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哈佛分析框架下的航空运输企业财务分析--以国航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覃木 宋淑鸿 《物流科技》 2021年第12期113-115,120,共4页
文章基于哈佛分析框架对已经跻身于世界一流航空公司的中国国际航空公司2016~2020年的数据进行财务分析。哈佛分析框架采用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弥补了从单一数据进行财务分析的不足。从战略、会计、财务、前景四个角度出... 文章基于哈佛分析框架对已经跻身于世界一流航空公司的中国国际航空公司2016~2020年的数据进行财务分析。哈佛分析框架采用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弥补了从单一数据进行财务分析的不足。从战略、会计、财务、前景四个角度出发,分析在新冠疫情影响下的中国国航目前的财务状况以及发展态势,为国航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佛分析 财务分析 中国国航 利润下滑
下载PDF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融资结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孙新宪 杨凯云 《中国民航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47-51,共5页
对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航")融资结构进行研究,旨在改善国航融资结构,降低企业财务风险。以优序融资理论为依据运用比较分析法,对国航融资结构进行了纵向和横向比较。通过比较发现,国航融资结构中存在内源融... 对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航")融资结构进行研究,旨在改善国航融资结构,降低企业财务风险。以优序融资理论为依据运用比较分析法,对国航融资结构进行了纵向和横向比较。通过比较发现,国航融资结构中存在内源融资比例低、偏向股票融资、债券融资比例低、飞机租赁融资未充分利用等问题,并进一步分析了问题背后的原因。针对这些问题,从企业和政府两个角度对优化国航融资结构提出了建议,包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完善股权结构、发展资本市场、加强政府监管、减少政府干预、完善政策支持等。融资结构对企业价值具有重大影响,对国航融资结构进行研究,希望能对国航融资结构的完善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航 融资结构 比较分析
下载PDF
“柠檬问题”:应用信息经济学原理剖析国航A股IPO
3
作者 杨松 《产业经济评论》 2018年第1期40-49,共10页
本文应用信息经济学和公司财务学原理,根据公开信息分析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国航)的A股IPO活动。研究表明:在应用有关IPO理论和根据中国现实经济环境都不能或只能微弱地解释国航A股IPO活动的情况下,资本市场出现了严重的"柠... 本文应用信息经济学和公司财务学原理,根据公开信息分析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国航)的A股IPO活动。研究表明:在应用有关IPO理论和根据中国现实经济环境都不能或只能微弱地解释国航A股IPO活动的情况下,资本市场出现了严重的"柠檬问题":投资者认定发行人具有信息优势,因此把当时市场情况下航空公司的普遍状况作为对国航的基本认识。柠檬问题不仅低估了国航的价值,而且在不完善的发行定价制度下,还造成发行人无法正确判断投资者的需求曲线。本文最后探讨了可能的改进办法。希望通过本案例的分析,发行人、投资者、承销商和证券监管机构等市场各方都可以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股IPO 信息不对称 柠檬问题
下载PDF
国航飞行员网上准备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
作者 徐京伟 《情报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04-908,共5页
介绍了中国国际航空公司飞行人员网上准备系统的应用和基本功能,讨论了该系统的技术实现方法,包括具体通用功能组成模块、底层系统支持等,阐述了网上准备方式对保障飞行安全的作用。
关键词 国航 飞行员 网上准备系统 B/S 网络
下载PDF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航空公司并购协同效应研究——以国航星辰计划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春玲 高兰 《财会通讯(中)》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3-86,共4页
本文将平衡计分卡与并购协同效应相结合,分析二者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平衡计分卡的航空公司并购绩效指标体系,并以国航星辰计划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国航通过星辰计划获得并购协同效应。通过平衡计分卡对企业并购绩效进行评价... 本文将平衡计分卡与并购协同效应相结合,分析二者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平衡计分卡的航空公司并购绩效指标体系,并以国航星辰计划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国航通过星辰计划获得并购协同效应。通过平衡计分卡对企业并购绩效进行评价,将并购的评价结果与并购协同效应相结合,可以对企业并购绩效进行管理,以提高并购效率,使并购后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效应 平衡计分卡 星辰计划
下载PDF
企业转型中生产序列岗位人员的绩效考评与激励——以国航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玺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75-79,共5页
