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针刺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网状Meta分析 被引量:39
1
作者 王楠 钱宇章 谢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13-820,共8页
目的: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的疗效,但是针刺方法较多,且临床研究多为两两比较,缺乏几种常用针刺方法治疗效果的直接比较。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较多,其中以腹针、浮针、温针、电针、平衡针及常规针刺居多,临床运用广泛... 目的: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的疗效,但是针刺方法较多,且临床研究多为两两比较,缺乏几种常用针刺方法治疗效果的直接比较。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较多,其中以腹针、浮针、温针、电针、平衡针及常规针刺居多,临床运用广泛。故文章采用网状Meta分析以系统评价此6种针刺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由2名作者分别单独检索、筛查相关文献,并从检索结果中提取有效数据,最终纳入针刺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随机对照试验类文章。采用Cochrane Handbook中的偏倚风险工具评估文献质量,最后采用RevMan 5.3,Stata 14和Gemtc 0.14.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最终纳入43项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质量尚可,共5 175例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表明:(1)在临床有效率方面,6种针刺方法均能取得良好的疗效,各干预措施疗效概率排序为:腹针(0.97)>温针(0.47)>浮针(0.44)>电针(0.53)>平衡针(0.52)>常规针刺(0.98);(2)在降低目测类比疼痛评分方面,概率排序为:浮针(0.4)>温针(0.4)>腹针(0.26)>电针(0.44)>平衡针(0.56)>常规针刺(0.79);(3)在安全性方面,纳入文献中仅8篇提及不良反应情况,其中5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事件,有3篇虽有提及进针点疼痛及发生皮下血肿等事件,但处理后均无遗留症状。结论:(1)腹针、温针、浮针、电针、平衡针和常规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具有良好的优势,且无明显严重不良反应;(2)腹针治疗的总体临床疗效最佳;(3)浮针缓解降低腰腿痛方面效果最佳,当疼痛严重时可指导临床优先考虑;(4)未来仍需要高质量的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来验证此结论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腹针 浮针 温针 电针 平衡针 腰椎间盘突出症 网状Meta分析
下载PDF
疏肝健脾活血疗法联合腹针对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1
2
作者 马兴婷 赵智宏 郭璇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382-386,共5页
[目的]分析疏肝健脾活血疗法联合腹针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血清5-羟色胺(5-HT)、血清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乙酰胆碱酯酶(AchE)及胃动素(MTL)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8月~2017年... [目的]分析疏肝健脾活血疗法联合腹针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血清5-羟色胺(5-HT)、血清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乙酰胆碱酯酶(AchE)及胃动素(MTL)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8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依据治疗措施差异分作3组,各40例,A组施予疏肝健脾活血疗法,B组施予腹针疗法,C组施予疏肝健脾活血疗法联合针刺治疗,对比分析其CRH、5-HT、GAS、SS、AchE及MTL水平。[结果]治疗14 d及28 d后,C组CRH、5-HT、GAS及SS比A、B组低,且AchE、MTL比A、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活血疗法联合腹针有助于改善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健脾活血疗法 腹针疗法 肝郁脾虚 功能性消化不良
原文传递
腹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肌疲劳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关炜 尚芳 王洋 《中国中医急症》 2016年第4期594-597,615,共5页
目的观察腹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呼吸肌疲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使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干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腹针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 目的观察腹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呼吸肌疲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使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干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腹针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治疗组辅助呼吸肌运动评分、6 min步行距离、呼吸困难评分、肺功能、氧合指数、血气分析、临床疗效。结果临床研究过程中治疗组脱落1例,即治疗组33例,对照组34例。1)两组症状体征评分治疗后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或P<0.01);2)两组辅助呼吸肌运动评分、6 min步行距离、呼吸困难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肺功能比较:两组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肺活量百分比(FEV1.0%)、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肺活量百分比(FEV1.0/FVC)、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MVV%)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差异更明显(P<0.01)。但两组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V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血气分析: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 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血氧饱和度(Sa O2)治疗后均较明显改善(P<0.05);其中治疗后Pa O2、Sa O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Pa CO2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临床疗效: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59%(P<0.05)。结论西医常规治疗加用腹针可明显缓解AE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并且能改善呼吸肌运动及肺通气功能,缓解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情况,其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肌疲劳
