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G预激方案治疗老年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9
1
作者 钱思轩 李建勇 +6 位作者 沈云峰 蒋元强 陆化 吴汉新 徐卫 程蕴琳 盛瑞兰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48-250,共3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糖胞苷(Ara-C,C)和阿克拉霉素(Acla,A)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G)治疗老年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60-81岁的AML患者52例,男28例,女24例。5例曾接受2个疗程正规剂...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糖胞苷(Ara-C,C)和阿克拉霉素(Acla,A)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G)治疗老年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60-81岁的AML患者52例,男28例,女24例。5例曾接受2个疗程正规剂量的化疗,均未缓解;40例作染色体核型分析,10例为预后不良染色体异常。52例均采用CAG预激方案治疗,即Acla 10mg/d,第1~8天,Ara-C10 mg/m^2,1次/12h,第1~14天,G-CSF200μg·m^-2·d^-1,第1~14天。结果化疗后总有效率69.2%,完全缓解(CR)率55.8%。初诊患者CR率为65.7%;复发、难治患者为35.2%;≥70岁患者为44.4%。10例预后不良染色体异常的患者完全缓解4例。全组早期病死率7.7%,总生存期中位时间14个月。化疗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未见严重的非造血系统不良反应。结论CAG预激方案为治疗老年人AML的比较有效、安全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粒细胞 急性 阿糖胞苷 阿柔比星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原文传递
HAG/CAG方案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及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疗效比较 被引量:18
2
作者 朱轶男 杨雪飞 +1 位作者 汪德珍 刘占为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98-701,共4页
目的:探讨HAG和CAG方案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及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3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0例。将患者随机分... 目的:探讨HAG和CAG方案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及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3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HAG和CAG组各26例,比较两组骨髓细胞学检查结果,患者的缓解率、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患者治疗后骨髓增生程度明显减低,幼稚细胞数量减少。HAG组缓解率为57.69%,CAG组缓解率为7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生存年限无明显差异(P>0.05)。HAG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77%,CAG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08%(P>0.05)。结论:CAG和HAG方案应用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及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均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三尖杉酯碱 阿柔比星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下载PDF
C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和继发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3
作者 韩洁英 陈芳源 +4 位作者 钟华 胡霄飞 韩晓凤 沈莉菁 欧阳仁荣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89-291,共3页
目的 评估C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和继发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ML)的疗效。方法 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 ,2 0 0 μg·m- 2 ·d- 1 ,第 1~ 14天 ,皮下注射 )、低剂量阿糖胞苷 (Ara C ,10mg·m- 2 ·d- 1 ,第1~... 目的 评估C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和继发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ML)的疗效。方法 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 ,2 0 0 μg·m- 2 ·d- 1 ,第 1~ 14天 ,皮下注射 )、低剂量阿糖胞苷 (Ara C ,10mg·m- 2 ·d- 1 ,第1~ 14天 ,每 12小时皮下注射 )和阿克拉霉素 (Acla,10~ 14mg·m- 2 ·d- 1 ,第 1~ 4天 ,或 6mg·m- 2 ·d- 1 ,第 1~ 8天 ,静脉注射 )在内的C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及继发性AML患者 12例。结果  5例患者取得完全缓解 ,4例获部分缓解 ,总有效率达 75 %。可见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继发感染及发热等不良反应。结论 G CSF可促进AML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增强化疗药物在细胞内的代谢及对白血病细胞的毒性作用 ,是本方案取得较高缓解率而毒副反应较少的理论基础。本方案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复发性 难治性 继发性 CAG方案 治疗 疗效
下载PDF
