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6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势眼与近视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9
1
作者 裘凯凯 吕帆 《眼视光学杂志》 2004年第1期13-15,18,共4页
目的 :研究优势眼眼别与其两眼中近视性屈光程度较大眼的眼别关系。方法 :16 5个受试者 ,按照双眼屈光参差的程度分双眼屈光无显著差异组、生理性屈光参差组与病理性屈光参差组三组。在医学验光基础上 ,结合简化的卡洞法与拇指法判别双... 目的 :研究优势眼眼别与其两眼中近视性屈光程度较大眼的眼别关系。方法 :16 5个受试者 ,按照双眼屈光参差的程度分双眼屈光无显著差异组、生理性屈光参差组与病理性屈光参差组三组。在医学验光基础上 ,结合简化的卡洞法与拇指法判别双眼中的优势眼眼别。结果 :①对于所有个体 ,优势眼眼别与双眼中近视性屈光程度稍大眼眼别显著相关 (Z =- 3.6 2 1,P <0 .0 0 0 1)。②双眼屈光无差异组优势眼眼别与其两眼中近视性屈光程度较大眼眼别显著相关 (P <0 .0 0 0 1) ,但在生理性屈光参差组与病理性屈光参差组 ,两者均无显著相关 (P >0 .0 5 )。③各组均以右优势眼居多 ,右眼屈光不正较大者居多。结论 :优势眼的选择可能早于双眼近视性屈光参差的发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眼 近视 屈光参差 卡洞法 拇指法
下载PDF
儿童屈光参差与弱视、立体视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41
2
作者 亢晓丽 许贺 +1 位作者 郭秀荣 马鹤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519-522,共4页
目的 探讨屈光参差对儿童视力和立体视功能的影响以及屈光参差、弱视、立体视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选择不伴有斜视的 4 5~ 13 8岁屈光参差儿童 186例 ,无屈光参差和弱视的同龄正常儿童 2 0例。对以上所选病例 ,测定裸眼视力、... 目的 探讨屈光参差对儿童视力和立体视功能的影响以及屈光参差、弱视、立体视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选择不伴有斜视的 4 5~ 13 8岁屈光参差儿童 186例 ,无屈光参差和弱视的同龄正常儿童 2 0例。对以上所选病例 ,测定裸眼视力、屈光状态、最佳的矫正视力及矫正后Tit mus立体视 ,并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当远视参差 >1D ,近视参差 >2D ,散光参差 >1 0D ,弱视的发生率分别为 43 %、 43 %、 3 6% ;立体视异常百分比分别为 43 %、 2 9%、 3 6% :屈光参差 >3D ,弱视及异常立体视发生率均 10 0 %。②屈光参差与弱视的相关性及立体视与弱视的相关性均大于屈光参差与立体视的相关性。结论 儿童屈光参差可严重损害患儿的视力及双眼视功能 ,随着屈光参差程度的增加 ,弱视及异常立体视的发生率明显增多 ,并且 ,立体视功能的下降与弱视相伴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参差 弱视 立体视 相关性
原文传递
儿童屈光不正性与屈光参差性弱视对立体视功能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4
3
作者 崔爱芝 刘桂香 +2 位作者 崔从先 吴坤 张爱华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71-574,共4页
目的观察比较屈光不正及屈光参差对弱视患儿立体视功能发育的影响。方法63例经治疗后双眼矫正视力均达1.0以上的屈光不正或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根据初诊时散瞳检影验光the resuh of retinoscopy after mydriasis的结果分为A组(屈光... 目的观察比较屈光不正及屈光参差对弱视患儿立体视功能发育的影响。方法63例经治疗后双眼矫正视力均达1.0以上的屈光不正或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根据初诊时散瞳检影验光the resuh of retinoscopy after mydriasis的结果分为A组(屈光不正组)41例、B组(屈光参差组)22例;另外根据患儿初诊年龄分为a组(≤3岁)7例、b组(3-6岁)47例、c组(〉6岁)9例。同视机及颜少明《立体视觉检查图》分别测量其远、近立体视。统计各组的远、近立体视差异。结果63例患儿中分别有19例(S0.2%)、5例(7.9%)获得了正常的远、近立体视。A组41例,16例有正常的远立体视(占39.0%),4例有正常的近立体视(占9.7%)。B组22例,3例存在正常的远立体视(占14.3%),仅1例有正常的近立体视(4.5%)。两组之间远立体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8,P〈0.05),近立体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中a、b两组及a、c两组远立体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7.41,P〈0.01;P〈0.05),各组之间近立体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63例患儿的远、近立体视获得率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x^2=10.56,P〈0.01)。结论经治疗矫正视力已达正常的弱视患儿的立体视功能仍未完全恢复正常。屈光不正、屈光参差均会影响弱视患儿的立体视功发育,但屈光参差性弱视更严重。初诊年龄亦影响弱视患儿的立体视功发育,因此弱视应尽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 立体视功能 屈光不正 屈光参差
