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江源区高寒坡地退化植物群落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沿海拔梯度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31
1
作者 王采娥 黄梅 +11 位作者 王文银 李子好 张涛 马林 白彦福 王彦龙 施建军 龙瑞军 刘玉 王晓丽 马玉寿 尚占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640-3655,共16页
山地生态系统退化对生物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以及相互关系在海拔高度梯度上的格局影响,是认识全球变化和人类干扰引起自然生态系统变化的重要内容。以青藏高原三江源区高寒坡地退化草甸和灌丛为研究对象,探讨退化草甸、灌丛群落物种多... 山地生态系统退化对生物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以及相互关系在海拔高度梯度上的格局影响,是认识全球变化和人类干扰引起自然生态系统变化的重要内容。以青藏高原三江源区高寒坡地退化草甸和灌丛为研究对象,探讨退化草甸、灌丛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地上生物量关系及其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坡地退化的上坡位植被盖度显著大于下坡位(P<0.05)。坡地退化高寒草甸和高寒灌丛,植物物种多样性沿海拔梯度变化规律一致,均呈现“单峰”分布格局。坡地退化高寒草甸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二次回归方程解释度达到80%和70%以上(P<0.05)。(2)坡地退化高寒草甸和高寒灌丛的地上生物量与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一致,即随海拔升高高寒坡地地上生物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海拔梯度对退化高寒山地地上生物量的解释度达到85%以上(P<0.05)。(3)物种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的关系在两个坡地上表现出一致的规律,呈线性增加的变化趋势。高寒草甸坡地回归方程解释度达到70%,高寒灌丛坡地达到60%(P<0.05)。坡地退化高寒灌丛植物群落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高于高寒草甸植物群落。高寒坡地退化草甸和灌丛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以及其与地上生物量之间的关系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一致,海拔梯度造成的环境差异对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影响仍较大。该研究对认识三江源区退化山地形成生态学机制,及提出有效的生态恢复措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山地 坡地退化 高寒草甸 高寒灌丛 地上生物量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高寒山区面降水量获取方法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磊 陈仁升 宋耀选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46-1556,共11页
主要总结了高寒山区面降水数据的获取方法、影响因素及时空分布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面降水量数据获取可能的解决途径。通常地面观测及空间插值、大气数值模式估算、遥感反演是面降水数据的主要获取方法,但应用于高寒山区都有一定局限性... 主要总结了高寒山区面降水数据的获取方法、影响因素及时空分布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面降水量数据获取可能的解决途径。通常地面观测及空间插值、大气数值模式估算、遥感反演是面降水数据的主要获取方法,但应用于高寒山区都有一定局限性:地面观测点稀缺限制了各种空间插值方法的精度;大气数值模式,不能有效地模拟高寒山区复杂地形下的局地降水空间分布;地基遥感(多普勒雷达)受地形遮挡和自身条件的限制,空基遥感数据的精度受限于卫星搭载降水雷达的性能、卫星过境频率及空间分辨率等因素;对降水分布的估算存在很大误差。水汽源、坡向、海拔与下垫面地形是影响高山区降水量及其时空分布的主要因素。为此,在黑河上游祁连高山区,已进行的小范围加密观测、基于遥感空间格网的矩阵观测及大范围撒网式观测,仍是了解高寒山区降水量时空分布规律的基础;有待提高精度和时空分辨率的卫星数据,以及有效的地面-卫星遥感数据同化方法的研究,也将成为获取高寒山区精确的面降水量的有效途径;大气数值模式的降尺度研究也是一种途径,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山区 面降水量 获取方法 影响因素 时空分辨率
下载PDF
