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聚力界面单元在胶接接头分层仿真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
作者 杨小辉 胡坤镜 +1 位作者 赵宁 李静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17-320,360,共5页
分层是胶接接头的主要破坏形式,而分层主要发生在胶层与被粘物的界面层上,因此,对胶接接头界面层的力学行为的分析是很有必要的。由于界面层厚度太小,用常规的有限元法或边界元法很难对其进行仿真,更加无法仿真胶接接头的分层损伤过程... 分层是胶接接头的主要破坏形式,而分层主要发生在胶层与被粘物的界面层上,因此,对胶接接头界面层的力学行为的分析是很有必要的。由于界面层厚度太小,用常规的有限元法或边界元法很难对其进行仿真,更加无法仿真胶接接头的分层损伤过程。针对上述情况,为提高接头结构承载力,采用零厚度的内聚力界面单元来仿真界面层,克服无法仿真界面层的困难,对胶接接头的分层损伤过程进行仿真,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方法的有效性。通过仿真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可知,仿真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因此,运用内聚界面单元仿真界面层方法是有效的,并为复杂胶接接头承载能力分析提供有力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聚力界面单元 胶接接头 分层损伤 界面层
下载PDF
复合材料胶接接头分析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赵伶丰 白光明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07年第6期393-396,7,共5页
文章阐述了复合材料胶接接头的力学特性;针对单搭接管接头进行了有限元建模;在线弹性分析的基础上,考虑胶层弹塑性特性而进行了非线性分析,得出接头的位移场和各部分的3D应力场;通过初步试验,验证了分析的正确性。分析结果对复合材料胶... 文章阐述了复合材料胶接接头的力学特性;针对单搭接管接头进行了有限元建模;在线弹性分析的基础上,考虑胶层弹塑性特性而进行了非线性分析,得出接头的位移场和各部分的3D应力场;通过初步试验,验证了分析的正确性。分析结果对复合材料胶接接头强度校核及设计改进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合复合材料 胶接接头 单搭接 有限元分析 弹塑性
下载PDF
单搭接胶接接头拉伸剪切性能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江乐彬 谢惠民 +1 位作者 王怀喜 郭保桥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43-649,共7页
采用数值模拟和光测技术对单向拉伸载荷作用下单搭接胶接接头中的剪切性能进行分析,研究了不同厚度胶层中切应力的变化规律。用有限元方法(FEM)对不同胶层厚度的试件进行建模,得到了拉伸载荷下胶粘剂中的切应力分布及其统计参数。利用... 采用数值模拟和光测技术对单向拉伸载荷作用下单搭接胶接接头中的剪切性能进行分析,研究了不同厚度胶层中切应力的变化规律。用有限元方法(FEM)对不同胶层厚度的试件进行建模,得到了拉伸载荷下胶粘剂中的切应力分布及其统计参数。利用数字图像相关(digitalimage correlation,DIC)方法对试件的变形场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当胶粘剂的厚度较小时,胶粘剂中的切应力的分布统计参数随着其厚度的增加会有显著的变化,但是当厚度超过一定的数值时,统计参数对厚度的变化不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接 单搭接 数字图像相关(DIC) 有限元方法(FEM)
原文传递
环氧结构胶固化工艺对胶接接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徐喻琼 游敏 梅春枝 《粘接》 CAS 2012年第12期42-45,共4页
以XH-11环氧结构胶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多因素试验设计,研究了固化温度、固化时间、晾置时间、表面粗糙度等因素对金属胶接接头拉伸剪切强度和冲击强度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固化条件,并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得到影响因素为自变量的... 以XH-11环氧结构胶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多因素试验设计,研究了固化温度、固化时间、晾置时间、表面粗糙度等因素对金属胶接接头拉伸剪切强度和冲击强度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固化条件,并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得到影响因素为自变量的力学性能回归方程,为胶接接头的强度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胶 固化工艺 胶接接头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颗粒增强黏结接头参数优化及断裂失效分析
