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图书馆空间的审美化与阅读环境设计 被引量:48
1
作者 张彬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8-38,共11页
人类在构建知识社会的同时,也需要构建审美社会。图书馆在认知文化与审美文化之间具有纽带和桥梁作用。图书馆能够推动读者读书生活的审美化,促进知识社会与审美社会的融合,构建真正和谐美好的社会。
关键词 认知文化 审美文化 知识社会 审美社会 公共知识空间 公共审美空间 图书馆空间 的审美化 阅读环境设计
下载PDF
消费社会的审美观 被引量:20
2
作者 张玉能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6-31,共6页
消费社会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许多思想家对"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称谓,它的要义就是从消费的角度来分析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特征,认为... 消费社会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许多思想家对"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称谓,它的要义就是从消费的角度来分析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特征,认为这一历史阶段的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已经进入以消费为主导的社会发展阶段。消费社会的主要特征就在于:社会的高度商品化,社会生活的高度娱乐化,社会思想的高度平面化。消费社会必然引起人们审美观的根本性变化,消费社会的审美观的特征主要在于:审美的日常生活化,审美的感性快感化,审美的大众时尚化。消费社会的审美观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同时也具有发展的局限性。在中国当代的社会之中,消费社会的主要特征已经由于全球化的趋势而日益凸显出来,不过,中国当下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与发达资本主义的"消费社会"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之中,我们应该对于"消费社会的审美观"采取扬长避短、积极引导的态度,在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的过程之中,以真正的美和审美净化人们的日常生活,升华人们的感性快感,陶冶大众的审美时尚,努力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全面自由发展每一个人,从而使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社会 审美观 和谐社会
下载PDF
国际视觉艺术教育的新动向及其启示 被引量:11
3
作者 钱初熹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13年第3期13-21,共9页
进入21世纪,国际视觉艺术教育的目标发生了很大的转变,20世纪末"以视觉文化为中心"的视觉艺术教育转变为当下"以创造力为核心"的视觉艺术教育。文章通过对欧美、澳大利亚和亚洲各国视觉艺术课程改革的研究,得到有益的启示。在我国... 进入21世纪,国际视觉艺术教育的目标发生了很大的转变,20世纪末"以视觉文化为中心"的视觉艺术教育转变为当下"以创造力为核心"的视觉艺术教育。文章通过对欧美、澳大利亚和亚洲各国视觉艺术课程改革的研究,得到有益的启示。在我国《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及国际视觉艺术教育发展方向的指引下,提出:明确学校美术教育是培养实现"中国梦"理想的创意人才的有效途径;充分传递美术在当今社会与未来社会的价值和力量;提供高品质的美术课程与教学方法;加强以培养创造力为核心目标的美术教师教育"等追求卓越美术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艺术教育 学校美术教育 审美体验 创造力 社会 引智 卓越教育
下载PDF
和谐——最高的审美理想 被引量:7
4
作者 施建业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36-39,共4页
和谐是中国人最高的审美理想 ,其表现是 :认为美存在于和谐之中 ,美的本质是和谐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把“天人合一”作为最高的审美境界 ;追求和谐的社会关系 ,要求人与社会的关系和谐 ,要使家庭和谐 ,要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 ;追... 和谐是中国人最高的审美理想 ,其表现是 :认为美存在于和谐之中 ,美的本质是和谐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把“天人合一”作为最高的审美境界 ;追求和谐的社会关系 ,要求人与社会的关系和谐 ,要使家庭和谐 ,要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 ;追求和谐的艺术 ,认为艺术的本质是和谐 ,艺术的作用是对人的心理与社会进行调节 ,使人的心理与社会关系和谐 ,文艺作品追求和谐的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 审美理想 自然 社会 艺术 中国古典美学
下载PDF
艺术自律与艺术终结 被引量:8
5
作者 冯黎明 《长江学术》 2014年第3期31-41,共11页
