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5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Aging Feature of Al-L-Cu-Mg-Zr Alloy Containing Sc 被引量:22
1
作者 TAN Cheng yu,ZHENG Zi qiao,XIA Chang qing,LIANG Ying (Department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83, China)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0年第2期65-67,共3页
The aging behaviors of Al 1.42%Li 2.41%Cu 0.93%Mg 0.073%Zr 0.17%Sc(mass fraction, the same below) alloy at room temperature, 160 ℃ , and 160 ℃ after 8% pre deformation were studied respectively by hardness measureme... The aging behaviors of Al 1.42%Li 2.41%Cu 0.93%Mg 0.073%Zr 0.17%Sc(mass fraction, the same below) alloy at room temperature, 160 ℃ , and 160 ℃ after 8% pre deformation were studied respectively by hardness measurement.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alloy in various aging conditions was observed by T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in precipitations of the alloy in quenching condition are the particles containing Sc and Zr which have certain coherent relation with the matrix. Addition of Sc in Al Li Cu Mg Zr alloy will be favorable to promoting precipitation. The particles can serve as preferred nucleation sites for δ′ phases which accelerate the aging hardening rate at initial aging. The main hardening phases of the alloy aged at 160 ℃ are δ′ and δ′/β′ composite precipitates. The size of the composite precipitates is very small (nanometer size). The composite precipitates will preclude efficiently the formation concentrative slip location and will improv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alloy. S′ phase will occur in the alloy aged at 160 ℃ after 8% pre deformation. It is found that 8% pre deformation has no obvious influence on the precipitation of the composite ph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 li alloy AGING behavior composite phase
下载PDF
脉冲电流对2091铝锂合金再结晶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刘志义 刘冰 +1 位作者 邓小铁 雷毅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837-842,共6页
研究了脉冲电流对 2 0 91铝锂合金再结晶动力学的影响。金相观察结果表明 ,脉冲电流加速再结晶 ,并减小完全再结晶晶粒尺寸。透射电镜观察表明 ,通电试样在保温 15min的组织为几乎无晶内位错的再结晶组织 ,而未通电试样却是混乱位错的... 研究了脉冲电流对 2 0 91铝锂合金再结晶动力学的影响。金相观察结果表明 ,脉冲电流加速再结晶 ,并减小完全再结晶晶粒尺寸。透射电镜观察表明 ,通电试样在保温 15min的组织为几乎无晶内位错的再结晶组织 ,而未通电试样却是混乱位错的亚结构。研究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流 位错结构 再结晶 铝锂合金 动力学
下载PDF
铝锂合金搅拌摩擦焊接热循环 被引量:8
3
作者 王大勇 冯吉才 +1 位作者 张伟 陈国庆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56-159,共4页
搅拌摩擦焊接过程中 ,焊件上任一位置于搅拌头行走到该位置所在垂直于焊缝直线的瞬间 ,热循环温度达到最大值 ,并随着搅拌头远离而迅速降低。焊缝起点受搅拌头扎入行为的影响 ,而焊缝终点受搅拌头提起行为的影响 ,二者经受的热循环温度... 搅拌摩擦焊接过程中 ,焊件上任一位置于搅拌头行走到该位置所在垂直于焊缝直线的瞬间 ,热循环温度达到最大值 ,并随着搅拌头远离而迅速降低。焊缝起点受搅拌头扎入行为的影响 ,而焊缝终点受搅拌头提起行为的影响 ,二者经受的热循环温度低于焊缝其它部位。然而焊缝起点和终点间的材料经受稳定的热循环作用。焊缝中心经受的焊接热循环温度最高 ,为 415℃。焊缝两侧材料经受不同的热循环作用 ,前进侧略高于后退侧 7~ 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摩擦焊 热循环 铝锂合金