基于Γ函数的祁连山葫芦沟流域湿季小时降水统计特征 被引量:8
3
作者 王磊 陈仁升 宋耀选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40-848,共9页
高山区降水主要集中在湿季(5~9月),湿季小时降水的概率分布统计特征是研究山区降水分布的重要基础。选择祁连山中段典型流域为研究区,使用葫芦沟流域6个观测点2015年5~9月半小时降水数据,采用极大似然法对影响Γ分布函数的形状参数... 高山区降水主要集中在湿季(5~9月),湿季小时降水的概率分布统计特征是研究山区降水分布的重要基础。选择祁连山中段典型流域为研究区,使用葫芦沟流域6个观测点2015年5~9月半小时降水数据,采用极大似然法对影响Γ分布函数的形状参数α和尺度参数β进行估计,并且对不同强度降水概率密度分布、累计概率密度以及降水概率与海拔和降水量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形状参数α和尺度参数β呈明显负相关,形状参数α与小时平均降水量分布大致相同;在葫芦沟流域,除海拔因素外,局地地形也是影响降水再分配和降水概率分布的重要因素;在该流域,除降水事件增加外,1~3 mm/h强度降水概率随着海拔增加而增加也是降水量随海拔增加而增加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函数 高海拔山区 湿季小时降水 概率密度
原文传递
祁连山高寒山区降水观测网络及其数据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韩春坛 王磊 +4 位作者 陈仁升 刘章文 刘俊峰 阳勇 吕汉秦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987-1997,共11页
降水是地表及地下水资源的根本补给源,直接影响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格局以及山地冰冻圈的分布和发育。祁连山高寒山区是降水和产流高值区,降水特征受地形影响较大,但现有的降水观测网络还无法合理反映降水特征在地形垂直梯度上的变化。为... 降水是地表及地下水资源的根本补给源,直接影响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格局以及山地冰冻圈的分布和发育。祁连山高寒山区是降水和产流高值区,降水特征受地形影响较大,但现有的降水观测网络还无法合理反映降水特征在地形垂直梯度上的变化。为了确定降水变化如何影响高寒山区的水文和生态过程,需要从流域垂直梯度观测降水形态和降水量的变化。本文概述了由T-200BM3组成的祁连山高山区降水格网化、梯度化、自动化观测网络,并在八一冰川冰缘区建立高寒山区降水标准校正场,采用世界气象组织(WMO)推荐的降水/降雪观测标准(DFIR)校正八一冰川区域降水量。在八一冰川区域对地面降水数据产品作初步分析,并利用高海拔站点数据评估了GPM和TRMM降水数据产品在祁连山区的适用性。该降水观测网络的建设对进一步认识高寒山区不同海拔雨雪和水汽变化规律,精细化评估高寒山区降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并可为全国的降水资源综合观测和评估提供方法和降水数据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观测网络 雨雪量计 祁连山 高寒山区 八一冰川 TRMM GPM 数据应用
原文传递
阿克苏河源流径流模拟初探 被引量:6
5
作者 王鹏 姜卉芳 穆振侠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2年第3期51-54,57,共5页
观测困难、站点稀少、自然条件恶劣是高寒山区水文系统研究面临的基本问题。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给水文过程研究带来了极大的复杂性,同时也阻碍了高寒山区水文过程和机理研究的发展。本文以阿克苏河源区库玛力克河流域为研究区,采用含融... 观测困难、站点稀少、自然条件恶劣是高寒山区水文系统研究面临的基本问题。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给水文过程研究带来了极大的复杂性,同时也阻碍了高寒山区水文过程和机理研究的发展。本文以阿克苏河源区库玛力克河流域为研究区,采用含融雪结构的新安江模型模拟该流域的径流过程;利用出山口径流数据对模型进行率定和检验。结果表明:含融雪结构的新安江模型能在水文、气象资料稀缺的条件下,模拟库玛力克河流域的日径流过程,并且与实际的径流过程具有较好的同步性,径流量相对误差15%以内,但精度还有待提高。为资料缺乏的高寒山区河流径流过程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雪结构 新安江模型 高寒山区 库玛力克河流域
下载PDF
高寒山区固态降水观测对比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普晨 李忠勤 +2 位作者 王璞玉 贾玉峰 金爽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6-127,共12页
