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5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废水发酵法生物制氢中试研究 被引量:66
1
作者 李建政 任南琪 +1 位作者 林明 王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52-256,共5页
利用厌氧细菌的产酸发酵作用进行生物制氢的生物制氢技术 ,在世界范围内受到普遍重视。然而 ,多数研究都集中在纯菌种的产氢机理上 ,而对混合菌种的研究较少。该文在小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利用驯化的厌氧活性污泥进行了中试规模的生物... 利用厌氧细菌的产酸发酵作用进行生物制氢的生物制氢技术 ,在世界范围内受到普遍重视。然而 ,多数研究都集中在纯菌种的产氢机理上 ,而对混合菌种的研究较少。该文在小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利用驯化的厌氧活性污泥进行了中试规模的生物制氢试验研究 ,获得了 30mol/kgVSS .d的持续产氢能力。试验结果表明 ,将运行参数控制在温度 35℃、pH4 0~ 4 5、HRT4~ 6h、ORP - 10 0~ - 12 5mV、进水碱度 30 0~ 5 0 0mg/L (以CaCO3 计 )、容积负荷 35~ 5 5kgCOD/m3 ·d等范围时 ,发酵法生物制氢反应器的最大持续产氢能力可达 5 7m3 /m3 ·d。中试制氢反应器具有良好的抗负荷冲击能力和运行稳定性 ,对制糖废水中的COD去除率可达到 2 0 %以上 ,去除单位COD可获得 2 6mol/kgCOD的产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染 厌氧 产酸发酵 制氢 氢气 中试规模 有机废水 发酵法 生物制氢 工艺流程 控制参数 氢气
下载PDF
纳豆芽孢杆菌分离纯化及对大白鼠肠道微生态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45
2
作者 陈兵 朱凤香 +2 位作者 陈巧云 韩佩娥 盛清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4期223-227,共5页
研究了大白鼠肠道细菌的分离纯化,SD大白鼠口服纳豆芽孢杆菌1周后粪便中细菌、厌氧菌群和需氧菌群的变化,及纳豆芽孢杆菌与肠道细菌在体外的生长竞争表现。结果表明,肠道厌氧菌群中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梭菌和拟杆菌数量均有不同程度... 研究了大白鼠肠道细菌的分离纯化,SD大白鼠口服纳豆芽孢杆菌1周后粪便中细菌、厌氧菌群和需氧菌群的变化,及纳豆芽孢杆菌与肠道细菌在体外的生长竞争表现。结果表明,肠道厌氧菌群中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梭菌和拟杆菌数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多,其中双歧杆菌从8.510±0.449Log10Ncfu/g增加至9.278±0.244Log10Ncfu/g;而肠杆菌、肠球菌等需氧菌群数量则明显减少,肠杆菌从8.213±0.426Log10Ncfu/g减少到7.709±0.372Log10Ncfu/g。体外竞争试验表明,纳豆芽孢杆菌能促进肠道厌氧菌群的生长,而抑制需氧菌群的生长。可见,纳豆芽孢杆菌能有效调整大白鼠肠道菌群数量的变化,起到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豆芽孢杆菌 厌氧菌群 需氧菌群 肠道微生态
下载PDF
褐煤中天然产甲烷菌富集培养与生物气产出模拟 被引量:45
3
作者 王爱宽 秦勇 +2 位作者 林玉成 兰凤娟 杨松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0-85,共6页
采用厌氧培养方法,在云南省昭通褐煤样品中成功地培养富集了活性厌氧细菌,并进一步开展了为期60天的生物气生成模拟实验,分析了生物气的生成规律、物质组成和成因机制。结果揭示:3件褐煤样品中均有活性厌氧细菌存在,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主... 采用厌氧培养方法,在云南省昭通褐煤样品中成功地培养富集了活性厌氧细菌,并进一步开展了为期60天的生物气生成模拟实验,分析了生物气的生成规律、物质组成和成因机制。结果揭示:3件褐煤样品中均有活性厌氧细菌存在,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主,活性硫酸盐还原菌极其微少,说明昭通盆地褐煤层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生化环境,有利于产甲烷菌的繁盛;生物气的生成经历了生气量缓慢增长、显著增高、趋于减缓三个阶段,表明产甲烷菌在经历了第一阶段缓慢繁殖后,其数量和活性在第二阶段达到较高水平;3件煤样生气量和生气历程存在一定差别的原因,可能在于原煤中活性产甲烷菌数量以及显微组分组成方面存在差异,褐煤生物气生成过程至少存在两个以上的生气高峰阶段。模拟实验中产生的生物气几乎全部由CH4和CO2组成,且CH4占主要部分,几乎没有检测到重烃气。甲烷气体δ13C1和δD的平均值均处于生物甲烷碳、氢同位素组成的正常分布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厌氧细菌 产甲烷菌 生物气 模拟实验
