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6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沐舒坦预防和治疗ARDS研究进展 被引量:51
1
作者 赵云平 蒋耀光 《创伤外科杂志》 2001年第2期145-147,共3页
沐舒坦(Ambroxol)是一种较新的粘液溶解剂,近年来其对呼吸系统的保护作用倍受关注,已有较多学者将其应用于ARDS的预防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并对其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预防和治疗ARDS的机制可能是:... 沐舒坦(Ambroxol)是一种较新的粘液溶解剂,近年来其对呼吸系统的保护作用倍受关注,已有较多学者将其应用于ARDS的预防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并对其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预防和治疗ARDS的机制可能是:(1)减少TNFα和IL-1及相关炎性介质的释放,减轻SIRS在肺部的表现;(2)抗氧化作用,阻止氧自由基对肺组织的损伤;(3)刺激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合成、分泌内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同时抑制磷脂酶A对肺表面活性物质的降解,增加肺的顺应性;(4)减轻ARDS时气管壁离子转运和电位差的破坏。临床应用大剂量沐舒坦对ARDS的预防、治疗和转归可能具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沐舒坦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预防 治疗
下载PDF
重症肺炎并发ARDS老年患者血清TNF-α、IL-6、IL-10、HMGB1水平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2
2
作者 孙丽 徐刚 《临床肺科杂志》 2020年第8期1180-1183,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老年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及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30例重症...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老年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及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30例重症肺炎并发ARDS老年患者为A组,30例重症肺炎无ARDS老年患者为B组,30例非重症肺炎老年患者为C组,30例健康体检者为D组。比较四组受试者TNF-α、IL-6、IL-10、HMGB1水平,并分析TNF-α、IL-6及IL-10与HMGB1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根据A组患者预后结局将其分为死亡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TNF-α、IL-6、IL-10及HMGB1水平。结果四组受试者血清TNF-α、IL-6、IL-10和HMGB1水平值比较,组间差异明显,且A、B、C组均值均明显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重症肺炎并发ARDS老年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与HMGB1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493和0.566(P均<0.01)。IL-10水平与HMGB1水平呈负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502(P<0.01)。死亡组IL-6及HMGB1水平均显著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死亡组IL-10水平显著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L-6及HMGB1的超表达或过度释放可能是导致重症肺炎并发ARDS老年患者不良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 老年 预后
下载PDF
乌司他丁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34
3
作者 李文放 陈杰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44-646,共3页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作用。方法选择56例ICU收治的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的方法分为乌司他丁治疗组(A组)和糖皮质激素治疗组(B组)两组,分别静脉推注乌司他丁60万U/d和甲基强的松龙120 mg/h,...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作用。方法选择56例ICU收治的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的方法分为乌司他丁治疗组(A组)和糖皮质激素治疗组(B组)两组,分别静脉推注乌司他丁60万U/d和甲基强的松龙120 mg/h,观察用药后1 h患者收缩压、尿量、心率、氧合指数的改变以及1周后胃液pH值和潜血试验、血糖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真菌感染发生率、带管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死亡率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用药后1 hA、B两组收缩压升高(18.6±4.3)mm Hg和(16.7±5.1)mm Hg,尿量增加(35.5±9.5)mL和(37.5±8.7)mL,心率下降(21.4±7.3)次/m in和(19.8±6.9)次/m in,氧合指数增加(23.6±11.2)mm Hg和(20.9±10.6)mm Hg;1周后A、B两组胃液pH值分别下降0.03±0.01和0.08±0.02,潜血试验阳性率分别为14.86%和32.14%,血糖升高(1.42±0.09)μmol/L和(5.73±0.13)μmol/L,真菌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1.43%和67.86%,带管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死亡率分别为36.5 d和53.4d、52.7 d和72.6 d、28.57%和42.86%。结论乌司他丁具有抗休克、改善循环、改善氧合、降低平均住院时间和死亡率的作用,而静注乌司他丁后应激性溃疡、高血糖和真菌感染发生率均较低,可望代替糖皮质激素应用于ARDS的临床救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糖皮质激素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临床疗效
下载PDF
PICCO容量监测在脓毒性休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液体复苏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9
4
