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5)N同位素稀释法研究固氮菌接种对甘蔗生物固氮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罗霆 欧阳雪庆 +1 位作者 杨丽涛 李杨瑞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26-1031,共6页
利用15N同位素稀释法,研究接种固氮菌klebsiella L03对甘蔗品种B8和ROC22的生物固氮的影响。结果表明:B8的固氮百分率最高为31.28%Ndfa,从苗期开始就显著高于ROC22,分蘖期和伸长初期的固氮量和固氮百分率与ROC22相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利用15N同位素稀释法,研究接种固氮菌klebsiella L03对甘蔗品种B8和ROC22的生物固氮的影响。结果表明:B8的固氮百分率最高为31.28%Ndfa,从苗期开始就显著高于ROC22,分蘖期和伸长初期的固氮量和固氮百分率与ROC22相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B8和ROC22的根、茎、叶都可发生固氮,以伸长初期(60d)叶片中的固氮能力最强。接种L03能显著提高B8和ROC22各器官的含氮量,其中对ROC22叶片和B8茎的含氮量提高作用最明显。不同甘蔗品种、相同品种的不同器官甚至相同器官的不同生长时期固氮作用有很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生物固氮 ^15n同位素稀释法 固氮百分率 含氮量
下载PDF
甘蔗/木薯间作系统中氮素的固定与转移 被引量:10
2
作者 周晓舟 李杨瑞 杨丽涛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9-206,共8页
为探讨甘蔗/木薯间作系统中甘蔗的固氮量变化及氮素向木薯的转移情况。利用15N同位素稀释法进行田间示踪试验。结果表明:单作下甘蔗的固氮百分率为29.50%,固氮量为11.31 g/m2。间作下甘蔗的总固氮百分率为36.43%,它包括供甘蔗自身生长... 为探讨甘蔗/木薯间作系统中甘蔗的固氮量变化及氮素向木薯的转移情况。利用15N同位素稀释法进行田间示踪试验。结果表明:单作下甘蔗的固氮百分率为29.50%,固氮量为11.31 g/m2。间作下甘蔗的总固氮百分率为36.43%,它包括供甘蔗自身生长需要的固氮百分率29.90%和转移到木薯的固氮百分率6.53%;间作下甘蔗的固氮量为17.82 g/m2,其中82.07%用于自身生长需要,17.93%转移给木薯利用。间作木薯的总氮量中21.42%来自甘蔗固氮。此结果表明在单作和间作下甘蔗固氮对自身贡献的大小基本一致。甘蔗/木薯间作对甘蔗固氮有促进作用,但促进部分转移给木薯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木薯 间作系统 15n同位素稀释法 固氮百分率
下载PDF
^(15)N同位素稀释法评估甘蔗的生物固氮量 被引量:3
3
作者 周晓舟 李杨瑞 杨丽涛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67-773,共7页
为评估甘蔗生物固氮量,采用15N同位素稀释法,以木薯为参比植物,进行温室桶栽试验。结果表明:甘蔗全生育期植株固氮11.3514%Ndfa,固氮量每桶0.9269g。甘蔗根、茎、叶的固氮百分率和固氮量大小依序为叶>茎>根。叶的固氮百分率(13.26... 为评估甘蔗生物固氮量,采用15N同位素稀释法,以木薯为参比植物,进行温室桶栽试验。结果表明:甘蔗全生育期植株固氮11.3514%Ndfa,固氮量每桶0.9269g。甘蔗根、茎、叶的固氮百分率和固氮量大小依序为叶>茎>根。叶的固氮百分率(13.2668%Ndfa)略高于植株,但两者差异不显著。甘蔗植株全氮量中来自空气氮(生物固氮)、肥料氮和土壤氮的比例分别为11.3514%、7.6857%、80.9629%。甘蔗的氮肥利用率为58.7583%。甘蔗根、茎、叶各部位均有固氮现象,生产上可以用叶代替植株来评估甘蔗的生物固氮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木薯 15n同位素稀释法 固氮百分率 定量 生物固氮
下载PDF
高寒地区燕麦根际联合固氮菌研究 Ⅲ固氮菌对燕麦生长的影响及其固氮量测定 被引量:37
4
