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腺异位副脾的影像学诊断(附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9
1
作者 程伟中 曾蒙苏 +4 位作者 饶圣祥 张澍杰 陈财忠 纪元 靳大勇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11期1196-1198,共3页
目的:探讨胰腺异位副脾(IPAS)的CT和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例IPAS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1例行CT平扫和增强检查,2例行MRI平扫和动态增强检查。结果:3例胰腺异位副脾均位于胰尾,主要表现为信号强度或密度与脾脏相... 目的:探讨胰腺异位副脾(IPAS)的CT和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例IPAS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1例行CT平扫和增强检查,2例行MRI平扫和动态增强检查。结果:3例胰腺异位副脾均位于胰尾,主要表现为信号强度或密度与脾脏相似,增强后病灶均匀强化,与脾脏实质强化程度相似;3例同时伴有脾门区副脾。结论:IPAS为胰腺少见病变,其发生部位及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胰腺 副脾
下载PDF
脾切除及保留副脾治疗儿童戈谢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2
作者 莫志强 王大勇 +5 位作者 李小松 刘璐 陈巍 王文杰 王雨思 谢向辉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2016年第7期537-540,共4页
目的探讨脾切除及保留副脾对治疗儿童戈谢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确诊戈谢病并已经接受脾切除的6例患儿(男4例,女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6例患儿确诊年龄1岁2个月-4岁9个月,平均为2岁5个月,均为Ⅰ型戈谢病... 目的探讨脾切除及保留副脾对治疗儿童戈谢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确诊戈谢病并已经接受脾切除的6例患儿(男4例,女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6例患儿确诊年龄1岁2个月-4岁9个月,平均为2岁5个月,均为Ⅰ型戈谢病,存在脾大影响生活质量及出血倾向,血小板(62-143×10^9/L)、血红蛋白(49-110g/L)低于正常,手术前没有骨痛及神经系统症状。手术时平均年龄4岁9个月-9岁4个月,平均6岁7个月。2例术前接受酶替代治疗(ERT),仍有明显脾肿大及血小板降低,1例曾接受ERT半年。结果6例患儿均经手术治疗行脾切除,3例患儿存在副脾,其中1例未保留副脾,2例保留副脾。所切除脾脏大小28cm×21cm×15cm-31cm×18cm×11cm,标本重量1.97-3.35kg,4例脾标本肉眼可见广泛局灶性梗死。术后病理证实戈谢病诊断,5例存在局灶梗死。出院时血小板(330-1419×10^9/L)、血红蛋白(87-121g/L)得到明显改善。随访1-45个月无死亡病例。术后1例坚持酶替代治疗,但剂量减半,1例术后即停药,1例术后半年停药。患儿生长发育得到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血小板(368-969×10^9/L)及血红蛋白(100-121g/L)升高,保留副脾的患儿恢复情况优于其他患儿。结论脾切除可以有效缓解戈谢病患儿临床症状,减少酶替代治疗剂量,而保留副脾可能减少部分及全脾切除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戈谢病 脾切除术 副脾
原文传递
胰腺内副脾伴表皮样囊肿的影像特征 被引量:6
3
作者 张泽华 周正荣 郑强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69-573,共5页
目的探讨胰腺内副脾伴表皮样囊肿(ECIPAS)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8年4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7例经病理证实的ECIPAS患者资料。7例均行腹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2例患者行MR胰胆管成像(MRCP)检查,5例同时行腹部超声检... 目的探讨胰腺内副脾伴表皮样囊肿(ECIPAS)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8年4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7例经病理证实的ECIPAS患者资料。7例均行腹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2例患者行MR胰胆管成像(MRCP)检查,5例同时行腹部超声检查。分析其影像特征。结果CT扫描示5例病灶位于胰尾部,2例位于胰颈部。病灶最大径1.5~4.8cm,平均(2.8±1.2)cm。2例病灶表现为多房性囊肿。CT平扫2例表现为境界清楚的低密度灶,2例表现为稍高密度结节,2例可见钙化;增强后4例环绕囊肿的实质呈渐进性强化,动脉期和静脉期实质成分的强化程度较脾脏相似且高于胰腺组织。MRCP检查2例均未见囊肿与胰管相通,胰胆管均无扩张,其中1例表现为胰颈体部后方类圆形稍高信号影。超声检查5例病灶表现为境界欠清的无回声或低回声,形态不规则。结论发病部位除了胰尾也可见于胰颈部,影像表现为囊肿周边包绕强化程度与脾脏相似且高于胰腺的副脾组织,强化方式呈渐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副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胰腺异位副脾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4
作者 柳亚伟 卢锦辉 雷衡阳 《老年医学研究》 2023年第5期48-51,共4页
