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参苓白术散治疗肌少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1
作者 王琴 张彬 +3 位作者 林萍 任谦 高康璐 孔程程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94-998,共5页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胃虚弱型肌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老年科确诊为脾胃虚弱型肌少症的80例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胃虚弱型肌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老年科确诊为脾胃虚弱型肌少症的80例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100 mL、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12周。记录患者治疗前后握力、步行速度,计算四肢骨骼肌指数(ASMI);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生长分化因子-8(GDF-8)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血清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AMPK-α)mRNA表达。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握力明显增强,ASMI明显增高,血清IGF-1、SIRT1水平及AMPK-α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血清GDF-8水平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的变化均较对照组更加显著〔握力(kg):20.00(15.50,21.00)比18.20(14.93,19.50),ASMI(kg/m^(2)):5.80(5.25,6.00)比5.30(5.20,5.50),IGF-1(μg/L):246.00(229.00,259.50)比207.00(187.00,233.00),SIRT1(ng/L):649.2±38.3比624.6±38.6,AMPK-αmRNA(2^(-ΔΔCt)):0.30±0.03比0.27±0.03,GDF-8(μg/L):13.50(12.00,17.80)比15.60(14.08,19.98),均P<0.05〕。而两组治疗前后步行速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为0.56(0.53,0.62)m/s、0.58(0.55,0.62)m/s,观察组治疗前后为:0.58(0.54,0.64)m/s、0.60(0.56,0.65)m/s,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IGF-1与SIRT1呈正相关(r=0.341,P=0.002),与步行速度呈正相关(r=0.250,P=0.026);ASMI与握力呈正相关(r=0.367,P=0.001)。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胃虚弱型肌少症患者效果显著,可为肌少症的治疗提供新的中西医结合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苓白术散 肌少症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原文传递
白藜芦醇通过SIRT1/AMPK信号通路减轻MPTP诱导的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 被引量:12
2
作者 郭彦杰 董素艳 +1 位作者 赵文娟 吴云成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7-102,共6页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V)对帕金森病(PD)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并探索其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将48只小鼠随机分为CON组、MPTP组、RV+MPTP组和EX527+RV+MPTP组,每组12只。腹腔注射MPTP建立PD小鼠模型,并给予RV灌胃、SIRT1特异性...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V)对帕金森病(PD)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并探索其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将48只小鼠随机分为CON组、MPTP组、RV+MPTP组和EX527+RV+MPTP组,每组12只。腹腔注射MPTP建立PD小鼠模型,并给予RV灌胃、SIRT1特异性抑制剂EX257腹腔注射处理,利用免疫荧光、western blot等检测相关蛋白表达。结果给予RV后,与MPTP组相比,RV+MPTP组SIRT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01),p-AMPK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1),Cleaved caspase 3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1),小鼠黑质区TH阳性神经元丢失率明显降低,纹状体组织中TH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给予EX527后,阻断了RV的上述作用,p-AMPK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Cleaved caspase 3显著升高(P<0.01),小鼠黑质区TH阳性神经元丢失率明显升高,纹状体组织中TH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01)。结论 RV可能通过激活SIRT1/AMPK信号通路,SIRT1与AMPK相互调控,减少MPTP小鼠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沉默信息调节蛋白1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1-甲基-4-苯基-1 2 3 6-四氢吡啶 帕金森病 小鼠
下载PDF
LB100 ameliorates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via the AMPK/Sirt1 pathway 被引量:10
3
