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纯H9Cr18不锈轴承钢的组织和性能 被引量:7
1
作者 魏果能 许达 +2 位作者 俞峰 沈顺德 雷建忠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7-40,46,共5页
采用真空感应+真空自耗(双真空)冶炼工艺生产的H9Cr18不锈轴承钢,钢中氧含量达到6×10-6,而电渣钢的氧含量为36×10-6。电渣钢的氧化物夹杂含量是双真空钢的6 4倍。双真空钢的额定疲劳寿命是电渣钢的1 45倍。
关键词 不锈轴承钢 双真空 氧化物夹杂 接触疲劳寿命 H9cr18
下载PDF
9Cr18轴承钢表面不同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强化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洪喜 汤宝寅 +3 位作者 王小峰 王浪平 于永澔 孙韬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7-171,共5页
采用不同的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 (PIII)工艺在 9Cr18轴承钢表面进行了气体、金属、金属加气体的离子注入和碳化钛 (TiC)、类金刚石 (DLC)薄膜的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与沉积 (PIIID)。对处理后的试样进行了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X射... 采用不同的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 (PIII)工艺在 9Cr18轴承钢表面进行了气体、金属、金属加气体的离子注入和碳化钛 (TiC)、类金刚石 (DLC)薄膜的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与沉积 (PIIID)。对处理后的试样进行了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X射线衍射 (XRD)、俄歇电子能谱 (AES)和拉曼光谱 (Raman)分析 ;测试了处理前后试样的显微硬度、磨痕宽度和摩擦系数。结果表明 :处理后试样表面均形成了不同的改性层 ,且改性层中化学组成和各元素的浓度 深度分布随处理工艺的不同而变化 ;处理后试样的显微硬度都有较大提高 ,最大增幅达 77.7% ;表面摩擦系数由 0 .8下降到0 .16 ;磨痕宽度减少了 2 3倍 ;与PIII工艺相比 ,相同参数下 ,PIIID处理后的试样表面综合性能更加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PⅢ) 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与沉积(PⅢD) 9cr18轴承钢 摩擦磨损性能
下载PDF
消除9Cr18Mo锻造孪晶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被引量:4
3
作者 王仕军 于志敏 姚艳书 《轴承》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13,共3页
介绍了消除9Cr18Mo不锈钢轴承零件锻造孪晶组织的热处理工艺及其机理,根据孪晶碳化物的严重程度,选择不同的热处理方法可消除孪晶组织。
关键词 滚动轴承 9cr18Mo钢 孪晶 热处理 工艺
下载PDF
大直径不锈钢轴承套圈热处理工艺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孟喜 龚建勋 李生新 《轴承》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2-44,共3页
分析了热处理工艺参数对9Cr18大直径不锈钢轴承套圈力学性能的影响,介绍了大直径、小壁厚不锈钢轴承套圈的畸变控制措施。试验结果表明:9Cr18大直径轴承套圈经1 060℃淬火+-70℃深冷处理+160℃低温回火处理后,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技术要求。
关键词 滚动轴承 套圈 9cr18不锈钢 热处理 变形控制
下载PDF
VIM-ESR-VAR三联冶炼工艺对9Cr18Mo轴承钢洁净度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何曲波 王东哲 +2 位作者 刘海定 喻峰 郑雅文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4-27,共4页
试验9Cr18Mo轴承钢(/%:0.98C,0.21Si,0.32Mn,0.005P,<0.001S,16.95Cr,0.51Mo)经500 kg真空感应炉(VIM)-电渣重熔(ESR)-真空自耗重熔(VAR)三联工艺冶炼,锻造开坯并轧成Φ30 mm棒材。试验和分析了9Cr18Mo钢中的气体、有害元素的含量和... 试验9Cr18Mo轴承钢(/%:0.98C,0.21Si,0.32Mn,0.005P,<0.001S,16.95Cr,0.51Mo)经500 kg真空感应炉(VIM)-电渣重熔(ESR)-真空自耗重熔(VAR)三联工艺冶炼,锻造开坯并轧成Φ30 mm棒材。试验和分析了9Cr18Mo钢中的气体、有害元素的含量和非金属夹杂物。结果表明,三联工艺是提高轴承钢洁净度的有效方法,试验9Cr18Mo钢中氧含量0.000 8%,氮含量0.003 8%,硫含量<0.001%,通过控制原材料的Ti和五害元素含量,成品材中Ti<0.002%,Sn,As和Sb分别<0.002%,Pb和Bi分别<0.000 1%;三联工艺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数量少,90%以上的夹杂物尺寸小于3μm,达到了很高的洁净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cr18Mo轴承钢 洁净度 VIM—ESR—VAR三联冶炼工艺 夹杂物