原文传递
近视性屈光参差与双眼视功能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4
4
作者 李林 孙省利 卢炜 《眼科》 CAS 2006年第5期324-326,共3页
目的探讨近视性屈光参差对成人双眼视功能的影响。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研究对象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100例,不伴有斜视和弱视。方法测定屈光参差患者的裸眼视力、屈光状态、最佳矫正视力、矫正前后同视机双眼视功能和颜少明《随机立... 目的探讨近视性屈光参差对成人双眼视功能的影响。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研究对象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100例,不伴有斜视和弱视。方法测定屈光参差患者的裸眼视力、屈光状态、最佳矫正视力、矫正前后同视机双眼视功能和颜少明《随机立体检查图》近立体视功能,分析屈光参差对双眼视功能的影响。主要指标屈光参差度及双眼三级视功能。结果(1)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戴镜后双眼视功能明显好于裸眼,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2)具有正常立体视功能者的屈光参差度小于(3.329±0.137)D;具有次正常立体视功能者的屈光参差度小于(4.145±0.217)D;无立体视功能者的屈光参差度大于(5.271±0.351)D。结论近视性屈光参差对双眼视功能有显著性影响,屈光参差度越大,对双眼视功能的影响也就越大。(眼科,2006,15:324-3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屈光参差 双眼视功能
原文传递
学龄前儿童17129例视力筛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23
5
作者 张佩斌 杨翎 +1 位作者 吴海霞 柏玲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856-858,共3页
目的 通过对3~6岁儿童进行视力筛查、视力筛查异常儿童随访,分析2014年浦口区学龄前儿童视力筛查异常率及其原因、视觉损伤的发生状况。方法 视力筛查包括使用Suresight筛查仪检查屈光异常、角膜映光法及遮盖试验检查眼位异常,视力筛... 目的 通过对3~6岁儿童进行视力筛查、视力筛查异常儿童随访,分析2014年浦口区学龄前儿童视力筛查异常率及其原因、视觉损伤的发生状况。方法 视力筛查包括使用Suresight筛查仪检查屈光异常、角膜映光法及遮盖试验检查眼位异常,视力筛查异常儿童经散瞳验光等检查确诊弱视、斜视等视觉损伤的眼病。结果 2014年学龄前儿童视力筛查覆盖率93.13%,视力筛查异常率7.39%,女童视力筛查异常率明显高于男童,屈光不正和屈光参差占视力筛查异常儿童88.85%;斜视发病率为0.36%,斜视发病率与性别无明显关系,斜视中外斜视发病率明显高于内斜;345例视力筛查异常儿童进一步检查确诊弱视和斜视等视觉损伤168人,视力筛查异常儿童的确诊率48.69%,视觉损伤的检出率为3.60%。结论 视力筛查异常的主要原因是屈光不正和屈光参差,其次是斜视,开展视力筛查是早期发现视觉损伤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力筛查 视觉损伤 屈光不正 屈光参差 斜视 学龄前儿童
原文传递
4D数字化弱视斜视矫治系统对远视性屈光不正性及屈光参差性弱视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2
6
作者 陈英 吕露 +1 位作者 刘芸 谢小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21-324,共4页
目的:评估4D数字化弱视斜视矫治系统对远视性屈光不正性及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的疗效。方法:招募3~9岁远视性屈光不正性及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48例(其中远视性屈光不正性弱视18例36眼,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30例30眼),所有患... 目的:评估4D数字化弱视斜视矫治系统对远视性屈光不正性及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的疗效。方法:招募3~9岁远视性屈光不正性及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48例(其中远视性屈光不正性弱视18例36眼,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30例30眼),所有患者排除其他眼病,在屈光矫正、合理遮盖的基础上接受4D数字化弱视斜视矫治系统的训练。初期训练以提高视力为主,视力达0.6以上者加上脱抑制训练及双眼视功能训练。比较训练前、后的视力及双眼立体视变化情况。结果:远视性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共18例36眼,其中轻度弱视组13眼,中度弱视组19眼,重度弱视组4眼。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共30例30眼,根据弱视程度分为轻度弱视组5眼,中度弱视组13眼,重度弱视组12眼。治疗60次后视力均有明显提高。治疗60次后立体视有明显提高,且与屈光度无关(P>0.05),与初始视力及治疗后视力均呈正相关(P<0.05),与屈光参差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4D数字化弱视斜视矫治系统联合传统的弱视治疗方法能有效提高3~9岁远视性屈光不正性弱视和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的视力并改善其双眼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D数字化弱视斜视矫治系统 远视 屈光参差 弱视 儿童