降水类型变化是深入理解全球变暖背景下陆地水循环演变的重要内容,高寒山区降水类型观测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选用2018年5月至2020年4月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末端的PWS100激光雨滴谱仪和Geonor T-200B称重式... 降水类型变化是深入理解全球变暖背景下陆地水循环演变的重要内容,高寒山区降水类型观测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选用2018年5月至2020年4月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末端的PWS100激光雨滴谱仪和Geonor T-200B称重式雨雪量计的同步降水观测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PWS100观测结果显示该试验场以固态降水为主,固体颗粒物占总颗粒物的63%,液体颗粒物占总颗粒物的37%;月尺度上,6-8月粒子数量最多,其中液态粒子占57%,固态粒子43%。其余月份以固态粒子数为主,占总粒子数的96%。(2)基于降水粒子在不同温度区间所占比重,以气温6.5℃为临界值划分降水类型。修正后T-200B降雨总累积量为1202 mm,占DFIR的67%,低估了降水量,但平均相对捕获率达到了87%。(3)两台仪器观测的降水总量大致相同(仅相差71 mm),然而,季节性差异明显,6-8月PWS100比T-200B高出73 mm,9月至次年5月则少37 mm。PWS100在降水量大、降水类型复杂的夏季,观测到的降水量大,而冬季降水量较少,且PWS100对小雨滴不敏感,会导致捕获量的不足,因此,T-200B在捕获固态降水方面更有效。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变暖背景下山区流域径流季节变化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观测 Geonor T-200B PWS100 乌鲁木齐河源区 高寒山区
下载PDF
高寒山区凝结水研究进展
7
作者 韩春坛 李洪源 +4 位作者 陈仁升 刘章文 刘俊峰 阳勇 王希强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21-832,共12页
通过总结高寒山区凝结水的研究现状、梳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归纳凝结水的观测方法,本文阐述了高寒山区凝结水的生态效应及其与冰冻圈水文过程的关系,探讨了未来高寒山区凝结水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方向。综述表明:凝结水对高寒山区生态系... 通过总结高寒山区凝结水的研究现状、梳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归纳凝结水的观测方法,本文阐述了高寒山区凝结水的生态效应及其与冰冻圈水文过程的关系,探讨了未来高寒山区凝结水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方向。综述表明:凝结水对高寒山区生态系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对于维系高寒山区脆弱生态系统有重要意义,在高寒山区生态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凝结水是冰冻圈生态水文过程的缓释剂,高寒山区凝结水主要缓解低温造成植被周期性的生理缺水(低温导致土壤水分无法利用),而非干旱胁迫(没有水分);凝结水通过其周期性的水分添加来影响土壤水分有效性,进而影响温度敏感性,从而对土壤呼吸产生周期性影响。凝结水的富集和消散过程,抵消部分蒸发潜热,降低实际蒸散发,对减少蒸发“赤字”有积极作用,间接补给河川径流。在高寒山区,凝结水对海拔的依赖性表明凝结水在高山区可能进一步富集频发,是高寒山区隐形水源的一个潜在探索点,对寒区水汽内循环过程具有显著作用。在我国西北地区暖干向暖湿气候转型中,随着高寒山区水汽含量的增加,造成凝结水量可能呈现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结水 高寒山区 观测方法 生态效应 冰冻圈
下载PDF
高寒山区甘蓝型油菜高产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聂战声 王耀 +4 位作者 刘桂兰 孙小娟 谢延林 唐平基 杨国霞 《甘肃农业科技》 2012年第10期10-12,共3页
以青杂5号为指示品种,在天祝县高寒山区研究了油菜的播期、密度、施肥等增产关键技术。结果表明,最佳播种时期为4月上旬,最佳种植密度为18万株/hm2;最佳施肥比例为N 180 kg/hm2、P2O5180 kg/hm2,K2O 15 kg/hm2。
关键词 高寒山区 甘蓝型油菜 高产栽培 关键技术
下载PDF
乡村振兴中高寒山区非典型传统村落选择性保护研究——以金马池地区陈塄坎村为例
9
作者 张萍 赵一 陈华 《城市建筑》 2023年第1期143-145,共3页
通过对陇南高寒山区的“非典型传统村落”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和问题进行梳理,提出根据其特殊地域环境进行选择性保护的策略,尝试以陈塄坎村为例,制定针对性的保护发展策略,整合出适用于高寒山区的非典型传统村落发展路径,以期对未来相似... 通过对陇南高寒山区的“非典型传统村落”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和问题进行梳理,提出根据其特殊地域环境进行选择性保护的策略,尝试以陈塄坎村为例,制定针对性的保护发展策略,整合出适用于高寒山区的非典型传统村落发展路径,以期对未来相似地区的乡村振兴和发展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山区 非典型村落 选择性保护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小陇山林区高寒山地青海云杉育苗技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蒋孟多 《中国林副特产》 2013年第3期47-49,共3页