下载PDF
除草剂二氯喹啉酸对水稻田土壤中微生物种群的影响 被引量:35
4
作者 吕镇梅 闵航 叶央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605-609,共5页
对好氧微生物采用平板稀释法 ,厌氧微生物采用最大或然计数法和滚管法研究土壤中施入0 33、0 6 7、1 0 0、1 33、2 0 0 μg·g-1干土除草剂二氯喹啉酸后对土壤可培养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各种微生物对二氯喹啉酸的... 对好氧微生物采用平板稀释法 ,厌氧微生物采用最大或然计数法和滚管法研究土壤中施入0 33、0 6 7、1 0 0、1 33、2 0 0 μg·g-1干土除草剂二氯喹啉酸后对土壤可培养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各种微生物对二氯喹啉酸的反应随其施加浓度的不同而有差异 .二氯喹啉酸对水稻田土壤中好氧性细菌、水解发酵细菌、反硝化细菌数量的影响都是短暂的 ,第 33d时均能恢复至接近对照水平 .浓度在1 33μg·g-1干土以下时二氯喹啉酸促进真菌数量增加 ,高于该浓度时则具有抑制作用 .施用各浓度二氯喹啉酸初期 ,对土壤中放线菌和产甲烷菌有一定程度的抑制效应 ,但低浓度时抑制效应在培养后期消失 .正常土壤施用量的二氯喹啉酸 (即 0 6 7μg·g-1干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氯喹啉酸 水稻田 好氧微生物 厌氧微生物 种群影响
下载PDF
五粮液老窖厌氧菌群的分布及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1
5
作者 吴衍庸 薛堂荣 +6 位作者 陈昭蓉 卢世珩 刘爱华 林山 唐万裕 唐洪杰 赵晓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99-307,共9页
通过对四川宜宾五粮液酒厂百年以上窖池中六大厌氧菌群的数量分布、生态结构的研究,发现甲烷菌在老窑中具有一定数量。其中厌氧异养菌、己酸菌的数量分布是随窖龄而增加,厌氧异氧菌、甲烷菌、己酸菌的菌数又随窖池的上、中、下层的顺序... 通过对四川宜宾五粮液酒厂百年以上窖池中六大厌氧菌群的数量分布、生态结构的研究,发现甲烷菌在老窑中具有一定数量。其中厌氧异养菌、己酸菌的数量分布是随窖龄而增加,厌氧异氧菌、甲烷菌、己酸菌的菌数又随窖池的上、中、下层的顺序而递增。在传统工艺的长期影响下,在老窖发酵方面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化学生态环境和固有的微生物区系生态结构,它是生产五粮液名酒的基础。本研究工作进一步揭示了窖泥甲烷菌和己酸菌相互关系的存在,对提高浓香型酒主体香己酸乙酯的含量,突出五粮液名酒的香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菌 老窖 浓香型 五粮液
下载PDF
奥硝唑治疗口腔厌氧菌感染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40
6
作者 李从荣 金正江 +3 位作者 詹 丁俊清 李艳 彭少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25-327,共3页
目的 了解口腔厌氧菌感染的菌群分布及奥硝唑治疗口腔厌氧菌感染的疗效。方法 采用双盲随机方法选择 6 0例口腔厌氧菌感染患者 ,其中受试组 (奥硝唑 ) 30例和对照组 (替硝唑 ) 30例进行治疗 ,在治疗前后作厌氧菌培养 ,观察临床疗效和... 目的 了解口腔厌氧菌感染的菌群分布及奥硝唑治疗口腔厌氧菌感染的疗效。方法 采用双盲随机方法选择 6 0例口腔厌氧菌感染患者 ,其中受试组 (奥硝唑 ) 30例和对照组 (替硝唑 ) 30例进行治疗 ,在治疗前后作厌氧菌培养 ,观察临床疗效和厌氧菌清除率 ,并进行比较。结果 口腔感染厌氧菌与口腔正常厌氧菌种群一致 ,奥硝唑总有效率 83.3% ,细菌清除率 91.7% ;替硝唑总有效率 73.3% ,细菌清除率 88.4 % ,二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 .0 5 )。结论 奥硝唑用以治疗口腔厌氧菌感染疗效显著 ,口腔厌氧菌培养应注意标本采样技术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硝唑 替硝唑 厌氧菌 牙周炎 冠周炎
下载PDF
硫酸盐还原菌对原油的降解作用和硫化氢的生成 被引量:36
7
作者 向廷生 万家云 蔡春芳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71-173,共3页
