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期应用消炎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李雪 傅少颖 周景杰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2期137-138,共2页
目的 观察消炎痛在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期的作用效果。方法 将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除常规抗青光眼治疗外 ,同时加服消炎痛 2 5mg ;对照组仅用常规抗青光眼治疗。结果 治疗组 2 0例 2 0只眼同对照组相比 ,眼... 目的 观察消炎痛在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期的作用效果。方法 将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除常规抗青光眼治疗外 ,同时加服消炎痛 2 5mg ;对照组仅用常规抗青光眼治疗。结果 治疗组 2 0例 2 0只眼同对照组相比 ,眼压下降幅度、术后虹膜后粘连例数等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对前列腺素生成起抑制作用的消炎痛应用于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 ,不仅能防止术后炎症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角型青光眼 发作期 消炎痛
下载PDF
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期应用葛根素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龙巧燕 高宗银 《广州医药》 2003年第3期59-60,共2页
目的 :观察葛根素注射液在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期的作用效果。方法 :将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除常规抗青光眼治疗外 ,同时加静脉滴注葛根素 4 0 0mg ;对照组仅作常规抗青光眼治疗。结果 :治疗组 2 0例 2 0只眼同... 目的 :观察葛根素注射液在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期的作用效果。方法 :将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除常规抗青光眼治疗外 ,同时加静脉滴注葛根素 4 0 0mg ;对照组仅作常规抗青光眼治疗。结果 :治疗组 2 0例 2 0只眼同对照组相比 ,眼压下降幅度、术后视力提高效果等差异有统计学 (P <0 0 5 )。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应用于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 ,不仅有助于病人的视力提高 ,而且有协助降低眼压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角型青光眼 发作期 葛根素注射液 中药制剂 眼压 视力
下载PDF
火罐+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非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苗广宇 吕志平 +1 位作者 徐国庆 周立秋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368-371,共4页
目的观察火罐+穴位贴敷疗法在治疗支气管哮喘非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30例用六味地黄丸+玉屏风散,治疗组60例选用六味地黄丸+玉屏风散+火罐+穴位贴敷。30d为1疗程,各观察3个疗程,对比两组症状,肺功能、体液免疫、T细胞亚群... 目的观察火罐+穴位贴敷疗法在治疗支气管哮喘非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30例用六味地黄丸+玉屏风散,治疗组60例选用六味地黄丸+玉屏风散+火罐+穴位贴敷。30d为1疗程,各观察3个疗程,对比两组症状,肺功能、体液免疫、T细胞亚群的改变及不良反应。随访3个月,评价其生活质量。结果(1)临床症状控制情况:治疗组60例中临床控制19例,显效20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临床控制5例,显效10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86.67%。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咳嗽、咳痰、喘息及哮鸣音均较前改善,治疗组在改善咳嗽、喘息、哮鸣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在提高MMV,FEV1.0,FVC,FEV1.0%,IgA,IgG,IgM,C3,C4,CD3,CD4,降低CD8等多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火罐+穴位贴敷疗法对改善支气管哮喘非急性发作期的症状及调节细胞免疫、改善肺功能有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非急性发作 火罐 穴位贴敷疗法
下载PDF
23价肺炎球菌疫苗联合流感疫苗对COPD急性发作的临床干预 被引量:7
4
作者 陈薇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4年第12期1767-1770,共4页
目的观察23价肺炎球菌疫苗与流感疫苗联合使用对COPD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社区COPD患者69例,随机分为疫苗组(36例)与对照组(33例)。对疫苗组所有接种对象疫苗接种后进行随访2周,监测不良反应,同时对研究对象进行跟踪随访... 目的观察23价肺炎球菌疫苗与流感疫苗联合使用对COPD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社区COPD患者69例,随机分为疫苗组(36例)与对照组(33例)。对疫苗组所有接种对象疫苗接种后进行随访2周,监测不良反应,同时对研究对象进行跟踪随访1年,并从COPD急性发作的次数、天数、发作间距、住院次数、平均住院天数、病情严重程度、死亡率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疫苗组COPD急性发作的次数和程度较对照组明显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疫苗组偶有局部不良反应,对症治疗后8~24小时均能自行缓解。结论联合接种23价肺炎球菌疫苗与流感疫苗对COPD急性发作具有明显的干预效果,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价肺炎球菌疫苗 流感疫苗 COPD急性发作 干预
下载PDF
不同雾化方法在AECOPD期中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
5
作者 范晓东 《临床肺科杂志》 2011年第9期1357-1358,共2页
