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8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参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18
1
作者 万新焕 王瑜亮 +3 位作者 周长征 郭浩 马山 王立柱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88-798,共11页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是一味临床常用的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丹参有着广泛的药理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月经不调、心悸失眠及各种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等疾病的治疗。丹参化学成分是其发挥药理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综述...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是一味临床常用的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丹参有着广泛的药理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月经不调、心悸失眠及各种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等疾病的治疗。丹参化学成分是其发挥药理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综述了丹参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丹参研究现状及研究方向,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活血化瘀 心血管疾病 心绞痛 心肌梗死
原文传递
曲美他嗪对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73
2
作者 中国曲美他嗪多中心临床研究协作组 胡大一 赵秀丽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39-341,共3页
目的 试验目的为评价曲美他嗪 (TMZ)与传统药物相结合对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抗心绞痛的疗效及耐受性。方法 在 1周的时间内经 2次运动试验 ,结果为阳性且运动持续时间变异低于 10 %的 138例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入选试验 ,给予TM... 目的 试验目的为评价曲美他嗪 (TMZ)与传统药物相结合对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抗心绞痛的疗效及耐受性。方法 在 1周的时间内经 2次运动试验 ,结果为阳性且运动持续时间变异低于 10 %的 138例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入选试验 ,给予TMZ 2 0mg ,每天 3次联合单一的 β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或长效的硝酸脂类治疗 12周。 131例患者完成试验 ,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试验前相比 ,运动耐量和总工作量显著提高 (P <0 0 0 1) ,至心绞痛发作时间及ST段下降 1mm的时间均明显延长 (P <0 0 0 1) ,其中有 32例患者 (2 4 43% )试验后不再有ST段下降 1mm ,而对心率 血压乘积的影响无统计学显著意义 (P >0 0 5 )。TMZ应用 12周后 ,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显著减少且硝酸甘油消耗量明显降低 ,可能与心绞痛分级明显降低有关。在试验的 12周内 ,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的较少 ,主要有失眠 1例、上腹部不适 1例、头痛 1例、面红 1例、心悸 1例及眩晕、乏力和心率加快 1例。结论 TMZ 2 0mg每天 3次与其它药物联合应用对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能增加运动耐量 ,且安全有效 ,患者易于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美他嗪 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 药物疗法 疗效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治疗60例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45
3
作者 许继艳 常秀武 +2 位作者 丁瑞峰 张丽娟 陈锐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包头市第四医院2012年5月~2013年8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治疗组(n=60)和对照组(n=60);2组均给予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中药...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包头市第四医院2012年5月~2013年8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治疗组(n=60)和对照组(n=60);2组均给予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中药和硝酸酯类药物结合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仅用硝酸酯类药物治疗,疗程14d。比较2组心绞痛疗效、硝酸甘油减退率和心电图疗效,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组心绞痛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心绞痛有效率71.67%,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电图有效率68.33%,对照组心电图有效率48.3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硝酸甘油减停率86.67%,对照组硝酸甘油减停率61.67%,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对照组与治疗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单纯冠心病二级预防基础上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措施比用硝酸酯类药物的治疗有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 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PDF
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6
4
作者 王受益 戴瑞鸿 +9 位作者 金椿 罗海明 陈曙霞 陈美芳 徐济民 郑慧君 荣烨之 赵美华 胡婉英 徐雅民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717-720,共4页
将21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麝香保心丸治疗组(110例)和消心痛对照组(100例)。两组在年龄、心绞痛分型、合并病变及心功能分级分布均相仿,前者给予麝香保心丸2丸,每日3次口服;后者给予消心痛5~10mg,每日... 将21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麝香保心丸治疗组(110例)和消心痛对照组(100例)。两组在年龄、心绞痛分型、合并病变及心功能分级分布均相仿,前者给予麝香保心丸2丸,每日3次口服;后者给予消心痛5~10mg,每日3次口服,经2周治疗,二药均可显著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和硝酸甘油日耗量,并显著改善心电图ST压低总和(ST)改变。但是总的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和不良反应则麝香保心丸明显优于消心痛。即症状疗效分别为90.0%与76.0%(P<0.05);心电图疗效58.6%与40.8%(P<0.05),头痛发生率0.9%与17.0%(p<0.01)。此外,二药起效迅速,分别有86.3%与83.4%的患者在5min内生效,基本相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绞痛 麝香保心丸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系统评价 被引量:85
