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4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生产网络效应、集群封闭性及其“升级悖论”——基于大陆台商笔记本电脑产业集群的分析 被引量:89
1
作者 王益民 宋琰纹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6-53,共8页
全球生产网络中战略隔绝机制的存在,使得依托跨国公司战略空间集聚效应所形成的产业集群具有内在的封闭性,由此导致当地集群的“升级悖论”:集群内企业沿某一特定产品—技术路径升级越快,当地根植性与当地产业关联被弱化的可能性也就越... 全球生产网络中战略隔绝机制的存在,使得依托跨国公司战略空间集聚效应所形成的产业集群具有内在的封闭性,由此导致当地集群的“升级悖论”:集群内企业沿某一特定产品—技术路径升级越快,当地根植性与当地产业关联被弱化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本文进一步以大陆台商笔记本电脑产业集群为例,对战略隔绝机制所产生的特定影响及其现实意义作了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生产网络 战略集聚 隔绝机制 集群封闭性 升级悖论
原文传递
高泥化煤泥水沉降特性及凝聚剂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58
2
作者 闵凡飞 张明旭 朱金波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5-58,62,共5页
为了掌握无机凝聚剂对高泥化煤泥水沉降性能的影响规律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凝聚剂用量及凝聚剂与絮凝剂复配使用对煤泥水沉降特性及水质的影响试验,并分析了凝聚剂在高泥化煤泥水沉降过程中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单独使用凝聚剂难以满... 为了掌握无机凝聚剂对高泥化煤泥水沉降性能的影响规律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凝聚剂用量及凝聚剂与絮凝剂复配使用对煤泥水沉降特性及水质的影响试验,并分析了凝聚剂在高泥化煤泥水沉降过程中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单独使用凝聚剂难以满足高泥化煤泥水沉降处理的目的,石膏用量为400 g/m3,与分子质量为1 000万的聚丙烯酰胺5.6 g/m3配合使用时,初始沉降速度为108.0 cm/min,上清液透光率为90.6%,取得较好的沉降效果。添加明矾和无机聚铝铁澄清水硬度小,使用氯化钙和石膏时,矿化度较大,Mg2+浓度较高;在pH=6.3左右,Ca2+主要通过静电吸附在煤泥微颗粒表面,Al3+、Fe3+除静电吸附外,还可能存在羟基络合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降 高泥化煤泥水 凝聚剂 絮凝沉降 吸附机理
下载PDF
黄河流域城市群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耦合的时空格局与机制分析 被引量:58
3
作者 孙久文 崔雅琪 张皓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673-1690,共18页
通过研究黄河流域战略背景和城市群发展规划,本文构建评价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并运用于城市群比较研究中,再依据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和地理探测器,分析黄河流域七大城市群2007—2019年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时空... 通过研究黄河流域战略背景和城市群发展规划,本文构建评价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并运用于城市群比较研究中,再依据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和地理探测器,分析黄河流域七大城市群2007—2019年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时空特征与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黄河流域城市群的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大提升,生态保护建设进展较为缓慢,二者耦合度波动上升。(2)上游城市群的协调度低于中下游,整体协调度提升至良好协调。(3)存在从经济发展滞后型向生态保护滞后型的转变。(4)各城市群的协调度存在关联效应。(5)影响耦合的机制和民生发展与对外开放、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绿色发展与农业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等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 城市群 耦合协调度模型 驱动机制
原文传递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空间集聚、机理及其科学问题 被引量:58
4
作者 关兴良 魏后凯 +1 位作者 鲁莎莎 邓羽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7-241,共15页
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空间格局,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对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统计数据和地理信息技术,深刻揭示了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空间集聚态势及其造成的突出矛盾,从理论视角综合考察了城镇... 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空间格局,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对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统计数据和地理信息技术,深刻揭示了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空间集聚态势及其造成的突出矛盾,从理论视角综合考察了城镇化进程中的空间集聚形成机理,并简要探讨了优化城镇化空间格局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空间集聚态势十分明显,人口、资源、要素和产业大规模向东部沿海地区集聚,并在空间上形成了若干个城市和人口密集区。