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部横切口与纵切口对再次剖宫产术的影响 被引量:30
1
作者 梁辉标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200-201,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的剖宫产术对再次剖宫产术的影响。[方法]对156例再次剖宫产术术中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对比开腹至胎儿取出时间、开腹出血量、腹壁及盆腹腔粘连情况,比较第一次剖宫产术不同术式对再次手术的影响。[结果]腹壁纵...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的剖宫产术对再次剖宫产术的影响。[方法]对156例再次剖宫产术术中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对比开腹至胎儿取出时间、开腹出血量、腹壁及盆腹腔粘连情况,比较第一次剖宫产术不同术式对再次手术的影响。[结果]腹壁纵切口剖宫产术再次手术从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开腹出血量、腹壁及腹腔粘连程度与腹壁横切口剖宫产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璧纵切口剖宫产对再次剖宫产影响小于腹壁横切口,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视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手术方案,对可能需再次手术的患者选择腹壁纵切口、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手术更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腹壁横切口 腹壁纵切口 手术时间 开腹出血量 盆腹腔粘连
下载PDF
改良腹式横切口与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效果比较 被引量:20
2
作者 钱碧慧 鲁励 贺静 《当代医学》 2010年第7期4-5,共2页
目的比较改良腹式横切口与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效果。方法将有剖宫产手术指征的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两组均行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改良腹式横切口下段剖宫产术,对照组采用腹式纵切口下段剖宫产术,术后两组静脉... 目的比较改良腹式横切口与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效果。方法将有剖宫产手术指征的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两组均行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改良腹式横切口下段剖宫产术,对照组采用腹式纵切口下段剖宫产术,术后两组静脉滴注青霉素预防感染。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剖宫产手术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体质量,以及术中损伤(血尿、切口延裂)、术后疼痛等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剖宫产手术时间、取胎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体质量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中血尿、切口延裂、术后疼痛、术后病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腹式横切口剖宫产术比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手术效果好,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改良腹式横切口 腹式纵切口 子宫下段
下载PDF
腹壁横切口二次剖宫产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蔡毓青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21期82-84,共3页
目的观察分析腹壁横切口和纵切口对二次剖宫产产妇手术效果的影响,为产妇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积累经验。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6年1月我院200例行二次剖宫产手术患者。将其依首次剖宫产切13不同分为横切13组100例与纵切口组100例,两... 目的观察分析腹壁横切口和纵切口对二次剖宫产产妇手术效果的影响,为产妇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积累经验。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6年1月我院200例行二次剖宫产手术患者。将其依首次剖宫产切13不同分为横切13组100例与纵切口组100例,两组患者按照原腹壁手术切VI进行二次手术。观察并比较两组孕妇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胎儿分娩时间、分娩后新生儿的Apgar评分、盆腔粘连发生率、术后切口感染及切口愈合等情况。结果纵切13组产妇胎儿娩出时间(13±6)min、手术时间(63±25)min等均明显低于横切口组产妇的(17±8)min、(90±2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4、5.059,P〈0.05);横切口组盆腔粘连发生率58%明显高于纵切口组的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436,P〈0.05)。结论对有再次剖宫产可能的产妇而言,在首次剖宫产时可考虑优先选择纵切口的手术方式,以利于产妇二次剖宫产手术的顺利进行与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次剖宫产 腹壁横切口 腹壁纵切口 二次剖宫产
下载PDF
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术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9
4
作者 李贺华 《中国医药导刊》 2012年第7期1162-1163,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案剖宫产术对再次剖宫产术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12月~2011年11月就诊于我院进行再次剖宫产的患者1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第一次剖宫产为腹部纵切口),对照组78例(第一次剖宫产为腹部横切口),回...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案剖宫产术对再次剖宫产术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12月~2011年11月就诊于我院进行再次剖宫产的患者1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第一次剖宫产为腹部纵切口),对照组78例(第一次剖宫产为腹部横切口),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婴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腹腔粘连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治疗组患者平均婴儿娩出时间为(6.2±2.3)min,平均术中失血量为(221.5±8.4)ml,腹腔粘连轻度率为75.6%,中度率为16.7%,重度率为7.7%P均〈0.05,差异存在显著意义。结论:腹部纵切口患者在婴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腹腔粘连情况均好于腹部横切口患者,对于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腹部横切口 腹部纵切口 再次剖宫产
