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4-2007年中国法定报告性传播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34
1
作者 王英 倪大新 《疾病监测》 CAS 2008年第8期481-483,共3页
目的了解法定报告性传播疾病(STDs)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针对性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2004-2007年全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数据进行趋势及描述性分析。结果2004-2007年间,淋病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梅毒、艾滋病(AIDS... 目的了解法定报告性传播疾病(STDs)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针对性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2004-2007年全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数据进行趋势及描述性分析。结果2004-2007年间,淋病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梅毒、艾滋病(AIDS)发病率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率呈上升趋势;3种性病报告发病率从15岁开始上升,25~29岁达发病高峰,之后淋病、AIDS逐渐下降;除5~14岁,梅毒报告发病率明显高于淋病和AIDS/HIV。从2006开始,梅毒男女性别比<1,女性患者多于男性,而同期淋病、AIDS/HIV感染者男女性别比仍>1,患者以男性为主。结论淋病、梅毒、AIDS/HIV均为性传播疾病,但流行病学特点并不完全相同,深入分析它们各自的特点,有助于描述疾病流行规律。从2004年开始梅毒发病率明显上升,目前需加强梅毒防控措施,降低梅毒发病率,并有助于控制AIDS/HIV的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病 梅毒 aids/hiv 流行特点
下载PDF
AIDS/HIV的流行和防治对策探讨 被引量:53
2
作者 缪梓萍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3年第1期54-56,共3页
关键词 流行病学 防治 aids/hiv
下载PDF
艾灸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53
3
作者 詹振吉 王健 《中医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449-452,共4页
艾灸能够通过对特定穴位的温热作用,产生温经通脉、活血止痛、扶正祛邪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艾灸能够影响不同的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调节因子、免疫球蛋白等,进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目前对于艾灸治疗艾滋病的研究比较局限,多是... 艾灸能够通过对特定穴位的温热作用,产生温经通脉、活血止痛、扶正祛邪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艾灸能够影响不同的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调节因子、免疫球蛋白等,进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目前对于艾灸治疗艾滋病的研究比较局限,多是以CD4+计数作为客观指标来评价艾灸的疗效,需要从多角度、多方位、更深入地研究艾灸治疗艾滋病的作用机理。临床上由于实施艾灸有许多不便,限制其临床应用。因此,需要改进艾灸的器具,推广艾灸的临床应用,以便用于治疗更多的病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免疫系统 艾滋病
下载PDF
2004-2009年广西天峨县梅毒、淋病、AIDS/HIV疫情分析 被引量:36
4
作者 傅剑羽 黄亚铭 +3 位作者 吕昌峰 韦海艳 邹春燕 区德锦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6-117,120,共3页
目的了解天峨县近6年法定传染病中的梅毒、淋病、艾滋病(AIDS)和HIV阳性病例情况,分析其流行特征和规律,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该县2004-2009年的法定传染病梅毒、淋病、AIDS/HIV阳性病例疫情资料,采用Excel软件... 目的了解天峨县近6年法定传染病中的梅毒、淋病、艾滋病(AIDS)和HIV阳性病例情况,分析其流行特征和规律,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该县2004-2009年的法定传染病梅毒、淋病、AIDS/HIV阳性病例疫情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县近6年报告梅毒、淋病、AIDS和HIV阳性病例共382例,人群发病率为36.38/10万,女性高于男性,其中梅毒98例,人群发病率为9.33/10万;淋病265例,人群发病率为25.24/10万;AIDS6例(死亡1例)、HIV阳性13例(死亡2例),人群发病率为1.81/10万。以上4种疾病高发年龄在25~34岁年龄组。农民发病人数占49.48%。4种疾病病例数近几年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梅毒和HIV阳性病例上升较明显。结论该县梅毒、淋病、AIDS/HIV阳性病例不断增多,其防治任务仍然严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淋病 aids/hiv
下载PDF
四川省凉山州艾滋病流行原因及防治状况进展 被引量:33
5
作者 朱成华 周艺彪 +1 位作者 宋秀霞 姜庆五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75-679,共5页
四川省凉山州是我国艾滋病高流行区之一。凉山州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传统文化和性习俗、卫生经济状况,导致当地防艾工作的开展存在以下几个难点:缺乏有效宣传教育手段、短期内难以改变传统性习俗、尚未建立完善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针... 四川省凉山州是我国艾滋病高流行区之一。凉山州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传统文化和性习俗、卫生经济状况,导致当地防艾工作的开展存在以下几个难点:缺乏有效宣传教育手段、短期内难以改变传统性习俗、尚未建立完善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针对吸毒贩毒者缺乏有效治疗干预措施。因此改变宣传方法、完善监测系统、合理配置卫生服务资源,因地制宜开展干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艾滋病病毒 流行 防控 四川省凉山州
下载PDF
中国青年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相关行为及感染状况Meta分析 被引量:30
