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蒺藜及其有效成分的药理与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43
1
作者 曹惠玲 陈浩宏 许士凯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602-605,共4页
从蒺藜的有效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3方面的近年研究进展作综述。蒺藜的有效化学成分主要有生物碱类、黄酮类、皂苷类等 ;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抗衰老和治疗性功能减退症等方面均显示出良好疗效 ,蒺藜及其有效成分的研究多以甾... 从蒺藜的有效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3方面的近年研究进展作综述。蒺藜的有效化学成分主要有生物碱类、黄酮类、皂苷类等 ;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抗衰老和治疗性功能减退症等方面均显示出良好疗效 ,蒺藜及其有效成分的研究多以甾体皂苷为主。检测指标上多局限于血液流变学方面 ,应加强其他研究指标和分子水平上的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蒺藜 有效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中药
下载PDF
Noni果的活性成分和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6
2
作者 张伟敏 魏静 +1 位作者 施瑞诚 刘四新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7年第6期1087-1091,共5页
主要介绍了Noni果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Noni果 活性成分 生理功能
下载PDF
黑米皮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作用与成分分析 被引量:26
3
作者 张名位 郭宝江 +4 位作者 池建伟 魏振承 徐志宏 张雁 张瑞芬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9-54,共6页
比较了黑米皮提取物的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5种不同极性溶剂分部的抗氧化作用和成分差异。结果表明,5种黑米皮提取物的不同极性分部均表现出较强的体外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抗氧化作用,其强弱顺序为... 比较了黑米皮提取物的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5种不同极性溶剂分部的抗氧化作用和成分差异。结果表明,5种黑米皮提取物的不同极性分部均表现出较强的体外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抗氧化作用,其强弱顺序为水部>正丁醇部>乙酸乙酯部>氯仿部=石油醚部。通过GC-MS和HPLC分析,黑米皮提取物的石油醚部和氯仿部成分以脂肪酸为主,其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部之间成分构成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米皮 体外抗氧化作用 活性成分
下载PDF
野生黑枸杞与普通红枸杞营养成分和相关活性物质的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30
4
作者 孙晓红 王潼 +1 位作者 吕康文 戴洪义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09-511,共3页
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 Murr.)和红果枸杞(Lycium barbarum L.)均为茄科(Solanaceae)枸杞属(Lycium L.)多年生落叶或半落叶灌木。前者主要分布于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和西藏等西北荒漠地区,耐干旱,耐盐碱,对盐渍土壤有... 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 Murr.)和红果枸杞(Lycium barbarum L.)均为茄科(Solanaceae)枸杞属(Lycium L.)多年生落叶或半落叶灌木。前者主要分布于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和西藏等西北荒漠地区,耐干旱,耐盐碱,对盐渍土壤有很强的适应性。其成熟浆果紫黑色,藏药称‘旁玛’,味甘、性平,清心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果枸杞 红果枸杞 营养成分 活性物质 营养评价
原文传递
杜仲中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5
作者 刘慧 刘仲华 张盛 《农产品加工(下)》 2011年第8期12-18,共7页
杜仲是我国特有的珍贵中药材,具有丰富的药理药效。通过对杜仲中各类活性成分的调查和研究,总结了杜仲的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药理特性、分离纯化及检测,为杜仲在科学领域和商业运用上得到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 杜仲 活性成分 药理特性 分离检测
下载PDF
不同产地莪术挥发油的有效成分 被引量:22
6
作者 李爱群 姚崇舜 +1 位作者 胡学军 陈济民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7-69,共3页
用HP6890/5973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分析了四川、福建、浙江产的莪术挥发油的有效成分 ,结果表明不同产地莪术挥发油的成分差异较大 。
关键词 莪术 挥发油 产地 有效成分 色谱-质谱法 植物药 分析
下载PDF
闽江口湿地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沿水文梯度分布特征 被引量:26
7
作者 高灯州 曾从盛 +2 位作者 章文龙 陈美田 张新中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16-221,227,共7页