下载PDF
近视散光患者眼球高阶像差的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胡建荣 严宗辉 +1 位作者 刘春风 黄丽娜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 了解国人近视散光患者眼球高阶像差的分布、瞳孔直径、近视、散光度数对高阶像差的影响。方法 使用依据Tscherning原理设计的AllegrettoWave波前像差仪 ,对 14 7只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IK)前的近视散光情况进行检查 ... 目的 了解国人近视散光患者眼球高阶像差的分布、瞳孔直径、近视、散光度数对高阶像差的影响。方法 使用依据Tscherning原理设计的AllegrettoWave波前像差仪 ,对 14 7只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IK)前的近视散光情况进行检查 ,分别提取当瞳孔直径为 4 0、4 5、5 0、5 0、5 5、6 0、6 5及 7 0mm时高阶像差的均方根 (RMS)值 ,根据近视和散光的度数高低分组对比研究分析。结果 同一只眼内从 3阶到 6阶像差的RMS值呈递减趋势 ;同阶像差内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6 1至 3 6 6倍 ;随着瞳孔的增大 ,高阶像差相应增加 ,尤其以 3阶的彗差和 4阶的球差增速快。当瞳孔小时近视度数只影响次级球差 (第 6级 ) ,随着瞳孔增大 ,近视度数既增加次级球差 ,也增加球差 (第4级 ) ,当瞳孔直径≥ 5 0mm时 ,次级彗差 (第五级 )也增加 ,但在任何瞳孔直径下 ,近视度数对彗差无明显影响。散光度数对高阶像差的影响 :当瞳孔直径≥ 6 5mm时 ,散光度数即使第 3级彗差增加 ,也使第 5阶的次级彗差增加 ,但在任何瞳孔直径下 ,散光度数对球差无明显影响。结论 高阶像差在个体中存在较大差异 ,瞳孔直径、近视和散光程度对高阶像差有明显的影响。 (中华眼科杂志 ,2 0 0 4,40 :13 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散光 眼球 高阶像差 瞳孔直径
原文传递
屈光参差与双眼视觉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0
8
作者 孙省利 卢炜 +1 位作者 李林 林楠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1208-1210,共3页
目的:观察远、近视性屈光参差对患者双眼视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颜少明等的《立体视觉检查图》和同视机,对矫正视力≥0.9的近视和远视性屈光参差患者174例,分别测定其近立体视和同视机三级视功能。结果:(1)远、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视力... 目的:观察远、近视性屈光参差对患者双眼视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颜少明等的《立体视觉检查图》和同视机,对矫正视力≥0.9的近视和远视性屈光参差患者174例,分别测定其近立体视和同视机三级视功能。结果:(1)远、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视力矫正后双眼视功能明显好于裸眼,两者矫正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矫正后近视性屈光参差近立体视及融合功能正常者的例数明显多于远视性屈光参差者(P均=0.000);远视性屈光参差远立体视功能正常者的例数明显多于近视性屈光参差者(P=0.000)。(3)矫正后近视性屈光参差者的近立体视锐度与屈光参差差值大小相关(P=0.000),屈光参差差值越大,近立体视功能越差;远视性屈光参差者的近立体视锐度与屈光参差差值大小相关性不明显(P=0.159)。(4)远、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矫正后,近立体视正常患者的构成比小于正常范围为17%及44%。结论:(1)远、近视性屈光参差对双眼视功能的影响不相同,远视性屈光参差对双眼视功能的影响大于近视性屈光参差。(2)无论近视或远视性屈光参差,其对双眼视觉的损害是明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视 近视 屈光参差 双眼视功能
下载PDF
674例3~6岁视力低常儿童屈光状态分析 被引量:20
9
作者 王立华 陈巍 +3 位作者 冯晶晶 仝欢 浦佳宁 邢杉杉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3期168-171,共4页
