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青乌头的生物碱 被引量:24
1
作者 王海顷 蒋山好 +3 位作者 杨培明 应明华 林双君 朱大元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2年第4期13-15,共3页
从甘青乌头 (AconitumTanguticum(Maxim)Stapf.)中分出五个生物碱 ,其中一个为新生物碱 ,命名为Tangutimine ,四个为已知生物碱 ,分别为 :Hetisinone、Talatizamine、Atisine、Hordeine。经IR ,MS ,1H和13 CNMR以及 2DNMR的测定 ,确定... 从甘青乌头 (AconitumTanguticum(Maxim)Stapf.)中分出五个生物碱 ,其中一个为新生物碱 ,命名为Tangutimine ,四个为已知生物碱 ,分别为 :Hetisinone、Talatizamine、Atisine、Hordeine。经IR ,MS ,1H和13 CNMR以及 2DNMR的测定 ,确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其中Talatizam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青乌头 毛莨科 Tangutimine Hetisinone Talatizamine Atisine Hordeine
下载PDF
藏药甘青乌头抗单纯疱疹病毒Ⅱ型体内外作用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张春江 李薇 +4 位作者 孙振鹏 赵星文 贠田 傅永红 李红玉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6-31,共6页
目的探讨藏药甘青乌头抗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的作用和机制。方法MTT法测定甘青乌头对Vero细胞的毒性,采用细胞病变法和蚀斑法测定甘青乌头体外抗病毒活性,以半数抑制浓度和治疗指数为评价指标;定量荧光PCR法和蚀斑法考察甘青乌头体... 目的探讨藏药甘青乌头抗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的作用和机制。方法MTT法测定甘青乌头对Vero细胞的毒性,采用细胞病变法和蚀斑法测定甘青乌头体外抗病毒活性,以半数抑制浓度和治疗指数为评价指标;定量荧光PCR法和蚀斑法考察甘青乌头体外抗病毒作用机制。用HSV-2建立小鼠脑炎模型,对甘青乌头体内抗单纯疱疹病毒的抗病毒活性进行评价。结果甘青乌头对Vero细胞的半数中毒浓度(CC50)为5.57 g.L-1。细胞病变法和蚀斑法测得甘青乌头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2.25,1.68 g.L-1,治疗指数TI分别为2.47,3.32。LD50值为0.85 g.kg-1。甘青乌头延长了小鼠的平均存活时间,对小鼠的死亡显示出10%的保护率。甘青乌头能直接灭活HSV-2,能够显著抑制HSV-2的感染性;对病毒吸附到细胞没有抑制作用,能抑制HSV-2大分子的增值。抑制HSV-2 DNA合成的抑制倍数达102。结论甘青乌头体外具有较强的抗HSV-2的活性,抗病毒作用是通过抑制病毒复制循环的各个环节起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 甘青乌头 抗病毒活性 细胞病变法 蚀斑法 定量荧光PCR法
原文传递
藏药甘青乌头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徐璐 李艳茸 +3 位作者 李春 林丽美 王智民 罗永明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2818-2825,共8页
对甘青乌头Aconitum tanguticum全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应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制备HPLC等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采用MS,NMR等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甘青乌头乙醇总提取物经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后的剩余水溶液经AB-8大... 对甘青乌头Aconitum tanguticum全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应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制备HPLC等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采用MS,NMR等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甘青乌头乙醇总提取物经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后的剩余水溶液经AB-8大孔吸附树脂,依次用水,30%,60%,95%乙醇洗脱,合并回收溶剂分别得到各洗脱部分。