下载PDF
腹针与体针对脾肾阳虚型慢性腹泻患者CD8~+CD28^-T细胞功能及全身状况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邓海珊 徐凤宜 +1 位作者 雷江 李静铭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725-729,共5页
[目的]探讨腹针与体针对脾肾阳虚型慢性腹泻患者CD8^+CD28^-T调节性细胞(Treg)的功能及全身状况的改善作用。[方法]收集该类患者109例,随机分为A组(n=36)、B组(n=35)及C组(n=38),分别给予腹针、体针、腹针+体针进行针刺治疗,观察治疗前... [目的]探讨腹针与体针对脾肾阳虚型慢性腹泻患者CD8^+CD28^-T调节性细胞(Treg)的功能及全身状况的改善作用。[方法]收集该类患者109例,随机分为A组(n=36)、B组(n=35)及C组(n=38),分别给予腹针、体针、腹针+体针进行针刺治疗,观察治疗前后CD8^+CD28^-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白介素10(IL-10)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百分含量变化,并比较临床表现的差异,并将上述免疫指标与症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前3组的CD8^+CD28^-Treg、IL-10及TGF-β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组上述3项指标均较治疗前不同程度升高,且A组的CD8^+CD28^-Treg显著高于B组,且C组显著高于单独A或B组(P<0.05)。治疗前3组的腹痛、腹胀及排便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组上述3项指标均较治疗前不同程度降低,且C组显著低于单独A或B组(P<0.05)。治疗前3组的胃纳差、倦怠、肢冷及腰膝酸软症状例数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A组的胃纳差及肢冷例数显著少于B组,且C组显著少于单独A或B组(P<0.05)。CD8^+CD28^-Treg及IL-10均与腹痛、腹胀及排便次数呈显著负相关性(P<0.05);而TGF-β1仅与腹痛呈显著负相关性(P<0.05)。[结论]腹针与体针结合对脾肾阳虚型慢性腹泻患者的疗效优于腹针或体针单独,尤其在改善CD8^+CD28^-Treg含量、腹痛、胃纳差及肢冷方面,提示联合针刺具有提高免疫力及改善全身证候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腹泻 脾肾阳虚 腹针 体针 CD8+CD28-T细胞
原文传递
近年针灸治疗失眠的进展及思考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乐琴 杜永康 《中医临床研究》 2018年第3期80-83,共4页
现代的快节奏生活使失眠渐渐成为人们头痛的疾病,针灸疗法作为中医学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从古至今治疗失眠在临床上都有着见效快、安全、绿色的特点,笔者系统整理了近年针灸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发现现代临床治疗失眠多从... 现代的快节奏生活使失眠渐渐成为人们头痛的疾病,针灸疗法作为中医学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从古至今治疗失眠在临床上都有着见效快、安全、绿色的特点,笔者系统整理了近年针灸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发现现代临床治疗失眠多从心、脑、神入手,临床多利用体针、耳针、腹针等针法治疗失眠,而且临床疗效确切。但我们也发现,目前临床治疗失眠,针刺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文献质量普通不高,临床研究的循证医学思维还不够完善,且缺少对针刺疗程、针刺间隔相关因素的研究;关于针刺刺激量、刺法与临床疗效的研究也比较少;灸法作为针灸的一项重要治疗方法,治疗失眠对灸法的利用率普遍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以后临床优化针灸治疗失眠的治疗方案提供了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针灸 综述 体针 温针灸 灸法 腹针 头针
下载PDF
腹针针具粗细小议 被引量:8
6
作者 王丽平 张蓓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36-240,共5页
为了探讨腹针针具粗细在腹针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本文以对古代针具发展的文献记载的总结为基础,以针具的现代理论研究及临床应用发展为依据,结合在针灸临床上的体会,对针具粗细在腹针临床疗效中的影响进行了探讨,认为针具粗细会对补泻... 为了探讨腹针针具粗细在腹针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本文以对古代针具发展的文献记载的总结为基础,以针具的现代理论研究及临床应用发展为依据,结合在针灸临床上的体会,对针具粗细在腹针临床疗效中的影响进行了探讨,认为针具粗细会对补泻作用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即对于虚性的疾患,宜用相对较细的针具,对于实性的疾患,宜用相对较粗的针具。故不同的患者,不同的病证,选用相对不同粗细的针具,可使针效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针 针灸针 针具粗细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腹针加TDP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临床观察 被引量:8
7
作者 魏居明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8年第3期535-536,共2页
目的:观察腹针加TDP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的疗效。方法:将30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15名。腹针组按照腹针治疗原则取穴及针刺,再加TDP照射,每次时间1h;常规组取穴心俞、脾俞、肾俞、三阴交、神门、血海,留针30min;均为10次... 目的:观察腹针加TDP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的疗效。方法:将30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15名。腹针组按照腹针治疗原则取穴及针刺,再加TDP照射,每次时间1h;常规组取穴心俞、脾俞、肾俞、三阴交、神门、血海,留针30min;均为10次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结果。结果:患者经过治疗后,腹针组情况明显改善,患者睡眠时间和质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有效率为100%。结论:腹针加TDP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针 失眠 心脾两虚
下载PDF
针刺治疗中风并发吞咽障碍概况 被引量:5
8
作者 张佳琦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4年第11期170-173,共4页
