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arly Detection of Lesions of Dorsal Artery of Foot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by High-frequency Ultrasonography 被引量:165
1
作者 张艳容 李雯静 +3 位作者 严天慰 鲁成发 周翔 黄艳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09年第3期387-390,共4页
This study evaluated the value of high-frequency ultrasonograpy for early detection of dorsal artery of foot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MD). Eighty subjects including 40 patients with type 2 MD (T2D... This study evaluated the value of high-frequency ultrasonograpy for early detection of dorsal artery of foot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MD). Eighty subjects including 40 patients with type 2 MD (T2DM group) and 40 healthy volunteers (NC group) were recruited. The intima-media thickness (IMT), the inner diameter and the perfusion of dorsal artery of foot were measured by using high-frequency ultrasonograpy. Meanwhile, the parameters of vascular elasticity, including stiffness parameter (]3), pressure-strain elastic modulus (Ep), arterial compliance (AC), augment index (AI), and pulse wave conducting velocity (PWV]3) were detected by means of echo-tracking techniqu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the IMT, systolic diameter (Ds), diastolic diameter (Dd) and peak systolic velocity (PSV) between T2DM and NC groups. Ep and PWVβ were increased, and AC was decreased in T2DM group as compared with those in NC group with the differences being significant (P〈0.05 for all).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β and AI between T2DM and NC groups. It was concluded that high-frequency ultra- sonography in combination with echo-tracking technique is sensitive and non-invasive, and can be used for early detection of sclerosis of the lower extremity artery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M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frequency ultrasonography dorsal artery of foot elasticity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动脉弹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9
2
作者 邹春鹏 吴笑英 +5 位作者 黄品同 尹贻梅 金慧佩 孙海燕 赵雅萍 王亮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2-215,共4页
目的应用血管内中膜分析技术(QIMT)和动脉僵硬度分析技术(QAS)评价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弹性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56例作为病例组,48例同期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应用QIMT和... 目的应用血管内中膜分析技术(QIMT)和动脉僵硬度分析技术(QAS)评价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弹性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56例作为病例组,48例同期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应用QIMT和QAS技术对颈动脉进行检查,获得颈动脉的内膜-中层厚度(IMT)、顺应性系数(CC)、扩张性系数(DC)、僵硬度系数(B)。病例组再根据IMT分组;IMT%0.9ITIITI为病例1组,IMT≥0.9mm为病例2组。结果对照组、病例1组、病例2组的B、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Ch)、糖化血红蛋白(GHb)、颈动脉IMT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病例1组〈病例2组。对照组、病例1组、病例2组的DC、C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对照组〉病例1组〉病例2组。病例组的p与年龄、GHb、LDL和颈动脉IMT呈明显正相关,p与年龄r=0.811,P=0.000;p与GHbr=0.764,P=0.000;B与LDLr=0.732,P=0.000;B与颈动脉IMTr=0.729,P=0.000。结论QIMT可较准确地测量颈动脉IMT,QIMT与QAS技术联合应用使颈动脉的解剖结构成像与功能成像有机地结合,可成为深入研究颈动脉早期结构和功能改变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糖尿病 2 高脂血症 颈动脉 弹性 内膜-中层厚度
原文传递
血管回声追踪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股动脉弹性的价值 被引量:11
3
