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79例XY性腺发育异常患者性腺肿瘤发生情况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丁西来 孙爱军 +5 位作者 周远征 田秦杰 郁琦 何芳芳 沈铿 郎景和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42-444,共3页
目的探讨表型为女性、染色体含有Y或Y成分的性腺发育异常患者的性腺肿瘤发生情况。方法1989年10月至2005年12月间于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因性腺发育异常手术切除双侧性腺的患者共79例,所有患者均取外周血进行淋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Y... 目的探讨表型为女性、染色体含有Y或Y成分的性腺发育异常患者的性腺肿瘤发生情况。方法1989年10月至2005年12月间于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因性腺发育异常手术切除双侧性腺的患者共79例,所有患者均取外周血进行淋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Y基因性决定区检测以及相关激素和酶检测,影像学检查了解性腺位置。行经腹或腹腔镜下性腺切除术,所有手术标本均行病理检查。结果79例患者中,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患者41例,其中发生精原细胞瘤1例、支持细胞腺瘤2例,占7%;17d羟化酶缺乏症患者14例,其中发生支持细胞腺瘤1例,占7%;XY单纯性腺发育不全患者4例,其中发生性腺母细胞瘤及无性细胞瘤1例,占1/4;XO/XY性腺发育不全患者16例,其中发生精原细胞瘤及性腺母细胞瘤1例,占6%;睾丸退化患者4例中无肿瘤发生。发生肿瘤的性腺多位于盆腔内,发生肿瘤的年龄集中于15—23岁。结论表型为女性、染色体含有Y或Y成分的性腺发育异常患者易发生性腺母细胞瘤和生殖细胞肿瘤,一旦确诊宜及早切除双侧性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腺发育不全 46 XY 雄激素迟钝综合征 生殖细胞瘤 肿瘤 性腺组织
原文传递
完全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患者的骨密度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田秦杰 戴志琴 +2 位作者 余卫 田均平 郎景和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799-802,共4页
目的探讨完全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CAIS)患者的骨密度特点及性腺切除前后骨密度的变化. 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8年收治的14例CAIS患者性腺切除术前后的骨密度特征,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患者的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并与中国正... 目的探讨完全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CAIS)患者的骨密度特点及性腺切除前后骨密度的变化. 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8年收治的14例CAIS患者性腺切除术前后的骨密度特征,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患者的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并与中国正常男性和女性的骨密度进行比较和分析. 结果术前10例行骨密度检查的患者中,6例腰椎2~4 骨密度为(0.92±0.08) g/cm2,正常男性为(1.17±0.15) g/cm2,正常女性为(1.17±0.10) g/cm2,与正常男、女性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5例股骨颈骨密度为(0.89±0.12) g/cm2,正常男性为(1.06±0.17)g/cm2,正常女性为(0.97±0.14)g/cm2,与正常男、女性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例进行过12次骨密度检查,腰椎2~4 骨密度为(0.95±0.06) g/cm2 ,与正常男、女性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股骨颈骨密度为(0.91±0.08) g/cm2,与正常男、女性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CAIS患者的骨密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尤其是腰椎,提示雌激素和雄激素在骨量的获得和维持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激素迟钝综合征 骨密度 雌激素类 雄激素类
原文传递
十一酸睾酮对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患儿的治疗效果
3
作者 刘莹 李乐乐 +4 位作者 袁峥 王馨萌 王晓玲 范丽君 巩纯秀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58-763,共6页
目的探讨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AIS)患儿口服十一酸睾酮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设计。选取2009至2021年在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门诊基因确诊的51例AIS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口服十一酸睾酮治疗。主要观察指标... 目的探讨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AIS)患儿口服十一酸睾酮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设计。选取2009至2021年在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门诊基因确诊的51例AIS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口服十一酸睾酮治疗。主要观察指标为阴茎长度达到最低手术标准(≥2.5cm)或停药标准(≥-2.5s)。次要观察指标为阴茎长度标准差积分(PL-SDS)、阴茎长度增长(△PL)、用药剂量、疗程、安全性指标等。共4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评估患儿是否可以停药,阴茎长度增长欠佳患儿继续服药。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比较,分析疗效和安全性。疗程结束后对患儿继续随访至2023年。结果51例AIS患儿中男33例、女18例(户口性别),其中10例诊断完全型AIS(CAIS),41例诊断部分型AIS(PAIS)。