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7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与间歇性血液透析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73
1
作者 戴甜 曹书华 杨晓龙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7-280,共4页
目的:比较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与间歇性血液透析(IHD)治疗对脓毒症所致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12月天津市天津医院和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收治的73... 目的:比较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与间歇性血液透析(IHD)治疗对脓毒症所致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12月天津市天津医院和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收治的73例脓毒症AK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RRT组(35例)和IHD组(38例)。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平均动脉压(MAP)、尿量,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的C-反应蛋白(CRP)、血肌酐(SCr),以及尿量恢复时间、ICU住院时间、器官支持时间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CRRT组和IHD组患者治疗前APACHEⅡ评分(分:21.63±2.46比21.34±2.46)、MAP〔mmHg(1mmHg=0.133kPa):71.26±10.70比75.74±15.17〕、尿量(mL:404.00±79.13比438.97±87.17)、CRP(mg/L:100.94±14.73比95.17±27.03)、SCr(μmol/L:394.02±50.26比390.47±54.4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IHD组比较,CRRT组治疗后1周CRP (mg/L:41.05±10.15比60.21±14.78,t=6.401,P<0.001)、SCr(μmol/L:185.97±65.48比232.02±71.93,t=2.862,P=0.006)明显下降,尿量恢复时间(d:7.94±3.06比11.08±3.71,t=3.923,P<0.001)、ICU住院时间(d:9.54±3.39比13.42±3.89,t=4.521,P<0.001)、器官支持时间(d:3.23±2.70比6.34±3.36,t=4.343,P<0.001)均明显缩短,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23.53%(8/35)比39.47%(15/38),χ2=5.509,P=0.025〕。结论 CRRT治疗脓毒症引起的AKI较IHD治疗能有效地清除潴留的水、代谢废物、炎性因子,维持内环境稳定,对心血管影响较小,能显著改善预后,缩短器官支持时间和ICU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损伤 急性 脓毒症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血液透析
原文传递
CRRT在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患者救治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0
2
作者 许涛 盛晓华 +4 位作者 崔勇平 俞岗 严艳 刘莺 汪年松 《中国血液净化》 2013年第12期646-650,共5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在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治疗中的作用和透析时机。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住院脓毒血症AKI患者215例,其中行CRRT治疗组91例,常规药物治疗组124例。...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在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治疗中的作用和透析时机。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住院脓毒血症AKI患者215例,其中行CRRT治疗组91例,常规药物治疗组124例。收集分析患者的临床指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SPO2、尿量、28天生存率)和生化指标(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尿素氮、血肌酐、白蛋白、hsCRP、PH),以及血清IL-1β的水平。结果 91例脓毒血症AKI患者中车祸伤32例,占36%,其次为肝胆外科术后(14例,15%),第3为肺部感染(12例,13%)。男性、老年、AKINⅢ期、合并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炎是脓毒血症AKI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r=0.58,0.63,0.74,0.57,0.52,双尾检验,P<0.05)。CRRT治疗能显著降低AKI患者血肌酐水平,纠正酸中毒。从给升压药到行CRRT治疗间隔时间越短,患者死亡率越低。CRRT治疗组28天存活率31.8%,较常规药物治疗组9.7%显著增高,P<0.05)。AKINⅠ期、Ⅱ期、Ⅲ期行CRRT治疗28天存活率12.1%、18.7%、1.1%,均较未行CRRT组AKIN同期28天存活率7.3%、2.4%、0显著增高(P<0.05)。糖尿病AKI组血IL-1β较非糖尿病组水平显著增高(353.8±53.1pg/ml比321.2±84.6pg/ml,t=0.106,P<0.05),CRRT治疗后无论糖尿病组还是非糖尿病组IL-1β均显著下降(糖尿病组治疗后比治疗前:(261.9±42.5)pg/ml比(353.8±53.1)pg/ml,P<0.05;非糖尿病组治疗后比治疗前:(252.5±73.4)pg/ml比(321.2±84.6)pg/ml,P<0.05)。结论脓毒血症AKI原发病疾病谱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发生改变。CRRT治疗脓毒症AKI能有效清除潴留的水、代谢废物、炎症因子,维持内环境稳定。AKIN早期行CRRT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28天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RT 脓毒血症 急性肾损伤
下载PDF
KDIGO指南解读:急性肾损伤的诊治 被引量:66
3
作者 汤晓静 梅长林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14-917,共4页
