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30不锈钢冶炼过程的夹杂物 被引量:31
1
作者 付邦豪 陈超 +3 位作者 成国光 潘吉祥 李岩 潘伟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0-43,共4页
在430不锈钢冶炼过程的AOD结束、LF结束及中间包浇注末期分别取钢样,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了夹杂物的类型及形貌特征,并探讨了夹杂物的演变规律及其形成原因。研究得知:随着冶炼过程的进行,钢液中总氧含量有所降低,夹杂物的含量逐... 在430不锈钢冶炼过程的AOD结束、LF结束及中间包浇注末期分别取钢样,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了夹杂物的类型及形貌特征,并探讨了夹杂物的演变规律及其形成原因。研究得知:随着冶炼过程的进行,钢液中总氧含量有所降低,夹杂物的含量逐渐减少,尺寸逐渐变小。夹杂物类型:AOD中主要为CaO-SiO2-MgO;LF和连铸中间包中主要为CaO-SiO2-MgO-Al2O3,但成分略有不同;中间包中发现有含MnO的夹杂物。AOD末期CaO-SiO2-MgO系夹杂物成分与炉渣成分接近;在LF以及中间包中夹杂物的成分与精炼工艺、保护浇注和钢液温度的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30不锈钢 夹杂物 成因
原文传递
稀土对含铜锡铁素体不锈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阳 杜鹏飞 +3 位作者 姜周华 姚聪林 秦国清 杨光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2-37,共6页
为定量研究稀土元素对含铜锡铁素体不锈钢中变质夹杂物、净化钢液的作用,基于FactSage热力学软件最小吉布斯自由能原理,模拟计算不同稀土添加量条件下钢中夹杂物转变规律。同时,结合实验室小坩埚热模拟试验发现,随着稀土质量分数的增加... 为定量研究稀土元素对含铜锡铁素体不锈钢中变质夹杂物、净化钢液的作用,基于FactSage热力学软件最小吉布斯自由能原理,模拟计算不同稀土添加量条件下钢中夹杂物转变规律。同时,结合实验室小坩埚热模拟试验发现,随着稀土质量分数的增加,含锡铜铁素体不锈钢中Al2O3夹杂变质成硬度较低的CeAlO3,MnS夹杂逐渐转变成CeS。钢中夹杂物逐渐转变为球状的稀土类夹杂,夹杂物尺寸为1-3μm,同时钢中夹杂物总量有所下降。当钢中稀土质量分数增加到0.057%时,CeAlO3进一步转化成Ce2O3,钢中MnS也完全转变成CeS。然而,夹杂物尺寸、数量有所增加,反而使钢液进一步被污染。因此,从夹杂物控制角度考虑,试验钢中稀土最优添加量为0.0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30不锈钢 稀土 FactSage
原文传递
热轧430不锈钢表面氧化皮的电解酸洗、混酸酸洗工艺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卜福明 叶纯杰 潘红良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6-48,60,共4页
430不锈钢薄板冷轧制品可广泛应用于装饰、家电外壳等,但其冷轧前的热轧过程中产生的表面氧化皮对产品的质量影响很大。为此,分析了430不锈钢产品表面氧化皮的特点,试验研究了电解酸洗、混酸酸洗的工艺,提出了电解酸洗之后再进行混酸酸... 430不锈钢薄板冷轧制品可广泛应用于装饰、家电外壳等,但其冷轧前的热轧过程中产生的表面氧化皮对产品的质量影响很大。为此,分析了430不锈钢产品表面氧化皮的特点,试验研究了电解酸洗、混酸酸洗的工艺,提出了电解酸洗之后再进行混酸酸洗的最佳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热轧板带头的氧化皮厚度约为带尾的2倍,而上表面氧化皮相对于下表面更为疏松。酸洗去除430不锈钢表面氧化皮可采用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先在电流密度为4A/cm2、温度为75℃的10%硫酸钠溶液中电解30s,然后在55℃,60g/L硝酸,20g/L氢氟酸的混酸溶液中酸洗100s。经二步酸洗后制品表面氧化皮得到有效去除,对生产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皮 电解酸洗 混酸酸洗 430不锈钢
下载PDF
稀土对铁素体不锈钢凝固组织的改善 被引量:11
4
作者 朱京希 王龙妹 +1 位作者 戚国平 徐飚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1-84,共4页
报道了稀土对1C r17(430)铁素体不锈钢凝固组织的影响,如稀土细化柱状晶,扩大了中心等轴晶区域,并且初步分析了稀土元素改善凝固组织的作用机理。
关键词 稀土 铁素体不锈钢 凝固组织
下载PDF
保护渣对430不锈钢铸坯边部凹陷缺陷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翟俊 李欢 +1 位作者 陈法涛 李晓军 《中国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2-108,共7页