5
作者 王玉涛 曾凯 +1 位作者 张洪申 邢保英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86,共6页
基于Box-Behnken Design(BBD)设计方法,开展Al_(2)O_(3)颗粒增强黏结工艺试验研究。建立了黏结特征参数(颗粒粒径、黏结层厚度、质量分数)与响应值(失效载荷、能量吸收值)之间的多元回归模型,并通过实验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建立了黏结层... 基于Box-Behnken Design(BBD)设计方法,开展Al_(2)O_(3)颗粒增强黏结工艺试验研究。建立了黏结特征参数(颗粒粒径、黏结层厚度、质量分数)与响应值(失效载荷、能量吸收值)之间的多元回归模型,并通过实验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建立了黏结层的代表性体积单元(Representative volume element,RVE)有限元分析模型,探讨胶层断裂失效机理。结果表明,颗粒粒径对接头破坏载荷的影响最大。对能量吸收值影响最大的是颗粒质量分数。最佳工艺参数颗粒粒径为46μm,胶层厚度为0.6 mm,质量分数为5%。有限元分析表明,Al_(2)O_(3)颗粒的加入改变了裂纹扩展路径,增加了裂纹长度,使得胶层的断裂能增加,进而提高了黏结接头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结接头 Al_(2)O_(3)颗粒 响应面法 有限元模型 力学性能
下载PDF
一种考虑胶瘤的胶接简化有限元模型:应力与刚度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波 岳鹏 +2 位作者 吕毅宁 田黎明 孙永祥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39-946,共8页
胶接接头中总存在胶瘤,由于建模复杂,胶接接头有限元分析中胶瘤常被忽略。但胶瘤能减少峰值应力,提高结构强度和刚度。为此,提出一种简化的胶接有限元模型,即用壳单元代表胶瘤,体单元代表被粘体和胶层,并用弹性理论建立壳单元等效厚度... 胶接接头中总存在胶瘤,由于建模复杂,胶接接头有限元分析中胶瘤常被忽略。但胶瘤能减少峰值应力,提高结构强度和刚度。为此,提出一种简化的胶接有限元模型,即用壳单元代表胶瘤,体单元代表被粘体和胶层,并用弹性理论建立壳单元等效厚度公式。以体单元精细模型结果作为对比的真实解,考察五种载荷工况下,单搭接头简化有限元模型的胶层应力和刚度。分析表明,壳单元等效厚度公式正确,胶接简化有限元模型精度高,可用于诸如汽车等大型结构中;用壳单元简单模型可定量分析胶瘤大小和形状对接头应力和总体刚度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瘤 简化模型 应力 刚度 胶接 单搭接头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折曲单搭接胶接接头应力分布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罗威 马娇 +1 位作者 陈正龙 游敏 《中国胶粘剂》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4-37,48,共5页
在同轴单搭接胶接接头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折曲单搭接胶接接头。通过有限元方法研究了折曲胶接接头和同轴胶接接头的应力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折曲单搭接胶接接头搭接区两端的应力峰值下降幅度均超过40%,并使搭接区出现应力峰值... 在同轴单搭接胶接接头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折曲单搭接胶接接头。通过有限元方法研究了折曲胶接接头和同轴胶接接头的应力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折曲单搭接胶接接头搭接区两端的应力峰值下降幅度均超过40%,并使搭接区出现应力峰值的位置从搭接区端部转移到中部,从而显著地提高接头的承载能力。当L1=7.5 mm时,胶层中应力分布较为理想,各应力呈对称分布,是一种优于普通同轴的胶接接头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曲 胶接接头 有限元方法 承载能力
下载PDF
空间薄膜结构粘接缝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8
作者 操安博 林秋红 +2 位作者 邱慧 李潇 刘志全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77-1784,共8页
针对Hart-Smith板壳粘接缝模型不适用于空间薄膜结构粘接缝的问题及空间薄膜结构高精度设计中粘接缝二维模型缺失的问题,开展了空间薄膜结构粘接缝模型的建立与验证工作。首先基于Kirchhoff板理论建立了空间薄膜结构粘接缝的三维模型,... 针对Hart-Smith板壳粘接缝模型不适用于空间薄膜结构粘接缝的问题及空间薄膜结构高精度设计中粘接缝二维模型缺失的问题,开展了空间薄膜结构粘接缝模型的建立与验证工作。首先基于Kirchhoff板理论建立了空间薄膜结构粘接缝的三维模型,计算了粘接缝内部剪应力和剥离应力分布;其次,将三维模型映射到二维,建立了薄膜粘接缝二维等效模型,给出了二维等效模型的杨氏模量和强度的计算方法;最后,对薄膜粘接缝二维等效模型进行了仿真校验,仿真结果表明,根据二维等效模型求得的杨氏模量误差为4.5%~11.8%,且该误差与粘接缝宽度正相关。仿真校验证实了粘接缝的主要失效模式为剪切,且粘接缝的等效强度不受粘接缝宽度影响。当粘接缝宽度为5 mm时,二维等效模型比Hart-Smith模型求得的等效强度误差减小了29.2%。薄膜粘接缝二维等效模型为空间薄膜结构高精度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薄膜 粘接缝 Kirchhoff板 Hart-Smith模型
