痊愈亚组激素水平最低,各组间大部分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病例中共21例出现MRI改变。创伤后早期,垂体在MRI上主要表现为挫裂伤及出血性改变。死亡亚组患者7例(77.78%)出现上述改变,后遗症生存亚组8例(47.06%)出现上述改变,而痊愈亚组仅6例(22.22%)出现上述改变,各亚组之间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22,P<0.05)。MRI改变亚组激素水平在大部分时间点均高于无MRI改变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大部分时间点激素水平与MRI影像学变化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 sTBI患者体内垂体前叶激素水平较高,高激素水平者预后较差;sTBI患者垂体前叶激素水平和MRI可能作为判断预后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前叶激素 磁共振 重型颅脑损伤 临床分析
下载PDF
急性颅脑创伤后垂体前叶激素变化及其相关因素 被引量:10
2
作者 骆实 许小兵 +5 位作者 苏杭 仇尔宁 李子坚 陈建民 陈达良 卢乐年 《中华全科医学》 2013年第12期1879-1880,共2页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患者的垂体前叶激素水平变化规律和颅脑损伤轻重分级的相关性,并探讨其对颅脑损伤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颅脑损伤患者外伤后测得的垂体前叶激素水平,按照GCS积分分成轻型、中型、重型颅脑损伤组,并对所有患...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患者的垂体前叶激素水平变化规律和颅脑损伤轻重分级的相关性,并探讨其对颅脑损伤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颅脑损伤患者外伤后测得的垂体前叶激素水平,按照GCS积分分成轻型、中型、重型颅脑损伤组,并对所有患者随访半年。结果中、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血清PRL、FT4含量显著升高,而LH、FSH、FT3含量显著降低;部分患者受伤72 h后及3月后复测,上述指标逐渐恢复正常。颅脑损伤病情稳定期垂体前叶激素的LH/FSH、GH、ACTH、TSH缺乏的发生率分别为25.0%、26.0%、7.8%和4.2%。结论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内分泌功能有异常变化,垂体前叶激素水平与损伤轻重程度相关,与患者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垂体前叶激素 相关因素
原文传递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的病因及诊疗研究进展
3
作者 夏友娟 曹卫娟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128-132,共5页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APH)是不同病因导致一种或多种垂体前叶激素缺乏所致的内分泌功能减退综合征。起病隐匿,缓慢进展,临床表现取决于激素缺乏的种类及程度,激素水平测定和垂体功能激发试验有助于明确诊断。APH患者大部分需终生激素替...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APH)是不同病因导致一种或多种垂体前叶激素缺乏所致的内分泌功能减退综合征。起病隐匿,缓慢进展,临床表现取决于激素缺乏的种类及程度,激素水平测定和垂体功能激发试验有助于明确诊断。APH患者大部分需终生激素替代治疗,替代不足或过量均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随着深入研究发现APH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因此了解APH的不同病因、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对APH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 病因 激素替代治疗
下载PDF
Influence of leptin on luteinizing hormone and 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secreted from cultured rat anterior pituitary cells 被引量:2
4
作者 Yuebing Qiao Xiuyan Ma Huixian Cui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6期656-658,共3页
BACKGROUND: Leptin may regulate reproductive function via release of hypothalamic neuropeptide Y. However, it is unknown whether this regulatory effect is limited to the hypothalamus. OBJECTIVE: To detect the effect... BACKGROUND: Leptin may regulate reproductive function via release of hypothalamic neuropeptide Y. However, it is unknown whether this regulatory effect is limited to the hypothalamus. OBJECTIVE: To detect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dosages of leptin on luteinizing hormone (LH) and 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FSH) secretion