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房颤动、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并发部分小肠、部分结肠坏死1例 被引量:3
1
作者 倪文彬 任宏宇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18期131-134,共4页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是肠系膜上动脉被栓子完全阻塞所致的疾病,大多数患者有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病史。此种疾病临床少见,临床表现各有差异。其诊断困难,若诊治不及时容易导致肠管梗死,甚至死亡,死亡率高达70%~80%。现提供参考病例1例。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腹部增强ct 并发症
下载PDF
腹部增强CT扫描对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世衡 曹文广 +2 位作者 张宇 苏宝珠 盖福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9年第12期1464-1466,共3页
目的探讨结肠肿瘤性肠梗阻采用腹部增强CT扫描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宝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结肠肿瘤性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腹部X线检查,观察组患者采用腹部... 目的探讨结肠肿瘤性肠梗阻采用腹部增强CT扫描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宝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结肠肿瘤性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腹部X线检查,观察组患者采用腹部增强CT扫描,比较两组患者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梗阻诊断率、梗阻部位确定率、图像清晰度和患者舒适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肠粘连、腹腔感染和肠道肿瘤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供血不足和疝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增强CT用于结肠肿瘤性肠梗阻患者诊断中,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提高病情检测,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增强ct 扫描 结肠肿瘤 肠梗阻 诊断
原文传递
低剂量条件下深度学习图像重组算法与多模型迭代重组算法对腹部增强CT图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沈艺 李露露 +2 位作者 宋建 王璜 刘斌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66-570,共5页
目的比较深度学习重组算法(DLIR)和多模型迭代重组算法(ASIR-V)在腹部低剂量CT增强扫描中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探讨DLIR在降噪以及提高图像质量等方面的价值。方法采取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对30例患者行腹部四期增强扫描。选择动脉晚期行... 目的比较深度学习重组算法(DLIR)和多模型迭代重组算法(ASIR-V)在腹部低剂量CT增强扫描中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探讨DLIR在降噪以及提高图像质量等方面的价值。方法采取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对30例患者行腹部四期增强扫描。选择动脉晚期行低剂量扫描,其他三期行常规扫描。所得动脉晚期低剂量原始数据行ASIR-V40%、DLIR-M(中度)、DLIR-H(高度)3种重组方式进行重组。对3组图像进行肝脏、脾脏、主动脉、腰大肌及腹壁脂肪测量CT值、SD值,并计算相应信噪比及对比噪声比。由两位放射科医师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结果两位医师对图像的主观评价一致性高。DLIR组所得评分均高于ASIR-V组;DLIR-H与DLIR-M所得肝脏、脾脏、主动脉及腹壁脂肪的SD值均小于ASIR-V40%(P值均<0.001);DLIR-H与DLIR-M肝脏、脾脏、主动脉的SNR、CNR值均大于ASIR-V40%(P值均<0.001),且DLIR-H较DLIR-M更具优势。结论DLIR相较于ASIR-V对于腹部低剂量图像的重组可以更好的降噪和改善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型迭代重组算法 深度学习图像重组算法 低剂量 腹部增强ct 图像质量
原文传递
血清CA199、sICAM-1、CRP水平及腹部增强CT对胰腺癌的早期筛查价值 被引量:9
4
作者 吉文伟 魏璐璐 宋展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3期102-104,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腹部增强CT对胰腺癌的早期筛查价值。方法选择我院98例胰腺癌疑似患者为研究对象,其均进行腹部增强CT检查和血清CA199、sICAM-1及CRP检测,并以... 目的探讨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腹部增强CT对胰腺癌的早期筛查价值。方法选择我院98例胰腺癌疑似患者为研究对象,其均进行腹部增强CT检查和血清CA199、sICAM-1及CRP检测,并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血清CA199、sICAM-1、CRP水平及腹部增强CT对胰腺癌的早期筛查价值。结果病理检查显示98例患者中胰腺癌者36例,良性胰腺病变者62例。胰腺癌组血清CA199、sICAM-1和CRP水平均低于良性胰腺病变组(P<0.05);血清CA199、sICAM-1及CRP早期筛查胰腺癌截断点分别为87.16kU/L、331.52μg/L、55.65mg/L,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7、0.764、0.685。腹部增强CT对胰腺癌早期筛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8.89%、90.32%、89.80%。血清CA199、sICAM-1、CRP及腹部增强CT联合检查对胰腺癌早期筛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7.22%、96.77%和96.94%。血清CA199、sICAM-1、CRP和腹部增强CT联合检查的AUC值大于各单一检查(P<0.05)。结论血清CA199、sICAM-1、CRP水平及腹部增强CT对胰腺癌的早期筛查存在不同程度诊断效果,且相较于单独检查,血清CA199、sICAM-1、CRP及腹部增强CT联合检查更能够提高对胰腺癌的早期筛查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类抗原199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C反应蛋白 腹部增强ct 胰腺癌