5
作者 叶太生 张莹雯 胡汉昆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0-105,共6页
目的评价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外文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网络版)、中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库),按Cochrane系统... 目的评价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外文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网络版)、中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库),按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对同质研究采用RevMan5.0进行Meta分析,对数据不能合并者,则进行描述性定性分析。结果复方丹参滴丸缓解冠心病心绞痛的发作(比值比=2.18,95%可信区间[1.75,2.70],P<0.000 01),改善缺血心电图(比值比=2.39,95%可信区间[1.99,2.88],P<0.000 01),降低胆固醇(加权均数差为1.31,95%可信区间[1.03,1.58],P<0.000 01)、降低三酰甘油(加权均数差为2.05,95%可信区间[1.65,2.45],P<0.000 01),提高心率变异性,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基于当前证据,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确有疗效;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提示复方丹参滴丸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时安全性较好,不良反应小,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安全的中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滴丸 复方 冠心病心绞痛 有效性 安全性 系统评价
下载PDF
丹参多酚酸盐对血小板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0
6
作者 颜平 罗心平 +2 位作者 施海明 范维琥 戴瑞鸿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5年第16期2092-2094,共3页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以及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丹参多酚酸盐低剂量组(A组)、高剂量组(B组)和丹参注射液对照组(C组),均治疗14d,观察3组的症状缓解、平板试验改善情况以...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以及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丹参多酚酸盐低剂量组(A组)、高剂量组(B组)和丹参注射液对照组(C组),均治疗14d,观察3组的症状缓解、平板试验改善情况以及血小板聚集率、P选择素变化情况。结果A组和B组在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和P选择素方面优于C组,在症状缓解、平板试验改善方面与C组相近。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能明显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活化,改善心绞痛症状及平板试验心电图ST—T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多酚酸盐 冠心病心绞痛 血小板聚集率 P选择素 平板试验
下载PDF
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77
7
作者 邱丹 王凡 赵涛 《安徽医药》 CAS 2018年第1期147-151,共5页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住院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及对照组55例。对照组接受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住院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及对照组55例。对照组接受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均治疗2个月。治疗8周后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心功能参数,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液流变学参数及氧化应激指标含量。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的临床症状、心功能参数、血液流变学状态及氧化应激程度均较治疗前优化(P<0.05)。其中观察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单次发作持续时间少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超声心电图参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水平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液流变学参数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氧化指标丙二醛(MDA)、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低于对照组,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力(TAC)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确切,在降低患者血黏度、氧化应激程度方面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 丹参多酚酸盐 血液流变学 氧化应激
下载PDF
葛根素静脉输注治疗冠心病 被引量:73
8
作者 徐济民 郑慧君 +2 位作者 黄震华 吴士尧 周礼明 《新药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07-210,共4页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法分为治疗组30例(男性11例,女性19例,年龄62±s11a),对照组20例(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66±12a),治疗组以...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法分为治疗组30例(男性11例,女性19例,年龄62±s11a),对照组20例(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66±12a),治疗组以葛根素注射液300mg(对照组仅为该注射液的溶剂)加于5%葡萄糖液500mL中静脉滴注,qd,10d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对症状的总有效率97%,心电图总有效率60%,高于对照组的45%,30%,(P<0.01,P<0.05),治疗组并有降低血液粘度、血小板聚集率和改善左室舒张功能的作用,而对照组则无上述效应,2组均未见显著不良反应。结论:葛根素注射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心肌缺血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葛根素注射液 中医药疗法
原文传递
心绞痛患者血浆N-proBN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6
9
作者 刘梅林 李继敏 +3 位作者 胡大一 马志敏 高霖 庞永正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97-500,共4页
