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1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单中心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调查分析 被引量:49
1
作者 程烨 林曰勇 +3 位作者 叶朝阳 戎殳 陈静 梅长林 《中国血液净化》 2011年第10期538-541,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使用情况。方法记录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自201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新进入血液透析患者与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基本资料和不同血管通路的选择概况,并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自体动静脉内瘘(a... 目的回顾性分析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使用情况。方法记录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自201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新进入血液透析患者与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基本资料和不同血管通路的选择概况,并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使用和长期导管插管手术患者原发病种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年血液透析患者共1102例。其中新入血液透析患者667例(60.5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35例(39.47%),94.94%患者每周透析3次。667例新入透析患者分别选择临时导管81.26%、长期导管4.20%、AVF14.54%。435例维持透析患者分别选择临时导管1.84%、长期导管13.56%、AVF83.91%、人造血管0.69%。中心共施行AVF手术504例次、长期导管74例次和临时导管301例次:AVF手术中71.83%患者首选左前臂;选择右颈内静脉在长期导管和临时导管中分别为48.65%和87.04%。内瘘选择吻合血管依次为桡动脉-头静脉75.40%,肱动脉-正中静脉16.87%,肱动脉-贵要静脉2.98%,桡动脉-贵要静脉2.38%,肱动脉-头静脉2.38%。瘘管吻合方式主要为端端吻合52.60%,端侧吻合36.44%,侧侧吻合10.96%。收治患者AVF发生并发症173例,占总透析人数的15.7%,血栓125例占并发症总例数72.25%,其余依次为缺血14.45%,狭窄8.67%,肿胀手4.62%。长期导管年平均感染率为0.07次/1000导管日。结论新入透析患者中选择临时导管比例较大,说明国内患者大多数仍然不能提前准备瘘管。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则绝大多数选择AVF,聚四氟乙烯(poly tetra fluoro ethylene,PTFE)人造血管相对偏少,留置长期导管后许多患者由于方便性不愿进一步手术。减少内瘘并发症依然是临床工作者的研究目标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通路 动静脉内瘘 长期导管 并发症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血管并发症的超声观察 被引量:34
2
作者 李晓萌 陈玉珍 +2 位作者 白玉梅 杜巍 党笑坤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7年第8期726-727,共2页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措施之一。自体动静脉内瘘(Autogen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AVF)通路功能良好是维持性透析的重要保证,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AVF通路为前臂桡动脉-头静脉的端侧吻合。AVF建立后影响血流量的情况涉...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措施之一。自体动静脉内瘘(Autogen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AVF)通路功能良好是维持性透析的重要保证,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AVF通路为前臂桡动脉-头静脉的端侧吻合。AVF建立后影响血流量的情况涉及很多因素,包括血管分布因素,如血管直径和长度;血管网结构,如静脉侧枝数量;毛细血管床的阻力以及吻合口的结构等,彩色多普勒超声通过实时动态观察内瘘血管影像学信息,判断通路功能,早期发现血管并发症并提示临床及时干预,从而延长AVF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 端侧吻合 头静脉 血管并发症 内瘘并发症 血流信号 血流量 超声表现 avf 透析患者 超声检查
下载PDF
提高动脉化静脉皮瓣成活的几个关键问题 被引量:32
3
作者 谢振荣 肖军波 +3 位作者 雷彦文 宋君 李杭 张敬良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7-349,共3页
翻阅近3年《中华显微外科杂志》和《中华手外科杂志》等有关手、显微外科方面的专业杂志,发现只有区区3篇有关动脉化静脉皮瓣(arterializedvenousflap,AVF)专题的文章,可能的原因有二:AVF的成活仍不能令人满意,已激不起人们的兴... 翻阅近3年《中华显微外科杂志》和《中华手外科杂志》等有关手、显微外科方面的专业杂志,发现只有区区3篇有关动脉化静脉皮瓣(arterializedvenousflap,AVF)专题的文章,可能的原因有二:AVF的成活仍不能令人满意,已激不起人们的兴致?当前的穿支皮瓣等时髦的研究热有关?难道AVF的成活真的不能令人满意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化静脉皮瓣 静脉皮瓣成活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手外科杂志 穿支皮瓣 avf 外科方
原文传递
彩超对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7
4
作者 钟锐 李伟佐 +3 位作者 彭雄强 刘文导 胡赟 周婷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9年第1期70-71,共2页
