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番荔素纳米混悬剂的制备及其抗肿瘤作用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苏文晶 肖瑶 +3 位作者 张明珠 洪靖怡 季宇彬 王向涛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16年第6期966-972,共7页
目的 制备高载药量番荔素纳米混悬剂(ACGs-NSPs),并研究其对小鼠乳腺癌4T1移植肿瘤的生长抑制作用,为强效抗肿瘤药物ACGs的临床应用提供可用注射剂型.方法 番荔素、TPGS、SPC(质量比7:5:2)采用超声-沉淀法制备ACGs-NSPs,并用动态... 目的 制备高载药量番荔素纳米混悬剂(ACGs-NSPs),并研究其对小鼠乳腺癌4T1移植肿瘤的生长抑制作用,为强效抗肿瘤药物ACGs的临床应用提供可用注射剂型.方法 番荔素、TPGS、SPC(质量比7:5:2)采用超声-沉淀法制备ACGs-NSPs,并用动态光散射法测定ACGs-NSPs的粒径,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稳定剂TPGS、SPC组成比例对ACGs-NSPs的溶血性考察;透析法考察其体外释放;采用MTT比色法评价ACGs-NSPs对4T1细胞细胞毒性;建立4T1乳腺癌皮下小鼠肿瘤模型,以紫杉醇注射液(PTX)为阳性对照,考察不同剂量ACGs-NSps静脉注射给药对4T1肿瘤的抗肿瘤药效.结果 ACGs-NSPs为表面光滑的球形,平均粒径为(129.03±1.03) nm,多分散指数PDI为0.134±0.03,zeta为(-17.7±0.16)mV,HPLC法测得番荔素线性回归方程为Y=0.157 2X-0.363 2(R2=0.999),在5-200 μg/mL范围内显性关系良好,载药量高达(45.03±0.72)%;体外释放较为缓慢;MTT试验中,ACGs-NSPs对4T1乳腺癌的细胞毒性显著强于游离药物(IC50,3.221 μg/mL vs 4.464 μg/mL,P<0.05);4T1荷瘤小鼠的药效学实验中,ACGs-NSPs表现出剂量相关性的抑瘤作用,高、中、低剂量组(0.4、0.2、0.1 mg/kg)抑瘤率分别为76.09%、74.34%、42.03%;但高剂量组小鼠有死亡(3/10).结论 成功制备高载药量的ACGs-NSPs,且其对4T1乳腺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从药效和小鼠存活率来看,0.2 mg/kg为合适的给药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荔素 纳米混悬剂 药效学 乳腺癌 4T1细胞
原文传递
基于蛋白质组学分析色胺酮抑制小鼠乳腺癌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7
2
作者 曾庆芳 罗才荣 +4 位作者 张晓燕 梁妍 沈祥春 陶玲 周威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173-180,共8页
目的:采用非标记定量(Label-free)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色胺酮抗小鼠体内乳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色胺酮抗小鼠乳腺癌的表达蛋白,选择Ionoptics nano UPLC C18色谱柱(0.075 mm×250 mm,1.6μm),... 目的:采用非标记定量(Label-free)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色胺酮抗小鼠体内乳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色胺酮抗小鼠乳腺癌的表达蛋白,选择Ionoptics nano UPLC C18色谱柱(0.075 mm×250 mm,1.6μm),流动相0.1%甲酸水溶液-0.1%甲酸乙腈溶液梯度洗脱,正离子模式,扫描范围m/z 100~1 700,使用MaxQuant 1.6.5.0进行数据库检索。采用Label-free高分辨质谱的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4T1乳腺癌小鼠模型组与色胺酮(100 mg·kg-1)口服给药组之间的差异表达蛋白,进行色胺酮抗乳腺癌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结果:共鉴定出3 997个蛋白质,其中有2 911个蛋白可定量。模型组与色胺酮组共750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286个蛋白上调,464个蛋白下调。基因本体分析表明,这些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参与增殖、细胞迁移、凋亡、免疫、血管生成和炎症调节等生物学过程。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分析进一步表明,这些蛋白主要集中于T细胞受体,B细胞受体,Toll样受体,核转录因子-κB(NF-κB),Ras蛋白,白细胞介素-17,肿瘤坏死因子,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等信号通路。结论:与色胺酮抗4T1乳腺癌作用密切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包括上调蛋白白细胞分化抗原14(CD14),前列腺素G/H合酶2(PTGS2),泛素蛋白连接酶E3和下调蛋白CD44,70 kDa热休克蛋白1A(HSPA1A),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NF-κB,核糖体蛋白S6激酶α-4(RPS6KA4)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提示色胺酮主要通过调节肿瘤炎症微环境来达到抑制小鼠乳腺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胺酮 乳腺癌 4T1细胞 蛋白质组学 差异表达蛋白 肿瘤炎症微环境 药理作用
原文传递
山豆根多糖的制备、单糖组成及体外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淑娜 杨丽雅 +2 位作者 余登香 傅月朦 邓中平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55-1162,共8页
