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性钉螺PCR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1
1
作者 陈军虎 闻礼永 +3 位作者 张旭照 张剑锋 俞丽玲 洪林娣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4-207,共4页
目的建立灵敏、特异的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性钉螺的PCR方法。方法根据日本血吸虫18S小亚基单位核糖体核酸(18S-rRNA)基因设计1对引物,建立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性钉螺的PCR方法。测定PCR产物的DNA序列,稀释血吸虫毛蚴DNA进行PCR方法的灵敏... 目的建立灵敏、特异的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性钉螺的PCR方法。方法根据日本血吸虫18S小亚基单位核糖体核酸(18S-rRNA)基因设计1对引物,建立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性钉螺的PCR方法。测定PCR产物的DNA序列,稀释血吸虫毛蚴DNA进行PCR方法的灵敏性试验,扩增单尾尾蚴感染的钉螺DNA进行交叉反应试验,并根据不同稀释度的感染性钉螺DNA的扩增结果来验证PCR的群体检测效果。结果PCR扩增日本血吸虫感染性钉螺,得到了与靶DNA片段位置相同的产物,测序片段长度为469bp,与靶DNA相同且序列一致,并将序列登录GenBank(注册号:DQ442999)。扩增阴性钉螺无产物出现。灵敏性试验提示,PCR可检出日本血吸虫毛蚴DNA的最低浓度为40pg/μl;交叉反应试验显示,PCR方法不能扩增出单尾尾蚴感染钉螺的DNA;群体检测试验表明,PCR可检出感染性钉螺提取的DNA最高稀释度为1∶640。结论初步建立的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性钉螺的PCR方法灵敏、特异且具有良好的群体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湖北钉螺 聚合酶链反应 18S小亚基单位核塘体核酸基因
下载PDF
建立PCR方法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性钉螺
2
作者 陈军虎 闻礼永 +3 位作者 张旭照 张剑锋 俞丽玲 洪林娣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共5页
目的建立灵敏及特异的PCR方法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性钉螺。方法根据日本血吸虫18S-rRNA基因,设计1对引物,建立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性钉螺的PCR方法。测定PCR扩增产物的DNA序列,并进行PCR方法的灵敏性、交叉反应以及群体检测试验。结果PCR... 目的建立灵敏及特异的PCR方法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性钉螺。方法根据日本血吸虫18S-rRNA基因,设计1对引物,建立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性钉螺的PCR方法。测定PCR扩增产物的DNA序列,并进行PCR方法的灵敏性、交叉反应以及群体检测试验。结果PCR扩增日本血吸虫感染性钉螺,得到了与靶DNA位置相同的产物,测序长度为469bp,与靶DNA相同且序列一致,并将序列登陆Genbank,注册号:DQ442999。扩增阴性钉螺无产物出现。灵敏性试验提示,PCR方法可以检测出日本血吸虫毛蚴DNA的最低浓度为40pg/μl;交叉反应试验显示,该方法不能扩增出被单尾尾蚴感染的钉螺DNA;群体检测试验表明,PCR方法可以检测出被感染钉螺提取DNA的最高稀释度为1:640。结论初步建立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性钉螺的PCR方法,灵敏、特异且具有良好的群体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湖北钉螺 聚合酶链反应 18S小亚基单位核糖体核酸基因
原文传递
血吸虫种株间18S小亚基单位核糖体核酸基因的同源性及其PCR法检测单个尾蚴的敏感性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洪军 梁幼生 +4 位作者 戴建荣 陶永辉 汪伟 曲国立 魏剑英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18-422,共5页
