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省年均降水量插值方法比较 被引量:46
1
作者 刘劲松 陈辉 +3 位作者 杨彬云 王卫 相云 赵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493-3500,共8页
以河北省及临近区域120个气象观测站点1971~2000年均降水量数据为基础,选择其中的40个作为检验站点,其余站点分别取80、40、20个作为插值站点,采用局部插值、整体插值、多元线性回归、综合模拟等多种插值模型讨论了降水空间插值问题,... 以河北省及临近区域120个气象观测站点1971~2000年均降水量数据为基础,选择其中的40个作为检验站点,其余站点分别取80、40、20个作为插值站点,采用局部插值、整体插值、多元线性回归、综合模拟等多种插值模型讨论了降水空间插值问题,主要结论如下:插值站点数、模型类型、模型参数都会影响插值精度。局部插值模型相对误差最小值出现在Spline、IDW模型中,其次为Kridging模型,而整体模型Trend、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误差均较大,但综合了局部插值模型和统计模型的综合模型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插值精度及误差分布。河北省80和40个站点的最优插值模型为综合模型,20个站点的最优插值模型为IDW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 年均降水量 插值
下载PDF
过去(1958-2007)和未来(2011-2060)50年淮河流域气候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35
2
作者 高超 姜彤 翟建青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17,共10页
根据淮河流域1958-2007年观测资料和ECHAM5/MPI-OM模式对该流域2011-2060年气候变化的预估结果,分析淮河流域1958-2007年平均气温、极端高(低)温、农业界限温度和年降水量变化,并对2011-2060年气温和降水量变化趋势进行预估。结果表明:... 根据淮河流域1958-2007年观测资料和ECHAM5/MPI-OM模式对该流域2011-2060年气候变化的预估结果,分析淮河流域1958-2007年平均气温、极端高(低)温、农业界限温度和年降水量变化,并对2011-2060年气温和降水量变化趋势进行预估。结果表明:(1)淮河流域年平均气温,20世纪90年代以前以降温为主,90年代中后期增温显著;季节变化上,春秋两季气温呈波动增加趋势,冬季增温速率较高,夏季则呈下降趋势,极端气温事件出现次数和温度变化幅度均减小。淮河流域热量资源的时间变化以增温趋势为主,各界限温度初日提前,终日推迟,持续日数和累积温度增加。从区域分布上,流域东部增温趋势强于西部。1958-2007年年降水量和极端降水等无突变性的增加或减少趋势;季节变化上,流域夏季降水量变幅较大。(2)3种排放情景下淮河流域年平均气温升高趋势一致,且SRES-A1B情景升温幅度大于其它两种情景且约在2040年突变增温,3种情景下季节平均气温均为冬季升高最快;未来年降水量有微弱增加,但M-K检测均无显著变化趋势,未来50a淮河流域季节降水仍以春、夏季降水为主,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 气候变化 ECHAM5/MPI-OM模式 淮河流域
下载PDF
黄土高原自然植被的土壤有机碳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31
3
作者 刘恋 周鑫 +1 位作者 于严严 郭正堂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06-513,共8页
根据黄土高原现代表土有机碳同位素(δ^(13)C_(SOM))数据,结合前人关于末次间冰期和全新世中期的分析结果,研究这3个特征时期C_4相对生物量(C_4%)的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3个时期黄土高原C_4%均由东南(33%,25%和12%)向西北(0%)递减。... 根据黄土高原现代表土有机碳同位素(δ^(13)C_(SOM))数据,结合前人关于末次间冰期和全新世中期的分析结果,研究这3个特征时期C_4相对生物量(C_4%)的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3个时期黄土高原C_4%均由东南(33%,25%和12%)向西北(0%)递减。10%等值线在末次间冰期大致位于交道-泾川西北、西峰东南一带;到全新世西部向南推进,大致位于交道-洛川-旬邑以西北、西峰-灵台以东南一带;而现今比全新世时期向东南推移约60km,退至黄陵以西北、彬县-延安以东南一带。全新世与末次间冰期温度和降水的不同可能是植被差异的主要原因。现代C_4%较末次间冰期和全新世中期有较明显的降低,可能与较高的大气CO_2浓度、较低的温度和干旱化有关。由于上述3个特征时期黄土高原东南地区均以C_4草本植物为主,西北地区C_3植物比例的增加亦为C_3草本植物比例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C4植物相对丰度 年均温 年均降水量
下载PDF
中国气候雪线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18
4
作者 蒋复初 吴锡浩 +1 位作者 王书兵 傅建利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4期289-296,共8页
气候雪线的空间分布规律既受高度地带性和纬度地带性限制 ,也受区域性气候的控制。雪线空间格局变化实质上是水热条件变化的反映。本文主要依据我国1 0 6个气象站的气象资料 ,从年均温、年降水量和固态降水率之间的相关函数计算出气候... 气候雪线的空间分布规律既受高度地带性和纬度地带性限制 ,也受区域性气候的控制。雪线空间格局变化实质上是水热条件变化的反映。本文主要依据我国1 0 6个气象站的气象资料 ,从年均温、年降水量和固态降水率之间的相关函数计算出气候雪线高程 ,进而探讨中国大陆气候雪线的空间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空间分布 气候雪线 年均温 年降水量 固态降水率
下载PDF
从自然保护区到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三江源国家公园环境覆盖的变化及其对两栖爬行类保护的启示 被引量:19
5
