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1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零磁通原理的小电流传感器设计 被引量:9
1
作者 袁建州 艾朝平 +1 位作者 李彦明 田建华 《电子测量技术》 2011年第2期22-24,共3页
为满足电力系统绝缘在线监测需求,设计制作了一种基于零磁通原理的精密小电流传感器。该传感器通过重新设计传感器结构,进行硬件"零磁通"补偿,同时用动态平衡电子电路对其进行动态补偿,达到近似"零磁通"的效果。实... 为满足电力系统绝缘在线监测需求,设计制作了一种基于零磁通原理的精密小电流传感器。该传感器通过重新设计传感器结构,进行硬件"零磁通"补偿,同时用动态平衡电子电路对其进行动态补偿,达到近似"零磁通"的效果。实际测试表明:该小电流传感器具有高精度(角差、比差分别在1.5′、千分之一以内)、高稳定度、调整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秀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电流传感器 零磁通 角差 比差
下载PDF
基于采样和替代技术的交流电阻分流器角差测量新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磊 陆祖良 李敏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共4页
研究了基于采样和替代技术的交流电阻分流器角差测量新方法,给出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该方法与SP提供的结果相比,在基波时相差小于2μrad,在30次谐波时相差小于30μrad。
关键词 计量学 交流电 分流器 角差 采样
下载PDF
激光跟踪仪测角误差的现场评价 被引量:59
3
作者 林嘉睿 邾继贵 +2 位作者 张皓琳 杨学友 叶声华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63-468,共6页
激光跟踪仪是基于角度传感和测长技术相结合的球坐标测量系统,其长度测量采用激光干涉测长方法,可直接溯源至激光波长,因此,激光跟踪仪的长度测量精度远高于角度测量精度,相对而言,测角误差就成为评价跟踪仪测量精度的重要指标。为了对... 激光跟踪仪是基于角度传感和测长技术相结合的球坐标测量系统,其长度测量采用激光干涉测长方法,可直接溯源至激光波长,因此,激光跟踪仪的长度测量精度远高于角度测量精度,相对而言,测角误差就成为评价跟踪仪测量精度的重要指标。为了对现场测量激光跟踪仪的测角误差进行快速有效地评价,采用跟踪仪多站位对空间中测量区域内若干个被测点进行测量,与传统基于角度交汇原理的多站位冗余测量不同,利用各站位所观测的高精度测长值建立误差方程,并通过测长方向的矢量位移对跟踪仪测长误差进行约束,获得被测点三维坐标在跟踪仪水平角和垂直角方向上的改正值,以此来评价激光跟踪仪的测角误差。通过Leica激光跟踪仪AT901-LR进行了多站位测角误差评价实验,在现场测量条件下,跟踪仪水平和垂直方向测角误差约为0.003 mm/m(1σ),符合跟踪仪的测量误差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跟踪仪 测角误差 多站位测量 矢量位移约束
下载PDF
现场大空间测量中精密三维坐标控制网的建立 被引量:51
4
作者 林嘉睿 邾继贵 +2 位作者 郭寅 郭庭航 叶声华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11,共6页
全局测量与精度控制是超大空间内精密测量的基础,决定着整体测量的性能和适用性。为提高整体空间测量精度,同时解决定向及尺度问题,必须在全局空间内布设高精度测量控制网。三维坐标测量作为几何量测量的重要代表,是建立控制网最直接且... 全局测量与精度控制是超大空间内精密测量的基础,决定着整体测量的性能和适用性。为提高整体空间测量精度,同时解决定向及尺度问题,必须在全局空间内布设高精度测量控制网。三维坐标测量作为几何量测量的重要代表,是建立控制网最直接且约束最强的控制条件。为建立大空间精密三维坐标控制网,采用激光跟踪仪多站位对空间全局控制点进行三维坐标测量,结合奇异值分解算法完成各站位的方位定向,并利用激光跟踪仪极高精度的测距值作为约束,对跟踪仪测角误差进行优化,进一步提高坐标控制网的精度。将该控制网建立方法应用于某飞机机翼表面形貌测量,实现激光跟踪仪全局控制与终端摄影测量的高效组合,以不同若干站位下全局控制点间距离比对结果表明该控制网对现场测量精度和可靠性的提高具有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标控制网 激光跟踪仪 奇异值分解 距离约束 测角误差
下载PDF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关节转角误差补偿 被引量:24
5
作者 高贯斌 王文 +1 位作者 林铿 陈子辰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0-24,共5页