from in vitro cultured rat anterior pituitary cells. DESIGN: Contrast study based on cells. SETTING: This study was performed in the Basic Institute of Chengde Medical College, Chengde City, Hebei Province, China from March to June 2007. MATERIALS: Eighteen female Wistar rats of three months of age, weighing 200-220 g, and of clean grade were used. Leptin was provided by Peprotech Company, DMEM culture medium by Invitrogen Company, and the radioimmunological kit by Beijing Zhongshan Jinqiao Biotechnology Co., Ltd. METHODS: Three glandular organs were regarded as one group for culture of anterior pituitary cells. In the control group, saline was added to the culture medium instead of leptin. In the leptin group, leptin was prepared into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1×10^-12, 1×10^-11, 1×10^-9, 1×10^-7, and 1×10^-6 mol/L for stimulation of cultured cells. The culture supernatant was obtained at three hours after additional of saline/leptin. MAIN OUTCOME MEASURES: Contents of LH and FSH were detected by radioimmunology. RESULTS: Following leptin stimulation, LH release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s of leptin up to 1×10^-9 mol/L, where LH release peaked. LH release then progressively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leptin concentrations (P 〈 0.01). LH release in the leptin (1×10^-12, 1×10^-11, 1×10^-7, and 1×10^-6 mol/L) group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1). FSH content in the leptin (1×10^-11, 1×10^-9, and 1×10^-7 mol/L) group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1). CONCLUSION: Leptin can directly affect pituitary tissue to promote the secretion of LH and FSH in a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PTIN anterior pituitary luteinizing hormone 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下载PDF
腺垂体细胞促性腺激素分泌及其体外培养研究进展
5
作者 李泽廷 苏少锋 +4 位作者 乔健敏 马跃军 孙培培 赵俊利 吴海青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3年第5期71-76,共6页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是控制动物性激素分泌的主要内分泌系统。围绕该系统开展深入研究对于提高家畜繁殖性能及治疗繁殖疾病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下丘脑调控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的分泌,该激素又进一...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是控制动物性激素分泌的主要内分泌系统。围绕该系统开展深入研究对于提高家畜繁殖性能及治疗繁殖疾病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下丘脑调控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的分泌,该激素又进一步调控腺垂体,促进其分泌促卵泡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和促黄体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建立腺垂体细胞体外培养体系可为揭示腺垂体激素分泌机理的研究提供方法学基础。介绍了腺垂体在脑室中所处的位置以及腺垂体细胞的类型和主要分泌的激素,综述了腺垂体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方法,以及外源物质对体外培养腺垂体细胞分泌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影响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深入研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及机制,优化与完善腺垂体细胞体外培养体系,筛选Gn分泌调节药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 腺垂体细胞 促性腺激素 激素分泌
