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7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储层孔隙结构研究进展 被引量:93
1
作者 陈欢庆 曹晨 +1 位作者 梁淑贤 李佳鸿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7-237,共11页
从目前储层孔隙结构研究现状入手,结合自身实践,将其研究内容划分为储层孔隙结构成因分析、储层孔隙结构定量表征和分类评价、基于孔隙结构研究的储层评价、储层孔隙结构对流体活动的影响、储层孔隙结构对开发的影响、油气田开发对储层... 从目前储层孔隙结构研究现状入手,结合自身实践,将其研究内容划分为储层孔隙结构成因分析、储层孔隙结构定量表征和分类评价、基于孔隙结构研究的储层评价、储层孔隙结构对流体活动的影响、储层孔隙结构对开发的影响、油气田开发对储层孔隙结构的影响和储层孔隙结构研究技术和方法的改进等7个方面。同时详细介绍了铸体薄片观察和压汞等物性数据统计分析、成岩作用、测井分析、分形维数模型、各种数学方法、(数值)模拟、三维成像等新技术、地质(或地球物理)模型、聚类分析等多种储层孔隙结构研究方法,并分析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储层孔隙结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指出了该项研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结构 压汞曲线 三维成像 定量表征 分类评价 方法
原文传递
3D真的来了吗?——三维结构光传感器漫谈 被引量:61
2
作者 左超 张晓磊 +5 位作者 胡岩 尹维 沈德同 钟锦鑫 郑晶 陈钱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5,共45页
三维成像与传感技术作为感知真实三维世界的重要信息获取手段,为重构物体真实几何形貌及后续的三维建模、检测、识别等方面提供了数据基础。近年来,计算机视觉和光电成像技术的发展以及消费电子与个人身份验证对3D传感技术日益增长的需... 三维成像与传感技术作为感知真实三维世界的重要信息获取手段,为重构物体真实几何形貌及后续的三维建模、检测、识别等方面提供了数据基础。近年来,计算机视觉和光电成像技术的发展以及消费电子与个人身份验证对3D传感技术日益增长的需求促进了三维成像与传感技术的蓬勃式发展。2D摄像头向3D传感器的转变也将成为继黑白到彩色、低分辨率到高分辨率、静态图像到动态影像后的"第四次影像革命"。《红外与激光工程》本期策划组织的"光学三维成像与传感"专题,共包含高水平稿件20篇,其中综述论文15篇,研究论文5篇。这些论文系统介绍了光学三维成像传感领域热点专题的研究进展与最新动态,主题全面涵盖了当前三维光学成像领域的前沿研究方向:结构光三维成像、条纹投影轮廓术、干涉测量技术、相位测量偏折术、三维立体显示技术(全息显示、集成光场显示等)、三维成像传感技术与计算成像相关交叉领域(如三维鬼成像)等。而此文作为本期专栏的引子,概括性地综述了典型的三维传感技术,并着重介绍了三维结构光传感器技术的发展现状、关键技术、典型应用;讨论了其现存问题、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方向,以求抛砖引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光 三维成像 三维测量 三维结构光传感器
下载PDF
三维高密度电法技术在岩层富水性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8
3
作者 施龙青 翟培合 +3 位作者 魏久传 朱鲁 韩进 尹会永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6期1-4,共4页
针对目前采用二维高密度探测矿井底板水只能获得巷道底板的富水性特征而不能获得工作面内部的底板富水性情况的现状,通过改造测线的布置方法,改进仪器设备,开发数据采集与处理软件,提出了三维高密度电法探测技术,实现了对工作面底板富... 针对目前采用二维高密度探测矿井底板水只能获得巷道底板的富水性特征而不能获得工作面内部的底板富水性情况的现状,通过改造测线的布置方法,改进仪器设备,开发数据采集与处理软件,提出了三维高密度电法探测技术,实现了对工作面底板富水性采前三维数据体的采集,并以slice-dicer为平台实现了采场底板含水性三维电阻率成像,可方便地进行水平及垂直切片,将工作面底板富水状态直观地表现出来,结合实例应用说明该技术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板富水性 三维高密度电法技术 三维成像 切片技术
下载PDF
圆迹SAR成像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8
4
作者 洪文 《雷达学报(中英文)》 2012年第2期124-135,共12页
