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试论协同型民事诉讼模式的建立 |
田平安
刘春梅
|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16
|
|
2
|
辩论主义的嬗变与协同主义的兴起 |
唐力
|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95
|
|
3
|
刑事庭审实质化与审判方式改革 |
熊秋红
|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71
|
|
4
|
辩论主义:溯源与变迁——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与法院作用分担的再思考 |
熊跃敏
|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31
|
|
5
|
从辩论主义到协同主义 |
肖建华
李志丰
|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10
|
|
6
|
当事人主义刑事诉讼中的法庭调查程序评析 |
孙长永
|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6
|
|
7
|
前进抑或倒退:事案阐明义务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胡学军
|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0
|
|
8
|
日本和意大利刑事庭审中的证据调查程序评析 |
孙长永
|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9
|
|
9
|
司法决斗考 |
徐昕
|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5
|
|
10
|
刑事诉讼模式的立法选择 |
李昌林
|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
2007 |
14
|
|
11
|
协同主义民事诉讼模式的建立与和谐司法的实现——以证据收集为中心 |
奚玮
|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2
|
|
12
|
“对抗式”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模式构建 |
廖秀健
|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4
|
|
13
|
刑事诉讼模式的演化与流变——以海峡两岸刑事司法改革为线索 |
卞建林
|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3
|
|
14
|
审判风险与法院调解 |
曹云吉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3
|
|
15
|
“权利”进入,抑或“权力”进入——对“现场直播进法庭”的学理评析 |
徐显明
齐延平
|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2
|
|
16
|
对抗制危机中的专家证人制度 |
蔡颖慧
|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2
|
|
17
|
律师与当事人决策权的分配以英美法为中心的分析 |
陈虎
|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1
|
|
18
|
“原告就被告”原则的反思与重构——以当事人中心主义为视角 |
秦伟
|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8
|
|
19
|
协同主义的追问与我国民事诉讼的未来 |
孙永军
|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7
|
|
20
|
民事既判力客观范围理论研究之反思——以明希豪森三重困境为分析工具 |
张榕
达理纳嘉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