CAIS患儿阴茎长度治疗前后均“无法测量”(阴茎长度<0.5cm)。PAIS基线阴茎长度和PL-SDS分别为(2.3±0.6)cm和-3.7±1.3。4个疗程结束后阴茎长度和PL-SDS分别达到(2.7±0.8)、(2.8±0.6)、(2.6±0.4)、(2.6±0.4)cm和-2.8±1.6、-2.5±1.6、-2.9±1.2、-3.2±0.9,与基线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05、3.56、2.55、2.23和3.88、3.50、2.50、2.19,均P<0.05)。PAIS患儿治疗前13例(32%)符合最低手术标准;7例(17%)符合停药标准。4个疗程后累计18例(44%)、24例(59%)、25例(61%)、26例(63%)达最低手术标准;累计12例(29%)、15例(37%)、20例(49%)、21例(51%)达到停药标准。患儿随访最大年龄至13.7岁。患儿治疗前后体重、身高、体质指数、骨龄/年龄、胆固醇和血红蛋白等均在正常范围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例CAIS患儿医生确诊并处方十一酸睾酮后,患儿并未真正服药。49例患儿口服十一酸睾酮患儿血电解质、肝肾功能和甲状腺功能等均未见异常,且无性早熟、阴毛增长、攻击行为、外阴皮肤发黑、腹泻等改变。结论CAIS患儿口服十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茎 睾酮 药物疗法 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
原文传递
完全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合并无性细胞瘤一例
4
作者 尹雨鑫 王长河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92-394,共3页
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androgen insensitivity syndrome,AIS)临床较为罕见,早期诊断困难。报告1例完全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complete androgen insensitivity syndrome,CAIS)合并无性细胞瘤患者的诊治经过,患者因腹胀2 d,门诊行彩色超... 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androgen insensitivity syndrome,AIS)临床较为罕见,早期诊断困难。报告1例完全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complete androgen insensitivity syndrome,CAIS)合并无性细胞瘤患者的诊治经过,患者因腹胀2 d,门诊行彩色超声提示盆腔肿物收入院,入院后先行盆腔肿物切除术治疗,因术前高雄激素血症原因不明,经染色体分析及基因检测最终明确诊断为CAIS合并无性细胞瘤,并最终行性腺恶性肿瘤根治术。目前该患者仍在密切随访中,病情稳定。通过回顾性分析该病例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过,以期提高临床对于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激素迟钝综合征 性发育障碍 无性细胞瘤 雄激素增多症 病例报告
下载PDF
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的初步研究 附3个家系报告 被引量:3
5
作者 罗敏 蒋宇林 +1 位作者 姚凤霞 田秦杰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51-256,共6页
目的探讨对有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AIS)家族史或先证者孕产史的女性,进行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的策略。方法对3例完全型AIS(CAIS)的先证者及其家系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先证者的母亲再次妊娠的过程及产前诊断情况。结果在3个C... 目的探讨对有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AIS)家族史或先证者孕产史的女性,进行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的策略。方法对3例完全型AIS(CAIS)的先证者及其家系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先证者的母亲再次妊娠的过程及产前诊断情况。结果在3个CAIS家系中,有1个家系有雄激素受体(AR)基因突变的诊断;另2个家系为先证者临床诊断,未行AR基因诊断。3例先证者的母亲就诊咨询时均已经再次妊娠,孕周介于孕7~13周。3例咨询者在中孕期(孕12、16、17周)接受绒毛穿刺取样术或羊膜腔穿刺术操作。全部3例胎儿的染色体核型均为46,XY,与超声下的外生殖器表型(均为女性表型)不符,咨询者选择中期妊娠引产术终止妊娠。引产的胎儿外生殖器均为女型,支持CAIS胎儿诊断。结论对于有AIS家族史或先证者孕产史的女性,应进行孕前遗传咨询和孕期产前诊断,以达到优生优育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激素迟钝综合征 遗传咨询 产前诊断
原文传递
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的MRI表现 被引量:3
6
作者 徐生芳 钱吉芳 +4 位作者 张金龙 岳松虹 杨磊 朱大林 杨来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60-463,共4页
目的探讨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的 MRI 表现及临床特征。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腹腔镜手术和临床综合诊断的 10 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患者的 MRI 特征和临床资料。结果 10 例患者均经腹腔镜手术和染色体核型检查,并结合临床最终诊断为雄... 目的探讨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的 MRI 表现及临床特征。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腹腔镜手术和临床综合诊断的 10 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患者的 MRI 特征和临床资料。结果 10 例患者均经腹腔镜手术和染色体核型检查,并结合临床最终诊断为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且均为完全型。10 例均为社会女性表现,染色体核型均为 46,XY。MRI 表现为双侧腹股沟区椭圆形、条索状、结节状异常信号影,边界清,T1WI 呈等信号,T2WI 及 T2WI 压脂序列呈稍低及稍高信号,DWI 序列扩散受限。患者乳房发育正常,无月经来潮,术中均未见子宫及附件。性腺位于盆腔、腹股沟区。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下睾丸切除术,其中 2 例同时行腹股沟疝修补术。术后性腺病理结果为睾丸组织。结论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的临床诊断需结合症状、体征、性激素水平、影像学资料及染色体核型等综合考虑。MRI 可以更好地显示性腺及内生殖器的位置及发育情况,帮助临床评估疾病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激素迟钝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完全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家系致病基因突变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秦莹莹 高选 +4 位作者 游力 李媛 颜军昊 赵跃然 陈子江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28-830,共3页