作者 Xue-Yang Chen Chang-Zhou Cai +5 位作者 Meng-Li Yu Ze-Min Feng Yu-Wei Zhang Pei-Hao Liu Hang Zeng Chao-Hui Yu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9年第45期6607-6618,共12页
BACKGROUND It is well known that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is associated with insulin resistance(IR).LB100,a serine/threonine protein phosphatase 2A(PP2A)inhibitor,is closely related to IR.However,there i... BACKGROUND It is well known that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is associated with insulin resistance(IR).LB100,a serine/threonine protein phosphatase 2A(PP2A)inhibitor,is closely related to IR.However,there is little data regarding its direct influence on NAFLD.AIM To elucidate the effect and underlying mechanism of LB100 in NAFLD.METHODS After 10 wk of high fat diet(HFD)feeding,male C57BL/6 mice were injected intraperitoneally with vehicle or LB100 for an additional 6 wk(three times a week).The L02 cell line was treated with LB100 and free fatty acids(FFAs)for 24 h.Hematoxylin and eosin and oil red O staining were performed for histological examination.Western blot analysis was used to detect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Sirtuin 1(Sirt1),total and phosphorylated 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α(AMPKα),and the proteins involved in lipogenesis and fatty acid oxidation.The mRNA levels were determined by qPCR.Pharmacological inhibition of AMPK was performed to further examine the exact mechanism of LB100 in NAFLD.RESULTS LB100 significantly ameliorated HFD-induced obesity,hepatic lipid accumulation and hepatic injury in mice.In addition,LB100 significantly downregulated the protein levels of acetyl-CoA carboxylase,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 1 and its lipogenesis target genes,including stearoyl-CoA desaturase-1 and fatty acid synthase,and upregulated the levels of proteins involved in fatty acidβ-oxidation,such as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α(PPAR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coactivator-1α(PGC-1α),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 1α,acyl-CoA oxidase 1 and uncoupling protein 2,as well as the upstream mediators Sirt1 and AMPKαin the livers of HFD-fed mice.In vitro,LB100 alleviated FFA-induced lipid accumulation in L02 cells through the AMPK/Sirt1 signaling pathway.Further studies showed that the curative effect of LB100 on lipid accumulation was abolished by inhibiting AMPKαin L02 cells.CONCLUSION PP2A inhibition by LB100 significantly ameliorates hepat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B100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Serine/threonine-protein PHOSPHATASE 2A Lipid metabolism 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α SIRTUIN 1
下载PDF
和厚朴酚通过调节自噬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7
4
作者 张申 陈坤 +2 位作者 赵丹鹏 张红霞 徐国卫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812-1819,共8页
目的:探讨和厚朴酚通过调节自噬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及AMP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通路的影响。方法:构建帕金森病模型小鼠,分为模型... 目的:探讨和厚朴酚通过调节自噬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及AMP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通路的影响。方法:构建帕金森病模型小鼠,分为模型组、和厚朴酚低、高剂量组和自噬抑制组,4组小鼠分别灌胃生理盐水、20 mg/kg和厚朴酚、60 mg/kg和厚朴酚及60 mg/kg和厚朴酚,自噬抑制组同时灌胃20 mg/kg氯喹,另设未造模小鼠为对照组,每组16只,灌胃14 d。