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病变组织的拉曼光谱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鹤群 吕刚 +1 位作者 史振志 朱■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338-2342,共5页
拉曼光谱方法可以从分子水平反映组织、细胞在化学成分及分子结构上的差异,现已在细胞、组织的结构、功能及病变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中取得了重大进展。文章首次利用光纤拉曼光谱仪研究了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子宫腺肌症等子宫病变组织... 拉曼光谱方法可以从分子水平反映组织、细胞在化学成分及分子结构上的差异,现已在细胞、组织的结构、功能及病变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中取得了重大进展。文章首次利用光纤拉曼光谱仪研究了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子宫腺肌症等子宫病变组织的拉曼光谱,并与对应正常组织的拉曼光谱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子宫肌瘤组织中甲硫氨酸C—S键振动引起的拉曼峰分裂成为双峰,包括一个由色氨酸振动引起的峰,并出现了一个胡萝卜素引起拉曼峰,这在正常肌层组织中没有体现出来;子宫内膜癌组织在1447cm-1处对应着CH2—CH3的变形振动,表现出组织癌变的特征峰;子宫腺肌症组织在骨架α螺旋C—C键的伸缩振动引起的拉曼峰强度明显弱于正常组织,其由C—O键弯曲振动引起的拉曼峰由正常组织的1160cm-1移至1173cm-1。以上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拉曼光谱技术能在分子水平有效鉴别不同的子宫病变,这不仅有助于子宫病变的早期诊断,同时,对子宫疾病的基础研究也是至关重要的。而基于光纤的拉曼光谱技术将有望发展成一种高灵敏的诊断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子宫肌瘤组织 子宫内膜癌 子宫腺肌症
下载PDF
b-FGF的表达以及血管生成对子宫腺肌病发病的影响
2
作者 秦风雪 任勇刚 +1 位作者 刘昕 张英娥 《青海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152-155,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及组织增生在子宫腺肌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6例腺肌病子宫及26例正常子宫中b-FGF的表达和MVD值。结果b-FGF在腺肌病组异位内膜和对照组正常内膜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3%和38.4%(P<0.05)。...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及组织增生在子宫腺肌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6例腺肌病子宫及26例正常子宫中b-FGF的表达和MVD值。结果b-FGF在腺肌病组异位内膜和对照组正常内膜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3%和38.4%(P<0.05)。在异位内膜周围肌层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6.1%,明显高于对照组子宫肌层(42.3%,P<0.05)。MVD与b-FGF在异位内膜及异位内膜周围肌层中的表达水平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b-FGF的表达增强以及与MVD的正相关性同子宫腺肌病的发病机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血管生成 组织增生 b—FGF MVD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