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I-3K、DGAT2、PKC-ε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1
作者 李光艳 李昌平 +1 位作者 钟晓林 康敏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82-788,共7页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通路及其相关蛋白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2(DGAT2)、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C,PKC)的亚型PKC-ε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48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N组普通饮食喂养4wk...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通路及其相关蛋白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2(DGAT2)、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C,PKC)的亚型PKC-ε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48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N组普通饮食喂养4wk,N2组普通饮食喂养8wk,N3组普通饮食喂养12wk);NAFLD模型组(H1组高脂喂养4wk、H2组高脂喂养8wk、H组高脂喂养12wk);评价各组大鼠肝脂肪变程度、炎症活动和纤维化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法观测各组PKC-ε蛋白表达量;RT-PCR法检测PI-3K(p85a)mRNA和DGAT2mRNA的表达.结果:NAFLD模型组脂肪变性明显,纤维化和炎症活动度记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H2、H3组脂肪变性分度及纤维化分期比H1组明显增高,气球样变也有显著的差异;H2、H组PKC-ε蛋白表达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多(7.68±1.32vs6.68±2.16,8.46±1.19vs5.52±1.05,P<0.05或0.01);PI-3KmRNA(?Ct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且H2、H3组与H1组比较明显升高,PI-3KmRNA表达量在模型组中随脂肪肝程度的加重呈进行性降低DGAT2mRNA(?Ct)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且H2、H3组与H1组比较明显降低,DGAT2mRNA表达量在NAFLD模型组中随脂肪肝程度的加重呈进行性升高.结论:PI-3K通路及其相关蛋白PKC-ε和DGAT2可能与NAFLD发病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磷脂酰肌醇3-激酶 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 蛋白激酶C-ε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