6
作者 曹越 孟详喻 +3 位作者 翁鸿 彭民金 燕虹 李十月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21-1027,共7页
目的 评价中国青年男男性行为人群(YMSM)艾滋病相关行为与感染状况。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PubMed,检索时限为2005年1月至2016年2月,2名评价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对文献进行筛选、提取和评价,采用R软件进行Meta分析。... 目的 评价中国青年男男性行为人群(YMSM)艾滋病相关行为与感染状况。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PubMed,检索时限为2005年1月至2016年2月,2名评价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对文献进行筛选、提取和评价,采用R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37篇,样本含量32 110人。75.5%(95%CI:68.8%~81.2%)YMSM以互联网为结识性伴主要场所,多性伴行为发生率为65.5%(95%CI:60.0%~70.6%)。近6个月89.1%(95%CI:84.2%~92.6%)YMSM存在肛交性行为,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42.0%(95%CI:37.4%~46.6%);11.4%(95%CI:8.4%~15.4%)YMSM存在阴道性行为,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36.9%(95%CI:32.4%~41.6%)。YMSM艾滋病感染率为5.0%(95%CI:3.9%~6.5%),亚组分析显示,YMSM艾滋病感染率呈逐年递增趋势,且西部地区YMSM艾滋病合并感染率(6.3%,95%CI:4.7%~8.5%)显著高于东(4.2%,95%CI:2.6%~6.6%)、中部(1.9%,95%CI:0.8%~4.6%)地区(P〈0.05)。结论 YMSM普遍存在多性伴与无保护性行为,艾滋病流行形势严峻,亟待针对该人群开展艾滋病干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男男性行为人群 艾滋病 性行为 感染状况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实施生殖道感染综合干预 控制AIDS/HIV流行 被引量:24
7
作者 曾光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02年第8期452-454,共3页
背景 艾滋病(AIDS)的广泛流行已成为全球最为瞩目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我国也面临着艾滋病的严峻挑战.我国自1985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人,到2001年底,全国报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为30 736人.但据专家估计到2001年底我国... 背景 艾滋病(AIDS)的广泛流行已成为全球最为瞩目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我国也面临着艾滋病的严峻挑战.我国自1985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人,到2001年底,全国报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为30 736人.但据专家估计到2001年底我国艾滋病感染者已经超过85万.据官方统计,目前在我国HIV感染者正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2001年增速达58%.此外经性途径感染的性传播疾病(STD)比例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001年占主要传播途径的7.2%.受艾滋病威胁的人群,也已经从高危人群扩展到了一般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道感染 综合干预 控制 aids/hiv 流行病学
下载PDF
2004-2007年成都市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感染与危险行为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5
8
作者 何勤英 吴学庆 +1 位作者 韩德琳 梁娴 《职业卫生与病伤》 2008年第4期222-224,共3页
目的了解成都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行为学、HIV感染现状和变化情况,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4-2007年连续4年在成都市MSM活动场所进行问卷调查及血清学检测,数据采用EPI和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0... 目的了解成都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行为学、HIV感染现状和变化情况,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4-2007年连续4年在成都市MSM活动场所进行问卷调查及血清学检测,数据采用EPI和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07年分别监测到目标人群189人、228人、242人和225人,年龄<20岁组人群呈上升趋势,69.46%MSM有2个以上同性性伴,每次都用安全套的比例95%CI为29.73%50.79%,HIV感染率从2004年的1.06%上升至2007年的8.00%。结论成都市男男性接触人群有低龄化趋势,HIV感染率正在迅速上升,应采取切实有效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男男性接触 监测
下载PDF
个案管理模式对AIDS/HIV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9
作者 孔方 韩宁 +1 位作者 徐艳 柏春琴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5年第23期2792-2794,共3页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模式对AIDS/HIV患者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8例AIDS/HIV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现有常规诊疗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个案管理模式,采用美国社区艾滋病临床研...