目的 分析3-6岁视力低常儿童的屈光状态分布并探讨不同屈光类型与弱视发生的关系.方法 描述性研究.对674例(1348眼)3-6岁裸眼视力低于正常(3岁≤20/40,4岁≤20/32,5岁及以上≤20/25)儿童进行阿托品散瞳后验光检查屈光状态及矫正视力... 目的 分析3-6岁视力低常儿童的屈光状态分布并探讨不同屈光类型与弱视发生的关系.方法 描述性研究.对674例(1348眼)3-6岁裸眼视力低于正常(3岁≤20/40,4岁≤20/32,5岁及以上≤20/25)儿童进行阿托品散瞳后验光检查屈光状态及矫正视力.分析不同年龄段、弱视眼和非弱视眼的屈光状态分布,不同年龄段屈光参差分布以及屈光参差与弱视发生的关系.不同年龄段屈光分布的构成比及弱视发生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视力低常儿童中屈光分布以远视为主,近视发生率较低;随着年龄增加,远视所占比例逐渐降低,近视所占比例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7,P〈0.001).弱视眼和非弱视眼屈光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1,P=0.01);弱视眼中前3位屈光类型分别为复性远视散光(59.4%)、单纯远视散光(17.8%)和混合性散光(15.8%),而单纯近视眼中无弱视发生.双眼等效球镜度差值≥1 D时容易引起屈光参差性弱视,并且弱视发生率随屈光参差程度增大而升高(χ^2=62.9,P〈0.001).结论 学龄前视力低常儿童的屈光状态分布以远视为主,远视性屈光不正、散光、屈光参差等屈光异常更容易引起弱视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视力低常 屈光状态 屈光参差 弱视
原文传递
弱视神经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0
作者 刘虎 《眼科新进展》 CAS 2003年第5期369-372,共4页
随着脑科学的蓬勃发展 ,弱视神经机制的研究进入到一个崭新阶段。研究证实 :发育早期异常视觉经验可影响皮层神经元的空间特性 ,弱视视功能损害涉及多个脑区并与皮层神经元空间特性的异常密切相关 ,弱视是视觉神经通路多方位、多层次损... 随着脑科学的蓬勃发展 ,弱视神经机制的研究进入到一个崭新阶段。研究证实 :发育早期异常视觉经验可影响皮层神经元的空间特性 ,弱视视功能损害涉及多个脑区并与皮层神经元空间特性的异常密切相关 ,弱视是视觉神经通路多方位、多层次损害的综合。我们对 2种常见类型弱视 (斜视、屈光参差性弱视 )的神经生理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 斜视 屈光参差 视皮层 神经元 空间特性 磁共振成像 脑功能
下载PDF
配戴角膜塑形镜对儿童近视性屈光参差防治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吕燕云 武晶晶 +5 位作者 郭伟 彭丽 王艳霞 吴敏 曹凯 接英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71-477,共7页
目的探讨配戴角膜塑形镜对儿童近视性屈光参差临床防治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验配角膜塑形镜并夜戴1年以上,且能够按时随访的226名近视性屈光参差儿童数据,年龄(... 目的探讨配戴角膜塑形镜对儿童近视性屈光参差临床防治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验配角膜塑形镜并夜戴1年以上,且能够按时随访的226名近视性屈光参差儿童数据,年龄(10.83±1.56)岁,男95名,女131名。根据戴镜情况及基线屈光参差分为:双眼戴镜低度屈光参差组(A1组,111名,双眼戴镜,1.0 D≤双眼SE差值<2.5 D),年龄(10.68±1.66)岁,男50名,女61名;双眼戴镜中高度屈光参差组(A2组,33名,双眼戴镜,双眼SE差值≥2.5 D),年龄(11.24±1.38)岁,男10名,女23名;单眼戴镜低度屈光参差组(B1组,38名,单眼戴镜,1.0 D≤双眼SE差值<2.5 D),年龄(10.79±1.51)岁,男17名,女21名;单眼戴镜中高度屈光参差组(B2组,44名,单眼戴镜,双眼SE差值≥2.5 D),年龄(10.97±1.60)岁,男18名,女26名。采用配对t检验、秩和检验、线性回归等统计学方法,观察戴镜1年后双眼眼轴长度、双眼眼轴差值等参数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眼轴变化:戴镜1年后,各组双眼眼轴长度均增加。A1组高度数眼及低度数眼眼轴分别增长(0.20±0.21)mm及(0.24±0.2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08,P=0.002);A2组高度数眼及低度数眼眼轴分别增长(0.04±0.11)mm及(0.17±0.1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45,P<0.001)。B1组高度数眼和低度数眼眼轴增长量分别为(0.14±0.21)mm和(0.39±0.23)mm,B2组高度数眼及低度数眼眼轴分别增长(0.11±0.14)mm和(0.54±0.24)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533,-11.643;P均<0.001)。A1组高度数眼及低度数眼1年眼轴增长量均与年龄呈线性相关(校正R2=0.208,0.237),A2组高度数眼及低度数眼1年眼轴增长量均与年龄呈线性相关(校正R2=0.169,0.360)。B1组高度数眼及低度数眼1年眼轴变化量与年龄及基线屈光度不存在线性相关(F=0.514,1.205;P=0.602,0.312),B2组眼轴变化量与年龄及基线屈光度不存在线性相关(F=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屈光参差 眼轴 角膜塑形镜
原文传递
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双眼视觉状态 被引量:18
12
作者 赵博文 付晶 +11 位作者 洪洁 李莉 杨素红 李蕾 周剑 王乐今 布娟 宿蕾艳 韩英军 方民 刘雯 张浩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2期731-736,共6页