造成这种空间集聚态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自然本底条件和资源禀赋的地带性差异起到基础性作用,国家发展战略的东部偏向及资源要素的空间集聚效应是外部条件,而更深层次的基本动力源于区域之间日益拉大的发展差距。应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与产业向东部地区集聚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但二者的空间集聚未能协同一致,由此导致两个"不协调",即人口分布与产业及就业岗位分布的不协调及人口、经济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不协调。这两个"不协调"造成了数以亿计的"两栖"农民工跨区域迁移、能源与大宗商品的跨区域流动、局部地区资源环境面临巨大压力、不稳定因素和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等突出问题。要构建高效、均衡、安全的城镇化空间格局,其本质就是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即不单纯要强调人的繁荣,还要强调地域的繁荣。"产业西进"和"人口东移"是优化中国城镇化空间格局和形态的战略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空间格局 集聚态势 形成机理 中国
原文传递
一个金融集聚动因的理论模型 被引量:57
5
作者 车欣薇 部慧 +2 位作者 梁小珍 王拴红 汪寿阳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29,共14页
因为金融服务业与其它产业有较大差异,所以传统的产业集聚模型并不适用于分析金融集聚.将金融服务业看作是特殊的产业,从产业集聚的角度,引入空间的概念,建立体现金融服务业特性的两区域理论模型,以此来讨论金融集聚的产生动因和可持续... 因为金融服务业与其它产业有较大差异,所以传统的产业集聚模型并不适用于分析金融集聚.将金融服务业看作是特殊的产业,从产业集聚的角度,引入空间的概念,建立体现金融服务业特性的两区域理论模型,以此来讨论金融集聚的产生动因和可持续性.通过建立金融集聚的理论模型,揭示了地理因素所导致的机会成本、规模效益、金融服务产业在经济中所占份额和金融信息量是金融集聚的决定因素,并且产业集聚能够促进金融集聚的发生.同时提出两个区域由于地理因素所导致的机会成本增加倍数的比值可作为衡量中心区域是否为信息中心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中心 集聚 动因分析 均衡性 两区域模型
下载PDF
长江中游城市群合作机制研究 被引量:56
6
作者 龚胜生 张涛 +4 位作者 丁明磊 梅琳 吴清 葛履龙 储环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6-104,共9页
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必须构建完善的区域合作机制。目前,长江中游城市群间的合作以政府间的合作较多,而企业和非政府组织间的合作较少;其合作以交通、旅游、文化、商务等为重点,以联席会议为主要形式。当前合作主要存在国家层面支持力... 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必须构建完善的区域合作机制。目前,长江中游城市群间的合作以政府间的合作较多,而企业和非政府组织间的合作较少;其合作以交通、旅游、文化、商务等为重点,以联席会议为主要形式。当前合作主要存在国家层面支持力度不够,非政府组织作用未充分发挥,区域利益共同体尚未形成,区域城镇化水平不高,区域一体化程度不够,合作保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为完善长江中游城市群合作机制,要抓紧编制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规划,设置协调建设的专门机构,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主体作用,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一体化进程,完善法律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游 城市群 合作机制 非政府组织
下载PDF
超细粉末团聚机理及其消除方法 被引量:40
7
作者 李召好 李法强 马培华 《盐湖研究》 CSCD 2005年第1期31-36,共6页
对超细粉末的团聚机理进行了介绍,分析了粉体制备过程中团聚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消除团聚的方法。
关键词 团聚现象 超细粉末 粉体制备 机理
下载PDF
城市群地区城乡一体化空间组织理论初探 被引量:52
8
作者 贺艳华 周国华 +3 位作者 唐承丽 谭雪兰 陈征 范曙光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1-252,共12页
城乡一体化的空间组织是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的城乡空间组织过程与状态,主要通过促进城乡主体的互动以及各类要素在城乡之间的高效配置与有序流动,来建构城乡社会经济生态空间联系与相互作用秩序,以实现空间结构的优化与空间功能的提升... 城乡一体化的空间组织是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的城乡空间组织过程与状态,主要通过促进城乡主体的互动以及各类要素在城乡之间的高效配置与有序流动,来建构城乡社会经济生态空间联系与相互作用秩序,以实现空间结构的优化与空间功能的提升。城市群地区是一个高度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其城乡一体化的空间组织较一般区域更为复杂。城市群地区多中心、高密度、强流动和网络化的特征决定了城乡一体化空间组织形态的网络化、空间组织尺度的层级性、空间要素流动的多向性、空间组织效应的叠加性、空间组织功能的多样性;城乡一体化空间组织的内容涉及城乡物质空间的建构、城乡要素系统的优化配置、城乡主体行为范式的确立、城乡地域功能的整合提升等四个方面;"集聚与扩散"、"冲突与均衡"、"协同与共生"三大机理,彼此关联,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城市群地区城乡一体化的空间组织优化;复杂网络与多智能体的集成分析可以有效诠释城乡一体化空间组织的过程与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空间组织 城市群 特征 机理
原文传递
城市群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被引量:42