目的:制备山豆根多糖(polysaccharide of Sophorae Tonkinensis Radix et Rhizoma, SRP)并分析其单糖组成,探索SRP的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水提醇沉法制备SRP,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SRP中多糖、黄酮、皂苷、酚类和蛋白质含量,高效液... 目的:制备山豆根多糖(polysaccharide of Sophorae Tonkinensis Radix et Rhizoma, SRP)并分析其单糖组成,探索SRP的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水提醇沉法制备SRP,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SRP中多糖、黄酮、皂苷、酚类和蛋白质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物碱含量,返滴定法测定有机酸含量。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采用Waters X Bridge C_(18)柱(250 mm×4.6 mm, 5μm),以乙腈:磷酸盐缓冲液(0.05 mol·L^(-1),pH=6.8)=18∶82为流动相,等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45 nm,建立SRP的单糖组成分析方法,测定SRP中各单糖含量并计算摩尔比。采用MTT法检测SRP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活性。结果:水提醇沉法制得SRP,棕黄色粉末,得率为3.95%,其中不含生物碱成分,多糖、黄酮、皂苷、有机酸和酚类含量分别为66.08%,7.17%,3.45%,2.54%和4.33%,蛋白质含量可忽略不计。SRP由甘露糖、鼠李糖、葡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组成,各单糖的摩尔比为1.25∶0.31∶0.28∶0.50∶40.47∶1.00∶10.46,SRP的质量分数为64.97%。SRP对Hepa1-6,HepG2,HT29和4T1细胞均具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IC_(50)值分别为770,1 910,1 870和1 880μg·mL^(-1)。结论:本研究制备的SRP中多糖含量大于60%,已知成分含量大于80%,其中不含生物碱。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1-phenyl-3-methyl-5-pyrazolo, PMP)柱前衍生化-HPLC法精密度、重复性和准确性良好,可用于分析SRP的单糖组成。SRP是一类以葡萄糖和阿拉伯糖为主要成分的杂多糖。SRP具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提示SRP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发挥抗肿瘤作用。本研究为推进SRP成分的基础研究和促进SRP的抗肿瘤作用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豆根多糖 单糖组成 Hepa1-6细胞 HEPG2细胞 HT29细胞 4T1细胞 抗肿瘤
原文传递
蛇床子素对乳腺癌细胞的放疗增敏作用及其机制
4
作者 段琼 韩枫 +2 位作者 崔震庭 汪鸣霄 马建新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88-292,共5页
目的探讨蛇床子素(OST)对4T1细胞放疗增敏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T1细胞经不同浓度OST(25,50,75,100,125,150,175,200μmol/L)处理24 h后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将4T1细胞分为IR组和OST(50μmol/L)+IR组,采用克隆平板形成实验检测放疗... 目的探讨蛇床子素(OST)对4T1细胞放疗增敏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T1细胞经不同浓度OST(25,50,75,100,125,150,175,200μmol/L)处理24 h后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将4T1细胞分为IR组和OST(50μmol/L)+IR组,采用克隆平板形成实验检测放疗增敏影响。将4T1细胞分为对照组、OST组(50μmol/L)、IR组(2 Gy)、OST(50μmol/L)+IR(2 Gy)组,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Nrf2及NQO1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与0μmol/L OST组相比,不同浓度OST(25,50,75,100,125,150,175,200μmol/L)组4T1细胞的增殖活力明显降低(P<0.05)。与IR组相比,OST+IR组细胞克隆存活分数显著降低(P<0.05);与IR组相比,OST+IR组细胞的增敏比为1.14。与对照组相比,OST组和IR组细胞凋亡率均增加(P<0.05);与IR组相比,OST+IR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OST组Nrf2及NQO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IR组Nrf2及NQO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IR组相比,OST+IR组Nrf2及NQO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蛇床子素可以增加乳腺癌细胞的放疗敏感性,其可能与Nrf2/NQO1通路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蛇床子素 放疗增敏 4T1细胞 Nrf2/NQO1通路
下载PDF
小鼠乳腺癌细胞4T1对不同品系小鼠乳腺癌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王硕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4期281-283,共3页
目的:将小鼠乳腺癌细胞4T1接种到两种不同品系的小鼠脂肪垫,观察植瘤小鼠的生物学状态、成瘤大小、转移情况以及生存周期等指标,为建立不同品系小鼠的乳腺癌模型提供参考。方法:将小鼠乳腺癌细胞4T1胰酶消化去除上清,用PBS洗两遍,最后... 目的:将小鼠乳腺癌细胞4T1接种到两种不同品系的小鼠脂肪垫,观察植瘤小鼠的生物学状态、成瘤大小、转移情况以及生存周期等指标,为建立不同品系小鼠的乳腺癌模型提供参考。方法:将小鼠乳腺癌细胞4T1胰酶消化去除上清,用PBS洗两遍,最后用生理盐水调整细胞数量为1×10~6个,分别接种到裸鼠和BABL/c小鼠的脂肪垫。比较各组老鼠的成瘤率、成瘤时间以及生存期等实验指标。结果:原位注射1×10~6个4T1细胞时两组均能成瘤,但是裸鼠的成瘤率高于BABL/c小鼠;裸鼠的成瘤大小明显大于BABL/c小鼠;裸鼠的生存期明显短于BABL/c小鼠;裸鼠出现肺转移结节明显多于BABL/c小鼠。结论:不同免疫能力的小鼠对接种相同数量的细胞数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实验结果,在选择构建小鼠乳腺癌模型的时候一定要综合考虑所选用品系的小鼠是否会对实验结果带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T1细胞 乳腺癌 成瘤 生存 转移 小鼠
