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断层对地质灾害的影响——以安化地区为例 被引量:17
1
作者 贺小黑 谭建民 裴来政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17年第3期150-155,共6页
安化县地区构造复杂,断裂发育,破碎岩体较发育,为了研究安化县地区断层对地质灾害的影响,通过运用实地大比例尺调查、室内分析等方法,发现:(1)区内断裂对地质灾害的影响作用较明显,尤以印支期北东向断裂最为明显。断层破碎带附近地段地... 安化县地区构造复杂,断裂发育,破碎岩体较发育,为了研究安化县地区断层对地质灾害的影响,通过运用实地大比例尺调查、室内分析等方法,发现:(1)区内断裂对地质灾害的影响作用较明显,尤以印支期北东向断裂最为明显。断层破碎带附近地段地质灾害集群发育,沿断裂带附近地质灾害呈线状展布。(2)断层在坡体上的分布位置不同,斜坡发生的失稳破坏模式也可能不同。根据断层在斜坡中的分布位置,可将受断层控制的边坡失稳破坏模式分成两种:(1)当断层从斜坡中上部穿过,即在谷坡处形成破碎带,雨季易发生土质滑坡或碎屑滑坡。(2)当断层从坡脚穿过,即破碎带位于坡脚,在降雨、库水浸泡等条件下,多产生岩质滑坡。(3)第二种失稳模式的滑坡所处地段具有多个相似的特点,如斜坡前缘发育陡崖、陡坡,上部多存在顺坡向的结构面,下部断层带多处于河流凹岸,基岩多为南沱组泥砾岩、五强溪组上段砂质板岩、马底驿组板岩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化县 断层 地质灾害 破坏模式 岩质滑坡
下载PDF
湖南安化大溶溪白钨矿床成矿特征及富集条件 被引量:10
2
作者 鲍正襄 万溶江 包觉敏 《江西地质》 2000年第4期281-286,共6页
矿床产于印支期大神山花岗岩株外接触带之震旦系下统南沱砂岩组中。矿体产状一般与围岩一致 ,呈层状、似层状 ,并呈现同步褶皱。成矿作用是在含钨建造钨初始富集的基础上 ,在花岗岩侵入产生的巨大热力驱动下发生的。特定层位和岩体是其... 矿床产于印支期大神山花岗岩株外接触带之震旦系下统南沱砂岩组中。矿体产状一般与围岩一致 ,呈层状、似层状 ,并呈现同步褶皱。成矿作用是在含钨建造钨初始富集的基础上 ,在花岗岩侵入产生的巨大热力驱动下发生的。特定层位和岩体是其成矿的必要条件 ,属似矽卡岩型白钨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特征 富集条件 湖南 白钨矿床 地质特征
下载PDF
县域生态空间识别与保护研究——以湖南省安化县为例 被引量:8
3
作者 彭佳捷 麻战洪 涂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35期63-67,130,共6页
[目的]科学识别并保护生态空间。[方法]以湖南省安化县为例,运用GIS平台,基于生态敏感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国土空间生态功能进行综合评价,据此识别生态空间,并构建生态空间管控体系。[结果]安化县禁止开发建设的基础性生态保护空间... [目的]科学识别并保护生态空间。[方法]以湖南省安化县为例,运用GIS平台,基于生态敏感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国土空间生态功能进行综合评价,据此识别生态空间,并构建生态空间管控体系。[结果]安化县禁止开发建设的基础性生态保护空间面积7.19 km^2,占全县总面积的14.55%,范围主要包括县域西北部、中部和资江沿岸的各类禁止开发区核心区及地灾高易发区。限制开发建设的重要生态保护空间面积27.51 km^2,占全县总面积的55.63%,主要分布于县域东部和西南部。[结论]安化县的生态空间主要包含西北部山地区域和中部资江沿岸地区,该区域的生态敏感度较高,且具有较重要的生态服务价值,因此生态空间的划定有利于统筹引导区域生态保护与修复,为构建生态文明安全格局提供基础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空间 生态敏感性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安化县
下载PDF
湖南安化金钱松种群及其分布格局 被引量:6
4
作者 汤晓珍 李矿明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06年第4期52-54,58,共4页
通过群落与种群调查表明,安化金钱松林一般与其它树种混生,种群结构基本呈金字塔形,种群更新良好,分布格局为集群分布。根据金钱松林分布格局的特点,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 金钱松 种群 分布格局 湖南
下载PDF
湖南省水旱灾害风险普查的“安化经验模式” 被引量:5
5
作者 魏永强 吕石生 +4 位作者 李永刚 谭军 杨扬 王舟 周翀 《中国防汛抗旱》 2022年第5期44-49,共6页