目的:分析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的屈光状态、矫正视力情况及其与双眼视觉功能的关系。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2015年11月至2016年9月就诊于北京9家医院(分布于8个区县)的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患者106例(106眼),年龄(6.2±5.4)岁。根据屈... 目的:分析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的屈光状态、矫正视力情况及其与双眼视觉功能的关系。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2015年11月至2016年9月就诊于北京9家医院(分布于8个区县)的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患者106例(106眼),年龄(6.2±5.4)岁。根据屈光参差危险因素将所有患者分为远视性屈光参差组(67例)、近视性屈光参差组(5例)、散光性屈光参差组(12例)、远视合并散光性屈光参差组(20例)及近视合并散光性屈光参差组(2例)。对所有患者行裸眼视力(UCVA)、矫正视力(BCVA)、屈光状态、远近立体视等检查。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双眼屈光参差的差值程度与高度屈光不正眼UCVA、BCVA及双眼视觉间的相关性,并分析双眼矫正视力差值程度与双眼视觉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5组高度屈光不正眼BCVA及远近立体视情况。结果:屈光参差的差值程度与高度屈光不正眼UCVA和BCVA、远立体视、近立体视(即随机点立体视,包括立体视锐度、交叉立体视、非交叉立体视)均呈负相关(均P<0.05);双眼矫正视力差值与远立体视、近立体视均呈负相关(均P<0.05)。5组间在高度屈光不正眼BCVA、远立体视、近立体视方面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221、5.271、3.622、3.647、3.464,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显示高度屈光不正眼BCVA在近视性屈光参差组最好,然后依次为远视性屈光参差组、散光性屈光参差组、近视合并散光性屈光参差组以及远视合并散光性屈光参差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远立体视在远视性屈光参差组最好,然后依次为近视性屈光参差组、散光性屈光参差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远视合并散光性屈光参差组与近视合并散光性屈光参差组的远立体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近立体视在近视性屈光参差组最好,然后依次为远视性屈光参差组、散光性屈光参差组、远视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 屈光参差 视力 视觉功能 儿童
原文传递
不同类型弱视儿童视网膜结构和视觉诱发电位及立体视功能的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17
13
作者 刘华 许多 +4 位作者 陈宇 乐丽 何义平 杨红 李崇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88-691,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弱视儿童的视网膜结构和功能、视觉诱发电位及立体视功能的差异性。方法:选取2014-05/2018-05在我院眼科治疗的中度弱视儿童92例136眼为观察组(屈光参差性31例31眼,屈光不正性35例70眼,斜视性26例35眼),另选取在我院...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弱视儿童的视网膜结构和功能、视觉诱发电位及立体视功能的差异性。方法:选取2014-05/2018-05在我院眼科治疗的中度弱视儿童92例136眼为观察组(屈光参差性31例31眼,屈光不正性35例70眼,斜视性26例35眼),另选取在我院眼科检查视力正常的儿童29例58眼为对照组。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成像仪检测黄斑中心凹厚度、视盘周围及各象限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采用视觉眼电图检测视网膜功能变化,观察视觉诱发电位P100波幅值及潜伏期的特点,并进行立体视觉检查。结果:屈光参差性、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黄斑中心凹厚度、视盘周围及各象限RNFL厚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斜视性弱视儿童(P<0.01)。与对照组相比,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视觉眼电图光峰电位偏低,光峰时间延长,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中近视儿童暗谷电位偏高,Arden比和Gliern比减小(均P<0.01)。三种类型弱视儿童视觉诱发电位P100波幅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1°和15′空间频率潜伏期明显延迟(均P<0.01)。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交叉视差、非交叉视差、近零视差、远立体视功能正常眼数显著高于斜视性弱视儿童(P<0.0167),但与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上述各项指标无差异。结论:屈光参差性弱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视网膜结构存在明显异常,且P100波潜伏期延迟;斜视性弱视对立体视功能影响最大,而屈光不正性弱视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参差 屈光不正 斜视 视网膜结构 视觉诱发电位 视功能