从普通针刺:局部取穴(颈项针、舌咽针)、远端取穴(腹针、头针、耳针、眼针、补肾针刺)、辨证取穴;特殊针刺:互动式、醒脑开窍(合谷刺、傍刺)等方面,介绍针刺治疗中风并发吞咽障碍。指出针刺治疗中风后并发吞咽困难有关文献阅读和研究发... 从普通针刺:局部取穴(颈项针、舌咽针)、远端取穴(腹针、头针、耳针、眼针、补肾针刺)、辨证取穴;特殊针刺:互动式、醒脑开窍(合谷刺、傍刺)等方面,介绍针刺治疗中风并发吞咽障碍。指出针刺治疗中风后并发吞咽困难有关文献阅读和研究发现无论是纳入,排除,疗效判定标准都缺乏统一性,规范性量化标准,穴位选择以颈项、舌咽局部为主。提示外部康复手段介入有利于提高疗效,同时更应本着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在传统针刺基础上综合康复治疗,重视病后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并发吞咽障碍 颈项针 舌咽针 腹针 头针 耳针 眼针 补肾针刺 合谷刺 傍刺
下载PDF
针刺安神穴组结合腹针治疗失眠50例 被引量:7
9
作者 景彩 侯书伟 肖梅 《四川中医》 2014年第11期145-146,共2页
目的:观察"安神穴组"结合腹针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安神穴组":神府[1]、四神聪、神庭、神门;腹针取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天枢、大横。采用0.3 x 40 mm毫针常规针刺。每日1次,6次为1个疗程,休息1天,再行下... 目的:观察"安神穴组"结合腹针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安神穴组":神府[1]、四神聪、神庭、神门;腹针取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天枢、大横。采用0.3 x 40 mm毫针常规针刺。每日1次,6次为1个疗程,休息1天,再行下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50例患者中,治愈14例,占28%;显效25例,占50%;有效10例,占20%;无效1例,占2%;总有效率为98%。结论:针刺"安神穴组"结合腹针治疗失眠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神穴组 腹针 失眠
下载PDF
腹针联合山莨菪碱穴位注射治疗化疗后顽固性呃逆28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何光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0年第9期1745-1748,共4页
目的:观察腹针联合山莨菪碱穴位注射治疗化疗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恶性肿瘤化疗后出现顽固性呃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治疗组患者采用腹针联合山莨菪碱穴位注射的治疗方法,对照组单纯采用山莨菪碱... 目的:观察腹针联合山莨菪碱穴位注射治疗化疗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恶性肿瘤化疗后出现顽固性呃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治疗组患者采用腹针联合山莨菪碱穴位注射的治疗方法,对照组单纯采用山莨菪碱穴位注射治疗。治疗1周后,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呃逆的症状、精神状态、睡眠及饮食状况评分,并评估临床疗效,记录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8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7.86%;治疗组患者治疗1d后呃逆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对照组患者治疗5d后呃逆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呃逆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期治疗后评分;2组患者治疗后在精神状态、睡眠及饮食情况方面均较治疗前好转,但治疗组患者症状改善程度更显著;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针联合山莨菪碱穴位注射可有效改善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出现的顽固性呃逆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针 山莨菪碱 穴位注射 顽固性呃逆
下载PDF
腹针联合常规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疗效探讨 被引量:7
11
作者 金欣 邵天祥 +2 位作者 刘海兰 廖洪全 陈晓锋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2年第9期848-852,共5页
目的探讨腹针联合常规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吞... 目的探讨腹针联合常规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吞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腹针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频吞咽造影检查(VFSS)评分、舌骨喉复合体移动度、咽腔收缩率(PCR)、上食管括约肌(UES)开放度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的VFSS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舌骨喉复合体移动幅度(舌骨向上移动、向前移动及甲状软骨向上移动、向前移动)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观察组变化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UES开放度较治疗前增大,PCR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变化较对照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6.67% vs 70.00%;χ^(2)=7.680,P=0.006)。结论腹针联合常规吞咽康复训练可有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促进患者吞咽功能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针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康复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腹针联合中药熏蒸TDP腹部照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吴德良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6年第2期30-32,共3页
[目的]观察腹针联合中药熏蒸TDP腹部照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20例门诊患者抽签病志号抽签方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针灸,膝眼、阳陵泉、阴陵泉、梁丘、膝阳关及阿是穴(一次性针具,规格:... [目的]观察腹针联合中药熏蒸TDP腹部照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20例门诊患者抽签病志号抽签方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针灸,膝眼、阳陵泉、阴陵泉、梁丘、膝阳关及阿是穴(一次性针具,规格:0.22×40mm),常规手法,得气后留针,TDP照射病变部位,留针30min,3次/周。治疗组60例腹针:中脘,关元,患侧滑肉门、患膝外陵,健侧气旁,双侧气穴,患侧下风湿点,双侧大横穴以穴位先后顺序针刺,膝关节内侧痛取下风湿内点;骨质增生双侧外穴;(0.22×40mm,管针),垂直进针,得气后留针30min;指导膝关节活动,TDP照射腹部;中药熏蒸:自拟熏蒸方(羌活、当归、独活、黄柏、木瓜、威灵仙、红花、牛膝各15g,云参、苍木、没药、乳香各10g,细辛3g,桂枝6g,鸡血藤20g),倒入熏蒸仪器储药槽沸水至药缸五分之四,1~2次/d;治疗期间做好保暖工作,注意休息,尽量少活动,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做好功能锻炼。连续治疗10次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疼痛程度、膝关节运动功能评分、不良反应。连续治疗1疗程(10次),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6例,显效25例,有效2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痊愈2例,显效11例,有效30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71.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疼痛程度、膝关节运动功能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针联合中药熏蒸TDP腹部照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骨痹 腹针 管针 中药熏蒸 TDP腹部照射 中医药治疗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下载PDF