本文针对国航生产序列人员(以飞行签派为例)目前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采用访谈法和经验总结法,结合关键绩效指标(KPI)设计飞行签派序列人员的绩效考评指标、指标权重及其绩效考评流程,力求探讨适合国航未来发展的生产序列人员的绩效考... 本文针对国航生产序列人员(以飞行签派为例)目前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采用访谈法和经验总结法,结合关键绩效指标(KPI)设计飞行签派序列人员的绩效考评指标、指标权重及其绩效考评流程,力求探讨适合国航未来发展的生产序列人员的绩效考评体系与激励机制,以推进该岗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为国航的企业战略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航 企业组织转型 生产序列岗位人员 绩效考评 薪酬激励
原文传递
AEDMS工程文件编号的生成算法
7
作者 孙春林 陈国焉 《中国民航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5-17,20,共4页
工程文件编号生成算法是国航工程文件管理系统(AEDMS)开发的难点。提出的工程文件编号生成算法包括工程文件流水号和改版号的指派算法与自动编排算法。前者解决了新旧系统工程文件编号的兼容问题;后者是一种新的基于关系代数的自动编号... 工程文件编号生成算法是国航工程文件管理系统(AEDMS)开发的难点。提出的工程文件编号生成算法包括工程文件流水号和改版号的指派算法与自动编排算法。前者解决了新旧系统工程文件编号的兼容问题;后者是一种新的基于关系代数的自动编号算法,其利用元组序号,具有紧凑简单、可靠性好、可维护性好、执行效率高、适用面广的特点。实算结果和AEDMS运行实践表明,此工程文件编号生成算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代数 国航工程文件管理系统 工程文件编号 算法
下载PDF
地表气温变化研究的现状和问题 被引量:59
8
作者 任国玉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3-6,共4页
对全球和中国地区平均地表气温变化趋势研究进行了简要评述 ,对当前研究中需要加强的工作提出了初步建议。
关键词 地表 气温变化 中国地区 气候变化
下载PDF
1960-2000年中国不同季节的气温分区及趋势 被引量:49
9
作者 秦爱民 钱维宏 蔡亲波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38-345,共8页
利用中国486个测站1960~2000年逐日气温观测资料,采用分层聚类和相似分析方法,对中国月、季、半年、年平均气温进行了区划,通过动态分析分层聚类过程中组内和组间平均相关系数的差异指标,为不同季节气温分析、预测研究找到适宜的分区方... 利用中国486个测站1960~2000年逐日气温观测资料,采用分层聚类和相似分析方法,对中国月、季、半年、年平均气温进行了区划,通过动态分析分层聚类过程中组内和组间平均相关系数的差异指标,为不同季节气温分析、预测研究找到适宜的分区方案.得到中国年平均气温分区为23个区;冬、夏半年均为22个区;春、夏、秋、冬季分别为24、28、26、28个区;1~12月分别为24、23、18、18、18、25、19、20、29、31、18、24个区.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各区域年、季气温在变化趋势、阶段异常、极端变化上均有明显的区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分区 气温 中国
下载PDF
北极涡活动对我国同期及后期气温的影响 被引量:42
10
作者 张恒德 陆维松 +1 位作者 高守亭 张友姝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07-516,共10页
利用NCEP/NCAR 1950—2002年500 hPa月平均再分析高度场资料计算出北半球及各分区的月平均极涡面积、强度,讨论了它们与我国气温的相关。结果表明:北半球500 hPa年平均和4季的极涡面积大小与我国多数站点同期气温呈负相关,尤其在年平均... 利用NCEP/NCAR 1950—2002年500 hPa月平均再分析高度场资料计算出北半球及各分区的月平均极涡面积、强度,讨论了它们与我国气温的相关。结果表明:北半球500 hPa年平均和4季的极涡面积大小与我国多数站点同期气温呈负相关,尤其在年平均及冬季状况下最显著,1—12月极涡面积与气温的负相关呈由减弱到增强的变化趋势;而极涡强度与我国同期气温的相关性相对较弱,在秋冬季不少地区出现正相关,1—12月极涡强度与气温负相关性的变化趋势是由增强到减弱。利用奇异值分解研究极涡对后期我国气温的影响后发现,极涡指数与后期我国气温呈负相关,但不同季节差异较大。当冬季Ⅳ区极涡面积显著缩小、北半球极涡总强度明显增强时,长江中下游以北及东北地区下一年春季气温通常上升;春季Ⅰ区极涡面积、强度异常偏大,则夏季华南沿海、西南及河套地区气温比常年偏低;若春季北半球极涡强度减弱、夏季亚洲区极涡面积收缩,则其后的秋季华北气温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涡 面积和强度 中国气温
下载PDF
近40年中国高空温度变化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34
11
作者 薛德强 谈哲敏 +1 位作者 龚佃利 王兴堂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1-149,共9页
为了了解高空气温的长期变化趋势,利用中国28个高空探空站1961-2000年间地面至高空10hPa的温度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从地面到高空200hPa最冷在1月,最热在7月;但是在最冷的100hPa层以上,其气温年变化位相相反,即1月最热,... 为了了解高空气温的长期变化趋势,利用中国28个高空探空站1961-2000年间地面至高空10hPa的温度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从地面到高空200hPa最冷在1月,最热在7月;但是在最冷的100hPa层以上,其气温年变化位相相反,即1月最热,8月最冷;50hPa层以上温度的年变化不大。近40余年来,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白地面至700hPa,绝大部分地区温度上升,尤其是地面增温最为显著,而西南地区有降温趋势;对流层上层至50hPa的平流层的温度在降低,尤其是50hPa降温最为显著。北半球的较强火山喷发对中国32°N以南的低纬与32°N以北的中高纬地区高空温度的影响不同。火山喷发后,低纬地区平流层第1~26个月温度均有不同程度增温,其中在第7~8个月增温最明显;在对流层以下,第6~11个月、第16-27个月出现2次明显降温时段,第1次降温最明显。中高纬地区平流层在第1~16个月、第20~29个月出现2段增温,第1段增温时间跨度长、强度大,第17~19个月出现了降温。在对流层以下第2~5个月、第14~18个月、第21~30个月出现3次明显降温时段,第3次降温持续时间长,整体降温强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高空温度 季节变化 趋势变化 火山喷发的影响