关节转角误差对关节臂式坐标测量机的精度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影响关节转角误差的因素众多,难以用准确的数学模型来描述,为此提出一种采用三坐标测量机标定关节转角误差、基于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进行关节转角... 关节转角误差对关节臂式坐标测量机的精度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影响关节转角误差的因素众多,难以用准确的数学模型来描述,为此提出一种采用三坐标测量机标定关节转角误差、基于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进行关节转角误差补偿的方法。应用该方法对关节臂式坐标测量机6个关节的转角误差进行离散标定,标定数据训练各关节的RBF神经网络,使用经过训练的RBF神经网络分别对6个关节进行转角误差补偿。试验结果表明经过补偿后关节转角精度提高了约两个数量级,基于RBF神经网络的补偿效果优于正弦函数补偿模型,且其适用范围更广,具有很强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度测量 误差补偿 关节臂式坐标测量机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标定
下载PDF
车载平台变形对测角误差的影响分析与修正 被引量:12
6
作者 佟刚 吴志勇 王芳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75-782,共8页
分析了车载平台变形对经纬仪测角误差的影响,将平台变形分为平移变形和旋转变形转两类。采用数值模拟实验论证了平台旋转变形是影响测角误差的主要因素,建立了车载经纬仪测角误差与旋转变形角的关系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目标位置和平台... 分析了车载平台变形对经纬仪测角误差的影响,将平台变形分为平移变形和旋转变形转两类。采用数值模拟实验论证了平台旋转变形是影响测角误差的主要因素,建立了车载经纬仪测角误差与旋转变形角的关系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目标位置和平台旋转变形对测角误差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利用基于莫尔条纹的自准直测量系统测量平台偏向角,倾角传感器测量平台倾斜角,对测量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数据分析表明:该模型能有效修正因车载平台变形而带来的测角误差,使方位测角精度提高了103.7″,高低测角精度提高了89.4″,为实现车载经纬仪高精度测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平台 变形 测角误差 莫尔条纹 倾角传感器
下载PDF
新型圆光栅测角误差补偿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于连栋 鲍文慧 +2 位作者 赵会宁 贾华坤 张润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719-1726,共8页
在实际工业应用中,环境温度变化是便携关节式坐标测量机中旋转轴系测角精度的主要误差源。为了消除环境温度对旋转轴系测角精度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圆光栅测角误差补偿方法,即建立含有环境温度影响因子的圆光栅测角误差补偿模型... 在实际工业应用中,环境温度变化是便携关节式坐标测量机中旋转轴系测角精度的主要误差源。为了消除环境温度对旋转轴系测角精度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圆光栅测角误差补偿方法,即建立含有环境温度影响因子的圆光栅测角误差补偿模型。利用谐波方法建立在特定温度下的圆光栅测角误差补偿模型,利用多项式方法建立谐波系数与环境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最后,以14℃下的实验数据为验证数据,分别代入到传统谐波误差补偿模型和本文提出的模型中。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谐波误差补偿模型,使用本文提出的模型补偿后圆光栅的测角精度提高4倍左右,修正后的残差峰峰值在2″以内,能够有效地补偿10~40℃下圆光栅的测角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测量 圆光栅测角 测角误差 谐波补偿 多项式
下载PDF
非对径安装双读数头圆光栅偏心测角误差修正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笑一 王永军 +2 位作者 雷贤卿 邓四二 卢继敏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03-1114,共12页
圆光栅安装偏心引起的测角误差是影响圆光栅角度测量精度的关键因素,而对圆光栅安装偏心引起的测角误差进行修正是提高圆光栅测角精度的有效方法。本文分析了圆光栅安装偏心与测角误差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基于双读数头的圆光栅偏心测角误... 圆光栅安装偏心引起的测角误差是影响圆光栅角度测量精度的关键因素,而对圆光栅安装偏心引起的测角误差进行修正是提高圆光栅测角精度的有效方法。本文分析了圆光栅安装偏心与测角误差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基于双读数头的圆光栅偏心测角误差理论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对径安装双读数头的圆光栅偏心测角误差修正方法。仿真及实测试验表明,在双读数头非对径安装时,新方法对读数头安装误差和圆光栅偏心误差造成的测角误差的修正效果明显优于双读数头均值法。试验中,当两读数头对径安装误差约为4°时,新方法修正后的测角误差为均值法修正后测角误差的二分之一以下,其中仿真试验中由均值法修正后测角误差为1.785″,新方法修正后的测角误差为0.7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光栅 双读数头 测角误差 误差修正