作者 乔慧捷 汪晓意 +8 位作者 王伟 罗振华 唐科 黄燕 杨胜男 曹伟伟 赵新全 江建平 胡军华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2-209,共8页
三江源地区具有丰富的高原生物多样性,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作为我国第一个体制试点的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将被建成青藏高原大自然保护展示和生态文化传承区。为更好地服务于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本研究从海拔、年均温和年降... 三江源地区具有丰富的高原生物多样性,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作为我国第一个体制试点的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将被建成青藏高原大自然保护展示和生态文化传承区。为更好地服务于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本研究从海拔、年均温和年降水等方面,在环境空间上系统比较了国家公园与三江源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差异;以4种两栖爬行动物即高原林蛙(Rana kukunoris)、倭蛙(Nanorana pleskei)、西藏齿突蟾(Scutiger boulengeri)和青海沙蜥(Phrynocephalus vlangalii)分布点环境条件在国家公园内外的异同为例,探讨分布受环境制约大、扩散能力弱的物种保护在国家公园建设中可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结果表明,国家公园与已建自然保护区在地理空间上重叠较大,但它们在自然环境上的差别很明显;自然保护区内两栖爬行类所偏好的环境条件较多未包含在国家公园内。鉴于三江源的区位特殊性及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区域内两栖爬行动物等对环境依赖性强、扩散能力弱物种的有效保护不仅有助于保持物种遗传多样性和区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也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国家公园目标定位并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为此,在国家公园内,应开展两栖爬行动物种群动态和群落结构的长期监测,加强基础生物学研究,掌握环境变化对两栖爬行动物分布、遗传、行为、形态、种群动态及群落可能产生的影响,实现区域内两栖爬行动物及其类似物种在环境变化下的永续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青藏高原 三江源 年均温 年降水 气候变化 长期监测 生物多样性保护
原文传递
塔里木河流域气候变化及未来趋势预估 被引量:15
6
作者 陶辉 白云岗 毛炜峄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38-743,共6页
根据塔里木河流域1961—2008年39个气象站观测气温和降水量数据,对流域近50a气候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对参与IPCCAR4的17个气候模式在塔里木河流域气候模拟能力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近50a气温和降水时间序列分别在1986和1996年发生突变... 根据塔里木河流域1961—2008年39个气象站观测气温和降水量数据,对流域近50a气候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对参与IPCCAR4的17个气候模式在塔里木河流域气候模拟能力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近50a气温和降水时间序列分别在1986和1996年发生突变.1996年后塔里木河流域四季均呈现变暖趋势,最为明显的是夏季气温变化.从突变前后的降水概率分布变化来看,除秋季无明显变化外,其他3个季节均有所变化,其中,夏季表现为平均降水量增加较为明显,而春季和冬季降水变化则主要表现在方差增加.气候模式在塔里木河流域模拟能力评估表明,所有模式对降水量的模拟均偏高,而对气温模拟均偏低.各模式可以再现塔里木河流域气温年内变化,但普遍对降水的年内分布模拟有所提前,月降水峰值出现在4月和5月.采用模式加权平均数据对2011—2050年的气温变化进行预估,结果表明塔里木河流域年平均气温在不同情景下均呈上升趋势,上升幅度在0.5~2.4℃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气温 降水量 气候模式 预估变化趋势 塔里木河流域
下载PDF
农田土壤碳氮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5
7
作者 吕国红 王笑影 +2 位作者 张玉书 贾庆宇 谢艳兵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612-1617,共6页
为揭示土壤碳氮受外界环境因子的影响,基于辽宁省51个农业气象站的代表性,分析了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剖面分布及其与气象因子、地理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表层(0~20 cm)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总体高于土壤下层(20~40 cm);不同土层土... 为揭示土壤碳氮受外界环境因子的影响,基于辽宁省51个农业气象站的代表性,分析了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剖面分布及其与气象因子、地理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表层(0~20 cm)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总体高于土壤下层(20~40 cm);不同土层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受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的影响程度不同。土壤表层有机碳和全氮受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的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P〈0.01);土壤下层有机碳和全氮均与年平均气温呈显著负相关(P〈0.01),而与年降水量不成显著相关。经度与土壤表层有机碳和土壤下层全氮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纬度和海拔不影响土壤有机碳和全氮。不同土层有机碳、全氮与气象因子的回归方程为农田生态系统的碳收支评估及养分循环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土壤全氮 年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 剖面分布