作者 冯丽芝 肖昌武 +2 位作者 周青山 夏文芳 王常永 《医学研究杂志》 2018年第3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出量监测技术(pulse-Indicated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对重症监护病房脓毒性休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ARDS)患者早期液体复苏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3月...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出量监测技术(pulse-Indicated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对重症监护病房脓毒性休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ARDS)患者早期液体复苏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笔者医院重症医学科进行治疗的60例脓毒性休克合并ARDS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0例,在抗感染、营养支持、呼吸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以中心静脉压(CVP)作为指导液体复苏指标,研究组以PICCO监测指标指导患者进行液体复苏,比较两种方法下患者的复苏效果及转归。结果复苏后6h,对照组与研究组液体入量、血乳酸值、尿量、氧合指数(Pa O_2/Fi O_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24h,对照组与研究组液体入量、血乳酸值、尿量、Scv O_2、Pa O_2/Fi O_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6h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arly goal directed therapy,EGDT)达标率、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28天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O监测可明显改善脓毒性休克合并ARDS患者的液体复苏的复苏效果及转归,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出量监测 脓毒性休克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与重症肺炎伴ARDS发病的相关性及对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28
5
作者 王海霞 彭亚岚 吕林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10期1397-1400,共4页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与重症肺炎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病的相关性及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5月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科收治的43例重症肺炎伴ARDS患者为A组,于同期再收集45例...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与重症肺炎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病的相关性及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5月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科收治的43例重症肺炎伴ARDS患者为A组,于同期再收集45例重症肺炎患者为B组,22例普通肺炎患者为C组,22例体检健康人员为D组。比较治疗前、治疗24 h、48 h、治疗结束后A、B、C组患者的血清PCT、白细胞计数(WBC计数)、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并分别与D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治疗24 h、48 h,A组患者的血清PCT、WBC计数、CRP、IL-6水平和APACHEⅡ评分高于B组,B组高于C组,C组高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患者治疗48 h、治疗结束后上述指标水平和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A、B、C组分别与D组受检者的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曲线下面积(AUC)0.829、WBC计数AUC 0.580、CRP AUC 0.714、IL-6 AUC0.790;PCT评价重症肺炎伴ARDS发病敏感度为81.40%、特异性为94.44%和阳性预测值为93.33%,均高于WBC计数、CRP和IL-6的敏感度、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PCT水平均与WBC计数、CRP水平、IL-6水平、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动态监测血清PCT水平变化有助于预测重症肺炎伴ARDS发病及病情严重程度,从而指导临床治疗,改善预后,且其价值优于WBC计数、CRP、IL-6等传统指标和APACHEⅡ评分,尤其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降钙素原 相关性
下载PDF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侧卧位通气与俯卧位通气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5
6
作者 张丽娜 艾宇航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908-910,共3页
目的评价侧卧位通气和俯卧位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两种体位通气方法进行对比观察。方法将ICU 20Q5年收治的23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施行侧卧位通气(15例)和俯卧位通气(8例),监测仰卧位时,体位改变后... 目的评价侧卧位通气和俯卧位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两种体位通气方法进行对比观察。方法将ICU 20Q5年收治的23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施行侧卧位通气(15例)和俯卧位通气(8例),监测仰卧位时,体位改变后1、2、4h及转复为仰卧位后1h的呼吸循环指标,并分别进行比较。结果体住改变后1、2、4 h及转复为仰卧位后1h,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氧舍指数均较仰卧位时升高(P<0.05),心率、平均动脉压、气道峰压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与仰卧位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氧分压升高10mmHg为有效标准,治疗有效率侧卧位组73.3%,俯卧位组6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为ARDS机械通气治疗手段,侧卧位通气与俯卧位通气治疗的有效率接近,但侧卧位实施更容易,护理更方便,并发症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呼吸窘迫综合征 侧卧位通气 俯卧位通气
下载PDF
俯卧位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影响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23
7