下载PDF
稀土元素及杂质在铝锂合金中的作用研究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9
4
作者 孟亮 郑修麟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29-136,共8页
综述了稀土元素和杂质对铝锂合金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作用,概括了杂质致脆及稀土微合金化的规律与机制,根据已有研究结果,对目前铝锂合金的发展与应用中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提出了某些观点与建议。
关键词 铝锂合金 杂质 稀土元素 力学性能 微观组织
下载PDF
电场均匀化对 2091Al-Li 合金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刘伟 崔建忠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24-329,共6页
应用扫描电镜(SEM)及电子探针(EPMA)研究了强电场作用下Al-Li合金的均匀化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强电场加速了2091Al-Li合金的均匀化过程,但是随着电场作用时间的增加,发生了镁、铜原子的上坡扩散,导致镁、... 应用扫描电镜(SEM)及电子探针(EPMA)研究了强电场作用下Al-Li合金的均匀化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强电场加速了2091Al-Li合金的均匀化过程,但是随着电场作用时间的增加,发生了镁、铜原子的上坡扩散,导致镁、铜原子的非平衡偏聚。因此,电场及非电场的联合处理方法是一个有效的均匀化处理制度。同时,还研究了强电场均匀化对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发现强电场均匀化促进T1相的形核,抑制δ′和S′相析出,提高了Al-Li合金的屈强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场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铝锂合金
下载PDF
1420铝锂合金力学性能的各向异性 被引量:9
6
作者 李锡武 郑子樵 +3 位作者 李海 李世晨 钟俐苹 蒋呐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51-155,共5页
以 14 2 0铝锂合金为研究对象 ,通过拉伸力学性能测试和拉伸断口形貌观察比较全面地研究了板材力学性能的各向异性水平及其表现规律 ,并探讨了各向异性在时效过程中的演化及产生各向异性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 :该 14 2 0铝锂合金的... 以 14 2 0铝锂合金为研究对象 ,通过拉伸力学性能测试和拉伸断口形貌观察比较全面地研究了板材力学性能的各向异性水平及其表现规律 ,并探讨了各向异性在时效过程中的演化及产生各向异性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 :该 14 2 0铝锂合金的力学性能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 ;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各向异性的表现规律有所不同 ;在达到峰时效之前 ,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 ,合金力学性能的各向异性在增加 ,而增幅在减小。合金力学性能的平面各向异性主要源于其晶体学织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锂合金 力学性能 各向异性 时效
下载PDF
铝锂合金的钎焊性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孙德超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3期21-24,共4页
通过试验研究,探讨了铝锂合金的钎焊性。试验结果表明,铝锂合金具有良好的高温软钎焊性和硬钎焊性,在钎料中添加微量稀土,可进一步提高钎焊接头的性能。
关键词 铝锂合金 钎焊 钎焊性 钎料 稀土
下载PDF
2090铝锂合金T_1相的强化作用及微量Ce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赵志龙 李晓玲 +2 位作者 徐磊 韩栋 陈铮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546-551,共6页
利用TEM 技术观察和分析了2090 和2090 + Ce 两种合金中, 位错与T1 相之间的交互作用行为, 发现T1 相与位错间的交互作用是一种切过和绕过的混合型; 并利用脱溶相强化理论建立了相关的物理模型。实算结果表明, ... 利用TEM 技术观察和分析了2090 和2090 + Ce 两种合金中, 位错与T1 相之间的交互作用行为, 发现T1 相与位错间的交互作用是一种切过和绕过的混合型; 并利用脱溶相强化理论建立了相关的物理模型。实算结果表明, 在190 ℃时效3 ~48 h , T1 相的强化作用约占总的临界剪切应力(CRSS) 的30 % ~60 % , 其强化作用随时效时间的延续而增强, 但过时效后增强作用平缓。2090 和2090 + Ce 两种合金对比结果表明, 在欠时效时, 两合金中 T1 相的强化作用没有多大差异, 而过时效状态下, 含Ce 合金中T1 相的强化作用略大于前者, 在仅考虑切过机制的情况下这种倾向尤为明显。欠时效时两合金基体强化作用约相差3 .2 MPa , 而过时效时两合金基体的强化作用约相差8 .7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锂合金 T_1(al_2Culi)相 强化作用
下载PDF