为了解河口潮汐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SOC)及其活性组分沿水文梯度分布特征,以闽江口鳝鱼滩短叶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 Lam.var.brevifolius Bocklr)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并分析高、中和低3个不同水淹频率土壤SOC及其活性组分,... 为了解河口潮汐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SOC)及其活性组分沿水文梯度分布特征,以闽江口鳝鱼滩短叶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 Lam.var.brevifolius Bocklr)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并分析高、中和低3个不同水淹频率土壤SOC及其活性组分,包括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可溶性有机碳(DOC)和易氧化态碳(EOC)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水淹频率0-20cm土层SOC含量差异明显(P〈0.05),表现为低水淹频率〉中水淹频率〉高水淹频率;土壤有机碳活性组分沿水文梯度分布特征与SOC分布特征相似,并且与SOC均呈极显著正相关(r〉0.48,n=45),其中EOC和SOC相关关系最好(r=0.88,n=45),说明SOC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有机碳活性组分的含量,有机碳活性组分也可以反映SOC含量的变化情况;研究区内MBC/SOC、DOC/SOC和EOC/SOC范围分别为0.14%~0.88%,0.1%~0.47%和25.54%~45.02%,MBC/SOC和DOC/SOC随着水淹频率增大而增大,而EOC/SOC则相反,预示着随水淹频率的增加,MBC和DOC周转速率加快,而EOC稳定性增强;此外,SOC及其活性组分还一定程度受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均与含水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r〉0.35,n=45),与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r〈-0.39,n=45);土壤pH与SOC和EOC呈极显著负相关(r〈-0.51,n=45),而电导率(EC)与MBC和DOC呈极显著正相关(r〉0.46,n=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碳 活性组分 水文梯度 闽江口
下载PDF
芦笋的生物活性成分及其生理功能 被引量:25
8
作者 王春燕 王卫东 +1 位作者 李超 吴海龙 《食品与药品》 CAS 2010年第9期369-372,共4页
芦笋是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绿色蔬菜,如防止心血管疾病、抗肿瘤等,在食品、医药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芦笋生物活性成分及其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芦笋 活性成分 生理功能
下载PDF
中草药的免疫作用 被引量:19
9
作者 马德莲 郭玲 +1 位作者 李欣华 李芹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63-64,F003,共3页
综述了中草药的免疫促进作用及抗炎免疫抑制作用 ,并分别阐述了其免疫有效成分、方剂、作用机理及研究进展。为开发、应用具有免疫作用的中草药提供了重要理论。
关键词 中草药 免疫作用 免疫促进作用 抗炎免疫抑制作用 活性成分
下载PDF
鹿角盘活性成分对小鼠吞噬功能及对大鼠乳腺增生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0
10
作者 王志兵 邱芳萍 +1 位作者 李治民 赵立冬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25-226,共2页
以昆明种小鼠和Wistar大鼠为实验动物,建立乳腺增生模型,通过计算吞噬指数K、吞噬系数α和检测血液中雌二醇、孕酮的激素水平,考察鹿角盘活性成分对小鼠吞噬功能及对大鼠乳腺增生激素水平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鹿角盘活性成分具有明显... 以昆明种小鼠和Wistar大鼠为实验动物,建立乳腺增生模型,通过计算吞噬指数K、吞噬系数α和检测血液中雌二醇、孕酮的激素水平,考察鹿角盘活性成分对小鼠吞噬功能及对大鼠乳腺增生激素水平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鹿角盘活性成分具有明显增加小鼠吞噬功能及抗大鼠乳腺增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角盘 活性成分 吞噬功能 乳腺增生
原文传递
微波萃取茶叶有效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杨晓萍 倪德江 +1 位作者 郭大勇 舒思美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05-507,共3页
以茶叶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讨微波萃取茶叶有效成分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优工艺组合为料液比1∶20、微波萃取时间3min、微波萃取次数2次。微波萃取茶叶有效成分具有萃取时间短,溶剂用量少,产品提取率高的优点,为一种值得... 以茶叶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讨微波萃取茶叶有效成分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优工艺组合为料液比1∶20、微波萃取时间3min、微波萃取次数2次。微波萃取茶叶有效成分具有萃取时间短,溶剂用量少,产品提取率高的优点,为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萃取 茶叶 茶多酚 咖啡碱 茶色素
下载PDF
云南重楼中的新甾体皂苷 被引量:17
12
作者 徐暾海 毛晓霞 +7 位作者 徐雅娟 解生旭 赵洪峰 司云珊 韩冬 李彧 牛建昭 徐东铭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303-2306,共4页
从云南重楼Paris polyphylla Sm.var.yunnanensis(France.)Hand.-Mazz.的干燥根茎中分离鉴定了4个甾体皂苷(1~4),其中化合物1是新化合物,采用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为24-O-β-D-吡喃半乳糖基-(23S,24S)-螺甾-5,25(27)-二烯-1β,3... 从云南重楼Paris polyphylla Sm.var.yunnanensis(France.)Hand.-Mazz.的干燥根茎中分离鉴定了4个甾体皂苷(1~4),其中化合物1是新化合物,采用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为24-O-β-D-吡喃半乳糖基-(23S,24S)-螺甾-5,25(27)-二烯-1β,3β,23,24-四醇-1-O-β-D-吡喃木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基(1→3)[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楼 活性成分 甾体皂苷