下载PDF
细胞膜包覆的普鲁士蓝纳米粒子用于肿瘤细胞的检测
6
作者 李文鑫 王亚静 +2 位作者 孙丽 李涛 郭英姝 《分析试验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25-932,共8页
本文构建了4T1细胞适配体编程策略以精确控制微孔板上4T1细胞的捕获和释放。同时开发了一种具有良好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纳米催化剂PB/PM/HRP/Apt,其可在H2O2存在下,催化显色剂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氧化生成蓝色氧化物oxTMB... 本文构建了4T1细胞适配体编程策略以精确控制微孔板上4T1细胞的捕获和释放。同时开发了一种具有良好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纳米催化剂PB/PM/HRP/Apt,其可在H2O2存在下,催化显色剂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氧化生成蓝色氧化物oxTMB。在优化条件下,利用比色法对4T1细胞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吸光度与4T1细胞浓度在1×10^(4)~1×10^(6)个/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本文提出的治疗策略,操作简单明了,且显著提高了对4T1细胞的捕获和定量分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催化剂 过氧化物酶 微孔板 4T1细胞 比色法
原文传递
苦豆子总生物碱对小鼠乳腺癌4T1细胞体外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建光 牛清芝 +2 位作者 杨晓艺 曾诚 黄伟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44-46,51,共4页
目的研究苦豆子总生物碱对小鼠乳腺癌4T1细胞体外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方法苦豆子总生物碱提取并纯化,处理成澄清的药物溶液后用于细胞给药。CCK-8法测定不同浓度的苦豆子总生物碱作用24h后4T1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给药24h后... 目的研究苦豆子总生物碱对小鼠乳腺癌4T1细胞体外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方法苦豆子总生物碱提取并纯化,处理成澄清的药物溶液后用于细胞给药。CCK-8法测定不同浓度的苦豆子总生物碱作用24h后4T1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给药24h后4T1细胞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药物浓度为5.00mg/mL时,4T1细胞存活率为63.05%;药物浓度为10.00mg/mL时,4T1细胞存活率为20.30%,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加,细胞存活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实验组药物浓度为6.25mg/mL时,细胞凋亡率为11.4%;药物浓度为10.00mg/mL时,细胞凋亡率为41.7%,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结论苦豆子总生物碱能诱导细胞凋亡,对小鼠乳腺癌4T1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豆子总生物碱 4T1 细胞 细胞增殖 抑制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叶酸脂质体对乳腺癌4T1细胞的体内靶向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傅刘鹏 徐俊 +2 位作者 黄思超 邱胜红 蔡绍晖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叶酸脂质体对乳腺癌4T1细胞的体内靶向性,为开展叶酸介导的靶向性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结合冷冻超声法制备叶酸脂质体,原子力显微镜(AFM)确定叶酸脂质体的粒径大小和表征叶酸脂质体的表面形态结构。采... 目的探讨叶酸脂质体对乳腺癌4T1细胞的体内靶向性,为开展叶酸介导的靶向性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结合冷冻超声法制备叶酸脂质体,原子力显微镜(AFM)确定叶酸脂质体的粒径大小和表征叶酸脂质体的表面形态结构。采用鼠源4T1细胞建立小鼠原位乳腺癌模型,原位皮下分别注射包封钙黄绿素的叶酸脂质体和脂质体,用荧光显微镜定性观察和荧光定量法测定叶酸脂质体与脂质体对肿瘤细胞的富集量。结果叶酸脂质体富集于原发性和转移性乳腺癌细胞的数量明显高于脂质体(P<0.05)。结论通过细胞表面叶酸受体的介导作用,叶酸脂质体能明显富集于表达叶酸受体的乳腺癌细胞上,即具有肿瘤靶向性;本研究为开展叶酸介导的靶向性抗肿瘤药物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脂质体 靶向性 叶酸受体 4T1细胞
下载PDF
玄胡索散通过下调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抑制脾脏髓源抑制细胞分化发挥抗乳腺癌作用
9
作者 毛幼儿 刘曦 +3 位作者 贺凯 林晨 何冰倩 高建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8-100,共13页