圆迹SAR(Circular SAR,CSAR)是近年来提出并发展起来的一种高分辨3维成像模式,通过传感器平台的曲线运动,获取被观测目标多方位乃至360?全向观测信息,以满足越来越高的精细观测需求。2011年8月,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微波成像技术国家... 圆迹SAR(Circular SAR,CSAR)是近年来提出并发展起来的一种高分辨3维成像模式,通过传感器平台的曲线运动,获取被观测目标多方位乃至360?全向观测信息,以满足越来越高的精细观测需求。2011年8月,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微波成像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利用自行研制的P波段全极化SAR系统开展了国内首次机载圆迹SAR飞行实验,成功获取了全方位高分辨圆迹SAR图像,实验结果初步展示了圆迹SAR成像技术在高精度测绘、灾害评估和精细资源管理等领域的应用潜力。该文详细讨论了圆迹SAR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若干次机载飞行实验以展示圆迹SAR的独特应用优势,总结分析了圆迹SAR的关键技术,最后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 圆迹SAR 全方位观测 高分辨率 3维成像
下载PDF
基于数字全息显微成像的微光学元件三维面形检测 被引量:28
5
作者 王云新 王大勇 +2 位作者 赵洁 李艳 万玉红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9-114,共6页
针对微光学元件的三维面形检测,提出了利用数字全息显微(DHM)方法实现全视场、非接触式和非破坏性的快速三维定量相衬成像。首先构建了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装置,通过对获取的全息图进行单次快速傅里叶逆变换实现数值再现,然后采用... 针对微光学元件的三维面形检测,提出了利用数字全息显微(DHM)方法实现全视场、非接触式和非破坏性的快速三维定量相衬成像。首先构建了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装置,通过对获取的全息图进行单次快速傅里叶逆变换实现数值再现,然后采用两步相位相减法校正相位畸变,利用最小二乘法获得解包裹相位图,进而给出测试样本的面形信息。实验中,对微透镜阵列进行了形貌检测,得到其口径和浮雕深度分别为1.595mm和2.424μm,这与采用白光干涉仪获得的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显微术应用于微光学元件面形成像是可行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息术 无透镜傅里叶变换全息 相衬成像 三维成像 微光学元件
原文传递
煤矿地下毫米波雷达点云成像与环境地图导航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6
作者 陈先中 刘荣杰 +3 位作者 张森 曾慧 杨鑫鹏 邓浩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182-2192,共11页
环境感知与地下空间导航是煤矿智能化信息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对实现无人化、全自动化、智能化的煤矿生产作业至关重要。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5G)和毫米波成像雷达软硬件日益紧密结合与成熟,毫米波... 环境感知与地下空间导航是煤矿智能化信息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对实现无人化、全自动化、智能化的煤矿生产作业至关重要。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5G)和毫米波成像雷达软硬件日益紧密结合与成熟,毫米波探测与通讯应用到更多领域。5G通讯技术依托高速率、低延时、高带宽的特点给现有的无线电通讯技术带来巨大的变革;同时,毫米波雷达相比激光雷达,低成本、抗干扰、三维点云(3 dimension point cloud,3D)数量相对激光点云数量少1~2个数量级的特点,使得其在地下环境3D成像及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5G通讯的V2X(Vehicle to Everything)技术结合毫米波SLAM导航,为煤矿机器人的自主导航提供新的解决方案。系统综述了当下煤矿机器人自主导航以及实现煤矿智能化所面临的问题;近期国内外毫米波成像最新进展;地下环境毫米波雷达模块组通讯与信号获取方法;高分辨率成像遇到的稀疏特征提取问题;稀疏点云的处理策略与算法评估;深度学习在毫米波稀疏点云处理中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SLAM算法应用于不同环境的研究现状及SLAM导航算法。归纳了煤矿地下环境中应用SLAM地图构建、路径规划及避障的困难和挑战,并对未来煤矿复杂环境下毫米波通讯与导航兼容并蓄的新应用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雷达 地下采矿 3D成像 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 稀疏点云 深度学习
下载PDF
电阻抗断层功能成像技术的发展 被引量:11
7
作者 安源 任超世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0-92,共3页
电阻抗断层图像技术是继形态、结构成像之后出现的新一代功能成像技术 .在多个临床领域 ,阻抗断层成像与现有方法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综述功能成像 ,虚部成像、参数成像、频谱成像和三维成像等