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预言了以言说真理为职能的古典艺术的消亡,阿瑟·丹托等人的"艺术终结论"则宣布艺术终结于"哲学对艺术的剥夺"。在晚期现代性的时代,艺术终结的实质是自律性艺术的终结。审美现... 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预言了以言说真理为职能的古典艺术的消亡,阿瑟·丹托等人的"艺术终结论"则宣布艺术终结于"哲学对艺术的剥夺"。在晚期现代性的时代,艺术终结的实质是自律性艺术的终结。审美现代性设计了一种以审美主义、署名崇拜和文本自足为规定性的艺术体制,而波普等"反艺术"和大众文化则用日常生活经验的呈现解构了自律性艺术体制。艺术自律起源于资产阶级与贵族国家争夺文化领导权这一历史事件;随着国家与市民社会二项对立趋于消散,包括艺术自律在内的普世性价值观念体系也就失去了合法性,于是出现了自律性艺术体制终结的历史现象。艺术终结论的真正内涵是自律性艺术的终结,而终结自律性艺术的真正力量是大众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终结 审美现代性 艺术自律 市民社会
下载PDF
审美治理与当代社会 被引量:7
6
作者 向丽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8-154,共7页
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审美和艺术在治理实践中发挥着一种特殊的功能。审美治理将审美和艺术作为一种智性活动,织入"治理"隐秘而精妙的机制之中,它并非完全被自上而下的正式制度规制,而只是"编织"。审美治理作为... 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审美和艺术在治理实践中发挥着一种特殊的功能。审美治理将审美和艺术作为一种智性活动,织入"治理"隐秘而精妙的机制之中,它并非完全被自上而下的正式制度规制,而只是"编织"。审美治理作为一种斡旋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基本层面的活动,其内在的机理在于主体自身的革命。随着感知结构的溶解与习性的变迁,治理在改变人的机械性和本能性中真正地运转起来,它旨在给予一种新的审美配方,重构人的感知结构,从而搅拌出一个新的感觉共同体。在此意义上,审美不再局囿于艺术作品及其活动,而是一种不断生成的感知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 审美治理 当代社会 感知
下载PDF
当代民谣的思想内容及美学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章辉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0-44,共5页
当代民谣,特指反映改革开放后中国新时期社会面貌的民间韵说体口头文学。因其语言的直白、通俗,一直未能登大雅之堂,在文学研究领域更是被遗忘的角落。然而,它和历代民谣一样,反映问题迅速、尖锐,表现形式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在社会上不... 当代民谣,特指反映改革开放后中国新时期社会面貌的民间韵说体口头文学。因其语言的直白、通俗,一直未能登大雅之堂,在文学研究领域更是被遗忘的角落。然而,它和历代民谣一样,反映问题迅速、尖锐,表现形式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在社会上不胫而走,传播力更强。除口口相传之外,它还在网络、手机短信中流传,街头的墙壁、校园的课桌亦时时可见其身影,它甚至被制成音像制品出售和传播,一些经典民谣甚至达到了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地步。当代民谣在题材上,表现社会各阶层的不同生活方式、精神面貌、群体心态、生存状况、群体陋习、价值取向、处世哲学等;在形式上,运用讽刺手法,闪现幽默与智慧,重视客观事实的陈述而较少抒情;在思想感情上,具有"谑而不虐"和"热讽"而不"冷嘲"的双重特色;在时代性方面,强烈体现了时代主题和时代精神。其美学意义为:拯救性的美学功能;政治性的美刺作用;喜剧性的审美范畴;超越性的历时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民谣 艺术风格 美学意义 和谐社会
下载PDF
审美趣味与区隔:布尔迪厄美学视域下的体育美学研究
8
作者 张洁 方超 +1 位作者 胡静 张伦之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6期592-597,共6页
审美趣味的探究是后现代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后现代消费社会所引发的“日常审美生活化”的到来直接催生体育审美的大众化和泛化。同时,个体或群体由于文化教育和习性的不同产生多样的审美差异,而且不同阶级的体育审美趣味不仅表现出复... 审美趣味的探究是后现代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后现代消费社会所引发的“日常审美生活化”的到来直接催生体育审美的大众化和泛化。同时,个体或群体由于文化教育和习性的不同产生多样的审美差异,而且不同阶级的体育审美趣味不仅表现出复杂的审美体验,亦透露出体育的社会分层,未被引发足够的关注。本研究根植于体育社会实践,发轫于对消费时代体育审美问题的理论反思,面向消费社会的体育现实逻辑,并吸纳布尔迪厄社会学美学理论,在布尔迪厄“审美趣味”思想的观照下,从权力、习性、场域和资本等维度出发诠释新时代的体育之美的内在规律,进而做到“理论性”与“现实性”的双重自觉,探索体育美学研究的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美学 审美趣味 审美区隔 布尔迪厄 消费社会
下载PDF
中国传统武术的视觉文化解读 被引量:3
9