下载PDF
樟树叶、籽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3
作者 冉晓敏 李忠海 +1 位作者 付湘晋 张慧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0年第8期27-30,共4页
樟树是一种用途很广的树种,在我国资源非常丰富,药用价值和绿化价值非常高,引起了当前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樟树籽、叶化学成分组成、功能活性和现有的提取分离工艺等几个方面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 樟树籽 樟树叶 活性成分
下载PDF
野木瓜的资源状况与食用加工研究综述 被引量:14
14
作者 吴国卿 王文平 陈燕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3-165,共3页
为了对野木瓜这一特色资源的进一步深层次开发利用提供参考,综述了野木瓜种质资源,活性成分和保健功效,介绍了野木瓜饮料、果脯、保健软糖、野木瓜酱菜等几种制品的制作方法。
关键词 野木瓜 资源 活性成分 保健 食用价值
下载PDF
海巴戟研究进展及开发应用建议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杨焱 刘昌芬 +1 位作者 李海泉 蓝增全 《热带农业科技》 2009年第4期23-29,共7页
综述海巴戟的主要营养和活性成分、药理作用及应用前景;介绍我国引种栽培现状,并对推广中需重视的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 海巴戟 活性成分 药理作用 引种栽培 开发利用
下载PDF
姬松茸菌丝活性肽的分离及其组成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焦迎春 郑晓冬 《食用菌学报》 2004年第2期12-15,共4页
采用两次葡聚糖凝胶色谱法从姬松茸菌丝体中提取的肽类物质,初步分离获得肽,继而分析了肽的氨基酸组成和分子量。结果表明,姬松茸菌丝体中的活性肽含有丰富的氨基酸,是一种具有高F值(22.5)的寡肽,其分子量在1500~30000U之间。
关键词 姬松茸 菌丝 活性肽 分离组成
下载PDF
水淹频率增加对闽江口湿地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13
17
作者 高灯州 曾从盛 +3 位作者 章文龙 刘晴晴 陈依婷 王志萍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74-980,共7页
研究河口湿地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对水淹频率的响应,对认识海平面上升背景下湿地土壤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闽江河口湿地为研究区,测定了区内6、7和8月高潮滩(偶尔水淹,H样地)和中潮滩(频繁水淹,M样地)表层土壤有机碳(SOC)及其... 研究河口湿地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对水淹频率的响应,对认识海平面上升背景下湿地土壤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闽江河口湿地为研究区,测定了区内6、7和8月高潮滩(偶尔水淹,H样地)和中潮滩(频繁水淹,M样地)表层土壤有机碳(SOC)及其活性组分-微生物生物量碳(MBC)、易氧化有机碳(EOC)及可溶性有机碳(DOC)的含量,并进一步通过原位培养方法(H样地植物-土壤移动到M样地进行培养)分析了水淹频率增加对SOC及其活性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H样地SOC、EOC、MBC和DOC含量平均值分别为45.11 g·kg-1、30.21 g·kg-1、385.29 mg·kg-1和749.98 mg·kg-1,总体显著高于而M样地SOC、EOC、MBC和DOC含量(p<0.05),高出的比例分别为161.81%、136.2%、200.6%和710.86%;野外培养90 d后,SOC和EOC均无显著变化,而MBC和DOC随培养时间延长,影响逐渐增大,90 d培养后,两者均显著下降,下降比例分别为28.21%和93.84%;此外,SOC及其活性组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除EOC外,SOC、MBC和DOC均与p H、TN和TP呈显著相关(p<0.01).这些结果表明,在较长时间尺度,水淹频率可以直接影响SOC及其活性组分,也可能通过影响p H、TN和TP等因子,间接影响SOC及其活性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淹频率 土壤有机碳 活性组分 闽江口
原文传递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alla chinensis extract and the effect of its main component(s) on the prevention of enamel demineralization in vitro 被引量:11
18
作者 Xue-Lian Huang Ming-Dong Liu +2 位作者 Ji-Yao Li Xue-Dong Zhou Jacob M ten Cat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3期146-151,共6页
To determine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alla chinensisextract (GCE) by several analysis techniques and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of GCE and its main component(s) in inhibition of enamel demineralization, for the d... To determine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alla chinensisextract (GCE) by several analysis techniques and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of GCE and its main component(s) in inhibition of enamel demineraliz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uture anticaries agents, main organic composition of GCE was qualitatively determined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time