下载PDF
岷江上游黑水河流域不同景观结构小流域径流系数的比较 被引量:12
8
作者 许申来 李秀珍 +2 位作者 胡远满 何兴元 周昊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12-717,共6页
在GIS技术支持下,结合岷江上游黑水河流域1988—2002年多年平均降水量和蒸散量空间分布,对不同景观结构的小流域多年平均径流系数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土地覆盖类型组合流域多年平均径流系数大小关系依次为林灌流域<林灌草复合流... 在GIS技术支持下,结合岷江上游黑水河流域1988—2002年多年平均降水量和蒸散量空间分布,对不同景观结构的小流域多年平均径流系数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土地覆盖类型组合流域多年平均径流系数大小关系依次为林灌流域<林灌草复合流域<森林流域<林草流域,这与流域土地利用类型、流域海拔分布和迎风坡向分布特征有关;对于森林流域和灌木流域,其多年平均径流系数主要受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散量和平均坡度共同影响;对于林草流域和林灌草复合流域,其多年平均径流系数主要受流域的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散量和多林草面积比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水河流域 流域景观结构 多年平均降水量 多年平均蒸散量 多年平均径流系数
下载PDF
中国东部海岛森林和灌丛土壤碳氮磷养分库的纬度变化 被引量:9
9
作者 妥彬 田文斌 +5 位作者 郭超 许洺山 郑丽婷 苏田 刘翔宇 阎恩荣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631-2638,共8页
虽然海岛结构相对简单,但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维持方面起重要作用.以中国东部暖温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的14个海岛为对象,研究森林土壤碳和氮磷养分库的纬度变化特征,并分析其与气候因子和植物多样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土... 虽然海岛结构相对简单,但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维持方面起重要作用.以中国东部暖温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的14个海岛为对象,研究森林土壤碳和氮磷养分库的纬度变化特征,并分析其与气候因子和植物多样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碳和氮磷养分库在温度带间差异显著,土壤碳库与氮库在暖温带最低,分别为49.35和1.08 t·hm^-2,在北亚热带最高,为137.25和4.63 t·hm^-2;磷库在南亚热带海岛最低,为1.3 t·hm^-2,在北亚热带最高,为5.19 t·hm^-2.各植被类型土壤碳氮磷库在不同温度带间存在显著差异,落叶林土壤碳氮磷库在亚热带高于暖温带;常绿阔叶林土壤碳和氮库不受温度带影响,磷库在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显著高于南亚热带.年均温、年降水量、土壤含水量和植物物种多样性间的交互作用对土壤碳氮磷库有显著正向影响;植物物种多样性对土壤氮库变化有正向影响,但对磷库具有负向影响.海岛森林土壤碳库的纬度变化趋势与大陆相反,土壤氮磷养分库变化格局与大陆相似;其中,水热和植物物种多样性是驱动中国东部海岛森林土壤碳氮磷库变化的主要非生物和生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均温 年降水 植被类型 物种多样性 温度带 东海 黄海
原文传递
中国土壤颜色与气候指标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崔东 荣雪 +2 位作者 王晓磊 张寅寅 顾欣燕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1年第10期6-7,10,共3页
从我国区域内筛选出于现代气候条件下发育而成的现代土壤,建立土壤颜色的红度值(x)与年降雨量(y)的函数关系式:y=543.35x0.4485,其中相关系数R2=0.6625(n=25)。利用此关系式式,可根据古土壤红度值推算古降水量,为研究古土壤与古气候定... 从我国区域内筛选出于现代气候条件下发育而成的现代土壤,建立土壤颜色的红度值(x)与年降雨量(y)的函数关系式:y=543.35x0.4485,其中相关系数R2=0.6625(n=25)。利用此关系式式,可根据古土壤红度值推算古降水量,为研究古土壤与古气候定量重建提供更为精确、可靠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土壤 红度值 年均降水量 土壤颜色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不同类型高寒草地物种多样性与生物量的关系及影响要素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锦涛 赵峰侠 +2 位作者 陈俊合 李洋 孙建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16-626,共11页