作者 侯兴羽 《武术研究》 2022年第9期27-29,共3页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视觉文化逐渐在后现代浪潮中日益凸显,视觉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蕴含着巨大的包容力。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传统武术为代表,中国传统武术在后现代的浪潮中,各方面都受到了视觉文化的冲...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视觉文化逐渐在后现代浪潮中日益凸显,视觉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蕴含着巨大的包容力。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传统武术为代表,中国传统武术在后现代的浪潮中,各方面都受到了视觉文化的冲击与影响。为此,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梳理有关视觉文化的时代生成以及中国传统武术与后现代相辅相成的相关发展等内容,意在理性审视中国传统武术在视觉文化时代的发展状况,积极探求传统武术在视觉文化影响下的自身发展与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文化 审美现代性 消费社会 传统武术
下载PDF
当代美感消费的逻辑——“双十一狂欢夜”的审美经济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权 肖辛育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28-35,共8页
伴随互联网购物平台的发展,中国本土消费社会的特征日趋显著,“双十一狂欢夜”以晚会直播的形式,凭借电视、互联网电子媒介的传播效力,借由明星代言商品的植入性广告,实现了审美的经济价值,促成商品的交换价值让位于符号价值与审美价值... 伴随互联网购物平台的发展,中国本土消费社会的特征日趋显著,“双十一狂欢夜”以晚会直播的形式,凭借电视、互联网电子媒介的传播效力,借由明星代言商品的植入性广告,实现了审美的经济价值,促成商品的交换价值让位于符号价值与审美价值。与传统的“意义型节日”相比,“双十一狂欢夜”为节日庆典开辟出新类型的“消费型节日”,这是对当代消费社会的场景化呼应、媒介化呈现,也为传统节庆增添了新的意义向度,开辟了大众传播时代技术乌托邦景观中欲望主体的空间,更拓展了当代全球消费共同体意识,为商品的自由流通与价值实现召询到消费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十一狂欢夜 美感消费 审美经济 消费社会 欲望主体
下载PDF
Relevant Aspects of Expert Interest in the Perception of the Facial Aesthetic Damage
11
作者 Luiz Eugênio Nigro Mazzilli Nelson Massanobu Sakaguti +3 位作者 Mário Marques Fernandes Juan Antonio Cobo Plana Fernanda Capurucho Horta Bouchardet Rogério Nogueira de Oliveira 《Forensic Medicine and Anatomy Research》 2020年第1期1-10,共10页
Forensic aesthetic facial damage—AFD expert’s valuation is a concerning matter in court as expressively vary in between experts. In fact, differences can be quite significant suggesting examiners age, sex and profes... Forensic aesthetic facial damage—AFD expert’s valuation is a concerning matter in court as expressively vary in between experts. In fact, differences can be quite significant suggesting examiners age, sex and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 may influence this valuation. Aiming to offer a systematic and more objective evaluation, some methods for assessing AFD had been proposed lately. Known as Aesthetic Impairment Impact Perception (AIPE), Cobo-Plana’s revised methodology (2010) was idealized to minimize the examiner’s subjectivity by means of answering an ordered sequence of questions related to the specific damage perception. This research aims to access AFD perception differences (simulated cases) in between Lawyers, Heath professionals (Physicians and Dental surgeons) and general professionals (laypeople) under AIPE methodology in order to allow a better comprehension of AFD when dealing with forensic expertise cases. Within Groups perceptions varied (p < 0.05) when evaluating