转棒实验及爬杆实验测试小鼠的行为学功能,TUNEL染色检测黑质神经元凋亡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黑质中beclin-1阳性细胞数,Western blot实验检测黑质中p-AMPK/AMPK、SIRT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LC3)-II/LC3-I、beclin-1、Bcl-2相关X蛋白(Bcl-2 related X protein,Bax)、胱天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跌落潜伏期显著缩短,爬杆时间显著延长(P<0.05),黑质神经元凋亡率及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黑质中beclin-1阳性细胞数及p-AMPK/AMPK、SIRT1、LC3-II/LC3-I和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和厚朴酚低、高剂量组小鼠上述指标呈相反趋势,且呈现剂量依赖性(P<0.05)。自噬抑制组处理后逆转了和厚朴酚的作用(P<0.05)。结论:和厚朴酚能激活自噬,活化AMPK/SIRT1通路,提高帕金森病模型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自噬水平,减少细胞凋亡,改善其行为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厚朴酚 自噬 帕金森病 多巴胺能神经元 amp活化蛋白激酶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下载PDF
ERα-AMPK-Sirt1信号通路在骨质疏松症中的作用 被引量:7
5
作者 姜涛 邵敏 +6 位作者 陈庆真 徐绍俊 汪钦生 黄永青 何挺 曾振明 欧阳艳菲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66-1171,共6页
近年来,与骨代谢相关的分子信号通路成为研究的热点。其中Wnt /β-catenin 信号通路、RANKL/RANK/OPG 信号通路、NF-κB 信号通路、PPAR-γ信号通路、PTH 信号通路、MAPK 信号通路、PI3K/Akt 信号通路、Hedgehog 信号通路和Notch 信号... 近年来,与骨代谢相关的分子信号通路成为研究的热点。其中Wnt /β-catenin 信号通路、RANKL/RANK/OPG 信号通路、NF-κB 信号通路、PPAR-γ信号通路、PTH 信号通路、MAPK 信号通路、PI3K/Akt 信号通路、Hedgehog 信号通路和Notch 信号通路对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尚未有关于ERα-AMPK-Sirt1 信号通路的研究报道。雌激素受体α( ERα)通过与配体结合、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 AMPK)通过磷酸化作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 相关酶1( Sirt1)通过去乙酰化修饰等共同调控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的功能,且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上下游关系;研究表明ERα能够直接增加LKB1 启动子的活性,而LKB1 是AMPK 最主要的上游蛋白激酶,活化的LKB1 能够激活AMPK;AMPK 可以激活Sirt1,而Sirt1 反过来又可以通过磷酸化作用来激活AMPK,二者之间相互作用可参与调控成骨细胞的自噬或凋亡等,以上均提示了ERα-AMPK-Sirt1 信号通路在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对ERα-AMPK-Sirt1 信号通路进行深入研究,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抗骨质疏松新药物的研发,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雌激素受体Α 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
下载PDF
川芎-天麻药对对偏头痛模型大鼠眶周机械痛阈及三叉神经节AMPK/TRPA1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左笑 梁丽琦 +5 位作者 唐岚琦 蒙睿娜 房冰莹 王海芳 崔海燕 刘晓华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22-727,共6页
目的基于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瞬时受体电位A1通道(TRPA1)通路探究川芎-天麻药对治疗偏头痛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川芎-天麻药对组,每组16只。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10 ml/kg生理盐水灌胃,... 目的基于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瞬时受体电位A1通道(TRPA1)通路探究川芎-天麻药对治疗偏头痛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川芎-天麻药对组,每组16只。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10 ml/kg生理盐水灌胃,川芎-天麻药对组给予0.675 g/kg川芎-天麻灌胃,均每天1次,连续8天。末次给药前造模,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10 ml/kg,模型组和川芎-天麻药对组皮下注射硝酸甘油10 ml/kg制备偏头痛模型大鼠。运用Von Frey纤毛测定大鼠眶周机械痛阈值;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大鼠血清、脑脊液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一氧化氮(NO)试剂盒测定血清、脑脊液中NO水平;RT-PCR法检测大鼠三叉神经节中即刻早期基因(c-Fos)、CGRP、瞬时受体电位V1通道(TRPV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PRKAA)及TRPA1 mRNA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三叉神经颈复合体(TCC)中c-Fos阳性细胞数和三叉神经节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AMPK)、TRPA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机械刺激阈值、pAMPK蛋白表达降低,血清中CGRP、NO水平,三叉神经节c-Fos、CGRP、TRPV1、TRPA1 mRNA表达水平,TRPA1蛋白表达和TCC中c-Fos阳性细胞数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川芎-天麻药对组大鼠机械刺激阈值、pAMPK蛋白表达显著上升,血清中CGRP、NO水平,三叉神经节中c-Fos、CGRP、TRPV1、TRPA1 mRNA表达水平,TRPA1蛋白表达和TCC中c-Fos阳性细胞数明显下降(P<0.05)。结论川芎-天麻药对可能通过调控三叉神经节中AMPK/TRPA1通路,升高机械痛阈,从而改善偏头痛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川芎 天麻 三叉神经节 痛阈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瞬时受体电位A1通道
