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先天性小睑裂综合征分期手术的疗效及满意度
被引量:4
- 1
-
-
作者
刘伟
林明
孙英
-
机构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眼科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
-
出处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929-1933,共5页
-
文摘
目的:通过对先天性小睑裂综合征分期手术的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的分析,为临床治疗先天性小睑裂综合征的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进修学习时处置的先天性小睑裂综合征分期手术的患者3例46眼,其中患者6例12眼有家族遗传史,2例4眼斜视,1例2眼眼球震颤。平均在5±1. 9岁行Ⅰ期手术,6±2. 7岁行Ⅱ期手术,手术分为Ⅰ期"Y-V"成形术、VonAmmon外眦成形术和Ⅱ期额肌瓣悬吊手术,术后随访观察12mo,评价与分析其疗效并行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睑裂长度(PFL)从术前右眼17. 83±3. 1mm,左眼7. 87±2. 9mm延长至术后右眼23. 59±1. 7mm,左眼23. 59±1. 8mm;睑裂高度(PFH)从术前右眼2. 91±1. 4mm,左眼. 91±1. 2mm提高至术后右眼7. 89±0. 9mm,左眼7. 89±. 7mm;内眦赘皮的长度从术前18. 7±2. 1mm减少至术后7. 8±1. 8mm;内眦赘皮的宽度从术前3. 9±0. 8mm减少至术后1. 3±0. 8mm;内眦间距(IICD)从术前37. 70±3. 3mm缩短至术后30. 70±2. 6mm;角膜反射光点至上睑缘的距离(MRD1)从术前右眼-1. 67±1. 6mm,左眼-1. 80±1. 6mm均上升至术后右眼+3. 35±0. 7mm,左眼+3. 35±0. 6mm;IICD/PFL从术前2. 1±0. 2下降至术后1. 3±0. 4。满意度评分47±2. 1(满分60)分,患者对手术疗效及术后美容表现出较高满意度。结论:先天性小睑裂综合征患者通过分期手术即Ⅰ期"Y-V"成形术、Ammon外眦成形术和Ⅱ期额肌瓣悬吊手术。
-
关键词
小睑裂综合征
Y-V成形术
ammon外眦成形术
额肌瓣悬吊术
满意度
-
Keywords
blepharophimosis - ptosis - epicanthusinversus syndrome
Y- V plasty
ammon canthoplasty
frontal muscle flap suspension surgery
degreeof satisfaction
-
分类号
R777.1
[医药卫生—眼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