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0篇文章
< 1 2 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12例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结果分析 被引量:150
1
作者 吴新宝 王满宜 +4 位作者 朱仕文 曹奇勇 吴宏华 荣国威 李兵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0-84,共5页
目的 通过对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结果的分析和总结 ,以期进一步提高其治疗效果。方法  112例髋臼骨折患者 ,男 94例 ,女 18例 ;平均年龄 3 7.6岁。均按Letournel和Judet的髋臼骨折分类法进行分型 ;所有新鲜骨折受伤距手术的平均时间为 9.... 目的 通过对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结果的分析和总结 ,以期进一步提高其治疗效果。方法  112例髋臼骨折患者 ,男 94例 ,女 18例 ;平均年龄 3 7.6岁。均按Letournel和Judet的髋臼骨折分类法进行分型 ;所有新鲜骨折受伤距手术的平均时间为 9.5d ;常用手术入路为Kocher-Lange nbeck入路、髂腹股沟入路和前后联合入路 ;采用专用器械及骨盆重建钢板和螺丝钉对骨折进行复位和固定。 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为 4 5 .7个月 ( 6~ 93个月 ) ,根据改良的Merled’Aubigne和Postel的髋臼骨折临床结果评分标准 ,本组优 3 5例 ,良 4 7例 ,一般 18例 ,差 12例 ,优良率为 73 .2 %。股骨头坏死 8例 ;无一例死亡、感染及不愈合。 结论 及时手术、解剖复位、早期功能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骨折 外科手术 治疗 病例分析
原文传递
影响移位髋臼骨折手术复位质量的若干因素 被引量:97
2
作者 孙俊英 洪天禄 +2 位作者 唐天驷 董天华 许立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7-79,共3页
目的 探讨影响移位髋臼骨折手术复位质量的相关因素。 方法  1990年 3月~1999年 7月共手术治疗移位髋臼骨折 189例 ,年龄 8~ 5 3岁 ,平均 3 2岁。根据可能影响骨折复位质量的常见原因进行分组 ,并分析其临床疗效。 结果 解剖复... 目的 探讨影响移位髋臼骨折手术复位质量的相关因素。 方法  1990年 3月~1999年 7月共手术治疗移位髋臼骨折 189例 ,年龄 8~ 5 3岁 ,平均 3 2岁。根据可能影响骨折复位质量的常见原因进行分组 ,并分析其临床疗效。 结果 解剖复位率在最近和最初的 4 .5年手术组分别是 89.7% ( 10 5 117)和 63 .9% ( 4 6 72 ) ;在简单和复杂型骨折组分别是 97.8% ( 89 91)和 63 .3 %( 62 98) ;在伤后手术时间 <3周和≥ 3周组分别是 88.6% ( 10 1 114 )和 66.7% ( 5 0 75 ) ;在复杂型骨折组 ,由双入路和前后方单一入路手术获得的解剖复位率分别是 84 .8% ( 2 8 3 3 )和 5 1.0 % ( 2 5 4 9) ;获2~ 10年远期随访的 13 6例中 ,解剖和非解剖复位组的功能优良率分别为 83 .6% ( 92 110 )和 3 8.5 %( 10 2 6)。以上各因素分组间比较 ,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结论 医师经验、骨折类型、伤后手术时间以及入路选择均对骨折复位质量和临床疗效产生显著影响 ,克服这些因素的负面影响将有利于提高复位质量和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骨折 外科手术 手术复位 治疗
原文传递
髋臼骨折记忆合金三维内固定系统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60
3
作者 张春才 许硕贵 +11 位作者 王家林 禹宝庆 侯铁胜 纪方 吴岳嵩 王继芳 梁雨田 李重茂 沈惠良 李斯明 王爱民 胡小鹏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709-713,共5页
目的介绍应用记忆合金三维内固定系统治疗髋臼骨折的新技术与新方法。方法依髋臼的解剖学特点与镍钛合金的特性,研制出髋臼骨折记忆合金三维内固定系统。它由前柱臼A、后柱臼B、弓齿C、转子D四组系列组成。至2001年10月,该系统临床治疗... 目的介绍应用记忆合金三维内固定系统治疗髋臼骨折的新技术与新方法。方法依髋臼的解剖学特点与镍钛合金的特性,研制出髋臼骨折记忆合金三维内固定系统。它由前柱臼A、后柱臼B、弓齿C、转子D四组系列组成。至2001年10月,该系统临床治疗髋臼骨折41例。结果该内固定系统能将复杂粉碎的髋臼骨折稳定地聚合于解剖位,术中操作简便。术后随访6~28个月,其中38例术后1.6个月达骨性愈合,并于术后2.5个月,患侧髋关节功能达到健侧水平。术后并发异位骨化、关节失用1例,骨化性肌炎致功能障碍2例,感染但未遗留功能障碍1例。结论髋臼骨折记忆合金三维内固定系统的应用,为粉碎性髋臼骨折的解剖性重建,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骨折 记忆合金 三维内固定系统 设计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影响髋臼骨折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67
4
