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阿尔泰地区冲乎尔递增变质带特征及其演化 被引量:13
1
作者 徐学纯 郑常青 赵庆英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4-340,共7页
新疆阿尔泰海西造山带主要发育两期区域变质作用:第一期为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类型,第二期为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类型。冲乎尔递增变质带是后者的典型代表之一,从火山沉积盆地边缘到中心发育十字石-蓝晶石带、黑云母-石榴石带、绿泥石... 新疆阿尔泰海西造山带主要发育两期区域变质作用:第一期为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类型,第二期为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类型。冲乎尔递增变质带是后者的典型代表之一,从火山沉积盆地边缘到中心发育十字石-蓝晶石带、黑云母-石榴石带、绿泥石-黑云母带、绢云母-绿泥石带,递增变质作用强度具有逐渐减弱的趋势。结合变质变形关系和变质作用演化特点,将变质作用划分为早期、峰期和晚期3个阶段。早期和峰期为连续的递增变质过程,形成典型的中压型递增变质带,晚期则属于后期的退化变质过程。变质作用演化具有顺时针的p-t轨迹,这种递增变质带的发育特征和变质作用演化特点反映了阿尔泰造山带特定的大地构造环境和地壳演化的动力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带 变质作用类型 递增变质带 变质作用演化 阿尔泰地区 新疆
下载PDF
新疆阿勒泰地区的洪水特性 被引量:9
2
作者 努尔兰.哈再孜 沈永平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4-81,共8页
受洪水补给来源和阿尔泰山山势影响,阿勒泰地区洪水发生时间比新疆其他以高山永久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偏早.因此,从认识洪水特性、预防洪水灾害角度出发,对阿勒泰地区洪水发生机制、时空分布和变化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是很有必要... 受洪水补给来源和阿尔泰山山势影响,阿勒泰地区洪水发生时间比新疆其他以高山永久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偏早.因此,从认识洪水特性、预防洪水灾害角度出发,对阿勒泰地区洪水发生机制、时空分布和变化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利用阿勒泰地区各主要河流1960~2011年历年洪峰、冬季和汛期降水、气温和700hPa高空温度资料,对洪水发生机制、时空分布和变化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本区洪水类型有融雪型洪水、融雪与降水混合型洪水和暴雨型洪水;(2)洪水与冬季积雪和汛期气温、降雨有关;(3)汛期过程相对短,主汛期发生时间以5月下旬至6月中旬期为主;(4)洪水挟沙能力强,汛期含沙量占年含沙量近90%;(5)暴雨洪水多发生于阿勒泰地区的中东部区域河流上;(6)全区洪水具有同步性,洪水年际变化相对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特点 融雪洪水 融雪与降水混合洪水 气候变化 阿勒泰地区 新疆
下载PDF
先秦时期阿尔泰及以西地区陶壶的来源——兼论公元前一千纪后半叶阿尔泰及以西地区和阴山—天山地区的文化交流 被引量:4
3
作者 韩建业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7-47,共11页
阿尔泰及以西地区新石器时代以来的陶器基本以饰压印、刻划纹的罐类器为主,但至早期铁器时代的公元前1千纪后半叶,却突然开始盛行束颈圆弧腹的壶类陶器。本文认为,阿尔泰及以西地区包含壶类陶器的遗存,具有大体一致的文化面貌,可以统称... 阿尔泰及以西地区新石器时代以来的陶器基本以饰压印、刻划纹的罐类器为主,但至早期铁器时代的公元前1千纪后半叶,却突然开始盛行束颈圆弧腹的壶类陶器。本文认为,阿尔泰及以西地区包含壶类陶器的遗存,具有大体一致的文化面貌,可以统称为巴泽雷克文化,并且可以划分为与三群陶壶相对应的三个地方类型;巴泽雷克文化中陶壶的出现,当与来自其南阴山—天山地区的文化影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泰地区 阴山-天山地区 陶壶 早期铁器时代 文化交流
原文传递
新疆阿勒泰地区金矿地质特征和找矿方向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雷 朱正 《石化技术》 CAS 2017年第2期131-131,163,共2页
本文对新疆阿勒泰地区金矿地质特征和找矿方向进行了综合分析。
关键词 阿勒泰地区 金矿 地质特征 找矿方向
下载PDF
新疆阿尔泰—准噶尔北缘晚古生代构造演化和内生金属矿床成矿系列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兵 王忠梅 +1 位作者 谢明财 韩春明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14-1247,共34页
阿尔泰是中亚成矿域重要的内生金属矿产集中区,该矿集区晚古生代发育有5类内生金属矿床:1)块状硫化物Cu-Pb-Zn矿床,2)斑岩型Cu-Au矿床,3)岩浆Cu-Ni硫化物矿床,4)矽卡岩型Cu-Mo-Fe矿床,5)造山型金矿床和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在构造上,... 阿尔泰是中亚成矿域重要的内生金属矿产集中区,该矿集区晚古生代发育有5类内生金属矿床:1)块状硫化物Cu-Pb-Zn矿床,2)斑岩型Cu-Au矿床,3)岩浆Cu-Ni硫化物矿床,4)矽卡岩型Cu-Mo-Fe矿床,5)造山型金矿床和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在构造上,这些矿床的形成与阿尔泰造山带俯冲—增生作用密切相关。