近年来,随着青海云杉在荒山造林、水源涵养、城市绿化等方面的不断开发与综合利用,青海云杉已成为小陇山林区高寒阴湿地带森林更新和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更是培育后备森林资源和西北国土绿化的重要树种。1998年,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 近年来,随着青海云杉在荒山造林、水源涵养、城市绿化等方面的不断开发与综合利用,青海云杉已成为小陇山林区高寒阴湿地带森林更新和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更是培育后备森林资源和西北国土绿化的重要树种。1998年,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小陇山林业实验局在地处秦岭西部余脉的滩歌林场高寒山地进行了大面积的青海云杉播种育苗,通过实践,系统总结了一整套育苗技术,以便为青海云杉在高寒山地的育苗与推广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陇山林区 高寒山地 青海云杉 育苗技术
下载PDF
承德高寒山区发展绿色食品优势及对策探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东红 《农业灾害研究》 2013年第2期65-67,共3页
绿色食品由于无污染、安全、营养将成为未来食品市场的需求主流,但因其对环境等要求严格,又使绿色食品的生产受到极大限制。从高寒山区承德的独特天然环境、资源、地理、基础等6方面优势出发,阐述了该区发展绿色食品的优越条件,并提出... 绿色食品由于无污染、安全、营养将成为未来食品市场的需求主流,但因其对环境等要求严格,又使绿色食品的生产受到极大限制。从高寒山区承德的独特天然环境、资源、地理、基础等6方面优势出发,阐述了该区发展绿色食品的优越条件,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指出发挥优势弥补劣势,绿色食品将成为承德山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山区 绿色食品 优势 对策
下载PDF
面向高寒山地的装备可靠性维修保障模式探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一丹 祁伟 《武警工程大学学报》 2018年第6期45-47,52,共4页
阐述了装备可靠性维修保障的重要性,剖析了可靠性维修思想主要内容和基本原理,分析了可靠性维修保障工作机制,面向高寒山地以车辆装备维修保障为例,研究并探索了装备可靠性维修保障的新模式。
关键词 高寒山地 可靠性 维修保障 装备
原文传递
迪庆州川西云杉造林技术
13
作者 唐春梅 《林业调查规划》 2012年第1期102-107,共6页
介绍川西云杉生态、生物学特性.根据保存的人工川西云杉林成活及生长情况,认为迪庆州寒温带地区是川西云杉适生区,川西云杉是高寒山区天然林采伐后理想的迹地更新树种.藉此,对其种子采集、圃地选择、播种育苗、苗期管理、造林地选择、... 介绍川西云杉生态、生物学特性.根据保存的人工川西云杉林成活及生长情况,认为迪庆州寒温带地区是川西云杉适生区,川西云杉是高寒山区天然林采伐后理想的迹地更新树种.藉此,对其种子采集、圃地选择、播种育苗、苗期管理、造林地选择、整地、造林方法、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苗木培育及造林技术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云杉 造林技术 育苗技术 高寒山区 迪庆州
下载PDF
干旱区气候变化及其对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水文过程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常学向 赵文智 田全彦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8-236,共9页
在干旱区,水是形成绿洲的根本要素。干旱区高寒山地是维系西北干旱区绿洲存在、是当地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稳定的水源地,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涵养水源功能,有“绿色水库”之称。气候变化将改变山地生态系统结构、组成和... 在干旱区,水是形成绿洲的根本要素。干旱区高寒山地是维系西北干旱区绿洲存在、是当地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稳定的水源地,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涵养水源功能,有“绿色水库”之称。气候变化将改变山地生态系统结构、组成和水循环,加剧水资源短缺,威胁干旱区绿洲安全。