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0篇文章
< 1 2 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主创新、外国技术溢出与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 被引量:71
1
作者 曲如晓 臧睿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8-30,共13页
本文基于质量异质模型,采用2007—2016年中国113个制造业细分行业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自主创新、外国技术溢出对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自主创新是拉动制造业出口质量升级的主要动力;在外国技术溢出效应中,外商直接... 本文基于质量异质模型,采用2007—2016年中国113个制造业细分行业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自主创新、外国技术溢出对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自主创新是拉动制造业出口质量升级的主要动力;在外国技术溢出效应中,外商直接投资与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显著促进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跨国专利申请具有阻碍作用;中国高技术行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主要来源于外国企业在中国设厂生产高质量产品并出口,以及中国对进口的高质量中间品再加工出口两条途径;自主创新对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存在U型的非线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产品质量 自主创新 技术溢出 吸收能力
下载PDF
酵解和酶解麦麸吸附脂肪和胆固醇的研究 被引量:31
2
作者 欧仕益 郑妍 +2 位作者 刘子立 包惠燕 张宁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1-93,共3页
采用离体法探讨黑曲霉固体发酵麦麸、液体发酵麦麸和酶解(多糖水解酶和阿魏酸酯酶)麦麸的持水力及对脂肪和胆固醇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麦麸经发酵和酶解后,持水力和对脂肪的吸附能力均大大增加,酶解后持水力增加1倍以上,对脂肪的吸附... 采用离体法探讨黑曲霉固体发酵麦麸、液体发酵麦麸和酶解(多糖水解酶和阿魏酸酯酶)麦麸的持水力及对脂肪和胆固醇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麦麸经发酵和酶解后,持水力和对脂肪的吸附能力均大大增加,酶解后持水力增加1倍以上,对脂肪的吸附能力增加48.7%;固体发酵麦麸和酶解麦麸对鸡蛋中胆固醇的吸附能力大大高于原麦麸,而液体发酵麦麸则低于原麦麸。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发酵或酶解后麦麸的上述物性会发生较大改变,主要原因是由于麦麸的内、外结构产生了较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麸 发酵 酶解 吸附能力
原文传递
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引进与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36
3
作者 保永文 《国际贸易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8-49,共12页
本文在后发国家技术进步理论的基础上,基于2003—2010年中国制造业中24个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行业数据,运用系统GMM方法考察了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引进对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行业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了中国制造业部门的技... 本文在后发国家技术进步理论的基础上,基于2003—2010年中国制造业中24个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行业数据,运用系统GMM方法考察了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引进对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行业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了中国制造业部门的技术创新,但其影响在不同层次创新成果间存在差异;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之间既存在替代效应,也存在互补效应,由于吸收能力差异,国外技术引进与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之间呈非线性关系;技术后发优势的实现存在吸收能力门槛效应,只有以研发支出存量和人力资本衡量的吸收能力高于临界值的行业,技术引进才能有效提高其技术创新水平;自主研发是推动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积累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知识产权保护 技术引进 吸收能力 门槛效应
原文传递
湿地植物对污水中氮、磷去除效果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0
4
作者 李涛 周律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5-28,共4页
采用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考察了黄花鸢尾、水葱和梭鱼草3种挺水植物对类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氮、磷的吸收速率、吸收容量和吸收贡献。结果表明:短期内,各种湿地植物污水中氮、磷的吸收速率比较稳定,但在整个生长周期内,各种植物对氮、... 采用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考察了黄花鸢尾、水葱和梭鱼草3种挺水植物对类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氮、磷的吸收速率、吸收容量和吸收贡献。结果表明:短期内,各种湿地植物污水中氮、磷的吸收速率比较稳定,但在整个生长周期内,各种植物对氮、磷的吸收速率却有较大变化,4月份,水葱对氮、磷的吸收速率最大,8月份,梭鱼草对氮、磷的吸收速率最大。在整个生长期内,黄花鸢尾对氮、磷的吸收容量一直保持最大,在10月下旬分别达到21.5和4.16 g/m2,因此其对二级出水中氮、磷去除的吸收贡献也最大,分别为30%和73%。这表明湿地植物的选择不仅要考查其对污染物的吸收速率,更要关注其对污染物的吸收容量,并且湿地植物的吸收作用对类二级出水中氮、磷的去除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植物 吸收速率 吸收容量 吸收贡献