目的:探讨玄胡索散抑制乳腺癌小鼠脾脏髓源抑制细胞(MDSC)分化的作用机制。方法:4~5周龄BALB/c雌性小鼠48只,其中6只为正常对照组,其他42只采用小鼠左侧第二对乳腺皮下脂肪垫接种4T1细胞构建乳腺癌荷瘤小鼠模型,分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目的:探讨玄胡索散抑制乳腺癌小鼠脾脏髓源抑制细胞(MDSC)分化的作用机制。方法:4~5周龄BALB/c雌性小鼠48只,其中6只为正常对照组,其他42只采用小鼠左侧第二对乳腺皮下脂肪垫接种4T1细胞构建乳腺癌荷瘤小鼠模型,分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照组、G-CSF敲减组、模型对照组、玄胡索散小剂量组、玄胡索散中剂量组、玄胡索散大剂量组和环磷酰胺组,每组6只。其中G-CSF对照组和G-CSF敲减组分别采用shRNA慢病毒转染联合嘌呤霉素构建相应4T1稳转细胞模型。各组造模48 h后,玄胡索散小剂量组、玄胡索散中剂量组、玄胡索散大剂量组分别按2、4、8 g·kg^(-1)·d^(-1)玄胡索散灌胃,每天一次;环磷酰胺组按30 mg/kg腹腔注射环磷酰胺,隔天一次;其他组给予等体积0.5%羟甲基纤维素纳。各组连续给药25 d。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测定脾脏MDSC亚群比例,免疫荧光法检测脾脏CD11b、Ly6G共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外周血G-CSF浓度。在体外,建立荷瘤小鼠脾脏与4T1稳转株共培养体系,玄胡索散(30μg/mL)处理24 h,免疫荧光检测脾脏CD11b、Ly6G共表达;不同浓度的玄胡索散(10、30、100μg/mL)处理4T1细胞12 h,实时逆转录PCR检测G-CSF mRNA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鼠脾脏红髓增宽伴巨核细胞浸润,脾脏多形核细胞样MDSC(PMN-MDSC)比例增加(P<0.01),脾脏CD11b、Ly6G共表达增多,外周血G-CSF浓度上升(P<0.01)。玄胡索散干预后脾脏PMNMDSC比例减小(P<0.05),脾脏CD11b、Ly6G共表达减少,4T1细胞G-CSF mRNA水平下调(P<0.01),模型鼠外周血G-CSF浓度减少(P<0.05),肿瘤体积缩小,脾脏增大情况改善(均P<0.05)。结论:玄胡索散可能通过下调G-CSF,阻碍MDSC向PMN-MDSC分化,重建脾脏髓系微环境,从而发挥抗乳腺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胡索散 乳腺癌 脾脏 髓源抑制细胞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4T1细胞株 小鼠
下载PDF
盐酸小檗碱通过激活EMT促进小鼠乳腺癌肺转移的作用机制
10
作者 袁志莹 马恩 +3 位作者 沃达 彭军 朱伟东 任丹妮 《肿瘤防治研究》 CAS 2023年第8期753-759,共7页
目的从上皮-间质转化(EMT)途径探讨盐酸小檗碱(BBR)对小鼠乳腺癌肺转移的作用及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BBR对乳腺癌4T1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实验检测BBR对4T1细胞迁移的影响;采用第4对乳腺脂肪垫注射4T1-Luc细胞法建立小鼠乳腺癌模型... 目的从上皮-间质转化(EMT)途径探讨盐酸小檗碱(BBR)对小鼠乳腺癌肺转移的作用及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BBR对乳腺癌4T1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实验检测BBR对4T1细胞迁移的影响;采用第4对乳腺脂肪垫注射4T1-Luc细胞法建立小鼠乳腺癌模型,造模小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和BBR组。BBR组小鼠连续腹腔注射BBR工作液,Control组小鼠连续腹腔注射同体积的用于溶解小檗碱粉末的溶剂。通过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检测活体小鼠肺部肿瘤转移情况。给药后第42天进行取材,通过显微镜观察HE染色小鼠肺转移情况;Western blot检测BBR对EMT相关蛋白(Vimentin、Snail)以及Akt和ERK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结果BBR促进4T1细胞迁移(P<0.05);体内实验中,与Control组相比,BBR组小鼠的肺转移结节数量明显增多(P<0.05),镜下观察与HE染色结果一致;BBR上调EMT标志分子Vimentin和Snail及通路相关蛋白p-Akt和p-ERK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Control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BR可能通过激活p-Akt和p-ERK通路蛋白表达,促进4T1乳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和肺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小檗碱 乳腺癌 4T1细胞 转移 上皮-间质转化 波形蛋白 蜗牛同源物1(果蝇)样1蛋白
下载PDF
荷载达沙替尼的姜黄素-透明质酸自组装胶束的药代动力学
11
作者 许学 马雅婷 +6 位作者 路星烯 胡宇杰 谢继红 张磊 杜俊彦 计军 李见春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635-642,共8页
目的 比较荷载达沙替尼(DAS)的透明质酸(HA)-姜黄素(CUR)自组装胶束(THCD-NPs)与混合给药(DAS+CUR)在细胞及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将乳腺癌4T1细胞分别与DAS+CUR、THCD-NPs共孵育4,12,24 h后用蛋白定量法测定4T1细胞的药物摄取率;... 目的 比较荷载达沙替尼(DAS)的透明质酸(HA)-姜黄素(CUR)自组装胶束(THCD-NPs)与混合给药(DAS+CUR)在细胞及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将乳腺癌4T1细胞分别与DAS+CUR、THCD-NPs共孵育4,12,24 h后用蛋白定量法测定4T1细胞的药物摄取率;将DAS+CUR混合物和THCD-NPs通过尾静脉注射进SD大鼠体内,于不同时间点采血,测定大鼠体内DAS和CUR的血药浓度,绘制药时曲线,用WinNolin 8.2药代动力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建立了同步检测血浆中DAS和CUR的HPLC法;相同时间点下THCD-NPs组细胞DAS和CUR的摄取率均大于CUR+DAS组。大鼠体内药动学结果显示:THCD-NPs组DAS和CUR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药物平均滞留时间(MRT)、半衰期t1/2等参数均大于DAS+CUR组。结论 THCD-NPs能显著提高DAS和CUR的细胞摄取率,有效增加两种药物在大鼠体内的滞留量,延长体内循环时间,有望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沙替尼 姜黄素 药代动力学 胶束 4T1细胞 大鼠