在好氧及厌氧实验条件下发现,烃氧化菌和硫酸盐还原菌(SRB)的混合菌可以直接消耗原油,使原油的组分发生变化。对经微生物处理后的原油进行了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烃氧化菌可以降解原油,使轻组分相对减少、重组分相对增加;硫酸盐还原... 在好氧及厌氧实验条件下发现,烃氧化菌和硫酸盐还原菌(SRB)的混合菌可以直接消耗原油,使原油的组分发生变化。对经微生物处理后的原油进行了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烃氧化菌可以降解原油,使轻组分相对减少、重组分相对增加;硫酸盐还原菌在厌氧条件下也可以降解原油,但与前者的结果是有差别的。在塔里木盆地一些油气藏的地层水中检测到的硫酸盐还原菌的含量高达104个/ml,支持了这些油气藏中的H2S为生物成因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还原菌 原油 降解 厌氧微生物 硫化氢
下载PDF
糖尿病足坏疽的细菌学调查 被引量:26
8
作者 王军 贾建东 +1 位作者 鲍家伟 李欣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244-246,共3页
目的 :了解糖尿病足坏疽致病菌的分布情况、变化趋势及致病特点。 方法 :用梅里埃ATB细菌仪鉴定创面分泌物中的细菌分布。 结果 :96 %标本细菌培养阳性 ,2~ 3种需、厌氧菌混合感染 ,需氧菌以大肠杆菌、洋葱假单孢菌及金葡菌为主并兼有... 目的 :了解糖尿病足坏疽致病菌的分布情况、变化趋势及致病特点。 方法 :用梅里埃ATB细菌仪鉴定创面分泌物中的细菌分布。 结果 :96 %标本细菌培养阳性 ,2~ 3种需、厌氧菌混合感染 ,需氧菌以大肠杆菌、洋葱假单孢菌及金葡菌为主并兼有厌氧特性 ,厌氧菌以产气荚膜梭菌、二氧化碳嗜纤维杆菌、脆弱拟杆菌多见 ,偶见肉毒梭菌。 结论 :糖尿病足坏疽虽以缺血、末梢神经病变为常见诱因 ,但感染也是不容忽视的伴发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坏疽 细菌学 梅里埃ATB细菌仪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原油中芳基类异戊二烯烃的检出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1
9
作者 孙永革 肖中尧 +2 位作者 徐世平 卢鸿 柴平霞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15-218,共4页
研究表明,沉积有机质中芳基类异戊二烯烃化合物是光合绿硫细菌Chlorobiaceae的成岩转变产物,指示源岩形成于水体分层的强还原环境。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海相原油中普遍检出含量丰富的C10—C23系列芳基类异戊二烯烃化合物,原油沥青质裂解产... 研究表明,沉积有机质中芳基类异戊二烯烃化合物是光合绿硫细菌Chlorobiaceae的成岩转变产物,指示源岩形成于水体分层的强还原环境。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海相原油中普遍检出含量丰富的C10—C23系列芳基类异戊二烯烃化合物,原油沥青质裂解产物也显示出绿硫细菌来源的典型标志:C2—C5烷基苯系物中具有高丰度四甲基苯异常分布特征。这些特征揭示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海相主力油气源岩除了目前所认识的,以上升洋流模式为主导形成的中、上奥陶统台缘斜坡灰泥丘相沉积外,至少还存在一套水体分层厌氧沉积模式下发育的重要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烃 沉积有机质 塔里木盆地 海相原油
下载PDF
生物成因煤层气实验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32
10
作者 王爱宽 秦勇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3-27,共5页
总结了当前国内外关于生物成因煤层气生成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煤层中厌氧菌及其与煤层生物甲烷生成的关系和生物成因煤层气生成模拟实验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细菌计数和分子生态学研究是考察煤层厌氧菌数量和生理特征的主要方法。煤抽提... 总结了当前国内外关于生物成因煤层气生成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煤层中厌氧菌及其与煤层生物甲烷生成的关系和生物成因煤层气生成模拟实验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细菌计数和分子生态学研究是考察煤层厌氧菌数量和生理特征的主要方法。煤抽提物的有机地球化学分析验证了煤层可作为生气基质产气,而生物模拟实验研究了煤层生物甲烷生成过程中各种影响因素的影响特征。国内对煤层厌氧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细菌计数和富集培养上,而国外研究则更多关注煤中本源产甲烷菌的分子生态学特征和菌种的改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成因煤层气 实验研究 生成机理 厌氧细菌 产甲烷菌
下载PDF