针对太钢430不锈钢铸坯边部凹陷严重的问题,采用Gleeble 3800、高温原位分析仪、黏度分析仪等技术手段,系统研究430铸坯边部凹陷缺陷的产生机理和保护渣性能对边部凹陷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430铸坯边部凹陷缺陷的主要原因与保护渣... 针对太钢430不锈钢铸坯边部凹陷严重的问题,采用Gleeble 3800、高温原位分析仪、黏度分析仪等技术手段,系统研究430铸坯边部凹陷缺陷的产生机理和保护渣性能对边部凹陷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430铸坯边部凹陷缺陷的主要原因与保护渣的控制传热有关。保护渣碱度过小,结晶能力弱,坯壳在结晶器内冷却强度大,凝固收缩带来较大的角部扭动力而产生边部凹陷,此时铸坯边部凹陷主要发生在结晶器内;保护渣碱度过大,结晶能力强,铸坯冷却强度不够,出结晶器的坯壳厚度薄,在钢水静压力的作用下铸坯宽度产生延展效应,导致后续产生较大的凝固收缩而形成边部凹陷,此时铸坯边部凹陷主要发生在二冷阶段。保护渣碱度控制为1.00,保护渣的结晶能力适宜,既避免了结晶器内强冷带来的铸坯凹陷,又保证了出结晶器坯壳足够的厚度和强度,最终使铸坯边部凹陷深度由1.26 mm降低至0.30 mm,显著改变了铸坯表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30不锈钢 凹陷 冷却强度 保护渣 碱度
原文传递
AOD用转炉脱磷铁水冶炼430不锈钢脱碳保铬工艺优化 被引量:8
6
作者 翟俊 李建民 《炼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8-62,共5页
采用热力学、物料和热量平衡的计算方法,研究了180 t AOD用转炉脱磷铁水冶炼430不锈钢脱碳前期脱碳保铬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合理控制最佳脱碳保铬温度是提高AOD冶炼430不锈钢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的关键技术。采用优化转炉生产节奏和出钢... 采用热力学、物料和热量平衡的计算方法,研究了180 t AOD用转炉脱磷铁水冶炼430不锈钢脱碳前期脱碳保铬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合理控制最佳脱碳保铬温度是提高AOD冶炼430不锈钢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的关键技术。采用优化转炉生产节奏和出钢的保温,保证AOD入炉铁水温度由1 520℃提高至1 580℃;优化AOD脱碳前期合金和辅料加入量,进一步提高了脱碳前期的钢液温度,减少铬的氧化量。通过实施工艺优化措施,AOD用转炉脱磷铁水冶炼430不锈钢经济技术指标得到明显改善,其中铬收得率由92.30%提高到94.64%,冶炼时间缩短9.2 min,还原硅耗降低4.9 kg/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D 脱磷铁水 脱碳保铬 430不锈钢 铬收得率
原文传递
复合脱氧剂对430不锈钢脱氧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李阳 李伟坚 +1 位作者 姜周华 李双江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00-103,共4页
在MoSi2炉和MgO坩埚内用复合脱氧剂对430不锈钢液进行了脱氧实验研究.以Al和FeSi作为对比脱氧剂,考察了SiCaBa、SiCaBaAl、SiCaBaMg、SiCaBaAlSr四种复合脱氧剂对430不锈钢中的全氧含量及脱氧产物的分布、尺寸和形貌的影响.实验表明,用S... 在MoSi2炉和MgO坩埚内用复合脱氧剂对430不锈钢液进行了脱氧实验研究.以Al和FeSi作为对比脱氧剂,考察了SiCaBa、SiCaBaAl、SiCaBaMg、SiCaBaAlSr四种复合脱氧剂对430不锈钢中的全氧含量及脱氧产物的分布、尺寸和形貌的影响.实验表明,用SiCaBa对430不锈钢液脱氧,可获得较低的氧含量,其脱氧产物易于上浮,钢中的夹杂物尺寸明显减小且形态发生改善呈球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 复合脱氧剂 430不锈钢 夹杂物
原文传递
430铁素体不锈钢电阻点焊工艺性能 被引量:7
8
作者 冯巧波 李永兵 +1 位作者 楼铭 来新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649-1654,共6页
采用机器人中频直流伺服焊枪点焊系统对1.2mm厚的AISI 430不锈钢薄板进行了点焊试验,研究了焊接电流对点焊接头力学性能、熔核直径、微观形貌、显微硬度以及拉剪断裂模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焊接电流的增大,430不锈钢点焊接头抗剪... 采用机器人中频直流伺服焊枪点焊系统对1.2mm厚的AISI 430不锈钢薄板进行了点焊试验,研究了焊接电流对点焊接头力学性能、熔核直径、微观形貌、显微硬度以及拉剪断裂模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焊接电流的增大,430不锈钢点焊接头抗剪强度增大,当电流达到10kA时,点焊出现飞溅现象,导致接头强度降低.接头熔核区由粗大的铁素体组成,带有少量的马氏体组织和碳化物沉淀.熔核区硬度高于母材区和热影响区,当熔核直径大于4.8mm时,接头主要发生纽扣断裂;当熔核直径小于4.8mm时,接头主要发生界面断裂,且一般为脆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点焊 工艺参数 铁素体 430不锈钢 断裂模式