目的 观察心绞痛患者血浆N proBNP(N terminalpro B typenatriureticpeptide)浓度的改变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观察对象 70例分为三组 :不稳定性心绞痛组 34例 ,稳定性心绞痛组16例 ,正常对照组 2 0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N proBN... 目的 观察心绞痛患者血浆N proBNP(N terminalpro B typenatriureticpeptide)浓度的改变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观察对象 70例分为三组 :不稳定性心绞痛组 34例 ,稳定性心绞痛组16例 ,正常对照组 2 0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N proBNP浓度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室壁运动和心功能。结果  ( 1)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血浆N proBNP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和对照组 ,P <0 0 1;而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与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2 )在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中 ,左室射血分数 (LVEF)与血浆N proBNP水平呈明显负相关 ,r =- 0 5 89,P <0 0 1;LVEF减低(LVEF <5 0 % )的患者血浆N proBNP水平明显高于LVEF正常 (LVEF≥ 5 0 % )的患者 ,P <0 0 1。在LVEF正常的患者中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血浆N proBNP水平仍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 ,P <0 0 1。结论 血浆N proBNP浓度在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中明显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血浆 N-proBNP 心脏功能试验
原文传递
采用聚类分析和对应相关方法研究1069例冠心病心绞痛证候应证组合规律 被引量:68
10
作者 邢雁伟 王阶 +3 位作者 衷敬柏 李海霞 高永红 何庆勇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47-750,共4页
目的:研究聚类分析和对应相关方法对1 069例冠心病心绞痛的69个症状进行分类研究和证候要素组合规律。方法:在五家医院多中心、大样本收集1 069例经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记录中医四诊信息,运用聚类分析和对应相关方法进行分... 目的:研究聚类分析和对应相关方法对1 069例冠心病心绞痛的69个症状进行分类研究和证候要素组合规律。方法:在五家医院多中心、大样本收集1 069例经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记录中医四诊信息,运用聚类分析和对应相关方法进行分类研究和证候要素组合规律研究。结果:运用聚类的方法把1069例冠心病心绞痛的69个症状聚成6类,经中医专家辨证第1类心肾阴阳俱虚、第2类气虚血瘀、第3类肝气郁结、第4类脾气虚弱、第5类痰瘀互阻、第6类气虚。应用对应相关分析方法得出血瘀和痰浊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其次依次为气虚和血瘀,气虚和痰浊,气虚和肝虚,气虚和阴虚等关系较紧密。从图表可知气虚、血瘀和痰浊位于所有症状和证候的中心,初步推断气虚、血瘀和痰浊是冠心病心绞痛的核心病机。结论:气虚、血瘀和痰浊是冠心病心绞痛的主要病机,此外再兼加阴虚、肝虚可以覆盖85%以上的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分析 对应分析 冠心病心绞痛 证候要素 组合规律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72
11
作者 魏亚 《中国医药导刊》 2016年第10期1056-1057,1066,共3页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0例做为本次的观察对象,以不同的护理方法作为分组依据,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施...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0例做为本次的观察对象,以不同的护理方法作为分组依据,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施以预见性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与对照组81.7%相比,明显要高,P〈0.05;经随访,观察组患者血压、血糖以及血脂恢复正常的比率要明显比对照组高,且心绞痛发作情况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整体总满意度93.3%,比对照组70.0%高,上述组间数据差异皆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安全性高、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 冠心病心绞痛 护理效果
下载PDF
曲美他嗪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及对患者心电图、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五聚素3的影响 被引量:71
12
作者 沈琳 马文苑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794-796,共3页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氯吡格雷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治疗作用,分析治疗对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清五聚素3(PTX-3)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共86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两组,均43例,对照组应用氯吡格雷...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氯吡格雷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治疗作用,分析治疗对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清五聚素3(PTX-3)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共86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两组,均43例,对照组应用氯吡格雷,观察组应用曲美他嗪和氯吡格雷,于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观察hs-CRP和PTX-3的含量。结果: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hs-CRP和PTX-3均下降,但观察组的下降值更明显。结论:二种药物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对血清中hs-CRP和PTX-3的表达有明显下调作用,对维持内环境中的细胞因子平衡有一定价值,临床中可以积极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美他嗪 氯吡格雷 冠心病 心绞痛 超敏C反应蛋白 血清五聚素3
下载PDF
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0
13
作者 穆瑞斌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3期51-53,共3页
目的 研究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 年1 月~2013 年1 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2 例,全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 例.两组均给予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钙拮抗剂等常规... 目的 研究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 年1 月~2013 年1 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2 例,全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 例.两组均给予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钙拮抗剂等常规对症治疗及曲美他嗪每次20 mg,每日3 次.观察组同时给予阿托伐他汀每次20 mg,每日1 次,疗程2 周.结果 两组心绞痛症状的疗效比较:观察组的显效率61.1%、总有效率达94.4%,分别高于对照组47.2%、77.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心电图改善情况的疗效比较:观察组的显效率50.0%、总有效率达88.9%,分别高于对照组33.3%、72.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 曲美他嗪 联合 阿托伐他汀