腹浮针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薇薇 何欣 +2 位作者 蔡明星 麻广林 杨丹 《中国中医急症》 2021年第12期2116-2118,共3页
目的观察腹浮针疗法对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为腹浮针组与针刺组各30例。两组分别采用腹浮针和传统针刺治疗,每天1次,3 d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治疗前后评价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改良Oswestr... 目的观察腹浮针疗法对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为腹浮针组与针刺组各30例。两组分别采用腹浮针和传统针刺治疗,每天1次,3 d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治疗前后评价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改良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治疗结束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ODI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且腹浮针组VAS评分、ODI评分降低程度优于针刺组(P<0.05);腹浮针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针刺组的90.00%(P<0.05)。结论腹浮针和针刺疗法均能有效改善急性腰扭伤患者的疼痛及功能障碍,腹浮针的疗效优于针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腰扭伤 腹针 浮针 腹浮针 针刺
下载PDF
腹针配合隔姜灸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艳 袁彬 +2 位作者 蓝蓓蕾 张巧玲 蓝丽康 《浙江临床医学》 2019年第9期1221-1223,共3页
目的观察腹针配合隔姜灸疗法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患者60例,随机分为腹针加隔姜灸组(观察组)和西药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连续治疗3个疗程,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痛经症状评分变化... 目的观察腹针配合隔姜灸疗法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患者60例,随机分为腹针加隔姜灸组(观察组)和西药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连续治疗3个疗程,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痛经症状评分变化,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痛经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临床疗效有效率86.67%,对照组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针配合隔姜灸疗法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针 隔姜灸 原发性痛经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岭南飞针疗法之腹针治疗卒中后尿潴留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蔡伟彬 陈文威 +4 位作者 陈星宇 刘洋 蔡科达 秦敏 苏利梅 《中医康复》 2024年第2期38-41,共4页
目的:明确岭南飞针疗法之腹针治疗卒中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卒中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基础治疗上,治疗组采用岭南飞针疗法之腹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5天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首... 目的:明确岭南飞针疗法之腹针治疗卒中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卒中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基础治疗上,治疗组采用岭南飞针疗法之腹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5天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首次排尿时间、膀胱功能积分及残余尿量,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3.3%(P<0.05)。治疗后,治疗组首次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膀胱残余尿量均较治疗前减少,且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岭南飞针疗法之腹针治疗卒中后尿潴留可显著缩短首次排尿时间,减少膀胱残余尿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尿潴留 岭南飞针疗法 腹针 首次排尿时间 膀胱残余尿量
下载PDF
腹针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4
16
作者 吕开月 廖喜琳 +5 位作者 程树锦 黄子津 林继成 李思明 金欣 周晓燕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18期2213-2218,共6页
目的探讨腹针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对症治疗及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腹针治疗,治疗时... 目的探讨腹针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对症治疗及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腹针治疗,治疗时间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级、中文版吞咽障碍造影评分量表(VDS)得分、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SWAL-QOL)量表得分,以及临床疗效,记录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评级优于治疗前,VDS得分低于治疗前,SWAL-QOL量表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针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可提高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腹针 经皮穴位电刺激 临床疗效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脑瘫概况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莹莹 王春南 张欢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8年第11期68-70,共3页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根据运动障碍不同可表现为五迟、五软、五硬,特征表现并不确切,常合并癫痫、视觉障碍、精神发育迟滞、语言障碍、听觉障碍等。