下载PDF
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评价热处理对430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黄子东 魏亮新 +3 位作者 洪泽浩 江乙逵 李杰龙 蔡馥敏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40-746,共7页
利用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EPR)并结合金相分析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冷却方式和保温时间对430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30不锈钢开始敏化温度区间为700~750℃,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晶粒逐渐长大,敏化程度的变化以及碳氮化物... 利用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EPR)并结合金相分析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冷却方式和保温时间对430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30不锈钢开始敏化温度区间为700~750℃,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晶粒逐渐长大,敏化程度的变化以及碳氮化物析出位置受随后的冷却方式影响;热处理温度为900℃时,430不锈钢在短时间内发生敏化,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敏化程度并没有明显降低; 700℃下短时间保温并空冷能够有效降低已敏化430不锈钢的晶间腐蚀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EPR) 430不锈钢 晶间腐蚀敏感性 热处理
下载PDF
保护渣对430不锈钢铸坯表面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马骏鹏 李欢 《连铸》 2020年第4期29-33,共5页
针对太钢(TISCO)430不锈钢连铸坯表面存在结疤、凹陷等质量问题,采用半球点熔点仪、黏度仪、扫描电镜等方法,系统研究了保护渣理化性能、连铸结晶器振动参数以及冷却强度对表面缺陷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护渣黏度低、结晶性能弱是造成铸... 针对太钢(TISCO)430不锈钢连铸坯表面存在结疤、凹陷等质量问题,采用半球点熔点仪、黏度仪、扫描电镜等方法,系统研究了保护渣理化性能、连铸结晶器振动参数以及冷却强度对表面缺陷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护渣黏度低、结晶性能弱是造成铸坯表面缺陷的主要原因。为此,通过优化保护渣的化学成分,将保护渣的黏度由0.20提高至0.33Pa·s,改善了渣膜的均匀性;碱度由1.00提高至1.16,提高了保护渣控制传热的能力。从而消除了铸坯结疤、凹陷等缺陷,实现了铸坯无修磨。同时,受保护渣中氟含量和黏度的影响,浸入式水口的寿命明显提升,连浇炉数由10炉提高到12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30不锈钢 表面结疤 保护渣 浸入式水口 连铸坯
原文传递
430不锈钢热轧工艺研究及改进 被引量:5
11
作者 赵新刚 《山西冶金》 CAS 2009年第1期57-58,共2页
通过对430不锈钢热轧卷表面粗糙度不均匀产生机理进行研究分析,对430不锈钢热轧工艺进行了试验改进,解决了热轧过程中轧辊黏结问题,消除了430表面粗糙度不均缺陷,提高了产品质量。
关键词 430不锈钢 粗糙度 轧辊粘结 氧化皮
下载PDF
430不锈钢用连铸保护渣渣圈形成长大机理分析和控制措施 被引量:6
12
作者 邸天成 王杏娟 +3 位作者 刘增勋 翟俊 李欢 朴占龙 《特殊钢》 2022年第5期63-67,共5页
针对430不锈钢(0.03~0.04C,16~17Cr)生产过程中渣圈粗大的问题,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半球点熔点仪、粘度仪等设备对比分析了保护渣与渣圈的化学成分与理化性能,通过电子探针观测渣圈的微观结构,探究渣圈形成长大的机理。研... 针对430不锈钢(0.03~0.04C,16~17Cr)生产过程中渣圈粗大的问题,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半球点熔点仪、粘度仪等设备对比分析了保护渣与渣圈的化学成分与理化性能,通过电子探针观测渣圈的微观结构,探究渣圈形成长大的机理。研究发现:除渣圈C含量0.53%和原渣C含量2.87%外渣圈成分与原渣无明显变化,但粘度与熔点均有所降低,渣圈约70%的区域由烧结相构成,其余30%为结晶相,主要由枪晶石与黄长石构成。烧结相的大量粘结是渣圈形成长大的主要原因。提高保护渣中预熔料比例至70%~80%及炭黑含量≥2%,并在生产中进一步稳定保护渣熔化过程,可有效抑制渣圈长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30不锈钢 保护渣 渣圈 微观结构 形成机理 措施