下载PDF
麝香保心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血脂的影响 被引量:69
14
作者 张庆红 张克民 谷洪燕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777-1779,共3页
目的:研究与分析麝香保心丸与瑞舒伐他汀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其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2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54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方案,在此基础上,对照组... 目的:研究与分析麝香保心丸与瑞舒伐他汀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其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2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54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方案,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麝香保心丸联合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情况、血脂水平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黏度(10.02±4.53)m Pa·s、血浆黏度(1.78±0.02)m Pa·s、纤维蛋白含量(2.32±1.54)g/L、TC(6.57±1.84)mmol/L、TG(2.78±1.05)mmol/L、LDL-C(1.65±0.51)mmol/L、HDL-C(1.42±0.40)mmol/L、IL-1(30.82±7.69)mmol/L、IL-6(36.05±8.25)mmol/L、IL-10(33.35±5.27)mmol/L、TNF-α(38.75±6.40)mmol/L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全血黏度(12.19±5.02)m Pa·s、血浆黏度(2.33±0.09)m Pa·s、纤维蛋白含量(3.32±1.38)g/L、TC(8.46±1.55)mmol/L、TG(3.30±1.09)mmol/L、LDL-C(2.33±0.38)mmol/L、HDL-C(3.05±0.44)mmol/L、IL-1(44.68±9.37)mmol/L、IL-6(49.96±9.96)mmol/L、IL-10(44.67±6.52)mmol/L、TNF-α(48.32±8.76)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瑞舒伐他汀可有效缓解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改善其血流变及心肌功能,同时还有较优的降脂及抗炎作用,应用效果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流变学 麝香保心丸 冠心病心绞痛 瑞舒伐他汀
下载PDF
无缝隙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控制及预后的效果 被引量:66
15
作者 蔡津津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204-206,共3页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被分为无缝隙护理组和常规护理各30例,采用西雅图心绞痛表(SAQ)对所有患者进行评分,对比较两组的心绞痛控制情况以及预...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被分为无缝隙护理组和常规护理各30例,采用西雅图心绞痛表(SAQ)对所有患者进行评分,对比较两组的心绞痛控制情况以及预后。结果:与常规护理组比较,无缝隙护理组在心绞痛稳定[(78.25±9.42)分比(89.14±10.38)分]、心绞痛发作[(85.13±11.57)分比(93.24±12.58)分]以及疾病的认知程度[(58.52±12.36)分比(72.16±14.57)分]等SAQ方面的评分均明显提高(P均<0.05),出院后在心绞痛(20.0%比10.0%)、再次心梗(6.7%比0)、心力衰竭(10.0%比0)等心血管不良事件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无缝隙护理能够提供给冠心病患者连续性、科学化的护理服务,有利于控制心绞痛,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冠心病 心绞痛
下载PDF
循证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医嘱依从性、自我效能感及心绞痛发作的影响 被引量:65
16
作者 胡明 韩永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7期177-180,共4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医嘱依从性、自我效能感及心绞痛发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7年4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肿瘤科确诊的冠心病心绞痛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临床护理方案不同分...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医嘱依从性、自我效能感及心绞痛发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7年4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肿瘤科确诊的冠心病心绞痛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临床护理方案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医嘱依从性、自我效能感及心绞痛发作情况。结果观察组按时服药、合理饮食及稳定情绪等医嘱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自我效能感评分高于对照组,且心绞痛发作概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够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医嘱依从性和自我效能感,降低心绞痛发作概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冠心病 循证护理 医嘱依从性 自我效能感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64
17
作者 彭丽虹 余正 盛春雷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1期57-63,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丹红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比较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BM、CNKI、维普及万方数据库(2007.01~2010.07),并手工检索相关期刊与会议论文,纳入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随机... 目的系统评价丹红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比较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BM、CNKI、维普及万方数据库(2007.01~2010.07),并手工检索相关期刊与会议论文,纳入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试验、评价质量和提取有效数据,而后采用RevMan 4.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7个RCT,包括3030例患者,其方法学质量评价均为B级。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心绞痛发作有效率:丹红注射液组高于复方丹参组[OR=3.84,95%C(I3.03,4.88),P<0.00001];②心电图复查有效率:丹红注射液组优于复方丹参组[OR=1.98,95%CI(1.44,2.66),P<0.00001];③ST段缺血情况改善:丹红注射液组在NST[WMD=0.78,95%CI(0.42,1.14),P<0.0001]和∑ST[WMD=0.45,95%CI(0.32,0.57),P<0.00001]方面均优于复方丹参组;④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丹红注射液组均优于复方丹参组;⑤不良反应:丹红注射液组与复方丹参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64,95%CI(0.33,1.25),P=0.19]。