对无法进行肾移植的尿毒症患者而言,血液透析是肾替代疗法的主要方法,永久性血液透析通路被认为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1]。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为最理想的血透通路,其特点是寿命长,并发症发生... 对无法进行肾移植的尿毒症患者而言,血液透析是肾替代疗法的主要方法,永久性血液透析通路被认为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1]。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为最理想的血透通路,其特点是寿命长,并发症发生率低[2],自体AVF中桡动脉-头静脉内瘘为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首选[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A 比值法 彩色多普勒超声 血液透析患者 峰值流速 avf 诊断价值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血管钙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5
作者 张炜晨 张敏敏 +1 位作者 王梦婧 陈靖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91-395,共5页
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被誉为“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其功能是否良好直接关系到透析的充分性和患者的预后。然而,迄今为止,AVF失功仍然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死亡的重要... 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被誉为“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其功能是否良好直接关系到透析的充分性和患者的预后。然而,迄今为止,AVF失功仍然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自体动静脉内瘘 血管钙化 avf
原文传递
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影响因素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6
作者 王晗 倪其泓 +1 位作者 王预立 张岚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1-74,共4页
血管通路是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维持血液透析的生命线,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因其使用时间长,并发症少等特性,是目前临床首选的血管通路。AVF建立以后需要经过4周以上的血管重塑过程才... 血管通路是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维持血液透析的生命线,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因其使用时间长,并发症少等特性,是目前临床首选的血管通路。AVF建立以后需要经过4周以上的血管重塑过程才能达到成熟,提供满足血液透析治疗所需的穿刺条件和血流量。据报道,目前AVF的成熟率为40%~80%。正确评估AVF的成熟情况,对具有成熟不良风险的患者进行早期辅助促成熟治疗是提高临床AVF成熟率的关键。近年来随着相关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开展,对AVF成熟情况的评估准确性逐渐提高。本文就AVF成熟的影响因素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动静脉内瘘 终末期肾脏病 血管通路 血液透析治疗 维持血液透析 血流量 血管重塑 avf
原文传递
早期系统化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7
作者 孙晓媚 陈燊 张梅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60-60,62,共2页
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首选的血管通路[1],是患者的生命线,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容易出现血栓形成、感染、出血等并发症而影响AVF的功能,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通过护理干预,可以提升患者依... 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首选的血管通路[1],是患者的生命线,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容易出现血栓形成、感染、出血等并发症而影响AVF的功能,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通过护理干预,可以提升患者依从性并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中心通过采取常规护理基础上,将干预时间将提前至AVF成形术前2周予系统化护理,旨在减少血液透析患者AVF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动静脉内瘘 血液透析患者 系统化护理干预 血管通路 患者依从性 干预时间 血栓形成 avf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1
8
作者 童昌军 谈雅吟 +1 位作者 高峰 张卫东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382-384,共3页
目的:旨在研究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分析找出导致内瘘失功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临床医师早期有效的预防内瘘失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12年6月在我院首次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并长期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 目的:旨在研究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分析找出导致内瘘失功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临床医师早期有效的预防内瘘失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12年6月在我院首次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并长期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53例次内瘘手术患者,男76例次,女77例次;患者平均年龄(54±18)岁。我们对患者原发病、血脂水平、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钙磷乘积以及间期体质量增长等六项指标进行量化后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37例次发生内瘘失功,患者的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幅度是其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患者过高的间期体质量增幅、糖尿病为原发病、高水平的LDL、血红蛋白的异常和钙磷乘积的过高都是影响内瘘功能状况的重要因素,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避免高危因素的存在,早期预防危险因素的发生,从而减少内瘘失功的情况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内瘘 体质量增幅