目的探索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菲律宾株及曼氏血吸虫18S小亚基单位核糖体核酸基因(18S-rRNA)序列的同源性及采用该基因建立PCR法检测水体中低密度血吸虫尾蚴的可能性。方法提取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菲律宾株及曼氏血吸虫基因组DNA,... 目的探索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菲律宾株及曼氏血吸虫18S小亚基单位核糖体核酸基因(18S-rRNA)序列的同源性及采用该基因建立PCR法检测水体中低密度血吸虫尾蚴的可能性。方法提取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菲律宾株及曼氏血吸虫基因组DNA,采用PCR方法检测上述基因组中同一目的DNA片段,比较其同源性;分别以经沸水加热处理、氨水处理及NaOH、HCl、乙醇沉淀处理和未经处理的单个尾蚴标本为模板,采用PCR法扩增,比较对单个尾蚴的检出率。结果以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菲律宾株和曼氏血吸虫基因组DNA为模板,均能扩增出长度为469bp的DNA片段。经氨水处理和NaOH、HCl、乙醇沉淀法处理的单个尾蚴标本,PCR方法均能扩增到目的基因。在未经处理或沸水加热处理的单个尾蚴标本中,仅有50%标本能扩增到目的基因。结论血吸虫不同种株间18S-rRNA基因具有广泛同源性。经氨水处理或NaOH、HCl、乙醇沉淀法处理的标本,采用PCR法对低密度尾蚴的检出率高于未经处理或经沸水加热处理的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曼氏血吸虫 尾蚴 PCR 18S小亚基单位核糖体核酸基因 敏感性
下载PDF
三七及其伪品的DNA测序鉴别 被引量:38
4
作者 曹晖 刘玉萍 +1 位作者 伏见裕利 小松かつ子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98-402,共5页
目的:分析三七Panax notoginseng及其伪品竹节参P.japonicus、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温莪术C.wenyujin、桂莪术C.kwangsiensis的核基因和叶绿体基因序列,为三七的正品药材基原鉴定提供分子依据。方法:采用PCR直接测序技术测定三... 目的:分析三七Panax notoginseng及其伪品竹节参P.japonicus、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温莪术C.wenyujin、桂莪术C.kwangsiensis的核基因和叶绿体基因序列,为三七的正品药材基原鉴定提供分子依据。方法:采用PCR直接测序技术测定三七及其4种伪品的18S rRNA基因和matK基因核苷酸序列并作序列变异分析。结果:三七和竹节参的18S rRNA基因序列长度相同,均为1809 bp;matK基因长度亦相同,为1259 bp。蓬莪术、温莪术和桂莪术18S rRNA基因长度均为1811 bp、matK均为1548bp。根据排序比较,三七与4种伪品间的DNA序列存在很大差别。结论:通过序列差异比较分析,DNA测序技术可成为三七正品基原鉴定的准确、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莪术 伪品 MATK基因 基原 rrna基因 正品 竹节参 核基因 技术测定
下载PDF
基因测序技术在中药质量研究中的应用(Ⅰ)——山东郓城猴头半夏基原的DNA测序鉴别 被引量:28
5
作者 刘玉萍 曹晖 王孝涛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23-427,共5页
目的:分析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及其伪品虎掌南星Pinellia pedatisecta Schott的核基因组序列,为半夏正品基原鉴别提供分子依据。方法:采用PCR直接测序技术测定半夏及其伪品的18S rRNA基因核苷酸序列并作序列变异和... 目的:分析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及其伪品虎掌南星Pinellia pedatisecta Schott的核基因组序列,为半夏正品基原鉴别提供分子依据。方法:采用PCR直接测序技术测定半夏及其伪品的18S rRNA基因核苷酸序列并作序列变异和选择性内切酶谱(PCR-SR)分析。结果:半夏和伪品的18SrRNA序列;天度均为 1805bp,根据排序比较,半夏原植物与商品药材间的序列完全相同,虎掌南星亦如此。而半夏与其伪品虎掌南星间则存在序列差异(有4个变异位点)。在半夏18S rRNA序列中有一个限制性内切酶Ase识别位点,通过PCR-SR图谱显示800bp和900bp2个酶切片断,而虎掌南星则无此位点,PCR-SR图谱显示1个未消化的1800bp片断;;结论:通过核基因组序列和PCR-SR图谱差异,DNA测序技术可成为半夏正品某原鉴别准确而有效的分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头 半夏 DNA测序 基因测序技术 中药质量研究 基原鉴别
下载PDF
基因测序技术在中药质量研究中的应用(Ⅱ)——山药基原的DNA测序鉴别 被引量:27
6
作者 刘玉萍 何报作 曹晖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026-1030,共5页