急性肾损伤(AKI)是临床常见危重病症,发病率逐年增高,对于AKI的诊断和防治仍存在许多争议。因此,2011年12月国际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制定了AKI的指南,强调AKI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危险因素的控制、肾脏替代治疗方法的应用等。... 急性肾损伤(AKI)是临床常见危重病症,发病率逐年增高,对于AKI的诊断和防治仍存在许多争议。因此,2011年12月国际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制定了AKI的指南,强调AKI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危险因素的控制、肾脏替代治疗方法的应用等。本文重点介绍AKI定义、防治及透析干预方面的内容,并简介相应指南的背景及立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KDIGO 诊治指南
原文传递
不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模式及其剂量对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溶质清除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64
4
作者 陈玉红 郑明 +3 位作者 李斌 邢冬 胡振杰 赵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2145-2150,共6页
目的观察不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模式及其剂量对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溶质清除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脓毒症合并AKI患者23例为研究对... 目的观察不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模式及其剂量对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溶质清除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脓毒症合并AKI患者2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组(14例)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组(9例)。两组均使用100%前稀释,处方废液剂量(K_p)设置为40.00 ml·kg^(-1)·h^(-1),其中CVVHDF组置换液流速与透析液流速相同。抗凝方案的选择依据患者凝血功能由临床医师决定。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计算CRRT剂量〔包括K_p、校正剂量(K_(pc))、交付剂量(K_d)、实际溶质清除剂量(K)〕。记录患者处方CRRT时间、实际CRRT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28 d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K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VVHDF组患者K_(pc)、K_d、K_(Cr)大于CVVH组(P<0.05)。CVVH组、CVVHDF组患者K_(pc)、Kd、KCr小于K_p,K_d、K_(Cr)小于K_(pc),K_(Cr)小于K_d(P<0.05)。CVVHDF组患者Kβ2-M、KIL-6、KIL-8小于CVVH组(P<0.05)。两组患者处方CRRT时间、实际CRRT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CRRT模式下CRRT剂量均被高估;Kp相同的情况下,不同CRRT模式均能有效清除炎性因子,且患者预后无差异,但CVVHDF对小分子溶质的清除率优于CVVH,而CVVH对中大分子溶质的清除率优于CVVHD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替代疗法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血液透析滤过 血液滤过 清除率
下载PDF
血清胱抑素C和尿NGAL联合检测在急性肾损伤病情评估及预后中的价值 被引量:62
5
作者 吴家玉 熊冠泽 +4 位作者 丁福全 雷军 卢松 徐珊玲 熊中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2-155,F0003,共5页
【目的】评价血清胱抑素C(Cys C)及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联合检测在急性肾功能损伤(AKI)病情评估及预后中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住院收治的90例AKI患者(AKI组)的血液标本,均符合... 【目的】评价血清胱抑素C(Cys C)及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联合检测在急性肾功能损伤(AKI)病情评估及预后中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住院收治的90例AKI患者(AKI组)的血液标本,均符合AKI诊断标准。根据AKI分期标准分为AKI 1期组(30例)、AKI 2期组(30例)和AKI 3期组(30例),记录其血清Cys C、尿NGAL的变化,并对其进行APACHEⅡ评分,分析Cys C及NGAL与APACHEⅡ的相关性,评价两者联合检测在AKI患者中的预后价值。【结果】与其它3组相比,AKI 3期患者血清Cys C及尿NGAL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KI患者血清Cys C、尿NGAL与APACHEⅡ成明显线性相关(r值分别为0.877、0.717,P<0.05);AKI患者死亡率为28.89%(26/90),血清Cys C及尿NGAL水平随APACHEⅡ评分增多而升高,存活组与死亡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Cys C+NGAL组APACHEⅡ评分及病死率明显高于高Cys C及高NG A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AKI患者血清Cys C和尿NGAL均升高,血清Cys C及尿NGAL是反映AKI较敏感的生物学标志物,可以作为评价AKI患者病情和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血清胱抑素C 尿NGAL 临床预后
下载PDF
ICU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CRRT后死亡危险因素:一项多中心观察研究数据的二次分析 被引量:51
6
作者 张琪 费雅楠 姜利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5-159,共5页
