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对Walker-256模型大鼠肿瘤生长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3
1
作者 赖敏 王淑美 +4 位作者 张文亮 汪莹 黄思琴 董伟 李傲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07-609,共3页
目的:研究针刺治疗肿瘤的效应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Walker-256细胞株复制种植性Wistar大鼠肝癌、胃癌、皮下瘤模型,造模第3d,3种模型大鼠分别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电针组。电针组针刺"足三里""合谷""三阴交"... 目的:研究针刺治疗肿瘤的效应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Walker-256细胞株复制种植性Wistar大鼠肝癌、胃癌、皮下瘤模型,造模第3d,3种模型大鼠分别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电针组。电针组针刺"足三里""合谷""三阴交",予电针治疗,每天1次,留针20min,连续治疗15d。检测各组大鼠肿瘤的体积和肿瘤抑制率及各组大鼠外周血中体液免疫(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和补体C3、C4)以及细胞免疫(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和CD4+/CD8+比值)。结果:电针组肿瘤体积显著低于其模型组(P<0.01)。针刺组外周血IgG、IgM、C3含量较其模型组显著增高(P<0.05,P<0.01),IgA和C4含量较模型组增高不明显(P>0.05)。电针组外周血CD4+和CD4+/CD8+比值均显著高于其模型组(P<0.05,P<0.01)。结论:电针"足三里""合谷""三阴交"能提高大鼠Walker-256肝癌、胃癌、皮下瘤的免疫功能,抑制其肿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形成过程 Wistar大鼠 肿瘤 免疫活性 针灸效应 针灸疗法
下载PDF
刺络放血与西药治疗皮肤瘙痒症疗效对照观察 被引量:16
2
作者 朱明芳 何清湖 +3 位作者 张伊敏 廖贵琳 吴静 毛娟娟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比较刺络放血与西药治疗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差异,为皮肤瘙痒症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60例皮肤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刺络组与西药组,每组30例。刺络组采用梅花针叩刺皮损处,叩至局部皮肤潮红,并见隐隐出血为度;西药组口服... 目的:比较刺络放血与西药治疗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差异,为皮肤瘙痒症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60例皮肤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刺络组与西药组,每组30例。刺络组采用梅花针叩刺皮损处,叩至局部皮肤潮红,并见隐隐出血为度;西药组口服抗组胺药氯苯那敏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瘙痒积分,并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刺络组总有效率为93.3%(28/30),优于西药组的73.3%(22/30,P<0.05);两组治疗后瘙痒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刺络组7.33±0.96vs1.75±0.68,西药组7.38±0.97vs 3.25±2.07,均P<0.05),治疗后刺络组瘙痒积分低于西药组(P<0.05);刺络组无明显不良反应,西药组分别出现嗜睡24例、头痛4例、口干5例。结论:刺络放血治疗皮肤瘙痒症疗效确切,优于西药氯苯那敏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瘙痒症 刺络疗法 针灸效应
原文传递
耳穴贴压对产妇泌乳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俞桔 周峻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87-1089,共3页
目的:探寻促使产妇泌乳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07例住院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耳压组(52例)和空白组(55例)。耳压组按常规住院治疗,并于产后1h给予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内分泌及乳腺穴等,每天按压3次,每次1~2min;空白组按常规住院治疗,不予耳... 目的:探寻促使产妇泌乳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07例住院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耳压组(52例)和空白组(55例)。耳压组按常规住院治疗,并于产后1h给予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内分泌及乳腺穴等,每天按压3次,每次1~2min;空白组按常规住院治疗,不予耳穴贴压。5天后观察两组产妇的泌乳量、泌乳始动时间及血清泌乳素(PRL)变化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耳压组的泌乳量优于空白组(P<0.01);耳压组泌乳量Ⅰ级率为51.9%(27/52),明显高于空白组的27.3%(15/55,P<0.01);泌乳始动时间明显早于空白组(P<0.05);血清PRL含量于产后第1、2天明显增高(均P<0.05),第5天显著增高(P<0.01)。结论:耳穴贴压法是一种比较好的促进乳汁分泌的方法,对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乳 催乳 耳穴贴压 针灸效应
原文传递
针刺足阳明经穴对家兔胃窦平滑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邓元江 易受乡 +5 位作者 林亚平 严洁 郭晖 向志勇 吴芳 刘卫英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87-589,共3页
目的:探讨针刺足阳明经穴对胃平滑肌细胞内第二信使Ca^(2+)的影响。方法:将45只家兔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阿托品模型组、针刺足阳明经穴组、针刺足少阳经穴组、针刺足太阳经穴组,每组9只。分组处理后,取胃窦平滑肌,制成活的单个平滑肌... 目的:探讨针刺足阳明经穴对胃平滑肌细胞内第二信使Ca^(2+)的影响。方法:将45只家兔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阿托品模型组、针刺足阳明经穴组、针刺足少阳经穴组、针刺足太阳经穴组,每组9只。分组处理后,取胃窦平滑肌,制成活的单个平滑肌细胞悬液,以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结果:针刺足阳明经穴组胃窦平滑肌细胞内[Ca^(2+)]i明显高于阿托品模型组(P<0.01),而其他各组间细胞内[Ca^(2+)]i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足阳明经穴对胃运动的影响与胃平滑肌细胞内Ca^(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足阳明经穴 家兔 胃窦平滑肌细胞 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下载PDF
