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胸壁和区域淋巴引流区整体化调强放疗剂量学与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27
1
作者 马金利 李炯雁 +8 位作者 朱传营 陈剑 曹璐 谢耩 蔡钢 俞晓立 章真 郭小毛 陈佳艺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7-51,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胸壁和区域淋巴引流区整体化调强放疗(IMRT)技术的剂量学特点,并观察照射后的急性不良反应。方法对75例乳腺癌患者(左侧乳腺癌41例)以治疗位行计划CT扫描,在CT上将胸壁和锁骨上淋巴引流区加或不加内乳...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胸壁和区域淋巴引流区整体化调强放疗(IMRT)技术的剂量学特点,并观察照射后的急性不良反应。方法对75例乳腺癌患者(左侧乳腺癌41例)以治疗位行计划CT扫描,在CT上将胸壁和锁骨上淋巴引流区加或不加内乳区作为整体勾画。针对整个靶区整体或分段设计IMRT计划,处方剂量50Gy至少包绕90%计划靶体积(PTV),PTV包含内乳区者31例。用靶区和正常组织体积-剂量评价治疗计划,并观察计划实施后的急性不良反应。整体计划与分段计划的剂量学参数比较行成组t检验。结果全组患者均完成计划设计和放疗,PTV适形指数、均匀指数分别为1.43、0.14,PTV包含内乳区者均匀指数较高,110%处方剂量胛V体积均〈5%,正常组织实际剂量均未超出限值。整体计划(55例)与分段计划(20例)比较,其Dmax、Dmean、Vlfl7%和V110%均不同(t=2.19-2.53,P=0.013-0.031)。32例发生≥2级皮炎,其中2级22例、3级10例;发生部位以腋窝前皱褶最为常见,多数发生于放疗后1—2周。仅2例发生2级肺炎。结论胸壁和区域淋巴引流区整体化IMRT技术剂量学上可行,急性不良反应多数患者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外科学 乳腺肿瘤/放射疗法 剂量学 急性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