作者 乔治斌 高洁 +3 位作者 张晓玲 张慧 路鑫铭 杨漪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79-682,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回声追踪(ET)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股动脉弹性的价值。方法采集30例正常人和54例2型糖尿病患者股动脉的二维超声图像,测量双侧股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血管内径(D);应用脉冲多普勒技术(Pw)测量收缩期流速(V... 目的探讨血管回声追踪(ET)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股动脉弹性的价值。方法采集30例正常人和54例2型糖尿病患者股动脉的二维超声图像,测量双侧股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血管内径(D);应用脉冲多普勒技术(Pw)测量收缩期流速(Vs)、舒张早期反向流速(Vr)、舒张末期正向流速(Vd)、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应用ET技术检测弹性指标:僵硬度指数(β)、血管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顺应性(AC)、增大指数(AI)、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结果按照IMT是否〈1.0mm分组后显示:糖尿病IMT〈1.0mm组及糖尿病IMT≥1.0mm组的股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RI、PI、Vr及弹性指标p、Ep、PWVp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O.05),AC值显著降低(P〈0.05);糖尿病IMT≥1.0mm组的股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RI、PI与IMT〈1.0m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弹性指标β、Ep、PWVβ较糖尿病IMT〈1.0mm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存在动脉硬化,且在血管粥样硬化的形态学改变出现之前,血管壁弹性功能已降低,且影响血流动力学,造成外周组织血液供应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糖尿病 2 腹主动脉 弹性 血管回声追踪技术
原文传递
Complex method of the plane elasticity in 2D quasicrystal with point group 10 mm tenfold rotational symmetry and holey problems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官厅 范天佑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3年第3期326-336,共11页
The complex method of the plane elasticity in 2D quasicrystal with point group 10 mm tenfold rotational symmetry is established. First displacement potential function in the quasicrystal is represented by four analyti... The complex method of the plane elasticity in 2D quasicrystal with point group 10 mm tenfold rotational symmetry is established. First displacement potential function in the quasicrystal is represented by four analytic functions. Then by utilizing the properties of analytic function and through a great deal of derivation, the complex representations of stresses and displacementscomponents of phonon fields and phason fields in the quasicrystal are given, which are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is method. From this theory, and by the help of conformal transformations in the theory of complex function, the problems of elliptic hole in the quasicrystal are solved. Its spe-cial cases are the solutions of well-known crack problem. Meanwhile, the results show that even if under the self-counterbalance force in the quasicrystal plane with elliptic hole, the stress compo-nents of phonon fields are also related to material constants of the quasicrystal when the phonon fields and phason fields are coupled, which is another distinctive difference from the properties of classical elastic theory. Besides, the present work is general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complex method in the classical elastic theory established by Muskhelishvili to 2D quasicrystal. As in the classical elastic theory, if only conformal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quasicrystal plane to unit circle isfound, any holey and crack problem in the quasicrystal plane could be sol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int group 10 mm 2D quasicrystal plane elasticity CONFORMAL transformation ELLIPTIC hole.
原文传递
α-β石英相变的应变参数计算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9
5
作者 周文戈 谢鸿森 +2 位作者 赵志丹 周辉 郭捷 《高压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41-248,共8页
