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过敏性疾病的中医药治疗 被引量:28
1
作者 仝小林 刘文科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8-10,共3页
过敏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的反复发作性疾病,目前现代医学尚无根治之法。从中医学角度分析,此类疾病病变部位主要表现在黏膜,如鼻、咽、皮肤、胃肠黏膜等,故可从表病论治,且疗效佳。介绍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过敏性肠炎等常见过敏性疾... 过敏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的反复发作性疾病,目前现代医学尚无根治之法。从中医学角度分析,此类疾病病变部位主要表现在黏膜,如鼻、咽、皮肤、胃肠黏膜等,故可从表病论治,且疗效佳。介绍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过敏性肠炎等常见过敏性疾病的主要中医治法、处方、用药,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疾病 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咽炎 过敏性哮喘 过敏性皮炎 过敏性肠炎 中医药疗法
原文传递
贵州省毕节市1627例过敏性疾病患者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王娟 赵庆平 +2 位作者 林伟清 方杰 王宝仁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330-333,共4页
目的通过对毕节市过敏性疾病患者进行过敏原分析,筛查常见过敏原,从而得出毕节市过敏性疾病患者的过敏谱。方法应用苏州浩欧博公司的变应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试剂盒,采用体外血清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统计1 627例过敏性疾病患者的过敏原结... 目的通过对毕节市过敏性疾病患者进行过敏原分析,筛查常见过敏原,从而得出毕节市过敏性疾病患者的过敏谱。方法应用苏州浩欧博公司的变应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试剂盒,采用体外血清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统计1 627例过敏性疾病患者的过敏原结果和种类。结果在1 627例过敏性疾病患者中,sIgE阳性率前3位为:树组合(柏树/榆树/梧桐/柳树/杨树)52.67%,动物皮毛(猫毛皮屑/狗毛皮屑)44.13%,霉菌组合(点青霉/分枝孢霉/烟曲霉/交链孢霉/根霉/毛霉)30.55%。结论贵州省毕节市过敏性疾病患者过敏谱以吸入性过敏原:树组合(柏树/榆树/梧桐/柳树/杨树)、动物皮毛(猫毛皮屑/狗毛皮屑)、霉菌组合(点青霉/分枝孢霉/烟曲霉/交链孢霉/根霉/毛霉)为主,通过对过敏原筛查可以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并为患者饮食忌口、避免接触相关过敏原及脱敏治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疾病 过敏原 特异性IGE
下载PDF
过敏性疾病患儿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检测 被引量:8
3
作者 陈凤娇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14期106-108,共3页
目的分析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在儿童过敏性疾病中的应用意义。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1月到我院就诊的260例福州地区过敏性疾病儿童纳入研究对象,均进行血清学14种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水平检测,并明确过敏性疾病儿童食物... 目的分析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在儿童过敏性疾病中的应用意义。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1月到我院就诊的260例福州地区过敏性疾病儿童纳入研究对象,均进行血清学14种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水平检测,并明确过敏性疾病儿童食物不耐受情况。结果 260例过敏性疾病患儿中,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检查阳性203例(78.08%),且在14种食物中以牛奶检测阳性率最高,占55.67%,其次为鸡蛋(41.87%)和大豆(24.63%)。此外,男患儿存在2种或以上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阳性率较女性患儿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发生与食物不耐受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儿童过敏性疾病中进行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可为临床诊断和预防食物过敏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不耐受 过敏性疾病 儿童 特异性IGG抗体 检测 福州地区
下载PDF
过敏性疾病吸入组变应原检测及脱敏治疗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范团起 李卫红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第11期20-21,49,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过敏性疾病的病因及脱敏治疗效果。方法对426例患者进行吸入物变应原皮试并对218例阳性者进行脱敏治疗。结果阳性率高的疾病依次为过敏性鼻炎、荨麻疹、哮喘、卡他性结膜炎、过敏性紫癜及湿疹;阳性率高的变应原依次为尘螨... 目的探讨慢性过敏性疾病的病因及脱敏治疗效果。方法对426例患者进行吸入物变应原皮试并对218例阳性者进行脱敏治疗。结果阳性率高的疾病依次为过敏性鼻炎、荨麻疹、哮喘、卡他性结膜炎、过敏性紫癜及湿疹;阳性率高的变应原依次为尘螨、室内尘土、花粉、昆虫、霉菌等;脱敏治疗有效率为82.1%。结论特异性脱敏治疗对慢性过敏性疾病具有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疾病 皮内试验 脱敏治疗