下载PDF
屈光参差儿童单眼配戴角膜塑形镜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7
14
作者 金婉卿 卢为为 +2 位作者 连燕 许爱琴 陈浩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3期139-144,共6页
目的:评估屈光参差儿童单眼配戴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矫正屈光参差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自身对照病例研究。收集2014 年1 月至2016 年12 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单眼接受角膜塑形镜治疗的屈光参差儿童40 例,年龄9~15 岁... 目的:评估屈光参差儿童单眼配戴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矫正屈光参差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自身对照病例研究。收集2014 年1 月至2016 年12 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单眼接受角膜塑形镜治疗的屈光参差儿童40 例,年龄9~15 岁,随访时间1 年。双眼根据是否配戴角膜塑形镜分为配戴角膜塑形镜眼组(戴镜眼组)和未配戴角膜塑形镜眼组(未戴镜眼组)。戴镜眼组40眼,等效球镜度(-2.51±0.95)D;未戴镜眼组40眼,等效球镜度(0.10±0.52)D。双眼屈光度数差异范围1.00~4.38 D,平均(2.61±1.04)D。观察戴镜前及戴镜1 年后的双眼裸眼视力(UCVA)、屈光度数、眼轴、前房深度及角膜形态参数等变化,并对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单眼配戴角膜塑形镜1年后,双眼UCVA(LogMAR)差值由0.77±0.29下降至0.17±0.22(t=-15.865,P 〈 0.001),双眼屈光度数的差值由(2.61±1.04)D下降至(2.07±1.05)D(t=-7.366,P 〈 0.001),双眼眼轴的差值由(0.97±0.66)mm降至(0.67±0.63)mm(t=-5.995,P 〈 0.001),双眼前房深度的差值由(0.47±0.11)mm下降至(0.01±0.13)mm(t=-2.704,P=0.027)。相关性分析发现戴镜后屈光参差减少量仅与双眼眼轴差值变化量、双眼UCVA差值变化量具有相关性(r=0.539、0.418,P 〈 0.001)。结论:单眼配戴角膜塑形镜对屈光参差儿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控制近视进展、矫正屈光参差的临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参差 角膜塑形镜 单眼 近视控制
原文传递
近视性屈光参差者双眼调节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徐丹 姜俭 +2 位作者 阎静 吕帆 瞿佳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12-615,共4页
目的研究在辐辏闭环情况下,近视性屈光参差者的调节滞后、调节反应/调节刺激曲线线性部分的斜率等眼动参数与正视者调节参数之间的差异的关系。方法病例对照研究。40名志愿者(年龄18岁至31岁),其中正视者20人(等效球镜度+0.37... 目的研究在辐辏闭环情况下,近视性屈光参差者的调节滞后、调节反应/调节刺激曲线线性部分的斜率等眼动参数与正视者调节参数之间的差异的关系。方法病例对照研究。40名志愿者(年龄18岁至31岁),其中正视者20人(等效球镜度+0.37至-0.25D),20例近视性屈光参差者(双眼球镜度数差〉2.50D且〈7.00D,散光度数〈1.00D)。在辐辏闭环状态下用WV-500双目自动验光仪测量1.00、2.00、3.00、4.00D各调节刺激下的调节反应并得出AR/AS曲线及其线性部分的斜率。对正视组和屈光参差组的高低度数眼的客观调节滞后量、调节反应/调节刺激斜率、主观调节滞后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在闭环条件下,屈光参差者高度数眼调节滞后量最大,其次是低度数眼、正视眼。在3.00和4.00D刺激水平,屈光参差组高度数眼与正视眼调节滞后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5,2.410;P〈0.05)。屈光参差者两眼之间AR/AS斜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屈光参差高度数眼的斜率低于正视眼的AR/AS斜率(t=2.550,P〈0.05)。结论屈光参差者两眼调节反应不等,高度眼表现出更多的调节滞后。屈光参差者双眼在等量调节刺激下,表现为不等量的调节反应,高度数眼要产生相同的调节反应,需要更多的调节刺激。可能与调节中枢的控制增益不同有关,也可能与“睫状肌-晶状体”系统调节反应阈值较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屈光参差 调节
原文传递
不同类型弱视儿童立体视觉状况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16
作者 罗瑜琳 陶利娟 +5 位作者 杨俊芳 罗俊 杜芬 肖志刚 邓姿峰 唐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566-568,共3页