下载PDF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 of Inclusion Formation in Mg-Al-Si-O System of 430 Stainless Steel Melts 被引量:5
13
作者 JIANG Zhou-hua LI Shuang-jiang LI Yang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4-17,共4页
A phase diagram was drawn through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 to understand the equilibrium conditions of 2MgO · SiO2 , MgO · Al2O3 , 3Al2O3 · 2SIO2, and 2MgO·2Al2O3 · 5SiO2 formation in Mg-AI-S... A phase diagram was drawn through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 to understand the equilibrium conditions of 2MgO · SiO2 , MgO · Al2O3 , 3Al2O3 · 2SIO2, and 2MgO·2Al2O3 · 5SiO2 formation in Mg-AI-Si-O system of 430 stainless steel melts at 1873 K. Further, the thermodynamic form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conditions of MgO · Al2O3 inclusion were discussed. The following results are obtained when ws, =0.26% and wo = 1.0 × 10^-5 in molten steel. The uniphase cordierite inclusion is difficult to exist stably; MgO· At203 inclusion cannot he formed in case of wAl being less than 1× 10^- 6 ; 3Al2O3 · 2SiO2 would change to MgO· Al2O3 and 2MgO · SiO2 in turn with increasing the Mg content when wAl is above 1.7× 10^- 6 ; with the formation of MgO · Al2O3 inclusion, A1 content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Mg content when wMg is over 1. 7 × 10^- 9. For equilibrium condition and calculated steel composition, 2MgO·SiO2 inclusion would be formed ultimately and MgO · Al2O3 is almost inexist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ase diagram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 MgO · Al2O3 inclusion 430 stainless steel
原文传递
430不锈钢冷轧板再结晶组织演变以及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雄 温治 +2 位作者 豆瑞锋 张瑞杰 李志强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12-216,共5页
以现场高温连续退火工艺为基础,利用热模拟机研究了冷轧430薄板在650℃到875℃范围内等温退火过程,对不同退火温度下组织随保温时间的演变规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建立了该材料的再结晶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退火温度对材料再结晶... 以现场高温连续退火工艺为基础,利用热模拟机研究了冷轧430薄板在650℃到875℃范围内等温退火过程,对不同退火温度下组织随保温时间的演变规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建立了该材料的再结晶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退火温度对材料再结晶的孕育期和完全再结晶所需时间有很大的影响,材料分别在850℃、825oC温度下保温34s、5min即可完全再结晶;当温度低于800℃时,材料在实验时间范围内均无法完全再结晶。通过硬度法确定了不同退火温度下材料的再结晶率随保温时间的变化关系,并建立了JMAK型再结晶动力学方程,Avrami指数n的值在0.5~1.0之间,再结晶激活能Qmax,为309.12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30不锈钢 退火 再结晶动力学 激活能