结论现有研究表明,丹红注射液能有效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肌ST段缺血和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使患者心电图复查有效率显著提高,并最终显著降低心绞痛发作率,且安全性更高。但由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研究证据强度不高,且样本量小,故上述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RCT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 复方丹参注射液 冠心病心绞痛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原文传递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Meta分析 被引量:63
18
作者 王尚中 张涵 +2 位作者 杨海波 陈华峰 盛洁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239-242,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搜索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依据Jadad量表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并提取有效... 目的系统评价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搜索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依据Jadad量表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并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 Man 5. 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8篇研究,共计1 848例患者。Rev Man 5. 3软件对临床疗效、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心绞痛发作情况、血脂(TC、TG、LDL-C、HDL-C)、心功能改善情况[包括心脏超声指标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不良反应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可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OR=0. 19,95%CI(0. 11,0. 35),P <0. 01],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WMD=-1. 52,95%CI(-1. 84,-0. 99),P <0. 01]及持续时间[WMD=-1. 80,95%CI(-2. 20,-1. 50),P <0. 01],提高临床有效率[OR=4. 78,95%CI(3. 54,6. 47),P <0. 01];血脂及心脏超声指标显示,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的LVEDD[WMD=-2. 69,95%CI(-4. 39,-0. 98),P <0. 01]、LVESD[WMD=-6. 92,95%CI(-11. 82,-2. 02),P <0. 01],其降低患者血清TC、TG、LDL-C水平优于阿托伐他汀单药治疗(P <0. 01),但对改善患者血清HDL-C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17)。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能明显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OR=0. 33,95%CI(0. 13,0. 85),P=0. 02]。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较单纯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曲美他嗪 冠心病 心绞痛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调节肽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医辨证的关系 被引量:35
19
作者 黄惠勇 朱文锋 李冰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8期474-476,共3页
对90例不同证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浆心钠素(ANP)、β-内啡肽(β-EP)、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Ⅱ)等调节肽指标进行临床检测,结果与30例正常人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且舒... 对90例不同证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浆心钠素(ANP)、β-内啡肽(β-EP)、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Ⅱ)等调节肽指标进行临床检测,结果与30例正常人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且舒血管作用的ANP和β-EP检测结果呈现心气虚证组>心脉瘀阻证组>正常人组>心阴虚证组,且实验观察组3组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缩血管作用的ET、A-Ⅱ检测结果则呈现心阴虚证组>心脉瘀阻证组>正常人组>心气虚证组,且实验观察组3组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ANP、β-EP、ET、A-Ⅱ等调节肽是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辨证的主要物质基础之一,似可作为客观化辨证的特异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肽 冠心病 心绞痛 中医辩证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分析 被引量:63
20
作者 高群 柏丹娜 刘媛媛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6年第2期177-179,共3页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5年4月解放军第323医院收治的9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对照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阿...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5年4月解放军第323医院收治的9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对照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心电图指标、血脂及心肌酶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4例),显著高于对照组(76.1%,3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93.5%(43例),显著高于对照组(73.9%,3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数值分别为[TG(1.4±0.4)mmol/L vs.(2.5±0.6)mmol/L],TC[(4.1±1.1)mmol/L vs.(6.8±1.2)mmol/L],LDL-C[(2.8±0.9)mmol/L vs.(4.1±1.1)mmol/L],HDL-C[(1.9±0.4)mmol/L vs.(1.5±0.5)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及羟丁酸脱氢酶(HBD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疗效较佳,心绞痛改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 冠心病 心绞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