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症状严重度与胃食管反流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9年3月—2016年12月就诊于福州儿童医院变态反应专科门诊慢性咳嗽患儿共174例进行现况研究,采用食管24 h pH值动态监测方法检测胃酸反流指标,将高于正...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症状严重度与胃食管反流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9年3月—2016年12月就诊于福州儿童医院变态反应专科门诊慢性咳嗽患儿共174例进行现况研究,采用食管24 h pH值动态监测方法检测胃酸反流指标,将高于正常值的患儿按反流严重度分为轻、中、重三组;按年龄段分为婴幼儿组(1-3岁)、学龄前组(4-6岁)、学龄组(〉7岁);按夜(日)间咳嗽症状评分严重度分为轻、中、重三组。采用χ2检验、秩和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分别分析咳嗽严重程度与胃食管反流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74例慢性咳嗽患儿中男115例、女59例;年龄(8.5±2.3)岁,年龄范围为1-15岁;平均病程(1.6±0.8)年。监测各项食管酸反流指标均高于正常值者有129例(74.1%),未见明显病理性胃食管反流45例(25.9%)。在129例胃食管酸反流患儿中,重度37例(28.7%)、中度23例(17.8%)、轻度69例(53.5%)。不同年龄组的胃食管反流轻、中、重度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婴幼儿组45.0%(9/20)、25.0%(5/20)、30.0%(6/20),学龄前组53.3%(32/60)、16.7%(10/60)、30.0%(18/60),学龄组57.1%(28/49)、16.3%(8/49)、26.5%(13/49), χ2=1.204,P=0.877],年龄分组及胃食管反流程度无关联(r=-0.065, P=0.489)。夜间咳嗽的严重程度与食管远端(CH1)的pH≤4总时间百分比,卧位pH≤4时间百分比和百分比DeMeester记分(〈14.72)高低均成正相关关系(r=0.689、0.621、0.707, P均〈0.05)。夜间咳嗽症状严重程度与立位pH≤4时间百分比的相关性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r=0.113,P〉0.05),日间咳嗽严重程度与所有胃食管反流指标的相关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夜间咳嗽症状严重度与胃食管反流程度相关,应引起临床儿科医生的重视。展开更多
目的明确24 h pH联合阻抗监测在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消化科专病门诊就诊的伴有慢性咳嗽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116例,并根据24 h pH/阻抗监测结果将符...目的明确24 h pH联合阻抗监测在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消化科专病门诊就诊的伴有慢性咳嗽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116例,并根据24 h pH/阻抗监测结果将符合GERC诊断标准的患者定为GERC组,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0例设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进行胃镜检查,再进行24 h pH联合阻抗监测,记录24 h pH/阻抗监测参数。确诊的GERC患者均给予抑酸、促胃肠动力治疗,合并碱反流者给予利胆治疗,疗程12周。记录GERC患者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12周胃食管反流病调查(GERD-Q)量表、咳嗽症状积分、反流症状积分、莱斯特咳嗽问卷(LCQ)量表评分变化。结果24 h pH/阻抗GERC诊断率(82.8%)明显高于单纯24 h pH GERC诊断率(54.3%)(P<0.01)。GERC组反流时间>5min的次数,pH值<4的反流次数,总、立、卧位状态pH值<4的时间占监测时间的比例,最长反流时间及DeMeeste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立、卧位状态下GERC组与对照组的液体、气体及混合反流次数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立、卧位状态下两组间的酸、弱酸、弱碱反流次数有统计学差异(P<0.05);GERC组的近端反流次数占总反流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93%vs 20.39%)(P<0.01);抗反流治疗后GERC患者的GERD-Q积分、咳嗽症状积分、反流症状积分逐渐下降,而LCQ积分逐渐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4 h pH联合阻抗监测的GERC诊断率明显高于单纯pH监测法,可明确反流物的酸碱性、物理性质、反流高度及运动方向,同时指导GERC患者的治疗,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为GERC患者的规范化诊治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明确24 h pH联合阻抗监测在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消化科专病门诊就诊的伴有慢性咳嗽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116例,并根据24 h pH/阻抗监测结果将符合GERC诊断标准的患者定为GERC组,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0例设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进行胃镜检查,再进行24 h pH联合阻抗监测,记录24 h pH/阻抗监测参数。确诊的GERC患者均给予抑酸、促胃肠动力治疗,合并碱反流者给予利胆治疗,疗程12周。记录GERC患者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12周胃食管反流病调查(GERD-Q)量表、咳嗽症状积分、反流症状积分、莱斯特咳嗽问卷(LCQ)量表评分变化。结果24 h pH/阻抗GERC诊断率(82.8%)明显高于单纯24 h pH GERC诊断率(54.3%)(P<0.01)。GERC组反流时间>5min的次数,pH值<4的反流次数,总、立、卧位状态pH值<4的时间占监测时间的比例,最长反流时间及DeMeeste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立、卧位状态下GERC组与对照组的液体、气体及混合反流次数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立、卧位状态下两组间的酸、弱酸、弱碱反流次数有统计学差异(P<0.05);GERC组的近端反流次数占总反流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93%vs 20.39%)(P<0.01);抗反流治疗后GERC患者的GERD-Q积分、咳嗽症状积分、反流症状积分逐渐下降,而LCQ积分逐渐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4 h pH联合阻抗监测的GERC诊断率明显高于单纯pH监测法,可明确反流物的酸碱性、物理性质、反流高度及运动方向,同时指导GERC患者的治疗,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为GERC患者的规范化诊治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