下载PDF
基于激光位移传感器圆径测量的角度安装误差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马金钰 陈欣 +1 位作者 丁国清 陈继刚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86-192,共7页
基于激光位移传感器的工件圆径和圆度测量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现场的产品质量检测过程中。文中研究了激光位移传感器的角度安装误差对工件圆径测量结果的影响,并提出校准方法。首先,将定量分析位移传感器的角度安装误差与计算得到的圆径结... 基于激光位移传感器的工件圆径和圆度测量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现场的产品质量检测过程中。文中研究了激光位移传感器的角度安装误差对工件圆径测量结果的影响,并提出校准方法。首先,将定量分析位移传感器的角度安装误差与计算得到的圆径结果的误差之间的关系。其次,提出了一种位移传感器角度安装误差校准方法,该方法可在标准圆圆径未知的情况下,根据不同位置下的3个位移传感器的测量值,精确计算出传感器的角度安装误差。详细说明了该校准方法的建模过程,通过仿真确认角度安装误差校准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利用三坐标测量仪对角度安装误差进行校准。实验结果表明,校准后的圆径测量误差从20μm提高到1.5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度安装误差 圆径测量 激光位移传感器 最小二乘法
下载PDF
激光雷达坐标测量系统的测角误差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亢甲杰 张福民 曲兴华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34-839,共6页
为了精确地设计激光雷达坐标测量系统仪器,在研究激光雷达坐标测量系统测量原理和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了引入两轴垂直度误差、反射镜倾斜误差和反射镜入射激光束倾斜误差这3项主要系统误差的测角误差模型。由理论分析可知,在距离10m处,这... 为了精确地设计激光雷达坐标测量系统仪器,在研究激光雷达坐标测量系统测量原理和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了引入两轴垂直度误差、反射镜倾斜误差和反射镜入射激光束倾斜误差这3项主要系统误差的测角误差模型。由理论分析可知,在距离10m处,这3项系统误差各自引入的单点坐标测量误差最大值分别为124.1μm,447.9μm和242.4μm。结果表明,在激光雷达坐标测量系统设计中,为保证在大空间测量中仍有很高测量精度,必须严格控制两轴垂直度误差、反射镜倾斜误差和反射镜入射激光束倾斜误差,并根据建立的误差模型进行参量标定和误差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与计量 激光雷达 测角误差 误差分析
下载PDF
空间测量定位网络的典型布局 被引量:11
11
作者 熊芝 邾继贵 +1 位作者 薛彬 赵子越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354-2363,共10页
空间测量定位系统在多站协同作用下实现测量,测站布局对系统测量精度、测量范围及使用成本影响很大。本文从wMPS网络布局和定位误差的关系入手,重点研究了测站分布几何对定位误差的影响。首先,建立了系统的定位误差模型,分析了测站单向... 空间测量定位系统在多站协同作用下实现测量,测站布局对系统测量精度、测量范围及使用成本影响很大。本文从wMPS网络布局和定位误差的关系入手,重点研究了测站分布几何对定位误差的影响。首先,建立了系统的定位误差模型,分析了测站单向通讯几何约束以及测站数目对改善测量精度的影响;然后,设计了两到四测站的多种典型布局形式,分析了典型布局的误差分布特性;最后,利用实验室样机对典型布局的误差特性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O_4型布局整体测量精度最高,L_3型布局对I_2型布局测量精度的增强幅度约为40%,O_4型布局对L_3型布局测量精度的提高幅度大部分处于20%以内。本文的研究为全局测量网络优化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测量 网络式测量 测站布局 角度交汇 定位误差
下载PDF
舰载雷达天线安装非理想引入的测向误差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杜永强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2-66,共5页
建立了天线安装非理想情况下的坐标变换模型 ,详细分析了由此而引入的系统测向误差 ,文末提出了一种补偿方法 ,它可以使天线安装的要求大大降低。
关键词 舰载雷达 天线安装 测向误差
下载PDF