胰腺异位副脾临床发病罕见,术前诊断困难,易误诊为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本文报告1例胰腺异位副脾病例,患者因上腹部胀痛不适就诊,完善腹部磁共振检查和CT检查示胰尾部大小约1.4 cm×1.1 cm占位,术前辅助检查结果示:胰腺占位性病变?... 胰腺异位副脾临床发病罕见,术前诊断困难,易误诊为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本文报告1例胰腺异位副脾病例,患者因上腹部胀痛不适就诊,完善腹部磁共振检查和CT检查示胰尾部大小约1.4 cm×1.1 cm占位,术前辅助检查结果示:胰腺占位性病变?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胆总管结石伴胆管炎;肝功能不全。择期行内窥镜逆行性胆管胰管造影术+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胆囊切除术+胰腺体尾部切除术,术后病理示:胰腺异位副脾;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给予对症处理后患者出院,随访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脾 胰腺异位副脾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下载PDF
肾上腺区副脾的CT表现 被引量:5
5
作者 曹佑军 龚向阳 王建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00-303,共4页
目的探讨肾上腺区副脾的CT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肾上腺区副脾术前CT资料。结果病灶均位于左侧肾上腺区,单发,边界清晰,4例呈类圆形,1例椭圆形,最大径1.1~3.0 cm之间,平均(2.1±0.7)cm。CT平扫5例病灶密度均匀,... 目的探讨肾上腺区副脾的CT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肾上腺区副脾术前CT资料。结果病灶均位于左侧肾上腺区,单发,边界清晰,4例呈类圆形,1例椭圆形,最大径1.1~3.0 cm之间,平均(2.1±0.7)cm。CT平扫5例病灶密度均匀,与同层面的脾脏密度相近,均无囊变、坏死、出血及钙化,CT值41.9~55.3 HU,平均(47.7±5.4)HU;增强动脉期均明显不均匀或斑马纹样强化,CT值78.6~141.1 HU,平均(102.6±25.8)HU,静脉期2例进一步强化,3例强化程度略减低,强化程度均趋于均匀,CT值68.7~129.7 HU,平均(104.6±22.9)HU。5例病灶3期CT值与同层面脾脏的CT值相仿,5例中,病灶由脾动脉分支供血4例,合并其他部位的副脾2例。结论肾上腺区副脾CT特征为平扫密度及强化程度均相近,多由脾动脉分支供血,易合并其他部位的副脾,这些特征有助于肾上腺区副脾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区肿瘤 副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肾上腺肿物误诊为肾上腺皮质腺瘤七例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晓雁 车宣言 严璞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5期27-31,共5页
目的探讨肾上腺肿物误诊为肾上腺皮质腺瘤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9—2022年误诊为肾上腺皮质腺瘤7例肾上腺肿物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均为偶然检查时发现肾上腺肿物,男2例、女5例,年龄34~66岁,左侧4例、右侧3例,完善肾上腺激... 目的探讨肾上腺肿物误诊为肾上腺皮质腺瘤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9—2022年误诊为肾上腺皮质腺瘤7例肾上腺肿物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均为偶然检查时发现肾上腺肿物,男2例、女5例,年龄34~66岁,左侧4例、右侧3例,完善肾上腺激素及腹部CT检查后均被误诊为肾上腺皮质腺瘤,行腹腔镜下肿物切除治疗,术后病理确诊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3例、嗜铬细胞瘤2例、肾上腺神经鞘瘤1例、脾切除术后代偿性增大副脾1例。7例术后转归良好。结论当肾上腺肿物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不典型时,易被误诊为肾上腺皮质腺瘤;完善的术前检查及充足的术前准备对避免肾上腺肿物的误诊误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肿瘤 嗜铬细胞瘤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 肾上腺神经鞘瘤 副脾 误诊 肾上腺皮质腺瘤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胰腺内副脾表皮样囊肿的影像特征及病理对照 被引量:5
7
作者 杨雪融 周良平 黄丹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41-446,共6页