利用已有的α和 β石英压缩性、热膨胀性、弹性及相变温度压力资料 ,计算了α—β石英相转变时 ,α和β石英的晶胞参数。依据虎克定律以及高压下 β石英的弹性参数 ,估算了α—β石英相转变时的应变、应力和应变能。结果表明 ,在 0~ 1 ... 利用已有的α和 β石英压缩性、热膨胀性、弹性及相变温度压力资料 ,计算了α—β石英相转变时 ,α和β石英的晶胞参数。依据虎克定律以及高压下 β石英的弹性参数 ,估算了α—β石英相转变时的应变、应力和应变能。结果表明 ,在 0~ 1 .1GPa条件下 ,随着压力升高 ,α—β石英相变的线应变介于 - 0 .0 0 6~ 0 .0 0 5之间 ,体应变介于 - 0 .0 1 6~ 0 .0 1 2之间 ,应力介于 - 0 .46~ 0 .1 4GPa之间 ;应变能介于 96 5~ 2 76 0kJ/m3之间。当压力为 0 .5GPa左右时 ,α—β石英相变的应变、应力和应变能均达到最小值。在此基础上 ,讨论了壳内大规模酸性岩浆活动引起的α—β石英相变对壳内岩石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 地质意义 α-β石英相变 应变 应力 应变能 晶胞参数 高温高压 晶体相变 二氧化硅 SIO2
下载PDF
超声二维应变成像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弹性 被引量:9
6
作者 李秀云 邹春鹏 +4 位作者 姜淑英 何慧疗 寇红菊 张其敏 赵雅萍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4-217,共4页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应变成像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整体圆周应变(CS)、应变率(CSr)和硬度参数(B),探讨其评价颈动脉弹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为病例组,并分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增厚组(34例,1.0m...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应变成像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整体圆周应变(CS)、应变率(CSr)和硬度参数(B),探讨其评价颈动脉弹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为病例组,并分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增厚组(34例,1.0mm〈CIMT≤1.2ram)和斑块组(26例,CIMT〉1.2mm),33例正常人为对照组。在颈总动脉二维短轴图像测量收缩期峰值CS和CSr,根据超声二维应变计算动脉硬度参数p,并将p和CS分别与CIMT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CIMT增厚组与斑块组Cs和CSr均低于对照组(P〈0.01),斑块组CS和CSr低于CIMT增厚组(P〈0.05);CIMT增厚组与斑块组B高于对照组(P〈0.01);斑块组8高于CIMT增厚组(P〈0.01);CS与CIMT显著相关(r=-0.79,P〈0.01),B与CIMT显著相关(r=0.72,P〈0.01)。结论超声二维应变成像能更早地检测出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受累的信息,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的变形程度随CIMT增厚而减低,硬度随CIMT增厚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糖尿病 2 颈动脉 弹性 二维应变成像
原文传递
超声彩色脉搏波技术在定量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弹性变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9
7
作者 朱敏 李阳 +5 位作者 都晓英 郭婕 苏蕾 成立 朱颖慧 孙医学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0年第3期232-237,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彩色脉搏波(UFPWV)技术在定量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血管管壁弹性变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8年7月—2019年3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7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男47例、女50例,年龄20~74(46... 目的探讨超声彩色脉搏波(UFPWV)技术在定量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血管管壁弹性变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8年7月—2019年3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7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男47例、女50例,年龄20~74(46.6±9.3)岁;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将观察组分为颈动脉粥样斑块组(A组)、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组(B组)和颈动脉内中膜正常组(C组),依据下肢动脉有无斑块将C组分为下肢动脉斑块组(C1组)、下肢动脉无斑块组(C2组)。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血糖及颈动脉IMT正常的健康体检者64人为对照组,其中男25人、女39人,年龄20~74(44.3±12.0)岁。运用UFPWV采集脉搏波速度(PWV),计算颈动脉收缩早期PWV(PWV-BS)及收缩晚期PWV(PWV-ES),分析各项参数组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中,A组颈动脉PWV-BS、PWV-ES分别为(9.51±1.25)m/s、(10.79±1.64)m/s,B组分别为(8.47±0.91)m/s、(9.81±1.05)m/s,C组分别为(7.97±0.77)m/s、(9.07±0.74)m/s,对照组颈动脉PWV-BS、PWV-ES分别为(6.10±1.00)m/s、(7.40±1.20)m/s,A组、B组、C组及对照组间颈动脉PWV-BS、PWV-ES测量值依次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组中,C1组颈动脉PWV-BS、PWV-ES分别为(7.83±0.85)m/s、(8.82±0.59)m/s,C2组分别为(8.14±0.64)m/s、(9.34±0.79)m/s,C1组PWV-ES显著高于C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02,P<0.01),而两组间PWV-B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FPWV技术可定量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弹性变化,并可通过PWV-ES的改变评估颈动脉形态学正常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程度,对临床诊疗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彩色脉搏波 脉搏波传导速度 颈动脉弹性
