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太极拳技术演变的历史谈太极拳的起源与发展 被引量:35
1
作者 张志勇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3-119,共7页
无论是晚清曾被推崇一时的"张三丰创太极拳说",还是20世纪30年代初由学者唐豪提出的"陈王廷创太极拳说",都明显偏离了太极拳技术演变与发展的客观主线,而缺乏对戚继光在明代创编并收录在其著作《纪效新书》中的&qu... 无论是晚清曾被推崇一时的"张三丰创太极拳说",还是20世纪30年代初由学者唐豪提出的"陈王廷创太极拳说",都明显偏离了太极拳技术演变与发展的客观主线,而缺乏对戚继光在明代创编并收录在其著作《纪效新书》中的"拳经三十二势"长拳与晚清成熟的太极拳技术体系之间渊源的重视与考究。太极拳历史的探索长期陷入神仙崇拜、主观推断、人物附会,甚至故弄虚玄的怪圈。研究认为太极拳源于戚氏"三十二势长拳",传于炮捶,成于"十三势",而这一演变与发展历史明显被忽略和扭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太极拳起源 三十二势 长拳 炮捶
下载PDF
深氮化硬化32Cr3MoVE钢组织性能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江志华 李志明 +1 位作者 佟小军 李志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0-34,共5页
针对深氮化硬化32Cr3MoVE钢进行了硬化层组织性能的表征分析。与18CrNi4A钢渗碳件、32Cr3MoVE钢常规氮化件进行了接触疲劳性能对比试验研究,并对深氮化件进行了接触疲劳失效行为分析,认为两种裂纹萌生模式同时存在,但其疲劳破坏取决于... 针对深氮化硬化32Cr3MoVE钢进行了硬化层组织性能的表征分析。与18CrNi4A钢渗碳件、32Cr3MoVE钢常规氮化件进行了接触疲劳性能对比试验研究,并对深氮化件进行了接触疲劳失效行为分析,认为两种裂纹萌生模式同时存在,但其疲劳破坏取决于表层内裂纹的萌生和扩展。同时探索了深氮化硬化钢长寿命机理:渗氮层深达0.6~0.8mm,渗层组织优异,表面硬度高,具有优异的硬度梯度和残余应力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氮化硬化32Cr3move 接触疲劳 渗层组织 硬度梯度 残余应力分布 失效行为
下载PDF
32Cr3MoVE钢的气体渗氮工艺 被引量:3
3
作者 王会斌 邱荣春 +4 位作者 陈葵 刘香凝 胡林森 胡云波 黄俊琼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3-158,共6页
为提高32Cr3MoVE钢工件的硬度和耐磨性,对其渗氮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渗氮过程中采取较低的渗氮温度及较低的氮势,可以有效控制白亮层深度及避免产生粗大的合金氮化物,但渗氮速度较慢;通过氮势门槛值控制的渗氮方法,在渗氮前期可... 为提高32Cr3MoVE钢工件的硬度和耐磨性,对其渗氮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渗氮过程中采取较低的渗氮温度及较低的氮势,可以有效控制白亮层深度及避免产生粗大的合金氮化物,但渗氮速度较慢;通过氮势门槛值控制的渗氮方法,在渗氮前期可以适当提高氮势,随着渗氮时间的增加,逐步多段地降低氮势,使实际氮势始终维持在氮势门槛值的附近,此方法在保证渗氮速度的同时,能有效控制32Cr3MoVE钢渗氮后的白亮层深度及抑制脆性相的生成;最后通过工艺试验加以验证,得出适合32Cr3MoVE钢的氮势门槛值控制的气体渗氮热处理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2Cr3move 气体渗氮 白亮层 氮势门槛值
原文传递
32CrNi3MoVE钢的力学性能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翠梅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2,4,共3页
对32CrNi3MoVE钢的临界点和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进行测试,研究分析了低温下的冲击功、不同淬火温度和回火温度热处理下的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钢在低温下仍保持较高的冲击韧性;在840~880℃淬火、560~600℃回火具有最佳的综合... 对32CrNi3MoVE钢的临界点和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进行测试,研究分析了低温下的冲击功、不同淬火温度和回火温度热处理下的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钢在低温下仍保持较高的冲击韧性;在840~880℃淬火、560~600℃回火具有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并成功应用于厚壁管坯的试制生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2CrNi3move 热处理工艺 力学性能
下载PDF
32Cr3MoVE轴承钢渗氮层组织与旋转弯曲疲劳性能 被引量:1
5
作者 管晨冉 杨卯生 高鹏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2-159,共8页
采用旋转弯曲加载方式测试了32Cr3MoVE渗氮轴承钢的疲劳性能,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显微硬度计及X射线应力仪分析了渗氮层的组织特征和残余应力分布以及疲劳断裂的原因。结果表明:渗氮层析出的γ'-Fe4N、CrN、Fe3N等氮化物提高... 采用旋转弯曲加载方式测试了32Cr3MoVE渗氮轴承钢的疲劳性能,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显微硬度计及X射线应力仪分析了渗氮层的组织特征和残余应力分布以及疲劳断裂的原因。结果表明:渗氮层析出的γ'-Fe4N、CrN、Fe3N等氮化物提高了试验钢的表面硬度,并形成了先增大后减小的残余压应力分布,在距表面300μm处残余压应力高达610 MPa,显著减小了试样次表面承受的循环拉应力,使得疲劳裂纹萌生起源于近表面以及距试样表面600~700μm较远的区域;渗氮处理显著提高了试验钢的疲劳性能,中值疲劳强度达到974 MPa。疲劳裂纹萌生于表面化合物层和内部非金属夹杂物,各占41.2%和58.8%;裂纹沿着化合物层、扩散层及基体依次扩展,最后在试样基体瞬断。扩散层部分呈现沿晶断裂和准解理断裂混合断裂形式,渗氮层和基体交界处呈现一段光滑过渡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2Cr3move 离子渗氮 残余应力 旋转弯曲疲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