目的:了解不同类型弱视儿童立体视觉状况及危害,为提高临床弱视治愈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321例在我院门诊确诊为不同类型弱视的儿童,应用同视机随机点立体图行远立体视觉检查,颜少明随机立体检查图行近立体视觉检查,分别检测其近零视... 目的:了解不同类型弱视儿童立体视觉状况及危害,为提高临床弱视治愈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321例在我院门诊确诊为不同类型弱视的儿童,应用同视机随机点立体图行远立体视觉检查,颜少明随机立体检查图行近立体视觉检查,分别检测其近零视差立体视锐度、交叉视差及非交叉视差立体感知度,并对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屈光不正性弱视组、屈光参差性弱视组与斜视性弱视组及形觉剥夺性弱视组比较,患儿的近零视差、交叉视差、非交叉视差及远立体视存在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斜视性弱视组及形觉剥夺性弱视组患儿的立体视觉存在率最低,但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屈光不正性弱视组患儿立体视觉存在率最高,屈光参差性弱视组患儿立体视觉存在率较屈光不正性弱视组低。结论:不同类型的弱视均可导致儿童立体视觉的发育障碍,其中斜视性弱视及形觉剥夺性弱视对立体视觉影响最大,屈光不正性弱视影响较小,重视立体视觉的重建是巩固儿童弱视治疗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不正 屈光参差 斜视 形觉剥夺 弱视 立体视觉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在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7
作者 项潇琼 罗丽颖 +1 位作者 唐敏 傅扬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9-83,共5页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在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视网膜微血管血流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6月—8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单眼屈光参...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在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视网膜微血管血流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6月—8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31例。使用OCTA技术对患儿双眼黄斑区行3 mm×3 mm黄斑扫描、6 mm×6 mm黄斑扫描及4.5 mm×4.5 mm视盘扫描,分别由软件计算双眼浅层视网膜毛细血管丛(superficial capillary plexus,SCP)和深层视网膜毛细血管丛(deep capillary plexus,DCP)的血流平均密度、黄斑中心凹无灌注区(foveal avascular zone,FAZ)的平均面积、视盘及视盘旁的血流平均密度、黄斑中心凹平均厚度。患儿弱视眼归为弱视眼组,对侧非弱视眼归为对侧眼组,观察比较2组眼部血流参数的差异。结果·在3 mm×3 mm黄斑扫描中,弱视眼组SCP及DCP的血流平均密度分别为(46.40±4.72)%、(52.17±2.82)%,对侧眼组分别为(48.48±3.46)%、(54.31±2.18)%,2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P=0.012)。在6 mm×6 mm黄斑扫描中,弱视眼组SCP及DCP的血流平均密度分别为(47.41±3.04)%、(48.92±5.34)%,对侧眼组分别为(50.36±2.70)%、(51.54±4.69)%,2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P=0.046)。在4.5 mm×4.5 mm视盘扫描中,弱视眼组视盘的血流平均密度为(48.98±4.03)%,对侧眼组为(52.06±3.90)%,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0);而弱视眼组视盘旁的血流平均密度为(52.16±2.22)%,对侧眼组为(52.44±1.50)%,2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患儿屈光参差性弱视眼的SCP、DCP和视盘的血流平均密度均较对侧眼显著下降。OCTA技术在评估患儿屈光参差性弱视眼的视网膜微血流状态上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参差 弱视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下载PDF
高透氧硬性角膜接触镜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晓莉 曾健 +1 位作者 余敏 陈俊 《四川医学》 CAS 2004年第5期520-521,共2页