原文传递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发挥抗炎作用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6
7
作者 刘明月 张洺嘉 谢明杰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9-334,共6页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是一种进化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被称为"细胞能量调节器",是维持细胞和机体能量平衡的关键分子。近年来的研究显示,AMPK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其抗炎机制主要是...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是一种进化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被称为"细胞能量调节器",是维持细胞和机体能量平衡的关键分子。近年来的研究显示,AMPK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其抗炎机制主要是通过激活SIRT1、PGC-1α、p53、FoxO3a和p300等途径,下调NF-κB、AP-1等多种炎性相关蛋白的活性来发挥作用。本文通过对AMPK发挥抗炎作用的分子机制进行综述,为以AMPK为靶点治疗炎症及相关疾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抗炎机制 核因子-ΚB AP-1
原文传递
球形脂联素和葡萄糖对INS-1细胞内PPARα、CPT1与ACO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南静 邓华聪 +4 位作者 陈丹燕 冯正平 周恒宇 秦登优 刘强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54-557,共4页
以3、11、20mmol/L葡萄糖或在5mmol/L葡萄糖浓度时以2.5mg/L球形脂联素孵育INS-1细胞24h,RT—PCR检测PPARα、肉毒碱棕榈酸转移酶1(CPT1)和酰基辅酶A氧化酶(ACO)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升高,INS-1细胞PPARα... 以3、11、20mmol/L葡萄糖或在5mmol/L葡萄糖浓度时以2.5mg/L球形脂联素孵育INS-1细胞24h,RT—PCR检测PPARα、肉毒碱棕榈酸转移酶1(CPT1)和酰基辅酶A氧化酶(ACO)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升高,INS-1细胞PPARα和CPT1、ACO mRNA的表达降低(均P〈0.05),球形脂联素增加PPARα(0.945±0.153vs0.749±0.069)、CPT1(0.590±0.029vs0.388±0.037)和ACO(1.553±0.131vs1.287±0.224)mRNA的表达(均P〈0.05),可被AMP活化的蛋白激酶(AMPK)抑制剂阿糖腺苷所抑制(分别为0.360±0.113、0.248±0.037和0.942±0.303,均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1细胞 葡萄糖 球型脂联素 amp活化的蛋白激酶
原文传递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脂质代谢及AMPK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秦旭平 任俊芳 +2 位作者 田海宏 谌赟 陈临溪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观察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过程中细胞脂代谢的影响,探索影响脂代谢的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蛋白在该作用中的变化。方法贴块法体外培养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 目的观察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过程中细胞脂代谢的影响,探索影响脂代谢的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蛋白在该作用中的变化。方法贴块法体外培养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VSMC),取第3-10代用于实验。分别用CGRP或/和AngⅡ处理细胞。细胞计数法观察CGRP对AngⅡ诱导大鼠VSMC增殖的影响;油红O染色检测细胞内脂质含量;Western blot检测细胞p-AMPK、p-ERK1/2的表达。结果CGRP预处理能减少AngⅡ诱导的大鼠VSMC数目(P〈0.05)和细胞内脂质聚集的作用,在此过程中伴随细胞内p-AMPK、p-ERK1/2表达下调(P〈0.05);CGRP8—37(CGRP受体拮抗剂)能拮抗CGRP对AngⅡ促增殖和脂代谢作用(P〈0.05);PD98059(ERK1/2抑制剂)能部分拮抗CGRP对p—AMPK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CGRP能显著降低AngⅡ诱导大鼠VSMC增殖过程中的脂质代谢,其细胞内信号通路可能涉及到p—ERK1/2和p—AMPK信号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ERK1/2 脂质代谢 血管平滑肌细胞
下载PDF
丹酚酸A激活AMPK及SIRT1减轻棕榈酸诱导的肝细胞脂毒性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芳卿 杨雯雯 +5 位作者 殷玉杰 张斌 王邦才 窦晓兵 李松涛 朱林文思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1年第3期241-249,共9页