目的探讨完全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CAIS)家系的致病基因突变。方法采用PCR及直接测序的方法,对1个CAIS家系中的雄激素受体基因外显子1~8分别进行测序研究。结果雄激素受体基因第6外显子发生G2683A错义突变,导致773位点的精氨酸被... 目的探讨完全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CAIS)家系的致病基因突变。方法采用PCR及直接测序的方法,对1个CAIS家系中的雄激素受体基因外显子1~8分别进行测序研究。结果雄激素受体基因第6外显子发生G2683A错义突变,导致773位点的精氨酸被组氨酸取代Arg773His。结论雄激素受体基因Arg773His位点突变是该CMS家系的发病原因;对CAIS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可为遗传咨询、产前或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激素迟钝综合征 系谱 受体 雄激素 突变
原文传递
完全性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合并膀胱瘘1例报道及文献回顾 被引量:2
8
作者 花克涵 杨磊 +3 位作者 张晓威 白文俊 李清 徐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24-729,共6页
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androgen insensitivity syndrome,AIS)是一种罕见遗传病。由于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基因的突变导致其对雄激素产生抵抗及不应答,男性生殖系统出现不同程度异常发育并呈现出女性表型。手术切除隐睾及不... 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androgen insensitivity syndrome,AIS)是一种罕见遗传病。由于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基因的突变导致其对雄激素产生抵抗及不应答,男性生殖系统出现不同程度异常发育并呈现出女性表型。手术切除隐睾及不同类型成形术可纠正畸形,激素替代治疗也是术后康复的关键。本文报告1例43岁患者,社会性别为女性,初因反复腹水及间断腹痛原因待查收入消化内科。体格检查、超声、核型分析、激素水平等检验检查符合完全性AIS。转入泌尿外科行隐睾切除术,术中发现膀胱顶壁紧邻脐中韧带与膀胱交界处有一瘘道,遂明确腹水原因,予切除并送病理。病理结果提示睾丸组织Sertoli细胞腺瘤及Leydig细胞巢状增生,膀胱瘘口周围组织非典型增生。出院后予雌激素替代治疗。睾丸切除术后雄激素合成障碍导致促性腺激素、雌孕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后续雌激素替代治疗联合心理辅导可稳定激素水平并提高生活质量。患者有可疑家族史,系谱图分析为X连锁隐性遗传,但尚不能明确。对于膀胱顶壁瘘的成因本文提出3种假说:直接手术损伤、癌症局部复发以及脐尿管异常发育,但脐尿管发育异常与本病是否存在相关性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 睾酮 睾丸切除术 膀胱瘘 脐尿管
下载PDF
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临床诊断及治疗:附七例病例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任健 郑萍 +2 位作者 卢丹 魏薇 郝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5期4378-4381,共4页
目的分析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AIS)的诊断及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1997—2012年收治的7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疾病的诊断及治疗进行总结。结果 7例患者外观均呈不同程度女性型,染色体核型为46,XY,5例患... 目的分析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AIS)的诊断及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1997—2012年收治的7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疾病的诊断及治疗进行总结。结果 7例患者外观均呈不同程度女性型,染色体核型为46,XY,5例患者睾酮水平高于正常男性。7例均行手术切除睾丸,5例合并睾丸肿瘤,术后均口服雌激素替代治疗,无性别认知障碍。结论原发闭经患者睾酮为男性水平、染色体核型为46,XY时应考虑为AIS,青春期前的患者应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试验了解性腺功能。根据AIS分类选择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肿瘤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激素迟钝综合征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腹腔镜腹膜阴道成形术治疗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娟娟 廖莳 +3 位作者 杜敏 秦成路 李宝艳 罗光楠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43-347,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腹膜阴道成形术治疗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2006年5月至2011年3月,在深圳市第五人民医院对5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患者行腹腔镜腹膜阴道成形术,并对其手术情况及手术效果进行分析。结果5例腹膜阴... 