下载PDF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临床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廖镜波 张磊 +2 位作者 潘洁敏 于浩泳 陈海冰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404-406,共3页
目的 探讨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使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8 ~ 2011年住院的24例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患者(病例组)和年龄、性别匹配的18例正常人(对照组),采集研究对象临床资料,比较两组... 目的 探讨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使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8 ~ 2011年住院的24例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患者(病例组)和年龄、性别匹配的18例正常人(对照组),采集研究对象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血生化、皮质醇(F)、ACTH、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孕酮(P)、泌乳素(PRL)、睾酮(T)、雌二醇(E2)、甲状腺激素水平等指标.病例组均予ACTH治疗9天,比较治疗前后血F水平.结果(1)病例组的游离T3、游离T4、血F、ACTH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促甲状腺激素(TSH)、PR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病例组予静滴ACTH治疗9天后,上午8时F的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且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患者TSH水平可不表现为降低,采取静滴ACTH治疗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 激素水平 静脉注射ACTH治疗
原文传递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腺垂体机能的变化 被引量:4
7
作者 王玉社 史锡文 马媛媛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61-1663,共3页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垂体前叶激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治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45例,所有患者入院后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甲状腺功能三项、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刺激因子-1(IGF-1)、性激素检测...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垂体前叶激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治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45例,所有患者入院后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甲状腺功能三项、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刺激因子-1(IGF-1)、性激素检测;在感染确诊后第3天和感染治愈后1个月,分别检测ACTH、皮质醇、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GH、IGF-1、泌乳素(PRL)、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观察感染发生前和感染发生后上述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感染急性期出现垂体前叶机能减退者18例(40.00%),其中ACTH、皮质醇水平下降4例(8.89%);FT3、FT4水平下降5例(11.11%);GH水平下降7例(15.56%),5例(11.11%)伴有IGF-1水平下降;PRL水平下降2例(4.44%),其中1例(2.22%)伴有FSH、LH水平下降。感染治愈后1个月,18例患者中激素水平恢复正常16例(88.89%);2例(4.44%)皮质醇水平较感染急性期无明显变化。结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急性期可继发垂体机能减退,感染治愈后多数患者可逆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垂体前叶 激素
原文传递
L-精氨酸与N-硝基-L-精氨酸单甲酯对雄性大鼠促性腺激素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贺丽萍 李美香 +3 位作者 罗红梅 田英 刘月顺 龙治峰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20-222,共3页