下载PDF
颗粒蛋白前体(PGRN)促进小鼠乳腺癌4T1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与侵袭和迁移 被引量:3
12
作者 方文丽 岳姝君 +6 位作者 甘德露 张典 石翯 姚梦俐 钱胡孙 周婷 陈婷梅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5-131,共7页
目的探讨颗粒蛋白前体(PGRN)对小鼠乳腺癌4T1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1μg/mL PGRN处理乳腺癌4T1细胞24 h,通过Transwell^(TM)侵袭实验检测4T1细胞的侵袭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4T1细胞... 目的探讨颗粒蛋白前体(PGRN)对小鼠乳腺癌4T1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1μg/mL PGRN处理乳腺癌4T1细胞24 h,通过Transwell^(TM)侵袭实验检测4T1细胞的侵袭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4T1细胞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4T1细胞E-cadherin、vimentin、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磷酸化的ERK1/2(p-ERK1/2)蛋白水平。采用1μg/mL PGRN与ERK1/2信号通路抑制剂U0126(10μmol/L)同时处理4T1细胞后,前述方法检测4T1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及E-cadherin、vimentin与p-ERK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乳腺癌4T1细胞经PGRN处理后,其侵袭及迁移能力明显增强;E-cadherin表达下降,vimentin表达升高,p-ERK1/2的表达增强;抑制ERK1/2信号通路后,PGRN促进乳腺癌4T1细胞侵袭、迁移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的能力被明显抑制。结论PGRN可通过促进EMT及激活ERK1/2通路促进乳腺癌4T1细胞的侵袭及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颗粒蛋白前体(PGRN) 4T1细胞 细胞侵袭 细胞迁移 上皮间质转化(EMT)
下载PDF
萝卜硫素对小鼠乳腺癌4T1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增殖和迁移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谢金芳 曹春雨 +3 位作者 任雪 田家俊 吕亚丰 黄晓飞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05-615,共11页
背景与目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5(histone deacetylase 5,HDAC5)在乳腺癌组织中异常高表达,其与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lysine specific demethylase,LSD1)协同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通过萝卜硫素(sulforaphane,SFN)下调HDAC5表达... 背景与目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5(histone deacetylase 5,HDAC5)在乳腺癌组织中异常高表达,其与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lysine specific demethylase,LSD1)协同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通过萝卜硫素(sulforaphane,SFN)下调HDAC5表达,观察其对小鼠乳腺癌4T1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分析SFN对4T1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乳酸脱氢酶释放实验检测SFN的细胞毒性。采用pcDNA3.1(+)-FLAG-HDAC5质粒转染4T1细胞,通过G418筛选获得单个细胞克隆,再以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鉴定HDAC5蛋白稳定高表达的单克隆细胞系。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法分析过表达HDAC5以及SFN处理对4T1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采用Westernblot检测SFN处理对4T1细胞EMT标志物上皮钙黏着蛋白(E-cadherin)、神经钙黏着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表达的影响。以4T1细胞的BALB/c小鼠移植瘤为模型,观察SFN对4T1细胞体内成瘤性、转移的影响及其与HDAC5表达的关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小鼠原位肿瘤及肺转移瘤组织中Ki-67增殖指数。取荷瘤小鼠心、肝、肾组织,采用H-E染色检测SFN对荷瘤小鼠的毒性作用。结果:SFN能够抑制4T1细胞增殖(P<0.01),并抑制4T1细胞体外迁移和侵袭,而外源性过表达HDAC5可部分拮抗SFN对4T1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SFN处理显著下调4T1细胞中HDAC5、MMP-9、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同时上调E-cadherin的表达。结论:SFN处理显著抑制4T1细胞在小鼠体内的成瘤性和肺转移,下调小鼠原位肿瘤和肺转移瘤组织中的Ki-67阳性率。过表达HDAC5可拮抗SFN对4T1细胞体内成瘤性和肺转移的抑制作用。SFN的抗乳腺癌作用与其诱导的HDAC5表达下调以及由此介导的EMT抑制作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硫素 乳腺癌 4T1细胞 上皮-间质转化 细胞迁移
下载PDF
远华蟾毒精对小鼠乳腺癌细胞侵袭的抑制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3