9
作者 赵勇 白永秀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11,共6页
城市群是推进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主体形态,也是区域重点开发及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形式。城市群的发展不仅能够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而且能够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从而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从概念、模式、形成机制、空间结构、协调发... 城市群是推进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主体形态,也是区域重点开发及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形式。城市群的发展不仅能够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而且能够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从而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从概念、模式、形成机制、空间结构、协调发展以及发展阶段与判断指标体系等方面对城市群国内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综合,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定义 模式 机制 空间结构 协调发展
原文传递
产业专业化、多样化集聚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影响的多维研究 被引量:48
10
作者 张雯熹 吴群 +1 位作者 王博 黄静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0-110,共11页
提升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是我国当前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城镇化进程的紧要任务之一。本文首先从城市经济学理论出发,基于"结构-行为-绩效"的分析范式,分析产业专业化集聚与多样化集聚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应用... 提升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是我国当前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城镇化进程的紧要任务之一。本文首先从城市经济学理论出发,基于"结构-行为-绩效"的分析范式,分析产业专业化集聚与多样化集聚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应用2003-2015年我国26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方法对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进行测算,并通过动态面板模型,从全行业-全国、全行业-三大区域、分行业-全国、分行业-三大区域的不同维度,考察分析产业专业化、多样化集聚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差异化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①从全行业-全国维度的回归结果来看,产业专业化与多样化集聚都能够促进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②从全行业-三大区域维度的回归结果来看,东部地区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更受益于多样化集聚的影响,中、西部地区更受益于专业化集聚的影响。③从分行业-全国维度的回归结果来看,工业专业化集聚对土地利用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④从分行业-三大区域维度的回归结果来看,服务业专业化集聚能够促进东部地区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工业专业化集聚能够促进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可见,在不同的行业或区域中,产业专业化、多样化集聚对土地利用效率存在差异化影响。因而,中国未来的产业发展应根据战略需要,立足于分行业或分区域的阶段特征,制定实施差别化的产业集聚政策,由此才能够针对性、有效性地提升区域要素利用效率,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专业化集聚 产业多样化集聚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 多维度 作用机理
下载PDF
旅游产业集群研究综述 被引量:44
11
作者 王润 刘家明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07-1412,共6页
产业集群理论提出之后,各行各业中产业集群研究逐步繁荣,旅游产业集群也是其中之一。迄今为止,国内旅游产业集群涉及概念与类型、形成条件、发展评判、形成机理等研究主题,与学术研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旅游度假区、旅游产业集聚区等产... 产业集群理论提出之后,各行各业中产业集群研究逐步繁荣,旅游产业集群也是其中之一。迄今为止,国内旅游产业集群涉及概念与类型、形成条件、发展评判、形成机理等研究主题,与学术研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旅游度假区、旅游产业集聚区等产业集群的案例研究滞后。本文根据国内外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的主要文献资料,按照定义与内涵、成因与机制、竞合关系与联系网络、区域影响的逻辑顺序进行梳理与归纳,并结合产业集群理论发展现状及国内外旅游产业集群研究对比,提出了旅游产业集群研究与其他产业部门集群研究及国际旅游产业集群研究的差距,最后提出国内旅游产业集群亟需加强研究的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业集群 集群成因 集聚机制
原文传递
山东半岛、中原、关中城市群地区的城镇化状态与动力机制 被引量:43
12
作者 王发曾 程丽丽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18-925,共8页