下载PDF
介入诊疗后血管径路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护理进展 被引量:21
9
作者 于桂香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51-53,共3页
关键词 并发症 血管 发生率 介入诊疗 护理进展 血肿 出血 avf 危险因素 诊断
原文传递
血管源性搏动耳鸣的介入诊断和治疗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李宝民 曹向宇 +6 位作者 刘新峰 李生 王君 梁永平 葛爱莉 张阿兰 冯惠敏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0-197,共8页
目的:回顾性探讨血管源性搏动耳鸣的影像学诊断、发病特点和经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本组分析了82例动脉和静脉源性搏动耳鸣的DSA不同特征和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对3例颅内动静脉瘘,16例自发性颅底脑膜动静脉瘘,5... 目的:回顾性探讨血管源性搏动耳鸣的影像学诊断、发病特点和经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本组分析了82例动脉和静脉源性搏动耳鸣的DSA不同特征和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对3例颅内动静脉瘘,16例自发性颅底脑膜动静脉瘘,5例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2例锁骨下动脉狭窄,3例颈动脉狭窄,1例颅内动脉狭窄,2例椎-基底动脉迂曲延长,2例静脉窦憩室,46例优势引流侧的静脉窦狭窄,2例枕窦狭窄分别经股动脉和股静脉入路,选用螺旋圈、NBCA胶、Balt球囊、自膨式支架和颅内微支架性行栓塞与支架成形处理。结果82例介入手术均获成功,未发生与介入手术相关的并发症,术后搏动性耳鸣在2天内均消失。平均门诊随访5~36月,4例动脉源性耳鸣于介入术后3月复发搏动性耳鸣,经二次栓塞和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静脉源性搏动性耳鸣病例在支架成形和支架辅助螺旋圈栓塞后均未出现复发征像。结论应用经血管内的诊治方式可能对临床诊断和治疗顽固的搏动性耳鸣提供新的选择途径,有助于为鉴别和研究其他类型的耳鸣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搏动性耳鸣 avf 脑动脉 静脉窦 狭窄 栓塞 支架成形
下载PDF
经穴推拿对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及远期使用时限的影响 被引量:18
11
作者 郭月月 薄祥敏 +2 位作者 刘胜凤 栾雪梅 赵如琴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85-589,共5页
[目的]探讨经穴推拿对自体动静脉内瘘(AVF)成熟及远期使用时限的影响。[方法]抽取2017年1月—2017年10月在我院肾内科首次行AVF的病人66例,将其中一个病区的病人作为对照组(n=33),另一个病区的病人作为观察组(n=33)。两组病人均给予内... [目的]探讨经穴推拿对自体动静脉内瘘(AVF)成熟及远期使用时限的影响。[方法]抽取2017年1月—2017年10月在我院肾内科首次行AVF的病人66例,将其中一个病区的病人作为对照组(n=33),另一个病区的病人作为观察组(n=33)。两组病人均给予内瘘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第3天开始在护士的指导下循手三阴经、手三阳经经穴推拿,比较两组病人内瘘术后4周、8周物理成熟及超声成熟情况、AVF首次穿刺时间、首次血液透析穿刺一针成功率及内瘘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AVF的生存时间。[结果]术后4周,观察组AVF物理成熟(23例)、超声成熟(21例)情况优于对照组(15例、1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观察组病人静脉距皮深度为(3.89±0.52)mm,对照组为(4.31±0.96)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AVF首次穿刺时间[(43.50±3.92)d]早于对照组[(47.20±4.49)d],首次血液透析穿刺一针成功率(93.75%)高于对照组(75.76%),AVF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9.38%)低于对照组(30.3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AVF生存时间[(25.39±0.42)个月]高于对照组[(23.02±0.92)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穴推拿能促进AVF早期成熟,提高首次内瘘穿刺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增加远期使用时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 经穴推拿 物理成熟 超声成熟 使用时限 并发症
下载PDF
108例创伤性动静脉瘘的介入诊疗分析 被引量:17
12
作者 王晓东 Salvatore JA Sclafani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21-526,共6页
目的分析创伤性动静脉瘘(AVF)的临床特点、造影表现、造影技术及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纽约Kings County医疗中心25年间全部确诊的108例创伤性AVF的介入相关诊疗资料。分析内容包括患者外伤种类、临床表现、损伤部位、血管造... 目的分析创伤性动静脉瘘(AVF)的临床特点、造影表现、造影技术及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纽约Kings County医疗中心25年间全部确诊的108例创伤性AVF的介入相关诊疗资料。分析内容包括患者外伤种类、临床表现、损伤部位、血管造影异常特征、AVF血流动力学特征(分5个类型)、治疗方式的选择等。结果 108例患者中共发现117处AVF,大多数患者临床特征不明确。创伤种类包括枪伤(导致72处AVF)、刺伤(24处)、钝性伤(8处)、高处坠落伤(3处)、医源性损伤(2处)。损伤部位常见于肢体(46例)、颈部(19例)、肝脏(13例)和锁骨下血管(11例)。所有病变均可见静脉早显,显示动脉横断52处,撕裂37处,49.6%的AVF与假性动脉瘤有关。最常见的血流特点是Ⅰ型,即瘘口所在的动脉近段和远段、静脉的近段和远段都显示,伴远侧段静脉瓣功能不全,共40处瘘(34.2%),其次是Ⅲ型22个(18.8%),Ⅴ型最不常见(4.3%)。34例接受手术治疗,61例栓塞治疗,7例临床观察。分别采用弹簧圈(47例)、明胶海绵(9例)、无水乙醇(3例)、可脱球囊(2例),其中弹簧圈效果理想、并发症少。6例采用覆膜支架效果好。结论血管造影是诊断创伤性AVF的金标准,造影时准确观察动脉损伤的性质,瘘口的解剖和血流特点及所有进入瘘口的动脉分支,对于选择治疗方式及保证介入治疗的成功完成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 avf 血管造影 介入治疗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影响因素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李格 王霄一 +2 位作者 桂红民 汤圣兰 颜航 《循证护理》 2020年第10期998-1013,共16页