作者 范平 石俊 +3 位作者 陆杉 姚智渊 袁亮 朱曦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02-309,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俯卧位通气(PPV)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检索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PubMed数据库、WebofScience、Cochrane系统评价和临床试验数据库、生物医学与药理学文摘数据库(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 目的:系统评价俯卧位通气(PPV)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检索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PubMed数据库、WebofScience、Cochrane系统评价和临床试验数据库、生物医学与药理学文摘数据库(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等数据库,系统收集相关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文献。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筛选试验、评价质量、提取资料,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项临床对照试验,共2187例患者,全部为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质量为B或C。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PPV可明显提高ARDS患者氧合指数(6h氧合指数比较:MD=28.19,95%CI为12.39~43.98,P=0.0005;4d氧合指数比较:MD=22.34,95%CI为10.77~33.91,P=0.0002;10d氧合指数比较:MD=18.07,95%CI为3.50~32.64,P=0.02)。与对照组比较,PPV能够降低总体死亡率(OR=0.75,95%CI为0.59~0.96,P=0.02),但ICU死亡率(OR=0.74,95%CI为0.51~1.05,P=0.09)、28d死亡率(OR=0.75,95%CI为0.44~1.29,P=0.30)、90d死亡率(OR=0.69,95%CI为0.30~1.60,P=0.39)及6个月死亡率(OR=0.88,95%CI为0.62~1.26,P=0.49)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PV组住ICU天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43,95%CI为0.38~2.48,P=0.007),而机械通气天数(受访90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42,95%CI为-1.56~0.72,P=0.47)。PPV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83,95%CI为0.62~1.13,P=0.24),压疮发生率PPV组高于对照组(OR=1.36,95%CI为1.06~1.74,P=0.01),意外拔管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4,95%CI为0.6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卧位通气( PPV)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RCT) 荟萃分析 PRONE position ventilation ( PPV)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 ards) Random clinical trials ( RCT)
下载PDF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28日死亡率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4
8
作者 林明强 吕有凯 王日兴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2期198-201,共4页
目的研究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28日死亡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间在我院ICU治疗超过24 h、年龄>12岁的ARDS患者237例,统计其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研究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28日死亡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间在我院ICU治疗超过24 h、年龄>12岁的ARDS患者237例,统计其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患者28日死亡危险因素。结果根据柏林定义,轻度、中度、重度患者分别为47例、112例和78例,病死率分别为17.1%、49.1%和65.4%;ARDS原发病以肺外疾病为主,占60.3%;致死率最高的原发病为肺炎,42例中死亡31例,占73.8%;患者死亡的直接因素主要为脓毒性休克,占34.5%。轻度及中度ARDS患者28日死亡危险因素包括确诊前住院时间>48 h(OR=4.712,4.773;P<0.05)、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价(APACHE)Ⅱ评分(OR=1.171,1.389;P<0.05);重度患者28日死亡危险因素包括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OR=1.447;P<0.05)和免疫抑制状态(OR=7.917;P<0.05)。结论 ICU病房ARDS患者主要原发病为肺外疾病,致死率最高的原发病为肺炎,死亡直接因素主要为脓毒性休克,不同程度ARDS患者28日死亡危险因素有差异,临床需注意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危险因素 死亡
下载PDF
功能残气量与肺部超声评分的相关性及其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俯卧位通气治疗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2
9
作者 胡泊 李晓东 +1 位作者 李甜 刘敬禹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1年第1期46-51,共6页
目的探讨功能残气量(FRC)与肺部超声评分(LUS)的相关性及其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俯卧位通气治疗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1月至2020年4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54例ARDS机械通气治疗患者。根据实施俯卧位通气的结局将患者... 目的探讨功能残气量(FRC)与肺部超声评分(LUS)的相关性及其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俯卧位通气治疗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1月至2020年4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54例ARDS机械通气治疗患者。根据实施俯卧位通气的结局将患者分为成功组(n=36)和失败组(n=18),观察两组患者在俯卧位通气治疗2、16、48 h FRC及LUS的变化趋势,分析各时间点FRC及LUS的相关性;将两组48 h机械能(MP)、氧合指数(PaO2/FiO2)、静态顺应性(Cst)及是否排痰障碍临床指标纳入俯卧位通气失败的影响因素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2 h FRC与LUS对ARDS俯卧位通气治疗的预测价值。结果随俯卧位通气治疗时间延长,成功组FRC明显上升,LUS呈现明显下降趋势,而失败组FRC明显下降,LUS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成功组2、16、48 h FRC明显高于失败组(L:0.90±1.56vs.0.80±0.14,0.91±1.84 vs.0.77±0.33,1.08±0.11 vs.0.71±0.09),LUS明显低于失败组(分:17.19±2.46 vs.18.89±1.78,17.08±1.11 vs.19.22±1.86,16.86±2.34 vs.21.11±2.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俯卧位通气治疗2、16、48 h FRC与LUS分别存在明显相关性(r值分别为0.427、0.509、0.669,均P <0.05)。成功组俯卧位通气治疗48 h MP低于死亡组,PaO2/FiO2、Cst均高于死亡组,以及是否排痰障碍方面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ROC曲线分析表明,FRC与LUS对ARDS俯卧位通气治疗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均P <0.05),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5和0.710;95%CI分别为0.595~0.875和0.572~0.847(P=0.004和0.011);敏感度为75.0%,特异度为91.2%,阳性预测值为0.833,阴性预测值为0.861;最佳截断值分别为0.785和17.500。结论 FRC和LUS具有明显相关性,两者可作为ARDS在俯卧位通气治疗中的良好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功能残气量(FRC) 肺部超声评分(LUS) 俯卧位通气