作者 贾健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715-719,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髋臼骨折疗效的相关因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 1990年 3月~ 2000年 3月收治的资料完整的髋臼骨折 86例,其中经牵引复位者 45例,手术治疗者 41例。选择 Letournel分型标准判断损伤病理改变,按照 Harris疗效标准... 目的探讨影响髋臼骨折疗效的相关因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 1990年 3月~ 2000年 3月收治的资料完整的髋臼骨折 86例,其中经牵引复位者 45例,手术治疗者 41例。选择 Letournel分型标准判断损伤病理改变,按照 Harris疗效标准评价关节功能。共有简单骨折 37例,复杂骨折 49例。多发伤 45例,合并股骨头、颈骨折和 (或 )股骨头后脱位者共 36例,并发坐骨神经损伤者 15例。结果全组 86例患者中, 75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 25.6个月。根据 Harris评分,优 31例 (41.3% ),良 13例( 17.3%),可 5例 (6.7% ),差 26例( 34.7%)。并发股骨头坏死 9例( 12%),创伤性关节炎 15例 (20% ),异位骨化 16例 (21.3% )。结论影响髋臼骨折疗效的主要因素包括骨折类型、患者年龄、治疗方法、手术时机、入路选择、复位质量、合并损伤、并发症等。通过手术内固定可明显改善关节功能,但复位质量不是决定远期疗效的惟一因素。保证预后满意的必要条件是: (1)患者年龄 < 45岁; (2)无创伤性股骨头后脱位; (3)术前借助牵引使股骨头部分复位以改善血运并缓解对关节软骨压力;( 4)髋臼骨折术后残存移位≤ 3 mm; (5)尽量坚强内固定以便髋关节早期活动; (6)防治异位骨化,以免发生 BrookerⅢ、Ⅳ级病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骨折 预后 治疗 疗效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移位复杂型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65
5
作者 孙俊英 唐天驷 +2 位作者 董天华 洪天禄 许立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00-303,共4页
目的总结移位复杂型髋臼骨折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从1990年3月~1999年9月,共手术治疗98例,其中后柱合并后壁骨折9例,横形合并后壁骨折22例,“T”形骨折28例,双柱骨折37例,前柱合并后半横形骨折2例。手术采用Kocher-Langenbeck(K... 目的总结移位复杂型髋臼骨折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从1990年3月~1999年9月,共手术治疗98例,其中后柱合并后壁骨折9例,横形合并后壁骨折22例,“T”形骨折28例,双柱骨折37例,前柱合并后半横形骨折2例。手术采用Kocher-Langenbeck(K-L)入路28例,髂腹股沟入路21例,延长髂股入路16例,双入路(髂腹股沟+K-L入路)33例。结果解剖复位62例(63.3%),满意复位32例(32.7%),不满意复位4例(4.1%)。解剖复位率在最初和最近4.5年手术组分别为50.0%和72.4%。获2~10年随访的78例中,临床和X线优良率分别为70.5%和71.8%,其中解剖和非解剖复位组的临床优良率分别为83.9%和36.4%(χ2=22.89,P<0.01)。并发症:坐骨神经不全性牵伸损伤1例(1.0%);深部感染2例(2.0%);静脉血栓形成2例(2.0%);中、重度骨关节炎2例(2.0%),轻度5例(5.1%);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例(2.0%);异位骨化BrookerⅠ、Ⅱ度24例(24.5%),Ⅲ度8例(8.2%)。结论(1)手术治疗移位复杂型髋臼骨折可取得满意的骨折复位和临床疗效;(2)复位质量与疗效密切相关;(3)医生的临床经验对于提高复位质量,改善远期疗效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位复杂型髋臼骨折 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 疗效 手术适应证 手术入路
原文传递
Stoppa入路在骨盆髋臼骨折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61
6
作者 曹奇勇 吴新宝 +3 位作者 蒋协远 朱仕文 吴宏华 王满宜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6期504-508,共5页
目的探讨在骨盆髋臼骨折中采用耻骨联合上缘横形或下腹正中切口,真骨盆内操作(Stoppa入路)的初步临床经验。方法对2008年3月至11月间应用Stoppa入路治疗的10例骨盆髋臼骨折患者进行总结。5例骨盆患者均为TileC型,Stoppa入路复位固... 目的探讨在骨盆髋臼骨折中采用耻骨联合上缘横形或下腹正中切口,真骨盆内操作(Stoppa入路)的初步临床经验。方法对2008年3月至11月间应用Stoppa入路治疗的10例骨盆髋臼骨折患者进行总结。5例骨盆患者均为TileC型,Stoppa入路复位固定前环的高位耻骨支骨折。髋臼骨折为横行2例,双柱、T型及后柱(四边体粉碎骨折伴中心脱位)骨折各1例,单纯Stoppa入路2例,联合Kocher—Langenbeck及髂腹股沟入路3例。结果所有骨盆骨折均复位优,所有髋臼骨折均解剖复位。Stoppa入路平均切口长度10cm(9~12cm),乎均手术时间88min(75~105min),平均出血560mL(250~800mL),无手术并发症。7例获得4~8个月随访,功能结果均满意。结论Stoppa入路可以替代髂腹股沟入路治疗高位耻骨支骨折,也可单独或联合其他入路治疗髋臼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骨盆 骨折 手术入路
原文传递