下载PDF
On Multi-Timescale Variability of Temperature in China in Modulated Annual Cycle Reference Frame 被引量:16
12
作者 钱诚 Zhaohua WU +1 位作者 符淙斌 周天军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5期1169-1182,共14页
The traditional anomaly (TA) reference frame and its corresponding anomaly for a given data span changes with the extension of data length. In this study, the modulated annual cycle (MAC), instead of the widely us... The traditional anomaly (TA) reference frame and its corresponding anomaly for a given data span changes with the extension of data length. In this study, the modulated annual cycle (MAC), instead of the widely used climatological mean annual cycle, is used as an alternative reference frame for computing climate anomalies to study the multi-timescale variability of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SAT) in China based on homogenized daily data from 1952 to 2004. Th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EMD) method is used to separate daily SAT into a high frequency component, a MAC component, an interannual component, and a decadal-to-trend compon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EMD method can reflect historical events reasonably well, indicating its adaptive and temporally local characteristics. It is shown that MAC is a temporally local reference frame and will not be altered over a particular time span by an exten-sion of data length, thereby making it easier for physical interpretation. In the MAC reference frame, the low frequency component is found more suitable for studying the interannual to longer timescale variability (ILV) than a 13-month window running mean, which does not exclude the annual cycle. It is also better than other traditional versions (annual or summer or winter mean) of ILV, which contains a portion of the annual cycle. The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 variability of the annual cycle could be as large as the magnitude of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The possible physical causes of different timescale variability of SAT in China are further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ulated annual cycle th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climate anomaly climate normal variability of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in china
下载PDF
我国航空客运网络结构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彭语冰 周莹莹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850-1854,共5页
采用复杂网络研究的量化和图形化的方法对我国城市间航空客运网络结构进行研究。通过构建以机场所在城市为节点,城市间航空客运关系为边的网络模型,对我国2007年三种状态下的网络结构和节点结构特点进行测度,研究发现:在我国平均1.185... 采用复杂网络研究的量化和图形化的方法对我国城市间航空客运网络结构进行研究。通过构建以机场所在城市为节点,城市间航空客运关系为边的网络模型,对我国2007年三种状态下的网络结构和节点结构特点进行测度,研究发现:在我国平均1.185次中转可抵达网内任意两个通航城市,并已形成北京、上海、广州等多个中心的辐射全国的层次网络结构;除北京已形成绝对的连通和中介的优势外,上海、广州、深圳、重庆和昆明也具有较强节点优势,而乌鲁木齐、成都、西安等西部地区城市的连通和中介能力受条件限制优势仍未完全发挥,在东北和中部地区也尚未形成连通和中介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运输 中国航空客运 网络 复杂网络 城市