lesions below “important” severity grade. Raters over 35 Years age scored higher AFD lesions, and rater’s sex (as an independent variable) did not express an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FD scoring. The tendency of under-rating AFD lesions below very important severity grade was observed being a matter of major concern considered their prevalence and the effective consequences involved to the victim. These results recommend extra caution when performing AFD evaluation and consequently expertise reports, claiming a more judicious analysis based on consolidated standards and suggest, examiners to be more perceptive to physical damage evaluation in order to include social perceptions and reactions, mainly, victims feelings and constrains over their aesthetic lo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sthetic FACIAL DAMAGE aesthetic FACIAL DAMAGE society
下载PDF
消费社会中的审美泛化问题与美学策略 被引量:2
12
作者 冀志强 《唐山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60-65,93,共7页
随着文化工业的发展和消费社会的形成,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现象逐渐加深。但是,由于在这种背景下审美对象更多地表现为影像与符号,形成了审美泛化的现象,导致了普遍性的审美失落,从而使人们的心灵无处安顿。面对这种状况,我们应该积极地以... 随着文化工业的发展和消费社会的形成,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现象逐渐加深。但是,由于在这种背景下审美对象更多地表现为影像与符号,形成了审美泛化的现象,导致了普遍性的审美失落,从而使人们的心灵无处安顿。面对这种状况,我们应该积极地以形式为基础进行多种方式的审美建构,可以在观看消费文化中的符号影像时保持一种无利害性的态度,可以通过理解现代艺术以对消费文化的图谋保持警惕,可以通过亲近自然来抵抗消费文化对我们感性的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审美化 审美泛化 消费社会 审美建构
下载PDF
张竞生“美的娱乐”思想述评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树波 《美育学刊》 2012年第5期47-51,共5页
张竞生是20世纪中国知识界的思想先驱之一,他关于"美的娱乐"的思想是其以美育为核心的人生哲学和社会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挖掘和梳理张竞生关于"美的娱乐"的思想,有助于重新认识其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 张竞生是20世纪中国知识界的思想先驱之一,他关于"美的娱乐"的思想是其以美育为核心的人生哲学和社会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挖掘和梳理张竞生关于"美的娱乐"的思想,有助于重新认识其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并能为当今的休闲实践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启迪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竞生 美的娱乐 美的人生观 美的社会
下载PDF
当代艺术生产对都市人审美意识的培养 被引量:2
14
作者 蒋述卓 张康庄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9-84,共6页
艺术生产在都市人审美意识的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艺术生产培养了都市人理性化的审美意识 ,主要表现在对自身平民身份的认同 ,对都市社会关系的主动认可 ,对自身独立人格理想的顽强追求等 ;艺术生产也培养了都市女性的审美意识 ,并... 艺术生产在都市人审美意识的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艺术生产培养了都市人理性化的审美意识 ,主要表现在对自身平民身份的认同 ,对都市社会关系的主动认可 ,对自身独立人格理想的顽强追求等 ;艺术生产也培养了都市女性的审美意识 ,并使其逐渐走向成熟 ;艺术生产还培养了都市人的后现代审美意识与时尚审美意识 ,从而推动了都市人格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生产 审美意识 市民社会
下载PDF
现代审美主义救赎刍议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霓 《学术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21,共5页