经单一髂腹股沟入路治疗复合髋臼骨折 被引量:56
7
作者 朱仕文 王满宜 +2 位作者 吴新宝 曹奇勇 吴宏华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1期1025-1027,共3页
目的评价经单一髂腹股沟入路治疗某些复合类型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自1994年6月~2003年10月,通过单一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治疗46例复合类型髋臼骨折,对患者的功能结果和并发症进行随访。结果有完整随访结果者40例,平均随访40.4个月,40例... 目的评价经单一髂腹股沟入路治疗某些复合类型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自1994年6月~2003年10月,通过单一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治疗46例复合类型髋臼骨折,对患者的功能结果和并发症进行随访。结果有完整随访结果者40例,平均随访40.4个月,40例骨折全部愈合,未发生感染。异位骨化发生率为2.5%(1例)。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2.5%。结论髋臼骨折中,前方伴后半横形骨折、大部分双柱骨折及有些T形骨折可以通过单一髂腹股沟入路完成骨折的复位及内固定,手术中能达到解剖复位或接近解剖复位,术后功能良好。经单一入路完成手术减少了手术创伤,可以及早进行功能锻炼,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骨折 手术入路 腹股沟 髂腹股沟入路 髋臼骨折 手术治疗 复合 并发症发生率 随访结果 解剖复位 术后功能 横形骨折
原文传递
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治疗髋臼骨折合并同侧骨盆骨折 被引量:48
8
作者 熊然 张潇 +8 位作者 李涛 燕华 王华 麦奇光 韩卫雨 黄海 廖坚文 吴文 樊仕才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85-390,共6页
目的 探讨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治疗髋臼骨折合并同侧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采用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治疗的15例髋臼骨折合并同侧骨盆骨折患者资料,男10例,女5例;年龄为21 ~ 64岁,平均45.6岁.髋臼... 目的 探讨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治疗髋臼骨折合并同侧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采用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治疗的15例髋臼骨折合并同侧骨盆骨折患者资料,男10例,女5例;年龄为21 ~ 64岁,平均45.6岁.髋臼骨折按Judet-Letournel分型:前柱骨折8例,前柱伴后半横形骨折3例,双柱骨折4例;骨盆骨折按Tile分型:B2.1型5例,C1.2型7例,C1.3型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5~21 d,平均11d.11例单纯骨盆、髋臼前部分骨折患者,采用平卧位,行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复位与固定;4例骨折涉及髋臼后壁、后柱者,采用漂浮体位,行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联合后侧Kocher-Langenbeck入路复位与固定.内固定物为钛合金重建接骨板及空心螺钉. 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105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640 mL.术后髋臼骨折复位质量按照Matta影像学复位评估标准评定:解剖复位8例,满意复位4例,不满意复位3例.1例患者出现坐骨神经损伤症状,1例患者出现腹壁伤口皮下脂肪液化.15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6个月(10 ~20个月)随访.本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12周(10 ~15周).术后6个月根据改良Merled'Aubigne和Postel评分系统评定疗效:优10例,良4例,可1例.结论 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术中能充分显露并处理累及髋臼前柱和方形区的髋臼骨折,并可对同侧耻骨上支、髂骨翼及骶髂关节周围骨折进行有效的复位与固定,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骨盆 骨折 手术入路
原文传递
单一腹直肌外侧切口治疗髋臼前后柱骨折 被引量:45
9
作者 杨晓东 夏广 +6 位作者 樊仕才 王钢 杜贵忠 麦奇光 王华 李涛 谭新宇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35-340,共6页