从30%,60%乙醇洗脱部分共分离得到1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紫丁香苷(1),香草酸4-O-β-D-阿洛糖苷(2),阿魏酸4-O-β-D-阿洛糖苷(3),阿魏酸4-O-β-D-葡萄糖苷(4),芥子酸4-O-β-D-葡萄糖苷(5),4-羟基-肉桂醇-4-O-β-D-葡萄糖苷(6),槲皮素-3-O-α-L-鼠李糖基-(1→2)-[α-L-鼠李糖基-(1→6)]-β-D-半乳糖苷-7-O-α-L-鼠李糖苷(7),山柰酚-3-O-α-L-鼠李糖基-(1→2)-[α-L-鼠李糖基-(1→6)]-β-D-半乳糖苷-7-O-α-L-鼠李糖苷(8),槲皮素-3-O-α-L-鼠李糖基(1→6)-β-D-半乳糖苷-7-O-α-L-鼠李糖苷(9),山柰酚-3-O-[β-D-葡萄糖基-(1→3)-(4-O-反式-对香豆酰基)]-α-L-鼠李糖基-(1→6)-β-D-半乳糖苷-7-O-α-L-鼠李糖苷(10),槲皮素-3-O-[β-D-葡萄糖基-(1→3)-(4-O-反式-对香豆酰基)]-α-L-鼠李糖基-(1→6)-β-D-半乳糖苷-7-O-α-L-鼠李糖苷(11),红景天苷(12),2-(3,4-二羟基苯基)乙醇1-O-β-D-葡萄糖苷(13),(7S,8R)-去氢二松柏醇-9'-O-β-D-葡萄糖苷(14),citrusin B(15),异叶乌头碱(16),tanaconitine(17),山栀苷甲酯(18)和淫羊藿次苷B1(19)。除化合物4,13,16和17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甘青乌头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青乌头 化学成分 苯丙素 黄酮 木脂素
原文传递
藏药甘青乌头生物碱抗单纯疱疹病毒Ⅱ型体内外作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春江 李薇 +1 位作者 孙振鹏 赵星文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0年第4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藏药甘青乌头脂溶性生物碱(ALA)和水溶性生物碱(AWA)抗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测定细胞毒性,细胞病变作用法和蚀斑法测定甘青乌头生物碱体外抗HSV-2活性,以半数有效浓度和治疗指数为... 目的探讨藏药甘青乌头脂溶性生物碱(ALA)和水溶性生物碱(AWA)抗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测定细胞毒性,细胞病变作用法和蚀斑法测定甘青乌头生物碱体外抗HSV-2活性,以半数有效浓度和治疗指数为评价指标;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FQ-PCR)和蚀斑法考察ALA和AWA体外抗HSV-2作用机制。用HSV-2建立小鼠脑炎模型,对AWA体内抗HSV-2的活性进行评价。结果 ALA和AWA对Vero细胞的半数中毒浓度分别为3.57和7.87mg/mL。ALA和AWA半数有效质量浓度分别为4.99和2.81 mg/mL,治疗指数分别为0.72和2.80。ALA和AWA均能直接灭活HSV-2,能够显著抑制HSV-2的感染性。ALA对吸附到非洲绿猴肾细胞的HSV-2没有抑制作用,能微弱抑制HSV-2大分子的增殖,对HSV-2 DNA的复制没有作用。AWA能够抑制HSV-2吸附,抑制HSV-2大分子的增殖,抑制HSV-2 DNA的合成,抑制倍数达10~2。AWA对小鼠的半数中毒质量浓度为0.28mg/kg。AWA延长了小鼠的平均存活时间,对小鼠的死亡显示出10%的保护率。结论 AWA抗HSV-2的活性大于ALA,ALA主要通过直接灭活HSV-2,AWA通过抑制HSV-2复制循环的各个环节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 甘青乌头 生物碱 单纯疱疹病毒Ⅱ型 细胞病变作用法 蚀斑法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
下载PDF
藏药甘青乌头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罗明 林丽美 +2 位作者 李春 王智民 郭五保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45-1248,共4页
目的:研究藏药甘青乌头Aconitum tanguticum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LH-20凝胶,ODS,制备液相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通过多种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甘青乌头大极性部位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 目的:研究藏药甘青乌头Aconitum tanguticum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LH-20凝胶,ODS,制备液相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通过多种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甘青乌头大极性部位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山柰酚-3-O-[α-L-鼠李糖基-(1→6)-β-D-半乳糖苷]-7-O-α-L-鼠李糖苷(1),山柰酚-3-O-[α-L-鼠李糖基-(1→6)-β-D-葡萄糖苷]-7-O-α-L-鼠李糖苷(2),山柰酚-7-O-α-L-鼠李糖苷(3),龙胆苦苷(4),吐叶醇-9-O-β-D-葡萄糖苷(5),二氢吐叶醇-9-O-β-D-葡萄糖苷(6),3,4-二羟基-苯乙醇-β-D-葡萄糖苷(7)。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青乌头 黄酮 化学成分