原文传递
花生酸与铈β-二酮络合物混合单分子膜的成膜特性 被引量:7
8
作者 邹纲 方堃 何平笙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27-231,共5页
将铈 β 二酮络合物 (Ce(tmhd) 4)的氯仿溶液与花生酸 (AA)的氯仿溶液以不同摩尔比混合并铺展在纯水亚相上 ,得到其与AA的混合单分子膜 .对混合单分子膜的成膜特性 (π A等温线和体系超额自由能 )进行了探讨 ,发现混合单分子膜的超额自... 将铈 β 二酮络合物 (Ce(tmhd) 4)的氯仿溶液与花生酸 (AA)的氯仿溶液以不同摩尔比混合并铺展在纯水亚相上 ,得到其与AA的混合单分子膜 .对混合单分子膜的成膜特性 (π A等温线和体系超额自由能 )进行了探讨 ,发现混合单分子膜的超额自由能为负值 ,混合过程为热力学自发过程 ,且在配比为 1∶2时其绝对值最大 ,体系最稳定 ,并进一步讨论了混合单分子膜可能的凝聚态结构 .在配比为 1∶2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分子膜 花生酸 铈β-二酮络合物 静态弹性 动态弹性
下载PDF
超声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非均匀度与弹性改变 被引量:8
9
作者 武彧 吕清 +4 位作者 谢明星 程新耀 刘曼薇 周桦 章子铭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02-406,共5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非均匀度、厚度及弹性的改变。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47例及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组55例,应用内中膜测量软件,测量颈动脉内中膜非均匀度(IMI)、颈动脉内中膜平均厚度(IMTmean)、颈动脉内中...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非均匀度、厚度及弹性的改变。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47例及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组55例,应用内中膜测量软件,测量颈动脉内中膜非均匀度(IMI)、颈动脉内中膜平均厚度(IMTmean)、颈动脉内中膜最大厚度(IMTmax);应用血管回声追踪技术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僵硬度(β)及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分析IMI的影响因素。结果糖尿病组颈动脉IMI、IMTmax及β值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I与空腹血糖(FPG)、年龄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HDL)呈负相关;FPG、HDL是颈动脉IMI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IMI可作为反映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颈动脉粥样硬化病程的一个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糖尿病 2 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 弹性
原文传递
内中膜厚度定量及动脉僵硬度分析技术评价糖耐量减低及2型糖尿病者颈总动脉改变 被引量:8
10
作者 谭丽芳 艾红 +2 位作者 王娟 石秀英 淡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655-1658,共4页
目的应用血管内中膜厚度定量(QIMT)及动脉僵硬度分析(QAS)技术评价糖耐量减低(IGT)和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总动脉结构及功能的改变。方法对病例组68例患者[30例IGT(IGT亚组)和38例T2DM(T2DM亚组)]及58名正常对照(NC)组的右侧颈总动脉行... 目的应用血管内中膜厚度定量(QIMT)及动脉僵硬度分析(QAS)技术评价糖耐量减低(IGT)和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总动脉结构及功能的改变。方法对病例组68例患者[30例IGT(IGT亚组)和38例T2DM(T2DM亚组)]及58名正常对照(NC)组的右侧颈总动脉行QIMT、QAS及相关血清学检查,获取以下参数:内中膜厚度(IMT)、顺应性系数(CC)、扩张性系数(DC)、僵硬度参数(β)、2h血糖值(2hPG)、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低密度脂蛋白(LDL),糖化血红蛋白(GHb),并分析NC组与病例组各亚组之间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 T2DM亚组DC低于NC组(P<0.05),其余参数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IGT和T2DM亚组β和IMT、2hPG、LDL与GHb均呈正相关(P均<0.01)。结论 QIMT及QAS技术可反映动脉血管的早期结构及功能变化,对诊断IGT及T2DM患者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 糖耐量减低 内-中膜厚度 弹性 颈总动脉
下载PDF
BEM FOR SIMULATION OF A 2D ELASTIC BODY WITH RANDOMLY DISTRIBUTED CIRCULAR INCLUSIONS 被引量:7
11
作者 Kong Fanzhong Yao Zhenhan Zheng Xiaoping 《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 SCIE EI 2002年第1期81-88,共8页