目的 :阐明NO前体左旋精氨酸 (L arginine ,L Arg)和NO合酶的竞争性抑制剂N 硝基 L 精氨酸单甲基酯(Nω nitrio L arginine methyl ester,L NAME)对雄性性腺轴中腺垂体内分泌功能具有调节作用。 方法 :雄性SD大鼠分为 4组 ,每组 10只 ... 目的 :阐明NO前体左旋精氨酸 (L arginine ,L Arg)和NO合酶的竞争性抑制剂N 硝基 L 精氨酸单甲基酯(Nω nitrio L arginine methyl ester,L NAME)对雄性性腺轴中腺垂体内分泌功能具有调节作用。 方法 :雄性SD大鼠分为 4组 ,每组 10只 ,分别于腹腔内注射L Arg、L NAME、L Arg +L NAME和生理盐水 ,1次 /d ,注射 4 8d ,首次剂量加倍 ;分别于注射前及注射后 1、4、8、13、2 4、3 6、4 8d在大鼠尾部采血 ,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血清中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 (FSH)的含量 ,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L Arg对FSH和LH的分泌具有促进作用(P <0 0 1) ,而L NAME则抑制FSH和LH的分泌 (P <0 0 1) ,两者都具有时间依赖性。L Arg和L NAME混合注射时 ,其FSH和LH的含量与生理盐水注射组无区别 (P >0 0 5 )。 结论 :NO对雄性大鼠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腺垂体 卵泡刺激素 黄体生成素 大鼠
下载PDF
急性颅脑损伤后垂体前叶激素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再丰 魏晓捷 +2 位作者 傅小君 潘红松 许信龙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8年第9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垂体前叶激素水平的变化与颅脑损伤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90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酶联免疫定量分析法动态检测伤后第1、3、5、7、14、30d血清催乳素(PRL)、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垂体前叶激素水平的变化与颅脑损伤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90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酶联免疫定量分析法动态检测伤后第1、3、5、7、14、30d血清催乳素(PRL)、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30例正常人作对照组,损伤程度采用GCS评分评估,预后采用GOS评分评估。结果观察组血清PRL、FSH、LH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TSH较对照组略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PRL、FSH、LH水平伤后升高(72h内尤为明显),后逐渐降低,血清TSH的水平伤后略降低,后逐渐回升;GCS评分较低者垂体前叶激素变化幅度较大;预后恶劣的颅脑损伤患者垂体前叶激素变化幅度较大。结论急性颅脑损伤后血清垂体前叶激素PRL、FSH及LH水平明显升高,变化程度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及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垂体前叶激素 预后
下载PDF
急性颅脑损伤外周血垂体前叶激素及脑脊液硫化氢水平变化 被引量:3
10
作者 肖高华 陈钢 +3 位作者 陈峥 刘科 刘笑 熊绍棠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7年第5期310-312,共3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垂体前叶激素、脑脊液硫化氢(H2S)水平与急性颅脑损伤病情的关系。方法 2014年3月至2015年11月收治急性颅脑损伤90例,根据入院时GCS评分分为轻型组(GCS评分13~15分)、中型组(GCS评分9~12分)及重型组(GCS评分3~8分),各30... 目的探讨外周血垂体前叶激素、脑脊液硫化氢(H2S)水平与急性颅脑损伤病情的关系。方法 2014年3月至2015年11月收治急性颅脑损伤90例,根据入院时GCS评分分为轻型组(GCS评分13~15分)、中型组(GCS评分9~12分)及重型组(GCS评分3~8分),各30例。伤后1 d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促甲状腺激素(TSH)、泌乳素(PRL)、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生长激素(GH),另外测定脑脊液H_2S水平。结果外周血GH、PRL水平以及脑脊液H_2S水平随颅脑损伤程度加重明显增高(P<0.05),而外周血TSH、LH、FSH与颅脑损伤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外周血GH、PRL及脑脊液H_2S水平可作为评估急性颅脑损伤病情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颅脑损伤 垂体前叶激素 外周血 脑脊液 硫化氢
下载PDF
重症创伤性颅脑损伤后垂体前叶激素水平异常的影响因素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雅静 付之雄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第13期58-62,共5页