目的探讨腹腔镜腹膜阴道成形术治疗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2006年5月至2011年3月,在深圳市第五人民医院对5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患者行腹腔镜腹膜阴道成形术,并对其手术情况及手术效果进行分析。结果5例腹膜阴道成形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无中转开腹病例,1例改行腹腔镜下回肠代阴道成形术,4例术中同时行隐睾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60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0ml,无直肠膀胱尿道损伤。术后21~28d阴道长度8—10cm,平均9cm,宽度可容2~3指;术后6个月人工阴道黏膜光滑、红润,柔软度及弹性符合解剖结构及生理要求,其中2例有满意性生活。结论腹腔镜腹膜阴道成形术可用于社会性别为女性的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的治疗,可同时切除双侧隐睾,术后须心理指导及长期服用雌激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激素迟钝综合征 假两性畸形 阴道成形术 腹腔镜 腹膜
原文传递
不完全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3例及文献复习
11
作者 刘强 宣婉丽 +1 位作者 周明书 秦海霞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23年第11期1667-1673,共7页
目的探讨不完全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PAIS)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未来的性别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北京亚运村美中宜和妇儿医院2013-2015年收治的PAIS患者3例的临床资料,分... 目的探讨不完全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PAIS)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未来的性别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北京亚运村美中宜和妇儿医院2013-2015年收治的PAIS患者3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体征、专科检查、手术探查及治疗;同时检索国内数据库,收集12例不完全型PAIS的报道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共15例PAIS患者,临床表现为原发性闭经(15/15)。特殊的临床表现:社会性别男性或男性外观(5/15),阴茎发育不良或阴蒂肥大(14/15),尿道发育异常(5/15),乳腺发育(4/15)。11例按社会性别女性处理(包括手术及激素替代治疗)。特殊的PAIS患者3例,其在病因学、遗传学、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及诊治等方面均具有特殊性,最终均按女性性别处理。结论PAIS是性发育异常疾病(DSD)的少见类型,其染色体核型为46,XY,是一种先天X-连锁隐性疾病。因此,更进一步了解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AIS)的发病机制,有助于其准确诊断、个体化治疗和有组织地随访,避免性别焦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激素迟钝综合征 泌尿生殖系统畸形 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女性男性化 腹腔镜检查
原文传递
一个完全性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维吾尔族家系雄激素受体基因突变分析
12
作者 陈园 郭艳英 +4 位作者 吴岚 宋向欣 张洁 罗蕴之 王新玲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1222-1225,共4页
目的分析一个完全性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维吾尔族家系雄激素受体(AR)基因的突变及其临床特点,探讨该病的发病机制。方法针对该家系内2例临床拟诊为完全性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的男性假两性畸形患者,利用PCR扩增及DNA测序对AR基因的全... 目的分析一个完全性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维吾尔族家系雄激素受体(AR)基因的突变及其临床特点,探讨该病的发病机制。方法针对该家系内2例临床拟诊为完全性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的男性假两性畸形患者,利用PCR扩增及DNA测序对AR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及其剪切位点序列进行突变检测,并在家系及正常人群中验证所发现的突变。结果该家系2例患者临床表现均符合完全性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先证者及其妹(社会性别女,染色体性别男)共2例均为AR基因c.2157G〉A,p.W719X的无义突变,其母亲为该突变AR基因的携带者。该突变导致AR基因第4外显子2157位碱基G突变为A,719位TGG密码子突变为TGA(终止密码子)。该无义突变使AR蛋白截短202个氨基酸。正常人群中未发现该无义突变。结论AR基因W719X无义突变是该完全性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家系的致病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激素迟钝综合征 受体 雄激素 DNA突变分析 维吾尔族
原文传递
AR基因突变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相关因素在性别分配中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吴德华 田红娟 +6 位作者 唐达星 傅君芬 董关萍 吴鼎文 袁金娜 杨荣旺 孙莉颖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387-394,共8页