下载PDF
特异性Ⅰ型变态反应抑制剂吡嘧司特钾 被引量:7
5
作者 苏梅 蒋敏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2099-2101,共3页
吡嘧司特钾是一种特异性Ⅰ型变态反应抑制剂,临床前研究表明其能稳定肥大细胞膜,抑制细胞外Ca2+内流和细胞内Ca2+的释放,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升高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抗原-抗体反应引起组胺、白三烯类物质、... 吡嘧司特钾是一种特异性Ⅰ型变态反应抑制剂,临床前研究表明其能稳定肥大细胞膜,抑制细胞外Ca2+内流和细胞内Ca2+的释放,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升高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抗原-抗体反应引起组胺、白三烯类物质、前列腺素D3、血栓素B2等的释放。临床研究显示吡嘧司特钾是变异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和特异性皮炎的防治药物,不良反应较轻。文中对该药的理化性质、作用机制、临床前研究、药动学和药效学、临床研究及药物不良反应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嘧司特钾 变态反应抑制剂 过敏性疾病
原文传递
IgE抗体与过敏性疾病的关系及其检测 被引量:3
6
作者 赵俊芳 王学谦 《医学综述》 2007年第18期1432-1434,共3页
IgE抗体由浆细胞生成,是正常人血清中浓度最低的免疫球蛋白,其合成与遗传因素、抗原性质和辅助性T细胞、细胞因子等密切相关。过敏性疾病是指机体通过吸入、食入、注入或接触某种抗原物质或半抗原物质后引起各种各样的功能障碍或组织损... IgE抗体由浆细胞生成,是正常人血清中浓度最低的免疫球蛋白,其合成与遗传因素、抗原性质和辅助性T细胞、细胞因子等密切相关。过敏性疾病是指机体通过吸入、食入、注入或接触某种抗原物质或半抗原物质后引起各种各样的功能障碍或组织损伤的一类疾病。由IgE抗体所介导的Ⅰ型过敏反应,影响了全世界25%以上的人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的发展,对IgE的产生、功能、与过敏性疾病的关系有了深刻的认识,IgE抗体的检测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E 过敏性疾病 检测
下载PDF
过敏性疾病关键启动因子在人角质形成细胞中表达的适宜刺激方法探索 被引量:4
7
作者 刘海亮 包凯帆 +6 位作者 江小燕 魏筱 于曦 陶羽 王晓钰 王燕 洪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76-581,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刺激条件对人角质形成细胞Ha Ca T细胞中TSLP、IL-33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过敏性疾病中关键启动因子TSLP、IL-33体外表达细胞模型的最佳刺激方法。方法应用角质形成细胞无血清培养液(K-SFM)体外培养Ha Ca T细胞,给予不同刺激... 目的研究不同刺激条件对人角质形成细胞Ha Ca T细胞中TSLP、IL-33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过敏性疾病中关键启动因子TSLP、IL-33体外表达细胞模型的最佳刺激方法。方法应用角质形成细胞无血清培养液(K-SFM)体外培养Ha Ca T细胞,给予不同刺激剂,筛选出明显促进Ha Ca T细胞中TSLP和IL-33表达的刺激剂。进而考察单独与联合刺激剂时的量效关系,最后对选出的刺激剂进行时效关系考察。TSLP和IL-33表达水平采用ELISA和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 (1)Poly(I:C)与TNF-α两种刺激剂单独使用时均能明显刺激Ha Ca T细胞分泌TSLP和IL-33,其余刺激剂在本实验浓度范围内未见明显差异。(2)Poly(I:C)100 mg·L-1与TNF-α20μg·L-1联合刺激对Ha Ca T细胞表达TSLP和IL-33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3)对Poly(I:C)100 mg·L-1与TNF-α20μg·L-1联合刺激Ha Ca T细胞的时效关系考察发现,刺激12 h Ha Ca T细胞中TSLP和IL-33的表达水平最高。结论不同刺激剂和刺激时间对体外刺激Ha Ca T细胞表达细胞因子TSLP和IL-33的效应不同,其中以Poly(I:C)100 mg·L-1与TNF-α20μg·L-1联合刺激Ha Ca T细胞12 h后,TSLP和IL-33的表达水平升高最为明显。该结果为过敏性疾病的病理机制及药物作用研究提供了合适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CAT细胞 过敏性疾病 Poly(I:C) TNFΑ TSLP IL33
下载PDF
桂枝汤类方在儿科中的应用举隅 被引量:1
8
作者 任琳 王明月 +1 位作者 施会山 赵雪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22期71-74,共4页
桂枝汤及其类方在儿科中应用广泛,具有药味较少、疗效较好的优点。此文意在探究桂枝汤类方在儿科中的具体应用。作者通过翻阅大量书籍与文献,搜集并整理桂枝汤类方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包括病案及相关研究,总结桂枝汤类方在小儿呼吸系统... 桂枝汤及其类方在儿科中应用广泛,具有药味较少、疗效较好的优点。此文意在探究桂枝汤类方在儿科中的具体应用。作者通过翻阅大量书籍与文献,搜集并整理桂枝汤类方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包括病案及相关研究,总结桂枝汤类方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生长发育、内科杂病等疾病中的运用,做一较为全面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汤类方 儿科 反复外感 长期发热 过敏性疾病 综述