下载PDF
考虑弯曲效应的混元胶接单搭接头应力模型 被引量:14
9
作者 赵波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9-137,共9页
混元胶接接头是利用多种不同剪切弹性模量的胶层来传递被粘物载荷的单搭接头。它兼具胶层连续性连接和降低端头应力集中等优点,因此能充分利用被粘物材料性能(如复合材料)以提高接头强度。以典型双元胶接接头为对象,考虑加载作用线偏心... 混元胶接接头是利用多种不同剪切弹性模量的胶层来传递被粘物载荷的单搭接头。它兼具胶层连续性连接和降低端头应力集中等优点,因此能充分利用被粘物材料性能(如复合材料)以提高接头强度。以典型双元胶接接头为对象,考虑加载作用线偏心引起的弯曲效应和胶层剥离正应力,建立被粘物为各向同性的线弹性双元胶接接头应力解析模型。理论模型中的胶层切应力、剥离正应力和上被粘物纵向正应力与精细有限元模型吻合得较好,证实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参数研究中确定了影响混元胶层应力分布的关键耦合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分析 混元胶接 胶接 弯曲效应 单搭接头 参数研究
下载PDF
刚度非平衡胶接接头的二维应力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赵波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6-13,共8页
建立一种通用的分析刚度非平衡胶接接头应力的二维弹性理论。该理论通过使用完整的几何方程和完整的本构方程,不但考虑被粘体的弯曲、拉伸、剪切效应和胶层的剪切和撕扯行为,而且严格满足包括接头端头处胶层剪应力为零的所有边界条件,... 建立一种通用的分析刚度非平衡胶接接头应力的二维弹性理论。该理论通过使用完整的几何方程和完整的本构方程,不但考虑被粘体的弯曲、拉伸、剪切效应和胶层的剪切和撕扯行为,而且严格满足包括接头端头处胶层剪应力为零的所有边界条件,适用于被粘体/胶层厚度和材料属性的任何组合。与二维线弹性有限元分析对比表明:该理论解有很好的精度。最后对刚度不平衡程度对胶层应力分布的影响进行参数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度非平衡接头 单搭胶接接头 二维弹性理论 应力分析 边界条件
下载PDF
Study on ASTM Shear-loaded Adhesive Lap Joints 被引量:5
11
作者 关志东 吴爱国 王进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79-86,共8页
Finite element analyses and 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to analyze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ASTM shear-loaded adhesive lap joints. Adhesive is characterized for the stress-strain relation by comparing the apparent she... Finite element analyses and 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to analyze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ASTM shear-loaded adhesive lap joints. Adhesive is characterized for the stress-strain relation by comparing the apparent shear-strain relations obtained from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and experiments following ASTM D 5656 Standard. With the established stress-strain relation, two failure criteria using equivalent plastic strain and J-integral are adopted to predict the failure loads for joint specimens following ASTM D 5656 and ASTM D 3165 Standard, respectively. Good correlation is found between the finite element results 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strength of ASTM D 3165 specimens with debonding defects is