乳牛舍内外环境空气中需氧菌、厌氧菌以及产气荚膜杆菌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23
11
作者 柴同杰 张绍学 WolfgangMueller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12-615,共4页
应用Andersen-多层级微生物收集器和KS-92 液体喷冲器,对乳牛舍内、外空气细菌含量,即厌氧菌、需氧菌总数以及产气荚膜杆菌(魏氏梭菌)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舍内空气中厌氧菌总数达到2098~4 295 个/m 3 ,其中魏氏梭菌为0~5.5 ... 应用Andersen-多层级微生物收集器和KS-92 液体喷冲器,对乳牛舍内、外空气细菌含量,即厌氧菌、需氧菌总数以及产气荚膜杆菌(魏氏梭菌)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舍内空气中厌氧菌总数达到2098~4 295 个/m 3 ,其中魏氏梭菌为0~5.5 个/m 3 (Andersen-收集器);同时在舍内空气中,需氧菌总数为2050~18 094 个/m 3 。在舍邻近(4 m 处)的环境空气中厌氧菌总数为239~2 282 个/m 3 ,其中魏氏梭菌0~2.0个/m 3 ;需氧菌总数为297~4 276 个/m 3 。结果证明,舍内环境的细菌能向舍外环境传播,舍内、外环境微生物含量的高低浮动反映了舍内的卫生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氧菌 厌氧菌 产气荚膜杆菌 空气微生物 奶牛舍
下载PDF
转Bt基因克螟稻秸杆对淹水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8
12
作者 任馨 吴伟祥 +2 位作者 叶庆富 陈英旭 Janice E.Thies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71-877,共7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秸杆还土试验比较了克螟稻Bt基因表达最高期秸杆和同一时期亲本稻秸杆的添加对淹水土壤可培养厌氧细菌数量和细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与亲本对照相比 ,培养初期克螟稻秸杆的添加对淹水土壤厌氧发酵性细菌、产... 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秸杆还土试验比较了克螟稻Bt基因表达最高期秸杆和同一时期亲本稻秸杆的添加对淹水土壤可培养厌氧细菌数量和细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与亲本对照相比 ,培养初期克螟稻秸杆的添加对淹水土壤厌氧发酵性细菌、产氢产乙酸细菌、反硝化细菌和产甲烷细菌的数量产生了显著性影响 ,但培养后期这种显著性差异基本消失 .PCR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DGGE)指纹图谱和主成份分析 (PCA)结果表明 ,两种秸杆处理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在培养的第 3周和第 5周达到显著性差异 ,随着培养时间的延伸 ,两种秸杆处理土壤间细菌群落组成的差异逐渐减小 .到培养的第 1 1周 ,两种秸杆处理土壤间细菌群落组成的差异基本消失 .尽管如此 ,在培养的整个过程中 ,秸杆处理土壤中可培养厌氧性细菌数量和土壤细菌群落的组成均与纯土对照存在显著性差异 .试验结果表明 ,在实验室培养的条件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克螟稻 土壤 细菌 厌氧微生物 反硝化 秸杆 水稻 农药
下载PDF
ABR反应器性能研究:回顾与总结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李刚 欧阳峰 杨立中 《中国沼气》 2001年第3期9-14,共6页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是一种新型高效厌氧反应器 ,本文主要是对ABR反应器问世以来关于它的研究及相关的工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整理与分析 ,找出待研究领域和问题 ,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基础和方向。
关键词 ABR反应器 厌氧消化 废水处理 厌氧微生物
下载PDF
胆囊结石病人胆汁中厌氧菌检测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21
14
作者 卢云 石景森 卓健生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604-606,共3页