目的 探讨高透氧硬性角膜接触镜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的作用。方法 将诊断为屈光参差性弱视并已进行了半年以上正规弱视治疗无效的 44例患者分为两组 ,A组 17例配戴高透氧硬性角膜接触镜 (RGP) ,B组 2 7例继续配戴框架眼镜 ,戴镜后两组... 目的 探讨高透氧硬性角膜接触镜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的作用。方法 将诊断为屈光参差性弱视并已进行了半年以上正规弱视治疗无效的 44例患者分为两组 ,A组 17例配戴高透氧硬性角膜接触镜 (RGP) ,B组 2 7例继续配戴框架眼镜 ,戴镜后两组同时辅以遮盖等弱视综合治疗 ,对比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初次配镜 15例RGP矫正视力 >框架眼镜矫正视力 ,2例相同 ,A组框架镜矫正视力 4 3 8± 1 3 7,A组RGP矫正视力 4.5 4± 0 .95 ,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 ;3个月后 ,RGP组有 14例裸眼和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有效率 88 3 % ,平均提高 1 3 2行 ,对照组 1例矫正视力提高 ,有效率 3 7% ,两组疗效具显著性差异 ,P <0 .0 1。RGP组全部患者均能满意接受配戴 ,未发现角膜上皮损伤、结膜明显充血、分泌物增多及眼磨痛、痒、异物感等不适 ;在配戴过程中未出现眼镜护理方面问题。结论 高透氧硬性角膜接触镜 (RGP)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安全、有效 ,与框架镜、软性接触镜、LASIK手术相比拥有独特优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接触镜 弱视 屈光参差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手术在矫治儿童严重屈光参差性弱视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19
作者 阴正勤 《眼科》 CAS 2005年第5期284-286,共3页
儿童严重屈光参差患者的弱视发生率高达66.67%,其中28.30%患儿终致视力残疾。近十年准分子激光手术矫治儿童严重屈光参差的研究表明,该手术是安全、有效的,可预测性及稳定性均较好,为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治疗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条件。术后... 儿童严重屈光参差患者的弱视发生率高达66.67%,其中28.30%患儿终致视力残疾。近十年准分子激光手术矫治儿童严重屈光参差的研究表明,该手术是安全、有效的,可预测性及稳定性均较好,为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治疗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条件。术后进行规范的弱视治疗,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致残率。然而,儿童屈光手术矫治起始年龄、等值球镜的矫治范围、术后角膜剩余厚度等有待规范。术后儿童角膜修复机制的研究有待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屈光参差 弱视 准分子激光手术
原文传递
无锡市滨湖区0~6岁儿童通过SureSight手持验光仪视力筛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13
20
作者 曾论 吴雁冰 +3 位作者 陈星 孙庆祝 周丹英 沈健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13,共5页
目的:了解无锡市滨湖区0~6岁儿童视力发育状况,为制定无锡市滨湖区儿童眼保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无锡市滨湖区3695名0~6岁学龄前儿童运用SureSight手持验光仪视力快速检测眼屈光状态,参照由美国伟伦公司提供的各年龄段屈光筛查... 目的:了解无锡市滨湖区0~6岁儿童视力发育状况,为制定无锡市滨湖区儿童眼保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无锡市滨湖区3695名0~6岁学龄前儿童运用SureSight手持验光仪视力快速检测眼屈光状态,参照由美国伟伦公司提供的各年龄段屈光筛查转诊标准来确定筛查结果。并且在筛查视力的同时完成全面的眼部检查。结果:视力筛查儿童总异常率为9.76%,可疑率为5.40%,我们发现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异常和可疑检出率有上升趋势,并且各年龄段视力筛查结果有差异(χ^(2)=15.913,P=0.014),但男孩和女孩之间无差异(χ^(2)=7.200,P=0.066)。在各个年龄组中视力异常比例最高的是散光(13.89%、17.96%、17.62%、11.50%),其次是远视(0.35%、1.91%、3.60%、8.86%)和屈光参差(0.69%、0.67%、1.64%、2.07%)。五种类型在各年龄段中分布的比例如下:远视(4.38%)、近视(0.82%)、散光(15.65%)、屈光参差(1.42%)和其他屈光问题(0.466%)。0~3岁学龄前儿童散光患病率为6.94%(95%CI:4.90%~9.00%),3~4岁为8.98%(95%CI:7.80%~10.20%),4~5岁为8.81%(95%CI:7.70%~9.90%),5~6岁为5.75%(95%CI:4.80%~6.70%)。在不同年龄组中散光患病率无差异(χ^(2)=0.872,P=0.929)。结论:从我们的筛查结果中发现散光是学龄前儿童最常见的屈光不正类型,其次是远视和屈光参差,但我们并没有发现近视,从而证实了先前的研究,即近视并没有在早期发展。最后我们强调应定期实施学龄前儿童视力筛查,倡导社会重视学龄前儿童视力保护及眼睛的健康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视力筛查 屈光不正 散光 屈光参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