本研究以青藏高原为研究区,基于实测的115个样点调查数据,包括群落结构、土壤因素以及气候指标,利用单因素方差和线性回归分析,结合结构方程模型探究了不同类型高寒草地(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地上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的差异及其关系,并试... 本研究以青藏高原为研究区,基于实测的115个样点调查数据,包括群落结构、土壤因素以及气候指标,利用单因素方差和线性回归分析,结合结构方程模型探究了不同类型高寒草地(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地上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的差异及其关系,并试图厘清不同草地类型生物多样性与地上生物量的主要驱动要素。结果表明:1)地上生物量与物种多样性在高寒草甸与高寒草原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二者关系在两种草地类型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2)驱动因子分析表明,年均降水量(AMP)与地上生物量(AGB)和物种多样性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高寒草甸中土壤有机碳(SOC)、土壤速效氮(SAN)和土壤速效磷(SAP)含量与地上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而物种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仅与土壤含水量(SWC)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高寒草原的SOC、SAN含量与地上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且SWC、SAP含量与地上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均不显著(P>0.05)。3)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指示年均降水量分别解释了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55.8%和60.3%的物种多样性变异,且物种多样性与地上生物量关系密切,对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的地上生物量影响分别为51.3%和30.2%,同时土壤养分也进一步制约着高寒草地的生物量。综上可知,水分主导了高寒草地物种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的空间格局和关键生态过程,该研究结果可为未来高寒草地应对青藏高原暖湿化气候趋势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高寒草原 环境因子 地上生物量 物种多样性 年均降水量 土壤养分
下载PDF
吐鲁番市和哈密市气温与降水特征变化比较 被引量:7
12
作者 阿拉努尔.艾尼娃尔 吐尔逊.哈斯木 +1 位作者 买合甫拉提.乃比 刘亚文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5-111,134,共8页
利用吐鲁番市和哈密市9个气象站点的气象数据,采用线性回归、累积距平统计量与信噪比检验方法,对吐鲁番市和哈密市57年(1960—2016年)的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变化趋势和变化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利用吐鲁番市和哈密市9个气象站点的气象数据,采用线性回归、累积距平统计量与信噪比检验方法,对吐鲁番市和哈密市57年(1960—2016年)的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变化趋势和变化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吐鲁番市和哈密市年平均气温呈上升的趋势,多年均值为12.11℃和7.35℃,冬季气温增幅最大.哈密市的增温幅度比吐鲁番市的增温幅度大,吐鲁番市年平均气温突变年份为1986年,哈密市年平均气温突变年份为1996年.吐鲁番市和哈密市的降水量以1.61 mm·(10 a)^(-1)和3.61 mm·(10 a)^(-1)的速率上升,夏季降水量上升趋势最显著,多年均值为32.15 mm和78.49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 气候突变
下载PDF
中国土壤中钙积层深度与年降水量关系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潘园园 黄成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5期20043-20044,20054,共3页
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土壤中钙积层深度与年均降水量存在函数关系的前提条件,并对中国区域内不同钙质土壤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筛选出48个土壤剖面,建立了适用于我国区域的新的土壤钙积层深度x(cm)与年均降水量y(mm)的函数... 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土壤中钙积层深度与年均降水量存在函数关系的前提条件,并对中国区域内不同钙质土壤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筛选出48个土壤剖面,建立了适用于我国区域的新的土壤钙积层深度x(cm)与年均降水量y(mm)的函数关系式:y=-0.069 3x2+12.063 0x+68.499 0,其中相关系数R2=0.725 4(n=48)。利用这一关系式可根据古土壤推算古降水量,为研究古土壤与古气候定量重建提供更为精确、可靠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质土壤 钙积层深度 年均降水量
下载PDF
新疆地区气温与降水量的空间自回归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艳玲 张云鹏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1-52,55,共3页