目的:研究丹酚酸A对棕榈酸诱导的AML12肝细胞脂毒性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究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棕榈酸诱导AML12细胞建立脂毒性模型并给予丹酚酸A进行干预,采用乳酸脱氢酶(LDH)法检测细胞损伤,采用酶法检测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采用Bodip... 目的:研究丹酚酸A对棕榈酸诱导的AML12肝细胞脂毒性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究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棕榈酸诱导AML12细胞建立脂毒性模型并给予丹酚酸A进行干预,采用乳酸脱氢酶(LDH)法检测细胞损伤,采用酶法检测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采用Bodipy染色法观察胞内的脂滴,采用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检测细胞存活率,采用荧光细胞通透性染料罗丹明123和荧光显微镜检测线粒体膜电位。采用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DCFH-DA)和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沉默信息调节因子相关酶Ⅰ(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蛋白表达。结果:棕榈酸作为肝细胞脂毒性诱导剂可显著降低AML12细胞存活率,加重细胞内脂质沉积,而丹酚酸A干预可改善棕榈酸诱导的肝细胞脂毒性损伤(P<0.05)。其次,丹酚酸A干预可改善棕榈酸诱导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P<0.01)及细胞内ROS水平升高(P<0.01)。此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棕榈酸可显著抑制AMPK及SIRT1蛋白表达(P<0.05),而经过丹酚酸A处理可显著升高棕榈酸抑制的SIRT1及AMPK磷酸化水平(P<0.05)。结论:丹酚酸A可有效改善脂毒性诱导的肝细胞损伤,该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激活AMPK及SIRT1蛋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酚酸A 脂毒性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相关酶Ⅰ
下载PDF
二甲双胍减轻软脂酸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机制探讨 被引量:4
11
作者 程莹 母义明 +2 位作者 汪保安 潘长玉 陆菊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1357-1359,共3页
目的了解二甲双胍在软脂酸(PA)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在空白对照、PA、二甲双胍和PA联合二甲双胍培养液中培养24h。RT-PCR方法测定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 目的了解二甲双胍在软脂酸(PA)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在空白对照、PA、二甲双胍和PA联合二甲双胍培养液中培养24h。RT-PCR方法测定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测定24h细胞的ICAM-1、核因子κBp65(NF-κBp65)和磷酸化抑制因子κBα(IκBα)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A组的MCP-1和ICAM-1表达显著增加(P<0.05)。加入二甲双胍后,MCP-1和ICAM-1表达显著减少(P<0.05)。二甲双胍降低PA诱导的NF-κBp65和磷酸化IκBα表达增加。结论二甲双胍可能通过激活AMPK,阻断PA对NF-κB的激活,减少MCP-1和ICAM-1表达,从而减轻PA诱导的HUVEC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amp-激活蛋白激酶 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间黏附分子-1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核因子ΚB
下载PDF
AMPK-SIRT1-NF-κB信号通路在三七总皂苷减轻机械通气大鼠脑损伤中的作用
12
作者 肖新宇 张瑾 +2 位作者 高艾冬 李秀华 钱庆强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8-573,共6页
目的评价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在三七总皂苷(PNS)减轻机械通气大鼠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72只,10周龄,体质量357~377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6组(n=12):... 目的评价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在三七总皂苷(PNS)减轻机械通气大鼠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72只,10周龄,体质量357~377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6组(n=12):假手术组、模型组、PNS低剂量组、PNS中剂量组、PNS高剂量组和PNS高剂量+compound C组。PNS低剂量组、PNS中剂量组和PNS高剂量组分别腹腔注射PNS 12.5、25.0和50.0 mg/kg;PNS高剂量+compound C组在腹腔注射PNS 50 mg/kg后10 min时,尾静脉注射compound C 0.2 mg/kg;假手术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10 ml/kg生理盐水。各组于机械通气前30 min注射药物或生理盐水。机械通气模型:模型组通气频率40次/min,潮气量40 ml/kg,机械通气6 h;假手术组机械通气6 h,潮气量10 ml/kg。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IL-6、TNF-α及多巴胺(DA)浓度,尼氏染色进行海马CA1区神经元计数,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CA1区P2Y1嘌呤受体(P2Y1R)、(肌)营养不良短小蛋白结合蛋白1(dysbindin-1)、AMPK的表达、磷酸化SIRT1(p-SIRT1)/SIRT1比值和磷酸化NF-κB p65(p-NF-κB p65)/NF-κB比值。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原平台位置次数减少,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缩短,血清IL-1β、IL-6和TNF-α浓度升高,血清DA浓度降低,海马CA1区神经元计数降低,P2Y1R、dysbindin-1表达上调,AMPK表达下调,p-SIRT1/SIRT1比值降低,p-NF-κB p65/NF-κB p65比值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PNS低剂量组、PNS中剂量组和PNS高剂量组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原平台位置次数增多,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延长,血清IL-1β、IL-6和TNF-α浓度降低,血清DA浓度升高,海马CA1区神经元计数升高,P2Y1R、dysbindin-1表达下调,AMPK表达上调,p-SIRT1/SIRT1比值升高,p-NF-κB p65/NF-κB p65比值降低(P<0.05);与PNS高剂量组比较,PNS高剂量+compound C组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amp活化蛋白激酶类 抗衰老酶1 NF-ΚB 呼吸 人工 脑损伤