[目的]系统评价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影响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Ovid、Web of Science、CINAH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 [目的]系统评价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影响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Ovid、Web of Science、CINAH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中关于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影响因素的队列研究,检索时间为数据库从建库到2019年6月30日。由2名评价者独立筛查文献、提取数据、评价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2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影响因素归纳为4大类。(1)个人因素:高龄[RR=1.30,95%CI(1.10,1.53),P=0.002]、女性[RR=1.19,95%CI(1.11,1.28),P<0.00001]、吸烟[RR=1.39,95%CI(1.07,1.81),P=0.01]、肥胖[RR=2.09,95%CI(1.10,3.97),P=0.03];(2)临床因素:糖尿病史[RR=1.23,95%CI(1.20,1.26),P<0.00001]、高血压史[RR=1.08,95%CI(1.05,1.12),P<0.00001]、冠状动脉疾病史[RR=1.17,95%CI(1.14,1.20),P<0.00001]、脑血管疾病史[RR=1.15,95%CI(1.09,1.22),P<0.00001]、桡动脉钙化[RR=1.53,95%CI(1.28,1.83),P<0.00001]、C-反应蛋白[RR=1.12,95%CI(1.01,1.25),P=0.03]、周围血管疾病史[RR=1.24,95%CI(1.00,1.55),P=0.05];(3)透析相关因素:同侧导管置入史[RR=1.38,95%CI(0.76,2.51),P=0.28]、内瘘位置[RR=0.88,95%CI(0.65,1.19),P=0.41]、透析上肢[RR=0.91,95%CI(0.79,1.05),P=0.20];(4)药物因素:他汀类药[RR=0.68,95%CI(0.51,0.91),P=0.009]、抗凝药[RR=1.03,95%CI(0.87,1.23),P=0.69]。[结论]现有证据表明,高龄、女性、吸烟、肥胖、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冠状动脉疾病史、脑血管疾病史、C-反应蛋白、桡动脉钙化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危险因素,服用他汀类药物可降低其失功率,但周围血管疾病史、同侧导管置入史、透析肢体、内瘘位置和服用抗凝药物对其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自体动静脉内瘘 影响因素 系统评价 循证护理 Meta分析
下载PDF
可解脱球囊在神经介入手术治疗中的应用和地位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明华 顾斌贤 +3 位作者 程英升 陈君彦 方淳 王武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5期258-260,共3页
目的 评价可解脱球囊在当今神经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8例颅颈部血管性疾病患者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2 6例 ,海绵窦段颈内动脉巨大动脉瘤 3例 ,梭形动脉瘤 1例 ,颅颈部AVF8例 )应用可解脱球囊闭塞瘘口或闭塞一侧颈内动脉。结果... 目的 评价可解脱球囊在当今神经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8例颅颈部血管性疾病患者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2 6例 ,海绵窦段颈内动脉巨大动脉瘤 3例 ,梭形动脉瘤 1例 ,颅颈部AVF8例 )应用可解脱球囊闭塞瘘口或闭塞一侧颈内动脉。结果  38例中 ,获解剖治愈 2 1例 ,通过颈内动脉闭塞达到疾病治愈 17例 ,无并发症和后遗症。结论 可解脱球囊在部份颅颈部血管性疾病的介入治疗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动静脉瘘 球囊栓塞
下载PDF
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旭丹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14期214-215,共2页
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随机将9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早期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 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随机将9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早期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护理
下载PDF
超声下球囊扩张术对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再狭窄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肖雪 吴海燕 +1 位作者 李蓬 陈继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1254-1256,共3页
自体动静脉内瘘(AVF)是维持血液透析重要的血管通路,其具有建立简单、血液量充足、畅通率 高、并发症低的优点[1].目前,超声下球囊扩张术凭借微创、保持血管解剖完整性等优势已逐渐成为临床首选的治疗方案[2].故本研究选择2018年1月至1... 自体动静脉内瘘(AVF)是维持血液透析重要的血管通路,其具有建立简单、血液量充足、畅通率 高、并发症低的优点[1].目前,超声下球囊扩张术凭借微创、保持血管解剖完整性等优势已逐渐成为临床首选的治疗方案[2].故本研究选择2018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57例,探讨超声下球囊扩张术对自体AVF狭窄患者再狭窄发生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动静脉内瘘 球囊扩张术 再狭窄发生率 血液量 维持血液透析 血管解剖 血管通路 avf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及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陈登菊 屈小英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2005年第4期181-182,共2页