为探索可供湖南省其他市(县)借鉴的水旱灾害风险普查工作经验,湖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在安化县进行了试点作业,内容涉及组织方式、技术模式、成果样式等。通过试点,安化县形成了“以试点任务为导向、以专业队伍为依托、以既有成果为... 为探索可供湖南省其他市(县)借鉴的水旱灾害风险普查工作经验,湖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在安化县进行了试点作业,内容涉及组织方式、技术模式、成果样式等。通过试点,安化县形成了“以试点任务为导向、以专业队伍为依托、以既有成果为基础、以现场辅助调查为补充、以关键技术为引领、以成果应用为目的、以组织领导为保障”的水旱灾害风险普查经验模式。该模式从水旱灾害风险普查任务需求出发,涵盖普查队伍组建、基础资料收集、现场辅助调查、数据支撑关系、关键技术应用、成果审核汇集等水旱灾害风险全链条普查过程,解决了水旱灾害风险普查经验探寻的问题。实践表明,本次试点既解决了湖南省水旱灾害风险普查的诸多难题和堵点,也为湖南省水旱灾害风险普查的全面推进提供了宝贵经验,达到了试点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旱灾害 风险普查 组织方式 技术模式 成果样式 经验模式 安化县
下载PDF
清代化平川厅厅治溯源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新贵 王亚勇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3-159,共7页
与现代论著主要论述宁夏泾源县的建置沿革不同,本文主要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泾源县治所从宋到清迁徙、废弃和复置的原因。北宋陇山东西两侧道路的变迁、金代陇山川原开发和陕西地缘格局转变、元明陕西政治交通格局变化以及清代安置回民,... 与现代论著主要论述宁夏泾源县的建置沿革不同,本文主要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泾源县治所从宋到清迁徙、废弃和复置的原因。北宋陇山东西两侧道路的变迁、金代陇山川原开发和陕西地缘格局转变、元明陕西政治交通格局变化以及清代安置回民,都对泾源县治所的变化产生了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化县 化平县 化平川厅 治所研究
原文传递
加强改进安化县耕地占补平衡对策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夏新阶 肖辉 李茂 《国土资源导刊》 2018年第1期6-11,共6页
安化县正在实施以交通攻坚、产业转型、城镇升级、生态提质为主的"四轮驱动"战略,用地需求呈井喷式增长态势,土地要素保障成为制约县域发展的瓶颈之一。本文通过剖析该县耕地占补平衡工作中出现的矛盾与问题,从制度设计、补... 安化县正在实施以交通攻坚、产业转型、城镇升级、生态提质为主的"四轮驱动"战略,用地需求呈井喷式增长态势,土地要素保障成为制约县域发展的瓶颈之一。本文通过剖析该县耕地占补平衡工作中出现的矛盾与问题,从制度设计、补充路径、基础保障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力求耕地保护目标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化县 耕地占补平衡 问题成因 对策建议
下载PDF
安化县红薯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2
8
作者 熊咸珍 黄怡斌 +4 位作者 张超凡 周虹 蒋阳德 严文兵 蒋战波 《湖南农业科学》 2009年第12期30-32,共3页
安化县是湖南省红薯的主产区之一,目前安化县的红薯生产仍存在着种植规模小、缺乏优质专用品种、生产技术落后,深精加工薄弱等问题。近年来随着红薯消费需求的不断扩大,为安化县红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要全面提升安化红薯产业... 安化县是湖南省红薯的主产区之一,目前安化县的红薯生产仍存在着种植规模小、缺乏优质专用品种、生产技术落后,深精加工薄弱等问题。近年来随着红薯消费需求的不断扩大,为安化县红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要全面提升安化红薯产业化的发展水平,必须扩大红薯种植规模、促进红薯加工业的发展、加强优质专用新品种的选育、研究推广配套高效栽培技术和建立健全种苗繁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化县 红薯 生产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基于3DLP指数的景观格局演变及预测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刘雨先 王守梅 +2 位作者 龚熊波 李博 杨波 《生态科学》 CSCD 2020年第3期122-131,共10页