下载PDF
改善不锈轴承钢9Cr18共晶碳化物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徐亮 李涛 +2 位作者 马永强 王宇 柯洪鹏 《特殊钢》 2022年第6期46-49,共4页
采用金相显微镜分析了30 t EAF-LF-VD-Φ200 mm电极-Φ360 mm ESR锭-120 mm×120 mm锻坯-Φ50 mm轧材的冶炼和加工工艺对不锈轴承钢9Cr18共晶碳化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模铸电极浇注温度由1500~1510℃降至1485~1495℃,电渣重熔熔速由4.... 采用金相显微镜分析了30 t EAF-LF-VD-Φ200 mm电极-Φ360 mm ESR锭-120 mm×120 mm锻坯-Φ50 mm轧材的冶炼和加工工艺对不锈轴承钢9Cr18共晶碳化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模铸电极浇注温度由1500~1510℃降至1485~1495℃,电渣重熔熔速由4.5 kg/min降至3.5 kg/min,增强电渣重熔冷却条件,可以有效减少冶炼过程中的共晶碳化物原始形成。采用锻透力强、大变形开坯,可使大颗粒碳化物破碎、减小颗粒尺寸,降低碳化物条带和网状聚集程度,能够有效改善不锈轴承钢共晶碳化物评级,减小碳化物颗粒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cr18不锈轴承钢 共晶碳化物 温度 熔速 冷却条件 变形量 碳化物颗粒尺寸
下载PDF
淬火后清洗和冷处理工艺对9Cr18钢轴承套圈残留奥氏体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安敏 付中元 +1 位作者 袁超 夏云志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1-24,共4页
分析了9Cr18钢轴承套圈在相同淬、回火工艺条件下,油淬后清洗工艺、冷处理工艺以及清洗-冷处理间隔时间对产品最终残留奥氏体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淬后清洗温度越高,清洗-冷处理间隔时间越长,则残留奥氏体含量越高。过低的冷处理温... 分析了9Cr18钢轴承套圈在相同淬、回火工艺条件下,油淬后清洗工艺、冷处理工艺以及清洗-冷处理间隔时间对产品最终残留奥氏体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淬后清洗温度越高,清洗-冷处理间隔时间越长,则残留奥氏体含量越高。过低的冷处理温度对残留奥氏体的降低起相反作用,推荐冷处理温度-70~-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碳铬不锈钢9cr18 轴承套圈 残留奥氏体 清洗方式 冷处理
原文传递
锻造温度对机械轴承套圈用新型不锈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叶婷 周立华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86-89,共4页
采用不同的温度进行了9Cr18Ce不锈钢机械轴承套圈的锻造,并测试与分析了耐磨损和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随始锻温度从1100℃增加至1175℃,终锻温度从915℃增加到975℃,材料的磨损体积先减后增,腐蚀电位先正移后负移。1145℃始锻的试样磨... 采用不同的温度进行了9Cr18Ce不锈钢机械轴承套圈的锻造,并测试与分析了耐磨损和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随始锻温度从1100℃增加至1175℃,终锻温度从915℃增加到975℃,材料的磨损体积先减后增,腐蚀电位先正移后负移。1145℃始锻的试样磨损体积比1100℃始锻的减小40.6%,腐蚀电位正移了0.091V;与915℃终锻相比,960℃终锻使磨损体积减小34.5%,腐蚀电位正移了0.087 V。新型不锈钢机械轴承套圈的锻造温度优选为:1145℃始锻温度、960℃终锻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轴承套圈 9cr18Ce不锈钢 锻造温度 耐磨损性能 耐腐蚀性能
下载PDF
轴承不锈钢的发黑技术
9
作者 黄中艺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1-102,共2页
研究了轴承不锈钢9Cr18的发黑工艺。将发黑处理后的9Cr18钢轴承增加电解工艺,从而大幅度提高了轴承的耐蚀性,同时不降低其硬度。扫描电镜和俄歇能谱分析表明,其耐蚀的原因是因为表面膜中的Cr/Fe比明显增加。
关键词 9cr18轴承不锈钢 耐磨性 耐蚀性 发黑处理 电解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