目的 分析正品山药 Dioscorea polystachya Turcz.与地方习用品广山药 D.persimilis Prain et Burkill、土山药 D. japaonica Thunb.和方山药 D.alata L .的核基因组 18S r RNA基因序列 ,为山药基原鉴别及品质评价提供分子依据。方法... 目的 分析正品山药 Dioscorea polystachya Turcz.与地方习用品广山药 D.persimilis Prain et Burkill、土山药 D. japaonica Thunb.和方山药 D.alata L .的核基因组 18S r RNA基因序列 ,为山药基原鉴别及品质评价提供分子依据。方法 采用 PCR直接测序技术测定山药及其地方习用品的 18S r RNA基因核苷酸序列并作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 山药、广山药和土山药的 18S r RNA序列长度均为 1810 bp,而方山药为 180 7bp。根据排序比较 ,广山药与正品山药的 18S r RNA序列完全相同 ,而与土山药和方山药的序列同源性分别为 99.89%和 97.5 1%。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 18Srrna基因 DNA测序 基原鉴别 中药
下载PDF
16S/18S/ITS扩增子高通量测序引物的生物信息学评估和改进 被引量:27
7
作者 吴悦妮 冯凯 +3 位作者 厉舒祯 王朱珺 张照婧 邓晔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897-2912,共16页
【背景】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基于核糖体RNA基因的扩增子测序技术被广泛用于各种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检测。扩增子测序的使用极大地促进了土壤、水体、空气等环境中微生物生态的相关研究。【目的】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 【背景】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基于核糖体RNA基因的扩增子测序技术被广泛用于各种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检测。扩增子测序的使用极大地促进了土壤、水体、空气等环境中微生物生态的相关研究。【目的】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参考数据库的不断更新,针对不同的环境样本的引物选择和改进仍然需要更深入的校验。【方法】本文收集了目前在微生物群落研究中被广泛采用的标记基因扩增通用引物,包括16S rRNA基因扩增常用的8对通用引物和2对古菌引物、9对真菌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基因扩增引物,以及18S rRNA基因扩增的4对真核微生物通用引物和1对真菌特异性引物。这些引物中包括了地球微生物组计划(Earth Microbiome Project,EMP)推荐的2对16S rRNA基因扩增引物、1对ITS1基因扩增引物和1对18S rRNA基因扩增引物。采用最近更新的标准数据库对这些引物进行了覆盖度和特异性评价。【结果】EMP推荐的引物依然具有较高的覆盖度,而其他引物在覆盖度及对特定环境或类群的特异性上也各有特点。此外,最近有研究对这些通用引物进行了一些改进,而我们也发现,一个碱基的变化都可能会导致评价结果或扩增产物发生明显变化,简并碱基的引入既可以覆盖更多的物种,但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关注物种的特异性。【结论】研究结果为微生态研究中标记基因的引物选择提供了一个广泛的指导,但在关注具体科学问题时,引物的选择仍需数据指导与实验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增子测序 16S rrna基因 ITS基因 18S rrna基因 PCR扩增 引物 引物覆盖度 引物特异性 扩增产物片段长度
原文传递
丝瓜18S rRNA基因克隆及其作为内参基因的应用 被引量:28
8
作者 朱海生 陈敏氡 +5 位作者 温庆放 蓝新隆 李永平 王彬 张前荣 吴卫东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5-41,共7页
选择合适的内参基因是提高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q RT-PCR)准确性的重要条件。18S r RNA基因表达范围广、表达量恒定,常作为内参基因应用于实时荧光定量PCR中。为了获得丝瓜18S r RNA基因,并设计合适的荧光定量PCR内参引物,解决丝瓜实时... 选择合适的内参基因是提高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q RT-PCR)准确性的重要条件。18S r RNA基因表达范围广、表达量恒定,常作为内参基因应用于实时荧光定量PCR中。为了获得丝瓜18S r RNA基因,并设计合适的荧光定量PCR内参引物,解决丝瓜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中无内参基因的现状,通过PCR和序列测定,首次克隆到了丝瓜的18S r RNA基因序列,其长度为1 862 bp,Gen Bank登录号为KM656452。在此基础上设计1对荧光定量PCR引物,该引物特异性强,扩增效率高,在丝瓜各生长发育阶段及各种非生物胁迫条件下均能稳定表达,适合在丝瓜基因表达研究中作为内参基因。该研究结果可为开展丝瓜重要功能基因的表达模式和调控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瓜 18S rrna 内参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广藿香与土藿香的DNA序列分析及其分子鉴别 被引量:15