also studied. Calculation results shows that experiment data following the standards provide only relative material constants, such as apparent shear modulus and strengths. Further investigation is required to find out the engineering properties needed for actual joint design. For the specimens with debonding defects, the locations of defects have great effects on their load bearing 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hesive-bonded joint engineering property of adhesive strength of adhesive bond-bonded joint debonding defect
下载PDF
多焊点情况下胶焊单搭接头的静力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波 吕振华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9-242,共4页
以胶接分析为基础,将焊点视为大剪切弹性模量胶粘剂,假设被粘体切应力沿厚度线性分布,胶层和焊点切应力沿厚度方向不变,建立了多焊点情况下胶焊单搭拉剪接头的线弹性应力解析模型。计算结果表明:被粘体正应力和胶层切应力解析解与有限... 以胶接分析为基础,将焊点视为大剪切弹性模量胶粘剂,假设被粘体切应力沿厚度线性分布,胶层和焊点切应力沿厚度方向不变,建立了多焊点情况下胶焊单搭拉剪接头的线弹性应力解析模型。计算结果表明:被粘体正应力和胶层切应力解析解与有限元模型吻合得较好。对焊距的参数研究表明:胶焊单搭拉剪接头连接区纵向正应力和切应力随焊距减少而分布更均匀,峰值切应力下降,与前人的试验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搭胶焊接头 多焊点 应力分析 被粘体剪切变形 胶接接头
下载PDF
装甲车辆防护装甲胶粘挂装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一舒 曹贺全 +3 位作者 韩宏伟 杜厚俊 邓甲昊 史安顺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5-142,共8页
针对防护装甲采用螺栓紧固、挂架支撑等方式安装在装甲车辆上所产生的防护面积降低、工艺复杂等问题,提出采用胶粘挂装技术安装防护装甲。根据安装结构特点,确定胶粘剂的种类和制备工艺。通过研究胶粘接头不同胶粘层厚度和不同胶粘面积... 针对防护装甲采用螺栓紧固、挂架支撑等方式安装在装甲车辆上所产生的防护面积降低、工艺复杂等问题,提出采用胶粘挂装技术安装防护装甲。根据安装结构特点,确定胶粘剂的种类和制备工艺。通过研究胶粘接头不同胶粘层厚度和不同胶粘面积对挂装强度的影响,实现防护装甲胶粘挂装结构的优化设计。通过模拟跑车宽频振动试验、环境极限温度适应性考核试验,验证胶粘挂装技术的可行性和可靠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双组份聚氨酯胶粘剂,胶粘层厚度为2~3 mm,多点、小面积施胶,每平方厘米胶粘面积可承载大于3 MPa的剪切力,-50℃和70℃的极限温度下强度不低于常温条件下的70%,满足动态宽频振动挂装强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装甲防护 挂装技术 胶粘技术 胶粘接头
下载PDF
复合材料管件胶接接头的拉脱力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莺歌 房怡 +2 位作者 张璇 彭志刚 朱大雷 《航天制造技术》 2017年第6期38-41,共4页
介绍了复合材料管件胶接接头的拉脱力测试条件及结果,分析了胶粘剂材料对铝合金接头,以及接头制造工艺对复合材料接头拉脱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国产J-133胶粘剂剪切强度≥20MPa,铝合金接头的失效形式为复合材料管件胶接区的纤维层间剥离... 介绍了复合材料管件胶接接头的拉脱力测试条件及结果,分析了胶粘剂材料对铝合金接头,以及接头制造工艺对复合材料接头拉脱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国产J-133胶粘剂剪切强度≥20MPa,铝合金接头的失效形式为复合材料管件胶接区的纤维层间剥离破坏,胶粘剂破坏载荷优于复合材料层间结合力;对于预浸料模压成形和三维编织RTM成形的复合材料接头,按使用状态安装M8铰制孔用螺栓进行拉脱力测试时,实验现象均为螺栓先发生弯曲变形,从而导致接头开孔处同时承受拉伸和挤压两种载荷,最终失效载荷基本相当,且均为接头开孔处破坏,接头制造工艺对复合材料接头拉脱力的影响可以忽略。所得结果可为产品设计和性能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管件 胶接接头 拉脱力
下载PDF
拉伸速率对钢板胶接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鹿伟青 朱传敏 +2 位作者 牛耀民 叶又 康柳根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2-56,共5页