阿糖胞苷、阿克拉霉素联合G-CSF治疗50例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朱柏贵 钱思轩 +6 位作者 洪鸣 陆化 吴汉新 张苏江 仇红霞 徐卫 李建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3期760-764,共5页
为探讨小剂量化疗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AG预激方案)治疗复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采用CAG治疗50例AML复发患者,其中13例早期复发,37例为晚期复发;7例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后复发,3例自体造血干细... 为探讨小剂量化疗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AG预激方案)治疗复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采用CAG治疗50例AML复发患者,其中13例早期复发,37例为晚期复发;7例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后复发,3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PBSCT)后复发,25例已接受过含中大剂量Ara-C方案巩固治疗后复发,15例患者CR后或巩固治疗过程中自停继续化疗后复发。30例接受CAG治疗,20例接受常规剂量的一种蒽环类抗生素联合阿糖胞苷治疗(对照组)。结果表明:1个疗程后CAG组完全缓解(CR)14/30例(46.7%),3/6例allo-PBSCT后复发患者获CR,1例(3.3%)早期死亡;对照组CR为6/20(30%),3例(15%)早期死亡。CAG组和对照组的总生存期中位时间分别为22个月(5.5月-85月)和19个月(7-120个月)。化疗的毒副作用主要为骨髓抑制,未见严重的非造血系统毒副作用。结论:CAG方案为复发AML的一种有效方案,对于已接受过大剂量化疗或移植的患者易于接受,化疗的毒副作用相对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复发 阿克拉霉素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下载PDF
维奈克拉联合小剂量阿柔比星、阿糖胞苷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5
作者 王小蕊 李文倩 杨红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74-78,共5页
目的探讨维奈克拉联合小剂量阿柔比星、阿糖胞苷(AA)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20年12月青海省人民医院治疗的83例老年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2例采用小剂量阿柔比星、阿糖胞苷治疗作为对... 目的探讨维奈克拉联合小剂量阿柔比星、阿糖胞苷(AA)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20年12月青海省人民医院治疗的83例老年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2例采用小剂量阿柔比星、阿糖胞苷治疗作为对照组,21例采用维奈克拉联合小剂量AA方案治疗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外周血p53含量,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及血制品输注情况,分析两组治疗期间药物安全性及治疗后6个月生存情况。结果研究组客观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p53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粒细胞缺乏时间、血小板计数<20×10^(9)/L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细胞输注量、血小板输注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感染、皮疹、肝功能损伤、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死亡1例,对照组死亡7例;两组患者总存活率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奈克拉联合小剂量AA方案治疗老年AML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老年 维奈克拉 阿柔比星 阿糖胞苷 效果
下载PDF
复乳法制备阿柔比星A的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纳米粒影响包封率因素考察 被引量:8
6
作者 陈蜀 张志荣 +1 位作者 石海涛 卢颖名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38-340,共3页
以含阿柔比星A(AclarubicinA,ACRB-A)的酸性溶液为内水相,采用复乳法制备ACRB-A(PLGA)纳米粒。考察了有机溶剂、油酸的量、稳定剂种类、投药量、乳化剂、Na2SO4的量和外水相的pH值几个主要因素对ACRB-APLGA纳米粒包封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含阿柔比星A(AclarubicinA,ACRB-A)的酸性溶液为内水相,采用复乳法制备ACRB-A(PLGA)纳米粒。考察了有机溶剂、油酸的量、稳定剂种类、投药量、乳化剂、Na2SO4的量和外水相的pH值几个主要因素对ACRB-APLGA纳米粒包封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二氯甲烷和丙酮为有机溶剂、油酸(15mg)、右旋糖酐-70、ACRB-A的浓度(5mg/ml)、以F68和Tween-80为乳化剂、2%的Na2SO4和外水相的pH等于8有利于提高ACRB-A的包封率。经实验条件优化后制备的ACRB-APLGA包封率为85.41%,纳米粒粒径为272nm,粒径分散指数为0.2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柔比星A PLGA 纳米粒 包封率
下载PDF
地西他滨治疗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效果及对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苑晓磊 胡东博 +1 位作者 张国福 张小可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DAC)治疗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效果及对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2021年1月收治的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12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57例。观察组给予DAC...