9
作者 罗集鹏 曹晖 刘玉萍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739-742,共4页
AIM To analyze sequences of the nuclear ribosomal RNA small subunit (18S rRNA) gene and the chloroplast mat K gene of crude drug Patchouli ( Pogostemon cablin ) in order to provide molecular evidence for identificatio... AIM To analyze sequences of the nuclear ribosomal RNA small subunit (18S rRNA) gene and the chloroplast mat K gene of crude drug Patchouli ( Pogostemon cablin ) in order to provide molecular evidence for identification of Patchouli drug. METHODS To sequence the entire 18S rRNA gene and partial mat K gene of Patchouli from Guangzhou and its substitute Wrinkled Gianthyssop ( Agastache rugosa ) from S ichuan using PCR direct sequencing and to detect the homology of two gene sequen ces between these two crude drugs. RESULTS The complete 18S rRNA gene sequence is 1 805 bp in length for Patchouli from Guangzhou whereas 1 794 bp for Wrinkled Gianthyssop from Sichuan. The 3′ end sequence of mat K gene is 521 bp (747~ 1 268 nt from upstream of ma t K gene) for these two crude drugs. Based on multiple sequence alignment, it i s found that there are 18 variable sites and 11 aligned gap sites in 18S rRNA se quence, 49 variable sites in 3′ mat K sequence between these two crude drug s. The homology is 98 4% for 18S rRNA and 90 6% for 3′ mat K between two crude drugs,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DNA sequencing can provide an accurate and reliable tool in the crude drug ident ification of Patchouli and its substitute Wrinkled Gianthysso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牌广藿香 土藿香 18Srrna基因 MATK基因 DNA测序 生药鉴别
下载PDF
中药三七根核糖体18S rRNA基因的序列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吴耀生 Steve Slocombe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116-1119,共4页