目的:探讨重症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垂体前叶激素水平异常影响因素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1年3月在厦门市中医院就诊的74例重症TBI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激素分泌异常组及正常组的... 目的:探讨重症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垂体前叶激素水平异常影响因素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1年3月在厦门市中医院就诊的74例重症TBI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激素分泌异常组及正常组的一般资料,包含年龄、性别、硬膜外血肿情况、硬膜下血肿情况、是否颅底骨折、Glasgow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脑疝情况、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研究影响垂体前叶激素水平异常的因素。随访3个月后,通过Glasgow预后评分(GOS)分为预后良好(预后良好组,GOS>3分)和预后不良(预后不良组,GOS≤3分),并采用ROC曲线分析垂体前叶激素水平预测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单因素结果显示出颅底骨折、脑疝、GCS评分均为垂体前叶激素分泌异常的影响因素(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颅底骨折、GCS评分均为垂体前叶激素水平分泌异常的影响因素(P<0.05)。预后良好组TSH为(3.70±0.18)μIU/ml,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的(4.51±0.65)μIU/ml;FSH为(18.13±1.20)mIU/L,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的(20.59±3.06)mIU/L;LH为(9.75±0.57)mIU/L,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的(11.10±0.95)mIU/L;PRL为(479.03±51.45)mIU/L,低于预后不良组的(519.50±61.12)mI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73、5.000、7.515、2.890,P<0.05)。ROC曲线分析表明,TSH、FSH、LH、PRL预测预后的AUC依次为0.929、0.779、0.911、0.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底骨折、GCS评分为影响重症TBI患者垂体前叶激素水平分泌异常的危险因素,TSH、FSH、LH、PRL在重症TBI患者预后中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在临床诊断时,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实际病例各项指标状况做出合理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创伤性颅脑损伤 垂体前叶激素 影响因素 预后
下载PDF
鸡胚垂体生长激素细胞的发生及其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玉琴 刘英 +1 位作者 刘佳利 崔胜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4,共4页
为研究鸡胚垂体中生长激素细胞的发生及其在发育过程中的变化 ,分别在鸡胚发育的第 3 5~ 2 0 5天采集鸡胚垂体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鸡胚垂体中生长激素细胞的发生和细胞形态、数量、在垂体中的分布特点和在发育过程中的变化。结... 为研究鸡胚垂体中生长激素细胞的发生及其在发育过程中的变化 ,分别在鸡胚发育的第 3 5~ 2 0 5天采集鸡胚垂体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鸡胚垂体中生长激素细胞的发生和细胞形态、数量、在垂体中的分布特点和在发育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 ,鸡胚发育中期第 9 5天可观察到少量的生长激素阳性细胞散在分布于垂体后叶 ,细胞多排列成索状或团状 ,细胞之间边界不清 ,细胞核较大。在鸡胚发育的第 12 5天以后 ,生长激素细胞的细胞浆与细胞核比值逐渐变小 ,且均匀分布于腺垂体的后叶。生长激素细胞数在鸡胚发育的第 12 5天之后显著升高 (P <0 0 1) ,在鸡胚发育的第 16 5天 ,生长激素细胞占垂体细胞总数的 9 4 %。以上结果证明鸡胚垂体中生长激素细胞增殖和分化过程主要发生在发育的中期至出壳之前 ,而生长激素细胞的分泌功能在鸡胚发育的后期最为活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胚 腺垂体 生长激素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NMDA对培养的大鼠腺垂体细胞分泌生长激素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奎 冯杰 许梓荣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4年第3期113-114,共2页
应用细胞培养、结合放射免疫测定法探讨了 N-甲基 -D-天冬氨酸 (NMDA)对培养的大鼠腺垂体细胞分泌生长激素 (GH)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腺垂体细胞培养中 ,试验组 (分别添加1 0 - 8、1 0 - 6 、1 0 - 4M NMDA)培养液中的 GH比对照组分别... 应用细胞培养、结合放射免疫测定法探讨了 N-甲基 -D-天冬氨酸 (NMDA)对培养的大鼠腺垂体细胞分泌生长激素 (GH)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腺垂体细胞培养中 ,试验组 (分别添加1 0 - 8、1 0 - 6 、1 0 - 4M NMDA)培养液中的 GH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 67.92 % ,87.46% ,1 0 0 .67% ,差异显著 (P <0 .0 5)。试验表明 NM-DA能直接刺激离体腺垂体细胞分泌 G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腺垂体 生长激素 NMDA N-甲基-D-天冬氨酸 细胞培养 放射免疫测定法