原文传递
Characterization of particle number size distribution and new particle formation in Southern China 被引量:5
14
作者 Xiaofeng Huang Chuan Wang +6 位作者 Jianfei Peng Lingyan He Liming Cao Qiao Zhu Jie Cui Zhijun Wu Min Hu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1期342-351,共10页
Knowledge of particle number size distribution(PND) and new particle formation(NPF)events in Southern China is essential for mitigation strategies related to submicron particles and their effects on regional air q... Knowledge of particle number size distribution(PND) and new particle formation(NPF)events in Southern China is essential for mitigation strategies related to submicron particles and their effects on regional air quality,haze,and human health.In this study,seven field measurement campaigns were conducted from December 2013 to May 2015 using a scanning mobility particle sizer(SMPS) at four sites in Southern China,including three urban sites and one background site.Particles were measured in the size range of15-515 nm,and the median particle number concentrations(PNCs) were found to vary in the range of 0.3× 10~4-2.2 × 10~4 cn^(-3) at the urban sites and were approximately 0.2 × 10~4 cm^(-3) at the background site.The peak diameters at the different sites varied largely from 22 to 102 nm.The PNCs in the Aitken mode(25-100 nm) at the urban sites were up to 10 times higher than they were at the background site,indicating large primary emissions from traffic at the urban sites.The diurnal variations of PNCs were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both rush hour traffic at the urban sites and NPF events.The frequencies of NPF events at the different sites were0%-30%,with the highest frequency occurring at an urban site during autumn.With higher SO_2 concentrations and higher ambient temperatures being necessary,NPF at the urban site was found to be more influenced by atmospheric oxidizing capability,while NPF at the background site was limited by the condensation sink.This study provides a unique dataset of particle number and size information in various environments in Southern China,which can help understand the sources,formation,and the climate forcing of aerosols in this quickly developing region,as well as help constrain and validate NPF model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anning mobility particle sizer(SMPS) Particle number size distribution(PND) New particle formation(NPF) air pollution Southern china
原文传递
CMIP6年代际试验对中国气温预测能力的初步评估 被引量:5
15
作者 汤秭晨 李清泉 +1 位作者 王黎娟 伍丽泉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2-174,共13页
利用参加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年代际气候预测计划(DCPP)的加拿大CanESM5模式和日本MIROC6模式的结果,评估了模式对中国近地面气温的预测能力。在年代际尺度上,两个模式年代际试验对近地面气温的回报技巧均高于历史试验的... 利用参加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年代际气候预测计划(DCPP)的加拿大CanESM5模式和日本MIROC6模式的结果,评估了模式对中国近地面气温的预测能力。在年代际尺度上,两个模式年代际试验对近地面气温的回报技巧均高于历史试验的模拟能力,采用海温初始化可以提高模式对中国近地面气温的年代际预报技巧。对年代际回报试验的进一步分析表明,两个模式均能较好地预测年平均气温的变化;对季节平均气温,模式在秋季的回报技巧最高,在冬季较低。就区域平均气温而言,两个模式对中国各个地区年平均和季节平均气温都有较高的回报技巧,其中我国南方和西部地区的气温回报技巧比北方高。年平均以及春季、冬季的气温年代际回报技巧总体随提前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夏季和秋季的气温回报技巧随提前时间的增加提高。各区域内年代际预测技巧随提前时间的变化特征与全国整体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IP6 气候系统模式 年代际预测 中国近地面气温