为了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AVF)的长期通畅率及并发症的发生与处理.对1996年以来以AVF为血管通道且维持性血透1年以上的189例患者,用寿命表法计算通畅率,并发症以百分率计算.结果AVF 1~5年通畅率分别为98.41%、96.72%、95.50%、9... 为了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AVF)的长期通畅率及并发症的发生与处理.对1996年以来以AVF为血管通道且维持性血透1年以上的189例患者,用寿命表法计算通畅率,并发症以百分率计算.结果AVF 1~5年通畅率分别为98.41%、96.72%、95.50%、92.76%、91.98%.其并发症以假性动脉瘤最多见,血栓形成是AVF失用的主要原因.结论是AVF长期通畅率高,严重并发症少,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最佳的血管通道,高超的穿刺技术及精心的护理是AVF长期通畅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发症 avf 通畅率 患者 动静脉内瘘 维持性血液透析 血管 结论 百分率 计算
下载PDF
Predicting the distribution of thin bed reservoirs by broad frequency band seismic 被引量:12
18
作者 Li Zishun Guo Xuebin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07年第2期118-126,共9页
Recognition of thin interbedded reservoirs in the middle-shallow strata in the Songliao Basin is a great difficulty. In order to resolve this problem, we present a technique for predicting the distribution of thin res... Recognition of thin interbedded reservoirs in the middle-shallow strata in the Songliao Basin is a great difficulty. In order to resolve this problem, we present a technique for predicting the distribution of thin reservoirs using a broad frequency band and ultra high resolution seismic. Based on forward modeling, we recognized that a thin bed seismic reflec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changing amplitude with changing frequency (amplitude versus frequency, AVF). We calculate the thickness of thin reservoirs from their AVF characteristics and predict the distribution of thin bed reservoir using broad frequency band and ultra high resolution seismic. The technique has been applied in the 3D seismic area of Zhaoyuan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Songliao Basin. The seismic resolution is increased by two or three times over that of conventional seismic and many thin reservoirs have been identified. The technique has extensive application to th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oil and gas, such as optimizing the location of exploration wells, the design of wells (especially horizontal wells), choice of production test layers, analyzing reservoir continuity in development wells, and so 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in reservoir seismic prediction avf characteristics Songliao Basin.
下载PDF
活血化瘀药防治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9
作者 陈亮 王会玲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9年第8期741-743,共3页
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内瘘狭窄和血栓形成是AVF最常见的并发症,常直接导致AVF丧失功能[1,2]。无论是新建立的内瘘,还是在使用过程中,血液透析患者终身都笼罩在内瘘无法正常使用的阴影中... 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内瘘狭窄和血栓形成是AVF最常见的并发症,常直接导致AVF丧失功能[1,2]。无论是新建立的内瘘,还是在使用过程中,血液透析患者终身都笼罩在内瘘无法正常使用的阴影中,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影响和经济损失。据相关报道:新建立的AVF有50%的内瘘狭窄或血栓形成发生在透析前,84%发生在透析第1年[3];在AVF使用的6个月、1年、2年、3和4年中,AVF通畅率分别为79. 5%,70. 0%,65. 0%,60. 5%,48. 0%[4]。内瘘失功后主要治疗措施是重新建立内瘘,这会极大地减少患者有效血管供给,反复重建会耗竭血管通路,而预防内瘘狭窄和血栓形成的措施有限,效果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 微波理疗 活血化瘀药 活血化瘀类中药 丹参注射液 内瘘成熟 三七粉 多磺酸基粘多糖 皮下血肿 avf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闭塞30例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11
20
作者 胡桂钰 韩颖 马文娟 《齐鲁护理杂志》 2007年第11期47-49,共3页
关键词 透析中低血压 avf 内瘘闭塞 皮下血肿 血液透析 透析疗法 IDH 可调钠透析 血管通路 内瘘狭窄 血流量 按压方法 静脉瓣 穿刺点 血管杂音 渗血 静脉压 血压 穿刺失败 静脉狭窄 糖尿病患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