下载PDF
腹式横切口与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效果比较 被引量:7
5
作者 刘银芝 李英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6年第3期442-445,共4页
目的比较腹式横切121与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4年1月东明县中医院收治的650例行剖宫产术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46例,对照组104例,对照组行腹式纵切口子... 目的比较腹式横切121与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4年1月东明县中医院收治的650例行剖宫产术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46例,对照组104例,对照组行腹式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观察组行腹式横切口剖宫产术,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取胎时间、平均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恢复时间,新生儿体质量与Apgar评分,以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观察组较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平均取胎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后排气恢复时间短,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938,t2=5.427,t3=4.874,t4=6.018,均P〈0.05);(2)观察组术后疼痛发生率为32.6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09,P〈0.05);观察组术中血尿发生率为2.0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13,P〈0.05);观察组切口延裂发生率4.0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09,P〈0.05);(3)观察组较对照组新生儿的体质量[(3421.4±115.6)g]及Apgar评分[(9.49±0.15)分]均低于对照组(t5=5.129,t6=4.872j均P〈0.05)。结论与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相比,腹式横切口剖宫产术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改良腹式横切口 腹式纵切口 子宫下段
原文传递
腹壁横纵切口对于二次剖宫产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尹维 王建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8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腹壁横纵切口对于二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月绵阳市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二次剖宫产产妇1800例的临床资料,两组产妇均按照原来的腹壁旧切151进行手术,依据初次剖宫产方式进行分组。腹壁横切口组900例,腹... 目的探讨腹壁横纵切口对于二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月绵阳市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二次剖宫产产妇1800例的临床资料,两组产妇均按照原来的腹壁旧切151进行手术,依据初次剖宫产方式进行分组。腹壁横切口组900例,腹壁纵切15组900例。观察两组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情况,比较两组产妇盆腔粘连、腹壁切口愈合情况,分析两组新生儿评分和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腹壁纵切口组胎儿娩出时间[(8.4±2.0)min]、手术时间[(34.3±4.5)min]、术中出血量[(233.8±15.6)mL]均少于腹壁横切口组[(12.5±4.4)min、(39.0±6.0)min、(254.8±21.1)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壁纵切口组产妇盆腔粘连率(20.2%)低于腹壁横切口组(55.6%),腹壁纵切口组产妇腹壁切口甲级愈合率(80.0%)高于腹壁横切口组(4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壁纵切口组家属满意度(95%)高于腹壁横切口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壁纵切口术后二次剖宫产手术效率高,并发症少,利于产妇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横切口 腹壁纵切口 二次剖宫产 影响
下载PDF
腹式横切口与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4
7
作者 王美华 《医药论坛杂志》 2017年第3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腹式横切口与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2月—2015年10月郸城县人民医院接收的102例剖宫产产妇,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横切口组及纵切口组,各51例。纵切口组采用腹式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横切口组采... 目的探讨腹式横切口与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2月—2015年10月郸城县人民医院接收的102例剖宫产产妇,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横切口组及纵切口组,各51例。纵切口组采用腹式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横切口组采用腹式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比两组术后排气时间及手术情况、新生儿体质量和新生儿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横切口组术后排气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取胎时间均明显优于纵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横切口组新生儿体质量及评分均明显高于纵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横切口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61%,纵切口组为47.0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式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治疗效果显著优于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排气时间少,且新生儿体质量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式横切口 腹式纵切口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原文传递