下载PDF
过敏性疾病特异性IgE联合筛查型蛋白芯片的研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国军 吕虹 +3 位作者 周亚莉 方芳 王雅杰 康熙雄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08年第5期296-298,共3页
为了优化S-IgE联合筛查型蛋白芯片制作条件,采用晶芯-48点样仪在膜性载体上制备具有五种浓度梯度的阳性对照,屋尘、粉尘螨、豚草花粉、蒿属花粉、多价霉菌、猫狗毛、夏秋花粉、海蟹、牛奶、鸡蛋共十种过敏原的5×6蛋白芯片。结果表... 为了优化S-IgE联合筛查型蛋白芯片制作条件,采用晶芯-48点样仪在膜性载体上制备具有五种浓度梯度的阳性对照,屋尘、粉尘螨、豚草花粉、蒿属花粉、多价霉菌、猫狗毛、夏秋花粉、海蟹、牛奶、鸡蛋共十种过敏原的5×6蛋白芯片。结果表明最佳实验条件:以PVDF膜为载体,点样后4℃冰箱48 h固定,2%-3%BSA室温封闭2 h,TBST洗3遍。加血清,室温孵育40min,TBST洗3遍,抗人IgE浓度为144 ng/mL。过敏性疾病S-IgE联合筛查型蛋白芯片操作简便,成本低,血清用量少,可同时筛查多项指标,相互无干扰,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过敏性疾病体外筛查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疾病 S-IgE 筛查 蛋白芯片
下载PDF
脐血特异性IgE及炎性因子对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祝润芝 冯清祥 李建建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1053-1056,共4页
目的探讨脐血特异性IgE及炎性因子对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成功分娩的286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新生儿均采集其脐血标本并进行特异性IgE、白介素-4(IL-4)和白介素-18(IL-18)的检测,所有... 目的探讨脐血特异性IgE及炎性因子对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成功分娩的286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新生儿均采集其脐血标本并进行特异性IgE、白介素-4(IL-4)和白介素-18(IL-18)的检测,所有新生儿均进行2年的随访,根据随访结果记录所有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情况,并比较不同婴幼儿间特异性IgE、IL-4和IL-18等相关临床资料的差异,分析脐血特异性IgE及炎性因子与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相关性。结果 (1)本研究286例新生儿中出现婴幼儿过敏性疾病72例,发病率为25.17%;(2)过敏性疾病婴幼儿其家族过敏性疾病或疾病史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正常婴幼儿(P<0.05);(3)过敏性疾病婴幼儿其特异性IgE、IL-4和IL-18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婴幼儿(P<0.05);(4)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发现,特异性IgE与IL-4和IL-18之间以及IL-4和IL-18之间均呈正相关(P<0.05);(5)特异性IgE联合IL-4和IL-18诊断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64%和88.72%,与上述指标单独检测诊断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6)经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家族中有过敏性疾病或疾病史、特异性IgE、IL-4和IL-18水平升高均为导致婴幼儿过敏性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脐血特异性IgE联合IL-4和IL-18共同诊断婴幼儿过敏性疾病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且脐血特异性IgE、IL-4和IL-18水平升高均为导致婴幼儿过敏性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故可将脐血特异性IgE联合IL-4和IL-18的共同检测作为预测和诊断婴幼儿过敏性疾病发生的首选检测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异性IGE 炎性因子 婴幼儿 过敏性疾病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东北地区10年螨变应原诱发的过敏性疾病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柴若楠 谢华 +1 位作者 林小平 宋薇薇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1407-1410,共4页
目的了解东北地区十年螨变应原诱发的过敏性疾病病种及特征,为东北地区过敏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我科信息系统数据库,统计自2001年1月—2010年12月共10年的过敏性疾病人数,并结合数据库中皮肤点刺试验(SPT)结果,对尘螨... 目的了解东北地区十年螨变应原诱发的过敏性疾病病种及特征,为东北地区过敏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我科信息系统数据库,统计自2001年1月—2010年12月共10年的过敏性疾病人数,并结合数据库中皮肤点刺试验(SPT)结果,对尘螨变应原诱发的过敏性疾病的病种、性别、年龄、职业、环境等进行统计及分析研究。结果 10年中来我科就诊的总人数为156 800人次,就诊病种主要为哮喘、鼻炎、荨麻疹、皮炎、湿疹、结膜炎、过敏性结肠炎等。由尘螨变应原引起的过敏性疾病最多的是过敏性哮喘,其次是变应性鼻炎、荨麻疹、皮炎。结论东北地区尘螨孳生多见,易引起过敏,且患者四季均可发病。加强居室环境尘螨类控制,是减轻尘螨病症状和减少过敏发作的重要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螨 过敏性疾病 变态反应门诊