目的比较不同雾化方法在AECOPD期(AECOPD)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2月~2011年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6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空气压缩雾化吸入组)33例和B组(氧气雾化吸入组)33例,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目的比较不同雾化方法在AECOPD期(AECOPD)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2月~2011年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6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空气压缩雾化吸入组)33例和B组(氧气雾化吸入组)33例,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的APACHEⅡ评分、肺功能、血气分析结果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APACHEⅡ评分优于A组,肺功能、血气分析结果也优于A组,经比较,P〈0.05或P〈0.01,有显著性差异或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氧气雾化吸入法在AECOPD中的疗效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压缩雾化吸入 氧气雾化吸入 AECOPD 疗效
下载PDF
小建中颗粒联合美沙拉嗪颗粒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李丽娟 《光明中医》 2018年第14期2104-2106,共3页
目的探究小建中颗粒联合美沙拉嗪颗粒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效果。方法从2015年1月—2017年3月随机选取在我院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共62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小建中颗粒治疗,观察组给予小建中颗粒联合美沙拉嗪颗... 目的探究小建中颗粒联合美沙拉嗪颗粒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效果。方法从2015年1月—2017年3月随机选取在我院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共62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小建中颗粒治疗,观察组给予小建中颗粒联合美沙拉嗪颗粒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临床不良反应症状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症状总出现率低于对照组(32.26%vs 58.06%);治疗总有效率低于对照组(93.55%vs 74.19%),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小建中颗粒药物相比,小建中颗粒联合美沙拉嗪颗粒药物治疗溃疡性肠结炎不仅能降低临床不良反应症状出现的情况,更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该治疗方法具有独特的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建中颗粒 美沙拉嗪颗粒 肠胃病 溃疡性结肠炎 急性爆发型
下载PDF
葛根素治疗慢性肺心病加重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启珣 何辉 +1 位作者 刘璟瑜 黄文榕 《现代临床医学》 2005年第2期86-87,共2页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将112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综合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葛根素。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 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 21%,经...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将112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综合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葛根素。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 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 21%,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葛根素可提高治疗肺心病加重期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肺心病 治疗 疗效观察
下载PDF
支气管炎症性肺疾病中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涛 林庆艳 +3 位作者 崔晓媛 徐宏伟 徐英 王玲玲 《中外医疗》 2015年第35期195-196,共2页
目的展开对支气管炎症性肺疾病中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临床应用的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5月—2015年6月该院呼吸内科50例支气管炎症性肺疾病患者。按照疾病类型分组:32例纳入支气管哮喘组,18例纳入慢阻肺组。选择同期体检中心健康体检... 目的展开对支气管炎症性肺疾病中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临床应用的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5月—2015年6月该院呼吸内科50例支气管炎症性肺疾病患者。按照疾病类型分组:32例纳入支气管哮喘组,18例纳入慢阻肺组。选择同期体检中心健康体检无呼吸道疾病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对各组呼出气一氧化氮检出值进行对比。结果支气管哮喘组、慢阻肺组急性发作期呼出气一氧化氮检出值均明显高于稳定期(P<0.05);稳定期呼出气一氧化氮检出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出气一氧化氮可对支气管炎症性肺疾病做出临床诊断,可区别急性/非急性发作期,也可用于对病情控制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炎症性肺疾病 呼出气一氧化氮 发作期
下载PDF
葛根素合酚妥拉明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 被引量:1
9
作者 童浩泉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年第7期405-405,420,共2页
目的:探讨葛根素配伍酚妥拉明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将132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和对照两组。对照组仅作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葛根素及酚妥拉明,1天1次,7~10天为1个疗程。... 目的:探讨葛根素配伍酚妥拉明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将132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和对照两组。对照组仅作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葛根素及酚妥拉明,1天1次,7~10天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液流变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葛根素配伍酚妥拉明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较为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急性发作 葛根素 酚妥拉明