目的分析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死亡危险因素。方法对BAKIT研究(一项对北京28家医院30个ICU患者AKI流行病学进行的前瞻性观察性研究)中2012年3月1日至8月31日收集的脓毒症... 目的分析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死亡危险因素。方法对BAKIT研究(一项对北京28家医院30个ICU患者AKI流行病学进行的前瞻性观察性研究)中2012年3月1日至8月31日收集的脓毒症合并AKI并接受CRRT治疗患者的数据进行二次分析。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临床和实验室数据,主要包括性别、年龄、病例来源、体重指数(BMI)、血压、ICU住院时间、合并症、伴随的非肾脏器官情况、药物应用情况,CRRT、机械通气和血管活性药物等干预措施,以入ICU 24 h内指标最差值计算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观察终点为转出ICU(存活)或死亡。对所有测试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对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ICU脓毒症合并AKI患者进行CRRT的死亡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89例患者,其中死亡103例,病死率为54.50%。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年龄高〔岁:77(67,83)比58(39,73)〕,因呼吸系统疾病入ICU的比例较高(55.40%比38.37%),存在心功能Ⅳ级、高血压、冠心病、慢性肾脏病(伴肾功能不全)等合并症的比例高(分别为20.39%比3.49%,53.40%比34.88%,40.78%比10.47%,20.39%比9.30%),ICU住院时间长〔d:8(5,19)比13(7,22)〕,APACHEⅡ及SOFA评分高(分:27.53±8.59比22.73±8.36,12.22±4.00比9.51±4.49),平均动脉压(MAP)最低值低〔mmHg(1 mmHg=0.133 kPa):65.36±19.52比71.60±17.92〕,有创机械通气比例高(80.58%比65.12%),因高钾血症及严重代谢性酸中毒而行CRRT治疗的比例高(28.16%比9.30%,63.11%比22.09%),入ICU至启动CRRT的时间长〔d:1(0,5)比1(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APACHEⅡ、SOFA、MAP、心功能Ⅳ级、冠心病、高钾血症为ICU脓毒症合并AKI进行CRRT治疗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其中年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肾损伤 急性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Update on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kidney transplantation: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被引量:48
7
作者 Maurizio Salvadori Giuseppina Rosso Elisabetta Bertoni 《World Journal of Transplantation》 2015年第2期52-67,共16页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s an unavoidable relevant consequence after kidney transplantation and influences short term as well as long-term graft outcome. Clinically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s associated with d...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s an unavoidable relevant consequence after kidney transplantation and influences short term as well as long-term graft outcome. Clinically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s associated with delayed graft function, graft rejection, chronic rejection and chronic graft dysfunction. Ischemia/reperfusion affects many regulatory systems at the cellular level as well as in the renal tissue that result in a distinct inflammatory reaction of the kidney graft. Underlying factors of ischemia reperfusion include energy metabolism, cellular changes of the mitochondria and cellular membranes, initiation of different forms of cell death-like apoptosis and necrosis together with a recently discovered mixed form termed necroptosis. Chemokines and cytokines together with other factors promote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leading to activation of the innate immune system as well as the adaptive immune system. If the inflammatory reaction continues within the graft tissue, a progressive interstitial fibrosis develops that impacts long-term graft outcome. It is of particular importance in kidney transplantation to understand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and effects of ischemia/reperfusion on the graft as this knowledge also opens strategies to prevent or treat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after transplant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graft outco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CHEMIA-REPERFUSION Delayed GRAFT function Inflammatory RESPONSE acute kidney injury INNATE and adaptive immune RESPONSE ANTI-INFLAMMATORY strategies
下载PDF
早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的治疗意义 被引量:48
8