省域城市群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新的城市—区域类型。山东半岛、中原和关中城市群分属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在省域城市群中有很强的地带代表性,而且位置相连,是我国跨地带、跨省域协作与整合发展的优良平台。总体看来,三城市... 省域城市群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新的城市—区域类型。山东半岛、中原和关中城市群分属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在省域城市群中有很强的地带代表性,而且位置相连,是我国跨地带、跨省域协作与整合发展的优良平台。总体看来,三城市群地区城镇化水平较低,城镇化速度较快,青岛、济南、郑州、西安等核心城市的综合实力均未进入我国一线的区域中心城市,城市规模序列结构都存在缺陷。通过城镇化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以及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分析,发现:我国省域城市群地区城镇化的主要动力是经济发展,城市群发育普遍不够成熟,差异性显著,要真正起到省域核心增长版块的中心带动作用和国家区域发展关键支撑点的作用,还有待时日。究其因,除了决策层面和经济层面的原因外,还有社会层面和体制层面的原因。为推动我国省域城市群地区的健康城镇化,必须为城镇化培育强大的动力机制,为城镇化搭建多层面的承载平台,科学组织城市群之间和内部的整合发展,强力推行现有体制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城镇化 状态 动力 灰色关联度分析
原文传递
新经济地理学经济活动空间集聚的机制过程及其意义 被引量:26
13
作者 朱华友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53-756,760,共5页
西方新经济地理学是西方一些主流经济学家提出来的,其理论形成于1980年代至1990年代。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是新经济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通过研究,文章认为其形成机制有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外部经济与规模经济和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等... 西方新经济地理学是西方一些主流经济学家提出来的,其理论形成于1980年代至1990年代。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是新经济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通过研究,文章认为其形成机制有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外部经济与规模经济和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等,其形成过程有运输成本和规模经济的相互作用、累积循环效应和产业区位形成的历史偶然性,并对此进行了理论阐释。新经济地理学对经济活动空间集聚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理论建构,虽然并没有得到同样在关注空间集聚的经济地理学家的认可,然而其积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一方面丰富了国际经济学中的跨国企业的区位理论,另一方面丰富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经济地理学 空间集聚 机制与过程
下载PDF
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聚集机制 被引量:29
14
作者 冯云廷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14-816,共3页
城市化过程是资源和要素在产业间和城乡地域间重新配置和组合的过程,是要素聚集和时空秩序的整合过程,而这个过程是通过城市聚集机制来完成的。文章以聚集经济理论为基础,从经济学的视角探讨了导致城市聚集的经济机制。提出了“比较利... 城市化过程是资源和要素在产业间和城乡地域间重新配置和组合的过程,是要素聚集和时空秩序的整合过程,而这个过程是通过城市聚集机制来完成的。文章以聚集经济理论为基础,从经济学的视角探讨了导致城市聚集的经济机制。提出了“比较利益—互补利益—选择利益”共同构成的利益关系链,是引致城市聚集的基本动力的观点,同时,还以城市聚集过程中的两次效应为出发点,考察了城市聚集的实现过程及其调节机制。这种研究对于更好地透视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思考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进一步推进思路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聚集 动力机制 实现机制 调节机制
下载PDF
超细粉体的团聚机理和表征及消除 被引量:36
15
作者 王觅堂 李梅 +1 位作者 柳召刚 胡艳宏 《中国粉体技术》 CAS 2008年第3期46-51,59,共7页
当粉体的尺度达到纳米级时,就会有独特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其较小的粒度,因此在制备和应用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团聚。本文中对超细粉末的团聚机理进行了介绍,同时分析了液相法制备超细粉体过程中团聚形成的原因,以及团聚程度的表... 当粉体的尺度达到纳米级时,就会有独特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其较小的粒度,因此在制备和应用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团聚。本文中对超细粉末的团聚机理进行了介绍,同时分析了液相法制备超细粉体过程中团聚形成的原因,以及团聚程度的表征和减少团聚的方法。另外对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粉体 团聚 机理
下载PDF
北京市外来人口空间集聚特点、形成机制及其调控对策 被引量:26
16
作者 宋迎昌 武伟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71-75,共5页