1420铝锂合金表面氧化膜特征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李艳 邓继雄 魏祚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69-373,共5页
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对 14 2 0铝锂合金表面氧化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合金表面富集了元素Li和Mg ,且表面主要为由Li和Mg的氧化物组成的疏松氧化膜 ,其厚度约为 0 .0 5mm。合金表面氧化膜的形成与温度密切相关 ,氧化膜从 30 0℃开始形成... 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对 14 2 0铝锂合金表面氧化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合金表面富集了元素Li和Mg ,且表面主要为由Li和Mg的氧化物组成的疏松氧化膜 ,其厚度约为 0 .0 5mm。合金表面氧化膜的形成与温度密切相关 ,氧化膜从 30 0℃开始形成速度较快 ,4 0 0℃以上迅速扩展并形成连续的氧化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锂合金 表面层 氧化膜 气孔 焊缝 焊接
下载PDF
微量Mg,Ag对Al-Li-Cu系合金性能和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易宏坤 郑子樵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92-294,共3页
在AA2195标准成分基础上,通过加入微量元素Mg和Ag,研究了各合金薄板材料在180℃不同时效时间下的室温拉伸性能和显微组织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单独加入Mg和单独加入Ag对AlLi合金都有强化效果,但Mg的单独作用... 在AA2195标准成分基础上,通过加入微量元素Mg和Ag,研究了各合金薄板材料在180℃不同时效时间下的室温拉伸性能和显微组织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单独加入Mg和单独加入Ag对AlLi合金都有强化效果,但Mg的单独作用显然比Ag要大得多.Mg和Ag共同加入则产生最大的强化效应,这说明Mg和Ag之间有强烈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伸性能 显微组织 铝-锂-铜合金
下载PDF
8090AlLi合金动态断裂韧度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慧中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8-61,共4页
用Hopkinson杆应力波加载装置研究了加载速率对8090AlLi合金断裂韧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的断裂韧度随应力强度因子率的增加而增加。扫描电镜分析发现,准静态下的断裂为沿晶和准解理混合断口;随着应力强度因子的增加,断裂从准解理断... 用Hopkinson杆应力波加载装置研究了加载速率对8090AlLi合金断裂韧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的断裂韧度随应力强度因子率的增加而增加。扫描电镜分析发现,准静态下的断裂为沿晶和准解理混合断口;随着应力强度因子的增加,断裂从准解理断裂过渡到准解理和显微空穴聚集的韧窝断裂的混合断口。高应力强度因子率下断裂韧度的提高与其变形机制和晶界无沉淀区(PFZ)的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锂合金 动态断裂韧度 应力强度因子
下载PDF
2091铝-锂合金固态氢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兴其 杨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25-127,共3页
运用RH 4 0 2测氢仪测定具有高挥发性物质锂的铝 锂合金的固态氢含量具有相当难度 ,本文就如何鉴别体内氢和表面氢、如何选择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及试样大小做了大量探索实验 ,初步形成了可行的铝 锂固态氢含量的分析方法。同时就测量... 运用RH 4 0 2测氢仪测定具有高挥发性物质锂的铝 锂合金的固态氢含量具有相当难度 ,本文就如何鉴别体内氢和表面氢、如何选择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及试样大小做了大量探索实验 ,初步形成了可行的铝 锂固态氢含量的分析方法。同时就测量的误差来源及测氢过程中应注意之点进行了讨论。结果重复性好 ,且结果比较准确 (利用俄罗斯铝 锂合金氢标样比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锂合金 体内氢 表面氢 氢含量
下载PDF
Al-Li合金中δ′(Al_3Li)颗粒尺寸对位错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袁庆龙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6期604-607,共4页
测定了 Al- Li合金不同条件下δ′(Al3Li)相的颗粒半径和体积分数 ,研究了δ′颗粒尺寸及体积分数对位错运动方式的作用。结果表明 ,如果δ′颗粒的平均尺寸小于临界尺寸 ,δ′颗粒被位错切割 ,反之 ,则形成奥罗万 (Orowan)位错环 ;当... 测定了 Al- Li合金不同条件下δ′(Al3Li)相的颗粒半径和体积分数 ,研究了δ′颗粒尺寸及体积分数对位错运动方式的作用。结果表明 ,如果δ′颗粒的平均尺寸小于临界尺寸 ,δ′颗粒被位错切割 ,反之 ,则形成奥罗万 (Orowan)位错环 ;当相同柏氏矢量的成对位错切割δ′颗粒时 ,会消除先行位错形成的反相畴界 ,当不同柏氏矢量的成对位错切割δ′颗粒时 ,需要增大外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li合金 颗粒尺寸 体积分数 位错运动 铝锂合金 δ′颗粒 al3li 铝锂合金