阿尔泰晚古生代矿床的形成可以划分为3个主要阶段:Ⅰ)早-中泥盆世,沿阿尔泰南缘古生代活动大陆边缘弧后伸展,导致在阿尔泰西部琼库尔—塔拉特地质体中形成的多金属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以及阿尔泰东段铁—铜矽卡岩矿床;Ⅱ)石炭纪—二叠纪的地体增生和弧岩浆作用,在布尔津—二台和额尔齐斯地体中形成了广泛分布的斑岩型矿床、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在额尔齐斯地体中形成的铜铁矽卡岩矿床;Ⅲ)早二叠世的持续增生导致阿尔泰南部的杜拉特岛弧形成,并伴随有矽卡岩铜钼矿床和造山型金矿的形成;晚二叠世阿尔泰地区进入造山带演化阶段,并发生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和片麻岩穹隆,伴随有花岗岩化和重熔岩浆活动和大量伟晶岩矿床的形成。晚古生代阿尔泰南缘的俯冲—增生构造演化过程,导致了不同类型内生金属矿床的形成,构成了我国重要的内生金属矿集区和矿山后备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泰 内生金属矿床 成矿系列 俯冲—增生 矿集区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阿勒泰地区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普宗朝 张山清 +2 位作者 王胜兰 白松竹 王磊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427-1432,共6页
【目的】建立阿勒泰地区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与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的统计关系,在此基础上,估算未来气候变化对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的可能影响。【方法】利用新疆阿勒泰地区7个气象台站1961~2008年的历史气候资料对年平均气温... 【目的】建立阿勒泰地区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与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的统计关系,在此基础上,估算未来气候变化对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的可能影响。【方法】利用新疆阿勒泰地区7个气象台站1961~2008年的历史气候资料对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变化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周广胜等[1]的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计算了近48年阿勒泰地区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的变化特征。【结果】48年来,阿勒泰地区年平均气温以0.475℃/10a的倾向率上升,降水量以11.495mm/10a的倾向率增多,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分别于1975和1986年发生了突变性的上升;受其影响,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以0.2t/hm2/10a的倾向率增长,并于1985年发生了突变性的增大。【结论】未来气候的"暖湿化"变化对提高阿勒泰地区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将产生积极影响,平均而言,在其它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年降水量每增多10%,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将增加7%~9%。年平均气温每升高1℃;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将增加0.06%~1.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勒泰地区 气候变化 自然植被 净第一性生产力
下载PDF
Rare and endangered plant species of the Chinese Altai Mountains 被引量:3
7
作者 Marina V.OLONOVA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2010年第3期222-230,共9页
Altai (also named Altay in China) Mountain Country (Mountain System) is a unique natural region,located on the border between different floristic regimes of the Boreal and ancient Mediterranean sub-kingdoms,where dist... Altai (also named Altay in China) Mountain Country (Mountain System) is a unique natural region,located on the border between different floristic regimes of the Boreal and ancient Mediterranean sub-kingdoms,where distribution of plant species is actually limited. It is known to have sufficient endemic floral biodiversity in the Northern Asia. Many plants of Altai Mountain System need effective care and proper conservation measures for their survival and longer-term protection. Important Plant Area identified as the IUCN (the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specified criteria attract global attention for protection of floral biodiversity across the world. The records of 71 plant species from the Chinese Altai Mountains attributed to the criterion A and the dark conifer forests of Chinese Altai Mountains satisfied the criterion C,which may help qualify to fulfill the national obligation of the 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SERVATION Important Plant area ENDEMICS altai Mountain System