下载PDF
呼吸机支持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2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2
10
作者 刘杜姣 朱运奎 +2 位作者 王舒 于梅 周晓芬 《临床肺科杂志》 2010年第4期456-458,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患者的诱发因素、死亡原因以及在呼吸机支持治疗中生命体征监测对病情转归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R ICU收治的20例ARDS的进行分析。结果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总机械通气天数差异显著(P=0.0...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患者的诱发因素、死亡原因以及在呼吸机支持治疗中生命体征监测对病情转归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R ICU收治的20例ARDS的进行分析。结果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总机械通气天数差异显著(P=0.015);存活组中吸氧浓度、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在带机前后差异显著(P<0.05);死亡组中显示死亡前吸氧浓度较带机前明显升高(P<0.01),与存活组脱机前吸氧浓度有显著差异(P<0.01),死亡组中吸氧浓度、血氧饱和度、心率在带机前和死亡前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ARDS诱发因素主要为肺部感染和脓毒症;MODS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有创呼吸机治疗是维持生命体征的主要方法,在维持有效的血压、动脉血氧分压的情况下,吸氧浓度、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是监测患者是否能够成功脱机的有效而便捷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机械电子 多功能衰竭
下载PDF
C-反应蛋白与血清白蛋白比值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21
11
作者 陈牡丹 陈健良 +3 位作者 王金柱 杨向红 孙仁华 李茜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4-168,共5页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血清白蛋白(ALB)比值(CRP/ALB)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浙江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白2015-a-2016—06收治的141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血清白蛋白(ALB)比值(CRP/ALB)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浙江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白2015-a-2016—06收治的141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人科后第7天是否发生ARDS分为ARDS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人科时CRP、ALB水平和CRP/ALB,以及人科后第7天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血乳酸(Lac)和氧合指数(0I)差异,分析入科时CRP/ALB与人科后第7天时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Lac和0I之间的相关性,绘制CRP/ALB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发生ARDS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寻找其最佳截断点。结果141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中共46例发生ARDS,发生率为32.62%。两组患者入科时CRP及AL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ARDS组患者CRP/ALB(3.04±0.35VS.2.39±0.29,t=4.62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感染性休克患者入科时CRP/ALB与人科第7天时APACHEII评分、SOFA评分及Lac水平呈正相关,与0I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653、0.603、0.596和-0.795,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入科时CRP/ALB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发生ARDS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52(95%凹0.553~0.750,P=0.006),最佳截断点为2.78×10~,此时敏感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分别为0.778、0.545和0.323。结论CRP/ALB对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发生ARDS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有助于判断病情,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C-反应蛋白(CRP) 血清白蛋白(ALB)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临床价值
下载PDF
5种血清学标志物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和预后预测价值 被引量:21
12
作者 曾宪飞 卢东雪 +1 位作者 张西京 李军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88-592,618,共6页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2(Ang-2)、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KL-6)、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白介素8(IL-8)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外周血水平变化和对ARDS诊断、预后预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两个医学中心重...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2(Ang-2)、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KL-6)、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白介素8(IL-8)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外周血水平变化和对ARDS诊断、预后预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两个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49例ARDS患者,同期50例非ARDS患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入科时(T1)、诊断为ARDS时(T2)血清标志物水平,记录临床基本资料。