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模式对AIDS/HIV患者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8例AIDS/HIV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现有常规诊疗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个案管理模式,采用美国社区艾滋病临床研究抗反转录病毒用药自陈式问卷比较两组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应用MOS-HIV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比较,观察组依从性良好率为98.15%(53/54),对照组为85.19%(46/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4,P〈0.05);观察组患者MOS-HIV量表中健康感知、角色功能、社会功能、精力、认知功能、心理健康、健康压力及健康转换维度的评分分别为(76.24±14.10),(96.76±9.77),(82.41±27.31),(56.39±10.43),(88.89±13.48),(73.61±12.70),(87.78±12.08),(68.15±14.42)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4.703,2.621,2.004,4.005,3.359,3.708,3.789,2.322;P〈0.05)。结论个案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AIDS/HIV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ds/hiv 病人 药物治疗依从性 生活质量 个案管理
原文传递
温州市外来流动人口HIV感染的流行特征 被引量:17
10
作者 周祖木 余向华 +3 位作者 王建 章显传 山若青 陈岚 《疾病监测》 CAS 2003年第4期123-125,共3页
为了解温州市外来流动人口HIV感染情况及其分布特征。对1988-2001年由确诊实验室确诊的流动人口HIV感染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至2001年底温州市共检出102例HIV感染者,其中流动人口82例,占82.39%,死亡10例。82例HIV感染者中外省54例... 为了解温州市外来流动人口HIV感染情况及其分布特征。对1988-2001年由确诊实验室确诊的流动人口HIV感染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至2001年底温州市共检出102例HIV感染者,其中流动人口82例,占82.39%,死亡10例。82例HIV感染者中外省54例(65.85%),外籍华人华侨28例(34.15%)。外省流动人口HIV感染者以新疆籍为主。男性多于女性。年龄以20-40岁之间为多。感染途径以经血传播为主,占总流动人口感染者的64.63%。1998年前感染者以华侨华人为主,而1999年后则以新疆籍的流动人口为主。调查表明,目前温州市HIV感染者仍以流动人口为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控制和预防流动人口艾滋病的流行非常必要和迫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市 外来流动人口 hiv感染 流行特征 艾滋病
下载PDF
大学生对艾滋病的乐观偏差 被引量:17
11
作者 王炜 刘力 +1 位作者 周佶 周宁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7-51,共5页
研究采用问卷法,以北京6所高校的278名被试为样本,考察了大学生对艾滋病的乐观偏差。结果表明,被试对艾滋病的感染和治愈存在着双重乐观偏差;艾滋病知识掌握程度既与感染艾滋病的乐观偏差无显著相关,也与治愈艾滋病的乐观偏差无显著相关。
关键词 艾滋病 乐观偏差 艾滋病知识 大学生
下载PDF
2011-2020年河南省洛阳市艾滋病流行特征 被引量:18
12
作者 李亚静 朱鑫 +1 位作者 麻小龙 李永超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22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的了解洛阳市艾滋病流行特征,为制定精准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洛阳市2011-2020年新报告HIV/AIDS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新报告HIV/AIDS病例2362例,发病率从2011年的1.21/10万上升至2020年的4.64... 目的了解洛阳市艾滋病流行特征,为制定精准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洛阳市2011-2020年新报告HIV/AIDS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新报告HIV/AIDS病例2362例,发病率从2011年的1.21/10万上升至2020年的4.64/10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01);全市15个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男女性别比为6.55:1,20~49岁年龄组占71.97%,50岁及以上年龄组构成比从2011年的7.59%上升至2020年的33.96%(P<0.001),初中及以下占55.17%,农民占46.99%;性传播占97.97%,其中同性传播占48.01%,异性传播占49.96%。学生病例中男男同性传播占67.39%。结论洛阳市艾滋病疫情呈低位快速增长模式,以性传播为主,男男同性传播病例数逐年上升。要重点加强对农民、老年人群、学生及男男同性行为人群的宣传干预力度,继续推行扩大检测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流性特征 河南省
原文传递
我国暗娼人群艾滋病行为干预前后安全套使用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17
13
作者 陶凤 陈任 +2 位作者 马颖 秦侠 胡志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期69-74,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我国暗娼人群艾滋病行为干预前后安全套的使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2014年第5期)、VIP、Wan Fang Data和CNKI数据库,收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我国暗娼人群艾滋病行为干预安全套使用效果的... 目的系统评价我国暗娼人群艾滋病行为干预前后安全套的使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2014年第5期)、VIP、Wan Fang Data和CNKI数据库,收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我国暗娼人群艾滋病行为干预安全套使用效果的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截至2014年6月1日。由2位研究者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 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6个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最近一次是否使用安全套"[RR=0.76,95%CI(0.72,0.82),P<0.05]和"最近一个月是否每次使用安全套"[RR=0.61,95%CI(0.53,0.70),P<0.05]这两个行为点在干预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艾滋病行为干预可促进暗娼人群的安全套使用,是行之有效的预防艾滋病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hiv 暗娼 行为干预 健康教育 META分析 自身前后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四川省凉山艾滋病高发地区育龄妇女和妇幼工作者AIDs/HIV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和态度调查 被引量:17