为探讨胆囊结石胆汁中厌氧菌菌谱及药敏反应,采用微生物自动检测鉴定仪对59例胆结石病人胆汁行厌氧培养及药敏检测,结果厌氧菌检出率为525%(31/59),其中4例专性厌氧,厌氧菌株以脆弱类杆菌为主(378%)。多数... 为探讨胆囊结石胆汁中厌氧菌菌谱及药敏反应,采用微生物自动检测鉴定仪对59例胆结石病人胆汁行厌氧培养及药敏检测,结果厌氧菌检出率为525%(31/59),其中4例专性厌氧,厌氧菌株以脆弱类杆菌为主(378%)。多数厌氧菌(811%)仍对甲硝唑最为敏感,β-内酰胺酶阳性菌采用伊米培能较理想。认为技术的改进是提高检出厌氧菌阳性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胆汁 厌氧菌 药敏试验
原文传递
负压封闭引流对兔创面氧分压及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24
15
作者 杨帆 胡耑 +4 位作者 白祥军 李仁杰 张锟 薛晨晨 李波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40-944,共5页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VSD)术后不同负压值对兔创面局部氧分压和愈合的影响。方法建立兔创面模型12只并随机分组,其中实施VSD手术6只(负压组),以不同负压值(-75mmHg、-125mmHg、-225mmHg和-350mmHg)(1mmHg=0.133kPa)持...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VSD)术后不同负压值对兔创面局部氧分压和愈合的影响。方法建立兔创面模型12只并随机分组,其中实施VSD手术6只(负压组),以不同负压值(-75mmHg、-125mmHg、-225mmHg和-350mmHg)(1mmHg=0.133kPa)持续吸引7d,分别于各时间点用组织氧分压测量仪监测创面局部组织氧分压(PtO2)变化;用游标卡尺测量并计算VSD敷料和创面大小的变化;用细菌培养检测创面有无厌氧菌生长;用光镜观察HE染色后创面的组织形态学改变和愈合情况,并同时设立建模前实验兔(正常组)、VSD假手术实验兔(假手术组)和建模后常规换药实验兔(常规组)各6只进行对照。结果负压组PtO2为(1.68±0.03)kPa且7d内逐步降低,常规组PtO2为(2.82±0.37)kPa,正常组PtO2为(5.79±0.50)kPa,负压组PtO2较常规组和正常组显著性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负压值的增高,同一时间点的PtO:进一步降低;术后5S时即降为初始PtO:的80.94%。VSD敷料经负压吸引后面积显著性缩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5min即缩小为原敷料面积的65.36%。经物理负压治疗,负压组创面面积较常规组显著性缩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7d时缩小为初始面积的62.82%。其中-350mmHg组的创面变化率显著性高于其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负压组创面未见厌氧菌生长。结论VSD技术可显著降低创面PtO2,且未见厌氧菌生长。-350mmHg压力下可显著缩小VSD敷料,协助收敛创面,促进创面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创面 氧分压 厌氧菌 愈合 感染
原文传递
需氧与厌氧配对培养在提高血培养阳性率中的优势 被引量:21
16
作者 蒋伟燕 李方去 +2 位作者 杨锦红 王大选 刘彩霞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22-623,共2页
目的探讨同时做需氧与厌氧配对培养在提高血培养阳性率中的优势。方法在每例患者的不同部位同时抽取两份血液标本,一份注入需氧血培养瓶,一份注入厌氧血培养瓶,两者分别采用Bact/Alert 3D培养仪和BACTEC 9120培养仪进行培养。结果在360... 目的探讨同时做需氧与厌氧配对培养在提高血培养阳性率中的优势。方法在每例患者的不同部位同时抽取两份血液标本,一份注入需氧血培养瓶,一份注入厌氧血培养瓶,两者分别采用Bact/Alert 3D培养仪和BACTEC 9120培养仪进行培养。结果在3605份血培养中阳性共347份,阳性率为9.62%,其中仅需氧血培养阳性120份,占34.58%,仅厌氧血培养阳性88份,占25.36%,需氧与厌氧血培养均阳性139份,占40.06%;在88份仅厌氧血培养阳性中检出厌氧菌3份,占总阳性份数的0.86%。结论同时做需氧厌氧配对培养能够提高血培养的阳性率,常规开展厌氧血培养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感染 需氧培养 厌氧培养 厌氧菌 血培养
原文传递
甲烷菌的生存条件与生物气 被引量:16
17
作者 关德师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13-19,共7页
生物气是在特定条件下微生物作用于有机物生成的。研究认为,在甲烷生成菌的作用下,可通过CO_2+H_2和从有机基质中形成CH_4。生物气的组成一般以CH_4为主,常含数量不等的CO_2和N_2,C_2^+重烃含量甚微,C_1/C_(1~5)一般大于0.950,δ^(13)... 生物气是在特定条件下微生物作用于有机物生成的。研究认为,在甲烷生成菌的作用下,可通过CO_2+H_2和从有机基质中形成CH_4。生物气的组成一般以CH_4为主,常含数量不等的CO_2和N_2,C_2^+重烃含量甚微,C_1/C_(1~5)一般大于0.950,δ^(13)C_1一般小于-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菌 生物气 天然气 厌氧细菌