下载PDF
早期胃癌非治愈性切除患者腹部增强CT检测淋巴结转移指导超级微创手术治疗合理性临床结果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佳凤 孙雨桐 +2 位作者 李婉婷 肖盼 陈倩倩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24年第4期306-309,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非治愈性切除患者行腹部增强CT检测腹部淋巴结转移的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23年7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的早期胃癌非治愈性切除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前或术后腹部增强CT结果、早期胃癌非治愈性...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非治愈性切除患者行腹部增强CT检测腹部淋巴结转移的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23年7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的早期胃癌非治愈性切除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前或术后腹部增强CT结果、早期胃癌非治愈性切除病理标本信息以及追加外科手术相关信息。结果接受超级微创治疗患者中术后考虑非治愈性切除胃癌共73例,其中,eCuraA 4例,eCuraB 5例,eCuraC14例,eCuraC260例。病理类型中,高分化管状腺癌43例,低分化管状腺癌10例,黏液/印戒细胞癌16例,高级上皮内瘤变4例。术后标本评估方面,切缘阳性共30例,水平切缘阳性9例,垂直切缘阳性23例,8例存在脉管和血管的侵犯。73例患者中,67例腹部增强CT提示淋巴结未见异常,6例提示淋巴结异常。其中,67例腹部增强CT未见异常患者追加外科手术后病理标本提示2例存在淋巴结转移;6例腹部增强CT提示淋巴结异常患者追加外科手术后淋巴结均未见转移。结论对于早期胃癌患者行腹部增强CT检测淋巴结转移是可行的,但是实际存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比例较低,这一方面仍需进一步的大样本多中心研究予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早期诊断 腹部增强ct 淋巴结转移
原文传递
胶囊内镜检查在145例患儿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王胜楠 吴婕 黄瑛 《上海医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75-279,共5页
目的回顾2012年12月—2016年7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行胶囊内镜检查的14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评价胶囊内镜检查在儿童中的应用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5例行胶囊内镜检查患儿的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根据胶囊内镜工作记录,分别统计... 目的回顾2012年12月—2016年7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行胶囊内镜检查的14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评价胶囊内镜检查在儿童中的应用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5例行胶囊内镜检查患儿的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根据胶囊内镜工作记录,分别统计无法吞服胶囊内镜需胃镜辅助置入、自行吞入但仍需胃镜辅助置入十二指肠和完全不需要胃镜完成胶囊内镜检查的患儿数,胶囊内镜的总工作时间、胃通过时间、小肠通过时间,小肠病变检出情况,观察胶囊内镜检查的安全性,同时分析炎症性肠病(IBD)患儿中胶囊内镜和其他检查的病变检出情况。结果 145例中,男91例、女54例,平均年龄为(10.6±0.3)岁。无法吞服需胃镜辅助下送入胶囊内镜者22例(15.2%),平均年龄为(8.3±0.8)岁;可自主吞服胶囊内镜者123例(84.8%),平均年龄为(11.0±0.3)岁。无法吞服胶囊内镜患儿的年龄显著小于可自主吞服胶囊内镜的患儿(P<0.000 1)。在可自主吞服胶囊内镜的123例患儿中,自主吞服胶囊内镜但需胃镜辅助下置入十二指肠者64例(44.1%),平均年龄为(10.6±0.4)岁;完全不需要胃镜完成胶囊内镜检查者59例(40.7%),平均年龄为(11.5±0.3)岁。可自主吞服胶囊内镜的患儿中是否需要胃镜辅助的患儿间年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胶囊内镜平均总工作时间为(616.6±7.4)min,平均胃通过时间为(46.7±6.2)min,平均小肠通过时间为(291.9±10.6)min。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年龄与胃通过时间、小肠通过时间均无相关性(P值均>0.05)。小肠病变检出率为73.1%(106/145),病变类型主要为小肠溃疡。51例IBD患儿中,新发IBD患儿36例,其胶囊内镜检查、结肠镜检查、上下腹部增强CT检查和小肠增强MRI检查的小肠病变阳性发现率分别为100.0%(36/36)、91.7%(33/36)、78.1%(25/32)和86.4%(19/22);IBD复诊患儿15例,其胶囊内镜检查、结肠镜检查、上下腹部增强CT检查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囊内镜 儿童 炎症性肠病 腹部增强ct 小肠增强MRI