下载PDF
间断性鼻罩式BiPAP通气治疗COPD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
10
作者 严治 周群 彭雄才 《中国民康医学》 2006年第4期87-88,共2页
目的:观察间断性使用鼻罩式气道双水平正压(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通气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发作致呼吸衰竭患者时的疗效。方法:48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例数相同的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性治疗相同的情况下... 目的:观察间断性使用鼻罩式气道双水平正压(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通气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发作致呼吸衰竭患者时的疗效。方法:48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例数相同的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性治疗相同的情况下,对试验组间断使用鼻罩式BiPAP通气(每日3次,每次3h),对照组只予持续低流量给氧,连续治疗3天后观察两组病人临床症状改善状况及血气分析指标并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病例症状、体征及血气分析主要指标的改善在治疗后均明显好于治疗前,且好于治疗后的对照组。结论:间断使用鼻罩式BiPAP通气是治疗COPD急性发作患者的一种有效的无创辅助通气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PAP通气 COPD急性发作 间断性
下载PDF
2014~2017年南京地区胃肠炎暴发中诺如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20
11
作者 王璇 雍玮 +7 位作者 杜雪飞 张钟 何敏 乔梦凯 石利民 王雅倩 靳淼 丁洁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83-490,共8页
了解2014~2017年南京地区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流行特征、变化规律和流行株特征,为疫情控制、疫苗研发提供科学依据。收集2014年9月至2017年8月南京地区12个区疾控上送85起疑似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暴发样本,应用荧光定量PCR和一步法RT-PC... 了解2014~2017年南京地区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流行特征、变化规律和流行株特征,为疫情控制、疫苗研发提供科学依据。收集2014年9月至2017年8月南京地区12个区疾控上送85起疑似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暴发样本,应用荧光定量PCR和一步法RT-PCR检测诺如病毒基因序列,测序后利用分子生物学软件对序列进行分析。其中66起诺如病毒检测阳性,暴发集中于幼儿园和小学,冬春季节高发。诺如病毒优势株在连续的几个流行季持续变化,由GII.4/Sydney 2012转变为新型GII.P17-GII.17,再到GII.P16-GII.2。其中GII.P16-GII.2与全球2016~2017年参考株同源性达98.4%~99.5%。2014~2017年南京地区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暴发的流行强度呈上升趋势。引起暴发的诺如病毒以GII为主,含多种基因型,并存在重组株,优势基因型在连续的几个流行季持续改变。诺如病毒近几年不断变异,从而逃脱人群免疫,可能是其流行趋势上升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如病毒 急性胃肠炎暴发 基因型别
原文传递
一起札如病毒所致成年人急性胃肠炎暴发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何雅青 卓菲 +10 位作者 张海龙 杨贵清 杨洪 文风兰 黄薇 夏伟 罗敏 武伟华 刘建平 姚相杰 冼慧霞 《疾病监测》 CAS 2012年第2期101-103,共3页
目的了解一起成年人急性胃肠炎暴发流行的病原学。方法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样本进行沙门菌、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副溶血弧菌、变形杆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蜡样芽孢杆菌、空肠弯曲菌及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10种致病... 目的了解一起成年人急性胃肠炎暴发流行的病原学。方法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样本进行沙门菌、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副溶血弧菌、变形杆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蜡样芽孢杆菌、空肠弯曲菌及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10种致病菌进行检测。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诺如病毒和札如病毒核酸,对阳性PCR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并进行基因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7份粪便样本中4份为札如病毒核酸阳性。4株札如病毒与GⅠ.2型参考株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94.7%~98.4%之间。基因进化分析显示,札如病毒深圳株与Sapovirus Hu/Oshima1/2009/JP、Houston/90(U95644)、Parkville/94/U73124在同一进化树遗传分支,属于GⅠ.2型。结论此起成年人急性胃肠炎暴发是由札如病毒GⅠ.2型感染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札如病毒 急性胃肠炎暴发 系统进化分析
原文传递
2019—2023年北京市某区札如病毒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和基因特征分析
13