下载PDF
铝锂合金的层内与层间强化韧化的耦合机制 被引量:4
14
作者 徐磊 王永欣 +1 位作者 赵志龙 陈铮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06-409,共4页
从宏观性能与微观结构角度研究了2090+Ce铝锂合金的时效过程中的强化和韧化机制。150℃时效过程中,延长时效时间可加强层内与层间两种强化机制的作用,从而使合金强度升高,塑性下降。经150℃时效和163℃时效的合金具... 从宏观性能与微观结构角度研究了2090+Ce铝锂合金的时效过程中的强化和韧化机制。150℃时效过程中,延长时效时间可加强层内与层间两种强化机制的作用,从而使合金强度升高,塑性下降。经150℃时效和163℃时效的合金具有相同水平的拉伸性能,而前者韧性更优,窄的PFZ和无稳定相存在的晶界以及塑变迹象明显的断口,是其具有高Kc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锂合金 层内 层间 强化机制 韧化机制
下载PDF
Strength-ductility Combination in Aluminum-lithium Alloy 2090 Containing Rare Earth Element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铮 王永欣 +2 位作者 刘兵 赵志龙 李晓玲 《Rare Metals》 SCIE EI CAS CSCD 2000年第1期27-33,共7页
The influence of grain structure and Ce on the strength ductility combination for aluminum lithium alloy was investigated. The strength ductility combination of pancake shape unrecrystallized grains is superior to... The influence of grain structure and Ce on the strength ductility combination for aluminum lithium alloy was investigated. The strength ductility combination of pancake shape unrecrystallized grains is superior to that of recrystallized grains.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strength ductility combination can be achieved by adding Ce to alloy 2090.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about fracture and properties of monotonic tension for Al Li alloys 2090 and 2090+C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grain structure, strength differences between grain within and grain boundary, stress localization degree at grain boundary and extrinsic strengthening effect was researched. The method and mechanisms of optimizing strength ductility were discussed, including grain structure, subgrain, T 1 phase, rare earth element Ce and aging proced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 li alloy Fracture feature Ce Microstructure Strength ductility
下载PDF
电场固溶对2091A1-Li合金显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丽媛 刘伟 《金属热处理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64-67,共4页
用电子探针及透射电镜研究了2091AlLi合金的电场固溶对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电场固溶通过促进含铜相溶解提高铜元素的固溶程度,加剧Li原子在晶界上的非平衡偏聚,导致析出相δ′分布不均匀,体积分数减少,晶界上出... 用电子探针及透射电镜研究了2091AlLi合金的电场固溶对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电场固溶通过促进含铜相溶解提高铜元素的固溶程度,加剧Li原子在晶界上的非平衡偏聚,导致析出相δ′分布不均匀,体积分数减少,晶界上出现粗大的δ平衡相,T1及S′相均匀弥散分布,合金的力学性能(T6)达到了应变时效处理(T8)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场固溶 显微结构 铝锂合金
原文传递
Al-Li2091合金超塑成形/扩散连接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长文 张凯锋 王仲仁 《塑性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1998年第4期1-6,共6页
本文采用了一种新的扩散连接夹层处理方法——等离子喷涂法,研究了影响Al-Li合金扩散连接质量的因素,得出了包括温度、压力、时间以及连接表面的处理状况等的最佳成形参数。最后用得出的最佳参数进行了Al-Li合金板材的超塑... 本文采用了一种新的扩散连接夹层处理方法——等离子喷涂法,研究了影响Al-Li合金扩散连接质量的因素,得出了包括温度、压力、时间以及连接表面的处理状况等的最佳成形参数。最后用得出的最佳参数进行了Al-Li合金板材的超塑成形/扩散连接复合工艺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喷涂 铝锂合金 超塑成型 扩散连接 成形