关键词 电阻抗断层图像 功能成像 参数成像 频谱成像 三维成像
下载PDF
几何光场三维成像综述 被引量:22
8
作者 殷永凯 于锴 +4 位作者 于春展 白雪纯 蔡泽伟 孟祥锋 杨修伦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87-306,共20页
光场成像拓展了经典光学成像的信息维度,为成像技术的提升和突破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是计算成像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光场携带了目标和场景的三维信息,通过对光场数据进行合理的建模和处理可以实现三维成像。光场三维成像技术可概括为... 光场成像拓展了经典光学成像的信息维度,为成像技术的提升和突破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是计算成像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光场携带了目标和场景的三维信息,通过对光场数据进行合理的建模和处理可以实现三维成像。光场三维成像技术可概括为光场深度估计和光场三维重建两大类。对于光场深度估计,根据深度计算的不同机理分为基于多视点立体的方法与基于极平面图的方法;对于光场三维重建,根据是否采用结构光照明分为主动和被动光场三维重建。简要介绍了光场的基本理论并回顾了常见的光场采集系统,分类介绍了光场三维成像的关键技术和典型工作并进行了技术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成像 光场成像 三维成像 光场相机 全光函数 极平面图
原文传递
三维超声成像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高上凯 高小榕 +2 位作者 张志广 吴雅峰 郝晓辉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00年第3期29-31,共3页
三维超声成像是当前医学超声工程界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首先介绍了三维超声成像的发展现状。在讨论了三维超声成像的研究内容与其中的关键技术之后 ,介绍了我们研制的Freehand三维超声成像系统。在该系统中 ,我们初步解决了斑点噪声抑... 三维超声成像是当前医学超声工程界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首先介绍了三维超声成像的发展现状。在讨论了三维超声成像的研究内容与其中的关键技术之后 ,介绍了我们研制的Freehand三维超声成像系统。在该系统中 ,我们初步解决了斑点噪声抑制、不规则采样平面的三维重组、三维图像分割与显示等问题 ,并进行了物理实验和人体组织三维成像的临床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系统的设计是成功的。文章在最后展望了三维超声成像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 成像 超声 超声波诊断 Freehand系统
下载PDF
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在股骨颈骨折分型及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0
作者 魏国柱 高红 +2 位作者 刘暾 任丽丽 于洋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6年第10期1946-1948,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在股骨颈骨折分型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23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扫描检查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112例)和观察组(125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在股骨颈骨折分型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23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扫描检查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112例)和观察组(125例),对照组患者行髋关节X线正位扫描,观察组行髋关节正位64排螺旋CT扫描,两组均根据扫描结果进行分型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骨折内固定手术后2年的股骨头坏死率及骨折不愈合率。结果:两组行骨折内固定手术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对照组股骨头坏死5例(22.73%),骨不连6例(27.27%);观察组股骨头坏死1例(3.70%),骨不连1例(3.70%),观察组患者股骨头坏死率及骨折不愈合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成像能够全面、准确显示股骨颈骨折的损伤情况,有助于骨折的正确分型和治疗方法的选择,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螺旋CT 三维成像 治疗