作者 林钦汉 张明 +2 位作者 陈军 周海波 黄国栋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严重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09年10月至2013年6月广东省清远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严重脓毒症导致AKI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 目的:探讨早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严重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09年10月至2013年6月广东省清远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严重脓毒症导致AKI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CRRT时间分为早期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每组80例。所有患者均按照严重脓毒症的集束化原则治疗。早期治疗组尿量<0.5 mL?kg-1?h-1,持续治疗超过6 h疗效不理想时,即开始接受CRRT;常规治疗组尿量<0.5 mL?kg-1?h-1,持续治疗超过24 h或首次出现难以纠正的酸中毒、心力衰竭(心衰)才开始行CRRT。比较两组患者尿量、肌酐、血氧饱和度、白蛋白等指标的变化,以及28 d生存率、ICU住院时间、器官支持时间等生存资料,评价早期CRRT对患者的治疗意义。结果早期治疗组ICU平均住院时间(d:6.5&#177;1.7比8.2&#177;1.6)、器官支持时间(d:5.3&#177;1.8比6.0&#177;1.4)、尿量恢复时间(d:3.4&#177;0.9比4.8&#177;0.5)均明显短于常规治疗组(均P<0.01);1周内尿量恢复比例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46.2%比28.8%,P<0.05);1周内肌酐恢复比例低于常规治疗组(55.0%比78.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肌酐恢复时间相当(d:5.1&#177;1.3比5.2&#177;1.2);早期治疗组28 d生存率高于常规治疗组(41.2%比3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CRRT未能显著改善严重脓毒症AKI患者的预后,但有利于患者尿量的早期恢复,缩短ICU住院时间、器官支持时间及透析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脓毒症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肾损伤 急性
下载PDF
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48
9
作者 韩静 邱俏檬 +5 位作者 吴斌 洪广亮 赵光举 李萌芳 李冬 卢中秋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至2011年10月入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的脓毒症并发AKI患者90例。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其临床特点... 目的探讨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至2011年10月入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的脓毒症并发AKI患者90例。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其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90例脓毒症并发AKI患者的感染诱因主要为腹内感染、肺部感染、皮肤及软组织感染;AKI 2、3期病死率明显高于1期(P<0.05);32例患者接受了肾脏替代治疗,44例患者需机械通气支持,45例死亡(病死率为50.0%)。单因素分析提示器官衰竭数目、AKI分期、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是否需要机械通气支持都能影响患者预后(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器官衰竭数目(P=0.008,OR=2.181)、AKI分期(P=0.011,OR=2.227)、是否需要机械通气支持(P=0.002,OR=0.198)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器官衰竭数目、AKI分期及需机械通气支持可作为判断脓毒症并发AKI患者预后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临床特点 预后
原文传递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6
10
作者 夏艳梅 石海鹏 +2 位作者 武卫东 王秀哲 杨晓静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2594-2597,2610,共5页
目的分析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疗效及对尿液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水平的影响,为合理制定感染性AKI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8年3月医院收治... 目的分析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疗效及对尿液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水平的影响,为合理制定感染性AKI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8年3月医院收治的96例脓毒症合并AK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分为研究组41例和对照组55例。研究组接受CRRT治疗,对照组为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尿量恢复时间、器官支持时间、ICU治疗时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患者治疗前、治疗第7天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肌酐(SCr)和尿液KIM-1水平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尿量恢复时间、器官支持时间、ICU治疗时间较对照组均缩短(P<0.05),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治疗第7天,两组患者血清hs-CRP、TNF-α、SCr水平和尿液KIM-1水平均下降,但研究组患者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脓毒症合并AKI的治疗中,应用CRRT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促进肾功能恢复、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尿KIM-1水平、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程度,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肾损伤分子-1 疗效观察
原文传递
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早期诊断 被引量:45
11
作者 赵娜 田焕焕 +5 位作者 李志 王涛 郝东 齐志江 吕长俊 王晓芝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42-545,共4页