目的 研究中药三七根核糖体 18S r RNA基因的序列特征。方法 根据模式植物拟南芥的 18S r RNA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 ,对三七根的 18S r RNA 基因序列进行基因克隆、测序 ,并与模式植物拟南芥 Arabidopsis thaliana以及人参属植物喜马... 目的 研究中药三七根核糖体 18S r RNA基因的序列特征。方法 根据模式植物拟南芥的 18S r RNA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 ,对三七根的 18S r RNA 基因序列进行基因克隆、测序 ,并与模式植物拟南芥 Arabidopsis thaliana以及人参属植物喜马拉雅人参 Panax pseudoginseng Wall subsp.himalaicus var.angustifolius的相应序列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对产于广西靖西的三七 Panax pseudoginseng Wall.var.notoginseng (Bukill) Hoo etTseng根的 18S r RNA基因进行克隆测序 ,获得了三七根的 18S r RNA基因的部分序列特征。结论 利用已完成全基因组序列测定的模式植物拟南芥的分子生物学信息来研究中药植物基源的基因组序列 ,将有助于加快中药植物基源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拟南芥 18Srrna基因 中药 三七根核糖体 序列分析
下载PDF
五种/株原甲藻核糖体小亚基(18S rRNA)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波 米铁柱 +5 位作者 吕颂辉 孙军 李秀芹 甄毓 李荣秀 于志刚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50-456,共7页
采用分子克隆及序列比对的方法,对五种/株赤潮原甲藻18SrRNA基因全长序列进行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并从GenBank上下载13个原甲藻18SrRNA基因接近全长的序列,用NJ法和ME法构建了原甲藻属的系统树。结果表明,五种/株原甲藻18SrRNA基因扩... 采用分子克隆及序列比对的方法,对五种/株赤潮原甲藻18SrRNA基因全长序列进行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并从GenBank上下载13个原甲藻18SrRNA基因接近全长的序列,用NJ法和ME法构建了原甲藻属的系统树。结果表明,五种/株原甲藻18SrRNA基因扩增序列长度为1782—1783bp,其中来自南海(中国海域)和来自美国海域的两株微小原甲藻(Prorocentrumminimum)的序列完全一致;东海的赤潮原甲藻(Prorocentrumsp·)与具齿原甲藻(P·dentatum)的序列也完全一致,与微小原甲藻只有5个碱基的差异;而海洋原甲藻(P·micans)与微小原甲藻和具齿原甲藻的序列差异较大,分别为27个和28个碱基。通过NJ法和ME法构建的系统树基本一致。由系统树可以看到:原甲藻属大致分为两支,本实验的微藻全部分布在同一支上。18SrRNA基因序列还将有助于有害赤潮藻快速鉴定的特异性分子探针的研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甲藻属 18Srrna基因 系统分析
下载PDF
塞隆骨原动物高原鼢鼠核基因18SrRNA序列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曹晖 刘玉萍 +1 位作者 张绍来 周开亚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0-94,共5页
目的 :测定仓鼠科动物高原鼢鼠Myospalaxbaileyi的核rDNA基因序列 ,为塞隆骨正品基原检定提供分子依据。方法 :采用PCR直接测序技术测定高原鼢鼠 18SrRNA基因核苷酸序列并作序列特征分析。结果 :高原鼢鼠的 18SrRNA序列长度为 185 1bp... 目的 :测定仓鼠科动物高原鼢鼠Myospalaxbaileyi的核rDNA基因序列 ,为塞隆骨正品基原检定提供分子依据。方法 :采用PCR直接测序技术测定高原鼢鼠 18SrRNA基因核苷酸序列并作序列特征分析。结果 :高原鼢鼠的 18SrRNA序列长度为 185 1bp。根据排序比较 ,高原鼢鼠与 2种鼠科动物间的DNA序列同源性为 72 .0 4%~ 72 .18%。结论 :通过基因序列分析 ,DNA测序技术可成为塞隆骨正品基原检定的准确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隆骨 高原鼠鼠 18Srrna基因 DNA测序 藏药 动物药
下载PDF
黄牛、水牛体内人肉孢子虫18SrRNA基因研究及虫种鉴定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照青 左仰贤 +3 位作者 陈新文 丁波 罗静 张亚平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33-138,共6页
本文对自然感染的水牛源的人肉孢子虫以及黄牛源人肉孢子虫DNA的 1 8SrRNA基因的PCR扩增产物进行了测序。对所获的 86 3bp的 1 8SrRNA基因分析比较表明 ,二者有较高的同源性 ,因此认为二者可能同是一种肉孢子虫———人肉孢子虫 (Sarcoc... 本文对自然感染的水牛源的人肉孢子虫以及黄牛源人肉孢子虫DNA的 1 8SrRNA基因的PCR扩增产物进行了测序。对所获的 86 3bp的 1 8SrRNA基因分析比较表明 ,二者有较高的同源性 ,因此认为二者可能同是一种肉孢子虫———人肉孢子虫 (SarcocystishominisRaillietandLucet,1 891 )。由此推断 ,不仅黄牛可作为人肉孢子虫的中间宿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肉孢子虫 黄牛 水牛 18S rrna基因 种鉴定