原文传递
浅析全息投影、裸眼3D、虚拟现实技术的区别 被引量:20
11
作者 王舒晓 《电子测试》 2018年第22期107-109,共3页
本文首先讨论了全息投影、裸眼3D、虚拟现实技术各自的成像原理,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三者在成像原理、成像设备、观影效果的区别,并简要分析了三者的应用现状。经过一系列的探索和整理,加深对三维成像技术的深入理解。
关键词 三维成像 全息投影 裸眼3D 虚拟现实
下载PDF
基于钻孔瞬变电磁的煤层气压裂效果检测方法 被引量:19
12
作者 范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195-3207,共13页
煤层气水力压裂技术是提高煤矿井下煤层气资源采出率的有效方法,但对于水力压裂效果的检测评价一直缺乏较为理想的方法,传统通过监测钻孔测量水压或介质含水性的办法成本高、效率低、不直观,为解决高效形象地检测水力压裂效果这一问题,... 煤层气水力压裂技术是提高煤矿井下煤层气资源采出率的有效方法,但对于水力压裂效果的检测评价一直缺乏较为理想的方法,传统通过监测钻孔测量水压或介质含水性的办法成本高、效率低、不直观,为解决高效形象地检测水力压裂效果这一问题,提出一种煤矿井下在压裂孔内施工的动源动接收瞬变电磁探测方法。该方法使用由固定相对位置的极小发射线圈和接收探头组成的收发装置,在孔内沿钻孔逐点移动进行三分量观测,进而实现对钻孔径向微小低阻地质异常体的高精度探测。该方法对收发装置参数变化敏感,通过大量的物理模拟试验分析了单支曲线特征和多测道的异常响应特性,选定了最优的收发系统、发射线圈匝数、线径、发射电流强度、接收线圈匝数、线径和磁芯长度等参数,形成了最理想的单孔瞬变电磁探测装置;对比了该方法垂直分量观测曲线与常规矿井瞬变电磁探测曲线的形态,给出了垂直分量数据的预处理技术和数据处理方法;提出了水平分量数据的探头姿态变化影响的校正方法,采用趋势面提取技术完成了水平分量数据纯异常场的提取,通过异常场形态组合和幅值关系实现了异常体中心方位角定位;考虑压裂裂缝的特殊性,研发了利用Suffer和Voxler软件功能的充水裂缝三维立体成像技术。井下现场物理模拟试验对比了巷-孔瞬变电磁与单孔瞬变电磁的径向探测距离,验证单孔方法径向探测能力约为巷-孔方法的1/2。结合韩城煤矿井下的工程实践,对该方法精细检测煤层气水力压裂形成裂缝的性质、形态和规模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检验。研究表明:单孔动源动接收瞬变电磁探测方法是井下物探、钻探和煤层气压裂技术的有机结合与相互补充,能够有效应用于压裂效果的检测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瞬变电磁法 煤层气 水力压裂 三分量 趋势面提取 三维立体成像
下载PDF
多孔介质微观孔隙结构三维成像技术 被引量:19
13
作者 关振良 谢丛姣 +1 位作者 董虎 罗国平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5-121,共7页
详细介绍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多孔介质微观结构三维成像技术,包括系列切片技术、聚焦离子束技术(FIB)、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Micro-CT技术,分析了各自的优越性及局限性,探讨了Micro-CT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其在地质学领域的应用前景。分析... 详细介绍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多孔介质微观结构三维成像技术,包括系列切片技术、聚焦离子束技术(FIB)、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Micro-CT技术,分析了各自的优越性及局限性,探讨了Micro-CT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其在地质学领域的应用前景。分析结果表明,Micro-CT及今后的Nano-CT技术是一种无损伤的3D成像技术,不但可获得足够分辨率的多孔介质微观孔隙结构3D图像,而且还可以现场实时检测孔隙中流体的渗流状态,在多孔介质孔隙结构及渗流机理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该技术必定成为今后的主流技术,不仅将在石油工程、水文工程等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将广泛应用于岩石学、矿物学、古生物学、材料学、资源科学及环境科学等领域。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在我国还处在起步阶段,应加大设备引进和研究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列切片 聚焦离子束技术(FIB)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 MICRO-CT 三维成像 孔隙网络模型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雷达的宽带脉冲三维测距机制及方法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李巍 齐巍 +2 位作者 丁赤飚 张履谦 贺柏森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43-650,共8页