目的分析与青春期后AR基因突变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结局及外生殖器发育相关因素在性别分配中的作用,探讨AR基因突变雄激素不敏感综合症的最佳性别分配方案。方法以2015年11月至2018年10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21... 目的分析与青春期后AR基因突变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结局及外生殖器发育相关因素在性别分配中的作用,探讨AR基因突变雄激素不敏感综合症的最佳性别分配方案。方法以2015年11月至2018年10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21例出现AR基因突变的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androgen insensitivity syndrome,AIS)患儿为研究对象,年龄3个月至13岁5个月,中位数为49.7个月。初诊性别女14例,男7例。外生殖器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雄性化不全,其中8例表型为完全女性化、10例为外生殖器模糊、3例为小阴茎。在分子诊断结果的基础上,将外生殖器雄性化评分(external masculinisation score,EMS)、性心理评估结果、外生殖器对雄激素刺激反应情况作为青春期后临床结局和外生殖器发育程度的预测因素,结合社会文化因素、性腺发育特点、患儿及其父母主观层面认知等因素,由本院多学科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作出性别分配。结果8例(38.1%)诊断为完全性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complete androgen insensitivity syndrome,CAIS)患儿的Prader评分均为0分,EMS评分为1~2分,性心理量表评估结果均表现为女性优势,雄激素治疗外生殖器无明显反应,性别分配均为女性。10例(42.9%)Prader评分为1~3分的部分性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partial androgen insensitivity syndrome,PAIS)患儿EMS评分为2~9分,性心理量表评估结果除1例表现为女性优势外,其余均表现为男性优势,雄激素治疗后阴茎增长明显,性别分配均为男性。3例(14%)小阴茎患儿性心理量表评估结果均表现为男性优势,雄激素治疗后阴茎明显增长,性别分配均为男性。男性性别分配者的Prader评分和EMS评分高于女性性别分配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雄激素治疗有效性、性心理评估结果与性别分配结果间均具有良好的关联性(P<0.05)。结论分析AR基因突变情况、EMS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激素迟钝综合征/诊断 雄激素迟钝综合征/治疗 预测/方法 预后
下载PDF
雄激素受体基因剪接受点突变G^(3346)→T引起一例完全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蔚 李修琪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 探讨完全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 (complete androgen insensitivity syndrome,c AIS)发病的分子机理 ,并研究雄激素受体 (androgen receptor,AR)结构、功能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 用银染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polym... 目的 探讨完全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 (complete androgen insensitivity syndrome,c AIS)发病的分子机理 ,并研究雄激素受体 (androgen receptor,AR)结构、功能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 用银染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PCR- SSCP)及 PCR产物直接测序的方法 ,对 1例完全型 AIS患者 AR基因外显子 B~H分别进行了研究。结果 外显子 F片段在 SSCP分析时有泳动变位 ,经测序 ,突变发生在内含子 5与外显子 F交界处 G33 46→T。结论 为首例发现的 AR基因剪接受点突变 ,GU- AG的高度保守对于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 雄激素受体 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 剪接受点
原文传递
Phenotypic and molecular characteristics of androgen insensitivity syndrome patients 被引量:7
15
作者 Shi-Min Yuan Ya-Nan Zhang +6 位作者 Juan Du Wen Li Chao-Feng Tu Lan-Lan Meng Ge Lin Guang-Xiu Lu Yue-Qiu Tan 《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5期473-478,共6页
Androgen insensitivity syndrome (AIS), an X-linked recessive genetic disorder of sex development, is caused by mutations in the androgen receptor (AR) gene, and is characterized by partial or complete inability of... Androgen insensitivity syndrome (AIS), an X-linked recessive genetic disorder of sex development, is caused by mutations in the androgen receptor (AR) gene, and is characterized by partial or complete inability of specific tissues to respond to androgens in individuals with the 46,XY karyotype.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AR gene mutations and to characterize genotype-phenotype correlations. Ten patients from unrelated families, aged 2-31 years, were recruited in the study. Based on karyotype, altered hormone profile,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nine patients were preliminarily diagnosed with complete AIS and one with partial AIS. Genetic analysis of AR gene revealed the existence of 10 different mutations, of which five were novel (c.2112 C〉G[p.STO4R], c.2290T〉A[p.Y764N], c.2626C〉T[p.Q876X], c.933dupC[p.K313Qfs*28], and c.1067delC[p.A356Efs*123]); the other five were previously reported (c.1789G〉A[p.A597T], c.2566C〉T[p.R856C], c.2668G〉A[p.V890M], c.2679C〉T[p.P893L], and