原文传递
摩擦对430不锈钢板材热轧过程边部线状缺陷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曾华旭 张立文 +1 位作者 张驰 薛莉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9-193,共5页
为了改善热轧板材的表面质量,通过有限元软件MSC.Marc,建立了一个4道次的往复轧制模型以模拟430不锈钢板材热轧过程中的侧翻现象,分析了摩擦因数对于侧翻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当板材的压下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侧翻才会发生,且随... 为了改善热轧板材的表面质量,通过有限元软件MSC.Marc,建立了一个4道次的往复轧制模型以模拟430不锈钢板材热轧过程中的侧翻现象,分析了摩擦因数对于侧翻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当板材的压下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侧翻才会发生,且随着轧制过程的不断进行,板材的侧翻程度增加。当摩擦因数降低时,侧翻的程度也随之减轻,直至摩擦因数为0.2时,侧翻不会发生。由此可见,对板坯的表面进行润滑可以有效减小由边部线状缺陷造成的切边损失。此外,通过分析板材在宽度方向的位移分布发现,摩擦之所以能够影响侧翻过程是由于不同的摩擦力导致了接触面上的金属和侧面的金属沿着宽度方向的流动速度不同,进而间接影响侧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30不锈钢 热轧 摩擦 边部线状缺陷 金属流动 侧翻
原文传递
La掺杂TiO_2薄膜的制备与光生阴极保护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朱晓东 冯威 +2 位作者 周家荣 李朝志 曾强风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8-42,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利用浸渍提拉技术在430不锈钢基片上制备了纯TiO_2与La掺杂TiO_2薄膜。利用XRD、SEM、EDS、XPS等测试技术对样品进行晶型结构、表面形貌和元素组成的表征分析;采用Tafel曲线对薄膜耐腐蚀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La掺杂没... 采用溶胶凝胶法利用浸渍提拉技术在430不锈钢基片上制备了纯TiO_2与La掺杂TiO_2薄膜。利用XRD、SEM、EDS、XPS等测试技术对样品进行晶型结构、表面形貌和元素组成的表征分析;采用Tafel曲线对薄膜耐腐蚀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La掺杂没有改变TiO_2晶型结构,二者均为锐钛矿,La掺杂有细化晶粒的作用;La掺杂TiO_2薄膜更加均匀致密;光照时,薄膜都有一定的光生阴极保护作用,La掺杂TiO_2薄膜的光生阴极保护作用优于纯TiO_2薄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掺杂 TIO2薄膜 430不锈钢 光生阴极保护
原文传递
Influence of Hot Band Annealing and Cold Rolling on Texture and Ridging of 430 Stainless Steel Containing Aluminum 被引量:4
17
作者 Sudipta Patra Lokesh Kumar Singhal 《Materials Sciences and Applications》 2013年第1期70-76,共7页
An approach to optimize the processing parameters to get superior ridging resistanc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in commercial production of 430 ferritic stainless steel has been studied. Attention was also paid to impr... An approach to optimize the processing parameters to get superior ridging resistanc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in commercial production of 430 ferritic stainless steel has been studied. Attention was also paid to improve productivity and energy saving without hampering the surface and mechanical property aspects of the material. Hot rolled coils annealed by slow cooling under insulated cover exhibit better ridging resistance than bell annealing treatment with a minor decrease in ductility. Soaking temperature prior to hot rolling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ridging resist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DGING HOOD ANNEALING Bell ANNEALING Microstructure TEXTURE 430 stainless steel