下丘脑室旁核对电针内关穴抗急性心肌缺血损伤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涂乾 王华 +1 位作者 王亚文 吴绪平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65-667,共3页
目的:探讨下丘脑室旁核在内关-心脏相关中的作用。方法:观察电针内关穴对急性缺血家兔心电图、缺血心肌细胞单相动作电位的影响及室旁核电解损毁预处理对电针内关穴效应的影响。结果:(1)电针内关穴能显著降低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心电图ST... 目的:探讨下丘脑室旁核在内关-心脏相关中的作用。方法:观察电针内关穴对急性缺血家兔心电图、缺血心肌细胞单相动作电位的影响及室旁核电解损毁预处理对电针内关穴效应的影响。结果:(1)电针内关穴能显著降低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心电图ST段电位,抑制其单相动作电位振幅衰减及时程缩短,改善心肌超微结构;(2)下丘脑室旁核电解损毁能显著降低电针内关穴效应。结论:(1)电针内关穴能抗家兔急性心肌缺血损伤;(2)下丘脑室旁核参与内关—心脏相关的中枢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针灸疗法 下丘脑/针灸效应 内关
下载PDF
电针神经刺激疗法治疗急迫性尿失禁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6
作者 卢静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91-695,共5页
目的:评价电针神经刺激疗法治疗急迫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探寻急迫性尿失禁的有效针灸疗法。方法:48例急迫性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予电针神经刺激疗法进行治疗,穴取"腹四穴"和"骶四穴",采用特殊针刺方法(针尖向特... 目的:评价电针神经刺激疗法治疗急迫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探寻急迫性尿失禁的有效针灸疗法。方法:48例急迫性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予电针神经刺激疗法进行治疗,穴取"腹四穴"和"骶四穴",采用特殊针刺方法(针尖向特定方向)并加以电刺激兴奋阴部神经及髂腹下和髂腹股沟神经,记录每位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和随访时(治疗结束后1年)的症状积分,并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前与治疗结束时、治疗前与随访时症状积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1.98±5.18vs 3.04±3.76,11.98±5.18vs 4.40±4.27,均P<0.01)。治疗结束时有效率为81.3%(39/48),随访时为66.7%(32/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与随访时症状积分、改善率均呈较明显的回归趋势,分别建立回归方程,^Y=0.978 X+1.400(P<0.01,R2=0.753),^Y=0.975 X-0.106(P<0.01,R2=0.695)。结论:电针神经刺激疗法治疗急迫性尿失禁的近、远期临床疗效皆良好,且远期疗效与近期疗效呈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迫性尿失禁 尿动力学 电针 针灸效应
原文传递
特殊灸感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蔡耀明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306-308,500,共4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特殊灸感的内容,特殊灸感的特性及其临床应用。
关键词 灸法 针灸效应
下载PDF
电针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行为及脑乙酰胆碱酯酶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莫飞智 李建强 +2 位作者 雷立屏 陈朝晖 赖新生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44-346,共3页
为了探讨电针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的疗效及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 terase,AChE)的影响,将大鼠制成肾性高血压(RHR)后再造脑反复缺血拟VD的大鼠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和药物组(用氢化麦角碱,DHET)各10只,共治疗28天。治... 为了探讨电针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的疗效及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 terase,AChE)的影响,将大鼠制成肾性高血压(RHR)后再造脑反复缺血拟VD的大鼠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和药物组(用氢化麦角碱,DHET)各10只,共治疗28天。治疗后均以水迷宫检测学习记忆行为情况,并检测脑AChE的含量。结果模型组水迷宫潜伏期明显长于电针组、药物组(P<0.05或P<0.01),药物组长于电针组(P<0.05或P<0.01)。在海马、纹状体,电针组和药物组的AChE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而电针组又高于药物组(P<0.05),说明电针能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提高脑AChE的含量并使之重新分布,其作用优于DH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针灸治疗 乙酰胆碱酯酶 针灸效应 记忆 电针治疗
下载PDF
足阳明经穴针刺血清对家兔离体胃窦平滑肌细胞舒缩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邓元江 易受乡 +5 位作者 严洁 林亚平 郭晖 刘卫英 向志勇 吴芳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64-266,共3页