两种腹壁切口对再次剖宫产手术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吴晓瑜 李芳丽 王莉敏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20期119-121,共3页
目的:探究两种腹壁切口对再次剖宫产手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南海区第五人民医院接收的再次剖宫产产妇22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首次剖宫产腹壁横纵切口方式分为两组,每组113例,对照组采用腹壁横切口;观察组则采用腹壁... 目的:探究两种腹壁切口对再次剖宫产手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南海区第五人民医院接收的再次剖宫产产妇22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首次剖宫产腹壁横纵切口方式分为两组,每组113例,对照组采用腹壁横切口;观察组则采用腹壁纵切口,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开腹时间、手术时间、新生儿娩出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而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产妇盆腔粘连发生情况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首次剖宫产腹壁纵切口产妇中,再次实施腹壁纵向切口,不仅可以降低手术难度,而且能够降低手术对产妇、新生儿造成的伤害,进而有效提高剖宫产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横切口 腹壁纵切口 剖宫产术
下载PDF
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腹部肌群损伤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3
9
作者 林凤英 《中外医疗》 2015年第27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于腹部肌群的损伤情况。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月,该院产科住院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产妇600例,根据手术切口部位分组,380例经腹壁横切口术者为观察组,220例经腹壁纵切口术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于腹部肌群的损伤情况。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月,该院产科住院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产妇600例,根据手术切口部位分组,380例经腹壁横切口术者为观察组,220例经腹壁纵切口术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后腹部肌群损伤情况。结果产后1周,观察组的腹部疼痛及皮下硬结率分别为80.0%、3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0%(P<0.05);产后6周,观察组的腹部疼痛率为15.0%,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6周两组皮下硬结均消失;产后1周,观察组的腹壁肌肉损伤率及损伤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产后6周,观察组仍有44.2%残存损伤。结论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于产妇腹部肌群损伤率较高且损伤较为严重,具有一定的应用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横切口 腹壁纵切口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腹部肌群损伤
下载PDF
腹壁切口选择对二次分娩剖宫产手术的影响分析
10
作者 徐金凤 《临床研究》 2022年第10期72-75,共4页
目的探究腹壁切口选择对二次分娩剖宫产手术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在睢县妇幼保健院分娩的104例二次剖宫产产妇,按照产妇首次剖宫产的腹壁切口不同进行分组,52例腹壁横切口产妇设为横切组,52例经腹纵切口产妇... 目的探究腹壁切口选择对二次分娩剖宫产手术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在睢县妇幼保健院分娩的104例二次剖宫产产妇,按照产妇首次剖宫产的腹壁切口不同进行分组,52例腹壁横切口产妇设为横切组,52例经腹纵切口产妇设为纵切组,两组产妇二次剖宫产手术时均在原切口上切开腹壁入腹,对比两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腹腔粘连程度,并对比两组产妇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oR-40)评分、首次肛门排气、泌乳时间、瘢痕严重程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横切组相比,纵切组产妇二次手术的术中出血量、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腹腔粘连程度均显著低于横切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术前24 h QoR-40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术后QoR-40量表总体评分及各维度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横切组产妇术后QoR-40量表总分以及情绪状态、身体舒适度、疼痛三个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纵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首次肛门排气、泌乳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纵切组产妇瘢痕严重程度明显高于横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产妇的术后并发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腹壁横切口而言,纵切口手术有利于降低腹腔粘连,减少手术时间,更适合于二次分娩剖宫产术,但切口美观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剖宫产 首次剖宫产切口 腹壁横切口 腹壁纵切口 腹腔粘连
下载PDF
腹部横切口与纵切口对再次剖宫产术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熊艳 张建 +3 位作者 刘琴 冯树芳 杨惠茹 董守金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3年第32期57-58,共2页
目的:调查研究腹部横切口与纵切口对再次剖宫产手术的影响。方法:将108例再次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按首次切口方式分为观察组(使用腹部纵切口)和对照组(使用腹部横切口),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出血量、分娩时间、手术... 目的:调查研究腹部横切口与纵切口对再次剖宫产手术的影响。方法:将108例再次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按首次切口方式分为观察组(使用腹部纵切口)和对照组(使用腹部横切口),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出血量、分娩时间、手术切皮开始至进腹时间、手术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盆腹腔粘连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部纵切口方式对产妇再次剖宫产手术影响较小,可以有效降低再次手术对母婴的伤害,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横切口 腹部纵切口 再次剖宫产