Based on our 2D BEM software THBEM2 which can be applied to thesimulation of an elastic body with randomly distributed identicalcircular holes, a scheme of BEM for the simulation of elastic bodieswith randomly distrib... Based on our 2D BEM software THBEM2 which can be applied to thesimulation of an elastic body with randomly distributed identicalcircular holes, a scheme of BEM for the simulation of elastic bodieswith randomly distributed circular inclusions is proposed. Thenumerical examples given show that the bound- ary element method ismore accurate and more effective than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forsuch a problem. The scheme presented van also be successfully used toestimate the effective elastic properties of composite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2D elasticity circular inclusion randomdistribution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红细胞形态及胞膜弹性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2
作者 雍军光 阮萍 +1 位作者 冯博华 罗颖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98-1001,共4页
目的 探讨红细胞形态及红细胞膜的弹性变化与糖尿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 方法 利用新型显微成像与分析技术对单个活态红细胞形态和胞膜弹性进行定量检测.测量NGT(56名)组、IGR(53例)组、新诊断T2DM(T2DM-1,55例)组和T2DM病程4~6年... 目的 探讨红细胞形态及红细胞膜的弹性变化与糖尿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 方法 利用新型显微成像与分析技术对单个活态红细胞形态和胞膜弹性进行定量检测.测量NGT(56名)组、IGR(53例)组、新诊断T2DM(T2DM-1,55例)组和T2DM病程4~6年(T2DM-5,52例)组的红细胞形态和红细胞胞膜弹性的相关参数. 结果 上述各组红细胞形态和膜弹性参数依次逐步增大,组间细胞膜弹性参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GR、T2DM-1组与NGT组红细胞的截面积和圆度因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5与NGT组全部红细胞形态参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GR、T2DM-1、T2DM-5组,除IGR、T2DM-1组间红细胞长短轴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组间红细胞形态参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随着T2DM病程的延长和HbA1c的升高,红细胞的变形功能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 红细胞 细胞形态 膜弹性
原文传递
浮空器蒙皮膜复合材料单轴拉伸力学性能及弹性常数 被引量:7
13
作者 何世赞 陈务军 +3 位作者 高成军 李纯 江梦 何巍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24-230,共7页
对新型飞艇蒙皮材料在0°、15°、30°、45°、60°、75°、90°七个偏轴方向单轴拉伸循环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残余应变和弹性模量随循环次数的变化规律;得出了由单层板理论推导出的关于弹性模量的... 对新型飞艇蒙皮材料在0°、15°、30°、45°、60°、75°、90°七个偏轴方向单轴拉伸循环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残余应变和弹性模量随循环次数的变化规律;得出了由单层板理论推导出的关于弹性模量的本构关系对各功能膜层压合成的平纹织物膜复合材料适用性较差。使用VIC-2D数字散斑测量系统测出膜材在拉伸过程中的位移场和应变场,通过位移场求膜材的泊松比和通过应变场验证分析膜材拉伸破坏机制,并可以预测断口形态和位置。采用两种不同规格的试样测试膜材的单轴拉伸强度,通过对比发现采用试样3更能反应材料Uretek5876实际强度。本文工作对该材料应用于飞艇结构设计和分析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空器蒙皮膜材 单轴拉伸 VIC-2D 泊松比 弹性模量
原文传递
瞬时波强技术评价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弹性功能 被引量:5
14
作者 何娟 郝力丹 +2 位作者 陈金玲 胡伟 刘一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3年第4期217-220,共4页
目的探讨瞬时波强(WI)技术早期评价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管弹性的临床意义。方法T2DM患者29例,其中14例病程为1—5年(A组),15例病程〉5年(B组);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使用WI技术对各组受检者左侧颈总动脉进行检测,获得... 目的探讨瞬时波强(WI)技术早期评价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管弹性的临床意义。方法T2DM患者29例,其中14例病程为1—5年(A组),15例病程〉5年(B组);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使用WI技术对各组受检者左侧颈总动脉进行检测,获得瞬时加速度波强(W1)、瞬时减速度波强(W2)、负向波面积(NA)、心电图R波顶点到W1顶点的时间(R—W1)、W1顶点到W2顶点的时间(W1—W2)、血管压力一应变弹性模量(Eρ)、血管僵硬度(β)、动脉顺应性(AC)、脉搏波速度(PWVβ)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将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颈总动脉弹性参数及IMT与WI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组Eρ、B及PWVβ显著升高(P〈0.05),AC显著降低(P〈0.01),I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β、Eρ、PWVβ、IMT及W2均显著升高(P〈0.01),AC显著降低(P〈0.01)。与A组比较,B组PWVβ和IMT显著升高(P〈0.05)。T2DM患者W1-W2与糖化血红蛋白呈显著负相关(=-0.56,P〈0.01);β和IMT与年龄呈正相关(r=0.37和0.42,P〈0.05)。结论T2DM患者颈动脉弹性降低,其程度与年龄及糖化血红蛋白明显相关,WI技术对其早期临床评估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波强 糖尿病 2 颈动脉 血管弹性
下载PDF