c.1605C〉G[p.Y535X]). Regarding the distribution of these mutations, 60.0% were clustered in the ligand-binding domain of AR gene. Exons 1 and 8 of AR gene each accounted for 30.0% (3/10) of all mutations. Most of the truncation mutations were in exon 1 and missense mutations were mainly located in exons 4-8. Our study expands the spectrum of AR gene mutations and confirms the usefulness of AR gene sequencing to support a diagnosis of AIS and to enable prenatal or antenatal scree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drogen insensitivity syndrome androgen receptor disorder of sex development MUTATION
原文传递
Novel mutation in the ligand-binding domain of the androgen receptor gene (1790p) associated with complete androgen insensitivity syndrome 被引量:5
16
作者 Florina Raicu Rossella Giuliani +5 位作者 Valentina Gatta Chiara Palka Paolo Guanciali Franchi Pierluigi Lelli-Chiesa Stefano Tumini Liborio Stuppia 《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4期687-691,共5页
Mutations in the X-linked androgen receptor (AR) gene cause androgen insensitivity syndrome (AIS), resulting in an impaired embryonic sex differentiation in 46,XY genetic men. Complete androgen insensitivity (CAI... Mutations in the X-linked androgen receptor (AR) gene cause androgen insensitivity syndrome (AIS), resulting in an impaired embryonic sex differentiation in 46,XY genetic men. Complete androgen insensitivity (CAIS) produces a female external phenotype, whereas cases with partial androgen insensitivity (PALS) have various ambiguities of the genitalia. Mild androgen insensitivity (MAIS) is characterized by undermasculinization and gynecomastia. Here we describe a 2-month-old 46,XY female patient, with all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AIS. Defects in testosterone (T) and dihydrotestosterone (DHT) synthesis were excluded. Sequencing of the AR gene showed the presence in exon 6 of a T to C transition in the second base of codon 790, nucleotide position 2369, causing a novel missense Leu790Pro mutation in the ligand-binding domain of the AR prote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a novel AR mutation in a girl with CAIS provides significant information due to the importance of missense mutations in the ligand-binding domain of the AR, which are able to induce functional abnormalities in the androgen binding capability, stabilization of active conformation, or interaction with coactiva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drogen receptor novel androgen receptor gene mutation complete androgen insensitivity syndrome
下载PDF
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的临床处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帅 唐达星 傅君芬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56-864,共9页
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androgen insensitivity syndrome,AIS)是目前最常见的性发育异常疾病之一,根据雄激素受体功能受损程度分为完全型、部分型及轻度。完全性AIS(complete androgen insensitivity syndrome,CAIS)呈正常女性化的外生殖... 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androgen insensitivity syndrome,AIS)是目前最常见的性发育异常疾病之一,根据雄激素受体功能受损程度分为完全型、部分型及轻度。完全性AIS(complete androgen insensitivity syndrome,CAIS)呈正常女性化的外生殖器表型,部分性AIS(partial androgen insensitivity syndrome,PAIS)则通常因出生时外生殖器模糊而就诊。青春期男性出现女性化乳房和不育时应考虑轻度AIS(mild androgen insensitivity syndrome,MAIS)。AIS的内分泌学特征为持续性雄激素抵抗,其临床管理的核心在于性别分配。经多学科小组评估后,CAIS分配为女性,大部分PAIS分配为男性,同时需要警惕成年后因性别焦虑而进行性别再分配。与此同时,性别分配后的外生殖器整形、远期激素替代、性腺切除的理想时机及生育潜能和遗传学建议都需要个性化的处理。本文就AIS的临床处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激素类 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 性别