先天不足,致筋骨萎软;或因难产、窒息经脉瘀滞不通;或病后失于调养,肾精亏虚,不能充养于脑...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根据运动障碍不同可表现为五迟、五软、五硬,特征表现并不确切,常合并癫痫、视觉障碍、精神发育迟滞、语言障碍、听觉障碍等。先天不足,致筋骨萎软;或因难产、窒息经脉瘀滞不通;或病后失于调养,肾精亏虚,不能充养于脑,脑部亏虚,胎儿娩出时受到损伤,致瘀血阻络,出现抽搐、语言謇涩、斜视、活动不利等。主要累及肝脾肾三脏。辨证分型尚不统一,缺乏统一规范治疗方法及疗效评价方针,难于规范总结。外治方法有针刺,头针结合体针、舌针、温针、腹针、穴位埋线、推拿、中药熏蒸、灸法等,辨证施治调整人体气血功能,达到阴阳平衡,弥补了西医康复训练的不足。组建具有中医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康复医学科,符合康复医学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五迟 五软 五硬 针刺 头针 体针 舌针 温针 腹针 穴位埋线 推拿 中药熏蒸 灸法 综述
下载PDF
温针灸联合腹针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患者功能恢复及血清血管活性物质水平的影响
18
作者 朱苏生 虞美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9-182,共4页
目的研究温针灸联合腹针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患者的功能恢复及血清血管活性物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期间接诊的120例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 目的研究温针灸联合腹针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患者的功能恢复及血清血管活性物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期间接诊的120例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采用温针灸联合腹针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5周,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痉挛指数评分、10 m步行时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紧张素-1(Ang-1)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A评分、MBI评分、BB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MA评分、MBI评分、BBS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痉挛指数评分、10 m步行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痉挛指数评分、10m步行时间均降低/缩短,且研究组低/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EGF、Ang-1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EGF、Ang-1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腹针能有效地促进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患者的功能恢复,这可能与血清血管活性物质水平的升高有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下肢痉挛性瘫痪 温针灸 腹针 功能恢复 血清血管活性物质
下载PDF
徐伟辉“针、灸”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经验 被引量:3
19
作者 林倩 徐伟辉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第8期67-70,共4页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大面积爆发,许多患者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随着疾病的发生发展进入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是指患者符合相关出院指征而未达到在临床上治愈的标准,患者出院后仍存在有咳嗽、乏力、焦...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大面积爆发,许多患者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随着疾病的发生发展进入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是指患者符合相关出院指征而未达到在临床上治愈的标准,患者出院后仍存在有咳嗽、乏力、焦虑等多功能障碍,影响社会各行各界复工复产,同时严重降低个人生活质量。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目前西医常规口服药物治疗都为对症治疗,大多无明显疗效。徐伟辉主任医师在临床工作多年,有充足完备的理论知识储备及专业操作技能,基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的认识,再结合临床上大量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患者的经验,基于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提出以腹针结合雷火灸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的具体运用方案,可以为临床上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患者提供更具有中医特色的可行建议,为临床中医治疗此类疾病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 腹针 雷火灸
下载PDF
腹针疗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液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文治 邓晓强 葛鸿庆 《中医药导报》 2011年第8期55-57,共3页
目的:观察腹针疗法对膝关节骨性关炎患者关节液中MMP-3和IL-1β含量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51例,予以腹针规范化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及随访4周抽取患者患膝的关节液,采用ELISA定量试... 目的:观察腹针疗法对膝关节骨性关炎患者关节液中MMP-3和IL-1β含量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51例,予以腹针规范化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及随访4周抽取患者患膝的关节液,采用ELISA定量试剂盒测定关节液中MMP-3和IL-1β的含量。结果:腹针治疗后、随访4周时患者膝关节液中MMP-3和IL-1β含量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针疗法能降低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液中MMP-3和IL-1β的含量,可能是腹针疗法治疗本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腹针 MMP-3I L-1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