目的 分析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寻找早期诊断的预警方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90例脓毒症并发AKI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期选择58例脓毒症未发生AKI患者作为对... 目的 分析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寻找早期诊断的预警方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90例脓毒症并发AKI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期选择58例脓毒症未发生AKI患者作为对照.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平均动脉压(MAP)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24 h尿量、24 h液体净入量评分、血肌酐(SCr)评分、血尿素氮(BUN)、氧合指数、动脉血乳酸评分、血浆白蛋白共11项脓毒症合并AKI的可能发病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危险因素并得出回归方程.结果 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9个影响脓毒症患者发生AKI的因素,包括MAP评分、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24 h尿量、24 h液体净入量评分、SCr评分、血BUN、氧合指数、动脉血乳酸评分作为协变量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变量后,最终SCr评分、MAP评分、24 h液体净入量评分、动脉血乳酸评分4个变量进入回归模型,回归方程:Y=0.237X1+0.139X2+ 0.057X3+ 0.051X4(X1、X2、X3、X4分别代表SCr评分、MAP评分、动脉血乳酸评分、24 h液体净入量评分),检验方程F=125.897,P=0.000;临界数值为0.778.预警方程的敏感度为80%,特异度为100%,约登指数为0.8,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74%.结论 SCr评分、MAP评分、血乳酸评分及24 h液体净入量评分为脓毒症并发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回归方程Y=0.237X1+ 0.139X2+ 0.057X3+ 0.051X4的数值大于0.778应考虑脓毒症有并发AKI的危险性,该方程有助于临床医生早期诊断脓毒症并发AKI,但仍需进一步研究以验证其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方程 诊断 相关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中国危重症住院患者急性肾损伤的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45
12
作者 雷莹 聂晟 +2 位作者 孙丹华 宾伟 徐欣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44-750,共7页
目的明确中国危重症住院患者中急性肾损伤(AKI)的流行病学现状,包括AKI的发生率、临床特征、院内预后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全国9家地区性中心医院2013年间所有成人危重症住院患者的住院病历资料及血肌酐检验资料,AKI诊断及分期采... 目的明确中国危重症住院患者中急性肾损伤(AKI)的流行病学现状,包括AKI的发生率、临床特征、院内预后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全国9家地区性中心医院2013年间所有成人危重症住院患者的住院病历资料及血肌酐检验资料,AKI诊断及分期采用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2012年提出的AKI诊断标准。回顾性分析所有纳入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合并症、AKI分期、院内预后、危险因素等指标。结果符合入选标准的危重症患者共14305人,其中4298人(30.04%)发生AKI,AKI 1、2、3期患者分别为2240(52.1%)、845(19.7%)及1213(28.2%)。AKI患者死亡716人,院内死亡率为16.7%,死亡风险优势比为7.59(95%CI 6.54~8.79,P〈0.001)。随着AKI分期升高,患者住院天数延长、日均住院花费增多、死亡率升高(P值均小于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慢性肾脏病(CKD)(OR=5.45,95%CI:4.71~6.32,P〈0.001),肾外器官衰竭(OR=12.57,95%CI:11.24~14.07,P〈0.001),休克(OR=2.44,95%CI:2.01~2.96,P〈0.001),心脏手术(OR=5.96,95%CI:5.16~6.87,P〈0.001)等是危重症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在血肌酐变化符合KDIGO诊断标准的AKI人群中,仅有5.4%的患者出院有"AKI"诊断。结论危重症患者中AKI发生率高,预后差。AKI分期与院内预后相关,CKD、肾外器官衰竭、休克、心脏手术是危重症住院患者AKI主要的危险因素。住院期间多数AKI被漏诊,我们应提高对住院患者尤其是危重症患者AKI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危重症 发生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血液灌流治疗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炎症因子的清除及肾脏保护作用 被引量:45
13
作者 黄昭 王思荣 刘继云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治疗对重症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cute lung injury,AKI)患者体内炎症因子的清除及对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对照研究,选取40例2007年至2009年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ICU住院脓毒症及急...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治疗对重症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cute lung injury,AKI)患者体内炎症因子的清除及对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对照研究,选取40例2007年至2009年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ICU住院脓毒症及急性肾损伤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22例接受血液灌流治疗,每次2 h,连续3 d,采用珠海丽珠公司HA330型大孔径中性树脂灌流器;18例仅接受常规治疗.