回顾并综述了干旱区气候变化及其对干旱区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水文过程的影响研究进展,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在干旱区山地仍需要评估优于1 km空间分辨率的气候变化趋势,从多尺度、多界面、多学科、多方法开展气候变化对干旱区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水文过程影响的综合研究,以促进干旱区山地生态学的发展,为干旱区管理部门提供适应和缓解气候变化、科学的制定气候变化条件下水资源管理方案、实现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奠定理论基础,促进干旱区气候变化条件下的环境和社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生态系统稳定性 森林生态水文过程 干旱区高寒山地
下载PDF
基于统计降尺度方法的高寒山区未来气候变化预估 被引量:7
15
作者 穆振侠 姜卉芳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90-296,共7页
高寒山区未来气候变化预估,对于了解该区域未来水资源的变化和指导区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实测气象站点数据、实测水文站点数据、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全球气候模式Had CM3数据,采用统计降尺度方法预估了高寒山区... 高寒山区未来气候变化预估,对于了解该区域未来水资源的变化和指导区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实测气象站点数据、实测水文站点数据、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全球气候模式Had CM3数据,采用统计降尺度方法预估了高寒山区未来(2020—2099年)气候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率定的SDSM统计降尺度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降水与气温的变化趋势;2协合拉站未来降水总体上呈减少趋势(尤其是7—8月),但在不同排放情景下波动变化较复杂;3协合拉站未来气温持续升高,尤其以2070s(2070—2079年)后较明显,升高幅度最大发生在8月;4未来该区域降水的减少及气温的升高将影响冰川与积雪的储量,加速高寒山区冰川与积雪的消融量,影响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河流的水资源量,进而影响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剧不同用水部门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降水 气温 统计降尺度方法 高寒山区
原文传递
基层政府对高寒山区农村水资源保护实践困境及路径优化研究--以L乡政府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鲁勇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2年第6期37-40,共4页
农村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一直是很多学者关注的问题,前人也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我国农村地区地形复杂多样,特别是喀斯特地貌区的高寒山区农村水资源问题更加复杂。以L乡政府为例,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实地考察,分析研究基层政府在高... 农村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一直是很多学者关注的问题,前人也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我国农村地区地形复杂多样,特别是喀斯特地貌区的高寒山区农村水资源问题更加复杂。以L乡政府为例,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实地考察,分析研究基层政府在高寒山区农村水资源保护管理中显现出的不足,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使高寒山区农村水资源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政府 高寒山区 农村水资源保护
下载PDF
冻融风化边坡岩体破坏机理研究 被引量:22
17
作者 乔国文 王运生 +1 位作者 储飞 杨新龙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69-476,共8页