下载PDF
分泌生长激素和催乳素的奶牛腺垂体细胞的分离鉴定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建发 薛琳琳 +5 位作者 吴建民 吴殿君 翁春玲 孙东波 张旭 武瑞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7期704-710,共7页
目的获得具有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和催乳素(prolactin,PRL)分泌功能的奶牛腺垂体细胞(dairy cow anterior pituitary cells,DCAPCs),并对其进行鉴定和特征分析。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奶牛腺垂体中GH和PRL分泌细胞进行定位... 目的获得具有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和催乳素(prolactin,PRL)分泌功能的奶牛腺垂体细胞(dairy cow anterior pituitary cells,DCAPCs),并对其进行鉴定和特征分析。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奶牛腺垂体中GH和PRL分泌细胞进行定位,利用酶消化法对其所在部位进行消化,获得的细胞经分离培养后,用形态学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鉴定,并分析其传代性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ELISA方法对其GH和PRL合成和分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GH分泌细胞主要位于腺垂体侧翼区下缘,而PRL分泌细胞主要位于腺垂体侧翼区上缘。获得的DCAPCs接种培养2 d后,可见形状规则的铺路石样上皮细胞,经免疫组织化学法鉴定,可分泌GH和PRL,经多次传代后仍可表达GH和PRL,但表达水平随代次增加而降低。结论成功建立了DCAPCs分离培养方法,可用于体外研究奶牛GH和PRL合成及分泌的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腺垂体细胞 生长激素 催乳素
原文传递
低氧对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素-释放激素和前垂体cAMP的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志 杜继曾 《中国药理学报》 CSCD 1996年第6期489-492,共4页
低氧对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素释放激素和前垂体cAMP的作用陈志,杜继曾(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西宁810001,中国)关键词近交系大鼠;高原鼠兔;缺氧症;环腺苷一磷酸;皮质酮;前叶垂体;促肾上腺皮质素释放素;... 低氧对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素释放激素和前垂体cAMP的作用陈志,杜继曾(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西宁810001,中国)关键词近交系大鼠;高原鼠兔;缺氧症;环腺苷一磷酸;皮质酮;前叶垂体;促肾上腺皮质素释放素;精加压素;去甲肾上腺素目的:探讨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症 前叶垂体 促肾上腺皮质素 释放素 CAMP
原文传递
卵巢切除后大鼠垂体前叶生长相关蛋白-43免疫反应性及其与促性腺激素细胞的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魏晓燕 刘津平 +2 位作者 贾轶 刘莹莹 鞠躬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6期349-352,共4页
目的 :探讨卵巢切除后大鼠垂体前叶生长相关蛋白 4 3(growth associatedprotein 4 3,GAP 4 3)免疫反应神经纤维的数量变化及其与腺细胞的关系。 方法 :大鼠经双侧卵巢切除 ,分别于术后 4d和 15d取垂体 ,应用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技术 ,进... 目的 :探讨卵巢切除后大鼠垂体前叶生长相关蛋白 4 3(growth associatedprotein 4 3,GAP 4 3)免疫反应神经纤维的数量变化及其与腺细胞的关系。 方法 :大鼠经双侧卵巢切除 ,分别于术后 4d和 15d取垂体 ,应用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技术 ,进行GAP 4 3和卵泡刺激素 (folliclestimulatinghormone ,FSH) ,GAP 4 3和P物质 (substanceP ,SP)免疫荧光双标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垂体前叶GAP 4 3免疫反应神经纤维的数量变化、与促性腺激素细胞及SP免疫反应神经纤维的关系。 结果 :正常大鼠垂体前叶很少有GAP 4 3免疫反应神经纤维。卵巢切除后 4d垂体前叶出现了数量较多的GAP 4 3免疫反应神经纤维 ,术后 15d神经纤维明显增多 ,多走行于腺细胞间 ,少量神经纤维与FSH细胞密切接触。GAP 4 3免疫反应神经纤维与SP共存。结论 :外周内分泌干预后 ,垂体前叶的神经纤维可通过芽生增加纤维数量 ,以对机体内分泌状态改变作出积极的应答。神经纤维可能直接作用于腺细胞 ,但更大的可能性是通过旁分泌方式实现对腺细胞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切除 大鼠 垂体前叶 生长相关蛋白-43 免疫反应性 促性腺激素细胞
下载PDF
电场刺激对离体去卵巢大鼠垂体前叶FSH分泌的兴奋作用
17
作者 刘玲 高立志 鞠躬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00-203,共4页