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3 d,7 d及14 d分别抽血检测IL-6,IL-10的水平,及C反应蛋白水平,并记录24 h尿量,Scr及相关肾小管功能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HP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浆CRP及IL-6IL-10水平明显下降(P<0.05),同时尿量显著增加,尿N,乙酰-B-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γ-GTP,α1-微球蛋白及血BUN,Sc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AKI患者Ⅰ、Ⅱ期接受血液灌流治疗的患者肾功能恢复率及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改变,如平均动脉压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灌流早期治疗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可能通过有效清除炎症因子起到保护肾小管及促进肾功能恢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净化 血液灌流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细胞因子 血流动力学 肾功能 生存率
原文传递
不同急性肾损伤分期的MODS患者连续肾脏替代治疗预后分析 被引量:38
14
作者 刘宏宝 陈威 +5 位作者 王汉民 于艳 张鹏 许国双 刘晓渭 白淑蓉 《中国血液净化》 2007年第11期587-589,共3页
目的探讨RIFLE标准的急性肾损伤(AKI)分期与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肾脏病科2004年以来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的240例MODS患者,按RIFL... 目的探讨RIFLE标准的急性肾损伤(AKI)分期与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肾脏病科2004年以来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的240例MODS患者,按RIFLE标准分为AKIⅠ期、Ⅱ期和Ⅲ期,对比分析不同AKI分期患者的医院死亡率和器官衰竭数,并将CVVH治疗前和治疗24h后的APACHEII评分、SOFA评分、平均动脉压(MAP)、氧合指数、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①全部患者死亡率为38.75%,AKIⅢ期患者医院死亡率高于AKIⅠ期和Ⅱ期患者(P<0.05)。②随着AKI分期的加重,患者器官衰竭数增加(P=0.001)。发生脏器衰竭≥4个的患者医院死亡率明显高于脏器衰竭数≤3个的患者,(75.5%vs13.4%,P<0.05)。③CVVH治疗24h后,患者MAP、氧合指数、BUN和Scr均明显改善;APACHE II评分和SOFA评分在AKII期和II期患者显著降低,在AKI III期患者中则变化无显著性。结论CVVH是防治MODS合并重症ARF患者的有效手段,RILFE标准对AKI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有指导意义。必须强调CVVH时机的选择,早期(AKIⅠ期和Ⅱ期)行CVVH可以明显改善MODS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替代治疗 急性肾衰竭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急性肾损伤 RIFL标准
下载PDF
Prevalence, risk factors, clinical course, and outcome of acute kidney injury in Chinese intensive care units: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被引量:42
15
作者 WEN Ying JIANG Li +21 位作者 XU Yuan QIAN Chuan-yun LI Shu-sheng QIN Tie-he CHEN Er-zhen LIN Jian-dong AI Yu- hang WU Da-wei WANG Yu-shan SUN Ren-hua HU Zhen-jie CAO Xiang-yuan ZHOU Fa-chun HE Zhen-yang ZHOU Li-hua AN You-zhong KANG Yan MA Xiao-chun YU Xiang-you ZHAO Ming-yan XI Xiu-ming DU Bin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23期4409-4416,共8页
Background Acute kidney injury (AKI) has been recognized as a major healthcare problem affecting millions of patients worldwide.However,epidemiologic data concerning AKI in China are still lacking.The objectives of ... Background Acute kidney injury (AKI) has been recognized as a major healthcare problem affecting millions of patients worldwide.However,epidemiologic data concerning AKI in China are still lacking.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characterize AKI defined by RIFLE criteria,assess the association with hospital mortality,and evaluate the impact of AKI in the context of other risk factors.Methods This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observational study enrolled 3,063 consecutive patients from 1 July 2009 to 31 August 2009 in 22 ICUs across China's Mainland.We excluded patients who were admitted for less than 24 hours (n=1623),younger than 18 years (n=127),receiving chronic hemodialysis (n=29),receiving renal transplantation (n=1) and unknown reasons (n=28).There were 1255 patients in the final analysis.AKI was diagnosed and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RIFLE criteria.Results There were 396 patients (31.6%) who had AKI,with RIFLE maximum class R,I,and F in 126 (10.0%),91 (7.3%),and 179 (14.3%) patients,respectively.Renal function deteriorated in 206 