三轴误差对光电经纬仪测角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田留德 刘朝晖 +3 位作者 赵建科 潘亮 段亚轩 张周锋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01期192-197,共6页
轴系是决定光电经纬仪测量精度的关键组件,三轴误差是影响经纬仪测角精度的主要因素。根据经纬仪三轴地平结构,建立了球面坐标系并用球面三角学推导了轴系误差引起测量误差的精确数学模型。对精确模型简化得到了适用于工程应用的简化模... 轴系是决定光电经纬仪测量精度的关键组件,三轴误差是影响经纬仪测角精度的主要因素。根据经纬仪三轴地平结构,建立了球面坐标系并用球面三角学推导了轴系误差引起测量误差的精确数学模型。对精确模型简化得到了适用于工程应用的简化模型。仿真表明,照准差和水平轴倾斜对方位角测量影响较大,目标俯仰角越大影响越严重;对俯仰角测量影响较小,可以忽略不计;垂直轴倾斜对方位角、俯仰角测量的影响是目标方位角正弦函数。为光电经纬仪的精度分析、误差分配和误差修正提供了有效参考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系误差 光电经纬仪 测角误差 球面三角
下载PDF
激光选区熔化成型免组装机构的间隙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洋 杨永强 +2 位作者 王迪 杨雄文 刘睿诚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2-89,共8页
间隙特征的成型是免组装机构直接成型的关键问题,为了提高间隙特征的可成型性,采用倾斜摆放方式减少间隙内部支撑。建立悬垂结构尺寸误差的数学模型并进行试验验证;采用激光选区熔化(SLM)成型了间隙尺寸为0.2mm、一系列倾斜角度的间隙特... 间隙特征的成型是免组装机构直接成型的关键问题,为了提高间隙特征的可成型性,采用倾斜摆放方式减少间隙内部支撑。建立悬垂结构尺寸误差的数学模型并进行试验验证;采用激光选区熔化(SLM)成型了间隙尺寸为0.2mm、一系列倾斜角度的间隙特征,研究成型厚度、倾斜角度和能量输入等工艺参数对间隙大小的影响;成型了免组装的折叠算盘。结果表明,在倾斜角度大于40°时,通过增大倾斜角度、减小成型厚度或者能量输入,间隙尺寸增大,实验结果与该数学模型相符合。当激光功率150 W、扫描速度为800mm/s时,层厚为25μm和35μm的间隙大小分别为140μm和120μm。采用以上的工艺参数成型的折叠算盘可以实现预设计的动作,为机构的直接制造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激光选区熔化 免组装机构 间隙特征 倾斜角度 尺寸误差
原文传递
多读数头混合布局测角误差抑制方法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文颖 劳达宝 +2 位作者 周维虎 江炜 朱浩然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339-2346,共8页
在不增大码盘尺寸的前提下,对测角传感器读数头的布局展开研究,以研制小型化高精度的测角传感器。本文基于测角误差的谐波分析结果,详细推导和分析了多读数头布局对角度测量误差的抑制原理。通过对几种典型多读数头布局方式进行深入研究... 在不增大码盘尺寸的前提下,对测角传感器读数头的布局展开研究,以研制小型化高精度的测角传感器。本文基于测角误差的谐波分析结果,详细推导和分析了多读数头布局对角度测量误差的抑制原理。通过对几种典型多读数头布局方式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一种采用奇数头和偶数头相结合的读数头混合布局方式,以消除更多更高阶次误差,提高测角传感器的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当采用三个、四个和六个读数头均匀布局形式时,测角传感器的测角精度分别为15.44″、9.72″和8.96″;当采用六个读数头优化布局的方式时,测角精度可达到7.7″。上述结果说明多读数头优化布局可有效抑制测角误差,提高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度测量误差 测角传感器 多读数头 谐波分析 布局方式
下载PDF
改进的IMU传感器安装误差正交补偿方法 被引量:8
16
作者 马亚平 魏国 周庆东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6年第9期9-13,共5页
针对传统的正交补偿方法难以保证惯性测量单元具有较高的正交补偿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适用于大角度和小角度安装误差角情形的正交补偿方法,该方法分别建立三轴加速度计和三轴光纤陀螺传感器的安装误差方程,对惯性测量单元进行... 针对传统的正交补偿方法难以保证惯性测量单元具有较高的正交补偿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适用于大角度和小角度安装误差角情形的正交补偿方法,该方法分别建立三轴加速度计和三轴光纤陀螺传感器的安装误差方程,对惯性测量单元进行速率标定和多位置静态标定,并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惯性测量单元的安装误差方程参数。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较传统的正交补偿方法具有较高的正交补偿精度和传感器标定精度,且回避了静态标定时在较大安装误差角下利用转位机构获得零偏存在较大误差的问题,大大地提高了标定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测量单元 大角度安装误差 正交补偿 最小二乘法