下载PDF
Al-Li合金中金属间相的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万明 张匀 +2 位作者 胡壮麒 刘玉林 赵洪恩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97-200,共4页
制备了Al-Li合金中的金属间相δ(Al-Li)、T1(Al2CuLi)、T2(Al6CuLi3)、S'(Al2MgCu)、T(Al2MgLi),在3.5%NaCl溶液中测试了这些相的自腐蚀电位和动态极化行为.结果表... 制备了Al-Li合金中的金属间相δ(Al-Li)、T1(Al2CuLi)、T2(Al6CuLi3)、S'(Al2MgCu)、T(Al2MgLi),在3.5%NaCl溶液中测试了这些相的自腐蚀电位和动态极化行为.结果表明:T1、T2、T相存在钝化现象,S'相则没有;这些金属间相的腐蚀倾向以T2、T1、S'、T、δ的顺序增大,腐蚀速度以T2、T、S'、T1、δ的顺序增大;在8090Al-Li合金中这些相都作为阳极相优先发生腐蚀,T2、T1相的耐蚀性好于其它相;控制合金中金属间相的尺寸、数量和分布可以改善Al-Li合金的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锂合金 金属间相 阳极极化 电化学
下载PDF
微重力电磁模拟制备高锂含量铝锂合金 被引量:4
19
作者 耿桂宏 达道安 +2 位作者 郝维新 张天平 罗岩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13,共3页
采用普通熔炼工艺制备的铝锂合金 ,锂的质量分数不超过 3 % ,否则 ,合金会出现严重的偏析。利用电磁模拟微重力装置 ,将原料放入涂有BN的高纯石墨坩埚并装入炉中 ,抽真空到 10Pa开始对炉体加热 ,温度达到 3 0 0℃时充入氩气 ,使炉内压... 采用普通熔炼工艺制备的铝锂合金 ,锂的质量分数不超过 3 % ,否则 ,合金会出现严重的偏析。利用电磁模拟微重力装置 ,将原料放入涂有BN的高纯石墨坩埚并装入炉中 ,抽真空到 10Pa开始对炉体加热 ,温度达到 3 0 0℃时充入氩气 ,使炉内压力维持在 40Pa ,合金温度达到 760℃时停止加热 ,保温 40min ,在电磁铁中输入励磁电流并在熔体中加入直流电场 ,温度降至凝固温度时去掉电磁场 ,冷却至室温 ,可以制备出锂的质量分数为 5 %~ 10 %的二元铝锂合金。试验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重力电磁模拟 铝锂合金 偏析
下载PDF
Effect of electric current pulse on grain growth in superplastic deformation of 2091 Al-Li alloy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志义 许晓嫦 崔建忠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CSCD 2003年第4期743-749,共7页
The effect of electric current pulse on the grain growth in the superplastic deformation of 2091 Al Li alloy was investigated. Optical metallographic microstructure observation and average linear intercept measuring r... The effect of electric current pulse on the grain growth in the superplastic deformation of 2091 Al Li alloy was investigated. Optical metallographic microstructure observation and average linear intercept measuring results show that at same strain, the grain size in the superplastic deformation loaded with electric current pulse is smaller than that unemploying electric current pulse, and so does the grain growth rate. TEM observation shows that the dislocation density at grain boundary in the superplastic deformation applied with electric current pulse is lower than that unemploying electric current pulse.It indicates that electric current pulse increases the rate of dislocation slip and climb in grain boundary, which leads to a decrease of both the density of the dislocation slipping across grain boundary at same strain rate and the driving force for grain growth, therefore the rate of grain growth decreases.The established model for grain growth shows an exponential relation of grain size with stra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li合金 铝合金 晶体生长 超塑性成型 电脉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