目的 探讨胰腺内副脾表皮样囊肿(epidermoid cyst in intrapancreatic accessory spleen,ECIPAS)的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该少见病变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ECIPAS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4例行CT平扫加双期增... 目的 探讨胰腺内副脾表皮样囊肿(epidermoid cyst in intrapancreatic accessory spleen,ECIPAS)的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该少见病变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ECIPAS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4例行CT平扫加双期增强检查,其中2例同时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检查,1例行超声内镜检查,另1例行MR平扫加增强检查。观察病灶的大小、形态、密度信号及强化特点,并与组织病理进行对照。结果 所有病灶均位于胰尾部,囊肿最大径1.7-5.0 cm,平均2.7 cm。2例囊内可见分隔。CT平扫3例为边界清楚的类圆形低度灶,1例呈高密度伴边缘点状钙化;增强后3例可见环绕囊肿的实质显著强化,动脉期和静脉期密度均高于胰腺组织。1例MR扫描未见明显实性成分,囊肿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MRCP均未见囊肿与胰管相通。结论 ECIPAS是少见的胰尾良性病变,其典型影像表现为囊肿伴周边类脾脏强化的实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副脾 表皮样囊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下载PDF
术前脾动脉多层CT血管成像检查对腹腔镜脾切除术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巍 崔志新 +2 位作者 康建省 张延红 张学军 《中国综合临床》 2010年第8期866-869,共4页
目的 探讨术前脾动脉多层CT血管成像(CTA)检查对腹腔镜脾切除术(LS)的指导意义.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2月完成腹腔镜脾切除术(LS)36例,随机分为CTA组和常规手术组各18例.CTA组术前行脾动脉CTA检查,分析脾动脉及其分支解剖类型和... 目的 探讨术前脾动脉多层CT血管成像(CTA)检查对腹腔镜脾切除术(LS)的指导意义.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2月完成腹腔镜脾切除术(LS)36例,随机分为CTA组和常规手术组各18例.CTA组术前行脾动脉CTA检查,分析脾动脉及其分支解剖类型和走行,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完成LS术.常规手术组采取常规术式手术,完成LS术.对比CTA组术前CTA记录与术中记录的各项指标的例数及其构成比,采用χ2检验,观察二者是否符合.对2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加以比较.结果 术前脾动脉CTA检查与术中录像所记录各项指标基本符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A组较常规手术组手术时间短[分别为(124.32±21.43)min与(148.27±28.36)min],出血量少[分别为(80.50±16.42)ml与(101.35±26.2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术前脾动脉CTA可明确脾动脉及其分支解剖类型和走行.指导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增加手术的安全性,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对腹腔镜脾切除术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cT血管成像 脾动脉 腹腔镜脾切除术 副脾
原文传递
Epidermoid cyst of intrapancreatic accessory spleen:A 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
9
作者 Chong-Lek Lee Yang Di +2 位作者 Yong-Jian Jiang Chen Jin De-Liang Fu 《World Journal of Surgical Procedures》 2013年第3期54-59,共6页
Epidermoid cyst of intrapancreatic accessory spleen is exceedingly rare; only 30 new cases have been reported in the English literature over the last 30 years.An accurate preoperative diagnosis was made in almost none... Epidermoid cyst of intrapancreatic accessory spleen is exceedingly rare; only 30 new cases have been reported in the English literature over the last 30 years.An accurate preoperative diagnosis was made in almost none of them because of the lack of reliable preoperative diagnostic methods. In this report, we present a case diagnosed with fluorine-18 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FDG-PET). A 41-year-old female who had breast cancer was routinely followed up by measur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tumor makers.An increasing level of serum carbohydrate antigen 19-9was detected and a cystic lesion located at the tail of pancreas was found by ultrasonography. A whole body fluorine-18 FDG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was performed because of a high suspicion for either a malignancy of the pancreas