下载PDF
高精度角位置测量系统误差补偿参数调试方法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茂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95-398,共4页
详细讨论了基于感应同步器的角位置测量系统的短周期误差补偿原理及方法 ,为误差补偿的参数调整提供了理论依据。采用文中提出的方法 ,可以大大缩短测角系统的精度调试周期 ,并且能够获得近似完全的补偿效果。
关键词 角度测量 误差补偿 参数调度 角位置测量系统
下载PDF
基于波束角误差补偿的相控阵导引头解耦算法 被引量:8
18
作者 鲁天宇 尹健 +2 位作者 夏群利 鄢琴涛 朱振虹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123-2128,共6页
针对相控阵导引头离散波束运动引起视线角速率估计值跳跃波动问题,提出一种对波束角误差进行补偿的视线角速率提取算法。分析了相控阵导引头波束离散扫描原理,建立了波束扫描控制数学模型。推导了波束指向误差斜率引起的隔离度传递函数... 针对相控阵导引头离散波束运动引起视线角速率估计值跳跃波动问题,提出一种对波束角误差进行补偿的视线角速率提取算法。分析了相控阵导引头波束离散扫描原理,建立了波束扫描控制数学模型。推导了波束指向误差斜率引起的隔离度传递函数,分析并说明了波束角误差补偿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应用波束角误差补偿方法能有效地消除视线角速率提取值的跳跃波动,并验证了所提算法在捷联去耦与视线角速率提取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导引头 离散波束运动 波束角误差补偿 视线角速率提取
下载PDF
电子角跟踪导引头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被引量:5
19
作者 胡福昌 《上海航天》 2004年第1期17-21,共5页
对电子角跟踪在反辐射导引头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导引头的组成、电子角跟踪的工作原理和特点。研究了如灵敏度、角跟踪误差、制导信号提取、弹体扰动去耦、角搜索模糊,以及单目标跟踪等关键技术,最后分析了电子角跟踪技术在雷达... 对电子角跟踪在反辐射导引头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导引头的组成、电子角跟踪的工作原理和特点。研究了如灵敏度、角跟踪误差、制导信号提取、弹体扰动去耦、角搜索模糊,以及单目标跟踪等关键技术,最后分析了电子角跟踪技术在雷达、单机无源定位、反辐射、救生和机器人等技术领域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角跟踪导引头 应用前景 灵敏度 角搜索模糊 工作原理
下载PDF
交替测量式掘进机定位系统误差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志海 刘治翔 +2 位作者 谢苗 李玉岐 王帅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15,32,共10页
交替测量式掘进机定位技术在多次交替测量过程中会产生累计测量误差,从而影响掘进机定位精度。目前主要围绕单次测量误差产生原因、误差分布规律及误差减小方法展开研究,未有针对多次交替测量误差分布规律的研究成果。通过分析交替测量... 交替测量式掘进机定位技术在多次交替测量过程中会产生累计测量误差,从而影响掘进机定位精度。目前主要围绕单次测量误差产生原因、误差分布规律及误差减小方法展开研究,未有针对多次交替测量误差分布规律的研究成果。通过分析交替测量式掘进机定位系统工作原理及定位过程,构建了掘进机定位误差模型。采用作图法验证误差模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作图法与误差模型得到的定位误差基本一致,二者仅存在10^(-3)数量级误差。通过误差模型研究了角度测量误差、测距误差、推移步长及掘进机与测量平台间距对掘进机定位误差的影响,结果表明:角度测量误差越大,定位误差曲线的曲率越大,即误差增大越快,且Y_(T)轴定位误差增大速度远大于X_(T)轴;测距误差对X_(T)轴定位误差影响较大,测距误差越小,初始X_(T)轴定位误差越小,但误差变化速度不受影响;随着推移步长增大,Y_(T)轴定位误差曲线曲率增大,即Y_(T)轴定位误差增大速度加快;掘进机与测量平台间距和推移步长对掘进机定位误差的影响基本是等效的。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分析了各因素对掘进机定位误差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测距误差对X_(T)轴定位误差影响最大,其次为角度测量误差,推移步长和掘进机与测量平台间距影响最小且二者影响程度一致;角度测量误差对Y_(T)轴定位误差影响最大,其次为推移步长和掘进机与测量平台间距且二者影响程度一致,测距误差影响最小。通过极差分析方法得到了降低定位误差的最优参数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智能掘进 掘进机定位 交替测量式定位 定位误差 角度测量误差 测距误差 正交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