作者 姚拓 蒲小鹏 +1 位作者 张德罡 李金花 《草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5期101-105,共5页
利用稳定性15N同位素稀释法研究了接种固氮菌株对燕麦生长的影响及固氮量。结果表明,接种不同供试固氮菌株对燕麦生长的影响不同,大多数菌株明显促进燕麦生长(株高、根长、根表面积和生物量),部分菌株则对燕麦生长影响不明显。菌株固氮... 利用稳定性15N同位素稀释法研究了接种固氮菌株对燕麦生长的影响及固氮量。结果表明,接种不同供试固氮菌株对燕麦生长的影响不同,大多数菌株明显促进燕麦生长(株高、根长、根表面积和生物量),部分菌株则对燕麦生长影响不明显。菌株固氮百分率和固氮量差异较大,固氮百分率为13.78%~63.96%,大于50%的有5株(Azotobactersp.ChO7、Pseudomonassp.ChO3、Azotobactersp.ChO4、Azotobactersp.ChO5和AzospirillumlipoferumChO6);固氮量为0.0653~0.3158mg/株,Azotobactersp.ChO4最高,其次是Pseudomonassp.ChO3、Azotobactersp.ChO7、Azotobactersp.ChO5和A.lipoferumChO6等。综合固氮量和对燕麦生长影响认为,菌株A.lipoferumChO6、Azotobactersp.ChO4、Pseudomonassp.ChO3、Azotobactersp.ChO5和Azotobactersp.ChO7等可作为燕麦固氮菌肥研制的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根际 联合固氮菌 固氮量 ^15n同位素稀释法
下载PDF
玉米单作及与大豆混作中氮来源的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朱树秀 季良 阿米娜 《西北农业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59-61,共3页
用 ̄15N同位素示踪稀释法研究了玉米单作及与大豆混作的氮来源,结果表明,单作玉米来自土壤氮占87.20%~92.88%,来自肥料氮仅占7.2%~12.8%;与大豆混作时,玉米来自土壤和肥料氮分别比单作降低了13.14... 用 ̄15N同位素示踪稀释法研究了玉米单作及与大豆混作的氮来源,结果表明,单作玉米来自土壤氮占87.20%~92.88%,来自肥料氮仅占7.2%~12.8%;与大豆混作时,玉米来自土壤和肥料氮分别比单作降低了13.14%~21.77%和14.04%~26.96%;玉米从大豆固氮产物中获得氮13.72%~22.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n 玉米 大豆 混作 氮来源
下载PDF
^(15)N同位素稀释法测定燕麦根际固氮菌固氮量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席琳乔 张德罡 姚拓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7-420,共4页
用15N同位素稀释法对接种到燕麦上的不同固氮菌的固氮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固氮菌处理的地上植株15N原子百分超为1.0871%~1.3791%,其中Pseudomonas spN4最低(1.0871%);植株地下部分为1.0921%~1.2751%,Pseudomonas spN4也是最低(1.... 用15N同位素稀释法对接种到燕麦上的不同固氮菌的固氮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固氮菌处理的地上植株15N原子百分超为1.0871%~1.3791%,其中Pseudomonas spN4最低(1.0871%);植株地下部分为1.0921%~1.2751%,Pseudomonas spN4也是最低(1.0921%)。Pseudomonas spN4、A.lipoferumO6和Zoogloea spW6固氮能力较好。植株全氮含量增加2.08%~39.58%,A.lipoferumO6处理的全氮含量最高(39.58%)。接种固氮菌能够提高燕麦的全氮含量、固氮百分率和固氮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固氮菌 固氮量 ^15n同位素稀释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