or a recurrence of breast cancer.No increased uptake of FDG was noted and therefore the cystic lesion was considered as pancreatic benign disease. Because pancreatic malignancy could not be entirely ruled out, distal pancreatectomy and splenectomy were performed. The final pathological diagnosiswas epidermoid cyst of intrapancreatic accessory spleen(ECIAS). The FDG-PET findings matched the histopathology. A literature review reveals that the commo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ECIAS include asymptomatic findings on clinical examination, an occasional increase in tumor makers on laboratory results and occurrence only in the pancreatic tail. It is often misdiagnosed due to its extreme rarity and lack of a specific radiographic sign. There is no evidence of malignancy in ECIAS. Open or laparoscopic spleen preserving distal pancreatectomy is the minimally invasive procedure that would provide the best surgical management for epidermoid cyst of intrapancreatic accessory sple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IDERMOID CYST accessory spleen EPIDERMOID CYST of intrapancreatic accessory spleen 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Epithelial CYST
下载PDF
乙状结肠异位副脾误诊一例
10
作者 杨安强 付锦艳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20期3011-3013,共3页
副脾指正常脾脏以外出现与脾脏结构类似、功能相同的组织,通常位于脾门和胰尾附近。本例副脾发生在乙状结肠,非常罕见,在子宫脱垂手术中意外发现,尽管没有症状,但普外科手术医生误诊为是胃肠道间质瘤,主要因为胃肠道间质瘤是胃肠道最常... 副脾指正常脾脏以外出现与脾脏结构类似、功能相同的组织,通常位于脾门和胰尾附近。本例副脾发生在乙状结肠,非常罕见,在子宫脱垂手术中意外发现,尽管没有症状,但普外科手术医生误诊为是胃肠道间质瘤,主要因为胃肠道间质瘤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与副脾外观差异不大,故手术予以切除。术后通过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证实了为乙状结肠异位副脾,排除了胃肠道间质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脾 乙状结肠 胃肠道间质瘤 误诊
下载PDF
副脾误诊为左侧肾上腺肿瘤二例报告并经验总结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昊 辛鹏 姜元军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5期382-385,共4页
目的探讨肾上腺区副脾的临床特点和相关治疗经验,提高肾上腺区肿物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2013年至2019年收集的2例左侧肾上腺区副脾误诊为左侧肾上腺肿瘤的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患者术前肾上腺增... 目的探讨肾上腺区副脾的临床特点和相关治疗经验,提高肾上腺区肿物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2013年至2019年收集的2例左侧肾上腺区副脾误诊为左侧肾上腺肿瘤的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患者术前肾上腺增强CT及超声等检查及检验。结果2例患者均为肾上腺区副脾,均为术前考虑为左侧肾上腺区皮质腺瘤患者,腹腔镜手术过程中发现为肾上腺区副脾。术中均未行脾脏切除术。结论左侧肾上腺区副脾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病例,通过术前对患者肾上腺增强CT及相关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可以减少误诊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肿瘤 副脾 肾上腺增强CT
原文传递
胰腺异位副脾的CT与MRI检查特征 被引量:4
12
作者 汪建华 涂灿 +5 位作者 王玉涛 马小龙 张建 孙高峰 蒋惠 左长京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10-314,共5页