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DAC)治疗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效果及对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2021年1月收治的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12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57例。观察组给予DAC联合CAG方案治疗,对照组给予CAG方案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免疫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CD206+、CD3+、CD4+、CD8+、CD4+/CD8+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AC联合CAG方案治疗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可显著提高疗效,降低巨噬细胞及免疫指标水平,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急性 地西他滨 阿糖胞苷 阿柔比星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 CD4-CD8比值
下载PDF
肝靶向阿柔比星A聚氰基丙烯酸异丁酯毫微粒药物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蒋学华 廖工铁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5-38,共4页
为提高阿柔比星(aclarubicinA,ACRA)体内抗肝癌效果,降低其对正常组织器官的毒副作用,以氰基丙烯酸异丁酯(isobutylcyanoacrylate,IBC)为载体材料,制备出肝靶向阿柔比星A聚氰基丙烯... 为提高阿柔比星(aclarubicinA,ACRA)体内抗肝癌效果,降低其对正常组织器官的毒副作用,以氰基丙烯酸异丁酯(isobutylcyanoacrylate,IBC)为载体材料,制备出肝靶向阿柔比星A聚氰基丙烯酸异丁酯毫微粒(aclarubicinApolyisobutylcyanoacrylatenanopaticles,ACR-IBC-NP)。以3H-ACRA为示踪物,采用液体闪烁计数技术研究了ACR-IBC-NP灌胃与尾静脉注射两种给药途径在小鼠血液及靶器官肝脏中的药物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灌胃给药时ACR-IBC-NP在血液与肝脏中的药时数据均可以用血管外给药的二室模型描述:尾静脉注射给药时ACR-IBC-NP在血液与肝脏中的药时数据虽然可以分别用二室模型与血管外给药的二室模型进行较好地描述,但是,靶向至肝脏的ACR-IBC-NP作为药物储库,使血液中药时曲线出现双峰,常规药物动力学模型均不能很好地拟合,提示具靶向缓释特点的药物传输系统的药物动力学模型有待进一步研究。ACR-IBC-NP的体内过程表明,ACR-IBC-NP在尾静脉注射与灌胃两种给药途径时均具有肝靶向作用与缓释作用。以靶向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柔比星A 毫微粒 药物动力学
下载PDF
氟达拉滨联合中剂量阿糖胞苷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41例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初晓丽 李铎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4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氟达拉滨联合中剂量阿糖胞苷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rrAML)患者8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对照组40例;对照... 目的探讨氟达拉滨联合中剂量阿糖胞苷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rrAML)患者8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用氟拉达滨联合大剂量阿糖胞苷方案(FLAG)治疗,观察组患者用CAG预激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68.29%vs45.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8.05%vs52.50%,P〈0.05);观察组口腔毒性发生率为14.6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R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0%vs7.32%,P〉0.05)。结论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用氟达拉滨联合中剂量阿糖胞苷治疗效果较好,降低口腔毒性反应发生的风险,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系白血病 氟达拉滨 阿糖胞苷 阿柔比星
下载PDF
小剂量化疗药物治疗急性白血病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许洪志 徐健 +1 位作者 邹俊晖 仲春红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02-104,共3页
目的 探讨小剂量化疗药物〔高三尖杉酯碱 (HHar)、阿克拉霉素 (ACR)、阿糖胞苷 (Ara- c)〕治疗急性白血病 (AL )的可能机制。方法 以成人 AL原代细胞为研究对象 ,充分利用其遗传性和体内细胞相似的特点 ,模拟人体用药后的最大血药浓... 目的 探讨小剂量化疗药物〔高三尖杉酯碱 (HHar)、阿克拉霉素 (ACR)、阿糖胞苷 (Ara- c)〕治疗急性白血病 (AL )的可能机制。方法 以成人 AL原代细胞为研究对象 ,充分利用其遗传性和体内细胞相似的特点 ,模拟人体用药后的最大血药浓度 ,对临床常用的三种小剂量化疗药物进行研究。首先采用光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变化 ,DNA凝胶电泳、二苯胺法、流式细胞术等一系列国内外检测细胞凋亡的经典方法 ,充分证实它们确可诱导 AL 原代细胞凋亡 ;尔后 ,进一步选取其中较为经济的光镜计数细胞凋亡率、二苯胺法定量测定凋亡细胞的DNA片段化率及台盼蓝染色光镜下计数坏死率三种方法来观察药物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 L)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ML)原代细胞的诱导凋亡和杀伤 ,得出相应的时间—效应关系 ,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三种药物均可诱导 AL 原代细胞凋亡 ,对比分析显示 ACR的作用最强 ;AML 原代细胞对 HHar诱导凋亡的敏感性高于 AL L原代细胞。结论 诱导 AL 细胞凋亡可能是小剂量化疗药物治疗 AL 的主要机制 ;AL L 白血病细胞对 HHar诱导凋亡的作用不敏感可能是临床上 HHar对 AL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三尖杉酯碱 阿糖胞苷 阿克拉霉素 急性白血病 细胞凋亡 小剂量 药物治疗
下载PDF