目的 探讨经单一前方腹直肌外侧切口前柱钢板加后柱顺行拉力螺钉固定治疗髋臼前后柱骨折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采用单一前方腹直肌外侧切口前柱钢板加后柱拉力螺钉固定治疗28例髋臼前后柱骨折患者... 目的 探讨经单一前方腹直肌外侧切口前柱钢板加后柱顺行拉力螺钉固定治疗髋臼前后柱骨折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采用单一前方腹直肌外侧切口前柱钢板加后柱拉力螺钉固定治疗28例髋臼前后柱骨折患者资料,男12例,女16例;年龄19~61岁,平均41.4岁.髋臼骨折按Letournel-Judet分型:前方伴后半横形骨折18例,双柱骨折10例,骨折均未涉及髋臼后壁;其中15例合并骨盆环骨折,9例合并四肢骨折,6例合并其他脏器损伤;13例为多发损伤.手术经前方腹直肌外侧切口进入,直视下复位髋臼骨折,将预弯的钢板放置于四方体的内侧面固定前柱,通过牵拉、撬拨复位后柱骨折,经小骨盆环上缘向坐骨棘或坐骨结节方向打入直径6.5 mm空心螺钉导针后,沿导针顺行拉力螺钉固定后柱.结果 2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X线及CT检查均示髋臼前后柱骨折复位固定良好,无一例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按Matta影像学复位标准:优20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89.2%(25/28).2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髋臼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8~14周,平均12周.根据Matta改良的Merle d' Aubigne和Postel评分系统评价髋关节功能:优19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为92.8%(26/28).2例分别于术后6、11个月行走时出现疼痛,影像学表现为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口服氨基葡萄糖片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结论 经单一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术中能充分显露髋臼前柱及后柱内侧面,并能直视下对髋臼前、后柱骨折进行有效复位与固定,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骨折 骨螺丝
原文传递
经骨盆内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 被引量:39
10
作者 张洪 徐辉 +2 位作者 康倩 窦宝信 黄德勇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658-661,共4页
目的介绍经髂腹股沟入路在骨盆内壁行伯尔尼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方法1997年10月~2001年4月,共有51例患者(53髋)因髋臼发育不良造成髋关节疼痛而接受经髂腹股沟入路髋臼周围截骨术(Berneseperiacetabularosteotomy)。... 目的介绍经髂腹股沟入路在骨盆内壁行伯尔尼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方法1997年10月~2001年4月,共有51例患者(53髋)因髋臼发育不良造成髋关节疼痛而接受经髂腹股沟入路髋臼周围截骨术(Berneseperiacetabularosteotomy)。患者平均年龄30.6岁(13~48岁,其中1例13岁患者的髋臼骨骺已完全闭合),男∶女=1∶10。术前患者平均疼痛3.4年(3个月~15年);髋关节活动度正常或基本正常(235°~360°,平均300°)。术前X线片显示CE角?15°~15°,平均1.1°;臼顶倾斜角为15°~55°,平均28°;髋关节间隙正常或轻度狭窄。53%的髋关节伴有不同程度的半脱位(Shenton线不连续)。结果24例(24髋)有12~38个月(平均26个月)的随访结果。24髋术后疼痛明显减轻,髋关节活动度保持正常。Harris评分从术前平均79.8分(64~83分)提高到术后平均93.8分(75~100分)。术后CE角平均为40°(20°~60°),臼顶倾斜角平均为9°(0°~20°),Shenton线不连续率降为33%。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包括股神经损伤1例,膀胱功能障碍1例,切口疝2例。结论骨盆内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可以获得良好疗效。该术式的特点为:在保持骨盆环和髋外展肌完整的基础上,可以最大限度地改善髋关节畸形,恢复髋关节的解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髋臼发育不良 经骨盆内髋臼周围截骨术
原文传递
骨盆髋臼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规律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4
11
作者 王鹏飞 王宝辉 +10 位作者 尚昆 屈霜威 王晨 张红 付亚辉 王虎 庄岩 李忠 朱养均 薛汉中 张堃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41-947,共7页
目的探讨骨盆、髋臼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规律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10例骨盆、髋臼骨折患者资料。男76例,女34例;年龄16。76岁,平均44.2岁。骨盆骨折48例,按Young-B... 目的探讨骨盆、髋臼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规律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10例骨盆、髋臼骨折患者资料。男76例,女34例;年龄16。76岁,平均44.2岁。骨盆骨折48例,按Young-Burgess分型:前后压缩型12例,侧方压缩型16例,垂直剪切型20例;髋臼骨折62例,按Letournel-Judet分型:简单骨折26例,复杂骨折36例。