原文传递
细胞中溶酶体相关的自噬调控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程 潘光玉 +1 位作者 廖洪涛 谭宁 《医学综述》 CAS 2021年第22期4392-4399,共8页
溶酶体作为细胞水解中心含有大量水解酶,在自噬过程中形成自噬溶酶体,参与自噬底物的降解。AMP活化的蛋白激酶(AMPK)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体1(mTORC1)是自噬调控的关键蛋白,被激活后在自噬调控中发挥相反的作用。作为信号中枢,... 溶酶体作为细胞水解中心含有大量水解酶,在自噬过程中形成自噬溶酶体,参与自噬底物的降解。AMP活化的蛋白激酶(AMPK)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体1(mTORC1)是自噬调控的关键蛋白,被激活后在自噬调控中发挥相反的作用。作为信号中枢,溶酶体通过AMPK和mTORC1分别参与细胞能量感应和氨基酸感应,积极响应各种信号刺激,调控自噬的进程。自噬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了解溶酶体对自噬的信号调控,可为靶向溶酶体的抗肿瘤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酶体 自噬 amp活化的蛋白激酶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体1 肿瘤
下载PDF
蟛蜞菊内酯通过抑制AMPK/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减轻脂多糖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焦亡
14
作者 朱鹏飞 赖晓蓉 +1 位作者 熊沿 肖祝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7期488-494,共7页
目的探讨蟛蜞菊内酯(wedelactone,WEL)对脂多糖(lipolyaccharide,LPS)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焦亡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ylate activates protein kinase,AMPK)/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ucleotide-bound oligomerized domain-li... 目的探讨蟛蜞菊内酯(wedelactone,WEL)对脂多糖(lipolyaccharide,LPS)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焦亡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ylate activates protein kinase,AMPK)/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ucleotide-bound oligomerized domain-like receptor 3,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1,Caspase-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使用5~200μmol/L的WEL处理BEAS-2B细胞,MTT法检测细胞活性。将BEAS-2B细胞分为对照组、脂多糖组(LPS组)、10μmol/L蟛蜞菊内酯组(WEL-L组)、20μmol/L蟛蜞菊内酯组(WEL-M组)、40μmol/L蟛蜞菊内酯组(WEL-H组)、40μmol/L蟛蜞菊内酯+10μmol/L AMPK抑制剂Compound C组(WEL-H+Compound C组)、20μmol/L Caspase-1抑制剂Z-YVAD-FMK组(Z-YVAD-FMK组)。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8水平。免疫荧光检测Caspase-1、Gasdermin家族蛋白(gasdermin family proteins,DGSDMD);Western blot检测AMPK、NLRP3、Caspase-1表达水平。结果选择浓度为10、20、40μmol/L的WEL进行后续实验。与对照组相比,LPS组细胞活性下降,损伤严重,细胞皱缩,线粒体嵴断裂且数量减少,TNF-α、IL-1β、IL-8水平及GSDMD、NLRP3、Caspase-1表达升高,p-AMPK/AMPK表达下降(P<0.05)。WEL处理可明显改善LPS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焦亡(P<0.05)。Compound C可部分逆转WEL对LPS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焦亡改善作用(P<0.05)。Z-YVAD-FMK处理同样可明显改善LPS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焦亡(P<0.05)。结论WEL可以通过抑制AMPK/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抑制LPS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焦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蟛蜞菊内酯 急性肺损伤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 脂多糖 肺泡上皮细胞 焦亡
原文传递
葛根素对脑梗死大鼠p-AMPK、Egr-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祝春华 葛龙敏 +2 位作者 郭家辉 刘亚强 孟超越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18期2792-2795,共4页