下载PDF
430不锈钢的连续退火工艺
18
作者 杨永超 李玉贵 赵子钧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0-135,共6页
430不锈钢热轧板退火一般在罩式炉中进行,生产周期长,严重制约生产能力的提升。通过化学成分及退火工艺的优化,对430不锈钢热轧板的连续退火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430不锈钢的最佳连续退火工艺为退火温度880℃... 430不锈钢热轧板退火一般在罩式炉中进行,生产周期长,严重制约生产能力的提升。通过化学成分及退火工艺的优化,对430不锈钢热轧板的连续退火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430不锈钢的最佳连续退火工艺为退火温度880℃、保温时间240 s;在910℃退火时,存在奥氏体转变。结合实际大生产工况情况,退火酸洗产线的热处理温度设定范围为(880±5)℃。热轧态430不锈钢经连续退火后条带组织无法完全消除;经冷轧变形及成品退火酸洗后,试验钢伸长率达到了26%以上,可满足浅冲压行业的使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退火 430不锈钢 组织 性能
原文传递
430不锈钢热轧板坯边部侧翻缺陷形成的数值模拟
19
作者 邬宇轩 李静媛 侯艳阳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9-86,共8页
在不同温度(1173.15~1473.15 K)和应变速率(0.01~10 s^(-1))下对430不锈钢进行热压缩变形试验,基于流变数据建立修正的Zerilli-Armstrong方程,并评估该方程的预测能力;将该本构方程参数导入Deform-3D软件,对试验钢五道次可逆热轧变形进... 在不同温度(1173.15~1473.15 K)和应变速率(0.01~10 s^(-1))下对430不锈钢进行热压缩变形试验,基于流变数据建立修正的Zerilli-Armstrong方程,并评估该方程的预测能力;将该本构方程参数导入Deform-3D软件,对试验钢五道次可逆热轧变形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边部缺陷的形成过程,并与实际轧制缺陷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修正的Zerilli-Armstrong本构方程能够很好地描述试验钢的高温流变行为,流变应力预测值和试验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939,平均相对误差为5.9%;模拟得到在轧制过程中轧辊与板坯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板坯表面和内部存在横向位移差,导致板坯侧面节点上翻到表面形成边部侧翻缺陷,缺陷的位置和形貌与工业试制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正的Zerilli-Armstrong方程 数值模拟 热轧 边部侧翻缺陷 430不锈钢
下载PDF
基于三维重构技术的K-TIG熔池流动表征 被引量:4
20
作者 罗震 解龑 崔霜林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17-521,共5页
采用钛元素示踪方法表征K-TIG焊接430不锈钢熔池流动行为,在完全熔透焊缝中观察到熔池沿板厚方向分为3个区域,包括马兰格尼对流圈、洛伦兹力推动的对流圈及中间过渡区域;未熔透时熔池中只有马兰格尼对流圈及对流圈与熔池边缘之间的区域... 采用钛元素示踪方法表征K-TIG焊接430不锈钢熔池流动行为,在完全熔透焊缝中观察到熔池沿板厚方向分为3个区域,包括马兰格尼对流圈、洛伦兹力推动的对流圈及中间过渡区域;未熔透时熔池中只有马兰格尼对流圈及对流圈与熔池边缘之间的区域.基于连续金相切片的三维重构技术建立了熔池小孔附近流动未稳定区的三维模型与未熔透情况下气孔处焊缝的三维模型.观察了K-TIG熔池流动由未稳定过渡至稳定的过程,小孔前壁只有很薄的一层液态金属流动层,液态金属沿小孔侧壁流动至后方熔池中,熔池在小孔后部开始形成马兰格尼对流圈,在小孔形成后一段距离之后,开始形成洛伦兹力推动的对流圈.未熔透时熔池流动行为明显弱于熔透时熔池流动行为,对流流动减弱易于造成气孔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TIG焊接 三维重构 元素示踪 熔池流动行为 430不锈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