结果ARDS组5种标志物水平较对照组增高(P<0.05),且T2时间点高于T1(P<0.05);除vWF(P>0.05)外,ARDS死亡组(n=17)标志物水平均高于存活组(n=32)。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表明,单一标志物(T1)诊断ARDS的最大曲线下面积(AUC)为0.816(95%CI:0.730,0.902)(KL-6),联合诊断最大AUC为0.869(95%CI:0.795,0.942)(KL-6+Ang-2);单一标志物(T2)预测死亡的最大AUC0.764(95%CI:0.627,0.901)(IL-8),联合预测最大AUC0.829(95%CI:0.715,0.943)(IL-8+KL-6)。结论5种血清标志物与重症患者ARDS的发生及预后密切相关。血清KL-6和Ang-2水平变化有助于诊断,血清IL-8与KL-6水平升高预示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血清标志物 血管生成素2 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 白介素8
下载PDF
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在预测尿感染性休克患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意义 被引量:20
13
作者 江稳强 曾文新 +3 位作者 朱高峰 陈纯波 黄林强 曾红科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77-580,共4页
目的探讨尿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ALB)比值(CRP/ALB)对预测7d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ICU2010-09-01~2013—08—31尿感染性休克患者53例。患者于入ICU后采外周静脉血,... 目的探讨尿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ALB)比值(CRP/ALB)对预测7d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ICU2010-09-01~2013—08—31尿感染性休克患者53例。患者于入ICU后采外周静脉血,检测全血常规、CRP、ALB,前7d每天进行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和脓毒症相关的脏器衰竭评分(SOFA),根据7d内是否合并ARDS分成尿感染性休克组和ARDS组。比较两组入选时CRP、ALB和CRP/ALB,第7天氧合指数(PaO2/FiO2)、APACHE Ⅱ评分和SOFA评分,Spearman秩相关分析入选时CRP/ALB与第7天PaO2/FiO2、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法检验入选时CRP/ALB的预测效力。结果ARDS组与尿感染性休克组患者入选时血清CRP、ALB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ARDS组CRP/ALB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第7天ARDS组PaO2/FiO2显著低于尿感染性休克组,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显著高于尿感染性休克组(P均〈0.05)。入选时CRP/ALB与第7天PaO2/FiO2呈显著负相关,与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均〈0.05);预测7d内是否合并ARDS的ROC曲线下面积0.677±0.091(P=0.046,95%C10.499~0.855),最佳截断点2.42,此时敏感度为73.3%,特异度57.9%。结论CRP/ALB可预测尿感染性休克即将发生的ARDS,其对于评估毛细血管渗漏、指导液体复苏和预后预测等可能是一个有用的工具,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CRP) 白蛋白 尿感染性休克 预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毛细血管渗漏
下载PDF
一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伴机械辅助通气患者的循证护理:卧位方式的选择 被引量:20
14
作者 杨依 蒋晓莲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12年第2期243-246,共4页
目的运用循证医学方法,为1例机械辅助通气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制定合理的卧位方案。方法在充分评估患者病情的基础上,根据PICO原则,提出临床问题,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05~2011.1)、DARE(2011.3)、CCTR(2011.3)、MEDLINE(1... 目的运用循证医学方法,为1例机械辅助通气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制定合理的卧位方案。方法在充分评估患者病情的基础上,根据PICO原则,提出临床问题,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05~2011.1)、DARE(2011.3)、CCTR(2011.3)、MEDLINE(1996~2011.1)以及CNKI(1979~2011.1),查找高质量临床证据,并根据患者情况及家属意愿制定合理护理方案。结果共检索出有关机械辅助通气的ARDS或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合理卧位的Meta分析3篇,随机对照试验3篇,系统评价1篇,自身前后对照研究1篇。证据表明:①早期对患者应用俯卧位,尤其是针对双肺或左肺功能障碍者,可以有效改善其氧合状况,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发生率;②长期俯卧位会增加压疮发生的危险性;③俯卧位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但尚无充分证据证明该卧位可以明显降低轻度ARDS患者的病死率。综合文献信息并结合患者具体病情,为其制定出如下护理方案:在发病早期(24~36小时内)给予俯卧位机械通气,同时加强受压部位的皮肤护理,预防压疮。经过4周左右的综合治疗和俯卧位机械通气,患者的氧合状况有了明显改善,SpO2达90%~100%,生命体征稳定,未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和压疮,患者准备脱机,转入普通病房进行后续治疗。结论为重度ARDS患者进行早期俯卧位机械通气,可以改善氧合,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肺损伤的发生,但对轻度ARDS患者采用俯卧位机械通气是否会延长生存时间、降低其病死率仍需高质量证据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俯卧位 循证护理
原文传递
白细胞介素-6和JAK2/STAT3信号通路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18
15