原文传递
8种藏药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张春江 何晓斌 +2 位作者 杜风孔 刘爱萍 李红玉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9-104,共6页
目的测定8种清热解毒类藏药异叶青兰、甘青乌头、獐芽菜、乌奴龙胆、五脉绿绒蒿、铁棒锤、蒺藜、兔耳草体外抑菌活性。方法用琼脂扩散法和微量稀释法研究8种清热解毒类藏药体外抑菌活性,以抑菌圈和最小抑菌浓度(MIC)为评价指标。结果... 目的测定8种清热解毒类藏药异叶青兰、甘青乌头、獐芽菜、乌奴龙胆、五脉绿绒蒿、铁棒锤、蒺藜、兔耳草体外抑菌活性。方法用琼脂扩散法和微量稀释法研究8种清热解毒类藏药体外抑菌活性,以抑菌圈和最小抑菌浓度(MIC)为评价指标。结果藏药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对所选菌种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形成抑菌圈直径范围为8~22 cm,MIC范围为1.56~50.00 mg.mL-1。其中异叶青兰和甘青乌头抑菌活性最强,五脉绿绒蒿基本没有抑菌作用。结论8种藏药水提取物,抑菌活性异叶青兰〉甘青乌头〉獐芽菜〉兔耳草〉铁棒锤〉蒺藜〉乌奴龙胆〉五脉绿绒蒿;而对于醇提取物,异叶青兰〉甘青乌头〉铁棒锤〉兔耳草〉蒺藜〉獐芽菜〉乌奴龙胆〉五脉绿绒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 抑菌作用 异叶青兰 甘青乌头 獐芽菜 乌奴龙胆 五脉绿绒蒿 铁棒锤 蒺藜 兔耳草
原文传递
藏族药甘青乌头化学成分研究(Ⅳ) 被引量:9
7
作者 杨丽华 李春 +2 位作者 林丽美 王智民 李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9-44,共6页
目的:研究藏族药甘青乌头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现代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波谱分析(1D,2D-NMR和MS)及与文献对比的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并鉴定了17个化合物,分别为异光黄素(1),对羟基桂皮酸(2... 目的:研究藏族药甘青乌头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现代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波谱分析(1D,2D-NMR和MS)及与文献对比的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并鉴定了17个化合物,分别为异光黄素(1),对羟基桂皮酸(2),苯甲酸(3),对羟基苯乙胺(4),对羟基苯乙醇(5),尼泊金丁酯(6),腺苷(7),3-[p-hydroxyphenyl]-propionic acid amide(8),hetisine(9),关附辛素(10),红景天苷(11),环(异亮-亮)二肽(12),苯丙氨酸(13),3-(4-aminophenyl)prop-2-enoic acid(14),N-oxide hordenine(15),(2R,3R)-2,3,4-三羟基丁酸(16)和N-甲基酪胺(17)。结论:其中化合物1~4,6~8和12~17为首次从甘青乌头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青乌头 化学成分 水溶性生物碱
原文传递
藏药甘青乌头中1个新的双二萜生物碱 被引量:5
8
作者 杨丽华 王月 +3 位作者 刘晓谦 梁曜华 李春 王智民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29-1433,共5页
从甘青乌头全草中分得两个双二萜生物碱,经1D,2D-NMR及HR-MS数据解析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其中1个为新化合物,命名为tanguticurine A(1),另1个为已知化合物anthoroidine B(2),二者均为首次从甘青乌头中分离得到。抗病毒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1... 从甘青乌头全草中分得两个双二萜生物碱,经1D,2D-NMR及HR-MS数据解析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其中1个为新化合物,命名为tanguticurine A(1),另1个为已知化合物anthoroidine B(2),二者均为首次从甘青乌头中分离得到。抗病毒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1对HCV和EV71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半数有效浓度(EC_(50))分别为15.5和9.7μmol·L~(-1),并显示较低的细胞毒性。因此,化合物1是一个较好的抗病毒先导化合物,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青乌头 二萜生物碱 结构鉴定 抗病毒活性
原文传递