下载PDF
苔藓动物18S rRNA基因的分子系统发生初探 被引量:7
14
作者 郝家胜 杨群 +2 位作者 李春香 张克云 孙晓艳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9-205,共7页
本文对我国沿海较为常见的 8种唇口目苔藓动物的 18S r RNA基因进行了 PCR扩增和序列测定 ,结合已知的其它苔藓动物 (包括内肛动物和外肛动物 )以及腕足动物和帚虫的相应序列 ,运用分子系统学方法 ,研究苔藓动物门的系统发生关系。结果... 本文对我国沿海较为常见的 8种唇口目苔藓动物的 18S r RNA基因进行了 PCR扩增和序列测定 ,结合已知的其它苔藓动物 (包括内肛动物和外肛动物 )以及腕足动物和帚虫的相应序列 ,运用分子系统学方法 ,研究苔藓动物门的系统发生关系。结果表明 ,外肛动物和内肛动物构成苔藓动物分子系统树中的二大平行支 ;本文测定的大室膜孔苔虫与 Giribet等测定的膜孔苔虫在系统树中的位置间隔较远 ;结果也支持外肛动物包含被唇纲和裸唇纲两大类群的形态划分 ;而关于裸唇纲特别是唇口目内部的系统发生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藓动物 18Srrna基因 分子系统发生
下载PDF
湖南省怀化地区白纹伊蚊核糖体18S rRNA和线粒体cox 1基因的序列测定及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中波 侯强红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736-2745,共10页
为探究湖南省怀化地区白纹伊蚊的基因变异、遗传多样性及其遗传进化关系,本试验以收集于怀化地区的30只白纹伊蚊为研究对象,利用PCR技术扩增其核糖体18S rRNA及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x1)基因序列,并对其基因变异、遗传多样性及遗传... 为探究湖南省怀化地区白纹伊蚊的基因变异、遗传多样性及其遗传进化关系,本试验以收集于怀化地区的30只白纹伊蚊为研究对象,利用PCR技术扩增其核糖体18S rRNA及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x1)基因序列,并对其基因变异、遗传多样性及遗传进化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所获全部样品的18S rRNA和cox 1基因序列长度均为489和1004 bp;基于18S rRNA基因序列,怀化地区白纹伊蚊的种内差异为0~2.9%,种间差异为28.74%~61.46%;基于cox 1基因序列,怀化地区白纹伊蚊的种内差异为0~0.2%,种间差异为6.08%~12.65%。基于18S rRNA、cox 1基因序列所构建的进化树发现,来自于怀化市的白纹伊蚊全部位于同一分支上。结果表明,怀化地区白纹伊蚊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基因变异和遗传多样性,但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且其18S rRNA、cox 1基因序列的种内差异小、种间差异大,可作为白纹伊蚊鉴定的理想遗传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纹伊蚊 18S rrna cox 1基因 遗传多样性 生物进化
下载PDF
三种不同天然木质纤维素材料降解过程中物种种类、组成和多样性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熊娟 龚玉杰 +4 位作者 程志强 雷少楠 黎烨 张婷 田宝玉 《东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7-33,共7页
木质纤维素是地球上存储量最多的可再生碳源,开发以木质纤维类为原料的清洁能源,是未来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为探讨真核生物对木质纤维素降解的影响,本文通过PCR克隆文库构建,克隆测序并结合RDP真菌分类鉴定,对小麦秸秆、玉米秸秆... 木质纤维素是地球上存储量最多的可再生碳源,开发以木质纤维类为原料的清洁能源,是未来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为探讨真核生物对木质纤维素降解的影响,本文通过PCR克隆文库构建,克隆测序并结合RDP真菌分类鉴定,对小麦秸秆、玉米秸秆及木材腐烂样品中真核生物的群落结构组成、核心种群以及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Opisthokonta(55%)和SAR(36.1%)是最主要的优势群,多样性也最为丰富,其次为Archaeplastida(0.3%)及未定义真核生物等。对同时期三个样品的对比分析表明,小麦秸秆中真核生物的丰度和多样性都明显高于玉米秸秆和腐烂树木,并且,小麦秸秆分解期间真核生物的组成和物种多样性更高。在木质纤维素降解过程中不同的微生物担负着不同的功能,对这些微生物的研究将会使木质纤维素降解方面的利用率大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纤维素降解 真核生物 18S rrna基因 菌群结构 多样性