下载PDF
三种切口再次剖宫产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子娇 董毅 《临床医学工程》 2012年第12期2146-2147,共2页
目的探讨、比较腹壁纵切口、凡能斯提尔切口、乔尔科恩切口三种不同的手术切口对再次剖宫产的利弊与优劣。方法对本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计103例已经历过剖宫产的孕妇,再次剖宫产时通过观察手术时分娩时间、手术总时间及盆腹腔粘... 目的探讨、比较腹壁纵切口、凡能斯提尔切口、乔尔科恩切口三种不同的手术切口对再次剖宫产的利弊与优劣。方法对本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计103例已经历过剖宫产的孕妇,再次剖宫产时通过观察手术时分娩时间、手术总时间及盆腹腔粘连情况,对比三种手术的差异。结果乔尔科恩切口符合美观需求,瘢痕小而不明显,与腹壁纵切口、凡能斯提尔切口相比:在分娩时间及手术总时间方面优于凡能斯提尔切口(P<0.05),在盆腹腔粘连方面亦优于腹壁纵切口和凡能斯提尔切口(P<0.05)。结论乔尔科恩切口较腹壁纵切口及凡能斯提尔切口对二次剖宫产手术操作影响小,不失为年轻爱美女性初次剖宫产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腹壁纵切口 凡能斯提尔切口 乔尔科恩切口
下载PDF
改进缝合材料在妇产科手术缝合腹壁纵切口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秀丽 田玉智 李战娜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4年第3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使用改进缝合材料缝合腹壁皮肤纵切口的效果。方法将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使用免打结双向锯齿缝合线(quill线)缝合腹壁纵切口的8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使用传统缝合线的7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缝合切口效果... 目的探讨使用改进缝合材料缝合腹壁皮肤纵切口的效果。方法将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使用免打结双向锯齿缝合线(quill线)缝合腹壁纵切口的8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使用传统缝合线的7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缝合切口效果及随访结果。结果切口甲级愈合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缝线反应、皮下硬结发生率小于对照组,缝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quill缝合线缝合腹壁纵切口,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腹壁不留针眼,切口愈合良好,术后无线结反应,患者疼痛轻,加之不拆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产科手术 腹壁纵切口 缝合方法
原文传递
腹壁横切口与纵切口在瘢痕子宫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4
14
作者 郝秀萍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1期135-137,共3页
目的探讨腹壁横切口与纵切口在瘢痕子宫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7年10月在我分娩的50例瘢痕子宫产妇的病例资料,根据其剖宫产术口方向的不同分为观察组(10例)及对照组(40例)。观察组产妇采用腹壁纵切口,... 目的探讨腹壁横切口与纵切口在瘢痕子宫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7年10月在我分娩的50例瘢痕子宫产妇的病例资料,根据其剖宫产术口方向的不同分为观察组(10例)及对照组(40例)。观察组产妇采用腹壁纵切口,对照组产妇采用腹壁横切口。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盆腔粘连发生情况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产妇手术时间、胎儿娩出用时、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盆腔粘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切口愈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中瘢痕子宫产妇应用腹壁纵切口的效果优于横切口,更有助于产妇切口的愈合及盆腔粘连率的降低,且手术时间、胎儿娩出用时、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子宫 剖宫产术 腹壁纵切口 腹壁横切口
下载PDF
新式剖宫产术与传统剖宫产术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娟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1年第8期74-74,共1页
目的:比较新式剖宫产术与传统剖宫产术效果。方法:将有剖宫产手术指征的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两组均行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新式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刮宫产术,对照组采用传统腹部纵切口剖宫产术,术后两组静脉... 目的:比较新式剖宫产术与传统剖宫产术效果。方法:将有剖宫产手术指征的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两组均行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新式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刮宫产术,对照组采用传统腹部纵切口剖宫产术,术后两组静脉漓注抗生素预防感染。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剖宫产手术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体质量,以及术中损伤(血尿、切口延裂)、术后疼痛等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剖宫产手术时间、取胎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体质量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中血尿、切口延裂、术后疼痛、术后病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式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比传统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手术效果好,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新式腹部横切口 传统腹部纵切口 子宫下段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