作者 荆红波 韦伟 +8 位作者 何牧 王彦波 李湛 张赫 赵宇 贾楠 靖灯节 刘盛田 彭涛 《国际病毒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0-163,共4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某区札如病毒引起的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及基因特征分析,为疫情防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收集2019—2023年北京市某区急性胃肠炎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和病例粪便样本,使用实时荧光PCR对A组轮状病毒、GⅠ组诺如病毒、... 目的了解北京市某区札如病毒引起的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及基因特征分析,为疫情防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收集2019—2023年北京市某区急性胃肠炎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和病例粪便样本,使用实时荧光PCR对A组轮状病毒、GⅠ组诺如病毒、GⅡ组诺如病毒、札如病毒、肠道腺病毒和星状病毒进行检测,对札如病毒阳性样本进行VP1区的基因测序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29起急性胃肠炎聚集性疫情中检出了札如病毒,阳性检出率为12.66%。疫情在5—6月和11月有两个高峰,场所主要集中在幼儿园和小学。共检出5个基因型,分别为GⅠ.6、GⅠ.1、GⅡ.3、GⅠ.2和GⅠ.3。结论GⅠ.6是北京某区聚集性疫情主要流行优势株,应对其进行持续监测,进一步了解札如病毒的分子流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胃肠炎疫情 札如病毒 基因分型
原文传递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莹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31期65-66,共2页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共121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采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共121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采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生素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o%(P<0.01);观察组的治愈率为4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9.5% (P<0.01).治疗组的起效时间明显要快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采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并且患者的依从性较好,起效快,不良反应少,用药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热清注射液 抗生素 慢性支气管炎 急性发作期
下载PDF
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混合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相关急性胃肠炎暴发事件的实验室检测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甄国新 李颖 +7 位作者 冀国强 张爽 王园园 张彦春 王苗 荆红波 马晓晨 张茂俊 《疾病监测》 CAS 2020年第3期264-268,共5页
目的对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混合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相关急性胃肠炎暴发事件的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6份病例呕吐物中的诺如病毒和8种常见致病菌。从呕吐物样本增菌液中分离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PC... 目的对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混合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相关急性胃肠炎暴发事件的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6份病例呕吐物中的诺如病毒和8种常见致病菌。从呕吐物样本增菌液中分离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PCR方法检测增菌液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的肠毒素、利用PCR方法检测其肠毒素基因并进行spa分型分析。结果共采集到6份呕吐物标本,其中5份诺如病毒阳性,2份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热核酸酶基因nuc阳性。其中5份呕吐物增菌液nuc基因阳性,4份seb基因阳性,1份sea基因阳性。共分离到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为3种spa型(t701、t437和t4209)。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基因PCR检测结果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果存在差别。结论本次急性胃肠炎暴发事件可能由诺如病毒感染混合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共同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胃肠炎暴发 诺如病毒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实时荧光PCR
原文传递
南京地区诺如病毒GII.4 Sydney2012[P16]分子生物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璇 雍玮 +3 位作者 刘品 斯佳丽 龚红瑾 丁洁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05-1314,共10页
2016年1月-2021年12月,南京市急性胃肠炎暴发主要由GII.2[P16]引起,但2021年11月底,由GII.4Sydney2012[P16]引起的暴发显著上升。为了解GII.4 Sydney2012[P16]分子生物学特性,对监测期间204起急性胃肠炎暴发中收集到的3129份样本进行荧... 2016年1月-2021年12月,南京市急性胃肠炎暴发主要由GII.2[P16]引起,但2021年11月底,由GII.4Sydney2012[P16]引起的暴发显著上升。为了解GII.4 Sydney2012[P16]分子生物学特性,对监测期间204起急性胃肠炎暴发中收集到的3129份样本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检出1006份诺如病毒阳性样本,对部分阳性样进行一步法RT-PCR扩增、测序,共检出10种GII型诺如病毒,随机选取19株GII.4 Sydney2012[P16],结合7株GII.4Sydney2012[P31]、31株GII.2[P16]南京株及2015-2021年国内外参考株进行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19株GII.4Sydney2012[P16]同源性达99.7%~100.0%,与参考株同源性达96.6%~99.3%。进化树分析显示,GII.P16虽与不同GII型诺如病毒组合,但进化距离上并未发生较大变化。与不同聚合酶区结合的GII.4 Sydney 2012在同一分支上,GII.4 Sydney 2012[P16]在进化距离上与GII.4 Sydney 2012[P4 NewOrleans2009]更为接近。P2区的A、B、D和NERK位点均发生改变,所有GII.4的373氨基酸残基处均检测到显著的阳性选择。GII.P16虽未发生较大改变,但通过与GII.4 Sydney2012重组,呈现加速在人群中流行的分子特征。而GII.4 Sydney2012通过改变抗原表位位点影响了抗原性和配体结合特性,显著促进了病毒的传播。因此GII.4 Sydney2012[P16]是否会取代GII.2[P16]成为南京地区流行株,抑或被其他GII.4所替代,今后需要对更为广泛的潜在感染人群进行监测,及早发现早期新型诺如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如病毒 急性胃肠炎暴发 基因型别