尿毒清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纤维化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亓敏 王娜 +3 位作者 梁素忍 甄军晖 刘春喜 胡昭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29-633,共5页
目的 研究尿毒清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尿毒清组、贝那普利组,每组12只.采用左侧肾脏切除加尾静脉重复注射阿霉素的方法建立阿霉素肾病模型.术后1周尿毒清... 目的 研究尿毒清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尿毒清组、贝那普利组,每组12只.采用左侧肾脏切除加尾静脉重复注射阿霉素的方法建立阿霉素肾病模型.术后1周尿毒清组给予尿毒清3 g·kg-1·d-1灌胃,贝那普利组子贝那普利4 mg·kg-1·d-1灌胃.用药4、8周后观察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量、血生化及光镜、电镜下肾脏病理变化.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肾组织骨调素(OPN)、纤连蛋内(FN)、胶原蛋白Ⅳ(COLⅣ)的表达.结果 模犁组大鼠24 h尿蛋白量、BUN、Scr、胆同醇(Cho)、三酰甘油(TG)水平及系膜肾小球系膜基质比(M/G)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白蛋白(Alb)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肾组织OPN、FN、COLIV的表达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尿毒清组24 h尿蛋白量、BUN、Scr、Cho、TG水平及M/G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肾组织OPN、FN、COLIV表达亦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 尿毒清可减少蛋白尿的排泄,纠正脂代谢紊乱,改善肾功能,加强FN、COLIV的降解,抑制肾小球细胞外基质的过度积聚,从而减轻肾脏病理损害,发挥其肾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化 阿柔比星 脂代谢障碍 尿毒清 肾小球肾炎 贝那普利
原文传递
CAG与FLAG方案治疗难治或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葛健 曾庆曙 +3 位作者 杨明珍 夏海龙 王永庆 夏瑞祥 《安徽医学》 2012年第3期268-270,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CAG方案与FLAG方案治疗难治AM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28例患者应用CAG方案,另15例患者采用FLAG方案治疗。所有病例经过1个疗程化疗后评估疗效和不良反应,获得完全缓解(CR)或部分缓解(PR)的有效者均重复原方案化疗;无效者... 目的比较分析CAG方案与FLAG方案治疗难治AM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28例患者应用CAG方案,另15例患者采用FLAG方案治疗。所有病例经过1个疗程化疗后评估疗效和不良反应,获得完全缓解(CR)或部分缓解(PR)的有效者均重复原方案化疗;无效者改用其他方案。结果 CAG组28例中13例获得CR,5例获得PR,总有效率64.29%,早期病死率10.71%;FLAG组15例中4例获得CR,5例获得PR,总有效率60%,早期病死率13.33%。2组方案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FLAG组在感染、胃肠道反应及肝损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CAG组。结论 CAG方案和FLAG方案均为复发难治AML治疗的有效方案,其中CAG方案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阿糖胞苷 阿克拉霉素 氟达拉滨 粒细胞集落因子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联合阿克拉霉素对急性髓系白血病KG-1a细胞的协同杀伤效应 被引量:5
13
作者 叶永斌 许晓军 +4 位作者 陈艳红 张明宛 邱大发 郭子文 何慧清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56-262,共7页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ATO)联合阿克拉霉素(ACM)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G-1a的协同细胞杀伤效应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不同浓度ATO和ACM对KG-1a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Compusyn软件分析两药联合是否具有协同作用,...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ATO)联合阿克拉霉素(ACM)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G-1a的协同细胞杀伤效应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不同浓度ATO和ACM对KG-1a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Compusyn软件分析两药联合是否具有协同作用,采用瑞氏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术分析两药联合对KG-1a细胞诱导凋亡作用,采用Western blot法分析两药联合后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 ATO和ACM单药对KG-1a细胞具有生长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增加。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0.4 μmol/L ATO+10 nmol/L ACM处理48 h后,KG-1a细胞的凋亡率为(34.5±3.1)%,与0.4 μmol/L ATO单药组和10 nmol/L ACM单药组[分别为(7.6±1.1)%和(18.7±2.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5 μmol/L ATO+37.5 nmol/L ACM组KG-1a细胞的凋亡率为(52.5±4.7)%,与1.5 μmol/L ATO单药组和37.5 nmol/L ACM单药组[分别为(19.1±3.2)%和(27.7±2.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0 μmol/L ATO+75 nmol/L ACM组KG-1a细胞的凋亡率为(61.3±4.5)%,与3.0 μmol/L ATO单药组和75 nmol/L ACM单药组[分别为(29.5±2.5)%和(28.6±3.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单药组比较,联合组KG-1a细胞的细胞质空泡化、细胞皱缩和细胞核收缩等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更明显。Compusyn软件分析结果显示,联合药物处理组的联合指数均〈1,表明两药联合具有协同细胞杀伤作用。结论 ATO联合ACM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G-1a具有协同细胞杀伤作用,该协同作用可能通过激活凋亡相关信号通路,抑制KG-1a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砒石 阿柔比星 白血病 幼红细胞 急性 细胞毒性 免疫