下载PDF
中亚造山带中的燃烧变质事件及其年代学研究(英文) 被引量:4
8
作者 IgorS.Novikov EllinaV.Sokol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561-1572,共12页
Combustion metamorphic(pyrometamorphic)complexes produced by prehistoric natural coal fires are widespread inCentral Asia,namely at the interfaces between mountain systems and the flanking sedimentary basins.Large-sca... Combustion metamorphic(pyrometamorphic)complexes produced by prehistoric natural coal fires are widespread inCentral Asia,namely at the interfaces between mountain systems and the flanking sedimentary basins.Large-scale and prolonged firesaccompanied the initial orogenic stages as unweathered coal-bearing formations became exposed into the aeration zone.Pyrometamorphic rocks are comparable to sanidinite facies rocks in formation conditions and in alteration of sedimentary material but,unlike these,their protolith underwent different melting degrees to produce either ferrous basic paralavas or glazed clinkers.The phasecomposition of the newly-formed melted rocks are favorable for^(40)Ar/^(39)Ar dating of combustion metamorphic events which are coeval tothe onset of the main stage of recent orogenic events.We suggest a new algorithm providing correct ^(40)Ar/^(39)Ar dating ofpyrometamorphic rocks followed by well-grounded geological interpretation.We studied pyrometamorphic rocks in the western Salairzone of the Kuznetsk coal basin where combustion metamorphism under temperatures above 1000℃acted upon large volumes of coal-bearing sediments.Samples of paralavas were dated by the step heating ^(40)Ar/^(39)Ar method checked against internal(plateau andisochrone ages)and external('criterions of couple')mineralogical criterions,and against preliminary dating from geological andstratigraphic evidence.As a result,we distinguished two groups of dates for combustion metamorphic events.The first one(1.2±0.4Ma)is drawn towards the west boundary of Prokopyevsk-Kiselevsk block of Salair zone,while the second one(0.2±0.3Ma)isconfined to its east boundary.The former ages represent rocks in the western edge of the Prokopievsk-Kiselevsk block of the Salair zoneand the latter ages correspond to those in its eastern edge.The dates record the time when the fault boundaries of the blocks wererejuvenated during recent activity and the block accreted to the Salair orogenic area as a piedmont step.These are the first absolute agesob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年代学 ^40Ar/^39Ar定年 新构造 燃烧变质杂岩 似熔岩 接触变质煤 Kuznetsk盆地 Ahai-Sayan地区
下载PDF
1972-2017年南阿尔泰山中部冰湖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4
9
作者 阿布都拉·阿不都卡地尔 董玉森 +3 位作者 务宇宽 崔静月 岳文丽 张帮政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4-102,共9页