原文传递
急性胃肠炎暴发中GI.5[P4]型诺如病毒的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璇 江晓 +3 位作者 史小超 程婷婷 张韶华 丁洁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96-1101,共6页
近年来,南京市急性胃肠炎暴发呈上升趋势,主要是由GII型诺如病毒(norovirus,NoV)引起,GI型较为少见。本研究通过对南京市输入性病例和本地性暴发急性胃肠炎疫情中GI.5[P4]型NoV进行遗传进化分析,为本地疫情控制和处置提供科学依据。对... 近年来,南京市急性胃肠炎暴发呈上升趋势,主要是由GII型诺如病毒(norovirus,NoV)引起,GI型较为少见。本研究通过对南京市输入性病例和本地性暴发急性胃肠炎疫情中GI.5[P4]型NoV进行遗传进化分析,为本地疫情控制和处置提供科学依据。对两起暴发疫情采集的18份样本进行荧光定量RT⁃PCR检测,并对NoV阳性样本部分聚合酶区和衣壳蛋白区进行一步法RT⁃PCR扩增、测序,结合参考株进行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18份样本中,GI型NoV阳性5份,其中4份扩增出条带,其N/S区域序列与2016⁃2018年已公布的GI.5[P4]同源性高达99.0%以上。其部分聚合酶区同1987年之后检出的GI.P4进化距离较近,变异不大。部分衣壳蛋白区在2003⁃2013年发生较为明显的进化,形成新的簇,期间在2008年又继续进化,慢慢趋于稳定。这是南京市首次在输入性病例和本地暴发疫情中均检出同源性极高的GI.5[P4],该NoV虽然在聚合酶区和衣壳蛋白区并没有发生较大进化,但是通过重组已在亚洲地区人群特别是中国多个城市导致了急性胃肠炎流行。因此,该型病毒株将是本市今后监测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如病毒 急性胃肠炎暴发 基因型别
原文传递
不同分期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和嗜酸粒细胞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美艳 何良文 郭冰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8年第19期2932-2933,共2页
目的观察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缓解期的肺功能和血嗜酸粒细胞(EOS)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57例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肺功能,并取外周血进行EOS计数,经治疗后选取符合缓解期标准患者50例,也进行肺功能测定和外周血EOS计数,比较两... 目的观察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缓解期的肺功能和血嗜酸粒细胞(EOS)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57例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肺功能,并取外周血进行EOS计数,经治疗后选取符合缓解期标准患者50例,也进行肺功能测定和外周血EOS计数,比较两期患者肺功能及EOS测定结果。结果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外周血EOS明显高于缓解期患者(P<0.01),肺功能FEV1明显低于缓解期患者(P<0.05),EOS与FEV1和50%及25%用力肺活量时呼气流速(V50、V25)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外周血ESO在哮喘急性发作时明显增加,提示EOS是反映气道炎症程度的可靠指标。反映小气道功能的V50、V25在急性发作期与缓解期变化不大,多数患者在缓解期仍存在小气道功能异常,提示缓解期气道炎症仍持续存在,需要进行长期的维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血嗜酸粒细胞 肺功能 气道炎症 急性发作期 缓解期
下载PDF
自拟中药汤剂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对血NT-proBNP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冯振升 《临床研究》 2022年第10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究自拟中药汤剂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N末端B型利钠肽(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9年8月至2021年5月睢县尤吉屯乡卫生院的82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并采用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 目的探究自拟中药汤剂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N末端B型利钠肽(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9年8月至2021年5月睢县尤吉屯乡卫生院的82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并采用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包含4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10 d,对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以及患者治疗前后的NT-proBNP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12%(39/4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61%(3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在喘、咳、痰、心悸的证候积分上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NT-proBNP水平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方案基础上联合应用中药汤剂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可显著提高疗效,不仅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还能极大地降低患者的NT-proBNP水平,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肺心病 急性发作期 N末端B型利钠肽 中医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