原文传递
小剂量阿糖胞苷阿克拉霉素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炜 张童童 徐燕红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6年第10期1193-1195,共3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糖胞苷、阿克拉霉素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转化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5年3月至2014年3月间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人民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122例MDS转化的急性白血病患者,采用随...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糖胞苷、阿克拉霉素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转化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5年3月至2014年3月间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人民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122例MDS转化的急性白血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小剂量阿糖胞苷、阿克拉霉素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2%(55/6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5%(43/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8%(9/6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1.0%(2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阿糖胞苷、阿克拉霉素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治疗MDS转化的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较常规化疗治疗好,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白血病 阿糖胞苷 阿克拉霉素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阿柔比星A聚乳酸毫微粒冻干针剂的研制及体外药物释放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蒋学华 何林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59-361,共3页
研究阿柔比星 A聚乳酸毫微粒 (ACRB- A- PL A- NP)冻干针剂的制备 ,并对其体外释药进行考察。根据低共熔点测定结果 ,以及外观、色泽、再分散性等质量参数为指标 ,制备出 ACRB- A- PL A- NP冻干针剂 ,采用动态透析法研究其体外释放规律... 研究阿柔比星 A聚乳酸毫微粒 (ACRB- A- PL A- NP)冻干针剂的制备 ,并对其体外释药进行考察。根据低共熔点测定结果 ,以及外观、色泽、再分散性等质量参数为指标 ,制备出 ACRB- A- PL A- NP冻干针剂 ,采用动态透析法研究其体外释放规律。结果 ,制得的 ACRB- A- PL A- NP冻干针剂色泽均匀 ,再分散性良好。其体外释药可用 3种方式表达。提示 ACRB- A- PL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柔比星A 聚乳酸 毫微粒 冻干针剂 体外释药
下载PDF
预激方案CAG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5
16
作者 韩晓凤 钟济华 +3 位作者 沈莉菁 韩洁英 陈芳源 欧阳仁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7-189,共3页
目的观察含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预激方案在治疗初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中的疗效,并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13例初治AML患者予以含G-CSF、低剂量阿糖胞苷(Ara-C)和阿克拉霉素(ACR)的CAG方案。以U937细胞株为体外实验模型... 目的观察含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预激方案在治疗初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中的疗效,并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13例初治AML患者予以含G-CSF、低剂量阿糖胞苷(Ara-C)和阿克拉霉素(ACR)的CAG方案。以U937细胞株为体外实验模型,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早期凋亡标记Annexin V以及进行细胞周期分析。结果一疗程完全缓解率为46.2%(6/13),部分缓解率为38.5%(5/13),总有效率84.7%(11/13);二疗程完全缓解率为76.9%(10/13)。体外实验中,经CAG处理后,早期凋亡标记Annexin V明显升高(P<0.01)。细胞周期检测显示,CAG处理24 h后,S期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5)。结论G-CSF可增加化疗药物对AML的疗效,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G-CSF促使G0期白血病细胞进入细胞增殖周期,增加细胞周期特异性化疗药物的细胞毒性,诱导细胞凋亡是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U937细胞株 阿糖胞苷 阿克拉霉素 化疗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预激方案
下载PDF
CAG方案治疗低增生急性白血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丹红 杜俊英 代英波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2008年第3期359-360,共2页