极速脉搏波速度技术评价维生素D缺乏对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颈动脉弹性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安宁 刘晗 李玉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39-843,共5页
目的应用极速脉搏波速度(UFPWV)技术观察维生素D缺乏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早期颈动脉弹性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25-羟维生素D 3[25(OH)D 3]水平将92例T2DM患者(T2DM组)分为维生素D缺乏亚组和维生素D非缺乏亚组,以1544名健康成人为对照组... 目的应用极速脉搏波速度(UFPWV)技术观察维生素D缺乏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早期颈动脉弹性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25-羟维生素D 3[25(OH)D 3]水平将92例T2DM患者(T2DM组)分为维生素D缺乏亚组和维生素D非缺乏亚组,以1544名健康成人为对照组,记录2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应用UFPWV技术测量颈动脉弹性参数,包括收缩期起始及结束时脉搏波速度(PWV-BS、PWV-ES),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T2DM组中,维生素D缺乏亚组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PWV-BS、PWV-ES水平均高于非缺乏亚组(P均<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维生素D非缺乏组(P<0.05)。②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PWV-BS、PWV-ES与年龄、BMI、FPG、收缩压、舒张压及TC呈正相关(P均<0.05),与25(OH)D 3、HDL-C呈负相关(P均<0.05)。③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FPG、收缩压、年龄及TC是PWV-BS、PWV-ES的危险因素(P均<0.05),25(OH)D 3是PWV-ES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维生素D缺乏T2DM患者PWV-BS、PWV-ES明显升高;维生素D可能是T2DM患者颈动脉硬化的保护因素,监测T2DM患者维生素水平并及时补充维生素D或可延缓其并发症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 维生素D缺乏 颈动脉 弹性 极速脉搏波速度
下载PDF
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左室功能与升主动脉弹性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5
16
作者 宋香廷 范莉 +1 位作者 芮逸飞 颜紫宁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11期815-819,共5页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RT3D-STI)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左室三维整体应变的变化,分析其与升主动脉弹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经临床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DM组)和健康体检者34例(对照组),采集两组左室心尖全容积图像,应用RT3D...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RT3D-STI)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左室三维整体应变的变化,分析其与升主动脉弹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经临床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DM组)和健康体检者34例(对照组),采集两组左室心尖全容积图像,应用RT3D-STI获得两组左室整体纵向应变(GLS)、左室整体径向应变(GRS)、左室整体圆周应变(GCS)、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质量(LVM)。应用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升主动脉应变(AS)、升主动脉硬度指数(AoSI)及升主动脉扩张性(AoDIS),记录肱动脉血压,分析左室三维整体应变与升主动脉各弹性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M组GLS、GRS、GCS均降低,LVM增高(均P<0.05)。两组AoD和Ao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DM组AS和AoDIS均降低,AoSI增高(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DM组左室各三维整体应变的降低与升主动脉弹性参数的降低及硬度指数的增加具有一定相关性。结论 RT3D-STI可以早期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左室整体收缩功能的变化,LVEF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左室各三维整体应变均降低,升主动脉弹性受损,其早期左室整体收缩功能的降低可能与升主动脉弹性的降低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追踪成像 三维 实时 糖尿病 2 心室 三维应变 升主动脉 弹性
下载PDF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FOR MOVING AND ROLLING CONTACT OF 2D ELASTIC BODIES WITH DEFECTS 被引量:3
17
作者 姚振汉 蒲军平 金哲植 《Acta Mechanica Sinica》 SCIE EI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83-192,共10页