高寒山区岩质边坡冻融风化破坏严重影响公路建设及其运行安全。为了揭示岩体在冻融条件下的破坏机理,本文通过对高寒山区岩质边坡现场调查、编录,结合室内试验及数值模拟等,从不同尺度下综合分析岩体的冻融破坏机理。室内试验显示岩块... 高寒山区岩质边坡冻融风化破坏严重影响公路建设及其运行安全。为了揭示岩体在冻融条件下的破坏机理,本文通过对高寒山区岩质边坡现场调查、编录,结合室内试验及数值模拟等,从不同尺度下综合分析岩体的冻融破坏机理。室内试验显示岩块受冻融后存在强度弱化现象,其受控于岩块的结构构造、胶结程度及初始损伤裂隙发育情况;冻融试验揭示岩体裂隙发育特征对冻胀变形性质起决定作用,裂隙的冻融破坏速率远大于岩块,密闭条件下,裂隙水冻结成冰过程中形成冰劈效应,冻胀力可达33MPa以上;数值分析揭示了边坡温度场受低温、大温差影响最为明显,裂隙带受冻融影响严重,其为边坡冻融风化的通道,裂隙水冻胀形成冰劈是边坡冻融风化破坏的主要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山区 冻融风化 冻融试验 冰劈效应
下载PDF
复杂地质条件下高寒山区超长公路隧道总体建设方案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孙祺华 孟芹 李剑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8,共8页
天山隧道为我国最长的高寒山区公路隧道,其地质条件极其复杂,且国内缺少建设此类隧道的经验。针对该隧道的线位方案、断面布置、洞口位置和路面结构型式四个方面,通过文献调研、理论分析,开展了全面、系统的对比研究工作,确定了安全、... 天山隧道为我国最长的高寒山区公路隧道,其地质条件极其复杂,且国内缺少建设此类隧道的经验。针对该隧道的线位方案、断面布置、洞口位置和路面结构型式四个方面,通过文献调研、理论分析,开展了全面、系统的对比研究工作,确定了安全、经济、合理的总体建设方案,即:选取K线方案作为隧道越岭线路方案,其纵坡采取0.9%/16 800/2 810.87与-0.5%/4 860/2 937.77的组合;采用两主洞加服务隧道的断面布置方案;选取合理的隧道洞口位置,并针对洞口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对比和分析了沥青路面与水泥路面的优缺点,并建议采用水泥路面作为隧道路面结构型式。该总体建设方案对高寒山区类似超长公路隧道的快速施工、运营管理、建设工期控制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公路隧道 复杂地质条件 高海拔 高寒山区 建设方案 天山隧道
下载PDF
高寒山地生态修复方式对土壤颗粒碳氮分配的影响
19
作者 汉光昭 曹广超 +2 位作者 曹生奎 冶文倩 程国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8,共9页
通过探讨草地和林地两种修复方式下不同粒径土壤颗粒有机碳和全氮的分配规律,以期能够为高寒山地生态修复措施对土壤颗粒碳氮的影响提供参考。以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分别选取不同恢复年限的草地和林地作为研究对象,管理方式分... 通过探讨草地和林地两种修复方式下不同粒径土壤颗粒有机碳和全氮的分配规律,以期能够为高寒山地生态修复措施对土壤颗粒碳氮的影响提供参考。以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分别选取不同恢复年限的草地和林地作为研究对象,管理方式分别为仅在生长季封育和常年封育。对生长季野外现场采集的土壤样品在实验室采用离心法对土壤颗粒进行分级,分为砂粒(2000—50μm)、粉粒(50—2μm)和粘粒(<2μm),以此分析不同粒径土壤颗粒中有机碳和全氮的分配规律。结果显示:1)不同修复年限草地和林地土壤颗粒有机碳和全氮的分配主体分别为砂粒和粉粒,草地和林地土壤颗粒有机碳在砂粒中的分配比例分别为57.36%和46.46%,全氮在粉粒中的分配比例分别为44.79%和42.55%。2)两种修复用地三种粒径土壤颗粒碳氮分配比例均与其组分含量呈正相关关系,砂粒的碳氮分配比例主要受地下生物量和土壤总孔隙度影响,粘粒和粉粒碳氮分配比例主要受容重和pH的影响。本研究区植树造林的修复方式对土壤颗粒碳氮的分配影响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颗粒有机碳 全氮 生态修复 高寒山地
下载PDF
高寒山区旱作条件下细茎冰草生产性能测定 被引量:3
20
作者 颜红波 韩志林 +4 位作者 周青平 王柳英 曾辉 赵志刚 包成兰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0-42,共3页
通过3年的测定结果表明,细茎冰草Agropyron trachycaulum cv Slender在青海东部农业区的高寒山区旱作条件下,可以安全越冬,越冬率为86%~90%,第2和3年的平均干草产量分别为3 856 6,5 386 7kg/hm2,籽实产量分别为897,1 150 kg/hm2,生育期1... 通过3年的测定结果表明,细茎冰草Agropyron trachycaulum cv Slender在青海东部农业区的高寒山区旱作条件下,可以安全越冬,越冬率为86%~90%,第2和3年的平均干草产量分别为3 856 6,5 386 7kg/hm2,籽实产量分别为897,1 150 kg/hm2,生育期133~140 d,属中、晚熟多年生优良禾本科牧草品种,适合在海拔为2 750 m左右的旱作条件下种植,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山区 旱作 细茎冰草 生产性能 牧草 青海 退牧还草工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