原文传递
专利合作网络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32
5
作者 王黎萤 吴瑛 +1 位作者 朱子钦 宋秀玲 《科研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7-66,共10页
研究结合ICT产业及制药产业上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专利合作数据,基于网络特征差异及多元回归分析来探索和验证专利合作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基于合作广度和深度不同组合的四种专利合作网络模式中,虽然高合作广度低合作深度... 研究结合ICT产业及制药产业上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专利合作数据,基于网络特征差异及多元回归分析来探索和验证专利合作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基于合作广度和深度不同组合的四种专利合作网络模式中,虽然高合作广度低合作深度、低合作广度高合作深度以及高合作广度高合作深度三种专利合作网络模式均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但存在不同程度的曲线效应作用差异。企业网络能力在不同模式专利合作网络和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发挥完全中介效应,企业吸收能力在不同模式专利合作网络通过网络能力影响企业创新绩效过程中存在调节效应的作用差异。提出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优化专利合作行为来动态调整专利合作网络进而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突破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合作网络 网络能力 吸收能力 创新绩效 科技型中小企业
原文传递
数字化转型与制造企业创新决策 被引量:26
6
作者 赵婷婷 杨国亮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5期21-37,共17页
基于世界银行2012年中国企业调查数据,利用二值选择模型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提高了制造企业的创新意愿;利用Tobit模型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提高了制造企业的创新强度,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企业协作创新和模仿创新的促进作用大于独立... 基于世界银行2012年中国企业调查数据,利用二值选择模型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提高了制造企业的创新意愿;利用Tobit模型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提高了制造企业的创新强度,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企业协作创新和模仿创新的促进作用大于独立创新。影响机制检验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吸收能力这个中介变量促进制造企业创新。数字化转型对大中型企业、无融资约束企业以及出口企业的创新促进作用分别大于小微企业、有融资约束企业以及非出口企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吸收能力 创新 制造企业
下载PDF
四种填料对生活污水的吸附性能分析 被引量:20
7
作者 章芳 章北平 +2 位作者 陈哲 刘真 赵颖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37-40,共4页
通过实验分析了粉煤灰、空心砖屑、煤渣和活性炭四种填料对生活污水中污染物(COD、NH3-N、TP)的吸附能力与吸附类型。实验结果显示:空心砖屑对氨氮和总磷的吸附容量明显大于其它几种填料,且四种填料的吸附容量都是随着吸附剂量的增大而... 通过实验分析了粉煤灰、空心砖屑、煤渣和活性炭四种填料对生活污水中污染物(COD、NH3-N、TP)的吸附能力与吸附类型。实验结果显示:空心砖屑对氨氮和总磷的吸附容量明显大于其它几种填料,且四种填料的吸附容量都是随着吸附剂量的增大而增大;活性炭对COD的吸附容量稍大于其它几种填料,吸附剂量对各填料吸附COD效果的影响存在差异。同时,实验发现四种填料对COD、NH3-N、TP的吸附均符合Freundich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填料 生活污水 吸附容量
下载PDF
技术相似性与并购后创新绩效关系的再探讨——基于企业技术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2
8
作者 严焰 池仁勇 《科研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3-41,共9页
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中,并购双方技术相似性与并购后创新绩效之间的倒U型关系已得到广泛验证。我们认为,只有在充分考虑并购企业技术吸收能力的基础上,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才更具现实意义。本研究分析了并购双方技术相似性对并购后创新绩... 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中,并购双方技术相似性与并购后创新绩效之间的倒U型关系已得到广泛验证。我们认为,只有在充分考虑并购企业技术吸收能力的基础上,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才更具现实意义。本研究分析了并购双方技术相似性对并购后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探讨并购企业技术吸收能力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机理。采用带调节项的多元线性层级回归分析法对中国企业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案例展开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技术相似性与并购后创新绩效之间呈倒U型关系,而并购企业的吸收能力对这一关系具有显著调节作用。并购企业具有低吸收能力,该倒U型关系将得到强化;并购企业具有高吸收能力,该倒U型关系将显著改变为负相关关系的理论分析并未得到验证,在实践中表现为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 技术相似性 技术吸收能力 创新绩效