胰腺异位副脾(IPAS)临床少见,其影像学表现易与胰腺实质性肿瘤相混淆,总结其CT和MRI检查特征,将有助于提高对该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避免不必要的手术。2007年8月至2012年8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和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分... 胰腺异位副脾(IPAS)临床少见,其影像学表现易与胰腺实质性肿瘤相混淆,总结其CT和MRI检查特征,将有助于提高对该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避免不必要的手术。2007年8月至2012年8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和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分别收治的5例和3例IPAS患者。8例患者均行CT检查。7例患者同时行MRI检查,其中5例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其结果显示:8例患者病灶均位于胰尾,4例呈卵圆形,3例呈类圆形、1例呈类三角形,最长径为(2.3±1.0)em,最短径为(1.4±0.6)cm。CT平扫:8例患者病灶密度与原位脾相近。CT增强扫描检查:动脉期:3例患者病灶呈均匀强化,5例患者病灶呈斑马纹样强化;门静脉期:8例患者病灶强化程度趋向均匀;延迟期:8例患者病灶强化程度均下降。三期动态增强扫描中,8例患者病灶强化方式与原位脾基本一致,7例患者病灶强化程度高于胰腺实质。MRI检查:7例患者病灶在T1WI、T2WI的信号强度与原位脾一致;在动态增强扫描各期6例患者病灶强化程度均高于胰腺实质。DWI检查:b=600s/mm2时,病灶呈显著高信号,ADC600值为(0.868±0.046)mm2/s,与相应原位脾的ADC600值(0.870±0.045)mm。/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22,P〉0.05)。2例患者合并肝硬化,其中1例伴原发性肝癌。2例患者发现脾脏周围存在其他副脾。因此,当影像学检查发现胰尾的类圆形或卵圆形病灶边界清楚,其密度、信号强度与脾脏相近时应考虑IPAS。CT和(或)MRI动态增强扫描联合DWI检查对IPAS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副脾 胰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弥散成像
原文传递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副脾的临床特点及术后残留的预后分析
13
作者 严佳虞 刘亚坤 +3 位作者 闫俊 彭春辉 庞文博 陈亚军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98-1103,共6页
目的分析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ereditary spherocytosis, HS)副脾的临床特点及脾切除术后副脾残留患儿的预后, 完善HS的诊疗流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行脾切除术的54例HS患儿的临... 目的分析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ereditary spherocytosis, HS)副脾的临床特点及脾切除术后副脾残留患儿的预后, 完善HS的诊疗流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行脾切除术的54例HS患儿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30例, 女24例, 手术年龄为(8.2±3.5)岁。根据手术记录、术后病理及超声结果筛选存在副脾的患儿, 分析影像学资料和副脾情况。通过电话或微信随访预后, 包括有无严重感染和溶血性贫血复发, 分析副脾残留患儿的预后。结果 26例(26/54, 48.1%)患儿存在副脾, 4例(4/26, 15.4%)术前检查提示存在副脾。分别有16例、6例和3例患儿存在1个、2个和3个副脾。明确具体位置的副脾共37个, 主要位于脾门(30/37, 81.1%)和脾结肠韧带(5/37, 13.5%)。共50例(50/54, 92.6%)患儿获得随访, 平均随访时间为2.8(1.5, 3.6)年, 随访年龄为(11.1±3.4)岁。1例(1/50, 2.0%)术后出现2次严重感染。7例(7/54, 13.0%)脾切除术后残留副脾, 4例为术中未发现副脾, 均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为(3.7±0.9)年。1例术中发现副脾, 但未切除, 术后3年内间接胆红素持续升高, 残留副脾体积逐渐增大, 且术后3年复查超声检查提示存在2个副脾;之后随访2年, 胆红素和副脾性质未再变化。其余副脾残留患儿随访未出现严重感染和溶血性贫血复发症状。结论 HS患儿存在副脾比例高, 主要位于脾门, 术前诊断副脾困难, 需术中仔细探查予以切除。HS脾切除术后出现黄疸需注意有无副脾残留。副脾残留患儿术后存在溶血情况但短期内可不出现贫血症状, 能否长期稳定需规律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副脾 残留 预后
原文传递
巨大副脾腹腔镜切除 被引量:4
14
作者 盛春 袁杰 寇玉彬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6期370-372,共3页
目的报告1例巨大副脾的诊断和治疗经过,提示临床警惕巨大副脾的存在,减少误诊误治。注意副脾的血供多样性,减少术中出血。方法回顾总结1例左上腹占位的患者资料,结合术前影像学检查、腹腔镜手术中探查所见,以及病理结果,完整记录诊治经... 目的报告1例巨大副脾的诊断和治疗经过,提示临床警惕巨大副脾的存在,减少误诊误治。注意副脾的血供多样性,减少术中出血。方法回顾总结1例左上腹占位的患者资料,结合术前影像学检查、腹腔镜手术中探查所见,以及病理结果,完整记录诊治经过。结果完成腹腔镜手术操作,术中妥善结扎巨大副脾的血管,没有出现其他副损伤;术后病理证实左上腹占位是副脾合并出血梗死。患者术后3 d治愈出院。结论本例巨大副脾罕见,术前存在症状和体征,手术指征明确,微创治疗手段安全有效,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脾 腹腔镜检查 个案报道
原文传递
胰腺内异位副脾的CT诊断(附2例报道)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旭 周志强 +1 位作者 项鹍 李震 《放射学实践》 2013年第10期1046-1048,共3页