藏族药榜嘎HPLC指纹图谱研究及其2种基原植物LC-MS/MS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卢晨娜 杨悦 +5 位作者 白思宇 冯伟红 梁曜华 刘晓谦 王智民 李春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5027-5037,共11页
为全面认识藏族药榜嘎化学成分组成,该文建立了榜嘎药材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并经LC-MS对其2种基原植物(船盔乌头与甘青乌头)的共有化学成分进行了推测。HPLC-DAD指纹图谱条件:Kromasil 100 C8色谱柱(4.6 mm×250 mm, 5μm),乙腈(A)... 为全面认识藏族药榜嘎化学成分组成,该文建立了榜嘎药材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并经LC-MS对其2种基原植物(船盔乌头与甘青乌头)的共有化学成分进行了推测。HPLC-DAD指纹图谱条件:Kromasil 100 C8色谱柱(4.6 mm×250 mm, 5μm),乙腈(A)-0.1%甲酸水(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5 nm,流速1 mL·min^(-1),柱温35℃,进样量10μL。在此条件下记录17批榜嘎药材的色谱图,并将其导入《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进行相似度评价。结果17批榜嘎药材HPLC图中共选出16个共有峰,以此16个共有峰为评价指标,17批样品的相似度介于0.702~0.966。各选择1批船盔乌头和1批甘青乌头药材进行LC-MS分析,从中共推测出74个共有成分,包括10个酚酸类、26个黄酮苷类和38个生物碱类化合物。该文建立的分析方法简单易行、分离度好、专属性强,可用于榜嘎药材的质量控制及其2种基原植物的鉴别。甘青乌头和船盔乌头在生物碱类成分组成种类和含量上类似,但二者黄酮类成分的含量上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榜嘎 HPLC指纹图谱 LC-MS 甘青乌头 船盔乌头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藏药唐古特乌头抗炎作用机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柏远 陈晓 +2 位作者 李竣 史建勋 黄先菊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1-169,共9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及体外细胞实验验证,拟探讨唐古特乌头抗炎作用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文献调研并使用数据库检索并筛选得到唐古特乌头活性成分靶点和疾病靶点;交集得到共同靶点,构建protein 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及体外细胞实验验证,拟探讨唐古特乌头抗炎作用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文献调研并使用数据库检索并筛选得到唐古特乌头活性成分靶点和疾病靶点;交集得到共同靶点,构建protein 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得出核心靶点,绘制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对共同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分析;将唐古特乌头二萜类生物碱活性成分和部分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最后基于RAW264.7细胞体外炎症模型,采用MTT法、Griess试剂盒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等方法验证唐古特乌头醇提物的药效及机制。结果文献搜集得到唐古特乌头17种活性成分,交集得到284个共同靶点;KEGG富集得到PI3K-Akt、Ras、MAPK、HIF-1等108条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唐古特乌头活性成分与对接的核心靶点均具有较高的亲和力;体外细胞炎症实验表明,唐古特乌头能够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上清液中NO的释放,减少iNOS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RT-PCR显示,唐古特乌头可以通过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抗炎作用。结论唐古特乌头可通过PI3K-Akt等通路发挥抗炎作用,为更好地推进其开发应用提供了科学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古特乌头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抗炎 机制 通路
下载PDF
甘青乌头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郑彩霞 郏文青 +1 位作者 魏屹 余婷婷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4期408-410,共3页