原文传递
基于技术距离的知识溢出模型应用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周华 韩伯棠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1-116,共6页
把引入技术距离作为研究不同行业企业间知识溢出的关键途径,依据Klaus衡量同行业企业间知识溢出效应模型,考虑综合吸收能力因素,提出和改进基于技术距离的知识溢出模型,并以管理咨询企业为应用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对客户的行业知识产生的... 把引入技术距离作为研究不同行业企业间知识溢出的关键途径,依据Klaus衡量同行业企业间知识溢出效应模型,考虑综合吸收能力因素,提出和改进基于技术距离的知识溢出模型,并以管理咨询企业为应用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对客户的行业知识产生的知识溢出效应进行评价,分析企业所处的知识环境、溢出影响因素和可能产生的不同结果,提出促进知识溢出效应的方式,验证企业间通过知识交流能够发挥各自更大的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溢出 技术距离 吸收能力
下载PDF
国际贸易与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吸收能力与门槛效应的分析视角 被引量:20
10
作者 刘和东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0-36,共7页
收集了国际贸易、FDI及创新相关数据,运用超越知识生产函数的动态面板计量模型,考察了1998—2009年中国大陆30个省级区域创新的国际贸易与FDI技术溢出效应。研究表明:国际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短期不显著为负,中期显著为正,长期显著为负。FD... 收集了国际贸易、FDI及创新相关数据,运用超越知识生产函数的动态面板计量模型,考察了1998—2009年中国大陆30个省级区域创新的国际贸易与FDI技术溢出效应。研究表明:国际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短期不显著为负,中期显著为正,长期显著为负。FDI技术溢出效应在短期显著为正,中期显著为负,长期不显著为负或不显著为正。在此基础上,从吸收能力和门槛效应视角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有效吸收和利用国际技术溢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贸易技术溢出 FDI技术溢出 吸收能力 门槛效应
原文传递
小微企业关系强度、知识共享与其创新绩效关系研究——吸收能力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20
11
作者 孙世强 陶秋燕 《科学决策》 CSSCI 2019年第5期14-33,共20页
作为最具创新活力的群体,小微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基于我国小微企业调研数据,依据社会网络理论与知识管理理论,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与多元层级回归等方法对关系强度与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并试图... 作为最具创新活力的群体,小微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基于我国小微企业调研数据,依据社会网络理论与知识管理理论,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与多元层级回归等方法对关系强度与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并试图揭示知识共享(显性知识共享、隐形知识共享)对其关系的中介作用,吸收能力(潜在吸收能力与现实吸收能力)在知识共享与创新绩效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对于中国小微企业而言,强关系促进创新绩效的提高,而弱关系则抑制创新绩效的提高;隐性知识共享完全中介了强关系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显性知识共享部分中介了强关系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而减缓了弱关系对创新绩效的抑制作用;潜在吸收能力正向调节隐性知识共享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即企业在拥有较高的潜在吸收能力情境下,隐形知识共享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关系会增强;现实吸收能力正向调节显性知识共享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即企业在拥有较高的现实吸收能力情境下,显性知识共享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关系会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强度 知识共享 吸收能力 创新绩效 小微企业
下载PDF
两种吸附剂对SF_6分解特征组分吸附的实验与分析 被引量:19
12
作者 唐炬 曾福平 +3 位作者 梁鑫 裘吟君 袁静帆 张晓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1期211-219,26,共9页
研究吸附剂对在局部放电下SF6分解组分的影响是探究利用分解组分诊断SF6电气设备内部早期绝缘缺陷的重要内容。为此,在建立的特定吸附实验研究平台上,选用SF6电气设备中最常用的活性氧化铝和kdhF-03型分子筛吸附剂,对局部放电(partial d... 研究吸附剂对在局部放电下SF6分解组分的影响是探究利用分解组分诊断SF6电气设备内部早期绝缘缺陷的重要内容。为此,在建立的特定吸附实验研究平台上,选用SF6电气设备中最常用的活性氧化铝和kdhF-03型分子筛吸附剂,对局部放电(partial discharge,PD)下产生的4种SF6稳定分解特征组分(CF4、CO2、SO2F2和SOF2)进行吸收特性研究,利用气相色谱仪和质谱联用仪定时检测气室内气体残余量,结合吸附量和等温吸附线对吸附机制和作用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吸附剂几乎不吸附CF4,对CO2略有吸附,但对SO2F2和SOF2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吸附量由多到少依次为SOF2>SO2F2>CO2>CF4。因此,在利用特征组分含量及变化规律辨识SF6气体绝缘设备的绝缘缺陷时,必须考虑吸附剂的影响。实验也发现选用SOF2+SO2整体作为辨识SF6设备内部绝缘缺陷的一种特征组分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剂 SF6分解组分 绝缘缺陷 分子筛 吸附 吸附等温线