以新疆地区的年均气温和年降水量为指标,选取2006—2008年18个测站的数据进行了空间自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2006—2008年的年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在去除地形的影响后均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特性和空间聚集特征;一个地区的气温不仅和本地... 以新疆地区的年均气温和年降水量为指标,选取2006—2008年18个测站的数据进行了空间自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2006—2008年的年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在去除地形的影响后均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特性和空间聚集特征;一个地区的气温不仅和本地的降水量相关,还和相邻地区的气温及降水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自回归分析 年均气温 年降水量 新疆地区
下载PDF
Kendall与R/S分析法在降雨特性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金保明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6-28,共3页
应用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重标极差R/S分析法以及两者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南平市年平均降雨量变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南平市近50年来年降雨量总体上在均值附近摆动、呈微弱减少趋势,但趋势不明显,相对来说随机性明显,20世纪90年... 应用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重标极差R/S分析法以及两者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南平市年平均降雨量变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南平市近50年来年降雨量总体上在均值附近摆动、呈微弱减少趋势,但趋势不明显,相对来说随机性明显,20世纪90年代以后降水的年际波动大,今后几年年降雨量序列存在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endall法 R/S法 降雨量 变化特性
下载PDF
近60a来全球河川径流量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国逸 李琳 +2 位作者 方雪纯 韩诗慧 施婷婷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76-1085,共10页
基于全球2894个流域的河川径流量、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tial Vegetation Index,NDVI)以及气温和降水量长期数据,发现年内月均径流量(MQ)呈上升、下降以及不显著变化趋势的流域比例分别为9.1%、12.4%和78.5%,年内最小月... 基于全球2894个流域的河川径流量、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tial Vegetation Index,NDVI)以及气温和降水量长期数据,发现年内月均径流量(MQ)呈上升、下降以及不显著变化趋势的流域比例分别为9.1%、12.4%和78.5%,年内最小月径流量(LQ)呈3种变化趋势的流域比例分别为24.1%、11.7%和64.2%,年内最大月径流量(HQ)呈3种变化趋势的流域比例分别为6.4%、13.6%和79.9%。在区域(大陆和纬度带)和全球尺度上,没有出现LQ下降和HQ上升变化趋势的现象,MQ下降与HQ下降联系在一起,MQ上升与LQ上升联系在一起,表明区域和全球尺度上水资源量及年内分配在过去60多年里是改善的。进一步分析发现,气候变化是导致水资源量和年内分配变化的主要因素。但与年内月极端径流量(LQ或HQ)变化不同的是,发生年内月极端径流量的月份大多发生了显著的改变,这个改变可能对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以及依靠自然节律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川径流量 年内月平均径流量 年内月最小径流量 年内月最大径流量 年均气温 年降水量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下载PDF
新疆博尔塔拉-精河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变化及其与主要气候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鹏 于瑞德 +2 位作者 陈桃 郭艳飞 吴燕良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9-84,共6页
为揭示新疆博尔塔拉-精河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基于MOD17A3遥感数据对2000年至2015年该地区植被NPP值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对植被NPP值与主要气候因子(年均温和年均降水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 为揭示新疆博尔塔拉-精河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基于MOD17A3遥感数据对2000年至2015年该地区植被NPP值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对植被NPP值与主要气候因子(年均温和年均降水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2000年至2015年,林地、耕地、灌木地和草地4种地表覆盖类型植被NPP值的平均值分别为321.1、254.1、190.3和131.7 g·m^(-2),整个研究区植被NPP值的平均值为0.0~393.7 g·m^(-2),其空间分布呈现中间高、四周低的特征;57.22%区域的植被NPP值增加,19.90%区域的植被NPP值减少,22.88%区域的植被NPP值保持不变。