下载PDF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等影像学检查联合血清CA19-9在良恶性胆管狭窄鉴别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葛海珏 王福生 +2 位作者 卢羽洁 朱华 乐红琴 《现代医药卫生》 2019年第11期1653-1655,1658,共4页
目的研究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腹部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CT)联合血清CA19-9对良恶性胆管狭窄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该院收治的82例良性胆管狭窄(良性组)和26例恶性胆管狭窄(恶性组)患者病历资料,以组... 目的研究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腹部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CT)联合血清CA19-9对良恶性胆管狭窄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该院收治的82例良性胆管狭窄(良性组)和26例恶性胆管狭窄(恶性组)患者病历资料,以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RCP、腹部增强CT联合血清CA19-9对良恶性胆管狭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恶性组血清CA19-9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组(P<0.05)。MRCP、腹部增强CT及血清CA19-9联合检查对良恶性胆管狭窄的鉴别诊断灵敏度为88.46%,特异度为96.34%,联合诊断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24,鉴别诊断效能优于三项检查独立诊断。结论 MRCP、腹部增强CT联合血清CA19-9可有效提高对良恶性胆管狭窄的鉴别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腹部增强ct CA19-9 胆管狭窄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腹部增强CT扫描在诊断结肠肿瘤性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8
作者 马廷午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第4期112-114,共3页
目的探究腹部增强CT扫描在诊断结肠肿瘤性肠梗阻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84例肠肿瘤性肠梗阻患者,根据检查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腹部增强CT扫描,n=42)与对照组(腹部X线检查,n=42),比较两... 目的探究腹部增强CT扫描在诊断结肠肿瘤性肠梗阻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84例肠肿瘤性肠梗阻患者,根据检查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腹部增强CT扫描,n=42)与对照组(腹部X线检查,n=42),比较两组梗阻诊断率、梗阻部位确定率、图像清晰度、患者舒适度及诊断肠粘连、腹腔感染、肠道肿瘤等病情的检出率。结果观察组在梗阻诊断率、梗阻部位确定率、图像清晰度及患者舒适度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诊断供血不足及疝气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诊断肠粘连、腹腔感染、肠道肿瘤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增强CT扫描诊断结肠肿瘤性肠梗阻具有较高准确率,可详细定位病灶区域,且图像清晰度及患者舒适度较高,对临床医生诊断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增强ct扫描 结肠肿瘤 肠梗阻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不同剂量腹部增强CT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陈华文 彭光明 丁有森 《当代医学》 2012年第18期109-110,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腹部增强CT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拟诊为急性阑尾炎的8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低剂量腹部增强CT扫描,对照组进行常规剂量腹部增强CT扫描,比较诊断效果和患者受照射...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腹部增强CT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拟诊为急性阑尾炎的8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低剂量腹部增强CT扫描,对照组进行常规剂量腹部增强CT扫描,比较诊断效果和患者受照射剂量。结果观察组有效毫安秒为(80±25)mAs,扫描剂量为(9.2±3.2)mGy,对照组有效毫安秒为(192±44)mAs,扫描剂量为(23.0±6.2)mGy,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种检查方法对急性阑尾炎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低剂量腹部增强CT在不降低诊断价值的前提下,可明显减低患者受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腹部增强ct 常规剂量腹部增强ct 急性阑尾炎
下载PDF
腹部增强CT扫描对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研究
10