下载PDF
奥硝唑治疗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厌氧菌盆腔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黄华 魏振玲 +2 位作者 郭瑞霞 李静 万爱红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2-174,共3页
目的探讨奥硝唑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厌氧菌盆腔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1年4月-2015年1月收治的妇科肿瘤术后厌氧菌盆腔感染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 目的探讨奥硝唑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厌氧菌盆腔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1年4月-2015年1月收治的妇科肿瘤术后厌氧菌盆腔感染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替硝唑治疗,观察组给予奥硝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整体治疗效果、细菌学疗效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与粪肠球菌单独清除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病原菌总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奇异变形菌单独清除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硝唑对妇科肿瘤术后厌氧菌盆腔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好,具有借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硝唑 妇科肿瘤 厌氧菌 盆腔感染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原文传递
根尖周炎厌氧菌培养结果分析 被引量:19
19
作者 刘彦平 赵淑兰 +1 位作者 孙燕燕 何志红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12-113,共2页
对46例根尖周炎患者牙根管内厌氧菌分离培养,结果分离出厌氧菌共139株,其中急性根尖周炎95株,慢性根尖周炎44株,厌氧菌分离率为96%,检出率较高的厌氧为梭杆菌属、消化链球菌属、丙酸杆菌属、拟杆菌属、卟啉菌属。
关键词 根尖周炎 厌氧菌 细菌培养法
下载PDF
湖北江陵凹陷古新统沙市组四段硫酸盐硫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9
20
作者 王春连 刘成林 +2 位作者 徐海明 王立成 沈立建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91-703,共13页
江汉盆地江陵凹陷古新统沙市组四段硬石膏和钙芒硝中硫同位素组成为25.2‰~32.6‰,远远高于同时期海水硫同位素(20‰)。结合研究区古新统沙四段蒸发岩87Sr/86Sr研究,借助Mg、Ca、Sr、Ba等元素及其Mg/Ca、Sr/Ba,认为江陵凹陷沙四段时期... 江汉盆地江陵凹陷古新统沙市组四段硬石膏和钙芒硝中硫同位素组成为25.2‰~32.6‰,远远高于同时期海水硫同位素(20‰)。结合研究区古新统沙四段蒸发岩87Sr/86Sr研究,借助Mg、Ca、Sr、Ba等元素及其Mg/Ca、Sr/Ba,认为江陵凹陷沙四段时期湖盆为封闭的陆相盐湖。根据典型暖相盐类矿物(原生钙芒硝)的广泛发育和指示气候干旱程度的Fe2O3/FeO特征,可以推断研究区在沙市组四段沉积晚期的古气候属于暖旱型气候。在温暖干旱的气候环境下,硫酸盐沉积物供给率较低,因此当时的沉积环境对硫酸盐是封闭的。通过Fe、Mn、Al、Mg、Ca、Ni、V、Co、Cu等主微量元素以及Fe/Mn、(Fe+Al)/(Ca+Mg)、w(V+Ni+Mn)、V/(V+Ni)、Ni/Co、Cu/Zn的研究表明,研究区沙市组四段环境为湖盆浪基面之下的缺氧还原环境,为常年性较深水分层湖泊。上述缺氧沉积环境下存在大量的厌氧细菌,表生(≤50℃)条件下,厌氧细菌使硫酸盐SO24-还原成H2S,后者与金属离子结合形成硫化物或直接从体系中逸出,再加上当时的内陆环境对硫酸盐是相对封闭的,这种硫循环过程是造成研究区硬石膏和钙芒硝硫同位素值较高的原因,也是研究区最重要的硫同位素分馏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细菌 江陵凹陷 硫酸盐 硫同位素 还原作用 沉积环境 古新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