目的:探讨胰腺内异位副脾(IPAS)的CT表现,从而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能力及诊断水平。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例IPAS患者的完整病例资料,结合文献分析其CT表现。结果:2例IPAS均位于胰尾部,1例在动态增强CT扫描各期,IPAS的强化程度与强化... 目的:探讨胰腺内异位副脾(IPAS)的CT表现,从而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能力及诊断水平。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例IPAS患者的完整病例资料,结合文献分析其CT表现。结果:2例IPAS均位于胰尾部,1例在动态增强CT扫描各期,IPAS的强化程度与强化方式均与脾脏相似,动脉期为不均匀强化,门静脉期均匀强化,且密度均高于胰腺;另1例表现为动脉期轻度均匀强化,且动静脉期密度均低于胰腺。结论:IPAS多为单发的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晰的实质性肿块,位于胰腺尾部尖端或非常接近胰腺尾部尖端处,在CT增强扫描各期其强化程度与强化方式均与脾脏相似,动脉期表现为不均匀强化等特征均有助于IPAS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副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胰腺内副脾误诊为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特点及误诊分析
16
作者 曹延祥 席戈 +2 位作者 卢文宁 刘朝阳 程芮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3年第3期186-190,共5页
目的探讨胰腺内副脾患者的病例特点及误诊原因,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及不必要的手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2年8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肝胆外科及第二医学中心综合外科就诊、术前诊断为胰腺神经内分泌肿... 目的探讨胰腺内副脾患者的病例特点及误诊原因,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及不必要的手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2年8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肝胆外科及第二医学中心综合外科就诊、术前诊断为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经术后病理确诊为胰腺内副脾的10例患者(共12个病灶)的病例资料,分析其CT、MRI、^(68)镓标记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68) Ga-dotatate PET/CT)图像与病理特点等。结果10例患者中9例为单发,1例有3个病灶;12个病灶均位于胰尾,与周围组织边界清晰,为富血供结节;病灶最大径0.30~3.00(1.43±0.75)cm。MRI表现:T1W1均呈低信号,T2W18例呈高信号(80%),DWI 7例呈高信号(70%);增强扫描动脉期6例呈均匀强化,只有1例呈“花斑样”不均匀强化。3例行^(68) Ga-dotatate PET/CT检查的患者病灶均呈高代谢,最大标准摄取值约为脾脏标准摄取值(SUV)的一半。结论胰腺内副脾一般位于胰尾,病灶<3 cm,边界清晰;在MRI T1W1序列上呈低信号,T2W1及DWI多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很少见到典型的“花斑样”不均匀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多为均匀强化,^(68) Ga-dotatate PET/CT检查时可能会出现高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副脾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误诊
下载PDF
腹腔异位脾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13例报告 被引量:3
17
作者 马倩 叶小龙 郑建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19-322,共4页
目的总结分析腹腔异位脾的临床表现、疾病诊断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2013年1月-2018年12月确诊为腹腔异位脾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随访资料。结果共确诊腹腔异位脾13例,其中因体检发现7例(53.8%)。13例... 目的总结分析腹腔异位脾的临床表现、疾病诊断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2013年1月-2018年12月确诊为腹腔异位脾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随访资料。结果共确诊腹腔异位脾13例,其中因体检发现7例(53.8%)。13例中,术前诊断为异位脾的仅1例,其余术前诊断主要考虑为肿物邻近脏器肿瘤。13例腹腔异位脾中位于胰腺的共6例,均位于胰腺尾部。所有手术标本大体病理均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结节状肿物,镜下均可见脾实质结构。术后病理检查2例未见脾小梁及明显中央小动脉,其余11例均可见多少不一的脾小梁、中央小动脉及次级滤泡结构。13例随访结果中仅1例因胃癌进展去世,1例失访,其余11例均存活。结论腹腔异位脾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须与腹腔肿瘤行鉴别诊断。脾组织植入与副脾可能具有不同病理特征,副脾与正常脾脏结构类似,脾组织植入可能缺乏典型脾脏白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异位脾 腹腔肿物 副脾 脾组织植入
下载PDF
特殊副脾的CT与MRI征象 被引量:3
18
作者 彭俊红 刘松 +2 位作者 周利华 郭俊林 王慧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25-930,共6页