14
作者 曹珍 高玉雪 +5 位作者 徐金媛 王茹燕 李峰 朱学涛 史立宏 吕世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7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远华蟾毒精对小鼠乳腺癌细胞侵袭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培养好的小鼠乳腺癌细胞4T1随机分为A、B、C、D组。A组常规培养;B、C、D组于缺氧条件下(37℃、5%CO、95%N2)进行培养,同时C、D组分别加入0.1、0.5μmol/L远华蟾毒精... 目的探讨远华蟾毒精对小鼠乳腺癌细胞侵袭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培养好的小鼠乳腺癌细胞4T1随机分为A、B、C、D组。A组常规培养;B、C、D组于缺氧条件下(37℃、5%CO、95%N2)进行培养,同时C、D组分别加入0.1、0.5μmol/L远华蟾毒精进行培养。培养0、6、12、24 h采用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迁移距离),用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穿膜细胞数),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磷酸化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蛋白表达。结果不同时点细胞迁移距离D组<C组<B组<A组,穿膜细胞数D组<C组<B组<A组,HIF-1α、MMP-9、p-PI3K、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D组<C组<B组<A组,以上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远华蟾毒精可能通过PI3K/AKT通路降低小鼠乳腺癌细胞HIF-1α、MMP-9的表达,从而抑制细胞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远华蟾毒精 细胞侵袭 4T1细胞 中药
下载PDF
舒林酸纳米混悬剂的制备及其体内外抗肿瘤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一安 付婧欣 +4 位作者 李好文 敖慧 郭一飞 韩美华 王向涛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期16-21,共6页
目的制备舒林酸纳米混悬剂,并考察其对肿瘤组织的抗肿瘤作用。方法以油酸钠为稳定剂,通过反溶剂沉淀法制备舒林酸纳米混悬剂,考察其粒径大小、分散指数、电位及颗粒形状,采用MTT比色法使用乳腺癌细胞MCF-7、4T1进行体外抗肿瘤药效评价,... 目的制备舒林酸纳米混悬剂,并考察其对肿瘤组织的抗肿瘤作用。方法以油酸钠为稳定剂,通过反溶剂沉淀法制备舒林酸纳米混悬剂,考察其粒径大小、分散指数、电位及颗粒形状,采用MTT比色法使用乳腺癌细胞MCF-7、4T1进行体外抗肿瘤药效评价,采用4T1荷瘤小鼠进行体内抗肿瘤评价。结果舒林酸纳米粒形状为球形,分散指数值小于0.3,平均粒径为(264.1±2.9)nm。相比较于游离药物,纳米粒显著提高了舒林酸对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对MCF-7、4T1的IC50值分别为(22.1±4.6)、(19.2±1.2)μg/m L,体内抑瘤率为(35.4±18.8)%。结论将舒林酸制备成纳米粒后,拓宽了舒林酸的给药途径,显著增强其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林酸纳米混悬剂 MCF-7细胞 4T1细胞 抗肿瘤
原文传递
二甲双胍单用或联合compoundC对小鼠4T1乳腺癌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杜洪泉 黄丽莉 +3 位作者 贾爱华 蒋群龙 张光珍 白洁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4期27-33,共7页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及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抑制剂(compound C)对体外培养的小鼠乳腺癌4T1细胞株增殖抑制及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索AMPK通路在二甲双胍抗肿瘤的可能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小鼠乳腺癌4T1细胞...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及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抑制剂(compound C)对体外培养的小鼠乳腺癌4T1细胞株增殖抑制及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索AMPK通路在二甲双胍抗肿瘤的可能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小鼠乳腺癌4T1细胞株至对数生长期,分别以2.5、5、10、20、40 mmol/L二甲双胍及20μmol/L compound C对其进行单一或10 mmol/L二甲双胍联合20μmol/L compound C干预24、48、72 h。应用CCK-8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的二甲双胍、20μmol/L compound C、20μmol/L compound C+10 mmol/L二甲双胍对该细胞株增殖的抑制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内cyclin D1的表达情况。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治疗前后用重复测量数据资料的方差分析。结果 CCK-8法结果显示在体外细胞培养实验中2.5 mmol/L二甲双胍组作用于该细胞株24、48 h后分别和正常对照组比较,细胞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 h:F=2.87,P=0.129;48 h:F=1.63,P=0.290),作用72 h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40,P=0.000)。