下载PDF
儿童输血相关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病例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甘珊 王佳 +2 位作者 段灵 李正峰 胡红兵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0年第12期1264-1267,共4页
目的总结输血致过敏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医师及输血科人员的认识,加强输血风险管理,提高输血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4例输血致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本组4例均为血液病伴感染性疾病,有多次输血史,在输血过程中... 目的总结输血致过敏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医师及输血科人员的认识,加强输血风险管理,提高输血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4例输血致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本组4例均为血液病伴感染性疾病,有多次输血史,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结束后出现以皮疹为首发症状,继而出现休克症状,由于发现、处理及时,经积极抗休克、抗过敏治疗后,转危为安,未遗留后遗症。结论过敏反应是输血常见的不良反应,但过敏性休克少见,一旦发生会危及生命。儿童输血过程中轻度过敏症状未能缓解时,注意防治过敏性休克,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输血 过敏性休克 感染性疾病 输血史
下载PDF
探讨孕期膳食脂肪酸与婴儿IgE介导的过敏性疾病的关系
13
作者 陈文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CAS 2018年第2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孕期膳食脂肪酸的日均摄入量对婴儿Ig E介导的过敏性疾病状况的影响,为更合理的孕期膳食脂肪酸摄入提高参考价值。方法:运用即时性图像法对孕中晚期妇女膳食情况进行调查统计,采集新生儿的体质量、身长、头围并计算BMI,分析孕... 目的:探讨孕期膳食脂肪酸的日均摄入量对婴儿Ig E介导的过敏性疾病状况的影响,为更合理的孕期膳食脂肪酸摄入提高参考价值。方法:运用即时性图像法对孕中晚期妇女膳食情况进行调查统计,采集新生儿的体质量、身长、头围并计算BMI,分析孕中晚期膳食脂肪酸的日均摄入量和新生儿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孕中晚期各种膳食脂肪酸的日均摄入量中,n-3 PUFA、n-6 PUFA、DHA与婴儿Ig E介导的过敏性疾病状况呈负相关(P<0.05)。结论:孕中晚期膳食脂肪酸的摄入可改善婴儿Ig E介导的过敏性疾病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期膳食 脂肪酸 婴儿 过敏性疾病
原文传递
重庆地区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检测及试剂盒性能分析
14
作者 陈忠余 向治平 +1 位作者 李新 王凌云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129-131,共3页
目的了解在研试剂盒对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的检测性能并筛查重庆地区常见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方法以Biomerica有限公司生产的食物不耐受检测试剂盒作为标准对照,采用ELISA方法及双盲平行对照临床试验设计,分别应用在研试剂盒和... 目的了解在研试剂盒对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的检测性能并筛查重庆地区常见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方法以Biomerica有限公司生产的食物不耐受检测试剂盒作为标准对照,采用ELISA方法及双盲平行对照临床试验设计,分别应用在研试剂盒和标准对照试剂盒对280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和70例健康对照者常见食物过敏原的特异性Ig6进行平行检测,并将两种检测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重庆地区,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患者中不耐受食物主要是鸡蛋,其次是虾;280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检测中,标准对照试剂盒阳性率为92.50%(259/280),在研试剂盒阳性率为93.57%(262/28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714,P〉0.05)。在研试剂盒10个检测项目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在92.0%~96.9%,98.2%~99.7%之间,准确度达到97.7%~99.4%;10个检测项目的Kappa值均大于0.75,说明两种检测试剂盒检测性能一致性良好。结论重庆地区与其他地区的食物不耐受情况不完全一致,应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寻找适合本地区的过敏原筛查范围及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在研试剂盒和标准对照试剂盒检测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一致性良好,该在研试刺盒适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态反应 过敏性疾病 特异性IgG食物不耐受