目的采用HPLC法研究8批甘青乌头药材的指纹图谱。方法采用Waters XbridgeTMC18色谱柱(250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40 mmol·L^(-1)乙酸铵缓冲液(氨水调p H10),检测波长230 nm,流速1 m L·min^(-1),柱温40℃。结果以1... 目的采用HPLC法研究8批甘青乌头药材的指纹图谱。方法采用Waters XbridgeTMC18色谱柱(250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40 mmol·L^(-1)乙酸铵缓冲液(氨水调p H10),检测波长230 nm,流速1 m L·min^(-1),柱温40℃。结果以15个共有峰为评价指标,8批样品中各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均<2%,相似度均>0.95。结论所用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均良好,可用于甘青乌头药材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青乌头 高效液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 大麦芽碱 质量控制 共有峰
原文传递
藏族药甘青乌头脂溶性生物碱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丽华 李春 +2 位作者 林丽美 王智民 李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2-36,共5页
目的:对藏族药甘青乌头全草的脂溶性生物碱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多种现代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波谱分析(1D,2D-NMR和MS),X射线单晶衍射等方法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甘青乌头的脂溶性生物碱部位分离并鉴定了10个... 目的:对藏族药甘青乌头全草的脂溶性生物碱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多种现代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波谱分析(1D,2D-NMR和MS),X射线单晶衍射等方法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甘青乌头的脂溶性生物碱部位分离并鉴定了10个化合物,它们的结构分别为tanaconitine(1),heteratisine(2),11α,13α-dihydroxyhetisinone(3),guan-fu base H(4),β-谷甾醇(5),苯甲酰胺(6),邻苯二甲酸正丁基异丁基酯(7),dihydroatisine(8),hetisine(9)和对羟基苯乙醇(10)。结论:化合物1-4,8和9为二萜生物碱,化合物3,6-8为首次从甘青乌头中分离得到,本文首次对化合物3和4做了X射线单晶衍射数据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青乌头 化学成分 脂溶性生物碱
原文传递
甘青乌头抗炎镇痛活性部位的半仿生-酶法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国泰 王瑞琼 +4 位作者 邵晶 杜丽东 尚若峰 景琪 梁剑平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05-610,共6页
用半仿生-酶法提取甘青乌头抗炎镇痛的活性部位,考察加酶量、酶解时间、半仿生提取(SBE)温度和总时间4个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优选工艺为:加酶量36 U/g,酶解时间90 min,SBE温度80℃,SBE总时间180 min。
关键词 甘青乌头 抗炎镇痛 响应面法 半仿生-酶法 提取工艺
下载PDF
藏药甘青乌头化学成分研究(Ⅲ) 被引量:45
14
作者 李艳茸 李春 +1 位作者 王智民 杨立新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63-1167,共5页
对藏药甘青乌头全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采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光谱分析(1D,2D-NMR和MS)及与文献比对的方法鉴定了19个化合物,分别是5-羟甲基糠醛(1),5-乙酰氧基甲基糠醛(2),pyrrolezanthine{5-hydroxymethyl... 对藏药甘青乌头全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采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光谱分析(1D,2D-NMR和MS)及与文献比对的方法鉴定了19个化合物,分别是5-羟甲基糠醛(1),5-乙酰氧基甲基糠醛(2),pyrrolezanthine{5-hydroxymethyl-1-[2-(4-hydroxyphenyl)ethyl]-1H-pyrrole-2-carbaldehyde}(3),lichiol B(4),邻苯二甲酸二丁酯(5),3,4-二羟基苯乙醇(6),3,4-二羟基苯乙醇-β-D-葡萄糖苷(7),红景天苷(8),对羟基苯乙醇(9),对羟基苯甲酸葡萄糖酯苷(10),对羟基苯甲酸(11),天麻苷(12),1-(3,4二甲氧基苯基)-1,2-乙二醇(13),对羟基苯甲醛(14),对羟基苯乙酮(15),3,4-二羟基苯乙醇乙酸酯(16),丁香醛(17),乙基-β-D-吡喃果糖苷(18),对羟基苯甲酸甲酯(19)。化合物 3和4 为首次从该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 2,6,9~19 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 1 和 5 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头属 甘青乌头 化学成分 酚酸类