针对脉冲雷达相位测距技术在相位解模糊和测量机理方面存在的局限性,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雷达的3维测距机制,建立分布式雷达3维测距信号模型。利用天线空间布局引起的序列相位差代替常规由序列脉冲累积引起的相位差,结合微波3维成像... 针对脉冲雷达相位测距技术在相位解模糊和测量机理方面存在的局限性,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雷达的3维测距机制,建立分布式雷达3维测距信号模型。利用天线空间布局引起的序列相位差代替常规由序列脉冲累积引起的相位差,结合微波3维成像处理的基本原理,通过相干积累实现空中观测目标的3维测量和轨迹测量,并利用观测区域的目标空间稀疏分布特性,给出一种基于CLEAN的宽带脉冲雷达高精度3维测距方法。仿真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文设计的分布式雷达3维测距机制和方法不仅较好地避免了高动态远距离测量环境中的相位解模糊问题,而且还能快速获取观测目标的序列3维图像和位置信息,有效避免了传统单站脉冲相位测量体制只能实现1维测距的能力,为雷达测距应用提供一种新的方法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雷达 宽带脉冲3维测距 3维成像 CLEAN算法
下载PDF
基于CT扫描的天然气水合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定量表征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18
15
作者 董怀民 孙建孟 +2 位作者 林振洲 崔利凯 闫伟超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0-49,共10页
基于X射线CT技术对祁连山木里研究区水合物储层岩心样品进行扫描与成像,进而构建数字岩心三维模型,并将最大球算法应用于相应孔隙网络模型的提取,实现岩心孔隙结构的三维显示,应用数值模拟方法获取孔喉尺寸分布、配位数等岩心孔隙结构参... 基于X射线CT技术对祁连山木里研究区水合物储层岩心样品进行扫描与成像,进而构建数字岩心三维模型,并将最大球算法应用于相应孔隙网络模型的提取,实现岩心孔隙结构的三维显示,应用数值模拟方法获取孔喉尺寸分布、配位数等岩心孔隙结构参数,最终实现水合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的定量表征。此外,对不同微观孔隙结构参数与储层物性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水合物储层物性差、孔喉半径小;储集空间主要以粒内溶蚀孔隙、粒间溶蚀孔隙与微裂缝为主,以原生孔隙为辅;微观孔喉结构参数主要影响储层的渗透率,对孔隙度的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储层 微观孔隙结构 数字岩心 定量表征 三维成像 孔隙网络模型
下载PDF
宽带逆合成孔径雷达高分辨成像技术综述 被引量:16
16
作者 田彪 刘洋 +3 位作者 呼鹏江 吴文振 徐世友 陈曾平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65-802,共38页
当前,国内外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系统均朝着高载频、大带宽、多极化、分布式、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并牵引ISAR成像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从ISAR图像的角度来看,ISAR成像的发展变化主要可归纳为精细化成像以提升成像质量和多维度成像以丰富... 当前,国内外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系统均朝着高载频、大带宽、多极化、分布式、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并牵引ISAR成像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从ISAR图像的角度来看,ISAR成像的发展变化主要可归纳为精细化成像以提升成像质量和多维度成像以丰富成像信息两个方面。该文首先从雷达回波脉冲压缩、雷达系统失真校正、目标高速运动补偿、距离向自聚焦、平动补偿、转动补偿、图像重构、图像后处理等方面综述雷达精细化成像方法,然后从极化、多频带融合、多站多视角成像、三维成像等方面综述雷达成像维度的扩展,最后从成像建模、复杂场景精细成像、实时成像、成像评价与图像应用等4个方面进行展望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 系统失真补偿 运动补偿 全极化成像 多频带融合 多视角融合 三维成像