下载PDF
特异性免疫治疗在过敏性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5
作者 赵仕勇 沈方方(综述) 陈同辛(审校)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11年第4期380-383,共4页
特异性免疫治疗是目前惟一一种针对过敏性疾病的对因、对症治疗方法,包括特异性皮下免疫治疗及特异性舌下免疫治疗。研究证实特异性舌下免疫治疗在过敏性疾病中疗效肯定,其通过产生特异性抗体,调节变应原特异性T细胞的反应类型而发... 特异性免疫治疗是目前惟一一种针对过敏性疾病的对因、对症治疗方法,包括特异性皮下免疫治疗及特异性舌下免疫治疗。研究证实特异性舌下免疫治疗在过敏性疾病中疗效肯定,其通过产生特异性抗体,调节变应原特异性T细胞的反应类型而发挥抗过敏作用,而且不良反应相对较轻,近年来应用较为普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异性免疫治疗 过敏性疾病 哮喘
原文传递
龙岩地区过敏性疾病患者皮肤点刺试验505例检测结果分析
16
作者 卢筱蓉 谢小英 陈小汝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0期17-19,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龙岩地区过敏性疾病的过敏原分布情况,为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23种标准化过敏原对龙岩地区505例拟诊为过敏性疾病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SPT),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和疾病患者在过敏原阳性率分布上的差异。结... 目的通过分析龙岩地区过敏性疾病的过敏原分布情况,为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23种标准化过敏原对龙岩地区505例拟诊为过敏性疾病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SPT),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和疾病患者在过敏原阳性率分布上的差异。结果 SPT阳性率前六位的过敏原分别为屋尘螨(47.5%)、粉尘螨(44.6%)、蟑螂(34.7%)、鸡蛋清(25.3%)、鸡蛋(23.0%)、小虾(20.8%)。0~3岁组与4~7岁组、0~3岁组与8~14岁组、0~3岁组与14岁以上组患者中SPT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之间SPT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屋尘螨、粉尘螨、蟑螂、鸡蛋清、鸡蛋、小虾是龙岩地区过敏性疾病的主要过敏原,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SPT阳性率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疾病 过敏原 皮肤点刺试验
下载PDF
1230例药物致过敏性休克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被引量:29
17
作者 徐元杰 张晶 +3 位作者 郭代红 赵鹏芝 赵英歌 贾王平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20年第2期99-103,共5页
目的:探讨药物致过敏性休克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和特点,为临床防范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军队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9–2019年过敏性休克不良反应报告1230例,对患者性别、年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关... 目的:探讨药物致过敏性休克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和特点,为临床防范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军队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9–2019年过敏性休克不良反应报告1230例,对患者性别、年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关联性评价及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感染药物、血液系统药、诊断用药、中药制剂、抗肿瘤药相关过敏性休克依次占比28.54%、14.63%、10.98%、9.76%、8.70%;静脉用药导致过敏性休克发生率最高,占90.57%;70.90%的过敏性休克发生在用药中或用药后的30 min内。结论:临床用药前应细询过敏史,严格用药指征,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警惕抗感染药物、造影剂、中药制剂所致的过敏性休克;用药期间及后仔细观察,做好及时抢救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休克 药品不良反应 回顾性分析 药源性疾病
下载PDF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伟威 崔世超 《中国民康医学》 2022年第17期60-62,共3页