5、10、20、40 mmol/L二甲双胍组作用于该细胞株24、48、72 h后,该细胞株的增殖被显著抑制(均P=0.000),且抑制程度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大(F=332.89、363.54、352.11,P均=0.000)及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强,compound C单独处理组及10 mmol/L二甲双胍联合20μmol/L compound C处理细胞24、48、72 h后,细胞存活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8,P=2.283;F=1.92,P=0.050)。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随着二甲双胍浓度的增加,各组细胞cyclin D1表达水平逐渐降低(F=54.41、61.69、75.84,P均=0.000),10 mmol/L二甲双胍联合20μmol/L compound C作用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yclin D1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F=1.87,P=0.190)。结论二甲双胍可以抑制小鼠乳腺癌4T1细胞的增殖;compound C可以拮抗二甲双胍的抑制作用;二甲双胍通过激活小鼠乳腺癌4T1细胞内AMPK,下调cyclin D1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乳腺肿瘤 4 T1细胞 细胞周期蛋白D1
原文传递
乳移平含药血清对乳腺癌4T1细胞增殖和侵袭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叶依依 刘胜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7年第10期79-83,88,共6页
目的研究乳移平含药血清对小鼠乳腺癌4T1细胞增殖与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1)制备不同浓度的乳移平含药血清(10%、20%、30%、40%),并以10%、20%、30%、40%空白血清作对照,采用噻唑蓝(MTT)方法测定含药血清对4T1细胞存活率... 目的研究乳移平含药血清对小鼠乳腺癌4T1细胞增殖与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1)制备不同浓度的乳移平含药血清(10%、20%、30%、40%),并以10%、20%、30%、40%空白血清作对照,采用噻唑蓝(MTT)方法测定含药血清对4T1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筛选最佳作用浓度和最佳作用时间。(2)设空白对照组、TGF-β1对照组、TGF-β1 10%乳移平含药血清组、TGF-β120%乳移平含药血清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组细胞都用2 mg/L的TGF-β1预处理3 h,再分别选择空白血清或含药血清作用48 h。采用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含药血清对TGF-β1预处理的4T1细胞侵袭率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及Real-time PCR检测乳移平含药血清对经TGF-β1预处理的4T1细胞Smad4和Smad7表达的影响。结果 (1)乳移平含药血清显著抑制4T1细胞的增殖活性;选择10%和20%作用浓度,48 h作用时间用于后续实验。(2)乳移平含药血清显著抑制TGF-β1诱导的4T1高侵袭能力,并且存在浓度依赖性;Western blotting和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乳移平含药血清明显逆转了TGF-β1诱导的Smad4蛋白及mRNA的高表达,但对TGF-β1诱导的Smad7蛋白及mRNA表达量上调没有影响。结论乳移平含药血清能够抑制4T1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TGF-β/Smads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移平 含药血清 4T1细胞 TGF-β/Smads信号通路
下载PDF
Decorin提升小鼠脾脏细胞对乳腺癌细胞系4T1的免疫响应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慧强 刘超 +2 位作者 胡泽斌 戴诗云 王华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9年第6期481-486,共6页
目的评价高表达核心蛋白聚糖(Decorin)的小鼠乳腺癌细胞系4T1对正常小鼠脾细胞的免疫激活效应,明确Decorin对抗肿瘤免疫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携带Decorin基因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Ad.DCN感染小鼠乳腺癌细胞系4T1。与小鼠脾细胞共培养... 目的评价高表达核心蛋白聚糖(Decorin)的小鼠乳腺癌细胞系4T1对正常小鼠脾细胞的免疫激活效应,明确Decorin对抗肿瘤免疫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携带Decorin基因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Ad.DCN感染小鼠乳腺癌细胞系4T1。与小鼠脾细胞共培养3 d后,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细胞的CD4+T细胞、CD8+T细胞、T记忆细胞(Tm)和T调节细胞(Treg)的百分比;利用实时定量PCR(qPCR)技术检测Th1类细胞因子IL-2、IL-12、TNF-α和IFN-γ的表达,Th2类细胞因子IL-4、IL-6、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以及与杀伤相关基因穿孔素与颗粒酶B的表达。结果与小鼠乳腺癌细胞系4T1共培养后,小鼠脾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Treg细胞比例无明显改变,但Tm细胞比例显著升高;同时,细胞因子、穿孔素和颗粒酶B表达下调。但是,病毒感染的4T1细胞,特别是Ad.DCN感染的4T1细胞可显著抑制Treg细胞,并部分逆转细胞因子表达的下调。结论Decorin高表达可增强正常小鼠脾脏细胞对乳腺癌细胞系4T1的免疫响应性,从而激活抗肿瘤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蛋白聚糖 乳腺肿瘤 基因 MHC Ⅱ类 脾细胞 4T1细胞系
下载PDF
新型重组杨梅素对三阴性乳腺癌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付凉 刘飞 +6 位作者 吴楠 孙利 李芮 周杰 黄银久 薛伟 钱中清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426-432,共7页