采用1987、1999、2009和2017年四期Landsat TM/OLI数据,结合GIS和RS技术,从类型和景观层面计算安化县四个年度的3DLP指数,分析安化县近30年来景观格局的动态演变并利用CA-Markov模型对2025年景观格局演变进行模拟和预测,为推动该县今后... 采用1987、1999、2009和2017年四期Landsat TM/OLI数据,结合GIS和RS技术,从类型和景观层面计算安化县四个年度的3DLP指数,分析安化县近30年来景观格局的动态演变并利用CA-Markov模型对2025年景观格局演变进行模拟和预测,为推动该县今后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恢复和改善提供指导。结果表明:(1)林地是安化县的优势景观,对安化县景观的主控作用强。(2)从不同景观类型来看,1987—2017年期间安化县各景观破碎化情况均有所缓解,其中建设用地、林地面积增加,草地、水域、农地面积减少;林地、水域边界形状趋于简单化,建设用地、草地边界形状趋向复杂化,农地边界形状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3)从整体景观来看,安化县景观格局的演变主要是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1999年整体边界形状变得更为规则,同时破碎化程度、景观异构性以及多样性有所提高。1999—2017年各类景观类型的面积比例差异增大,破碎化程度以及景观异质程度降低,优势景观类型份额增加。(4)根据预测结果来看,安化县整体趋向均衡化发展,边界形状趋向规则化,景观异质性程度降低,各类景观类型的面积比例差异减小,林地出现被其他景观蚕食分割的趋势,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对林地的重视和保护,限制其他景观类型对林地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LP指数 景观格局 CA-Markov模型 安化县
下载PDF
南方丘陵山区耕地恢复难点及对策研究——以湖南省安化县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靖懿 卢霞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23年第9期70-76,共7页
文章以湖南省安化县耕地恢复工作为例,从地形特征、成土母质、土壤形成、耕地布局、产业发展等方面分析研究区耕地发育特征及其利用变化过程,总结安化县耕地恢复工作实践经验,指出安化县耕地恢复工作面临缺乏稳定经费来源、群众耕种意... 文章以湖南省安化县耕地恢复工作为例,从地形特征、成土母质、土壤形成、耕地布局、产业发展等方面分析研究区耕地发育特征及其利用变化过程,总结安化县耕地恢复工作实践经验,指出安化县耕地恢复工作面临缺乏稳定经费来源、群众耕种意愿不强、恢复耕地管护主体不明、推动耕地恢复危及地方特色优势产业等问题,并基于形势判断及问题成因分析,提出对策建议:①坚持常态化、有序化开展耕地恢复;②全面系统推进耕地恢复和撂荒耕地治理;③整合政策资源提高种粮积极性;④开展恢复耕地和撂荒耕地动态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山区 耕地恢复 难点 对策 安化县
下载PDF
安化县耕地资源生态安全空间差异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勇 王君 +1 位作者 聂笃聪 周国华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1年第6期17-19,共3页
针对安化县耕地特点及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了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安化县耕地资源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安化县耕地资源生态安全的空间差异,并提出一系列改善耕地生态安全状况的... 针对安化县耕地特点及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了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安化县耕地资源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安化县耕地资源生态安全的空间差异,并提出一系列改善耕地生态安全状况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 空间差异 主成分分析 安化县 措施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安化县乡村生态体育旅游开发研究
12
作者 廖玉美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第17期90-93,共4页
为推动乡村振兴,进一步发展安化县乡村产业,在实地考察和田野调查基础上,对安化乡村现有自然人文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在遵循生态优先、产业联动、文化引领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政策、资源、现有产业优势及已开发的生态体育... 为推动乡村振兴,进一步发展安化县乡村产业,在实地考察和田野调查基础上,对安化乡村现有自然人文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在遵循生态优先、产业联动、文化引领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政策、资源、现有产业优势及已开发的生态体育旅游项目,整合和开发乡村生态体育旅游品牌活动、品牌产品和精品线路,争取多维支持激发乡村生态体育旅游市场主体新活力,以旅游为基础加强体、茶、文、康产业融合发展,高质量打造安化乡村生态体育旅游精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体育旅游 乡村产业 乡村振兴 安化县