原文传递
6种帘蛤科贝类18S rRNA基因全序列比较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程汉良 彭永兴 +3 位作者 王芳 孟学平 阎斌伦 董志国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59-567,共9页
对文蛤(Meretrix meretrix)、青蛤(Cyclina sinensis)、江户布目蛤(Protothaca jedoensis)、薄片镜蛤(Dosinia corrugata)、紫石房蛤(Saxidomus purpuraus)和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6种帘蛤科(Veneridae)贝... 对文蛤(Meretrix meretrix)、青蛤(Cyclina sinensis)、江户布目蛤(Protothaca jedoensis)、薄片镜蛤(Dosinia corrugata)、紫石房蛤(Saxidomus purpuraus)和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6种帘蛤科(Veneridae)贝类的18S rRNA基因序列进行了PCR扩增并测序,以期获得这一序列的基本特征,评估其种间变异程度,探讨这一序列在种类鉴定和分子系统发育等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测序结果表明,文蛤、青蛤、江户布目蛤、薄片镜蛤、紫石房蛤和菲律宾蛤仔18S rRNA基因序列全长分别为1900bp、1838bp、1831bp、1831bp、1829bp和1833bp。序列中A、T、C和G碱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4.0%、24.0%、24.2%和27.8%。用MEGA软件对6种帘蛤18S rRNA基因全序列进行了分析,对位排列后的总长度1 906 bp,其中变异位点210个,简约信息位点28个,si/sv=1.4(46/32)。从GenBank下载了7种帘蛤科贝类18S rDNA全序列,与本研究实测的6种帘蛤一起用MegAlign软件对其18S rDNA序列进行了比对,物种间序列相似百分比为88.7%-99.7%。文蛤与其他12物种间序列差异较大,序列差异百分比均超过了10%,其他各物种间序列差异百分比不超过3%。以异韧带亚纲(Anomalodesmata)笋螂目(Pholadomyoida)的Lyonsia floridana和Cardiomya costellata为外群,采用相邻连接法(NJ)和最大简约法(MP)构建了帘蛤科贝类的系统发育树,其拓扑结构显示雪蛤亚科(Chioninae)、帘蛤亚科(Venerinae)和镜蛤亚科(Dosiniinae)的种类首先聚在一起,形成一个聚类簇;缀锦蛤亚科(Tapetinae)、卵蛤亚科(Pitarinae)、仙女蛤亚科(Callistinae)、青蛤亚科(Cyclininae)和文蛤亚科(Meretricinae)的种类先后分别单独聚成一枝;最后所有帘蛤科物种聚为一枝,与外群相区别,说明18S rDNA序列适合作为帘蛤科系统发育研究的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帘蛤科 18S rrna基因 分子系统发育
下载PDF
海带配子体18S rRNA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其作为内参基因的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毕燕会 邹丹燕 周志刚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9-54,共6页
通过基因克隆和序列测定,获得了海带(Laminaria japonica)配子体的18S rRNA基因序列,其长度为1 716bp,GenBank登录号为EU293553。以蓝藻为外类群,采用邻接法(NJ)对分属9个门的藻类的18S rRNA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褐藻门... 通过基因克隆和序列测定,获得了海带(Laminaria japonica)配子体的18S rRNA基因序列,其长度为1 716bp,GenBank登录号为EU293553。以蓝藻为外类群,采用邻接法(NJ)对分属9个门的藻类的18S rRNA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褐藻门的海带与蓝藻门的念珠藻Nostoc sp.PCC7120、红藻门的日本凋毛藻(Griffithsia japoni-ca)、绿藻门的莱哈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遗传距离依次为0.819,0.303和0.219;杂色藻类中,海带与隐藻门的蓝隐藻(Rhodomonas sp.CS24)遗传距离最大为0.201,与黄藻门的Heterosigma carterae遗传距离最近为0.103。提取不同光强条件下海带配子体RNA,利用18S rRNA基因作内参,通过半定量RT-PCR研究海带配子体光捕获蛋白基因lhcf6(Light-harvesting complex containing fucoxanthin)的不同光强条件下的表达量,揭示该基因随着光强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 18S rrna基因 lhcf6 半定量PCR