目的:探讨垂体前叶神经纤维对FSH分泌的神经调节。方法:经阴道涂片筛选出动情间期大鼠40只,切除双侧卵巢术后7d处死,取垂体前叶,用Krebs液或含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的Krebs液离体灌流,同时施加频率为10Hz或2Hz、时间为10min或2mi... 目的:探讨垂体前叶神经纤维对FSH分泌的神经调节。方法:经阴道涂片筛选出动情间期大鼠40只,切除双侧卵巢术后7d处死,取垂体前叶,用Krebs液或含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的Krebs液离体灌流,同时施加频率为10Hz或2Hz、时间为10min或2min的电场刺激。从刺激开始前10min起,每10min收集灌流液1次,连续收集130min。放免法检测各时段收集液中FSH浓度。结果:在Krebs液灌流条件下,10Hz、连续10min的电场刺激后10min内,垂体灌流液中的FSH浓度(14.4±0.8mIU/ml)较基础水平(8.4±1.4mIU/ml)有显著增高(P<0.05)。而改用含TTX的Krebs液灌流后,同条件的电场刺激后10min内FSH浓度为8.2±0.6mIU/ml,提示其分泌被显著抑制(P<0.05)。其余各参数的电场刺激对FSH分泌均无明显影响。结论:电场刺激对离体去卵巢大鼠垂体前叶FSH分泌有兴奋作用,提示垂体前叶内的神经纤维可能对FSH的分泌存在直接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场刺激 垂体前叶 卵泡刺激素 大鼠
下载PDF
大鼠垂体前叶内神经纤维对LH分泌的兴奋性调节作用
18
作者 刘玲 高立志 鞠躬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2143-2145,共3页
目的:探讨垂体前叶神经纤维对黄体生成素(LH)分泌的神经调节.方法:阴道涂片筛选出动情间期大鼠80只,随机等分为假手术组(SO)和去卵巢组(OVX),术后7d处死,取出垂体前叶,用Krebs液或含河豚毒素(TTX)的Krebs液离体灌流,同时施加10Hz或2Hz,... 目的:探讨垂体前叶神经纤维对黄体生成素(LH)分泌的神经调节.方法:阴道涂片筛选出动情间期大鼠80只,随机等分为假手术组(SO)和去卵巢组(OVX),术后7d处死,取出垂体前叶,用Krebs液或含河豚毒素(TTX)的Krebs液离体灌流,同时施加10Hz或2Hz,时间为10min或2min的电场刺激(EFS).从施加EFS前10min开始,每10min收集灌流液1次,连续收集130min,放免法检测LH浓度.结果:Krebs液单纯灌流时,SO组的LH平均浓度为(4.8±0.5)IU/L,OVX组LH平均浓度为(7.1±1.3)IU/L,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10Hz持续10min的EFS后10min内两组的LH浓度较基础水平有显著增高.SO组由(4.9±0.1)IU/L升高至(15.7±0.8)IU/L;OVX组由(7.5±4.7)IU/L升高至(20.0±1.4)IU/L(P<0.05).而改用含TTX的Krebs液灌流后,同参数的EFS后10min内LH浓度在SO组和OVX组分别为(5.4±0.5)IU/L和(7.7±0.9)IU/L,提示其分泌被显著抑制.其余各参数的EFS对LH分泌均无明显影响.结论:垂体前叶内神经纤维可能对LH的分泌存在直接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场刺激 黄体生成素 垂体前叶 神经纤维 卵巢 切除术 河豚毒素 大鼠
下载PDF
P物质对培养的大鼠腺垂体细胞分泌黄体生成素影响的研究
19
作者 李伟红 姜恩魁 +1 位作者 常志杰 张莹 《锦州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11-13,共3页
目的 观察P物质 (SP)对培养的大鼠腺垂体细胞分泌黄体生成素 (LH)的影响。方法 应用细胞培养法和放射免疫测定法。结果 在腺垂体细胞培养中 ,实验组 (加入SP)与对照组 (未加SP)培养液LH的含量差别不大 ,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 (t-te... 目的 观察P物质 (SP)对培养的大鼠腺垂体细胞分泌黄体生成素 (LH)的影响。方法 应用细胞培养法和放射免疫测定法。结果 在腺垂体细胞培养中 ,实验组 (加入SP)与对照组 (未加SP)培养液LH的含量差别不大 ,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 (t-test) ,实验组分别与对照组进行两两比较 ,P均 >0 0 5 ,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P物质 (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物质 细胞培养 放射免疫测定法 腺垂体 黄体生成素
下载PDF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0
作者 彭武 杨琍琦 《医学综述》 2012年第24期4150-4153,共4页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是垂体前叶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病原因众多,临床表现差异大,诊断及鉴别诊断困难,儿童与成人患者特点不同。常见的发病原因有垂体肿瘤、颅脑外伤、头颈部放疗、各种感染、异常出生史、遗传因素等。诊断...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是垂体前叶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病原因众多,临床表现差异大,诊断及鉴别诊断困难,儿童与成人患者特点不同。常见的发病原因有垂体肿瘤、颅脑外伤、头颈部放疗、各种感染、异常出生史、遗传因素等。诊断及鉴别诊断有赖于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警觉意识及相关辅助检查。其治疗主要是激素替代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 垂体前叶 腺垂体 联合性垂体激素缺乏症 席汉综合征 希恩综合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