本文对两种钢板单搭胶接接头在不同的拉伸速率下(准静态、10m/s、20m/s)实验研究了不同拉伸速率对两种钢板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钢板胶接接头在高速拉伸(10m/s、20m/s)时的强度相对于准静态(13mm/min)有明显提高,并且随着拉伸... 本文对两种钢板单搭胶接接头在不同的拉伸速率下(准静态、10m/s、20m/s)实验研究了不同拉伸速率对两种钢板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钢板胶接接头在高速拉伸(10m/s、20m/s)时的强度相对于准静态(13mm/min)有明显提高,并且随着拉伸速率的增加而增大。这是由于在高速拉伸时接头及胶层高速形变,应变率大大增大,胶层粘性因素所产生的应力大大增加,使得接头强度提升。失效模式也随着发生改变,呈现出脆性断裂模式。被粘物材料性能的不同也会对接头强度产生影响,且这种影响随着拉伸速率的增加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钢板 胶接接头 拉伸速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模型的胶接接头拉剪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飒 张延松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87-1491,共5页
通过建立胶接接头拉剪强度的有限元模型,预测接头拉剪过程中的胶层内部最大应力,基于胶层和钢板的材料特性、几何因素与胶层内部最大应力的响应面模型,分析了不同因素对胶接接头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胶层内部最大应力与钢板厚度呈... 通过建立胶接接头拉剪强度的有限元模型,预测接头拉剪过程中的胶层内部最大应力,基于胶层和钢板的材料特性、几何因素与胶层内部最大应力的响应面模型,分析了不同因素对胶接接头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胶层内部最大应力与钢板厚度呈负相关关系;胶层厚度和钢板屈服强度均存在使胶层内部应力最小的临界值;胶层内部最大应力与胶层屈服强度呈负相关线性关系,其斜率受到胶层厚度及钢板的厚度和屈服强度的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接接头 强度 有限元法 响应面模型
下载PDF
铝制后舱门粘接制作工艺
17
作者 陈泽辉 《客车技术与研究》 2010年第4期43-44,共2页
主要介绍ZGT6102DHG大型城市客车铝制后舱门的粘接制作工艺。
关键词 城市客车 铝制后舱门 粘接 制作工艺
下载PDF
SPFC440钢/5052铝自冲铆接头与胶铆复合接头腐蚀性能对比 被引量:5
18
作者 黄志超 胡兆骁 +3 位作者 刘帅红 蔺永诚 姜玉强 周泽杰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45-1352,共8页
为研究SPFC440钢与5052铝合金自冲铆接头的腐蚀性能,分别制备了自冲铆接和胶铆复合两种接头。通过对不同腐蚀时长下的两种接头试样进行疲劳性能测试,分析了粘胶剂对铆接接头腐蚀疲劳性能的影响,并对疲劳断口、裂纹扩展进行SEM和EDS检测... 为研究SPFC440钢与5052铝合金自冲铆接头的腐蚀性能,分别制备了自冲铆接和胶铆复合两种接头。通过对不同腐蚀时长下的两种接头试样进行疲劳性能测试,分析了粘胶剂对铆接接头腐蚀疲劳性能的影响,并对疲劳断口、裂纹扩展进行SEM和EDS检测。结果表明:粘胶剂的存在不仅提高了接头强度,还保护了金属界面,减小了电偶腐蚀的影响;随着腐蚀时间的增长,复合接头的最大静载荷值不断减小,自冲铆接接头最大静载荷先增大后减小;复合接头的拉伸失效模式与自冲铆接接头的失效形式相似;自冲铆接接头的疲劳裂纹主要集中在下板料的铆钉周围,复合接头主要为下基板的断裂;铆钉与下板相互接触区域以及两板间接触面出现了严重微动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FC440钢 5052铝合金 自冲铆接 胶铆复合接头 盐雾腐蚀
下载PDF
单搭接胶接接头弹性应力的二维分析方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波 吕振华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08-613,共6页
提出一种能得到单搭接胶接接头二维弹性应力解析解的的一般分析方法。该方法从纵向正应力沿厚度线性分布的理论假设出发,用完整的几何方程与本构方程,在考虑了被粘物与胶层的剪应力和剥离正应力沿厚度的变化,而且严格满足包括搭接区端... 提出一种能得到单搭接胶接接头二维弹性应力解析解的的一般分析方法。该方法从纵向正应力沿厚度线性分布的理论假设出发,用完整的几何方程与本构方程,在考虑了被粘物与胶层的剪应力和剥离正应力沿厚度的变化,而且严格满足包括搭接区端头胶层剪应力为零的所有边界条件下,能够准确地预测接头任意点的应力状态,并适用于被粘物/胶层几何和材料属性的任何组合。通过与以往的解析解和有限元分析结果对比表明:不仅胶层平均剪应力最大值发生在距胶层端头很近的位置处,而且平均剥离正应力最大值位置也距离接头端头很近。这与以往绝大多数理论解预测"胶层剪应力和剥离正应力最大值都发生在端头处"的结论不同;该解析解有很好的精度和较广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搭接胶接接头 应力分析 二维弹性分析 边界条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