patients (16.4%).In comparison with non AKI patients,patients in the risk class on ICU admission were more likely to progress to the injury class (odds ratio (OR) 3.564,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1.706-7.443,P =0.001],while patients in the risk class (OR 5.215,95% CI 2.798-9.719,P <0.001) and injury class (OR 13.316,95% CI 7.507-23.622,P <0.001) ha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probability of deteriorating into failure class.The adjusted hazard ratios for 90-day mortality were 1.884 for the risk group,3.401 for the injury group,and 5.306 for the failure group.Conclusions The prevalence of AKI was high among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in Chinese ICUs.In comparison with non-AKI patients,patients with RIFLE class R or class I on ICU admission were more susceptibility to progression to class I or class F.The RIFLE criteria were robust and correlated well with clinical deterioration and mort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te kidney injury intensive care units MORTALITY PREVALENCE risk factors
原文传递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损伤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2
16
作者 王顺 张丽 +2 位作者 戴晨 刘健 李素华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6年第7期727-730,共4页
目的评估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损伤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治疗的6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34例,采取一般常规治疗;观察... 目的评估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损伤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治疗的6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34例,采取一般常规治疗;观察组34例,在一般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改善情况、血清炎症因子消除情况,根据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表评分(APACHEⅡ评分),综合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作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UN、SCr水平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10(IL-6、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6、IL—10、TNF-α、CR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且与对照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与对照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损伤的疗效确切,可保护肾功能,消除血清炎症因子,抑制病情发展及改善预后,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急性肾损伤 连续性血液净化 血清炎症因子 疗效
下载PDF
影响劳力性热射病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2
17
作者 赵佳佳 周京江 +5 位作者 胡婕 周飞虎 康红军 刘辉 潘亮 宋青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15-518,共4页
目的 探讨影响劳力性热射病(EHS)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02年6月至2012年8月期间10家部队医院资料完整的69例EHS患者的主要临床参数及预后情况,包括是否合并横纹肌溶解(RM)、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急性肾损伤(AKI)、肝功... 目的 探讨影响劳力性热射病(EHS)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02年6月至2012年8月期间10家部队医院资料完整的69例EHS患者的主要临床参数及预后情况,包括是否合并横纹肌溶解(RM)、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急性肾损伤(AKI)、肝功能障碍、继发性癫痫、休克、心律失常、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及意识状态等9个主要临床参数.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与EHS预后有关的主要危险因素,并验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结果 EHS患者69例,以出院为观察终点,死亡18例,病死率26.09%;DIC、AKI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DIC优势比(OR) =94.994,95%可信区间(95%CI)为3.837~2352.031,P=0.005; AKI OR=90.871,95%CI为2.079~3971.995,P=0.019];其中DIC和AKI任何一个因素单独存在的病死率为16.67% (3/18);DIC和AKI同时存在的病死率为93.75%(15/16),其敏感度为83.33%,特异度为98.03%,阳性预测值为93.75%,阴性预测值为94.34%,准确性为94.20%.结论 EHS患者合并DIC、AKI为影响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如同时存在DIC、AKI 2个因素的EHS患者,死亡风险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力性热射病 预后 危险因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急性肾损伤