分别在术前、术后进行双下肢静脉超声判断DVT的发生情况,并对与DVT发生可能相关的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先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危险因素,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32例(29.09%)患者发生DVT,其中近端血栓21例(19.09%),3例患者合并肺栓塞。髋臼骨折患者DVT发生率较骨盆骨折高,复杂型髋臼骨折近端血栓发生率较简单型髋臼骨折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合并其他部位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2周是骨盆、髋臼骨折患者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即使积极进行预防,骨盆、髋臼骨折患者发生DVT的风险仍很高,且以近端血栓为主。年龄〉60岁、合并其他部位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2周是骨盆、髋臼骨折患者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髋臼 骨折 静脉血栓形成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翻修手术时髋臼巨大骨缺损的重建 被引量:42
12
作者 戴尅戎 朱振安 +2 位作者 孙月华 尚希福 张峻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32-336,共5页
目的 通过总结分析作者所治疗的病例,提出髋关节翻修手术时髋臼巨大骨缺损的对策。方法 总结分析 32例 33髋髋臼巨大骨缺损的翻修病例,男 17例,女 15例,年龄 40~ 90岁,平均 61.5岁。第 1次翻修 28例 29髋,第 2次翻修 2例 2髋,... 目的 通过总结分析作者所治疗的病例,提出髋关节翻修手术时髋臼巨大骨缺损的对策。方法 总结分析 32例 33髋髋臼巨大骨缺损的翻修病例,男 17例,女 15例,年龄 40~ 90岁,平均 61.5岁。第 1次翻修 28例 29髋,第 2次翻修 2例 2髋,第 3、 4次翻修各 1例 1髋。首次手术为股骨头置换者 8例 8髋,全髋置换者 24例 25髋。除行马鞍型假体置换的 2髋外,其余 31髋均行骨移植,以松质骨为主。 22髋为非结构性植骨, 9髋为大块异体股骨头或自体髂骨植骨。植骨后 9髋植入标准髋臼假体, 24髋选用特殊假体,主要为计算机辅助定制型髋臼假体,包括加侧翼假体、双层金属网罩、髋臼增强环罩、双球面假体、带嵴假体和马鞍型假体。结果 经 0.5~ 11年随访,无一例发生再移位或再发骨吸收。 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的 17~ 48分提高到 54~ 89分。 计算机辅助定制型人工髋臼更能符合不同病情的需要,且使手术难度减小。结论 特殊假体具有更适合个体需要、可防止植骨块移位或塌陷、初始稳定性较好等优点。正确使用植骨和选择恰当的假体,以重建髋臼窝和周缘的完整性,将明显提高翻修手术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假体 再手术 髋臼 创伤 损伤 计算机辅助设计 重建术 人工髋关节
原文传递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假体周围骨折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处理 被引量:43
13
作者 程琪 郭开今 +5 位作者 赵凤朝 郑欣 庞勇 王一 唐金龙 顾江江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641-649,共9页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假体周围骨折的危险因素、骨折特点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023例(1168髋),男421例(507髋),女602例(661髋);年龄23~96岁,平均(64.2±15...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假体周围骨折的危险因素、骨折特点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023例(1168髋),男421例(507髋),女602例(661髋);年龄23~96岁,平均(64.2±15.0)岁。初次全髋关节置换1053髋,全髋关节翻修115髋。对初次置换术中发生髋臼假体周围骨折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侧别、原发疾病、手术人路、髋臼骨质疏松、假体类型、假体骨性覆盖率等相关因素行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假体周围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卡方检验分析初次置换和翻修术中髋臼假体周围骨折发生率的差异。结果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假体周围骨折的总体发生率为2.8%(33/1168)。翻修术中髋臼假体周围骨折发生率为6.1%(7/115),高于初次置换术的2.5%(26/1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43,P=0.02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原发疾病(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或类风湿关节炎)、骨质疏松、生物型髋臼杯、假体骨性覆盖率高、医生年手术量少是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假体周围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髋臼假体周围骨折33髋中,于术中发现13髋(39.4%,13/33);术后发现20髋(60.6%,20/33),髋臼壁骨折26髋(78.8%,26/33)、髋臼柱骨折2髋(6.1%,2/33)、髋臼方形区骨折伴假体中心性脱位3髋(9.1%,3/33)、髋臼横形骨折2髋(6.1%,2/33)。