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53.45%区域的植被NPP值与年均温呈负相关,23.67%区域的植被NPP值与年均温呈正相关;41.65%区域的植被NPP值与年均降水量呈正相关,35.47%区域的植被NPP值与年均降水量呈负相关。值得注意的是,9.95%区域的植被NPP值与年均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且这些区域均为博尔塔拉河上游和中游两侧山地的草地。研究结果显示:在2000年至2015年,新疆博尔塔拉-精河流域的植被NPP值总体呈上升趋势;年均温和年均降水量对该区域植被生长有一定影响,并且年均降水量对博尔塔拉河上游和中游两侧山地的草地植被NPP值的影响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初级生产力(NPP) 博尔塔拉-精河流域 时空变化 年均温 年均降水量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滇中地区气候变化对粮食单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邱丽丽 彭燕梅 尹艳琼 《环境科学导刊》 2017年第6期5-10,共6页
根据地面气象观测和农业生产统计数据,采用线性回归和Mann-Kendall检验分析了滇中地区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的动态变化。采用生产函数和经济-气候模型拟合验证气候变化对粮食单产的影响。1990—2012年,滇中地区粮食单产平稳上升。年平... 根据地面气象观测和农业生产统计数据,采用线性回归和Mann-Kendall检验分析了滇中地区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的动态变化。采用生产函数和经济-气候模型拟合验证气候变化对粮食单产的影响。1990—2012年,滇中地区粮食单产平稳上升。年平均气温呈升高趋势,升高速率为0.451℃/10 a;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减少速率为-110.84 mm/10 a。C-D生产函数拟合表明劳动力和有效灌溉面积对粮食单产的影响显著,但农机动力和化肥投入对其影响并不显著。气温和降水的弹性系数分别是0.013和5.125×10-5。当气温和降水的二次方变量引入经济-气候模型后,其拟合优度明显提高;且表明,在其他投入要素不变的情况下,过去23年及未来滇中地区的气温升高不利于提高粮食单产;相反,年降水量的减少却对粮食单产的提高没有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粮食单产 影响 年均气温 年降水 滇中地区
下载PDF
贵州省威宁县“光伏+农业”精准脱贫产业气候资源评估 被引量:1
19
作者 丁立国 吴战平 +2 位作者 朱军 张波 周涛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9期159-162,共4页
为更好地利用贵州省威宁县的太阳能资源和农业气候资源,为"光伏+农业"精准脱贫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利用威宁县气象站2011-2015年逐月总辐射和1961-2019年逐月平均气温、日照时数和降水量资料,采用线性分析和空间分析等方法对威... 为更好地利用贵州省威宁县的太阳能资源和农业气候资源,为"光伏+农业"精准脱贫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利用威宁县气象站2011-2015年逐月总辐射和1961-2019年逐月平均气温、日照时数和降水量资料,采用线性分析和空间分析等方法对威宁县"光伏+农业"精准脱贫产业的太阳能和农业气候资源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威宁县年均温、日照时数和降水量分别为10.7℃、1700.6h和897.7mm;太阳能资源在4355~4900 MJ/m^2,达资源丰富等级;作物生长季内光能丰富、温凉湿润、降水充沛、热量略低,适宜春播马铃薯、苋菜、燕麦及药材等喜凉作物的生长,适宜发展"光伏+喜凉农作物"精准脱贫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气候资源 年均温 日照时数 降水量 威宁 贵州
下载PDF
长江源地区气候变化对草地生产潜力的影响
20
作者 蔡玉琴 李海凤 +1 位作者 王烈福 雒维萍 《青海农林科技》 2021年第3期34-37,42,共5页
利用长江源地区6个气象站1980-2020年平均气温、降水量资料,采用Miami模型和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长江源地区气温、降水量及草地生产潜力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了草地生产潜力对气温、降水量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 利用长江源地区6个气象站1980-2020年平均气温、降水量资料,采用Miami模型和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长江源地区气温、降水量及草地生产潜力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了草地生产潜力对气温、降水量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长江源地区年平均气温呈显著升高趋势,倾向率为0.51℃/10a;年降水量呈缓慢增加趋势,倾向率为16.21mm/10a;草地生产潜力呈显著增加趋势,倾向率为36.12 kg.hm^(-2).a^(-1).10a。长江源地区气温与草地生产潜力变化梯度方向一致,由南向北递减;降水量由东向西递减。草地生产潜力与气温、降水量呈正影响,气温是长江源地区植被气候生产力的主要限制因子,而年降水量的影响相对较小但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生产潜力 年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 长江源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