原文传递
乌头类药物的毒性研究及唐古特乌头的研究概述 被引量:14
15
作者 贾庆文 闫滨 王璐 《食品与药品》 CAS 2012年第7期299-302,共4页
乌头类药物在我国古代时就开始作为药用。近年,对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毒理作用的研究较多,但大多集中在中药乌头类,如川乌、草乌、附子的研究,而对于其它乌头类植物研究较少。本文在乌头类药物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毒理作用的研究... 乌头类药物在我国古代时就开始作为药用。近年,对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毒理作用的研究较多,但大多集中在中药乌头类,如川乌、草乌、附子的研究,而对于其它乌头类植物研究较少。本文在乌头类药物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毒理作用的研究基础上,概述唐古特乌头研究进展,为扩大药源,开发新药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头类药物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毒理作用 唐古特乌头
下载PDF
毛果甘青乌头中生物碱成分的提取和鉴定 被引量:10
16
作者 林玲 陈东林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9年第2期69-72,共4页
目的:分离纯化鉴定毛果甘青乌头中的生物碱成分。方法:药材室温下自然烘干后,粉粹,用酸提碱沉法提取总生物碱,然后用硅胶柱层析法分离得到单体生物碱,利用化学法和光谱法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鉴定得到了10个化合物的结构,其中有六个内... 目的:分离纯化鉴定毛果甘青乌头中的生物碱成分。方法:药材室温下自然烘干后,粉粹,用酸提碱沉法提取总生物碱,然后用硅胶柱层析法分离得到单体生物碱,利用化学法和光谱法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鉴定得到了10个化合物的结构,其中有六个内酯型C19二萜生物碱、四个C20二萜生物碱。结论:得到了10个纯的单体生物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果甘青乌头 分离 内脂型C19二萜生物碱
下载PDF
藏药唐古特乌头总生物碱的急性毒性及抗炎镇痛作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吴国泰 牛亭惠 +3 位作者 刘五州 王瑞琼 杜丽东 李广远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7年第10期28-32,共5页
目的:研究藏药唐古特乌头总生物碱(TAA)的急性毒性及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灌胃和腹腔注射两种给药途径研究TAA的急性毒性;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琼脂肉芽肿两种炎症模型,考察TAA的抗炎作用;采用冰醋酸致小鼠扭体和热板致痛两种疼... 目的:研究藏药唐古特乌头总生物碱(TAA)的急性毒性及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灌胃和腹腔注射两种给药途径研究TAA的急性毒性;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琼脂肉芽肿两种炎症模型,考察TAA的抗炎作用;采用冰醋酸致小鼠扭体和热板致痛两种疼痛模型,观察TAA的镇痛作用。结果:TAA具有一定急性毒性,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和皮下琼脂肉芽肿两种炎症模型以及冰醋酸致小鼠扭体和热板致痛两种疼痛模型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藏药唐古特乌头总生物碱具有抗炎镇痛作用,也具有一定的急性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古特乌头 生物碱 急性毒性 抗炎镇痛
下载PDF
超声法提取藏药唐古特乌头中多糖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哈文秀 利毛才让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0年第7期63-65,共3页