下载PDF
福寿螺18S rRNA和28S rRNA基因片段的克隆与进化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潘颖瑛 董胜张 俞晓平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3-36,共4页
为从分子水平上明确入侵我国的福寿螺在分类学上的地位,采用分子克隆和序列比对的方法,对来自菲律宾及我国广东、广西、浙江等不同地理种群福寿螺的18S rRNA基因和28S rRNA基因片段进行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并同瓶螺科、田螺科和环口... 为从分子水平上明确入侵我国的福寿螺在分类学上的地位,采用分子克隆和序列比对的方法,对来自菲律宾及我国广东、广西、浙江等不同地理种群福寿螺的18S rRNA基因和28S rRNA基因片段进行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并同瓶螺科、田螺科和环口螺科相关物种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获得的福寿螺18S rRNA基因和28S rRNA基因片段长度分别为602bp、325bp,且不同地理种群间碱基序列无差异。通过邻接法(NJ)和最大简约法(MP)构建的系统树基本一致,证实福寿螺隶属于瓶螺科,与田螺科物种亲缘关系较近,而与环口螺科亲缘关系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寿螺 18S rrna基因 28S rrna基因 系统进化分析
下载PDF
华南主要树木丛枝菌根真菌物种多样性调查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赖文珍 王思佳 +2 位作者 胡文涛 唐明 谢贤安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71-179,共9页
为调查华南地区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的物种多样性与资源分布状况,本研究对该区域红花羊蹄甲(Bauhinia blakeana)、黄梁木(Neolamarckia cadamba)、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和杧... 为调查华南地区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的物种多样性与资源分布状况,本研究对该区域红花羊蹄甲(Bauhinia blakeana)、黄梁木(Neolamarckia cadamba)、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和杧果(Mangifera indica)5种主要树木AM真菌侵染状况进行研究,通过形态学特征及核糖体18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AM真菌种类。结果表明:1)5种树木均能形成丛枝菌根,红花羊蹄甲和尾叶桉为疆南星型(Arum-type),杧果、构树和黄梁木为重楼型(Paris-type)。红花羊蹄甲和杧果的菌根侵染率高、孢子密度大,构树、黄梁木和尾叶桉的AM真菌侵染率和孢子密度相对较低。2)鉴定出AM真菌5属8种,分别为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的浅窝无梗囊霉(Acaulospora lacunosa)和刺无梗囊霉(Acaulospora spinosa),斗管囊霉属(Funneliformis)的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根孢囊霉属(Rhizophagus)的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以及球囊霉属(Glomus)的3种Glomus spp.和硬囊霉属(Sclerocystis)1种Sclerocystis sp.。3)球囊霉属的AM真菌广泛分布在红花羊蹄甲、杧果和构树根际,刺无梗囊霉分布在杧果和尾叶桉根际,摩西斗管囊霉为优势种,分布在构树和黄梁木根际;而浅窝无梗囊霉和硬囊霉只分布在1种树根际,表明其宿主专一性相对较强。结果显示华南树木根际土壤中AM真菌物种多样性较高,同时本研究为深入研究该地区林木根际AM真菌功能多样性提供了初步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树木 丛枝菌根真菌 物种多样性 侵染率 核糖体 18S rrna 基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