下载PDF
炭化秸秆对水体中氨氮和磷的吸附性能及其与粉煤灰和炉渣的对比 被引量:15
13
作者 张慧 代静玉 李辉信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389-2394,共6页
采用恒温振荡吸附试验方法,研究了炭化秸秆对水体中氨氮和磷的吸附,并与粉煤灰和炉渣两种物料的吸附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炭化秸秆对氨氮和磷的吸附容量和吸附率小于粉煤灰、但大于炉渣,且3种物料对氨氮和磷的吸附容量,都随着吸附... 采用恒温振荡吸附试验方法,研究了炭化秸秆对水体中氨氮和磷的吸附,并与粉煤灰和炉渣两种物料的吸附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炭化秸秆对氨氮和磷的吸附容量和吸附率小于粉煤灰、但大于炉渣,且3种物料对氨氮和磷的吸附容量,都随着吸附剂投加量的增加而减小;炭化秸秆和粉煤灰的吸附率随着吸附剂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大,炉渣则减小;炭化秸秆和炉渣对氨氮和磷的吸附率随着pH值的增大而呈现不规则的增大趋势。3种物料对氨氮和磷的吸附容量受pH的影响很小,粉煤灰对氨氮的吸附容量在pH为6时最高,但在pH为4时炭化秸秆对氨氮的吸附容量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化秸秆 吸附率 吸附容量
下载PDF
技术引进、吸收能力与创新质量——来自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6
14
作者 马永军 张志武 赵泽 《宏观质量研究》 CSSCI 2021年第2期59-73,共15页
技术引进是提高创新质量的重要手段,但引进强度和吸收能力不同,技术引进对创新质量的影响存在差异。以省级高技术产业数据为样本,采用门槛效应模型,基于引进强度和吸收能力视角,系统考察技术引进对创新质量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发现:(1)技... 技术引进是提高创新质量的重要手段,但引进强度和吸收能力不同,技术引进对创新质量的影响存在差异。以省级高技术产业数据为样本,采用门槛效应模型,基于引进强度和吸收能力视角,系统考察技术引进对创新质量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发现:(1)技术引进对创新质量的影响分别存在以引进强度和吸收能力为门槛变量的单门槛效应,即在技术引进影响创新质量过程中,引进强度产生显著的抑制效应,吸收能力则产生显著的增强效应;(2)引进强度和吸收能力具有显著的时空异质性。正确认识技术引进、吸收能力与创新质量之间的内在联系,保持合理的对外技术依赖度,加大适宜性技术引进并全面提升技术吸收能力是创新质量提升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引进 创新质量 引进强度 吸收能力 高技术产业
下载PDF
吸收能力、外部知识获取模式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德豪润达与珠江钢琴的纵向比较案例 被引量:16
15
作者 罗顺均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2-136,共15页
通过两家制造业企业的纵向比较案例分析,本文试图分析中国企业在不同技术发展阶段应该如何选择与其吸收能力相匹配的外部知识获取模式,并在两者互动中提升企业创新绩效从而实现能力追赶.研究发现:在企业选择外部知识获取模式过程中,企... 通过两家制造业企业的纵向比较案例分析,本文试图分析中国企业在不同技术发展阶段应该如何选择与其吸收能力相匹配的外部知识获取模式,并在两者互动中提升企业创新绩效从而实现能力追赶.研究发现:在企业选择外部知识获取模式过程中,企业知识吸收能力演化(识别与获取能力—理解与消化能力—转化和应用能力)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两者动态匹配机制为"识别与获取能力—企业并购"、"理解与消化能力—企业合作"、"转化和应用能力—引进专家";企业外部知识获取能够明显提升企业知识吸收能力,而后者又会影响企业下阶段知识获取模式的选择;选择与企业吸收能力相匹配的外部知识获取模式,可显著提升企业创新绩效.本文研究结论对于理解中国企业通过外部知识提升自身创新绩效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能力 外部知识获取模式 企业创新绩效
下载PDF
吸收能力、FDI知识溢出与内资企业创新能力——基于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16
16
作者 沙文兵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4-112,共9页
本文以我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实证分析了吸收能力对FDI知识溢出、进而对内资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以R&D投入强度表征的内资高技术企业的吸收能力对于FDI知识溢出效应具有非线性影响,两者呈现出"U型"关系,即吸收能... 本文以我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实证分析了吸收能力对FDI知识溢出、进而对内资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以R&D投入强度表征的内资高技术企业的吸收能力对于FDI知识溢出效应具有非线性影响,两者呈现出"U型"关系,即吸收能力对于FDI知识溢出效应的作用存在一个临界值,只有当内资企业R&D投入强度超过这一临界值时,才能有效吸收FDI渠道溢出的知识;内资企业自主R&D投入始终是其创新能力提升的最重要因素;企业平均规模越大,其创新能力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溢出 吸收能力 创新能力 高技术产业
原文传递