假体稳定性骨折26髋(78.8%,26/33),术中检出率26.9%(7/26);非稳定性骨折7髋(21.2%,7/33),术中检出率85.7%(6/7)。髋臼壁骨折采用螺钉加强固定或保守治疗,髋臼柱骨折采用钢板固定,髋臼方形区骨折伴假体中心性脱位采用Jumbo杯翻修1髋、金属重建杯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髋臼 骨折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颗粒骨植骨在髋臼翻修中的应用 被引量:39
14
作者 王继芳 卢世璧 +6 位作者 王岩 唐佩福 李静东 张永刚 刘玉杰 董纪元 蔡諝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37-341,共5页
目的 介绍采用颗粒骨 (morselized bone)移植和国产带三翼髋臼假体行髋臼翻修术的体会。方法 1989年 12月~ 1999年 6月采用自体或异体颗粒骨植骨,行髋臼假体松动并骨缺损翻修 23例。男 12例,女 11例;年龄 38~ 71岁,平均 54.2岁。... 目的 介绍采用颗粒骨 (morselized bone)移植和国产带三翼髋臼假体行髋臼翻修术的体会。方法 1989年 12月~ 1999年 6月采用自体或异体颗粒骨植骨,行髋臼假体松动并骨缺损翻修 23例。男 12例,女 11例;年龄 38~ 71岁,平均 54.2岁。初次全髋关节置换使用的假体 :双杯关节置换 4例,全髋关节置换 19例。骨水泥固定 22例,非骨水泥固定 1例。按 Gustillo分型 :Ⅱ 型 3例,Ⅲ型 9例,Ⅳ型 11例。术中取髂骨自体颗粒骨 6例,异体冷冻干燥颗粒骨 17例,颗粒骨的直径为 4~ 6 mm。髋臼假体 :旋入型金属髋臼 2例,螺钉固定型金属髋臼 10例,国产带三翼金属髋臼 11例。带三翼金属髋臼结构为珍珠面金属髋臼的外上象限向心性分布三个翼,翼底与金属髋臼为一体,翼的游离缘为利刃,刃高分别为 10、 15、 20和 25 mm四个型号 ,内衬为超高分子聚乙烯。结果 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随访最短 1年 2个月,最长 8年 1个月,平均 3年 8个月。除 3例外,自体或异体颗粒骨均愈合良好。 X线检查 :假体包容满意,假体与骨床间无 X线透亮区,原骨缺损得以修复。翻修前 Harris评分平均为 47分,术后随访平均为 86分,翻修成功率为 86.9%。术后再松动者 3例中 2例因假体放置位置不当,植骨不充分,固定不牢致松动,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再手术 髋臼 创伤 损伤 骨移植 颗粒骨
原文传递
髋臼内壁截骨术在发育不良髋关节全髋置换髋臼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39
15
作者 张洪 周一新 +1 位作者 黄野 周乙雄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23-226,共4页
目的探讨髋臼内壁截骨术在发育不良髋关节髋臼重建中的应用。方法2001年5月至2002年12月,采用结合髋臼内壁截骨术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17例18髋,男1例1髋,女16例17髋,年龄35~70岁,平均51.4岁。其中CroweⅠ期4髋,Ⅱ期... 目的探讨髋臼内壁截骨术在发育不良髋关节髋臼重建中的应用。方法2001年5月至2002年12月,采用结合髋臼内壁截骨术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17例18髋,男1例1髋,女16例17髋,年龄35~70岁,平均51.4岁。其中CroweⅠ期4髋,Ⅱ期7髋,Ⅲ期4髋,Ⅳ期3髋。通过在手术前、后X线片上绘制Ranawat三角,对照手术前、后髋关节旋转中心与理想旋转中心的距离,测量术后臼杯穹顶与Kohler线的距离、臼杯直径等研究髋关节旋转中心重建与臼杯固定的效果。结果所有人工臼杯均安置于真臼位置,臼杯直径44~56mm,平均50.78mm。术前股骨头中心距理想旋转中心水平距离为12~40mm,平均21.09mm;术后股骨头中心距理想旋转中心水平距离为-3~10.1mm,平均3.73mm;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5,P<0.01)。术前股骨头中心距理想旋转中心垂直距离为5~32mm,平均15.39mm;术后股骨头中心距理想旋转中心垂直距离为-18~26.3m m,平均4.98mm;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2,P<0.01)。随访3个月以上者,截骨部位均骨性愈合。结论内壁截骨术有助于将发育不良髋关节的髋臼安置于真臼位置,保留髋臼底部的骨量,避免髋臼外上方植骨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重建 全髋置换 2002年12月 旋转中心 髋关节发育不良 全髋关节置换术 水平距离 垂直距离 2001年 手术前 股骨头 截骨术 骨性愈合 统计学 平均 理想 臼杯 内壁 70岁 X线片 术后 骨部位 并发症 安置 直径
原文传递
髋臼粉碎性骨折合并压缩性缺损的治疗与对策 被引量:38
16
作者 张春才 许硕贵 +11 位作者 禹宝庆 王家林 苏佳灿 沈洪兴 付青格 牛云飞 任可 张鹏 汪光晔 李文锐 李文虎 王家让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1期1010-1014,共5页