目的:探讨足阳明经穴针刺血清对家兔离体胃窦平滑肌细胞舒缩活动的影响,从离体细胞水平研究足阳明经与胃相关的特异性。方法:将45只家兔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阿托品模型组、针刺足阳明经穴组、针刺足少阳经穴组、针刺足太阳经穴组,每组... 目的:探讨足阳明经穴针刺血清对家兔离体胃窦平滑肌细胞舒缩活动的影响,从离体细胞水平研究足阳明经与胃相关的特异性。方法:将45只家兔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阿托品模型组、针刺足阳明经穴组、针刺足少阳经穴组、针刺足太阳经穴组,每组9只。分组处理后,颈动脉采血制备针刺血清。另取正常家兔10只,取胃窦平滑肌,经Ⅱ型胶原酶消化后制成正常兔胃窦平滑肌细胞悬液。取1:2稀释的针刺血清与同体积的正常兔平滑肌细胞悬液作用,用戊二醛固定后在显微镜下以测微尺测定细胞长度。结果:阿托品模型组的血清能使正常兔胃窦平滑肌细胞舒张,细胞长度增加;针刺足阳明经穴组的血清可以促进正常兔胃窦平滑肌细胞收缩,细胞长度缩短,而针刺足少阳经穴组和针刺足太阳经穴组的血清对正常兔胃窦平滑肌细胞的长度影响不明显。结论:足阳明经穴针刺血清能使离体胃窦平滑肌细胞产生明显的收缩效应,从离体细胞水平进一步证实了足阳明经与胃相关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滑肌细胞 足阳明经穴 针刺血清 舒缩活动 离体 家兔 胃窦平滑肌 足少阳经穴 细胞水平研究 细胞长度 太阳经穴 细胞悬液 生理盐水组 正常兔 动脉采血 Ⅱ型胶原 显微镜下 细胞收缩 收缩效应 特异性 阿托品 酶消化 测微尺
下载PDF
针刺单穴对快速老化模型鼠衰老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陆明霞 于建春 +4 位作者 于涛 王舒 刘庆忠 董承超 韩景献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24-426,共3页
目的:探讨针刺单穴水沟、内关、太冲、肾俞、后三里对快速老化模型鼠(SAM)P10品系脑中衰老相关性基因片段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由磁珠分离法纯化信使核糖核酸(mR-NA),5’末端模板转换机制进行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SMART-PCR)合... 目的:探讨针刺单穴水沟、内关、太冲、肾俞、后三里对快速老化模型鼠(SAM)P10品系脑中衰老相关性基因片段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由磁珠分离法纯化信使核糖核酸(mR-NA),5’末端模板转换机制进行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SMART-PCR)合成互补脱氧核糖核酸(cDNA)和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AFLP)—银染法结合形成的mRNA—AFLP分析技术。展示各组mRNA之间的差异。结果:随机应用20对引物作选择性AFLP扩增,共发现42条带型清晰的SAM P、R两系组间差异表达带。其中,各有34、26、26、8和17条差示带的表达分别受针刺水沟、内关、太冲、肾俞、后三里穴的显著调节而趋同于R系。结论:针刺不同单穴能不同程度地影响衰老相关性基因片段的表达,从而发挥不同程度的抗衰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单穴 快速老化模型鼠 衰老 基因表达 影响 针灸效应
下载PDF
头皮针抽提法提高脑血栓偏瘫患者肌力120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孔尧其 徐福 +7 位作者 Lin Xiurong 林秀蓉 冯贞根 史红斐 俞国桥 胡利荣 李新伟 江凌圳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4-106,共3页
目的:为脑血栓形成后偏瘫患者患肢功能的恢复提供质量可控、疗效确切的新疗法.方法:将180例脑血栓形成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B组(头皮针抽提法组)和A组(头皮针捻转法组),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肌力及综合功能进行评估.结果:2组均能不同... 目的:为脑血栓形成后偏瘫患者患肢功能的恢复提供质量可控、疗效确切的新疗法.方法:将180例脑血栓形成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B组(头皮针抽提法组)和A组(头皮针捻转法组),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肌力及综合功能进行评估.结果:2组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偏瘫患肢的肌力,B组愈显率是86.67%,与A组的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头皮针抽提法对脑血栓形成后偏瘫患肢肌力的提高作用显著,是临床治疗中风偏瘫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皮针抽提法 脑血栓偏瘫 肌力 临床研究 治疗
下载PDF
穴位注射配合针刺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6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武杰 林妙君 +1 位作者 陈秀玲 刘朝科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511-513,共3页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配合针刺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肩周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配合针刺运动疗法,对照组采用当归注射液肌肉注射配合针刺运动疗法。2个疗程后(共治...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配合针刺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肩周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配合针刺运动疗法,对照组采用当归注射液肌肉注射配合针刺运动疗法。2个疗程后(共治疗20次)评定疗效,并进行治疗前后肩关节运动功能综合评分的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38例,显效15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治愈27例,显效16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1.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治疗组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的肩关节运动功能综合评分均有显著性改善(与治疗前比较,P<0.01),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穴位注射配合针刺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周围炎/针灸疗法 肩关节/针灸效应 阳陵泉 阿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