目的:探讨新型重组杨梅素抑制4T1细胞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对杨梅素化学式改造合成一种新的杨梅素衍生物;CCK-8细胞增殖力抑制实验,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划痕与Transwell实验观察新型杨梅素对4T1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的影响。流... 目的:探讨新型重组杨梅素抑制4T1细胞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对杨梅素化学式改造合成一种新的杨梅素衍生物;CCK-8细胞增殖力抑制实验,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划痕与Transwell实验观察新型杨梅素对4T1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观察4T1细胞在合成杨梅素干预后其周期与凋亡的变化情况,小鼠体内移植瘤模型评估新型杨梅素在模拟体内环境下对小鼠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抑制作用。HE和TUNEL染色观察小鼠移植肿瘤组织切片的细胞坏死与凋亡。最后,Western blotting检测4T1细胞干预后其相关蛋白(p53、Bcl2、Bax、Caspase 3)的表达。结果:IC50为5.5μmol/mL。与DMSO组相比,5.5μmol/mL新型重组杨梅素在作用于4T1细胞24 h,细胞计数和迁移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式细胞术和肿瘤组织切片TUNEL染色结果显示,与DMSO组相比,5.5μmol/mL新型重组杨梅素细胞凋亡细胞数增高,G_(1)期细胞比例较低,G_(2)期细胞比率增高,肿瘤生长体积和肿瘤重量均较小,p53和Bcl2蛋白下调,Caspase 3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新型重组杨梅素可在体外和体内诱导4T1细胞凋亡,抑制其增殖。可能通过下调p53抑制4T1细胞增殖,通过Bcl2线粒体凋亡途径诱导4T1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乳腺癌 新型杨梅素 4T1细胞 凋亡
下载PDF
乳腺癌细胞来源外泌体miR-181a-5p对恶病质肌肉萎缩的影响
20
作者 陈文馨 皮美辰 孙圣荣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第10期1012-1016,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细胞来源外泌体miR-181a-5p对恶病质肌肉萎缩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小鼠乳腺癌细胞4T1、小鼠正常乳腺细胞HC11分别采用条件培养基培养并从中分离纯化外泌体,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4T1细胞、HC11细胞外泌体肿瘤易感基因1... 目的探讨乳腺癌细胞来源外泌体miR-181a-5p对恶病质肌肉萎缩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小鼠乳腺癌细胞4T1、小鼠正常乳腺细胞HC11分别采用条件培养基培养并从中分离纯化外泌体,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4T1细胞、HC11细胞外泌体肿瘤易感基因101(tumor susceptibility gene 101,TSG101)、CD63、CD9、高尔基体基质蛋白(Golgi matrix protein,GM130)相对表达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181a-5p相对表达量。小鼠成肌细胞C2C12分化为肌管细胞后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条件培养基组(与4T1细胞培养基共培养)和细胞松弛素D(cytochalasin D,cytoD)组(胞吞抑制剂cytoD处理细胞后与4T1细胞培养基共培养),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肌球蛋白重链(myosin heavy chain,MHC)、肌萎缩蛋白-1(Atrogin-1)蛋白相对表达量。取人胚胎肾细胞HEK293T,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81a-5p与N-myc下游调节基因2(N-myc downstream regulated gene 2,NDRG2)的靶向关系。C2C12肌管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不进行转染)、miR-181a-5p过表达组(转染miR-181a-5p mimic)、阴性对照组(转染miR-NC)、NDRG2敲低组(转染NDRG2siRNA),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4组细胞MHC、Atrogin-1、NDRG2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4T1细胞外泌体miR-181a-5p相对表达量(0.91±0.07)及TSG101、CD63、CD9蛋白相对表达量(1.51±0.03、1.46±0.08、1.43±0.06)均高于HC11细胞(0.40±0.04、0.83±0.08、0.79±0.43、0.70±0.03)(P<0.05),GM130蛋白相对表达量(0.46±0.03)低于HC11细胞(1.14±0.05)(t=17.160,P<0.001)。条件培养基组细胞MHC蛋白相对表达量(0.86±0.17)低于对照组(1.59±0.08)、cytoD组(1.34±0.07)(P<0.05),Atrogin-1蛋白相对表达量(1.12±0.05)高于对照组(0.77±0.05)、cytoD组(0.87±0.03)(P<0.05);cytoD组细胞MHC、Atrogin-1蛋白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iR-181a-5p靶向NDRG2。miR-181a-5p过表达组、NDRG2敲低组细胞MHC(1.17±0.09、0.73±0.08)、NDRG2(0.73±0.06、0.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外泌体 miR-181a-5p N-myc下游调节基因2 恶病质 肌肉萎缩 4T1细胞 C2C12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