原文传递
连续肾替代治疗加用不同剂量血必净对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41
18
作者 姜启栋 张雪梅 伍长学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87-1091,共5页
目的:观察连续肾替代治疗(CRRT)加用不同剂量血必净对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8月我院ICU的脓毒症合并AKI患者10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小、中、大剂量组和对照组,各26例。4组... 目的:观察连续肾替代治疗(CRRT)加用不同剂量血必净对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8月我院ICU的脓毒症合并AKI患者10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小、中、大剂量组和对照组,各26例。4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小剂量组患者给予血必净注射液50 m 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NS)100 m L中,ivgtt,bid;中剂量组患者给予血必净注射液100 m L加入NS 100 m L中,ivgtt,bid;大剂量组患者给予血必净注射液100 m L加入NS 100 m L中,ivgtt,qid。4组患者均治疗1周。观察4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炎症因子水平,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和胱抑素(Cys C)等肾功能指标水平,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等凝血功能指标水平,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多器官功能障碍评分系统(Marshall)评分,并记录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脱落9例后,本研究最终纳入统计的合格病例数95例,小、中、大剂量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3、24、25、23例。治疗前,4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组患者血清IL-6、TNF-α、CRP、PT、APTT水平和APACEⅡ及Marshall评分均明显降低/缩短,血清BUN、SCr、Cys C、Fib水平均明显升高,小、中、大剂量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大剂量组明显优于小、中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RT加用大剂量血必净可显著抑制脓毒症合并AKI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肾功能和凝血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必净 连续肾脏替代治疗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肾功能 凝血功能 安全性
下载PDF
抗感染药物导致的急性肾损伤 被引量:40
19
作者 曹菊 苏涛 李晓玫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0年第5期325-328,共4页
近年来抗感染药物所致急性肾损伤(AKI)有增多趋势。国内资料显示,在药物所致AKI中抗菌药占39.0%~54.0%。引起AKI的抗感染药主要有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类、多肽类和喹诺酮类等。AKI一般发生于患者用药后数日或数周,临床表现为少尿或... 近年来抗感染药物所致急性肾损伤(AKI)有增多趋势。国内资料显示,在药物所致AKI中抗菌药占39.0%~54.0%。引起AKI的抗感染药主要有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类、多肽类和喹诺酮类等。AKI一般发生于患者用药后数日或数周,临床表现为少尿或非少尿型急性肾功能不全,其病理表现为急性肾小管坏死和急性间质性肾炎。发病机制与患者机体免疫反应和药物的直接肾毒性有关。高龄、肾功能不全以及合用其他药物等是AKI的高危因素。一旦发生AKI应立即停药,并给予泼尼松或肾透析治疗。临床医生应重视高危人群的合理用药,避免大剂量或长期用药,加强对患者肾功能监测,以降低AKI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感染药物 不良反应 急性肾损伤
原文传递
血清胱抑素C在重症患者合并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中价值 被引量:40
20
作者 李克鹏 王海波 陆士奇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1年第7期653-655,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在重症患者合并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6例危重患者(观察组)及71例正常体检者(对照组),采用酶法测血清肌酐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测血清胱抑素C水平,采用ROC评价血清胱抑素C的诊断价值,应用Cockroft-Ga...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在重症患者合并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6例危重患者(观察组)及71例正常体检者(对照组),采用酶法测血清肌酐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测血清胱抑素C水平,采用ROC评价血清胱抑素C的诊断价值,应用Cockroft-Gault公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结果:观察组1,2,3期患者分别为19,11和16例;血清胱抑素C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观察组血清胱抑素C与血清肌酐呈明显线性相关(r=0.877,P<0.01),血清胱抑素C倒数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呈明显线性相关(r=0.924,P<0.01)。ROC得出血清胱抑素C最佳截断值为1.832 mg/L,血清肌酐最佳截断值为123.5μmol/L,血清胱抑素C在急性肾损伤诊断中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较血清肌酐高(P<0.01)。急性肾损伤1期患者血清胱抑素C灵敏度(89.5%)明显高于血清肌酐灵敏度(57.9%)(P<0.05),急性肾损伤2、3期患者间灵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患者血清胱抑素C可作为急性肾损伤肾小球滤过率的内源性标志物,对急性肾损伤患者早期诊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血清胱抑素C 肾小球滤过率 早期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