A scheme of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for moving contact of two-dimensional elastic bodies using conforming discretization is presented. Both the displacement and the traction boundary conditions are satisfied on the co... A scheme of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for moving contact of two-dimensional elastic bodies using conforming discretization is presented. Both the displacement and the traction boundary conditions are satisfied on the contacting region in the sense of discretization. An algorithm to deal with the moving of the contact boundary on a larger possible contact region is presented. The algorithm is generalized to rolling contact problem as well. Some numerical examples of moving and rolling contact of 2D elastic bodies with or without friction, including the bodies with a hole-type defect, are given to show the effectiveness and the accuracy of the presented sche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contact problem moving contact 2D elasticity body with defects
下载PDF
模拟含随机分布椭圆形夹杂弹性体的边界元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孔凡忠 姚振汉 王朋波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091-1094,1116,共5页
为了模拟含随机分布椭圆形夹杂固体的等效力学特性 ,根据椭圆形夹杂积分区域的相似性 ,提出了求解此类问题的边界元计算方案。通过利用著名的有限元商用软件MSC.Marc和边界元程序对含有两个非常接近椭圆夹杂板材的对比计算分析 ,表明该... 为了模拟含随机分布椭圆形夹杂固体的等效力学特性 ,根据椭圆形夹杂积分区域的相似性 ,提出了求解此类问题的边界元计算方案。通过利用著名的有限元商用软件MSC.Marc和边界元程序对含有两个非常接近椭圆夹杂板材的对比计算分析 ,表明该文提出的边界元方案比有限元法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最后 ,对含有 5 0个随机分布椭圆夹杂的板材进行了计算分析 ,从而为长纤维状复合材料宏观等效力学特性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数值模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元法 椭圆夹杂 椭机分布 二维弹性
原文传递
血管回声追踪技术评价T2DM及并发HUA病人颈动脉弹性功能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文 王如瑛 张桂俊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160-162,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血管回声追踪(ET)技术检测2型糖尿病(T2DM)及并发高尿酸血症(HUA)病人颈动脉弹性功能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按照血尿酸水平将60例T2DM病人分为尿酸正常组(A组,30例)及HUA组(B组,30例),应用ET技术检测颈动脉弹性功... 目的探讨应用血管回声追踪(ET)技术检测2型糖尿病(T2DM)及并发高尿酸血症(HUA)病人颈动脉弹性功能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按照血尿酸水平将60例T2DM病人分为尿酸正常组(A组,30例)及HUA组(B组,30例),应用ET技术检测颈动脉弹性功能指标,包括僵硬度指数(β)、颈动脉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顺应性(AC)、扩张指数(AI)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并与正常对照组(N组,30例)进行比较。结果与N组比较,A组及B组β、Ep、PWVβ均增高,AC减低(F=11.67~26.81,q=4.58~10.27,P〈0.05);与A组比较,B组β、Ep、PWVβ均增高,AC减低(q=5.13~9.25,P〈0.05)。各组间A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T技术能够发现T2DM及并发HUA病人早期颈动脉弹性改变,为临床早期干预和治疗T2DM病人动脉粥样硬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血管回声追踪技术 糖尿病 2 高尿酸血症 颈动脉 弹性
下载PDF
正常人及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弹性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乔治斌 高洁 +3 位作者 朱铁年 高丽霞 叶卫华 杨漪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50-1052,共3页
目的应用血管回声跟踪(echo—tracking,ET)技术研究影响正常人及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弹性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30例正常人和68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ET技术检测股总动脉、胭动脉弹性指标:僵硬度指数(β)。比较正常对照组及... 目的应用血管回声跟踪(echo—tracking,ET)技术研究影响正常人及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弹性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30例正常人和68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ET技术检测股总动脉、胭动脉弹性指标:僵硬度指数(β)。比较正常对照组及糖尿病组一般情况及生化指标的差异,并对影响β值的相关危险因素如年龄、血压、血脂指标采用简单线性回归及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及糖尿病组股总动脉、胭动脉的β值与年龄、收缩压有良好的相关性(P〈0.05)。糖尿病组股总动脉的β值与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β、脂蛋白a有良好的相关性(P〈0.05),胭动脉的β值与血脂指标相关性不明显(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随着年龄、血压、血脂的升高,动脉僵硬度增加,弹性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糖尿病 2 股动脉 胴动脉 弹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