14
作者 聂世姣 俄木阿呷 +4 位作者 杨爱辉 宋秀霞 周海群 周艺彪 姜庆五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45-652,共8页
目的了解四川省凉山艾滋病高发地区育龄妇女和妇幼工作者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和态度意识,并为制定有效的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的干预模式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方法在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选择2个乡共13个村的82名育龄妇女村民和44... 目的了解四川省凉山艾滋病高发地区育龄妇女和妇幼工作者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和态度意识,并为制定有效的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的干预模式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方法在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选择2个乡共13个村的82名育龄妇女村民和44名各级妇幼工作者共126人,进行一对一双语(彝语或汉语)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全部调查对象对HIV所有传播途径回答正确的比例为84.9%,但所有非传播途径回答正确的比例仅为38.9%。AIDs知识得分(满分12分),妇幼工作者平均得分9.0±2.4,育龄妇女平均得分8.5±1.7,按3个等级计,可认为育龄妇女知识的掌握与妇幼工作者无明显差异(Z=-1.507,P=0.132)。除县(乡)级妇幼工作者以外,村级妇幼工作者和全部育龄妇女村民对HIV的3种非传播途径、定期服用抗生素不能预防以及目前无有效疫苗或药物预防的知晓率都很低,且对AIDs/HIV感染者歧视现象较严重。结论村级妇幼工作者和全部育龄妇女村民对除传播途径外的艾滋病其他知识相当匮乏,对HIV感染者的歧视、恐惧及过度排斥态度较严重。应加强对该地区基层妇幼工作者和育龄妇女艾滋病知识的培训和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艾滋病病毒 知识和态度 妇女 防控
下载PDF
2010—2011年盐城市盐都区孕产妇艾滋病哨点监测分析 被引量:17
15
作者 胥加耕 纪康 朱凤刚 《职业与健康》 CAS 2012年第5期578-579,共2页
目的了解盐城市盐都区孕产妇艾滋病病毒(HIV)、梅毒、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状况及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水平,为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要求,2010和2011年分别对400名孕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 目的了解盐城市盐都区孕产妇艾滋病病毒(HIV)、梅毒、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状况及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水平,为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要求,2010和2011年分别对400名孕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结果 2010和2011年监测的孕产妇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60.25%(241/400)和83.75(335/400),HIV和HCV抗体均未检出,梅毒抗体检出率分别为1.5%和1.0%。结论盐都区孕产妇人群艾滋病和丙肝呈低流行,但存在多种危险因素,应加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高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减少对艾滋病的恐慌和歧视,阻断母婴传播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梅毒 丙型肝炎 监测 孕产妇
原文传递
2004-2010年广西凤山县梅毒、淋病、AIDS/HIV疫情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龙超年 龙永南 +4 位作者 陈惠珍 黄亚铭 韦海艳 邹春燕 区德锦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1年第8期462-464,共3页
目的了解边远山区凤山县近7年法定传染病中的梅毒、淋病、AIDS和HIV阳性病例情况,分析其流行特征和规律,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该县2004-2010年的法定传染病梅毒、淋病、AIDS/HIV阳性病例疫情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 目的了解边远山区凤山县近7年法定传染病中的梅毒、淋病、AIDS和HIV阳性病例情况,分析其流行特征和规律,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该县2004-2010年的法定传染病梅毒、淋病、AIDS/HIV阳性病例疫情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县近7年报告梅毒、淋病、AIDS和HIV阳性病例共594例,人群发病率为43.48/10万,男性高于女性,为2.58:1。其中梅毒111例,人群发病率为8.12/10万。淋病454例,人群发病率为33.23/10万。AIDS患者10例(死亡4例)、HIV阳性患者19例(死亡5例),AIDS/HIV人群发病率为2.12/10万。以上4种疾病高发年龄在25~54岁年龄组,占总病例的86.70%。农民发病人数占总病例的23.74%,而公职人员也占有22.73%。4种疾病病例数近几年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AIDS/HIV阳性病例上升较明显。结论该县梅毒、淋病、AIDS/HIV阳性总病例近几年在不断增多,中青年龄组的农民及公职人员应为防治重点,该县性病的防治任务仍然严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淋病 aids/hiv
下载PDF
加强血液安全管理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被引量:14
17