供应网络位置、吸收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李桂华 赵珊 王亚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共7页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利用网络中心性和结构洞考察了企业的供应网络位置对其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以2013年至2017年中国沪深股市A股电子工业制造业200家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负二项回归模型验证假设。研究结果表明...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利用网络中心性和结构洞考察了企业的供应网络位置对其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以2013年至2017年中国沪深股市A股电子工业制造业200家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负二项回归模型验证假设。研究结果表明:供应网络优势位置与企业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企业的吸收能力完全中介了供应网络位置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通过将企业的创新绩效划分为实质性创新和策略性创新,进一步提出供应网络优势位置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实质性创新。最后从宏观网络嵌入和微观吸收能力角度提出供应商管理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网络 中心性 结构洞 吸收能力 创新绩效
原文传递
中国省域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吸收能力的视角 被引量:15
18
作者 王雅洁 张淼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4-54,共11页
文章基于我国2005-2017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实证考察了知识溢出、吸收能力与区域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显示:地理距离、经济距离和技术距离都是影响知识溢出的重要因素,在三种空间因素作用下,各省域间的... 文章基于我国2005-2017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实证考察了知识溢出、吸收能力与区域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显示:地理距离、经济距离和技术距离都是影响知识溢出的重要因素,在三种空间因素作用下,各省域间的知识溢出均能够显著促进我国区域创新;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的促进作用要受到吸收能力因素的影响,人力资本和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知识溢出效应的实现,地区间技术差距的扩大不利于知识溢出效应的实现;门槛效应分析表明,三种吸收能力因素的调节作用均呈现出非线性特征,其中人力资本和技术差距的调节作用具有单一门槛效应,知识产权保护的调节作用具有双门槛效应。为了有效吸收和利用地区间的知识溢出,政府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优化调整吸收能力因素,实施差异化的区域创新提升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溢出 区域创新 吸收能力 空间计量 门槛效应
下载PDF
贵州省菜地土壤和蔬菜中镉含量的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许华杰 谭红 +3 位作者 谢锋 陈红亮 宋玉萍 何锦林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10期674-678,共5页
对贵州省菜地土壤和蔬菜中镉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在数理统计的基础上对所测数据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镉含量超标的土壤上种植的蔬菜其镉含量不会超标,辣椒和西红柿对镉的富集能力最强,叶菜类蔬菜(白菜、生菜、菠菜)对镉的富集... 对贵州省菜地土壤和蔬菜中镉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在数理统计的基础上对所测数据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镉含量超标的土壤上种植的蔬菜其镉含量不会超标,辣椒和西红柿对镉的富集能力最强,叶菜类蔬菜(白菜、生菜、菠菜)对镉的富集能力明显高于瓜豆类蔬菜(黄瓜、茄子、甘蓝、丝瓜、豇豆和四季豆),白菜、生菜、菠菜、辣椒和西红柿中镉含量与土壤中镉含量的关系显著相关。该结果可以为贵州省镉含量超标土壤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 土壤 蔬菜 富集能力
下载PDF
半胱氨酸亚铁溶液吸收一氧化氮的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伟 吴成志 +1 位作者 马碧瑶 施耀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6-309,共4页
在鼓泡吸收瓶中,对半胱氨酸亚铁[Fe2+(CyS-)2]溶液络合吸收一氧化氮(NO)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不同[Fe2+]和[CySH]的配比、pH值、模拟烟气中的氧含量、SO32-浓度等对NO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Fe2+:CySH=1:4配比的溶液能达到较大的吸收容量.Fe2... 在鼓泡吸收瓶中,对半胱氨酸亚铁[Fe2+(CyS-)2]溶液络合吸收一氧化氮(NO)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不同[Fe2+]和[CySH]的配比、pH值、模拟烟气中的氧含量、SO32-浓度等对NO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Fe2+:CySH=1:4配比的溶液能达到较大的吸收容量.Fe2+(CyS-)2吸收剂在pH=8条件下的吸收效果明显优于偏酸条件下的效果.当氧气含量达到5.5%时,NO的吸收容量约下降48%.当SO32/Fe2+(CyS-)2为1时吸收剂的吸收容量约为不含SO32-的溶液的1.5倍.模拟烟气中氧气含量越高,SO32-对NO吸收容量的影响越明显.相同浓度的亚铁络合吸收剂,Fe2+(CyS-)2的NO吸收容量略高于常用吸收剂Fe2+(EDTA2-),并且Fe2+(CyS-)2的抗氧化性能优于Fe2+(EDTA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氨酸亚铁 络合吸收 一氧化氮 吸收容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