现代工具理性文明对个体精神的物化作用催生了审美现代性,其思想的核心是,艺术对现实的否定与反抗作用能使个体产生一种内驱力,去质疑现代异化文明,寻得精神救赎并重新确立自我。然而,审美现代性把启蒙现代性置于绝对对立的位置,缺乏合... 现代工具理性文明对个体精神的物化作用催生了审美现代性,其思想的核心是,艺术对现实的否定与反抗作用能使个体产生一种内驱力,去质疑现代异化文明,寻得精神救赎并重新确立自我。然而,审美现代性把启蒙现代性置于绝对对立的位置,缺乏合理性;发轫于现代性中的审美主义却要消解现代性,否定了自身的存在;审美主义变成"精英"空谈,陷入固步自封、"自恋"的怪圈,丧失了对大众的救赎功能;艺术的泛生活化和货币化颠覆了审美主义艺术救赎的主旨。这就注定了审美主义无法实现救赎,现代人在寻求精神自由时无奈地陷入了绝望的境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现代性 精神救赎 理论缺陷 局限性 商品社会
下载PDF
墨子的美育理念与理想社会观 被引量:2
16
作者 霍然 《西夏研究》 2013年第1期121-126,共6页
墨子虽不满儒家的繁文缛节,但在社会理想和美育宗旨上却与孔子不谋而合,是一位对儒家思想观念既有不同见解、又有共同理念的另类持不同政见者。倘若抛开表面形式的不同,则儒墨两家的美育理念和理想社会观在本质上有惊人的一致之处。
关键词 墨子 美育 理想社会 社会观
下载PDF
论社会系统中的审美文化
17
作者 潘智彪 《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73-77,共5页
审美活动是人类整个社会活动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社会心理是审美活动联系于社会经济关系和政治制度的中介机制。审美文化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具体体现在审美与经济、审美与宗教。
关键词 审美文化 社会系统 社会审美心理 经济 宗教 科学技术
下载PDF
和谐文化视野中的马尔库塞审美理论 被引量:1
18
作者 傅洁琳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4-38,共5页
在当代和谐文化理论视野中重新解读马尔库塞的美学著作,意义深远。马尔库塞揭示了现实政治与审美的关系,并且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审美活动参与构筑社会现实的可能性和理想结果。在马尔库塞看来,审美是一个关系到和平、环保、社会和谐等问... 在当代和谐文化理论视野中重新解读马尔库塞的美学著作,意义深远。马尔库塞揭示了现实政治与审美的关系,并且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审美活动参与构筑社会现实的可能性和理想结果。在马尔库塞看来,审美是一个关系到和平、环保、社会和谐等问题的重要人类生存要素。审美活动并不仅仅存在于文学艺术中,而且内化于人类愈来愈高尚的思维方式、物质活动和生产活动之中。充满高尚的审美理想的生存方式不是一种社会制度的实现或某种生存现实的状态,而是渐进性的努力方向和渗透性的现实演变,它永远不可能是固定的、完成了的,而是动态的、发展的、不断构建着的。在我国建构和谐社会,提倡社会良性发展的政治环境之下,马尔库塞的思想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库塞 乌托邦 审美 现实政治 和谐社会
下载PDF
从观影到品评:电影批评的美育实践功能
19
作者 毛君 《美育学刊》 2022年第4期21-28,共8页
20世纪初,就读于清华大学(时称清华学校)的闻一多和潘光旦等学生在新文化运动的社会呼声以及蔡元培美育理念的影响下,对校园文化中逐步流行的电影这一新兴文化现象,从娱乐性、艺术性和道德教化等方面展开了系统的电影批评,体现了一场从... 20世纪初,就读于清华大学(时称清华学校)的闻一多和潘光旦等学生在新文化运动的社会呼声以及蔡元培美育理念的影响下,对校园文化中逐步流行的电影这一新兴文化现象,从娱乐性、艺术性和道德教化等方面展开了系统的电影批评,体现了一场从萌芽到成熟,从感性体验到理性判断,从发展个性、陶养人格到社会团结的美育探索与实践。通过梳理分析1920年前后刊载于《清华周刊》中的电影批评文可知:其一,闻一多等清华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讨论从文学、音乐逐渐转到电影,并尤其注重电影这一新兴媒介对道德的影响;其二,论争从被动的感性观影体验,转向对电影技术、行业和各国电影发展的主动探索;其三,争论呈现出感性—知性—理性逐步深化的趋势,学生开始认识到电影具有美育功能,并从论述道德教化功能转向对电影艺术形式的美学思辨;其四,争论从理念最终落实到生活实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 电影批评 《清华周刊》 闻一多 潘光旦 丄社
下载PDF
景观在城市发展中的意义和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贾红云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8-30,共3页
简析景观概念及研究的进展,并对具体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从景观的审美意义即艺术性、社会意义即社会性、生态意义即生态性三方面入手,揭示景观在现代城市发展中已不仅有表面的美化功能,亦具有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简析景观概念及研究的进展,并对具体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从景观的审美意义即艺术性、社会意义即社会性、生态意义即生态性三方面入手,揭示景观在现代城市发展中已不仅有表面的美化功能,亦具有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 审美 社会 生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