of flight-mass spectrometry (LC-TOF-MS) and quantified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iode array detector (HPLC-DAD). Inorganic ions were tested by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atomic emission spectroscopy and F was especially measured by ion chromatography. Then, bovine enamel block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our treatment groups and were subjected to a pH-cycling regime for 12 times. Each cycle included 5-min applications with one of four treatments: 4g.L-1 GCE solution, 4g.L-1 gallic acid (GA) solution, I g.L-1 NaF solution (positive control), deionized water (DDW, negative control), and then 60-min application in pH 5.0 acidic buffer and 5-min application in neutral buffer. Acidic buffers were retained for calcium analysis. The main organic composition of GCE were GA and its isomer, and, to a lesser extent, small molecule gallotannins. The content of GA in GCE was 71.3%±0.2% (w/w). Inorganic ions were present in various amounts, of which Ca was (136±2.82) μg.g-1, and Zn was (6.8±0.1) μg.g-1. No F was detected in GCE. in pH cycling, GA showed an effect similar to GCE in inhibiting enamel demineralization (P〉0.05). GA was found to be the main effective, demineralization inhibiting component of GCE and could be a promising ag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nticaries ag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ive component Galla chinensis gallic acid composition dental caries
下载PDF
野生灵芝与栽培灵芝主要成分和功效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吉清妹 潘孝忠 +1 位作者 符传良 郑道君 《热带农业科学》 2015年第12期80-83,88,共5页
概述灵芝资源的分类地位、生态分布及开发利用现状,并引用相关数据对野生灵芝和栽培灵芝的主要活性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野生灵芝活性成分差异较大,而栽培灵芝的活性成分以及含量则由品种和栽培条件决定;野... 概述灵芝资源的分类地位、生态分布及开发利用现状,并引用相关数据对野生灵芝和栽培灵芝的主要活性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野生灵芝活性成分差异较大,而栽培灵芝的活性成分以及含量则由品种和栽培条件决定;野生灵芝与栽培灵芝都有较强的促进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且作用效果无显著差异;野生灵芝和栽培灵芝均具有较好的抗应激、抗疲劳作用,栽培灵芝在镇静作用上比野生灵芝的稍强。分析认为,通过改进栽培技术可提高栽培灵芝的某些成分和功效,并优于野生灵芝,这将为灵芝的栽培及野生灵芝资源的保护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并科学引导人们以栽培灵芝代替野生灵芝作为临床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灵芝 栽培灵芝 活性成分 药理作用
下载PDF
桑叶降糖有效部位活性成分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鑫 曾光尧 +3 位作者 谭健兵 冯绪强 王雅静 周应军 《中南药学》 CAS 2012年第4期245-248,共4页
目的对桑叶中降糖活性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利用体外α-糖苷酶活性测定和小鼠高血糖模型筛选降糖活性部位。氨基酸分析仪分析氨基酸组成及含量,利用纤维素、离子交换等色谱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NMR、MS等波谱分析手段鉴定化合物结... 目的对桑叶中降糖活性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利用体外α-糖苷酶活性测定和小鼠高血糖模型筛选降糖活性部位。氨基酸分析仪分析氨基酸组成及含量,利用纤维素、离子交换等色谱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NMR、MS等波谱分析手段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桑叶中降糖活性成分主要集中在总碱部位,从中鉴定出15种氨基酸并测定了各种氨基酸含量;此外还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除了以前报道过的DNJ(6)、fagomine(7)、1,4-dideoxy-1,4-imino-D-arabinitol(8)外,其余的分别鉴定为2-methyl-hydrazinecarboxylic acid(1)、zarzissine(2)、N-脒基脯氨酸(3)、去甲莨菪碱(1α,2β,3α,4β-tetrahydroxy-nor-tropane)(4)、grateloupinamide(5)。结论桑叶总碱部位为主要降糖活性成分,并且首次通过氨基酸分析鉴定桑叶总碱中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分离出5个生物碱类成分,其中化合物1、2、3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为新的天然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降糖作用 活性部位 化学成分 氨基酸分析 生物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