以1972、1989、1996、2006、2017年5个不同时段的Landsat MSS/TM/ETM+/OLI遥感影像数据、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和气象数据为数据源,通过计算机自动提取与人工目视解译相结合的方法获取南阿尔泰山中部地区各时段的冰湖信息,利用GIS空间... 以1972、1989、1996、2006、2017年5个不同时段的Landsat MSS/TM/ETM+/OLI遥感影像数据、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和气象数据为数据源,通过计算机自动提取与人工目视解译相结合的方法获取南阿尔泰山中部地区各时段的冰湖信息,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该地区的冰湖面积进行统计,并分析研究区冰湖在不同规模、不同坡度、不同海拔状态下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近45年来南阿尔泰山中部地区的冰湖面积呈“先减后增”趋势。1972-1996年研究区的冰湖面积从411.14 km^2减少至400.83 km^2,共减少了10.31 km^2,减少速率为0.43 km^2/a。从1996-2017年冰湖面积增加了15.42 km^2;增长率为0.514 km^2/a。②研究区冰湖分布主要集中在海拔低于2200 m、坡度小于25°的区域,不同海拔区间和不同坡度区间的冰湖面积均呈“先减后增”趋势。③结合气温、降水、冰川面积以及冰储量变化数据分析发现,南阿尔泰山中部地区冰湖对气候变化具有明显的响应。温度、降水量及冰川融水是影响冰湖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且这三者之间存在一种平衡关系,即温度升高冰川消融速度加快,从而对冰湖的收支平衡产生直接影响。当冰湖的补给量(即冰川融水和降水量之和)大于由温度升高引起的蒸发量时,冰湖面积会呈增长趋势;反之亦然。1970-1980年整个阿勒泰地区年代际降水量减少了19.28 mm,温度上升了0.25℃,因此1972-1989年研究区冰湖的蒸发水量大于补给水量,导致该时段冰湖面积呈退缩态势。1989-1996年该区降水量增加了19.67%,温度升高了0.62℃,但是增加的降水量却无法弥补由温度升高引起的冰湖蒸发量,因此1989-1996年研究区冰湖面积仍处于退缩状态。1996-2017年由于温度和降水量大幅增加导致冰湖面积呈不断增长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南阿尔泰山中部 冰湖面积变化 气候变化
下载PDF
环阿尔泰区域经济圈建设:亚洲开发银行的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文中 《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2014年第1期5-11,共7页
"四国六方"阿尔泰区域合作机制已经运作十年,其合作内容也日益广泛和深化,其中经贸领域的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构建国家层面的环阿尔泰区域经济圈以加大经贸领域的合作力度日益成为"四国六方"的共识,但是就将... "四国六方"阿尔泰区域合作机制已经运作十年,其合作内容也日益广泛和深化,其中经贸领域的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构建国家层面的环阿尔泰区域经济圈以加大经贸领域的合作力度日益成为"四国六方"的共识,但是就将其纳入上海合作组织框架还是亚洲开发银行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更有利于实质性的合作这一问题仍需深入探讨。本文通过比较认为,加入亚洲开发银行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是最佳选择,当然,这同时也不脱离上海合作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国六方 环阿尔泰地区经济圈 经贸合作
下载PDF
新疆阿尔泰三叠纪锂矿化伟晶岩中热液成矿作用:来自单个流体包裹体组成LA-ICP-MS原位分析证据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柳 张辉 +3 位作者 吕正航 唐勇 安燚 陈剑争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5-37,共13页
选取可可托海3号脉石英-锂辉石带、卡鲁安806号脉、库卡拉盖650脉,开展石英、锂辉石中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以及石英中捕获的单个流体包裹体组成的LA-ICP-MS原位分析。结果表明,锂矿化伟晶岩晚期出溶流体相为H_(2)O-NaCl-CO_(2)体系,石英... 选取可可托海3号脉石英-锂辉石带、卡鲁安806号脉、库卡拉盖650脉,开展石英、锂辉石中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以及石英中捕获的单个流体包裹体组成的LA-ICP-MS原位分析。结果表明,锂矿化伟晶岩晚期出溶流体相为H_(2)O-NaCl-CO_(2)体系,石英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33~407℃,盐度为5.77%~20.15%;w(Li)为1527×10^(-6)~17767×10^(-6)、w(Cs)为32×10^(-6)~4563×10^(-6)、w(Rb)为10×10^(-6)~100×10^(-6)。Li与Cs、Rb与Cs之间存在正相关系,并且Li/Rb与Li、Cs/Rb与Cs显示正相关关系,表明Li、Rb、Cs强烈分配进入流体相。流体包裹体中K/Na<0.4,指示锂矿化伟晶岩晚期分异出的流体显示富钠性质。26个流体包裹体LA-ICP-MS分析结果显示锂矿化伟晶岩晚期流体相中含有0.33%~3.82%Li_(2)O(w(Li_(2)O)平均值为1.10%),考虑到Li、Cs、Rb在流体/熔体间的分配系数>1,由此提出伟晶岩型锂床具有岩浆热液成因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组成 流体包裹体 LA-ICP-MS 锂矿化伟晶岩 新疆阿尔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