作者 张丽敏 祁亚锋 +5 位作者 韩冰阁 牛帆 宋忠阳 颉志英 雍文兴 张志明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2年第5期453-457,共5页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一种引起肺内皮和上皮屏障破坏的急性炎症疾病,临床表现为肺浸润、低氧血症和肺水肿,现在被重新归类为中度或轻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ALI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更是重症患者发病和死亡的重...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一种引起肺内皮和上皮屏障破坏的急性炎症疾病,临床表现为肺浸润、低氧血症和肺水肿,现在被重新归类为中度或轻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ALI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更是重症患者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在全球范围内病死率居高不下,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越来越多证据集中在炎症激活、细胞凋亡、氧化应激损伤、凝血功能异常等方面。非受体型酪氨酸蛋白激酶2(JAK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信号通路在调控细胞凋亡、增殖、分化和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6可激活JAK2/STAT3通路,介导炎症因子的进一步释放,引发级联放大的炎症反应参与ALI发生、发展等多个环节,被认为是ALI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信号通路之一。本文以IL-6、JAK2/STAT3信号通路为对象,阐明其介导的信号通路在ALI发展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ALI)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白细胞介素-6(IL-6) 非受体型酪氨酸蛋白激酶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JAK2/STAT3)信号通路 炎症因子
下载PDF
俯卧位通气治疗中重度 ARDS 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韩旭东 黄晓英 +2 位作者 葛志华 张素燕 孙维维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10-313,共4页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在治疗中重度ARDS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9例实施俯卧位通气的中重度ARDS患者,在俯卧位前后分别检测血气分析以了解PaO2、PaCO2、PaO2/FiO2变化情况,同时记录俯卧位前后的生命体征和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结果9...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在治疗中重度ARDS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9例实施俯卧位通气的中重度ARDS患者,在俯卧位前后分别检测血气分析以了解PaO2、PaCO2、PaO2/FiO2变化情况,同时记录俯卧位前后的生命体征和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结果9例患者共实施44例次俯卧位通气,6例存活(66.7%),44例次俯卧位通气中37例次(84.09%)PaO2/FiO2较前上升,31例次(70.45%)上升幅度超过10%。俯卧位通气后给氧浓度明显下降, PaO2从(75.20&#177;17.48)mm Hg上升到(85.64&#177;15.97)mm Hg(P<0.05),PaO2/FiO2从159.15&#177;38.64上升到199.83&#177;54.31(P<0.05),PaCO2从(38.60&#177;6.14)mm Hg下降到(33.88&#177;3.98)mm Hg (P<0.05),中心静脉压由(11.29&#177;2.89) cm H2O 上升到(12.66&#177;2.64) cm H2O,心率由(90.29&#177;13.50)次/min上升到(94.93&#177;16.19)次/min(P<0.05),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结论俯卧位通气可有效改善中重度ARDS患者的氧合,不需过多设施,安全简便,其治疗时机应前移,实施时间应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卧位通气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氧浓度( PAO2 ) 氧合指数( PAO2 FIO2 )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 ards ) PAO 2 PAO 2 FiO 2
下载PDF
气道压力释放通气治疗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17
作者 李娜 李家琼 +6 位作者 韩冠杰 潘翠改 张运行 史载祥 许继元 卢博 李茂琴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46-351,共6页
目的:评价气道压力释放通气( APRV)对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08~2014-08中重度ARDS患者52例,随机分为两组, APRV组(n=26)采用气道压力释放通气;小潮气量肺保护通气组(n=26)采用容... 目的:评价气道压力释放通气( APRV)对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08~2014-08中重度ARDS患者52例,随机分为两组, APRV组(n=26)采用气道压力释放通气;小潮气量肺保护通气组(n=26)采用容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呼气末正压( SIMV+PEEP),根据准静态PV曲线,测定低位转折点设置PEEP。监测两组机械通气时及机械通气后12、24、48、72 h氧合指标、呼吸力学、血管外肺水、功能残气量变化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测定两组通气24、48、72 h后肺泡灌洗液TNF-α和IL-10浓度变化。记录机械通气第1、2、3天APACHEⅡ评分、Murray急性肺损伤评分;记录通气期间气胸、纵隔气肿等严重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事件。观察患者28 d生存率、28 d脱离呼吸机时间、无脏器衰竭时间及无镇静剂使用时间。结果与SIMV组比较,APRV组APRV 48 h前PaO2/FiO2升高,同时Ppeak降低,动态顺应性、血管外肺水、功能残气量及Murray急性肺损伤评分改善(P<0.05);APRV组CVP、SVRI降低,同时CI升高(P<0.05),48 h前Lac及ScvO2好转(P<0.05),72 h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8 d内镇静使用时间减少[(22.4±8.5)d vs (17.1±8.6)d],28 d内脱离呼吸机时间增加[(19.6±8.2)d vs (15.1±8.9)d],住ICU时间缩短[(7.4±3.3)d vs (9.5±3.2)d](P均<0.05);而肺泡灌洗液TNF-α、IL-10浓度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RV用于中重度ARDS患者的机械通气治疗,不仅能及早地提供更好的呼吸支持,改善肺功能,而且能够改善早期血流动力学,减少镇静剂使用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缩短住ICU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压力释放通气(APRV)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脱离呼吸机时间 生存率
下载PDF
脓毒症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8
18