目的探讨治疗髋臼粉碎性骨折合并压缩性缺损的手术方法。方法1997年7月~2005年2月,收治髋臼粉碎性骨折合并压缩性缺损43例,其中陈旧性骨折25例,新鲜骨折16例,畸形(大于90d)2例;复杂骨折与缺损34例,简单骨折与缺损9例。缺损体积3~9cm3... 目的探讨治疗髋臼粉碎性骨折合并压缩性缺损的手术方法。方法1997年7月~2005年2月,收治髋臼粉碎性骨折合并压缩性缺损43例,其中陈旧性骨折25例,新鲜骨折16例,畸形(大于90d)2例;复杂骨折与缺损34例,简单骨折与缺损9例。缺损体积3~9cm3,平均4.5cm3。采用改良髋臼入路,应用髋臼三维记忆内固定系统(ATMFS)三维记忆锁定碎骨;髋臼碎骨关节面整复法;自体髂骨髋臼后壁解剖性重建法;自体骨+人工骨填塞及骨腊隔离法等术后相关措施。结果所有患者随访5~86个月,平均15.7个月。粉碎骨折关节面粉碎+填补压缩体积至头臼解剖复位31例;自体髂骨后壁“解剖性重建头臼解剖复位”12例;40例患者经过平均5.3个月患侧髋关节功能达到健侧水平,1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例异位骨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导致髋关节骨融合。结论本文介绍了治疗髋臼粉碎性骨折合并压缩性缺损的新方法与措施,有效地提高了股骨头与髋臼解剖对应率,为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骨折 粉碎性 骨缺损 髋臼三维记忆固定系统 粉碎性骨折 髋臼后壁 压缩性 缺损 三维记忆内固定系统 治疗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髋关节功能 骨关节面
原文传递
有限元分析先天性髋关节半脱位及髋臼发育不良的应力变化 被引量:29
17
作者 阿良 吉士俊 范慈方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2000年第6期327-330,共4页
目的 建立构成及形态接近实际的髋关节模型对髋关节进行有限元分析。从力学角度对关节发育、关节稳定性 ,骨关节炎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收集 7~ 14岁正常儿童 9例及先天性髋关节半脱位及髋臼发育不良病例 16例 (男 8例 ,女 17... 目的 建立构成及形态接近实际的髋关节模型对髋关节进行有限元分析。从力学角度对关节发育、关节稳定性 ,骨关节炎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收集 7~ 14岁正常儿童 9例及先天性髋关节半脱位及髋臼发育不良病例 16例 (男 8例 ,女 17例 )的X线片 ,建立二维有限元网格 ,分析各组的生物力学特点。结果 髋臼合力各组平均值为 :正常组 2 10 .1N/cm2 ;髋关节半脱位组745 .4N/cm2 ;髋臼发育不良组 5 39.6N/cm2 。股骨头合力各组平均值为 :正常组 2 18.6N/cm2 ;髋关节半脱位组 6 36 .5N/cm2 ;髋臼发育不良组 332 .4N/cm2 。各组受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正常组受力集中于髋臼顶 ,其他两组受力集中于髋臼边缘。结论 髋关节结构的改变使关节受力明显增加 ,关节发育异常 ,稳定性丧失 ,最终演变为骨关节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髋关节半脱位 髋臼发育不良 有限元分析
原文传递
改良Stoppa入路在骨盆髋臼骨折治疗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37
18
作者 杨洪昌 吴照祥 +2 位作者 陈仲 杨华刚 陈戈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0期931-935,共5页
目的 探讨改良Stoppa入路在骨盆髋臼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2008年3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26例骨盆骨折和9例髓臼骨折患者,男28例,女7例;年龄18~61岁,平均37岁.26例骨盆骨折按Tile分型:B1型2例,B2型4例,B3型7例;C1-1型4例,C1-2型2... 目的 探讨改良Stoppa入路在骨盆髋臼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2008年3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26例骨盆骨折和9例髓臼骨折患者,男28例,女7例;年龄18~61岁,平均37岁.26例骨盆骨折按Tile分型:B1型2例,B2型4例,B3型7例;C1-1型4例,C1-2型2例,C1-3型4例,C2型3例.9例髋臼骨折按Letournel分型:前柱骨折1例,横形骨折3例,T形骨折2例,前柱伴后半横形骨折1例,双柱骨折2例.26例骨盆骨折中单独使用改良Stoppa入路10例,联合髂窝入路15例,联合后路1例.9例髋臼骨折中单独使用改良Stoppa入路3例,联合Kocher-Langenbeck入路4例,联合髂窝入路及Kocher-Langenbeck入路2例.结果 除1例患者外,其余34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90 min(65~135min),平均出血量为320 mL(150~1200 mL).术后根据Matta影像学评分,骨盆骨折前后环损伤均复位优;髋臼骨折解剖复位8例,满意复位1例.4例骨盆骨折患者失访,其余22例患者平均随访4个月,钢板断裂及螺钉松动各1例.2例髋臼骨折患者失访,其余7例患者获平均4个月随访,1例屈髋轻度受限,1例BrookerⅡ型异位骨化,无股骨头坏死.29例获随访患者骨折均获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2.7个月(2.5~4.0个月).结论 改良Stoppa入路可单独或联合其他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其具有操作便捷、并发症少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髋臼 骨折 手术入路