作者 卢显福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07-509,共3页
关键词 血液安全 质量管理 疾病 输血传播 临床用血 科学/合理 aids/hiv
下载PDF
河南省某地艾滋病母婴传播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施建春 王卫民 +1 位作者 李雷 何景阳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6年第5期421-422,471,共3页
目的为探讨影响艾滋病母婴传播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对南阳市艾滋病病毒(HIV)抗体阳性的19~49岁育龄妇女及其生育情况进行现场调查,对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可能危险因素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促进母婴传播发生的危险因素有母亲怀孕时机会... 目的为探讨影响艾滋病母婴传播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对南阳市艾滋病病毒(HIV)抗体阳性的19~49岁育龄妇女及其生育情况进行现场调查,对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可能危险因素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促进母婴传播发生的危险因素有母亲怀孕时机会性感染的出现情况(OR=52.25)、生育时合并性病(OR=6.54)、头胎(OR=5.48)以及早产儿(OR=4.13);能够减少母婴传播发生的因素有:择期剖宫产(OR=0.12)、人工喂养(OR=0.08)、产程<9小时(OR=0.07)。结论采取正确安全的母婴阻断措施,可以有效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母婴传播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新疆男男性行为人群高危行为安全套使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倪明健 马媛媛 +1 位作者 陈学玲 胡晓远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663-668,共6页
目的了解新疆男男性行为人群(MSM)发生高危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状况,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为MSM人群干预策略的制定和效果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新疆乌鲁木齐市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16个区/县/市MSM作为研究对象,获得其知情同意后进行问卷... 目的了解新疆男男性行为人群(MSM)发生高危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状况,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为MSM人群干预策略的制定和效果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新疆乌鲁木齐市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16个区/县/市MSM作为研究对象,获得其知情同意后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其静脉血5ml进行艾滋病病毒(HIV)抗体血清学检测。结果最近6个月与同性发生过肛交性行为的1 160名MSM中,安全套每次坚持使用率为46.81%(543/1 160);与同性发生过商业性行为的100名MSM中,安全套每次坚持使用率占53.00%(53/100);与异性发生过性行为的120名MSM中,安全套每次坚持使用率为41.67%(50/120)。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新疆MSM人群发生同性性行为时未坚持使用安全套的风险样本来源于网络招募、浴池/桑拿/足疗/按摩、酒吧/歌舞厅/茶室/会所等均高于公园/公厕/草地(OR=5.151、1.989、1.512);文化程度为小学、初中、高中或中专者均高于文盲(OR=2.362、1.140、1.628);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部分知晓者高于全部知晓者(OR=1.490);HIV感染状况阳性者高于阴性者(OR=1.611),MSM人群未坚持使用安全套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为:调查对象样本来源、文化程度、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HIV感染状况等。结论大力开展预防艾滋病及正确使用安全套的相关知识宣传,扩大干预覆盖面,尤其针对同时具有同性和异性性行为的MSM人群,以遏制HIV和性病在该人群中的蔓延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 男男性行为人群 安全套 影响因素 新疆
原文传递
河南某县农村HIV感染者/AIDS患者人群心理状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陈光 熊鸿燕 +2 位作者 朱谦 陈清卫 魏世琴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91-1093,共3页
目的了解农村HIV感染者/AIDS患者(people living with HIVand AIDS,PLWHA)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92例HIV/AIDS人员进行调查。结果192例PLWHA人员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和各因子分均高于中... 目的了解农村HIV感染者/AIDS患者(people living with HIVand AIDS,PLWHA)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92例HIV/AIDS人员进行调查。结果192例PLWHA人员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和各因子分均高于中国常模(各项P<0.05);心理问题阳性检出率83.9%;AIDS患者总分、阳性因子数、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HIV感染者(P<0.01);不同文化程度分组之间SCL-90各个因子的比较,除抑郁因子外,其他因子均有显著差异(P<0.05);不同经济收入之间有显著差异,接受政府救济才能维持基本开支组显著高于不需救济组(P<0.01)。性别、年龄、感染方式之间均无显著差异。结论被调查的HIV/AIDS人群存在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建立便捷有效的心理帮助机制,在实施心理帮助时应更加重视AIDS患者、低学历和低收入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aids/hiv 心理健康 90项症状自评量表 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