作者 李钰 孔凡峄 郭峰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5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讨腹部增强CT扫描在结肠肿瘤性肠梗阻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枣庄市精神卫生中心/枣庄市立第二院经病理检查确诊为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腹部X线和腹部增强CT扫描检查,比较两种... 目的探讨腹部增强CT扫描在结肠肿瘤性肠梗阻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枣庄市精神卫生中心/枣庄市立第二院经病理检查确诊为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腹部X线和腹部增强CT扫描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情况和病情检出率。结果腹部增强CT扫描梗阻检出率、梗阻部位确定率、图像清晰率和患者舒适度率均高于腹部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增强CT扫描肠粘连、腹腔感染和肠道肿瘤检出率均高于腹部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式供血不足和疝气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部增强CT扫描对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的诊断检出率较高,可提高病灶区域及病情检出率,增加图像清晰度,帮助临床医师更详细地了解病情进展,提高患者检查过程中的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性肠梗阻 腹部增强ct扫描 腹部X线 检出率
下载PDF
人工智能迭代重建算法在腹部低剂量增强CT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1
作者 张宝平 李傲 +5 位作者 李宇航 朱书萌 田倩 赵文哲 杨健 金超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487-494,501,共9页
目的探究人工智能迭代重建(AIIR)算法在腹部低剂量增强CT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23年1-8月于我院行腹部增强CT检查的患者31例,男/女(24/7);平均年龄(60.5±10.8)岁。同时采集常规剂量(100 KVp,采用管电流调制技术,剂量... 目的探究人工智能迭代重建(AIIR)算法在腹部低剂量增强CT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23年1-8月于我院行腹部增强CT检查的患者31例,男/女(24/7);平均年龄(60.5±10.8)岁。同时采集常规剂量(100 KVp,采用管电流调制技术,剂量等级3级,参考管电流213 mAs)和低剂量(80 KVp,采用管电流调制技术,剂量等级1级,参考管电流47 mAs)门静脉期腹部增强CT图像并记录辐射剂量参数。常规剂量(SD)CT采用迭代(Karl)重建,低剂量(RD)CT采用Karl和AIIR算法1、3、5级强度重建。测量5组图像门静脉、肝实质、肌肉、脂肪的CT值、噪声指数、信噪比(SNR)和对比度噪声比(CNR),主观评价5组图像的整体图像质量和“蜡质感”。选择长径大于5 mm的肝脏病变共61个,测量病变的SNR及CNR并进行病变显著性主观评价。结果SD腹部增强CT的有效剂量(ED)为(7.06±2.50)mSv,RD腹部增强CT的ED为(1.18±0.54)mSv,RD组辐射剂量较SD组降低约83.3%。5组图像中肝实质、肌肉、脂肪的CT值无差异(P>0.05),门静脉CT值在SD Karl组与RDKarl组之间、RDKarl组与RDAIIR各组之间存在差异(P<0.005)。RDAIIR重建图像的噪声指数、SNR和CNR值均显著优于RD和SD Karl重建图像(P<0.005),RD AIIR 5级重建在整体图像质量和“蜡质感”方面与SD Karl重建相当,符合临床诊断要求。RDAIIR各组病变的SNR和CNR值均显著高于RDKarl组(P<0.005),RD AIIR 5组病变显著性主观评分与SD Karl组相当,高于RDKarl、RD AIIR 1、RD AIIR 3组(P<0.005)。结论AIIR算法可有效降低腹部低剂量增强CT的图像噪声,改善图像质量,提高病变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增强ct 低剂量ct 人工智能迭代重建 肝脏
下载PDF
比较腹盆腔增强CT、盆腔MRI平扫在正确预测淋巴结状态方面的诊断性能
12
作者 佟滨 张志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652-655,共4页
目的探讨在卵巢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腹盆腔增强CT与盆腔MRI平扫的诊断性能对比。方法选取卵巢癌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安排接受腹盆腔增强CT与盆腔MRI平扫,以病理结果为参照计算两种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结... 目的探讨在卵巢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腹盆腔增强CT与盆腔MRI平扫的诊断性能对比。方法选取卵巢癌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安排接受腹盆腔增强CT与盆腔MRI平扫,以病理结果为参照计算两种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结果CT扫描检查结果显示,腹盆腔增强CT在卵巢癌盆腔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灵敏度为45.00%,特异度为73.08%;盆腔MRI平扫在卵巢癌盆腔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灵敏度为60.00%,特异度为80.77%;腹盆腔增强CT联合盆腔MRI平扫在卵巢癌盆腔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灵敏度为85.00%,特异度为92.31%。结论在卵巢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相较于腹盆腔增强CT,盆腔MRI具有较高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但两者联合运用取得的诊断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盆腔增强ct 盆腔MRI平扫 卵巢癌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