原文传递
前路铁板结合方形区螺钉内固定治疗涉及方形区的髋臼骨折 被引量:37
19
作者 蔡贤华 刘曦明 +5 位作者 汪国栋 徐峰 王华松 李世梁 黄大伟 徐洲发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2-106,共5页
目的探讨前路铁板结合方形区鲸钉内固定治疗涉及方形民的做臼付折的疗效。方 法 2005年In至20门年5月共收治52例涉及方形区的愤臼骨折患者,其中36例获得随访,男21例,女15例;年龄21 - 59岁,平均43.5岁。筒'忻按Letournel分型:双... 目的探讨前路铁板结合方形区鲸钉内固定治疗涉及方形民的做臼付折的疗效。方 法 2005年In至20门年5月共收治52例涉及方形区的愤臼骨折患者,其中36例获得随访,男21例,女15例;年龄21 - 59岁,平均43.5岁。筒'忻按Letournel分型:双柱伺如15例,极形骨折4例,前性伴后半横形骨析8例,r形骨折9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儒腹股沟入路,复位后行重边铁板及经铁板3 -5 i攸皮质件蝶钉(方形区蝶钉)部分经骨表团内固定。术后应用Malia放射学标准评估骨折复位质量,末 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erle d'Aubigne和Postel'iIl分标准评定髓关节功能。结果 36例忠吁吁术后~x12 -72个月(平均41. 7个月)随访。术后'丹折u位质iJ:恢Matta放射学标准评定:解削复位19例,良好 复位12例,不满忘飞复位5例,复位优良率为86.1%。所有患者旬'折均获l临床愈合,愈合时间为2-4个月,平均3个月。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erle d'Aubign岳和P叫el W分标准评定俄关节功能:优16例,良13例.IlJ 5例.&2例,优良率为80.6%。本组患者功能优良率与骨折复位质itt呈明显正相关( r = 0.513, P =0. 001)。元一例j血者友生JJ形区蝶钉松脱、断裂。结论 Tiu'路铁板结合方形区虫害{钉内回应 可靠,无进入髋关节腔之虞,是治疗以前往损伤为主的双柱骨折、向前移位的横形忏折、部分前柱合并后半横j彤'自折'及部分T形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榄臼 骨折 骨折固定术 骨板
原文传递
简化国际髋关节评分量表在髋臼周围截骨术评价中的应用69例报告 被引量:37
20
作者 罗殿中 张洪 +3 位作者 程徽 肖凯 臧建成 程楠楠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目的探讨简化国际髋关节评分问卷量表(i HOT-12)在髋臼周围截骨术(periac-etabular osteotomy,PAO)近期疗效评价中的效果。方法 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对在我院因髋臼发育不良行PAO的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功能评价,评价方法包括WOMAC下肢... 目的探讨简化国际髋关节评分问卷量表(i HOT-12)在髋臼周围截骨术(periac-etabular osteotomy,PAO)近期疗效评价中的效果。方法 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对在我院因髋臼发育不良行PAO的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功能评价,评价方法包括WOMAC下肢功能评分、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i HOT-12简化国际髋关节评分问卷量表,以及VAS视觉疼痛评分。34例(38髋)完成自身术前术后对照(A组);35例(35髋)完成与对侧未手术髋对照(B组)。利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髋关节的评分进行配对资料t检验,对非正态分布的指标采用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A组术前、术后WOMAC评分:(24.5±4.5)分/(11.8±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Harris评分:(85.5±5.5)分/(92.2±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i HOT-12评分:(47.0±7.0)分/(63.0±3.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VAS评分:(32.0±17.1)分/(85.0±1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B组对侧、手术侧术后Harris评分分别为:(92.6±2.6)分/(94.3±4.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0);i HOT-12评分(71.8±1.8)分/(72.0±2.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4);VAS评分:(77.5±19.7)分/(81.0±19.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1)。结论在对PAO的近期疗效评价时,VAS评分和i HOT-12评分表现较突出,能够准确反映手术干预前后的变化,可用于保髋手术治疗的疗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截骨术 矫形外科手术 疗效比较研究 问卷调查 髋关节 髋臼周围截骨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