下载PDF
安化县非公有制林业发展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彭勇强 皮文胜 +6 位作者 刘海兵 田拥军 苏明生 彭自移 刘剑飞 龚志兵 赵海坤 《湖南林业科技》 2013年第4期89-91,98,共4页
通过对安化县非公制林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目标的概述,并从"组织保障、政策保障、财政保障、体制保障、科技保障、司法保障"等6个方面探讨了安化县非公有制林业的保障措施及发展对策。
关键词 非公有制林业 发展对策 保障机制 安化县
下载PDF
安化县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十三五”展望 被引量:1
14
作者 夏赞治 胡招生 +1 位作者 吴永庭 陈辉球 《中国茶叶加工》 2016年第4期28-31,共4页
安化黑茶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优势产业,"十二五"以来,茶产业发展迅猛,产业效益稳步提升;"十三五"期间,安化县将着力打造集茶叶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与茶文化传播于一体的规模化茶产业体系,从政策扶持、标准化生产... 安化黑茶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优势产业,"十二五"以来,茶产业发展迅猛,产业效益稳步提升;"十三五"期间,安化县将着力打造集茶叶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与茶文化传播于一体的规模化茶产业体系,从政策扶持、标准化生产、品牌建设、重点项目建设、产学研结合、质量与市场监督等多方面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化县 茶产业 十三五 发展战略 研究
下载PDF
不同地形区域的贫困特征及贫困程度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荣荣 彭鹏 +2 位作者 周国华 唐承丽 刘新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253-261,共9页
湖南省安化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境内地形类型可分为高山区、库区和低山丘陵区,将不同地形类型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综合考虑,分析不同地形区域的贫困特征及贫困程度影响因素有利于脱贫攻坚工作的精准实施。该文以578份建档立卡贫困... 湖南省安化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境内地形类型可分为高山区、库区和低山丘陵区,将不同地形类型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综合考虑,分析不同地形区域的贫困特征及贫困程度影响因素有利于脱贫攻坚工作的精准实施。该文以578份建档立卡贫困户实地问卷调查结果为数据源,结合3种不同地形区域的实际情况,运用空间自相关、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安化县不同地形区域的贫困特征、贫困程度主要影响因素及因素间的交互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地形区域贫困程度不同:库区贫困程度综合值的绝对值均值为0.236、高山区为0.192、低山丘陵区为0.127,库区贫困程度最高、高山区次之、低山丘陵区最低;2)不同地形区域贫困程度影响因素不同,库区主要受基础设施建设、政策落实情况和地形坡度因素影响,高山区主要受地形坡度、劳动力数量和经营收入因素影响,低山丘陵区主要受劳动力数量、政策落实情况和工资收入因素影响;3)不同地形区域双因素交互作用强度主要表现为经济要素及自然要素的交互作用强度高于政策要素与其他要素的交互作用强度。不同地形区域贫困程度的显著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对不同地形区域需实施差异化扶贫政策,提高扶贫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贫困 贫困程度 地理探测器 地形区域 安化县
下载PDF
安化县林业生态保护发展对策探讨
16
作者 刘道蛟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3年第2期52-55,共4页
为了促进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系统总结了安化县21世纪以来在森林资源、自然保护地、林业法治、资源保护等林业生态保护发展中取得的成绩,同时剖析了在林业投资与收益、自然保护地管理、林业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林业技术人才等方面存在... 为了促进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系统总结了安化县21世纪以来在森林资源、自然保护地、林业法治、资源保护等林业生态保护发展中取得的成绩,同时剖析了在林业投资与收益、自然保护地管理、林业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林业技术人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以期为县级林业生态保护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 现状 发展对策 安化县