下载PDF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及其生物学应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肖艳梅 付道林 李安生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05-311,共7页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有效地排除了非焦平面信息,提高了分辨率及对比度,使图像更为精确清晰;与计算机及相应的软件技术组合,LSCM 实现了连续光学切片,广泛应用于生物三维结构重组及动态分析。目前,激光共聚焦显...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有效地排除了非焦平面信息,提高了分辨率及对比度,使图像更为精确清晰;与计算机及相应的软件技术组合,LSCM 实现了连续光学切片,广泛应用于生物三维结构重组及动态分析。目前,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已成功应用于生物芯片技术、激光显微操作系统、细胞骨架研究、生理生化及胚胎学研究、基因定位等领域。多光子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改善了LSCM 成像清晰度,拓宽了LSCM 在生物学领域中的应用。本文叙述了LSCM 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LSCM 光学切片 三维成像
下载PDF
医学超声影像技术及展望 被引量:14
18
作者 林轶翰 陈思平 《医疗装备》 2006年第6期13-15,共3页
近年来,受相关领域的科技进步的影响,医学超声影像技术也得到迅速发展,新的成像技术不断出现;同时受临床需求的影响,这些新的成像技术正逐渐应用到新型医疗设备中。针对现状,本文介绍了几种具有重要意义的成像技术,并对其发展趋势作了... 近年来,受相关领域的科技进步的影响,医学超声影像技术也得到迅速发展,新的成像技术不断出现;同时受临床需求的影响,这些新的成像技术正逐渐应用到新型医疗设备中。针对现状,本文介绍了几种具有重要意义的成像技术,并对其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三维成像 谐波成像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弹性成像
下载PDF
3D照相技术辅助精准美学设计在鼻整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9
作者 安阳 李东 +4 位作者 薛红宇 杨欣 潘柏林 甄永环 冯宁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735-737,共3页
目的探讨3D照相技术辅助精准美学设计在鼻整形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手术前与求美者有效沟通,应用3D照相技术采集求美者全面部形态的原始数据,应用3D模拟软件face sculptor进行三维立体成像及数据分析。与求美者一起确定理想的鼻背长... 目的探讨3D照相技术辅助精准美学设计在鼻整形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手术前与求美者有效沟通,应用3D照相技术采集求美者全面部形态的原始数据,应用3D模拟软件face sculptor进行三维立体成像及数据分析。与求美者一起确定理想的鼻背长度、高度、弧度、鼻尖突出度,鼻小柱-上唇角,鼻额角等鼻部美学亚单位形态,获得双方认可的、理想的鼻部三维立体效果。医师通过对设计后的效果进行测量,指导术中操作并完成手术。结果本组共102例求美者。其中95例对术后效果满意;4例术后鼻尖突出度降低,鼻尖下旋,行Ⅱ期手术修复后效果满意;2例出现鼻背轻微偏斜,不影响美观;1例术后1个月出现不明原因感染,给予局部清创后好转;无其他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 3D照相技术值得在整形美容领域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形外科 3D照相 术前设计 鼻整形
原文传递
起伏地表采集数据的三维直接叠前时间偏移方法 被引量:16
20
作者 张浩 张剑锋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35-1344,共10页
提出一种可对起伏地表采集的三维地震资料直接进行偏移成像的叠前时间偏移方法和流程.它用两个等效速度描述近地表和上覆层对地震波传播的影响,可对炮、检点不在同一水平面的三维地震资料直接进行叠前时间偏移处理.该方法不对近地表地... 提出一种可对起伏地表采集的三维地震资料直接进行偏移成像的叠前时间偏移方法和流程.它用两个等效速度描述近地表和上覆层对地震波传播的影响,可对炮、检点不在同一水平面的三维地震资料直接进行叠前时间偏移处理.该方法不对近地表地震波传播做垂直出、入射假定,因此可适应高速层出露等不存在明显低、降速带情况.描述近地表和上覆层的两个等效速度参数可依据偏移道集的同相轴是否平直来确定,避免了确定近地表速度的困难;而对已知近地表速度的情况,则可进一步修正近地表速度,获得更好的成像效果.用三维起伏地表的理论数据和中国东部某工区实际数据验证了所发展方法和处理流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伏地表 三维成像 近地表速度 叠前时间偏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