目的研究葛根素对脑梗死大鼠梗死周围脑组织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AMPK)、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gr-1)蛋白水平的影响,探讨葛根素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42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 目的研究葛根素对脑梗死大鼠梗死周围脑组织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AMPK)、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gr-1)蛋白水平的影响,探讨葛根素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42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葛根素组,每组14只。线栓法建立右侧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假手术组仅分离劲动脉。葛根素组于MCAO术后立即予葛根素(100 mg/kg,溶于10%乙醇)腹腔注射,对照组予等体积溶剂(10%乙醇)腹腔注射。术后24 h,采用改良的Longa评分法来评价神经功能;TTC染色显示脑梗死体积;采用western blot来观察3组p-AMPK、AMPK、Egr-1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葛根素组大鼠神经功能明显改善,脑梗死体积显著减小(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对照组大鼠脑组织Egr-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对照组比较,葛根素组p-AMPK水平以及p-AMPK/AMPK比值明显上调,Egr-1蛋白水平有显著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大鼠AMPK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通过下调过高表达的Egr-1水平、上调p-AMPK蛋白表达和p-AMPK/AMPK比值,抑制过度的炎性反应,且能够显著改善了MCAO术后神经功能,减小了脑梗死体积。通过激活AMPK抑制炎性反应,是葛根素对大鼠脑梗死脑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炎性反应 葛根素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
下载PDF
NAD^+和Nampt与SIRT1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梦然 张红胜 《医学综述》 2010年第7期968-971,共4页
热量限制可以引起细胞、生物体寿命延长和降低衰老相关疾病的发生。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在酵母和果蝇中已被证实是热量限制引发长寿效果的关键,在哺乳类动物中的名字是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最近,SIRT1的激活物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热量限制可以引起细胞、生物体寿命延长和降低衰老相关疾病的发生。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在酵母和果蝇中已被证实是热量限制引发长寿效果的关键,在哺乳类动物中的名字是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最近,SIRT1的激活物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成了研究中心,因为它很可能是连接细胞及生物体的能量代谢和热量限制导致延缓衰老中枢。与NAD+相关的还有NAD+的限速酶尼克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和细胞能量调节因子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及NAD+下游因子Sir2-相关酶类(sirtuins)家族成员。它们之间的关系研究的最终结果就很可能解释在哺乳类动物中热量限制的奥秘,从而为今后以此为靶点的药物开发奠定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尼克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下载PDF
玄参水提取物对高糖暴露条件下INS-1细胞AMPK的激活作用
17
作者 郭旭 周俊 +6 位作者 李晓晗 陈仕琦 高艳果 张永红 王启斌 郑涛 陈黎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50-854,共5页
目的研究玄参水提取物(AESN)对高糖(HG)条件下INS-1细胞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活性的影响。方法将INS-1细胞培养于HG培养基中,并给予不同浓度AESN共孵育处理;利用细胞计数试剂-8(CCK-8)法检测AESN干预对细胞增殖/活力和焦亡小体形成... 目的研究玄参水提取物(AESN)对高糖(HG)条件下INS-1细胞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活性的影响。方法将INS-1细胞培养于HG培养基中,并给予不同浓度AESN共孵育处理;利用细胞计数试剂-8(CCK-8)法检测AESN干预对细胞增殖/活力和焦亡小体形成的影响,使用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AESN对细胞内AMPK表达及磷酸化水平的影响;利用时间分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TR-FRET)实验检测AESN对AMPK激酶活性的影响。结果CCK-8检测结果显示同正常培养条件相比,HG暴露显著降低INS-1细胞增殖/活力并增加焦亡小体形成数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HG暴露可导致细胞内AMPK磷酸化水平下降;而AESN共孵育可呈浓度依赖性地增加INS-1细胞增殖/活力、抑制焦亡小体形成并激活AMPK。TR-FRET实验结果表明,AESN可浓度依赖性增加AMPK激酶活性。结论AESN对HG暴露条件下INS-1细胞AMPK具有激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参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高糖暴露 INS-1细胞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下载PDF
二甲双胍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大鼠LPIN1表达及AMPK通路的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庄向华 刘元涛 +2 位作者 倪一虹 孙福敦 陈诗鸿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276-2280,共5页