原文传递
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家系遗传学分析与产前诊断 被引量:7
18
作者 贺静 章锦曼 +3 位作者 齐书武 苏洁 朱姝 朱宝生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22-625,共4页
目的探讨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AIS)患者的雄激素受体(AR)基因突变情况以及相应的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方法应用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技术、基因测序技术检测2013年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遗传诊断中心产前诊断的1例AIS患者及家系部分成员的AR... 目的探讨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AIS)患者的雄激素受体(AR)基因突变情况以及相应的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方法应用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技术、基因测序技术检测2013年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遗传诊断中心产前诊断的1例AIS患者及家系部分成员的AR基因,然后进行遗传学分析。结果核型分析显示先证者和胎儿的染色体核型为46,XY,先证者检出AR基因第4外显子2069-2071del ACG,母亲为AR基因缺失的携带者。该突变造成AR基因的691位氨基酸(天冬氨酸)的缺失,最后编码了918个氨基酸的截短AR蛋白。正常人群中未发现该突变。结论通过对家系成员的临床遗传学分析确定了1种AR基因病理性新突变,AR基因缺失691位氨基酸(天冬氨酸)的截短突变可引起完全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通过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可对该家系做出准确的产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 雄激素受体 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不同类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性腺肿瘤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蒋建发 薛薇 +3 位作者 邓燕 王艳芳 田秦杰 孙爱军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0-112,共3页
目的:探讨完全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CAIS)与不完全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IAIS)患者的性腺肿瘤发生情况及临床特征,以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知水平与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5年3月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收治的雄激素不... 目的:探讨完全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CAIS)与不完全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IAIS)患者的性腺肿瘤发生情况及临床特征,以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知水平与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5年3月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收治的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AIS)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性腺病理检查结果。结果:78例AIS患者中,CAIS 52例,IAIS 26例。共14例(17.9%,14/78)患者存在性腺肿瘤,年龄14~33岁,肿瘤类型包括:性腺母细胞瘤(2例)、支持细胞腺瘤(8例)、精原细胞瘤(1例)、无性细胞瘤(1例)和性索肿瘤(1例)、左侧性腺精原细胞瘤及右侧支持细胞腺瘤(1例)。发生肿瘤的性腺位于腹盆腔9例,腹股沟管5例。14例性腺肿瘤患者诊断为CAIS12例和IAIS 2例,其性腺肿瘤的发生率分别为23.1%和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IS患者性腺易发生肿瘤,非阴囊内部位的性腺易发生性腺肿瘤。CAIS的性腺肿瘤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 不完全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 性腺 肿瘤
下载PDF
雄激素受体基因新突变引起的完全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 被引量:6
20
作者 罗福薇 吴维青 +4 位作者 耿茜 李芳 陈武斌 甘万霞 谢建生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6-179,共4页
目的 对1例完全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complete androgen insensitivity syndrom,CAIS)的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基因进行分析,寻找致病突变.方法 提取外周血全基因组DNA,扩增位于X染色体上的AR基因所有8个外显子及邻近... 目的 对1例完全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complete androgen insensitivity syndrom,CAIS)的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基因进行分析,寻找致病突变.方法 提取外周血全基因组DNA,扩增位于X染色体上的AR基因所有8个外显子及邻近外显子与内含子之间的剪切位点DNA序列,对扩增片段直接进行DNA序列测定,与基因库中的序列进行比对.结果 该病例AR基因第1外显子的441位密码子发生无义突变(GAA→TAA),由编码谷氨酸(Glu)变为终止密码,导致雄激素受体蛋白翻译至441位时终止,产生没有功能的氨基酸多肽残段.结论 Glu441stop(GAA→TAA)是一种导致CAIS的AR基因新的突变方式,之前在世界范围内均未见报道,丰富了AR基因突变谱,增加对CAIS发病机制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 雄激素受体 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