外来人口冲击大城市是我国现阶段大城市发展遇到的难题.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宏观分析和微观调查相结合的角度.探讨了北京市外来人口空间集聚的特点、形成机制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调控对策思路,
关键词 外来人口 空间集聚 城市发展 北京
下载PDF
旅游地乡村聚落产业集聚的时空演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野三坡旅游地苟各庄村案例实证 被引量:37
17
作者 高苹 席建超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35-1544,共10页
旅游产业集聚是影响乡村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采取参与性农村评估PRA、GIS空间分析以及遥感影像相结合的方法,从土地利用视角,研究了苟各庄村旅游产业集聚的时空演化特征与驱动机制。研究发现:(1)乡村聚落旅游产业集聚本质上是各种... 旅游产业集聚是影响乡村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采取参与性农村评估PRA、GIS空间分析以及遥感影像相结合的方法,从土地利用视角,研究了苟各庄村旅游产业集聚的时空演化特征与驱动机制。研究发现:(1)乡村聚落旅游产业集聚本质上是各种旅游业态类型不断丰富和集聚的过程,以住宿接待为主的核心业态的规模扩展和档次提升为主导,伴随着与之相配套的延伸业态和外围业态等相关旅游产业链条的不断植入和集聚;(2)各类旅游业态集中分布在靠近景区与村庄入口的前半部分,并对交通区位和景观区位具有明显的选择偏好,其中核心业态和延伸业态主要偏向于交通区位和景观区位选择,外围业态则重点对于交通区位选择比较敏感;(3)旅游产业集聚是自然地理条件、利益相关者、规模经济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旅游消费是一种空间消费,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业态集聚演化为旅游乡村聚落产业集聚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地理学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聚 旅游业态 乡村聚落 时空演化 驱动机制 苟各庄村 野山坡
原文传递
企业集群发展阶段的探讨 被引量:16
18
作者 贾明江 蔡继荣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3-87,共5页
企业集群演化理论对集群管理和企业战略制定均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集群企业间竞争与合作的考察,将企业集群的演化阶段划分为聚集、分工、创新和转变四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特征、风险、政策和企业战略行为进行了理论探讨。认为,集群企... 企业集群演化理论对集群管理和企业战略制定均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集群企业间竞争与合作的考察,将企业集群的演化阶段划分为聚集、分工、创新和转变四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特征、风险、政策和企业战略行为进行了理论探讨。认为,集群企业之间的竞争是推动集群演化的根本原因,集群优势和聚集不经济之间的矛盾是推动集群发展的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集群 聚集经济 演化机理:发展阶段
下载PDF
区域一体化视角的城市群内涵及其形成机理 被引量:24
19
作者 赵勇 白永秀 《重庆社会科学》 2008年第9期34-38,共5页
城市群是区域城市化和城市区域化的必然结果,其本质是区域一体化过程在城市空间形态的表现。城市群具有设施同城化、市场一体化、功能一体化与利益协同化的本质特征。城市群的形成既是居民-厂商主体区位选择基础上集聚扩散的微观过程,... 城市群是区域城市化和城市区域化的必然结果,其本质是区域一体化过程在城市空间形态的表现。城市群具有设施同城化、市场一体化、功能一体化与利益协同化的本质特征。城市群的形成既是居民-厂商主体区位选择基础上集聚扩散的微观过程,又是基于垂直联系的产业演化过程,同时还是基于地方政府制度变迁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内涵 形成机理
下载PDF
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的交互影响——基于高技术产业的实证 被引量:29
20
作者 张可 徐朝晖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5-86,共12页
本文分析了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的交互影响机制,基于2006-2015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高技术产业的行业面板数据,运用联立方程模型考察了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的交互影响,并对两者的交互影响机制进行了验证。实证结果表明,产业集聚与区域创... 本文分析了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的交互影响机制,基于2006-2015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高技术产业的行业面板数据,运用联立方程模型考察了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的交互影响,并对两者的交互影响机制进行了验证。实证结果表明,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存在显著的双向促进作用。产业集聚通过技术溢出效应、规模经济效应和劳动生产率效应促进了区域创新,区域创新通过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增长极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促进了产业集聚。同时发现,规模经济效应和劳动生产率效应对区域创新的促进作用显著高于技术溢出效应,区域创新通过增长极效应对产业集聚的促进作用显著高于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本研究认为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可实现共赢,产业发展政策和区域创新政策应尽快形成对接和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区域创新 互动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