目的:观察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80例过敏性结膜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普拉洛芬滴眼液治... 目的:观察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80例过敏性结膜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血清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E(IgE)和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泪膜破裂时间(BUT)、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分和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症状评分为(8.93±2.84)分,低于对照组的(11.54±3.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gA、IgE、Ig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UT均长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两组OSDI和FL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可降低其症状评分、OSDI评分、FL评分以及IgA、IgE、IgG水平,延长BUT,效果优于单纯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结膜炎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 普拉洛芬滴眼液 免疫球蛋白 泪膜破裂时间 眼表疾病指数 角膜荧光素染色
下载PDF
脐血lgE水平、PPD皮试反应与小儿过敏性疾病 被引量:4
19
作者 郭桂梅 郭履赒 +1 位作者 王晓川 何婉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7-169,共3页
为了观察脐血IgE含量、不同年龄小儿PPD皮试反应与小儿常见过敏性疾病的关系 ,探讨Th1、Th2应答失常与过敏性疾病的关联 ,进一步了解过敏性疾病的免疫发病机理 ,采用ELISA法检测204例脐血血清IgE水平 ,随访2岁龄幼儿湿疹、过敏性鼻炎、... 为了观察脐血IgE含量、不同年龄小儿PPD皮试反应与小儿常见过敏性疾病的关系 ,探讨Th1、Th2应答失常与过敏性疾病的关联 ,进一步了解过敏性疾病的免疫发病机理 ,采用ELISA法检测204例脐血血清IgE水平 ,随访2岁龄幼儿湿疹、过敏性鼻炎、哮喘性支气管炎的发生情况 ,同时调查2岁龄幼儿和7岁龄小学生PPD皮试反应与常见过敏性疾病发生情况。结果表明 :①脐血IgE增高小儿有过敏性鼻炎、哮喘性支气管炎高发倾向。②2岁龄幼儿过敏性鼻炎、哮喘性支气管炎总的人次以PPD( -)组为多 ;有家族过敏史、反复呼吸道感染的PPD( -)年长儿患过敏性疾病机率高于PPD(+)者。提示 :脐血I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疾病 脐血IGE PPD皮试反应 T淋巴细胞亚群 儿童
下载PDF
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Hp感染消化道出血和脏器损害症状分布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坤卫 李敏 吴奇发 《河北医学》 CAS 2023年第11期1876-1882,共7页
目的:分析腹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幽门螺杆菌(Hp)感染、消化道出血和脏器损害症状分布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7月至2021年7月入院治疗的145例腹型HS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消化道是否出血分为消化道出血组(68例)和... 目的:分析腹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幽门螺杆菌(Hp)感染、消化道出血和脏器损害症状分布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7月至2021年7月入院治疗的145例腹型HS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消化道是否出血分为消化道出血组(68例)和非消化道出血组(77例)。比较两组患儿肠道菌群、炎症因子、辅助检查指标、免疫功能、脏器损害损伤、关节症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腹型HSP是否是发生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儿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血红蛋白(Hb)、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血小板(PLT)计数、PLT体积、红细胞沉降率、D二聚体异常、胸腹部B超阳性、胸腹片阳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心脏病变比例比较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道出血组患儿乳酸杆菌、淋巴细胞的百分比(L%)、免疫球蛋白A(IgA)、IgG、IgM、CD3^(+)、CD4^(+)低于非消化道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道出血组患儿大肠杆菌、血清白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白细胞(WBC)计数、CD8^(+)、肾脏病变、多脏器受累、关节症状比例较非消化道出血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F-α、IgA、IgM、肾脏病变是腹型HSP患儿发生消化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腹型HSP消化道出血患儿较非消化道出血患儿肠道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增加,免疫功能降低,炎症反应程度更高,肾脏病变比例更高,TNF-α、IgA、IgM、肾脏病变是腹型HSP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型过敏性紫癜 幽门螺杆菌 消化道出血 肾脏病变 免疫功能 炎症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