采用L9(34)正交实验对藏药唐古特乌头中多糖的超声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以葡萄糖为标准品,用硫酸-苯酚法测定藏药唐古特乌头水提物中可溶性多糖的含量。得到了用超声法提取唐古特乌头中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药材粒度8目、料液比(质量... 采用L9(34)正交实验对藏药唐古特乌头中多糖的超声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以葡萄糖为标准品,用硫酸-苯酚法测定藏药唐古特乌头水提物中可溶性多糖的含量。得到了用超声法提取唐古特乌头中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药材粒度8目、料液比(质量比)1∶16、提取时间2 h,此条件下提取液中多糖含量可达4.03%。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唐古特乌头 多糖 超声提取 正交实验
下载PDF
藏药榜嘎的生药学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兰钧 次旦多吉 +1 位作者 旺杰次仁 阿萍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8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对藏药榜嘎进行生药学研究。方法:采用性状、显微鉴定及薄层鉴别的方法。结果:榜嘎的两个品种在性状上存在一定差异,但在显微特征和薄层色谱上无明显差异。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榜嘎的药材鉴定和质量标准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榜嘎 船盔乌头 甘青乌头 性状 显微 薄层色谱
下载PDF
藏药甘青乌头化学成分研究
20
作者 卢晨娜 杨悦 +6 位作者 陈倩雯 刘婷 王智民 冯伟红 刘晓谦 谢胡敏 李春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5757-5769,共13页
目的对甘青乌头Aconitum tanguticum抗炎活性部位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以阐明其清热解毒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采用脂多糖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的炎症模型,以NO释放量为评价指标考察甘青乌头各部位的抗炎活性,确定活性部位,然后... 目的对甘青乌头Aconitum tanguticum抗炎活性部位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以阐明其清热解毒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采用脂多糖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的炎症模型,以NO释放量为评价指标考察甘青乌头各部位的抗炎活性,确定活性部位,然后采用多种现代色谱技术对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经过光谱技术以及与文献值比对的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甘青乌头乙醇提取物上大孔吸附树脂后的30%乙醇洗脱部位抗炎活性最好,从该部位中共分离鉴定了13个化合物,分别是香草酸(1)、七聚己内酰胺(2)、榜嘎苷D(3)、槲皮素-3-O-α-L-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基-(1→3)-α-L-(4-O-反式-对香豆酰基鼠李糖基)-(1→6)]-β-D-甘露糖基-7-O-α-L-鼠李糖苷(4)、山柰酚-3-O-[α-L-鼠李糖基-(1→6)-β-D-甘露糖基-7-O-α-L-鼠李糖苷(5)、4-二羟基苯乙氧基-8-O-β-D-[6-O-(4-O-β-D-吡喃葡萄糖基)-阿魏酰基]-吡喃葡萄糖苷(6)、榜嘎苷C(7)、山柰酚-3-O-β-D-葡萄糖基-(1→2)-[α-L-鼠李糖基-(1→6)]-β-D-甘露糖基-7-O-α-L-鼠李糖苷(8)、槲皮素3-O-α-L-鼠李糖基-(1→6)-β-D-甘露糖基-7-O-α-L-鼠李糖苷(9)、榜嘎苷A(10)、2-甲氧基-4-羧基-苯基-O-β-D-[6-O-(4-O-β-D-吡喃葡萄糖基)-阿魏酰基]-吡喃葡萄糖苷(11)、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基-(1→3)-α-L-吡喃鼠李糖基-(1→6)-β-D-吡喃半乳糖基]-7-O-β-D-吡喃葡萄糖基-(1→3)-α-L-吡喃鼠李糖苷(12)、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基-(1→3)-(4-O-反式-咖啡酰基)-α-L-吡喃鼠李糖基-(1→6)-β-D-吡喃半乳糖基]-7-O-α-L-吡喃鼠李糖苷(13)。结论化合物11~13为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榜嘎酸A、榜嘎苷E、榜嘎苷F;化合物8为首次从甘青乌头中分离得到,研究结果不仅部分阐明了甘青乌头清热解毒的药效物质基础,而且丰富了天然产物的结构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青乌头 抗炎 榜嘎酸A 榜嘎苷E 榜嘎苷F 山柰酚-3-O-β-D-葡萄糖基-(1→2)-[α-L-鼠李糖基-(1→6)]-β-D-甘露糖基-7-O-α-L-鼠李糖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