目的:观察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激动剂二甲双胍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大鼠LPIN1表达和AMPK通路的影响,探讨LPIN1在肝脏胰岛素抵抗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4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1)对照组(Con)12只;(2)高脂饮... 目的:观察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激动剂二甲双胍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大鼠LPIN1表达和AMPK通路的影响,探讨LPIN1在肝脏胰岛素抵抗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4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1)对照组(Con)12只;(2)高脂饮食组(HF)24只。8周后高脂组再随机分为高脂(HF)组和二甲双胍干预(MET)组,继续喂养8周。测定肝脏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应用高胰岛素-正常葡萄糖钳夹技术测得葡萄糖输注率,以评价胰岛素敏感性。RT-PCR检测LPIN1、AMPKα1和AMPKα2 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LPIN1、AMPKα1、AMPKα2和p-AMPKα蛋白表达。结果:HF组大鼠空腹血糖、胰岛素、血清以及肝脏中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均高于Con组;二甲双胍干预后上述指标下降;HF组葡萄糖输注率低于Con组(P<0.01),MET组高于HF组(P<0.05)。3组大鼠肝脏AMPKαl、AMPKα2 mRNA和蛋白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HF组大鼠肝组织p-AMPKα和LPIN1蛋白表达低于Con组(P<0.01),MET组高于HF组(P<0.01)。结论:高脂饮食导致大鼠胰岛素抵抗,AMPKα活性及LPIN1表达降低,应用二甲双胍干预后AMPKα活性以及LPIN1表达均增加,LPIN1和AMPK信号通路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amp活化蛋白激酶 LPIN1蛋白
下载PDF
金丝桃苷对糖尿病足溃疡大鼠炎症反应、创面愈合及AMPK/SIRT1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雷慧 鲍亚玲 +1 位作者 鲍喜静 马君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05-1210,共6页
目的 探究金丝桃苷对糖尿病足溃疡(DFU)大鼠炎症反应、创面愈合以及对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构建DFU大鼠模型,并将建模成功的48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金丝桃苷低(100 mg/kg)、高(200 ... 目的 探究金丝桃苷对糖尿病足溃疡(DFU)大鼠炎症反应、创面愈合以及对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构建DFU大鼠模型,并将建模成功的48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金丝桃苷低(100 mg/kg)、高(200 mg/kg)剂量组,二甲双胍(200 mg/kg)组,每组12只;另取12只大鼠作为对照组。各组大鼠给予相应药物干预,每日1次,连续4周。采用血糖仪分别检测大鼠给药前后空腹血糖(FBG)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计算大鼠创面愈合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创面肉芽组织病理学变化;荧光定量PCR检测创面肉芽组织中AMPK、SIRT1 mRNA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AMPK、SIRT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对照组大鼠创面肉芽组织细胞结构完整,排列整齐,少量炎性细胞浸润;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创面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及毛细血管坏死严重,伴随大量炎性细胞浸润,FBG、血清TNF-α、IL-6水平升高(P<0.05),创面愈合率、AMPK、SIRT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金丝桃苷低、高剂量组创面肉芽组织病变程度依次减轻,FBG、血清中TNF-α、IL-6水平依次降低(P<0.05),创面愈合率、AMPK、SIRT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依次升高(P<0.05);二甲双胍组和金丝桃苷高剂量组肉芽组织病理学变化及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丝桃苷可减轻DFU大鼠炎症反应,加快创面愈合,其机制可能与激活AMPK/SIRT1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丝桃苷 糖尿病足 足溃疡 炎症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下载PDF
瘦蛋白介导的AMPK信号转导途径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聪 赵素梅 高士争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62-267,共6页
瘦蛋白(leptin)介导的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信号转导途径在脂肪代谢的调节中起重要作用。瘦蛋白与其受体结合使AMPK信号转导途径激活,最终激活肉碱脂酰转移酶-1,通过促进脂肪酸氧化而参与脂肪代谢的... 瘦蛋白(leptin)介导的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信号转导途径在脂肪代谢的调节中起重要作用。瘦蛋白与其受体结合使AMPK信号转导途径激活,最终激活肉碱脂酰转移酶-1,通过促进脂肪酸氧化而参与脂肪代谢的调节。本文主要介绍近年来关于瘦蛋白介导的AMPK信号转导途径的组成、活性调节及其作用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蛋白 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 肉碱脂酰转移酶-1 信号转导途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