下载PDF
北极海冰变化同我国气温相联系的若干统计学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武朝德 彭公炳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542-550,共9页
本文分析了北极海冰覆盖度和我国气温的时空变化特点,并进行了它们之间的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某些地区,若干时段的气温较明显地受到北极海冰的影响。首先对北极海冰面积异常变化的时间尺度进行分析,然后使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展... 本文分析了北极海冰覆盖度和我国气温的时空变化特点,并进行了它们之间的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某些地区,若干时段的气温较明显地受到北极海冰的影响。首先对北极海冰面积异常变化的时间尺度进行分析,然后使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展开海冰场和气温场,并对它们的特征进行分析,最后对海冰面积在最大最小年份时,我国气温差值场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 海冰 中国 气温 统计学分析
下载PDF
略论抗日战争时期的中日空战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湘敏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14-117,共4页
抗日战争初期 ,中国空军力量的薄弱是中国抗战处于防御、退却的被动地位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根据中外文资料 ,尤其是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辑的资料 ,考察中国空军力量的消长过程 ,客观评述抗日战争时期的中日空战 ,指出中国空军战胜日寇... 抗日战争初期 ,中国空军力量的薄弱是中国抗战处于防御、退却的被动地位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根据中外文资料 ,尤其是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辑的资料 ,考察中国空军力量的消长过程 ,客观评述抗日战争时期的中日空战 ,指出中国空军战胜日寇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所起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时期 战术 中国 日本 空战 空军 防空系统
下载PDF
电力减排对华东空气质量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志成 胡亚男 +2 位作者 张龙 王健颖 马晓燕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0期98-109,共12页
中国经济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电力需求将持续增长;但以燃煤为主的电力工业带来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为了进一步了解电力排放对华东空气质量的影响,应用中尺度大气动力-化学耦合模式WRF-Chem针对两种不同的电厂减排情景... 中国经济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电力需求将持续增长;但以燃煤为主的电力工业带来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为了进一步了解电力排放对华东空气质量的影响,应用中尺度大气动力-化学耦合模式WRF-Chem针对两种不同的电厂减排情景模拟分析了冬季华东地区主要污染物浓度变化量和分布情况,得到以下结论:(1)模式能较好模拟华东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时间变化规律和空间分布特征;(2)华东冬季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高值区为山东西部、安徽北部及长三角地区,冬季大气环流条件不利近地面污染物扩散,易造成污染物堆积;(3)减排的敏感性试验表明:电厂排放减半时华东大部地区SO2、NO2的浓度降低约10%~30%,关闭时约30%~50%;PM2.5和PM10在江西和福建沿海一带减少较多,电厂排放减半时约5%,关闭时约10%;CO基本不受电厂减排影响,仅降低1%~2%;而O3在电厂排放减半或关闭时在华东大部地区增加3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排放 空气质量 华东地区 WRF-Chem
下载PDF
中美空军在长衡会战中联合作战述评 被引量:1
19
作者 祁雪春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 2016年第1期67-71,共5页
1944年,日军为了打通平汉、粤汉、湘桂等几条铁路要道,开辟至南洋的"大陆交通线",意图摧毁美国在华的空军基地,进而发动豫湘桂战役。其中的长衡会战是豫湘桂会战中的第二阶段。尽管在长衡会战中,中国军队丢失了湖南大片领土,... 1944年,日军为了打通平汉、粤汉、湘桂等几条铁路要道,开辟至南洋的"大陆交通线",意图摧毁美国在华的空军基地,进而发动豫湘桂战役。其中的长衡会战是豫湘桂会战中的第二阶段。尽管在长衡会战中,中国军队丢失了湖南大片领土,但中美空军的联合作战行动不仅掌握了常德会战后的制空权,通过配合守军作战,沉重打击了日军,而且其联合作战行动成为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联合的光辉典范,昭示着中国抗战必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衡会战 中美空军联合作战 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