目的探讨CAG方案治疗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HAL)的疗效。方法对23例HAL病人采用CAG方案,阿克拉霉素(AcLa)10~20mg/d,静脉滴注,总剂量100~150mg,阿糖胞苷10mg/m^2 Q12h皮下注射,连用2~3W,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150ug... 目的探讨CAG方案治疗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HAL)的疗效。方法对23例HAL病人采用CAG方案,阿克拉霉素(AcLa)10~20mg/d,静脉滴注,总剂量100~150mg,阿糖胞苷10mg/m^2 Q12h皮下注射,连用2~3W,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150ug/d皮下注射。结果23例HAL病人的总有效率69%,其中完全缓解(CR)10例,占43%,部分缓解(PR)6例,占26%,未缓解(NR)7例。结论CAG方案治疗效果好,可有效缩短外周血粒细胞减少的时间,降低化疗相关死亡率。为HAL的治疗提供了一个安全有效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柔比星 阿糖胞苷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低增生白血病
原文传递
阿柔比星A聚乳酸毫微粒冻干针剂小鼠体内分布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何林 蒋学华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14-217,共4页
对阿柔比星 A冻干针剂与阿柔比星 A(ACRB- A)聚乳酸毫微粒冻干针剂给予小鼠尾静脉注射后体内分布进行比较。采用 HPL C法分别测定小鼠给药后血液及主要脏器中 ACRB- A浓度。结果 ,阿柔比星A聚乳酸毫微粒在小鼠肝脏中的浓度高于对照品浓... 对阿柔比星 A冻干针剂与阿柔比星 A(ACRB- A)聚乳酸毫微粒冻干针剂给予小鼠尾静脉注射后体内分布进行比较。采用 HPL C法分别测定小鼠给药后血液及主要脏器中 ACRB- A浓度。结果 ,阿柔比星A聚乳酸毫微粒在小鼠肝脏中的浓度高于对照品浓度。提示阿柔比星 A制成毫微粒后可显著提高肝脏靶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柔比星A 聚乳酸毫微粒 体内分布 冻干针剂
下载PDF
阿柔比星A毫微粒冻干针剂含量测定方法 被引量:5
19
作者 蒋学华 廖工铁 尹华熙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433-436,共4页
本文建立了以四氢呋喃解毫微粒,用分光光度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柔比星A毫微粒冻干针剂中阿柔比星A含量的方法,两种方法的回收率分别是99.84%与99.69%,供试品测定结果的日间变异系数分别是0.74%与1.2%。... 本文建立了以四氢呋喃解毫微粒,用分光光度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柔比星A毫微粒冻干针剂中阿柔比星A含量的方法,两种方法的回收率分别是99.84%与99.69%,供试品测定结果的日间变异系数分别是0.74%与1.2%。两种方法对供试品测定结果一致,但以分光光度法更简便易行;对稳定性研究的供试品则因高效液相色谱法具分离测定的优点而更能真实反应含量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柔比星A 毫微粒 高效液相色谱法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阿柔比星为基础的联合化学治疗方案治疗成人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尹俊杰 梁波 +1 位作者 王继芳 展新荣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72-75,共4页
目的比较以阿柔比星(Acla)为基础的高三尖杉酯碱(HHT)+Acla+阿糖胞苷(Ara-C)(HAA)方案与传统柔红霉素(DNR)+HHT+Ara-C(DHA)方案诱导缓解成人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近期疗效、远期生存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新乡市中心医院和新乡... 目的比较以阿柔比星(Acla)为基础的高三尖杉酯碱(HHT)+Acla+阿糖胞苷(Ara-C)(HAA)方案与传统柔红霉素(DNR)+HHT+Ara-C(DHA)方案诱导缓解成人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近期疗效、远期生存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新乡市中心医院和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009年6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104例成人初治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6例患者(HAA组)接受HAA方案进行化学治疗,HHT 2 mg·m^(-2),第1~7天;Acla20 mg·d^(-1),第1~4天;Ara-C 100 mg·m^(-2),第1~7天。48例患者(DHA组)接受DHA方案进行化学治疗,DNR40~45 mg·m^(-2),第1~3天;HHT 2 mg·m^(-2),第1~7天;Ara-C 100 mg·m^(-2),第1~7天。比较2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3 a总生存率、无事件生存(EFS)率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2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完全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染色体核型分层后,2组各层患者完全缓解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个疗程后HAA组患者完全缓解率高于DHA组(P<0.05);根据染色体核型分层后,2组各层患者完全缓解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AA组患者3 a总生存率、EFS率分别为49.9%、41.6%,DHA组患者3 a总生存率、EFS率分别为43.7%、28.5%;2组患者3 a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AA组患者3 a EFS率高于DHA组(P<0.05)。HAA组患者肌钙蛋白升高的发生率低于DHA组(P<0.05),2组患者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AA能够提高成人初治AML的疗效,并改善患者生存情况,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柔比星 急性髓系白血病 化学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