目的:探讨位于特殊部位及特殊血供的副脾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影像特征.方法:对5例经手术证实的副脾患者的CT及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病例均为单发,位于胰腺... 目的:探讨位于特殊部位及特殊血供的副脾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影像特征.方法:对5例经手术证实的副脾患者的CT及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病例均为单发,位于胰腺内3例,胰周1例,左肾周1例.3例位于胰腺内的副脾均表现为位于胰尾部的类圆形软组织结节影,平扫CT密度及MRI各序列与主脾相似,强化程度与主脾一致,其中1例于CT平扫及增强上边界显示不清,于MRI上边界显示清晰.位于胰周及左肾周者副脾平扫CT密度及MRI各序列与主脾相似,CTA示分别由脾动脉小分支及左肾动脉供血,增强CT表现及MRI均表现为动脉期花斑状不均匀强化,强化程度较主脾弱,静脉期及延迟期呈均匀强化,强化程度与主脾一致.结论:大部分副脾有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及发生部位,多可以做出明确诊断,特殊部位及特殊血供的副脾虽易造成误诊,但CT及MRI平扫及动态增强仍具有典型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部位 血供 副脾 CT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胰腺内副脾伴表皮样囊肿误诊误治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少健 陈娇 +2 位作者 丁忠祥 张治邦 干兴平 《中华胰腺病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446-449,共4页
目的探讨胰腺内副脾伴表皮样囊肿(ECIPAS)的影像学特征及误诊误治原因,以期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率。方法收集2008年6月至2018年2月间浙江省人民医院经病理证实的8例ECIPAS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1例因体检发现血清CA19-9升高就诊,7例因... 目的探讨胰腺内副脾伴表皮样囊肿(ECIPAS)的影像学特征及误诊误治原因,以期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率。方法收集2008年6月至2018年2月间浙江省人民医院经病理证实的8例ECIPAS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1例因体检发现血清CA19-9升高就诊,7例因体检发现胰腺占位就诊,均无明显症状。分析患者的C T和M RI影像学特征及诊治情况。结果8例ECIPAS患者病灶均位于胰腺尾部,呈囊实性,3例以囊性为主,囊壁呈线状,病灶影像学密度或信号及强化方式无法与脾脏对比;5例囊壁见实性成分,实性部分C T密度或M RI信号与脾脏相似,增强后动脉期实性部分均匀强化且强化程度高于胰腺,与脾脏类似,门静脉期均匀强化且与脾脏强化程度一致。8例患者术前均诊断为胰腺肿瘤而行手术治疗,1例术后出现胰瘘和胰周坏死物包裹。术后病理均证实为ECIPAS。结论通过提高放射科医师及临床医师对ECIPAS影像学表现的认知,可提高其术前诊断的准确率,避免因误诊而进行不必要的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副脾 表皮囊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胰腺内副脾伴表皮样囊肿12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倪响 胡小木 蒋慧 《中华胰腺病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201-204,共4页
目的探讨胰腺内副脾伴表皮样囊肿(ECIPAS)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经病理确诊为ECIPAS的12例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血清肿瘤标志... 目的探讨胰腺内副脾伴表皮样囊肿(ECIPAS)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经病理确诊为ECIPAS的12例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血清肿瘤标志物、瘤体大小、肿瘤部位及远处转移情况等。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突触素(Syn)、嗜铬素A(CgA)、细胞角蛋白(CK)、细胞角蛋白5/6(CK5/6)、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增殖指数(Ki-67)、抑癌基因(p53)的表达。结果12例患者均为体检时偶然发现,其中男性4例(33.3%),女性8例(66.7%),平均发病年龄42岁。病灶均位于胰尾部,其中3例患者CA19-9明显升高。腹部超声表现为胰尾部边界较清的低或无回声影,胰腺CT平扫显示为低密度影,MRI显示为囊性或囊实性占位。11例患者行胰体尾及脾脏切除术,1例行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12例患者大体标本均显示胰尾部囊实性肿块,肿瘤最大径1.4~4.0 cm不等,光镜下表现为多房囊性病灶,内衬复层鳞状上皮。免疫组织化学显示上皮细胞表达鳞状上皮标志物CK。随访5~119个月,所有患者均无复发。结论ECIPAS是一种好发于中年患者胰尾部的罕见病变,患者常无明显症状,影像学检查难以明确诊断,但其病理形态具有独特特征,且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副脾 表皮囊肿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诊断 鉴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