下载PDF
安化七个山头的土壤肥力状况及黑毛茶品质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贺军辉 刘亚玲 +1 位作者 吴远兰 高兵财 《茶叶通讯》 2022年第2期187-192,共6页
为了解安化不同山头黑毛茶品质的差异,分别对来自安化县七个山头的二、三级黑毛茶进行感官审评和水浸出物、茶多酚、儿茶素、5种重金属、515种农药残留、氟化物等理化指标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安化七个山头的黑毛茶口感香气纯正、汤色黄... 为了解安化不同山头黑毛茶品质的差异,分别对来自安化县七个山头的二、三级黑毛茶进行感官审评和水浸出物、茶多酚、儿茶素、5种重金属、515种农药残留、氟化物等理化指标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安化七个山头的黑毛茶口感香气纯正、汤色黄亮;各项理化指标优良,其中儿茶素含量远高于平地茶,重金属、氟化物含量均远低于国家标准限值,地标中规定检测的农药残留均未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毛茶 感官品质 生化成分 安化县
下载PDF
安化县域经济发展对策
18
作者 胡双发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57-60,共4页
安化县作为山区农业大县和贫困县,发展县域经济既存在许多优势也存在一些劣势。安化县发展县域经济应遵循科学发展、城乡统筹、改革开放、突出特色、跳跃发展和以人为本等原则,充分发挥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和国家政策扶持等优势,克服... 安化县作为山区农业大县和贫困县,发展县域经济既存在许多优势也存在一些劣势。安化县发展县域经济应遵循科学发展、城乡统筹、改革开放、突出特色、跳跃发展和以人为本等原则,充分发挥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和国家政策扶持等优势,克服县域经济实力弱、产业结构层次低、人均收入水平低和农村基础设施差等劣势,采取转变经济发展观念、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提高城乡居民素质,发展山区特色经济、调整县域经济结构,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做大做强支柱产业等对策来发展县域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安化县 发展原则 优势劣势
下载PDF
县域森林生态旅游总体规划探讨——以安化县为例
19
作者 周光辉 肖前辉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14年第4期57-60,66,共5页
分析了安化县森林生态旅游的资源现状及县域内森林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了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初步框架及重点建设项目,以期促进安化县森林生态旅游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 森林生态 旅游 总体规划 安化县
下载PDF
安化县金檀矿区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分析
20
作者 王齐金 李惠纯 李启兴 《国土资源导刊》 2020年第1期15-20,共6页
安化金檀矿区属益阳-怀化金钨铅锌铜成矿带之安化烟溪-大榕溪锑钨金成矿区。马底驿组为主要的赋矿地层,潭德溪冲断层(F63)是主要的导、容矿断层,高甲溪断层(F60)为主要的控矿断层,区内新发现花岗细晶岩及蚀变闪长岩与矿脉相伴产出,共圈... 安化金檀矿区属益阳-怀化金钨铅锌铜成矿带之安化烟溪-大榕溪锑钨金成矿区。马底驿组为主要的赋矿地层,潭德溪冲断层(F63)是主要的导、容矿断层,高甲溪断层(F60)为主要的控矿断层,区内新发现花岗细晶岩及蚀变闪长岩与矿脉相伴产出,共圈定单元素异常48处,综合异常区5处。其中Au元素异常9处,Au元素异常值10.02~673.91×10-9,衬度高,异常浓集中心明显。其中AP-Au-1、AP-Au-4、AP-Au-5、AP-Au-9具有外中内三级浓度分带,位于八胡伦—关山地段的AP-Au-1规模较大,具有2处异常浓集中心(Aumax305.85×10-9),异常面积达0.65km2。已发现矿脉6条,圈出2个矿体。按产状可划分为NWW向和近NE向2组。NWW组矿脉为主体,F63为主矿脉,最高品位Au:6g/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化县 金檀式金矿 地质特征 成矿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