作者 张书娟 王勇 +1 位作者 代晓明 张永利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2年第4期331-336,共6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危险因素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早期识别高危ARDS患者及改善患者临床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对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2019年10月至2021年... 目的探讨脓毒症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危险因素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早期识别高危ARDS患者及改善患者临床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对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2019年10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74例脓毒症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是否并发ARDS分成ARDS组和非ARDS组;根据临床结局将ARDS组分为两个亚组:生存组和死亡组,分析脓毒症相关ARDS的危险因素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脓毒症相关ARDS的发生率为33.91%(59/174)。ARDS组和非ARDS组之间临床特征比较:入院时是否存在休克、血清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血清降钙素原(PCT),以及是否机械通气、是否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是否侵入性置管、是否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28 d病死率、ICU内病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PA(OR=0.988,95%CI 0.981~0.995,P=0.000)、APACHEⅡ评分(OR=1.121,95%CI 1.007~1.246,P=0.046)是脓毒症相关ARDS的危险因素。ARDS生存组和死亡组间血清PA、ALB、血糖(Glu)、血乳酸(La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心率(HR)、凝血酶原时间(PT)、氧合指数(PaO_(2)/FiO_(2))、是否侵入性置管、SOFA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A(OR=0.960,95%CI 0.929~0.991,P=0.000)、ALB(OR=0.800,95%CI 0.620~1.033,P=0.029)及血Lac(OR=1.522,95%CI 0.577~4.016,P=0.002)、SOFA评分(OR=1.315,95%CI 0.860~2.010,P=0.022)和APACHEⅡ评分(OR=1.077,95%CI 0.871~1.331,P=0.027)是ARDS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脓毒症相关ARDS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病死率,血清PA和APACHEⅡ评分是脓毒症并发ARDS的危险因素,血清PA、ALB、血Lac和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是影响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危险因素 预后
下载PDF
俯卧位机械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9
19
作者 廖亚显 罗艳 余锋尤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13期1922-1924,共3页
目的探讨俯卧位机械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应用效果,并总结其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择茂名市人民医院外科ICU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34例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7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俯卧位机械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应用效果,并总结其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择茂名市人民医院外科ICU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34例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7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仰卧位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间断应用俯卧位机械通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的平均动脉压(MBP)、心率(HR)以及氧饱和度(Sp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的变化。结果通气2 h及通气24 h,两组患者的MAP、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SpO_2、PaO_2/FiO_2分别为(90.5±4.5)%和(231.5±19.8)、(95.3±3.9)%和(248.1±21.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2±4.1)%和(185.6±17.1)、(91.4±4.7)%和(207.2±1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机械通气能有效改善ARDS患者的氧合状况,且不影响血流动力学的稳定;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防范并发症的发生,以确保通气的顺利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俯卧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护理
下载PDF
密闭式气管内吸痰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气体交换的影响 被引量:18
20
作者 皮红英 张黎明 高岩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第3期15-17,共3页
目的研究更适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患者气管内吸痰的方式。方法选取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诊断为ARDS并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每一研究对象随机选择使用开放式气管内吸痰(OS)和密闭式气管内吸痰(CS)两种吸痰方... 目的研究更适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患者气管内吸痰的方式。方法选取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诊断为ARDS并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每一研究对象随机选择使用开放式气管内吸痰(OS)和密闭式气管内吸痰(CS)两种吸痰方式,于吸痰前后抽血进行血气分析,并记录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结果OS后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SpO2与吸痰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CS前后比较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S可加重患者低氧血症;对ARDS患者吸痰时选择CS方式更适宜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气管内吸痰 ards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SPO2 诊断 PAO2 研究对象 方式 结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